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出台的促进就业促进法的政策有哪些

你现在的位置:>
浅析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形势及挑战&
稿件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字体大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的换挡正在进行,2015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为7%,较2014年继续呈下滑状态。宏观经济增速的这种趋势性变化,表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由此也给就业形势造成深刻的影响。
我国就业的总体情况
第一,在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的同时,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有所下降。
结合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情况,可以认为当前的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从调查失业率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1-3月份,受到春节和当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一季度调查失业率水平提高,3月份达到5.19%的高点,之后逐月回落,6月份已低至5.0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增加46万人,同比增长0.3%。但与此同时,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数据,去年以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劳动力供求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在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表明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有所下降,应该引起注意。
第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在经济增速下行中进一步凸显。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将继续凸显,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不匹配仍然存在,并且随着经济增速下行中经济结构的调整而更加明显,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在继续;产业结构升级和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既存在职工失业转业的问题,又存在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短缺,近3年技工求人倍率超过2:1;产业结构方面,就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014年,在全国就业人员中,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分别为29.5%、29.9%和40.6%,第二产业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产业就业结构正式转变为“三、二、一”,但是与产业结构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仍然较高,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明显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
第三,创业带动就业释放政策红利。
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整体背景下,以创业带动就业正在成为促进就业的新路径。2015年上半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以及其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列配套政策。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企业达到200.1万户,增长19.4%,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户数保持在1万户以上,注册资金增长了43%,由此带来的就业效益是,6月份创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比1月份上升了0.1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通过创业创造了近百万个创业岗位。在全部创业人群中,农村劳动力大约1.3万人,同比增长3.1%。
经济增速下行给就业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第一,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给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提出更迫切的要求。
经济增速减缓意味着当前经济发展动力所蕴含的能量正在衰减,需要新的经济发展动力给予支撑。这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从过去依靠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投入量转向提高投入的效率,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总量,完善人力资本结构,以人力资本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得到相应的提升,特别是要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与市场需求相接轨。但在实际中,劳动者和企业缺乏提升职业技能的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供给与市场用工需求之间存在偏差,政府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不能有效发挥激励作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含金量不高从而影响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都给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升造成了阻碍,成为促进就业的风险点。
第二,中小企业受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更大,并由此产生新的就业问题。
为了缓解经济增速下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以增强流动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政策最受关注。但调研发现,中小企业难以从这些政策中获得真实好处。在实际中,商业银行通常要求中小企业在获得新的贷款之前必须偿还之前从银行所借的资金,而中小企业在经营困难期间自身无力偿还,通常通过民间借贷的手段转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希望借此获得新的贷款。但是商业银行出于其规避风险和获取利润的本位,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导致中小企业无法偿还之前为填补银行贷款而转借的高利息民间资本,引发许多中小企业破产,从而造成了新的就业问题。
第三,以鼓励创业为导向的商事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
今年以来,工商部门开展了注册资本实缴制到认缴制、“先照后证”等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放松了创办企业、开展创业的政策要求,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创业热情,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是改革之后随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成本的降低,出现了大量办理执照的现象,而在执照的使用方面存在监管漏洞,可能出现利用执照偷税漏税、倒卖发票、开展信用投机等问题;二是创业企业的生存仍然困难,新创办企业在融资方面遭遇的障碍较多,资金不足是企业生存的重要瓶颈,一些创业大学生和农村劳动力市场营销能力、企业运营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创业企业的生存发展;第三,目前的工商营业执照缺乏退出机制,对于无人领取的营业执照,工商部门无法予以吊销,由此会影响地方相关经济数据的年报,不利于国家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同时损害本地市场的信誉度。
第四,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如何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梳理政府和市场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功能定位,将市场机制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导手段。但是在实践中,受到传统政策模式的影响,在经济下行时,政府的作用往往被过分突出,对于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虽然有短期作用,但是却不利于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劳动力,并且给未来埋下劳动用工方面的隐患。因此,对于政府在缓解就业问题、促进充分就业方面的责任应当实现理论解释和实践工作上的突破,特别是在公平就业、创业创新、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探讨。
促进就业的总体思路
一是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稳增长、保就业作为宏观调控和制定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下限,将就业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价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完善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增长。二是重点关注和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效益和公信力,继续利用并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努力稳定第二产业、制造业领域的就业岗位,做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企业职工安置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三是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通过市场力量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的效率,将政府责任定位在保基本和维护市场公平、开展市场监管方面。(韩巍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
【】【】【】
更多关于&的文章
今日重点资讯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电话010--(编辑部)&E-MAIL:
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 经济新常态正带来积极变化,简政放权促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客风潮”。图为2015 年3 月20 日,由上海市科委主办的“上海社区创新屋与创客作品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幕。图/CFP
2014 7.4%20157%
2014 1146.7 2014 51.2%500
2014 1500 1 GDP 1.5
3 22 2015 19 400 300
责任编辑: 马冬潇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时事形势与政策经济新常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时事形势与政策经济新常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来源:&&&&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增长速度的变化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从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看,在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适应这种转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使中国经济大船能行稳致远。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仍然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富有前景的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此,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必须保持6.5%以上,这样才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是有充分条件的。我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条件下,要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经济结构的优化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加快。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2013年后消费贡献率增幅明显,由2013年的50%增长到2015年上半年的60%。同时,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9.5%。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1.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城乡结构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近2000万人。区域结构方面,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重庆、贵州经济增速领跑其他省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不断拓展着区域发展新空间。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多年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产能过剩化解,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三五”期间,必须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发展动力的转换  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后者又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从更多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产业、产品、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商业模式、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深入。但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越用越少。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上。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既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历史机遇。从国际经验上看,二战后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低收入迈向高收入,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于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了竞争的新优势。因此,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实质上也是一个打造先发优势的战略。  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在战略竞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通过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开放水平的提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现在,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世界第一,吸收外资世界第一。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对外开放海强陆慢、东快西慢的特征明显,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产品不多,等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对外开放优化升级,实现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的转换。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日益增强,中国正在从世界经济规则和秩序的“接受者”向倡导者、构建者转变,这是当前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变化,也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不断上升的必然要求。在此新条件下推进开放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经济发展向新常态的转变,是中国经济从量变到质变长期积累、发展演化的结果。它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站上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任重道远,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才能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关键在于,必须用科学的正确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和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为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五大发展理念是完整的体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动力与平衡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统一,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点所在。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灵魂和主线,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谱写中国经济奇迹的新篇章。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日
(责编:李栋、李海霞)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在10个鸡蛋上坐了3星期后,终于成功孵化出第一颗鸡蛋。
但礼仪小姐、导购小姐依然是场内的一道风景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7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介绍4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张义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就业工作一直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确保了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也有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的失业风险有所攀升,新的经济业态、新的就业形态对于就业政策的完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依然存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国务院决定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新一轮政策。
就国务院即将出台的促进就业创业的新政策,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
  国务院出台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的背景是什么?
  本轮政策与以往政策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
  新一轮的就业政策制定出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当前,总的来看就业局势是稳定的,但是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更加突出,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的失业风险有所攀升,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大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兜好民生的底线。
  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新兴的业态不断涌现,新的就业形态也不断出现,这些都对于就业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对相关的用工、社保、就业扶持政策,对于新兴业态、新就业形态如何支持和引导,需要新的政策予以进一步明确。
  三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工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就业政策。李克强总理去年5月到人社部视察时也强调,要围绕着促进就业,积极地提出政策建议,不断完善扩大就业的相关政策。
  去年以来,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听取意见建议,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研究起草了新一轮的就业政策。在4月5日,最近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这个文件,准备近期印发实施。新的政策是从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切实加强组织实施等六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
  这一轮新政策与以往的政策相比,既是继承,更有发展。积极的就业政策从2002年实施以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对相关的政策予以调整和完善。比如2002年时只是对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提出相关政策;在2008年时转向了统筹城乡各类就业的群体;在金融危机期间,又增加了应对突发性、周期性失业的有效举措;2015年又明确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支持创业的有关政策。
  这一轮新的政策是在以往的基础上,立足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加深的大背景,一方面围绕稳定就业的基本盘,调整完善宏观经济与就业政策的协同、创业资金的支持、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失业风险的防范等;另一方面围绕拓展就业的新空间,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特点,提出了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的一些政策取向。所以,这一轮的政策既是对以往有效政策的全面继承,更是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挑战、新要求的创新发展,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升级版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找工作依然面临很大压力,能否介绍一下新的就业创业文件中的新举措?
  这个话题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大家都注意到,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总量是795万,比上一年又增加了30万人。再考虑到可能会有一部分毕业生在专业、能力等方面有可能和市场需求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任务依然是非常繁重的。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关系到毕业生个人的价值实现,同时还关系到众多家庭的福祉,始终是我们就业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
  这次我们在全面继承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扶持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社会组织对毕业生吸引力越来越大的现实,在这次政策中明确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可同等享受企业吸纳就业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
  二是针对毕业生见习岗位不充分的问题。这个问题虽不是普遍,但在个别地区,见习岗位不充分的问题是存在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扩大见习补贴的使用范围,把见习补贴既可以用于毕业生的生活补贴,也可以用于见习单位为毕业生办理个人意外伤害险,以及开展指导管理方面的费用。
  三是加大对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帮扶力度,将求职创业补贴范围扩大到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
  四是加大支持创业的力度,开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创业给予一次性补贴的试点,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设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基金,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五是为畅通留学人员的回国就业创业渠道,明确提出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特别要求简化留学人员的学历认证等相关手续。
  此外,还要求简化劳动者的求职程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入职定点体检和体检结果互认机制,要更好的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以贯彻落实新的就业创业政策为契机,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等相关项目,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努力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
  凤凰卫视记者
  第一季度整个就业形势怎么样?现在失业率情况的统计如何?
  就业形势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一季度相关的形势分析,我们一直在进行,有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统计分析。1、2月份的数据,我们都有比较完整的统计,可以给大家报告一下。受益于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还有创业创新的大力推进,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近年来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都实现了1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也都维持在低位运行。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一季度的就业形势叫做“温暖开局”,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具体可以从几方面来看:
  一是就业的主要指标开局良好。1、2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88万人,同比增长16万人。统计局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前2个月也保持在5.0%左右的较低水平。
  二是市场的用工需求回暖。根据调查统计分析,招聘和求职人数在第一季度都有增加。根据人社部对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的分析,一季度市场招聘人数同比增长了7.8%,求职人数同比增长了2.1%,求人倍率是1.13,求人倍率同比上升了0.06。通俗地讲,就是市场招聘需求的增长快于求职人数的增长。在这当中,制造业的需求有明显好转,用工需求同比增长了9.3%,与总体需求的增速相比,高了1.5个百分点。
  三是节后员工的返岗率比较高。我们对3314家企业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春节前员工的总量193万人,截止到正月二十,返岗员工189.2万人,达到节前的98%以上。一季度末,员工的总数达到201.9万人,比节前增长了4.6%,多地反映今年节后的员工返岗率总体比去年同期高出1-3个百分点。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着相对平稳。根据我们对500个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在外务工的人数27.9万人,同比略减了2.1%。但就地就近的就业持续增长,一季度末,本地非农就业的人数为6万人,同比增长了7.1%。
  从这四个方面来看,一季度总体上就业形势还是好的,所以我们说是“温暖开局”。当然,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还必须持续地关注变化的形势,及时分析动态和隐患,特别是今年劳动力的供给总量高位运行,高校毕业生总体规模又创新高,去产能也会分流出更多的劳动者,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所以就业的任务依然繁重。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有明确要求,也有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次国务院又出台新的政策,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所以我们要以新一轮就业政策的出台为契机,以确保完成就业任务为目标,以确保就业大局稳定、重点群体的就业稳定为工作重点,切实抓紧抓好新文件的配套落地。政策的出台还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套跟进措施,我们会尽快进行任务分解,推动相关合力的形成,强化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确保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中国新闻社记者
  今年去产能目标任务已经确定了,请问还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推进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
  在推动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工作当中,重点群体的就业一直是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对去产能的职工安置工作给予了更高关注。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基本上平稳有序。去年总共安置了72.6万人。
  今年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依然繁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更加繁重。安置的难度不减,工作要求更高,这次不仅包括钢铁煤炭的去产能,还包括煤电行业的去产能,行业也增加了。去产能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所以不同地区的去产能职工安置压力也不相同,在个别地区去产能的压力是很大的。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这项工作提出要求,作出批示。前一段时间,人社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门共同印发了做好2017年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年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这一次国务院新的政策文件中同样也把职工安置摆在重要的位置,从维护职工的权益角度更突出了两个方面的政策。
  一方面是进一步拓宽职工的分流安置渠道。去产能的职工安置渠道主要有四个方面:企业内部分流、转岗就业创业、内部退养、公益岗位兜底安置等。核心是支持企业挖掘内部安置的潜力和促进分流职工转岗就业创业。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对职工的生活要有保障,要转岗不下岗。所以我们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去产能企业,降低稳岗补贴门槛、提高补贴标准给予支持;对于吸纳分流人员的单位,按规定给予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对于自主创业的分流人员,优先安排入住到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创业的扶持政策。创业孵化基地可以说是“一揽子”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都在里面。对于其中确实难以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我们明确要求新增的以及腾退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做好托底保障。同时,文件还明确,符合条件的去产能的企业下岗职工可以同等享受现行的就业创业扶持相关政策。
  另一方面,特别要求要积极稳妥、依法依规处理劳动关系。在化解产能职工安置的过程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轮去产能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可以按规定享受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政策。
  总体上来看,去产能职工安置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舆论的热切关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也将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这些新的政策推动落实到位,继续坚持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依法依规的要求,持续地做好去产能的职工安置工作。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
  2017年全国范围内涉及的分流职工人数预计会有多少?其中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大概占多少?
  您刚才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职工安置工作的措施,目前还面临哪些挑战?
  关于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总体要求是积极稳妥,基本工作原则是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依法依规。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根据突出的矛盾和突出的困难,人社部门给予相应的重点倾斜。在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存在不平衡性,比如有些地方的去产能压力相对小,相对的去产能职工安置任务就比较小。而有些地方去产能压力比较大,所以相对职工安置任务就重。而恰恰是职工安置任务重的地方,与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改革等都是相关的。还有一些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新兴产业或者一些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相对不足,所以确实在局部地区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面临着较大压力。
  关于今年去产能职工安置任务,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也说到,可能有近百万人,准确数字还在统计中。一方面,去年需要安置还没有安置的一部分职工要结转过来,这部分职工大概有十万;另一方面,今年煤炭、钢铁的去产能任务清单和人员总数原来是有的,现在又增加了煤电行业。我们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所有的职工安置是实名制的,是统计到每个人的,但个别地区新增煤电去产能职工安置的名单还没有完全上来。
  还有一点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去产能工作在各地有一些具体化部署,比如有些地方把当地的一些落后产能、落后企业、一些需要转型升级的企业也纳入到了去产能的过程中来,这样就会有一些事实上比钢铁煤炭煤电这三个产业的实名制统计人员更多的职工安置任务。所以,我们现在具体工作依然在推进之中。
  根据我们初步了解,今年一季度,去年应该安置还没有安置的职工绝大部分已得到了基本安置。近来,全国人社系统采取了很多举措,特别是对一些重点省份进行了重点督导,这些重点省份也加大了力度。同时,人社部门采取了区域协作的方式。前不久我们还组织一些东部省份,劳动用工需求比较旺盛的省份,与去产能职工安置压力非常大的省份进行劳务对接,搞了隆重而简短的签约仪式。从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区域协作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对去产能压力比较大、任务比较重的省份,我们监测到的数据有明显改善,去产能职工安置的进度加快了,就业的总体状况改善了。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也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会更加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好。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新兴业态到底指什么?是哪些行业?这里面提到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企业吸纳就业的扶持政策,这些企业具体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
  现在很多年轻人从事灵活就业,现行的社保制度对他们来说吸引不够,我们是不是会出台更多或者更优惠、更有吸引力的社保制度,让他们能够加入到社保体系当中来?
  关于新兴业态、新的就业形态的重视和支持,人社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一直在关注和研究,也希望对新兴业态的发展、新就业形态的促进能够提供应有的政策支持和相关的帮助。
  对于新兴业态究竟有哪些,我的清单可能很难列,比如快递业、共享经济等等,它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但和传统的经济形式,原来传统的一二三产业、传统的制造业有很多不同,它的特点可能是既有传统产业的痕迹,同时又加上了许多新要素的投入。我想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更好地适应目前经济多元化、需求多元化的需要。所以,这种新兴业态也表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我个人感觉是举不胜举。对于新兴业态和新的就业形态是相互呼应的,新兴业态带动了很多新的就业形态,新的就业形态也促进了新兴业态的发展。
  目前的用工也好、社保也好,包括就业支持政策也好,主要是以原来的传统单位用人这样一个劳动关系来开展的。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没有传统的劳动关系和单位劳动合同形式的新业态、新用工形态、新就业形态,能不能享受、怎么享受政策,就会面临困难。
  人社部对此非常关注,也一直在研究,在这次新的就业政策中,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回应,希望能够对新兴业态和新就业形态给予一定的支持,重点突出几个方面:
  一是支持新兴业态的发展。将鼓励创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面向新兴业态的企业开放,符合条件的新兴业态的企业,都可以享受相关的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过去我们对企业有一揽子的政策,但对新兴业态不一定好用,也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这次我们明确了新兴业态的企业可以按照其他企业享受相关政策。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了政府部门要带头购买新兴业态企业的相关产品和服务,这对新兴业态是非常有利的支持。
  二是对原来适合于传统的用工方式、劳动关系的用工和社保制度进行调整,或者是开辟新的空间,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用工和社保制度。比如,文件明确了从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路径。与新兴业态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可以依法参加职工社会保险,而过去职工社会保险只适用于企业职工。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方面的补贴政策。其他的从业人员,可以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去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也可以缴纳住房公积金。同时文件还要求探索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工伤保险的保障方式。
  另外我们也明确要加快建设网上社保、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等平台,为从业者跨地区参保、转移接续、享受就业、社保等相关方面的服务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
  当然,这个工作还在起步过程中,有些政策还需要进一步配套细化。我们也想加快进程,为新兴业态的发展、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请问在接下来促进大学生等人才就业时,是否会出台进一步引导或者是培养相关人员向高等技术工作倾斜的方法和政策?
  第一季度的就业形势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就业结构性矛盾,面临着一方面企业招工难,尤其是高级技工的招工难。从面上来看,我们可以例证,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都在2以上,也就是两个岗位等着一个高级技工,所以企业招工就难,技工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有的劳动者就业难,有的是因为年龄大,有的是因为技能不突出,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不多,确实有这样一个错配的现象,也就是我们说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这一点是比较突出的,表现在青年就业上,就是所学的和社会所需要的是有差距的。
  我们这个文件在研究时,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关注了这一点。我们调研过程中也关注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新的文件制定时,就特别提出了要加强职业培训,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要通过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能够使更多劳动者适应新兴业态、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些新的岗位需求,这样既能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支撑。这些方面我们有一揽子的想法,包括和相关的部门共同改进相关工作,人社部门尤其是在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包括农民工的培训上,我们也在做积极调整,争取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劳动者。
  希望广大人民能够都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能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比较幸福的生活,人社部门一定会为此不断努力。
  来源:人社部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就业促进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