清朝末期电视剧的军事设备。

当前位置: &
清朝靠什么打江山 坐天下:八旗制度兴衰始末
扫描到手机
14:44:06 &时代周报 & &
图片说明:东北, 正是清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是他们的大后方所在。图为辽宁沈阳故宫八旗亭与敬典阁。雍正帝形容驻防八旗在地方为“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虎视眈眈,磨刀霍霍,却让人不知不觉,这是满族统治者处理政治问题和民族关系的手段日趋成熟的表现。至于如今人们多认为八旗入关后作用越来越微弱,其实正是清廷制造的假象,是他们刻意要达到的效果。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蒙元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统一中央王朝,但它在中国的统治时间,要比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长得多,持续了将近300年之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清军入关时兵数仅20万余,连同眷属并奴仆最多百万,进入汉族的汪洋大海之后,却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有效平定汉族等各民族、各种政治势力的反抗,建立起对全国持久而稳固的统治,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谜,是令历史学家倍感兴趣并希图解开的一个历史之谜。但在中国人乃至中国的学者看来,将这一现象渲染成为“历史之谜”,却未免有些过甚其词、大惊小怪。因为事实似乎很清楚,清朝能坐几百年的天下,那是因为他们“汉化”了,“汉化”使他们继承了汉唐宋明等中国传统王朝的一整套统治制度,这是他们得以维护数百年统治的基础。其实老一辈史学家早已指出过,清朝的统治特点,是沿袭明而不同于明,正是这些不同于明之处,造成清朝统治得以成功的诸多特征,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就是。清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一再强调“八旗为我朝根本”,极言这一制度对他们统治的重要性。本来,任何一个政权,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根本”,都不可能长久地稳坐天下,这是一个常识。而八旗制度与清朝几百年的统治共存亡,恰是满洲统治者未曾被完全“汉化”的证明。可惜的是我国的清史学界迄今为止对此仍未予以充分的重视,最突出的一例,就是在国家纂修清史的这场耗资巨大工程中,竟然没有为“八旗制度”留下一席之地,在数十个专述典章制度的“志”中,竟然不列“八旗志”。八旗劲旅:“打江山”的根本从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大金国的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算起,到1644年入关占领北京,一共只有28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这个水滨山野、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女真部族,就完成了统一诸部、开国奠基、攻占辽沈、建立清朝并定都北京这一系列的功业,所用时间之短、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人震惊。对此,深想的人其实不多,泛泛说起,便提到女真(后来的满洲)人的骁勇善战。殊不知骁勇善战的北方诸民族,呼啸驰骋于山林草原并不自满洲人始,何以只有少数几个,能够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演出一场叱咤风云的、有声有色的活剧?这除了需要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之外,还需要的,就是组织。正如同金代女真不仅有完颜阿骨打,还有“猛安谋克”制,后起的努尔哈赤能够克敌制胜,靠的不仅是骑射技艺,更重要的,是八旗这个后来成为清代制度的组织。八旗之始,起于牛录额真。牛录是满语(niru),本义为“大箭”,派生义为由大箭持有者自愿结合的十人围猎群体。明朝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年,公元1601年)前后,努尔哈赤对牛录组织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参照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将所聚之众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统管,改编后的牛录被分别隶属于黄、白、红、蓝四旗,以纯色为辨。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年,1615年),努尔哈赤再次对牛录组织进行改造,完善了牛录&甲喇&固山的体制。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黄、白、蓝三色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合为八旗。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八固山 (八旗)是牛录组织的扩大,也继承了牛录的组织特点,首先是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其二是军政一体,有事抽调,无事归旗,“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作战时绝无粮饷军器之运转,军卒皆能自备而行,这是八旗劲旅行军作战骁勇神速的原因之一。皇太极即位后,在八旗满洲之外又增设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从此八旗有满洲、蒙古和汉军之分。从此擅长突骑野战的八旗蒙古成为满洲人的左膀右臂,而擅长操作火炮等重兵器的汉军八旗的加入,对于原来只轻骑兵、轻火器的满洲人来说,亦有莫大助益。但八旗仍是八旗,权力始终集中在满洲贝勒手中,是绝不可旁落的。1644年入关时的八旗劲旅,在对农民军与明朝残存势力的战争中以一当十,摧枯拉朽,那是八旗武力最精锐、最强盛的时期。入关后的“巩固根本”当清王朝定都北京后,面对着一个崭新而又极其复杂、极其险峻的局面。在民族矛盾如此尖锐的情况下,他们所能依靠的,除了自己从关外带来的八旗劲旅之外,还能有谁?由明军的降兵降将编成的绿营,人数虽然数倍于八旗,他们又岂敢依恃?他们殚精竭虑,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使为数如此之少的精兵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依靠它来维持清朝在这样一个如此辽阔、如此复杂的国土上的统治。并因此而对八旗制度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其宗旨,当然是要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变革的第一步,是制定旗饷政策,使八旗官兵向职业军人的方向转变。这是入关后八旗制度最深刻的一项变革。入关后的八旗官兵倾其全力投入战争,清廷虽然也沿袭入关前旧制为他们分配了“份地”,但他们却不可能仍然沿袭入关前“兵农不分”的传统,利用土地来进行生产。随着八旗“份地”大量丧失与转手,越来越多的八旗兵丁丧失了从土地获取收入的经济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使八旗兵丁得以全力以赴投入征服战争,清廷甫一入关,即制定旗饷政策。八旗兵丁的收入,以月饷和岁米为主,又视兵种之别而有等级之分,此外还有岁米,为每名每年24斛。这便是清代所称“铁杆庄稼老米树”的由来,所谓“铁杆庄稼”,说的就是这种收入的稳定性。清廷对八旗兵丁的一切采取“包下来”的办法,用官费为他们建造房屋,凡遇红白喜事均由官给赏银,迁徙时由官给一切用度。重大变革的另一项,是建立驻防八旗制度。清朝建都北京,本着“居重驭轻”的用兵原则,将八旗精锐半数驻于京城,是为禁旅。同时亦不忽视对广大地方的控制,做法是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派遣八旗长期驻守,以控扼京师以外所有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是为驻防。这样一支不仅常驻于边疆,而且常驻于腹里内地的制度化的武装力量为历朝所未有,是满洲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主要工具。而它所监视、控制的主要对象,则是绿营。清代绿营额兵60万-80万,以标、协、营、汛的组织系统分散驻扎于全国大大小小的城镇、关隘、水陆交通要冲,形成严密的控制网络,而对这支人数远较八旗多出数倍,又是由汉人、特别是受过专门军事训练的明军降兵降将组成的军队加以监视和控制,并对地方起着巨大威慑作用的,则是10万八旗驻防。以10万八旗兵控制数十万绿营,再以人数比八旗驻防多出数倍的绿营兵控制全国百姓,恰好像是以臂使手、以手使指,作为用兵措施,十分高明。晚清驻守广州的八旗兵。“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驻防八旗有两个特点,历来未被史家关注,却是理解八旗制度入关后对清朝统治所起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其一,清朝统治者虽然在实质上,对强化八旗驻防的镇压作用始终未曾放松,但做法上却竭力让八旗退居幕后。无论驻防何处,八旗官兵都集中居住,自建“满城”或“满营”,从不与民人混居,亦从不轻易出动,地方上若有治安问题和骚动,都由绿营出面处理,令他们充当恶人角色。但一旦出现重大事件,则可就近出兵。雍正帝形容驻防八旗在地方为“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虎视眈眈,磨刀霍霍,却让人不知不觉,这是满族统治者处理政治问题和民族关系的手段日趋成熟的表现。至于如今人们多认为八旗入关后作用越来越微弱,其实正是清廷制造的假象,是他们刻意要达到的效果。其二,驻防八旗事实上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为直省驻防体系,位于中原各省和长城沿线,与京旗一样,依靠朝廷的钱粮为生,以当兵挑甲为生活的唯一来源。另一部分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区的旗丁,他们直到清朝中期,仍然保持着亦兵亦民的传统,对旗饷的依赖远远少于关内旗人。而站在前台的,却始终是驻守于江宁、杭州、西安等繁华省会的旗兵,以为他们就是驻防八旗的全部,他们的贪恋享受、懒散无能,也就意味着八旗劲旅战斗力的衰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史稿》对清代兵制的变化所作的评述,见卷一百三十《兵志》: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八旗兵力最强。圣祖平南服,世宗征青海,高宗定西疆,以旗兵为主,而辅之以绿营。仁宗剿教匪,宣宗御外寇,兼用防军,而以乡兵助之。文宗、穆宗先后平粤、捻,湘军初起,淮军继之,而练勇之功始着,至是兵制盖数变矣。……以兵兴者,终以兵败。呜呼,岂非天哉!如今学界的说法多来源于此并予以引伸,使之几乎成为公论,那就是八旗兵力早在康熙朝平三藩时即已开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绿营,太平天国之后绿营又被新兴起的湘军、淮军代替。但事实上,很多人并没有准确理解和引述这段话,因为至少字面上看,他们忽视了《清史稿》所谓的绿营、乡兵甚至湘军淮军,起到的还是“辅之”、“助之”的作用,事实上从全局来看,主力还是八旗。只不过这支作为八旗主力的劲旅,始终处于后台的位置而已。这里所谓的后台,是与位于前台的京旗以及直省驻防八旗相对而言的,指的就是驻防八旗中非常重要的东北三将军所辖官兵,而东北,正是清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是他们的大后方所在。东北三将军属下的八旗驻防和部落兵与直省的驻防八旗,是位于一个统一政权之下、存在同一军事制度即八旗驻防制度中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乾隆朝平定准噶尔部,在新疆设伊犁驻防,建立军府制度,奠定了如今被学界高度赞扬的“大一统”的基础,凭借的主要兵力,就是从东北调拨的索伦兵、锡伯兵,以及从宣外一带调拨的游牧察哈尔兵。八旗武力的衰落八旗衰落与清朝统治的衰落同步。清朝19世纪出现统治危机,其中一个明显表现,就是兵力的衰落,这种衰落又以八旗武力的衰退为主要标志。八旗武力衰落的原因不能仅仅以“腐败”来一言蔽之,它背后牵涉到的问题复杂而深刻。谈19世纪危机而不谈军事,谈军事而只谈湘军、淮军却不谈作为清朝统治“根本”的八旗武力的衰微,就找不到症结所在。危机的根源,在于无论统治者如何粉饰,八旗制度毕竟是建立在民族统治、民族压迫的基础之上的。不管嘴上怎么高喊“满汉一家”,在做法上,“首崇满洲”才是他们的宗旨。这首先就表现在旗饷制度建立后产生的负面作用上。入关后建立的旗饷制度,断绝了旗人务农经商等其他谋生来源,日久遂成为一个完全信赖朝廷豢养为生的寄生阶层。清中叶以后政府有限的财力又无法供养日趋繁衍的八旗人口,从而产生了清朝特有的“八旗生计”问题。它首先出现于京师,然后波及内地各省驻防,最后危及边疆,严重动摇了八旗这一“根本”的根基。清廷解决这一危机的方式,是一批批地将占据食饷份额的开户人、汉军旗人排除出八旗,以保证满洲旗人的生计,最突出的一项举措,就是乾隆朝将八旗内的开户人、另记档案人和八旗汉军等非满洲成分“出旗为民”,直接导致了八旗驻防武力的衰退。成为八旗驻防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第二,乾隆朝之后清朝统治地域越来越广,对西北的征服和建立驻防将军,耗费大量额兵和财力。清廷因此而在直省诸处驻防大量裁减兵员,拿这些兵数与饷银,从东北等地调遣大批少数民族部落兵。由于这些部落兵都属半粮半饷,一名直省驻防马甲的钱粮可以供养两名少数民族兵丁,在当时确是成功划算之举,但对于直省诸处驻防兵力的损伤,到太平天国起事时便凸显出来。第三,出于一系列民族歧视政策以及自康熙以来就认为绿营不足恃的思想,清廷对于绿营这支军事力量始终缺乏充分的信任。自雍正朝开始,清廷即将八旗驻防中的大量汉军出旗,挑补当地绿营额缺;乾嘉以后绿营兵缺更逐步向八旗开放。八旗官兵挤占绿营兵缺,是八旗将自身危机转嫁到绿营身上的反映,结果一是导致两支经制兵的离心离德,一是八旗中被裁汰的兵丁搀入绿营,导致绿营风气的进一步败坏,最终使绿营兵力更加衰微、不堪使用。从上述三点分析可知,直省八旗驻防是清朝八旗兵力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却又在太平天国事件中首当其冲,损失极为惨重。杭州、江宁和河北沧州等处驻防均遭覆灭,其他诸处也因损失兵力过半而大大削弱。清朝武功,也正是由直省八旗最先被打开的一个缺口,尽管因北部边疆的部落兵的入关挽救于一时,但当清廷不得不将大量财力物力投入江南等地与太平天国等势力对抗的时候,对于西北边疆的无暇它顾,也最终导致无可挽救的败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八旗军事力量受到的致命打击,正是19世纪中国出现统治危机的直接反映。而八旗制度的解体之日,也是清朝的灭亡之时,二者如影随形。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海潮 CM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楼主发言:556次 发图: | 更多
                
                
          马吉芬试图在文章里回顾甲午海战的全过程时,许多情景都记不清了,但炮战开始的那一刻却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那一刻是他作为一个战士生涯的开端,也意味着他梦幻和理想的结束。  “镇远”舰的十二英寸炮一弹命中日本游击队“浪速”号,北洋水兵们立刻欢呼起来。但不久,“镇远”舰遭到3艘日本战舰围攻,前甲板被一发重型炮弹击中,装甲司令塔内的林泰曾被震得昏迷过去,马吉芬也被船身的剧烈晃动摇得头晕眼花,但他仍留在甲板上鼓舞士气,并接替林管带指挥全舰继续作战。  下午二时许,“超勇”、“扬威”两舰因中弹起火先后沉没和搁浅。一小时后,其战舰又减少2艘:“济远”舰在管带方伯谦指令下中途退出战斗,向旅顺方向逃跑;“广甲”舰管带吴敬荣在敌舰追击下夺路而逃,慌乱中于大连湾外触礁。北洋舰队阵形已乱,日本各舰则始终保持单行纵阵,一边以密集炮火夹击“济远”等舰,一边分出力量,举五舰全部包围北洋舰队的两只铁甲舰,“定远”舰甲板上烈火四起,浓烟滚滚。  马吉芬见旗舰受损,便下令“镇远”舰急速靠近日本舰只,以牵制敌人一部分火力。结果,日本舰队上速射火炮的弹雨很快向“镇远”舰倾泻而来。打的“镇远”舰弹痕累累,为摆脱困境,马吉芬心生一计,让“镇远”舰在海面上不规则行进,造成轮机被毁、舰只无法控制的假象。果然,在日本游击队旗舰“吉野”号甲板上观察战事的海军中将伊东佑亨见此情形,立刻打了一个“全速前进”的手势。这时,马吉芬已命令舰上炮手准备好四门克虏伯主炮,待敌舰靠近时,他立即发出了蜂音信号。瞬时,“吉野”号浓烟四起,失去了作战能力,在另外两艘战舰的掩护下匆匆撤离战场。  由于受到剧烈的震荡和散弹的擦伤,马吉芬身上多处受伤,当他被转移到船舱里的时候,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他的衣服已经被撕成了碎片,双目几乎失明,右侧身体严重烧伤。  日夜,拖着一身弹痕的“镇远”舰,缓缓驶进威海卫军港。  黯然回国,病痛自杀  2月17日,日军攻入威海卫,“镇远”与其它舰艇共十艘同时被日军俘获。失去了座舰的马吉芬,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马吉芬才搭上一艘美国货船,被偷运回国。在货轮下舱盥洗室一面破镜子前,马吉芬看见自己缠着肮脏绷带的可怕面孔,不禁潸然泪下。  马吉芬作为唯一亲历中日甲午海战的美国人,并任7000吨的“镇远”号战列舰的帮带,回国后一度引起同胞的关注。他参加过的这场海战太特殊了,它有个关键的时代节点,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现代化军舰之间的海战,尽管它发生在远东的黄海上,但是西方社会所聚焦的是,中日双方如何操纵现代化舰艇、这些现代舰艇的运用对于战争以及国际关系,将带来怎样的变化。  所有理论家和军械厂都不认为这场战争远离自己,尽管隔着厚厚的亚洲大陆,这场新技术新战术在亚洲的实战,是对这些西方人的一次严格检验。  关注的结果是,北洋海军全军覆灭,领全世界大吃一惊,西方各国舆论都认定日本海军能够以小胜大是因为训练有素、打得很勇敢,同时中国海军的惨败被认为是指挥不力,素质低下,总之一无是处。头部和眼部伤痛经久不愈的马吉芬不能任由西方传媒的歪曲,于是开始了四处演讲,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让全世界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北洋水师到底败在哪里,当时没有人能理解中国,为什么海军会全军覆灭在陆地上。  这一天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两周年的日子,他在自己的国家还背着投降派的骂名。在美国的海军医院里,36 岁的马吉芬,在眼球摘除手术前一天,让护士拿来他从中国带回来的那只小箱子,他等不及第二天医生在他头骨上开出一个3 寸见方的口子,支走了护士,从箱子中掏出一把左轮手枪,冷静地对准了自己。病房外面的人听到枪响一拥而入时,带给马吉芬痛苦的如潮往事已经平息。时间是日,两年前的这一天,马吉芬敬重的提督丁汝昌,一位枯瘦的中国老人,以及好友“镇远”舰管带杨用霖殉国。现在,马吉芬选了这个日子,向人生告别。  这位年轻时一心想加入美国海军的军人世家子弟,在死后以一套崭新的北洋海军军服下葬,按照他的遗嘱,棺椁上是他曾经效力的国家的海军旗——黄龙旗,这也是这个国家的国旗,它曾在马吉芬与日本激战的镇远舰上飘扬过,是他出于军人的忠诚专门从中国带回家乡的。  在与马吉芬一样参加黄海海战的八位北洋水师洋员中,共有两人阵亡,五人不同程度负伤,伤亡率高得令人咋舌,由此可以想见这些在中国海军作战的外国人的敬业程度
      上图为1893年江南制造局火炮车间中正在组装的舰用120毫米速射炮  主要参数:   口径(毫米):120  炮身长:16.4英尺  炮重(吨):炮身重2吨728磅,炮架重2.5吨   来复线:22条   来复线长:14.4英尺  弹重(公斤):40磅  装药:无烟火药4磅半,或石子药12磅  初速:2080尺/秒   射速:10发/1分钟   射程:7200米
              
                        
  这个美国人。。
  @北洋龙旗舰队
03:34:20  -----------------------  可转否,不是在天涯
  技术贴  
  @北洋龙旗舰队
03:34:20  -----------------------  @孤坟听雨 15楼
09:49:19  可转否,不是在天涯  -----------------------------  可以转
          
                        
      
              
  “平远”舰  舰船资料:长59.99米、宽12.19米、舰艏吃水4.19米、舰艉吃水4.4米、主匡面积76.88平方米、正常排水量2150吨、满载排水量2640吨,动力为2座福建船政自造的3胀往复卧式蒸汽机、4座圆形高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400马力、航速10.5节、煤舱容量350吨、装甲甲板厚2寸、水线带装甲厚9.4寸、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寸、炮盾厚1.5寸,编制202人,管带为都司衔。  主要武器:克虏伯260mm前主炮1门(35倍口径)、克虏伯150mm副炮2门、57mm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47mm单管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18寸鱼雷发射管4具。(黄海大东沟海战时的装备情况)
  这么好的武器装备,结果打了败仗,心里堵的慌。
  李鸿章虽然不凡,但确有其软肋,毫无疑问,这个软肋就是对金钱的迷恋。瓦伦丁.吉乐尔爵士有很好的机会能在当地研究李鸿章及其事业,他在1896年这样写道:  “腐败以最大和最无耻的规模在他的朋友和亲戚中加繁盛开来,这些人便成了他在社会上的追随者和在政治上的支持者,这些是他的赞扬者也不可否认的现实;他以拥有巨大的财富而著称于世,因此,很难相信他自己的手是干净的。据说如果要找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那人肯定会在中国。”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已经看到了那样的腐败如何影响他的军队的管理,也已看到了他的裙带关系是其海军在年失败的直接原因。根据他的两位相对比较清廉的同代人和时论家,即总督张之洞和刘坤一的观点来看,自从乾隆时期出现了巨富——大学士和珅以来,李鸿章和大太监李莲英在金钱上的关系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公众腐败的状况。 ——濮兰德:《李鸿章传》第245页  英国人濮兰德曾经在中国生活多年,之前是泰晤士报的记者,他写的《李鸿章传》被认为有许多对李的美化,但即便如此,依然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上面这样的评论。甲午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人士对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洞若观火,“我们已经看到了那样的腐败如何影响他的军队的管理,也已看到了他的裙带关系是其海军在失败的直接原因”,这个简短的评论把甲午战败的原因讲述得再清楚不过,但作为当事国,我们却浑浑噩噩了一百多年,至今依然在胡搅蛮缠中。
  @平湖月满 31楼
17:31:15  李鸿章虽然不凡,但确有其软肋,毫无疑问,这个软肋就是对金钱的迷恋。瓦伦丁.吉乐尔爵士有很好的机会能在当地研究李鸿章及其事业,他在1896年这样写道:  “腐败以最大和最无耻的规模在他的朋友和亲戚中加繁盛开来,这些人便成了他在社会上的追随者和在政治上的支持者,这些是他的赞扬者也不可否认的现实;他以拥有巨大的财富而著称于世,因此,很难相信他自己的手是干净的。据说如果要找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那......  -----------------------------  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令人百思难解的疑团。如果说,打开中国门户的《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由外敌的“船坚炮利”所致,那么情境切换至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却不可同日而语了。   当时,清朝的海军配备雄居亚洲之冠。清廷不惜重金、由德国定购的定远、镇远两艘装甲战列舰曾出访日本,威力之强大令日本朝野震惊!其时清军的武器装备即便与欧美列强相比,也不相上下。甲午战争时,资源匮乏、财力贫弱的日本仅给每名士兵配备8发子弹,而清军的炮弹、子弹却堆积如山。历经洋务运动,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清朝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先进武器,日军缴获这些战利品时每每自愧不如。有记载称,日军进攻中国难以为继时,竟是用战获的清军武器弹药才军威重振的。仅在清军轻易弃守的大连湾一地,日军就缴获清军遗弃的大、小火炮120门,炮弹246万发!探寻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内因,一度甚嚣的“武器落后论”难以立足。   清廷费时十六年、耗资千万经营的旅顺港,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港口周围部署有20多座炮台, 150多门火炮。北洋大臣李鸿章战前扬言:“有充足的弹药、军粮,有优良先进的火炮和北洋海军的声援,旅顺口可以坚守三年!”可笑的是,拥有优势装备、占据地利之便的上万清军只抵抗了一日即作鸟兽散,滑天下之大稽。   驻守旅顺的清军总兵力为14700人,然而,清军兵力虽厚、武器虽精,但诸军互不配合,各行其是。虽然姜桂题为总统领,但此人行伍出身,战守无策,一味告援,清军各部相互猜疑观望坐视,几乎是一盘散沙。   日,日军司令大山岩在旅顺李家屯西北的高地上召开各级将校会议,决定21日凌晨2时开始总攻击。 11月21日晨6时40分,日军逼近各炮台,上午8时就迅速攻下来椅子山的三个炮台。至晚上,旅顺半岛20多个炮台,一天内全部被日军占领,清军战死约2000余人。李鸿章经营16年的旅顺基地,耗资数千万,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却不能守一天,最后仅抓了几个“替罪羊”交刑部治罪草草了事。   一目击战况的美国记者感叹道:“旅顺军港若换做美国士兵坚守,日军若不死伤万人、攻击数月,休想踏进旅顺半步!” 10年后,在仍于旅顺爆发的日俄旅顺要塞攻坚战中,日军攻击近半年,死伤6万将士才艰难地攻下俄军固守的旅顺要塞。旅顺203高地的山坡上,日军陈尸近万具。而在中日甲午旅顺之战中,日军的损失仅为微不足道的280人……东乡平八郎对中国军低劣战力的预判得以验证。   北洋舰队是一支用西方的军舰大炮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军队,披坚执锐,威风凛凛。北洋舰队的总教习是英国人琅威理。琅威理是一名令人尊敬的严肃军人,监督极严,北洋舰队的军事训练相当刻苦, "日夜操练,士卒欲求离舰甚难,是琅威理精神所及,人无敢差错者"。此等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即使在文化素质上也使北洋舰队官兵达到了较高水准,舰队发施号令之旗,全用英文,各舰官兵皆能一目了然。   但舰队内部明目张胆的投亲攀友,结党营私比比皆是。训练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海军官兵大半是福建人,水师提督丁汝昌空有其名,而闽党之首刘步蟾则被人们称为“实际上之提督者”。总教习琅威理“督操綦严,军官多闽人,颇恶之。刘步蟾乃以计逐琅威理,刘步蟾同样看不惯致远舰管带粤人邓世昌,二人猜疑颇深,以至于在战场上不配合,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北洋水师首败于丰岛海战,再败于黄海海战,三败于威海卫而全军覆没。从军事角度分析,在甲午海战中庞大而装备精良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而日本联合舰队竟然一艘未沉。这样的结局尤其令人震惊,巨额黄金白银堆砌的武器精良的舰队不经一战  北洋舰队在威海围困战后期,当时医院中人手奇缺,北洋海军医务人员,临战脱逃,洋人院长,反而坚持到最后,相形之下尤为可耻。日,日本联合舰队总攻刘公岛。交战之中,北洋舰队一支完整无损的鱼雷艇支队在管带王平带领下集体逃跑,结果逃艇葬身于敌我双方猛烈的炮火之下!与北洋舰队王平等人贪生怕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鱼雷艇长铃木贯太郎却冒死率艇冲入港内,创下了世界近代海战史上鱼雷艇首次成功夜袭击沉巡洋舰的战例。  在北洋舰队的最后时刻,“刘公岛将士水手聚党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觅生路”。万般无奈的丁汝昌“乃令诸将候令,同时沉船,诸将不应,汝昌复议命诸舰突围出,亦不奉命。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入舱仰药死”。更令人愤怒的是贪生怕死的舰队官兵唯恐激怒日本人,据不沉船,使镇远、济远、平远等被俘资敌,北洋舰队就此全军覆灭。
  好图片
      
  甲午马年了,看着楼主发的这么好的东西,越看越气愤,好矛盾
  英国人濮兰德曾经在中国生活多年,之前是泰晤士报的记者,他写的《李鸿章传》被认为有许多对李的美化,但即便如此,依然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上面这样的评论。甲午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人士对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洞若观火,“我们已经看到了那样的腐败如何影响他的军队的管理,也已看到了他的裙带关系是其海军在失败的直接原因”,这个简短的评论把甲午战败的原因讲述得再清楚不过,但作为当事国,我们却浑浑噩噩了一百多年,至今依然在胡搅蛮缠中。  说的到位
        
  实际上,清军的火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强于国共两军。  清军是一个师配一个炮团(炮标)。  国共是一个军配一个炮团,还有很多军是达不到的。
  抗战时期,八路军要有清末新军的装备,这日本炮楼就死了死了的。
  @中国老病人
23:17:27  实际上,清军的火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强于国共两军。   清军是一个师配一个炮团(炮标)。   国共是一个军配一个炮团,还有很多军是达不到的。  ————————————————— 诸侯内战那么多年,哪里有那么多财力去发展啊  
  甲午战争是百年来,中日双方武器装备最接近的一次。
  看完后堵得慌,大清王朝也算是船坚炮利了,咋就会败得如此狼狈呢???为什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看完后堵得慌,大清王朝也算是船坚炮利了,咋就会败得如此狼狈呢???为什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  从那以后,大清王朝从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  要是曾国藩,左宗棠带湘军打,会怎么样呢?  要是杨秀清,陈玉成用这个武器打,又会怎么样呢?
    在韩素音编辑的一本旧中国照片集中有一张照片,说明文字是"辛亥革命爆发时,清廷陆军大臣荫昌与军官们在北京车站"。 -  -  当时北京的铁路修到正阳门外,有东西两个车站。照片上背景有正阳门西南角,可以明确判定位置在西车站站台。四位清军将领中,荫昌与另一位皆着七扣陆军制服,所戴领章肩章是这一年春刚刚颁布的新样式。这种横肩章在民国元年秋即改制为民国陆军的竖式肩章了,领章也完全不同。荫昌在清亡后改做袁世凯幕僚,不会像照片上那么威严。而另四位将领肥头大耳,身着六扣团鹰领章的禁卫军制服。这支清朝新军是摄政王于1909年建立的御林军,载涛为统帅。高级军官皆满人。 -  可是奇怪的是,其中一人正背,两人正侧,后脑勺竟全是光秃秃的,甚至刮得精光。小小的军帽里,也断藏不下一条长辫。但是这四位将领中,至少有三位是满族亲贵。 -  清军的辫子是何时剪去的? -  清朝的所谓新军,就是在全国普及洋式练兵,还是身着传统清军服装,士兵缠头,着对襟号服,半截长裤加裹腿,军官是满式官帽,云纹饰边的武官服。庚子前后,满式帽圈戴上一颗帽徽,倒是别有情趣。腰间也束上了皮带。庚子翌年,清廷颁旨改革,而且步伐远远大于光绪在三年前的"百日维新"。一时间,废科举,办学堂,修铁路,兴实业,还答允将来立宪,颇有一副新气象。在这个大背景下,清朝新军也终于抛弃了骑射时代的民族装束,换上了欧式制服。当时清室最钦服德国军队,所以清军的制服式样,基本上是模仿德军的。但一开始大沿帽顶上还有一个绣球以体现民族特色,不久就去掉了。但军官礼服的帽子,头几年还保留着满式官帽的样式,后来也改为欧洲盔式。 -  一篇记述1905年清廷派出立宪考察团周游列国的文章,内中也提及随员,纷纷购买假辫以作官式着装的情景。因此可见在当时的官场里,已无有辫之人存在。 -  厄内斯特?乔治?莫理循的书信集《清末民初政情内幕》,在内中有当时在北京的记者巴克斯于1905年12月的某日致莫氏的一封信,他写道,大清陆军刚刚换上了欧式制服,同时剪去了辫子。当时士兵们不愿意,要由军官带头方才肯剪。受此风影响,街上的警察,也把辫子剪去了三分之二。巴克斯还注意到剪了辫子换上欧式制服的士兵过街时,受到孩子们嘲笑的窘境。 -  有巴克斯的目击证言,可以判定清军早于1905年底已剪辫,若证以巴克斯言,那么看来并非是宣传排满革命而导致这剪辫义举。 -  满清覆亡之前一年,清廷颁旨,令官民必须剪辫,清朝新军的创建人袁世凯却一直拖着一条灰白的小辫子。直到中华民国开国之后的第二个月,已成为袁氏政治顾问的厄?乔?莫理循在他日记中记下:“袁世凯于二月十日下午三时十五分叫人剪去了他的辫子。”看来身为汉人的袁氏,倒比荫昌等满族亲贵还要珍爱他的小辫子。 
  不定期更新中
      
            
  楼主:再没有新图片了吗?
  @平湖月满 72楼
22:12:26  楼主:再没有新图片了吗?  -----------------------------  y图片有很多,只是发的没劲了,大家也不捧场,谢谢你的关注,为了阁下也要发了
  路过  
  图片发到这感觉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确实阻力不小,但是一但西方的哪个文明事物被我们接纳了,就有一种我们只用几天时间就做到了的事,洋人却用了几十年或上百年才做到的自豪感
  发到这里,不定期更新
  希望大家在技术问题方面讨论,交流
  这种有质量的帖子.难得一见.楼主加油.
  谢谢楼主的图片,让我们看到了这些逝去的历史。
  感慨得很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末期士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