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这样的小国,美国为啥还要慢慢打,怎么不彻底特务搜查官一遍,把恐怖因素全部消除不就行了

“伊斯兰国”崛起与国际反恐新难题
作者:《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9期 &&来源: 李绍先 孙冉 唐恬波 牛新春 龚正发布时间:
摘要:围绕“伊斯兰国”的政治博弈就是立体多维的,表面上看敌我关系是线性的,各国、各派势力都视其为敌人,实际上透过多维视角看,敌我关系错综复杂。
  &伊斯兰国&因何而来?
  2014年6月以来,一个自称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极端组织&异军突起&于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并迅速扩张地盘,在占伊拉克大半领土的伊北部和西部肆虐。所谓&伊斯兰国&的崛起引发了国内外战略界的深入思考,很多专家意识到一百年前形成的西亚地区政治版图正在坍塌,其影响遍及整个中东地区,并威胁世界安全。
  在所谓&伊斯兰国&崛起的背景下,中东形势出现了两大特征:一是中东政治版图越来越呈&碎片化&,现有国家边界普遍失控。目前,伊拉克和叙利亚边界形同虚设,边界两端基本上被所谓&伊斯兰国&掌控。叙利亚和黎巴嫩边界也近乎完全失控,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和黎巴嫩真主党对边界均有一定的影响。叙利亚与土耳其边界的叙利亚一侧完全失控,被包括所谓&伊斯兰国&在内的众多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分段控制,土耳其则防不胜防。叙利亚与约旦及与以色列边界均部分失控。前不久,活跃在戈兰高地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还扣押联合国维和部队人员。此外,伊拉克与沙特阿拉伯及其与约旦边界也部分失控,沙特和约旦均不得不调动重兵部署在边界己方一侧,严加防守。如果再把视线扩大:利比亚内战愈演愈烈,阿拉伯半岛上的也门也面临日趋严重的分裂危机。种种迹象显示:100年前形成的中东地区政治秩序正在崩溃,新的地区秩序何时建立、如何建立已成为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二是极端势力肆虐,威胁地区及世界安全。除所谓的&伊斯兰国&及&支持阵线&等&基地&类极端组织活动空间明显加大外,原有的&基地&组织及其分支在中东及周边广大地域内形成&阿富汗、巴基斯坦&叙利亚、伊拉克一阿拉伯半岛&和&北非马格里布国家一非洲之角索马里一西非尼日利亚&两个大三角,严重威胁地区及世界安全。
  这个所谓&伊斯兰国&之所以快速&崛起&,主要有三大原因起作用。首先是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恶果。一方面,伊战严重打破了伊政治平衡。伊拉克地处什叶派为主的波斯人伊朗和以逊尼派为主的阿拉伯世界的前沿,尽管其国内什叶派占人口多数(60%),但历史上一直由占人口少数的逊尼派居统治地位。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伊推广所谓&民主&,什叶派掌握了政权,库尔德自治区事实上赢得了准独立,而伴随美国在战后对伊旧政权的彻底清算,逊尼派上层精英基本上都被赶到新政权的对立面。因此在战后,伊拉克逊尼派聚集的地区反美、反政府武装力量不断发展,所谓&伊斯兰国&的前身、扎卡维领导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得以混迹其间,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伊拉克战争严重破坏了中东地缘政治平衡。战争之前,中东四大地缘政治力量(阿拉伯世界、伊朗、土耳其、以色列)以现实的世俗国家利益为各自出发点,大致维持着该地区地缘政治平衡,而伊拉克战争后,以现实世俗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原有地区格局被打破,形成了两个隐约以教派为分野的相互对抗集团:一个是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联盟,包括伊拉克、叙利亚甚至一定程度上包括黎巴嫩;另一个则是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逊尼派集团,包括大多数阿拉伯国家。战后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和地区危机背后都充斥着两大集团的角力。所谓&伊斯兰国&的前身能够存在、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逊尼派集团或明或暗的支持。
  其次,2011年阿拉伯历史性大变局带来的秩序混乱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错误干预政策也给所谓的&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由于来自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矛盾长期积累,2011年阿拉伯世界爆发了历史性的大变局,一系列长期盘踞政权的强人被革命洪流推翻,多数阿拉伯国家陷入深刻危机。一方面,强人政权的垮台和阿拉伯国家普遍陷入危机为&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特别是对叙利亚的干预直接导致&伊斯兰国&壮大。对所谓&伊斯兰国&发展的脉络梳理显示,2011年在伊拉克已呈现颓势的&伊斯兰国&利用叙利亚政府深陷危机的机会,将主力转战到叙境内,其在得到当时大力推行倒巴沙尔政策的西方国家和该地区逊尼派国家的资金、装备支持后,在叙利亚战场迅速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威胁地区及西方和世界安全的主要力量。
  第三,美国奥巴马政府所谓的&战略再平衡&政策的实施,明显减轻了国际恐怖主义承受的压力,可以说&伊斯兰国&现象是美国&战略再平衡&政策负面效应的滞后显现。2011年5月美国击毙本&拉丹后,奥巴马政府加紧推行所谓&战略再平衡&政策,特别是2011年底美国从伊拉克全面撤军,包括&伊斯兰国&在内的地区极端势力面临的压力迅速减弱。资料显示,2013年8月,活跃在叙利亚战场的&伊斯兰国&力量与之前留驻在伊拉克的力量合并,成立所谓&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并于2014年初占领巴格达以西不到百公里的逊尼派重镇费卢杰;日突然占领伊拉克北部第二大城市摩苏尔;6月29日宣布建立横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斯兰国&。8月19日和9月初,&伊斯兰国&先后两次斩首美国人质后,奥巴马于9月10日发表演讲,宣布美国决心打击&伊斯兰国&。美国全球反恐又有卷土重来的迹象,这可能也是所谓&战略再平衡&的又一种再平衡吧!
  在现阶段,没有人知道如何重建坍塌的中东地区政治版图。但可以肯定的是,三个因素将直接影响未来新的地区政治版图构建:一是域外大国特别是美国采取什么措施、发挥什么作用,地区主要国家特别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如何反应?二是极端势力特别是所谓的&伊斯兰国&势力能否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大变局&将如何演变?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素来被视为国际地缘政治战略高地的中东地区未来秩序的构建,大国的作用依然至关重要。而要恢复和重建稳定的中东政治秩序,大国需要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有效打击、遏制甚至消灭长期在该地区肆虐的所谓&伊斯兰国&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基地&类极端武装组织;二是顺应&阿拉伯大变局&潮流,探求适合阿拉伯世界自身发展的道路,帮助而非干涉、干扰阿拉伯国家自身发展进程,消除极端势力得以产生的土壤。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特点
  2014年以来,&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崛起之快、为害之烈震惊世界。奥巴马在关于打击&伊斯兰国&战略的讲话中称其为&一个十足的恐怖组织&。①中东乱局固然为其肆虐提供了深厚土壤,部分大国和地区国家不负责任的政策则是助纣为虐。更主要的是:&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自身的独有特点决定了其坐大的必然性,使其能够在当地众多恐怖组织中脱颖而出,甚至在被&基地&组织开除后可另立山头、分庭抗礼直到后来居上。其独有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建国&抱负和&治国&水准,以及令其他恐怖组织望尘莫及的吸引西方&圣战&者之能力。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第一个特点是其以&建国&为战略目标并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伊斯兰国&的战略目标和治理模式与&基地&组织不同,它占领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东部的首要目的不是控制地盘和对美及西方发动恐怖袭击,而是为了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实现极端宗教信仰与国家实体的结合。②&伊斯兰国&将&基地&组织多年未实现的&建国梦&付诸实践,并明确规划国土范围,制定发展计划。美国防部甚至认为这是&9&11&后伊斯兰极端分子提出的最为明确的&建国方略&。③
  为实现&建国&目标,&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已经试行&治理国家&了。一方面,&伊斯兰国&正逐步打造出一个以巴格达迪为核心的高度集权、层层向下的&国家&行政体系,并于2014年6月开始运作。在该&国家&行政体系中,巴格达迪担任&埃米尔&,直接领导&副埃米尔&,下设&内阁&,由他任命总理、军事指挥官、财政部长、安全部长,监狱长以及负责通讯运输和招纳外籍&圣战&分子的主管,另在伊拉克各占领区设&省长&分理各&辖区&。巴格达迪还亲自指挥一个专门从事路边恐怖袭击、武器运输和抚恤阵亡者的&战争办公室&。④为稳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打下的地盘,&伊斯兰国&建立了一整套社会管理制度。2013年下半年以来,它在叙利亚和伊拉克部分占领区通过暴力手段摧毁原有政府机制,建立了包括宗教、教育、司法和安全等行政机构,在保留一部分原政府部门要员的同时,任命效忠于&伊斯兰国&的外籍&圣战&者担任高官。他们注重信息收集和情报管理,全面掌握控制区居民的档案和对外联络。为获得广泛的民众基础,&伊斯兰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为占领区提供社会服务,包括维持商店、加油站的正常运转,维护电力、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等。⑤&伊斯兰国&更在占领区实施严苛的伊斯兰教教法,对除逊尼派以外的&异教徒&施加极其残忍的屠杀和迫害。即使是逊尼派人士,一旦违反&伊斯兰国&教法,也会受到暴行惩罚。⑥从某种意义上说,&伊斯兰国&的统治模式是建立在极端方式之上的,以此得来的&支持&无疑是靠不住的。
  另一方面,&伊斯兰国&的财政管理模式自成体系。一般极端组织多靠外来捐款维持运作,一旦遭遇重大挫折或被美欧国家切断资金来源,就会陷入财务困境。但&伊斯兰国&拥有多元化的敛财渠道和强大的生财能力,在财政上几乎可自给自足。&伊斯兰国&的资产主要来自国外资助、垄断油田、抢劫、走私和征税等。其中,作为该组织原始积累的国外资金大多来源于海湾(沙特、卡塔尔和科威特等国)富商的私人募捐,但比例甚小;其资产的大部分是在国际黑市抛售占领区的石油所得。加上抢劫银行、绑架勒索和走私征税,&伊斯兰国&每天净赚至少200万美元,这些钱部分用于维持组织运作,剩余则用来招兵买马。⑦&伊斯兰国&占领伊拉克北部后,又发掘出一条财路&&垄断粮食。伊拉克约40%的小麦产地位于&伊斯兰国&的控制区⑧,该组织成员将粮仓中的谷物制粉后分销地方市场,并试图将非法私运的小麦转卖给伊拉克政府以牟利。为保证充足的财产储备和资金周转,&伊斯兰国&以现代公司模式管理资产,每月出台详细财务预算表和支出报告,各地成员按级别和年限领取300美元~2000美元不等的月薪。基层战斗人员通过抢劫银行和钱庄、绑架勒索等手段获得资金后,将其中20%上缴上级组织。领导层将财富汇集后,再按预算分配至省、市、镇、村的基层组织,日常支出细化到每个武装分子及其家属、阵亡者家属抚恤、自杀式袭击的成本开销等。⑨通过这一套资产运营模式,&伊斯兰国&的财富迅速膨胀,截至2014年7月,其总资产已逾23亿美元,⑩美国有评论称之为&全球最有钱的恐怖组织&。但&伊斯兰国&的资产不通过国际银行转存、交易渠道隐秘,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制裁措施、反洗钱法令和银行条例对其无计可施。
  此外,&伊斯兰国&的军队建设为其&治国&提供了武力保障。它不仅拥有从叙、伊战场截获的大批精良武器装备,而且不断招兵买马,军队规模日益扩大。根据美国中情局2014年9月初的最新统计,&伊斯兰国可从伊拉克和叙利亚各地召集2万~3.15万名武装分子&。(11)该组织还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战场经验和高超指挥才能的军事领导人,能指挥开展军事化训练,制定严密的作战计划和完善的军事通信体系,(12)故能以少数兵力同时周旋于叙、伊两大战场,增大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击败它的难度。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对西方&圣战&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据最新估计,&伊斯兰国&吸引了2000名西方人为其效命,(13)其发展速度、规模本身和西方人皈依伊斯兰教以求加入该组织等现象日益让人警惕。(14)这种吸引力既源自特定西方人群前往叙利亚-伊拉克进行&圣战&的强烈动机,又来自&伊斯兰国&的独有优势。
  西方人加入叙利亚-伊拉克&圣战&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早期不少西方人加入&伊斯兰国&是为抗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暴政&(15),他们也多是虔诚的穆斯林。随着战争的升级与极端化,一些人的动机开始节外生枝。有人想要扬名立万,例如获4所大学医学专业录取的纳赛尔&穆萨纳(Nasser Muthana)曾梦想成为英国第一位亚裔首相。(16)他在加入&伊斯兰国&后发布视频声称,英国应害怕他学到的恐怖技能。(17)有人则因空虚和无聊而加入。有研究者指出,在动机上,在当下抛弃舒适中产阶级生活、加入&伊斯兰国&的西方人与20世纪70年代加入极左翼恐怖组织的那些人可能并无区别。(18)也有专家直言,少数西方人去叙利亚参加&圣战&是因为其日常生活没什么意思。西方&圣战&者还认为,出国&圣战&不会在本土犯事,因此更为&正当&。(19)
  于是,&伊斯兰国&由于加入便利而成为西方&圣战&分子实现自我价值目标的极端组织。就&价值&而言,&伊斯兰国&的军事胜利和相对稳固的根据地固然是重要基础,但不应忽视的是该组织运用网络和社交网站的能力比之&基地&等老牌恐怖组织更胜一筹,(20)而且还针对西方&圣战&者的特点进行了优化。首先,&伊斯兰国&很早就开设了多种语音的社交媒体账号,这是它与&胜利阵线&(即&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显著不同之处&&后者的&脸谱&和推特账号均以阿拉伯语内容为主。(21)其次,&伊斯兰国&乐见其西方成员借&圣战&成名。例如截至日,该组织已将三名西方人质斩首,每次都由英国口音的蒙面人行刑。(22)每次斩首视频的发布都震惊世界,并使一些英国&圣战&者的名字为人熟知。同时,它首倡&五星级圣战&概念,即比起阿富汗战争中条件艰苦的山洞,该组织能提供如同五星级宾馆所提供的体面而舒适的物质生活。它发布其西方成员在闲暇时打斯诺克、吃甜食、在游泳池跳水的照片,暗含加入&伊斯兰国&就会享受悠闲、舒适生活的意味。(23)总之,&伊斯兰国&多语种的宣传中既有吸引眼球的残忍镜头,又会展现&圣战&的&轻松一面&,其手段也更倚重视频和社交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适合西方年轻人的口味。此外,&伊斯兰国&成功运行了一个招募和输送人员的严密网络。曾有研究指出,加入&基地&组织的外籍&圣战&者多半会主动搜寻入伙机会,(24)这也是&伊斯兰国&组织规模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但是该组织&征兵员&的作用更大,其&征兵员&会以面试等形式筛选潜在&圣战&者,面试有时以加密软件和代理服务器进行。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一些地区,通过面试者还会被指派导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培养。(25)直到所有过程结束,征兵者才会协助&圣战&者前往叙利亚邻国土耳其。&伊斯兰国&在土耳其拥有完善的安全屋和交通系统,并能利用伪造的叙利亚身份证将这些西方&圣战&者轻易地送入叙利亚。
  在经营领土和吸引西方&圣战&者方面,&伊斯兰国&比其他恐怖组织更巧妙,因此能对地区和全球秩序造成更大威胁。然而,即使在&反伊斯兰国&国际联盟大体成型之后,国际社会在如何认识&伊斯兰国&威胁的程度、如何有效打击该组织、各国如何分工和分担成本等众多关键问题上并未达成应有共识。&伊斯兰国&的猖獗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际社会的无力与无奈。
  注释:
  ①&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on ISIL&,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September 10, 2014.
  ②Aaron Y. Zelin, &The War Between ISIS and al-Qaeda for Supremacy of the Global Jihadist Movement&, http://www.washingtoninstitute.org/uploads/Documents/pubs/ResearchNote_20_Zelin.pdf.(上网时间:日)
  ③&How the Islamic State is Faring since It Declared a Caliphate&, The Economist, August 26, 2014, pp. 26-27.
  ④Ruth Sherlock, &Inside the Leadership of Islamic State: How the New 'Caliphate' is Run&,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worldnews/middleeast/iraq//Inside-the-leadership-of-Islamic-State-how-the-new-caliphate-is-run.html.(上网时间:日)
  ⑤Charlie Caris, &ISIS Control Method&,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September 12,2014.
  ⑥Erin Mcclam, &More Extreme than Al Qadda? How ISIS Compares to Other Terror Groups&,http:///storyline/Iraq-turmoil/mor-extreme-al-qaeda-how-isis-compares-othe-terror-groups-n135516.(上网时间:日)
  ⑦Luay al-Khatteeb, &How Iraq's Black Market in Oil Funds ISIS&, http://n.com//business/al-khatteeb-isis-oil-iraq/index.html.(上网时间:日)
  ⑧&Iraq: Serious Food Security due to Conflict&, http://www.fao.org/news/story/en/item/237162/icode/.(上网时间:日)
  ⑨&Insight-Islamic State's Financial Independence Poses Quandary for Its Foes&, http:///article//iraq-crisis-militants-funding-insight-pi-idUSL5NOR807C.(上网时间:日)
  ⑩Keith Johnson, &The Islamic State Is the Newest Petrostate&, http:///articles//baghdadis_hillbillies_isis_iraq_syria_oil_terrorism_islamic_state.(上网时间:日)
  (11)Jim Sciutto, Jamie Crawford and Chelsea J. Carter, &ISIS can' Muster' between 20,000 and 31,500 Fighters, CIA Says&, http://n.com//world/meast/isis-syria-iraq/index.html?iref=allsearch.(上网时间:日)
  (12)Harleen K. Gambhir, &Dabiq: The Strategic Messaging of The Islamic State&, http://www.understandingwar.org/backgrounder/dabiq-strategic-messaging-islamic-state#sthash.hOlvPQh8.dpuf.(上网时间:日)
  (13)Jim Sciutto, Jamie Crawford and Chelsea J. Carter, &ISIS can 'Muster' between 20,000 and 31,500 Fighters, CIA Says&, http://n.com//world/meast/isis-syria-iraq/index.html.(上网时间:日)
  (14)Aryn Baker, &How ISIS Is Recruiting Women From Around the World&, September 6, 2014, http:///3276567/how-isis-isrecruiting-women-from-around-the-world/; David Fitzpatrick, Drew Griffin, &Canadians Have Joined ISIS to Fight and Die in Syria&, September 10,2014.(上网时间:日)
  (15)Shiraz Maher, Peter Neumann, &Offering Foreign Fighters in Syria and Iraq a Way Out&, ICSR Insight, August 27, 2014.
  (16)&ISIS Jihadist Nasser Muthana Used to Have Ambitions To Be 'Britain's First Asian Prime Minister'&, The Huffington Post UK, June 23, 2014, http://www.huffingtonpost.co.uk//terrorismuk-isis_n5520656.html.(上网时间:日)
  (17)Tom Whitehead, &British Jihadist: UK Should Be Afraid of Terror Skills I've Learnt&, The Daily Telegraph, July 2, 2014.
  (18)Tim Stanley, &ISIL's Western Converts Are not Motivated by Islam. They Are Motivated by Boredom&, September 4, 2014, http://blogs.telegraph.co.uk/news/timstanley//isils-western-converts-are-not-motivated-by-islam-they-are-motivated-by-boredom/.(上网时间:日)
  (19)Thomas Hegghammer,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Explaining Variation in Western Jihadists' Choice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Fighting&,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107, Issue l, February 2013, pp. 1-15.
  (20)Gilbert Ramsay, &Jihadi Culture on the World Wide Web&, Bloomsbury Academic, October 10, 2013.
  (21)Richard Barrett, &Foreign Fighters in Syria&, The Soufan Group Publications, June 2, 2014, p. 8.
  (22)Zeina Karam, Sylvia Hui, &Video Shows Slaying of British Aid Worker&, Associate Press, September 14, 2014.
  (23)&European Jihadists: It Ain't Half Hot Here, Mum&, The Economist, August 30, 2014, pp. 38-40.
  (24)Colonel John M, &Matt& Venhaus, U.S. Army, &Why Youth Join al-Qaeda&, Special Report of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May 4, 2010, p.1.
  (25)Alessandria Masi, &ISIS Recruiting Westerners: How The 'Islamic State' Goes After Non-Muslims And Recent Converts In The West&, http:///isis-recruiting-westerners-how-islamic-state-goes-after-non-muslims-recent-converts-west-1680076.(上网时间:日)
  &伊斯兰国&折射出国际政治最黑暗的一面
  分清敌我,是革命的首要任务。在&伊斯兰国&问题上恰恰是敌我难分。如果国际政治博弈只有两个参与方,敌我关系是线性的,可以非常简单。当博弈成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时,敌我关系是平面交叉的,可以高度复杂。当每个博弈方又都有多层目标,且目标交叉、冲突、重叠、不断变化时,敌我关系是立体多维的,不仅复杂,而且因时、因地变化。围绕&伊斯兰国&的政治博弈就是立体多维的,表面上看敌我关系是线性的,各国、各派势力都视其为敌人,实际上透过多维视角看,敌我关系错综复杂。
  &伊斯兰国&的活动地盘主要集中于叙利亚、伊拉克边境线一带,对这一地区能够形成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力量包括:美国、俄罗斯、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伊拉克逊尼派武装、叙利亚逊尼派武装。最初,有关各方均曾纵容&伊斯兰国&的产生、发展。现在,当&伊斯兰国&成为各方威胁后,各方又心怀鬼胎、三心二意。
  反恐、打击伊朗&叙利亚联盟是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战略目标。在叙利亚危机初期,美国就认识到反对派中有极端力量,反恐和反叙利亚之间有矛盾,但当时反叙利亚是首要目标。一方面,美国没有全力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担心一支装备精良的伊斯兰武装未来对自己是个威胁,不论其是极端的还是温和的;另一方面,美国又想削弱伊朗&叙利亚联盟。于是,美国采取折衷方案,给予反对派不温不火的有限支持。事与愿违,温和反对派没成气候,极端势力却借机壮大。美国不得不调整战略重点,反恐成为首要目标。当然,美国也不愿放弃反叙利亚目标,再次采取折衷方案。一方面组建国际联盟打击&伊斯兰国&,另一方面通过武装温和反对派加大对叙利亚政府的压力。但是,美国在两方面都有顾虑,都不会放手去做。&伊斯兰国&是逊尼派武装反对派之一,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打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同样,美国对伊斯兰武装的恐惧没有消除,对温和反对派的支持也会有所保留。
  俄罗斯多年饱受极端伊斯兰恐怖活动之苦,当然视&伊斯兰国&为威胁。但是,美俄之间近来关系紧张,俄罗斯对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热情就打了折扣。美国打击&伊斯兰国&又是一箭双雕,同时要削弱俄罗斯的朋友叙利亚,俄罗斯的热情再打折扣。目前,俄罗斯是国际上唯一公开反对美国单边打击&伊斯兰国&的国家。
  &伊斯兰国&严重威胁伊拉克、叙利亚政权,可能破坏以伊朗为首构建的什叶派新月联盟。因此,伊朗曾是打击&伊斯兰国&最积极的国家,是唯一向伊拉克派出地面部队的国家。然而,反&伊斯兰国&的国际领袖变成美国时,情况又不一样了。美国与伊朗互相视对方为敌人,美国又把削弱伊朗作为这次打击的目标之一。要让伊朗支持国际联盟,恐怕很难,更何况美国也不欢迎伊朗的支持。
  同美国一样,沙特从一开始就资助叙利亚反对派,以削弱什叶派联盟。与美国不同的是,沙特要求给予反对派更多支持。可见在沙特眼里,叙利亚内战、暴恐活动的威胁小,伊朗的威胁大。目前,当&伊斯兰国&直接威胁沙特王权时,沙特开始强力支持美国的打击政策。但是,与美国不同的是,沙特对中东地区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宗派斗争并不是很担心,其仍要推动逊尼派的武装斗争,削弱叙利亚政府、伊拉克政府。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武装冲突,则是&伊斯兰国&存在的基础。可见,沙特是一手灭火,一手添柴。
  以叙利亚自由军为首的温和反对派、伊拉克北部逊尼派民兵是美国想依靠的主要地面力量,但是这两支力量都不是非常可靠。从大的方面看,叙利亚自由军与&伊斯兰国&在同一个战壕里,都是在反阿萨德政府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都致力于推翻阿萨德政府。区别在于,&伊斯兰国&的野心更大,双方之间存在意识形态、权力、援助之争。但是,在实现推翻阿萨德政府这个近期目标前,双方是同盟军。同样,伊拉克逊尼派民兵与&伊斯兰国&也在同一条船上,都成长于反马利基政府的过程中,都致力于维护逊尼派在伊拉克的地位。因此,过去几年中,自由军与&伊斯兰国&、逊尼派民兵与&伊斯兰国&之间,协作多于斗争。正因为有&伊斯兰国&这个极端派,温和派才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美国近来要大力支持温和派的原因。显然,除非伊拉克逊尼派在政府中的地位得到巩固,除非叙利亚自由军取得政权,对自己的生存有信心,否则它不可能全心全意动手铲除同盟军,放弃制衡美国、西方的牌。有消息称,&伊斯兰国&已经与部分温和反对派达成互不侵犯协议。①
  叙利亚政府面临最重要、最紧迫的两大威胁,一是内忧,二是外患。内忧是各种类型的武装反对派,包括&伊斯兰国&。外患是美国、逊尼派周边国家的干预,包括向境内反对派提供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持,也包括外部直接军事介入。从内忧角度看,极端伊斯兰反对派是叙利亚政府的首要敌人,它们士气高、装备精、组织严,构成的军事威胁大,应当成为最优先打击目标。然而现实情况是,自从内战发生以来,政府军的主要打击对象是温和反对派,对&伊斯兰国&则睁一只眼闭一眼,有时两只眼都闭上。其原因在于,内忧和外患之间存在复杂的平衡关系。从外患角度看,美(西方)、逊尼派邻国是首要敌人,境内的温和反对派是敌人的朋友,境内的极端派却是敌人的敌人。美(西方)一直担心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壮大,因此在支持反对派问题上瞻前顾后、有所保留。这样,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伊斯兰国&成长初期,叙利亚政府有意无意养着这条毒蛇,让美(西方)真真切切感受到威胁,不敢放手支持反对派。等到&伊斯兰国&已经建立,不仅对叙利亚政府形成更大威胁,而且还可能招致美国直接干预时,叙利亚的内忧、外患合流了。这时候,叙利亚政府本可以全力支持美国动武,借美国之手打掉&伊斯兰国&。然而,鉴于美国与叙利亚之间的敌对关系,美国当然不能让叙利亚坐收渔利。一方面,美国继续不承认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的合法性,拒绝与之合作。另一方面,美国双管齐下,在空袭&伊斯兰国&的同时,武装温和反对派,借温和反对派之手铲除&伊斯兰国&、推翻叙利亚政府。可见,面对美国打击&伊斯兰国&,叙利亚面临的威胁不是下降了,而是在上升。
  土耳其南部同叙利亚之间有很长的边界线,从一开始就深度卷入叙利亚危机,积极支持反对派推翻叙利亚政府。土耳其甚至让其南部成为叙利亚反对派的大后方和中转站,包括&伊斯兰国&在内的反对派都曾在这一带活动。当时土耳其相信,只要是叙利亚政府的敌人,就是土耳其的朋友,尽管土耳其本国也深受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困扰。但是,当叙利亚政府变得衰而不倒,&伊斯兰国&却不断向土耳其内地渗透时,土耳其开始撤回对叙反对派的支持,封锁边界。然而,土耳其并没有一转身支持美国的打击政策。美国打击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政策公布后,土耳其表示不参加军事行动,不向美国提供空军基地。一方面,&伊斯兰国&手中握着49名土耳其人质;另一方面,只要叙利亚、伊拉克内战不结束,伊斯兰极端武装问题就不会消失,土耳其显然不想把自己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暴力冲突。
  以色列的主要安全威胁是伊朗、哈马斯、真主党和其他反对以色列的伊斯兰力量。以色列是美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也是&伊斯兰国&要从地图上抹掉的国家。因此,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早表态全力支持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国家。作为中东军事最强的国家,以色列当然也有能力做出实质性支持。但是,中东几乎所有伊斯兰力量都是反以的,若以色列参与军事行动,必然被当地视为犹太人对阿拉伯人的战争,战争的性质会发生变化,美国苦心经营的地区联盟将土崩瓦解。可以预见,像第一次海湾战争一样,以色列将会按兵不动,置身事外。不仅如此,以色列还担心打击&伊斯兰国&损害自身战略利益。&伊斯兰国&是以色列的敌人,更是伊朗的敌人,对伊朗的威胁还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敌人的敌人可以成为朋友。近日,以色列官员担心,打击&伊斯兰国&会减轻伊朗的压力,因而以色列对美国军事行动的支持也是三心二意。
  从上述各个博弈方的政策选择可以看出,人类的正义、福祉、国际准则只不过是国际政治玩家手中的工具,即使是本国人民的利益也往往屈从于权力斗争。宁可自伤八百,也要杀敌一千,是典型的零和游戏。或许如建构主义所言,人类社会整体已经从霍布斯社会向洛克社会迈出,中东却是例外。中东仍然停留在血淋淋的丛林法则中。
  注释:
  ①&ISIS Strikes Deal With Moderate Syrian Rebels: Reports&, http:////isis-deal-syrian-5814128.html?ncid=txtlnkusaolp.(上网时间:日)
  &伊斯兰国&冲击美国中东战略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公布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新战略。①舆论认为这标志着美中东战略的&重大转向&,甚至猜测美或将再陷&中东泥潭&。如何准确评估美中东战略走向?如何看待奥巴马反恐&新政&?本文拟结合美中东战略总体态势略作分析。
  美国介入中东的历史由来已久。2001年&9&11事件&后,美接连发动两场&反恐战争&,大规模军事卷入中东,并提出雄心勃勃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所耗费人力物力达天文数字。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大幅调整美中东战略,从伊拉克、阿富汗两大战场撤军,避免军事上深度介入该地区事务,将战略重点从中东转向亚太。在2011年爆发的中东多国政治变局中,美政府拒绝力挺本&阿里、穆巴拉克等昔日盟友,在利比亚战争中甘当&幕后领导&,在叙利亚化武危机中最终放弃对叙政府军动武,表明美似乎正从中东&撤退&、&收缩&。
  然而,全面总结近两年美国在中东的诸多表现可以发现,美国中东战略走向仍较具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从客观实力与相对影响看,美近年来并未削减其在中东的战略投入,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长期保持其在中东首屈一指的战略优势。2013年初奥巴马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活动明显增加。当年9月,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宣布,美国将同时推动巴以、叙利亚、伊核三大和谈作为其中东政策主轴。据美国务院统计,新国务卿克里上任1年零7个月内,前后出访中东20次,占其外访总数一半,而其前任希拉里&克林顿任内四年访问中东仅15次。②在驻军上,美国在中东共驻军3.5万人,包括在巴林有海军第五舰队,在卡塔尔有空军基地,在约旦部署F-16战斗机支队、&爱国者&导弹基地。2013年12月以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反复强调美国对海湾地区的安全承诺&久经考验、长期持久&,在中东驻军将&继续保留&;美国国防部另一位高官称,任何认为美国从中东撤退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神话&。③2014年8月,美国海军作战部公布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其中明确表示将在中东与亚太两地共同增加先进武器的部署,2019年之前要把中东军舰数量从目前的30艘提高至40艘,包括在巴林基地追加部署4艘濒海战斗舰。④在对中东国家军售上,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年,美国全球军售总额下降10%,但对中东16国的军售总量不降反升,5年间已交付的军售总量年均增长5.7%,总额已达到118.2亿美元,占美对外军售总额的30%。⑤月间,美国又宣布与卡塔尔、沙特、土耳其等地区大国签署长期巨额军售合同,总额高达130亿美元。⑥
  从主观意愿与战略目标看,当前奥巴马的中东战略确与其前几任总统表现出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从&主动塑造&转向&被动反应&,并为维护美核心利益划定基本底线。2013年10月,美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率领智囊团队经三个月讨论,为中东政策定调,表示&除非美及盟友遭袭、石油供应中断,恐怖主义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失控,否则将尽力避免动武&。⑦这表明美对自身所受威胁有了重新评估。美方认为,中东虽乱,但美核心利益并未受到直接的、致命的挑战:政治上,美与以色列、沙特、土耳其、埃及等主要地区盟友关系大体稳定;能源上,主要产油国能源出口未受乱局影响,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走势平稳,且美自身能源独立性日益稳固;安全上,暴恐威胁主要发生在中东穆斯林群体内部,其对美威胁可控。受此&底线思维&影响,美在中东的战略野心明显下降,不再将&推广民主&视为核心目标。对埃及、也门、利比亚等国的政治转型,美国已缺乏干预热情,仅表态要予以&有限度的支持&。奥巴马在2014年8月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坦言,在伊拉克政府重组问题上,美国不能&替伊拉克人做他们自己不愿做的事&。⑧
  显而易见,美对干预中东事务&实力尚存、动力不足&,对当前中东乱局的容忍程度提高,动用军事手段的阈值上升。然而,此次&伊斯兰国&崛起、坐大迅速突破了美给自己划定的&战略底线&,不仅超出之前美对叙利亚、伊拉克局势的预判,更是打乱了奥巴马既已成型的中东战略部署,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审视、制定新的应对之策。一方面,&伊斯兰国&对美地区盟友、人员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目前该组织已在叙境内占有相对稳固的暴恐根据地,2014年6月又在伊拉克宣布&正式建国&,在伊拉克疯狂扩张、攻城略地,彻底扰乱伊安全环境。同时,&伊斯兰国&将美国及西方国家视为&圣战&袭击目标,并连续杀害两名美国记者,对美公开挑衅。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伊斯兰国&在资金、战术、规模、人员等方面均有较强实力,威胁程度不容小觑。另一方面,&伊斯兰国&内部云集大量欧美国籍极端分子,对美将形成长期的暴恐隐患。目前该组织内部约有100名美籍&圣战者&,其在伊、叙经历过战场历练后,极有可能回流母国发动暴恐袭击。例如,2014年5月&伊斯兰国&成员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动恐怖袭击,造成3死1伤。一旦&伊斯兰国&继续壮大,其在思想上、行动上将对全球伊斯兰极端分子产生示范、教唆效应,其所掀起的新一轮暴恐浪潮势必波及美国本土。
  即使奥巴马政府极不情愿深度卷入中东事务,上述事态的出现都是其难以容忍、必须及时回应的。从&变&的方面看,在整体基调上,奥巴马演讲中正是明确了美当前战略目标:&将采取综合、可持续的反恐战略挫败并最终摧毁&伊斯兰国&&,⑨与之前遮遮掩掩、瞻前顾后的战略态势形成鲜明对比。在落实方式上,美将不再局限于伊拉克、叙利亚边界,对任何地点的&伊斯兰国&目标均实施打击,对叙境内地点的空袭势在必行;同时,对叙利亚温和反对派、伊拉克逊尼派、伊库尔德武装提供训练、情报、武器等军事援助,改变此前对叙反对派仅提供&非致命援助&的做法。从&不变&的方面看,奥巴马再次重申美国不会派遣大规模地面战斗部队。这与此前的&两场战争&不同,等于向美民众保证其不会重陷中东泥潭,具体做法则仍将延续美国在索马里、也门的成功经验,利用战机、无人机等空中力量配合当地武装作战,近期向伊拉克派遣的军事顾问均为&非战斗人员&。同时,美将继续拉拢地区及域外国家组建&国际反恐联盟&,奥巴马称其战略的&每一部分&都需要&广泛的伙伴联盟&参与,&不会单打独斗&,&不能代替阿拉伯盟友保障其本地安全&。
  虽然奥巴马提出了新的因应之策,但在具体政策落实环节仍将面临诸多难点与变数,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首先,叙利亚内战局势可能进一步复杂化,将极大提高美战略风险。叙内战迄今已持续三年有余,战场上政府军暂时处于上风,对西部及沿海的核心地带仍实施稳固控制;反对派内部四分五裂,&温和反对派&、伊斯兰武装、极端势力三足鼎立、内耗不已。美国誓言空袭叙境内&伊斯兰国&目标,同时仍将巴沙尔政府视为仇敌,不排除叙政府军将利用其空军或防空武器给美军行动制造麻烦;美还表示要武装亲西方的&温和反对派&。但甄别鱼龙混杂的反对派武装绝非易事,且曾经发生过美式武器流入&伊斯兰国&之手的事件,因而这种选择风险很大。
  其次,中东国家对伊、叙乱局各有盘算,美难以维持地缘政治平衡。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美国、沙特、伊朗、土耳其等国立场相近、利益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作,但随着美战略大幕拉开,其相互间立场分歧将逐渐凸显。伊朗试图借打击&伊斯兰国&支持伊拉克的什叶派势力及叙巴沙尔政权,巩固其地区影响力;沙特既担心&伊斯兰国&危及其王室统治,也担忧伊朗势力坐大;土耳其则担忧削弱&伊斯兰国&后客观上会让巴沙尔政权得利。美既要尽可能打击&伊斯兰国&,又要防止地缘政治失衡,其战略难度将随着战略推移陡增。
  再次,彻底根除&伊斯兰国&难度极大,战事长期化、扩大化风险较高。奥巴马在讲话中表示&根除&伊斯兰国&毒瘤需要时间&,但并未提出具体时间表。据此前美国媒体披露,美此次打击&伊斯兰国&恐将持续至少三年,即延续至下一任美国总统上台。⑩鉴于当前&伊斯兰国&实力与发展趋势,参照此前美国两场中东战争的历史经验,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很可能会被拖长。此外,&伊斯兰国&肆意滋生恐迫使美国不得不增加地面部队人员。据美智库战争研究所评估,若想彻底击败、根除&伊斯兰国&,美至少需要向伊、叙部署2.5万名美军士兵,包括军事顾问、培训教官、特种部队等。(11)
  总之,&伊斯兰国&对美国中东战略构成了局部的、有限的冲击,从奥巴马讲话及目前美政府行动来看,美国&反恐新政&的确提出了若干新办法、新思路,对此前相对分散、略显凌乱的中东战略进行了整合与理顺,但本质上仍是处置危机应急之策,与美国总体谨慎、克制的中东战略态势并不矛盾,称美国中东战略出现&根本性转折&仍言之尚早。
  注释:
  ①&Obama on Plans to Destroy ISIL&, September 10,2014,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english/texttrans/.html#axzz3DBMDRobW.(上网时间:日)
  ②数据来源:美国国务院网站国务卿外访统计,参见:http://www.state.gov/secretary/travel/index.htm,https://history.state.gov/departmenthistory/travels/secretary/clinton-hillary-rodham.(上网时间:日)
  ③Ernesto , &Visiting Service Members in Bahrain, Hagel Vows Continued U. S. Presence in Persian Gulf&,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6,2013.
  ④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Public Affairs, &CNO's Navigation Plan: &, August 20, 2014, http://www.navy.mil/cno/docs/140818_cno_navigation_plan.pdf.(上网时间:日)
  ⑤数据来源: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 &TIV of Arms Exports from United States, &,http://www.sipri.org/databases/armstransfers/background.(上网时间:日)
  ⑥&US Strikes $11bn Arms Deal with Qatar&, Aljazeera, July 15, 2014, http:///news/middleeast/2014/07/us-strikes-11bn-arms-deal-with-qatar-5417442. html; 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Major Arms Sale&, http://www.dsca.mil/major-arms-sales?page=3.(上网时间:日)
  ⑦Mark Landler, &Rice Offers a More Modest Strategy for Mideast&,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6, 2013.
  ⑧Thomas L. Friedman, &Obama on the World: President Obama Talks to Thomas L. Friedman About Iraq, Putin and Israel&,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8, 2014.
  ⑨&Obama on Plans to Destroy ISIL&, September 10,2014,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english/texttrans/.html#axzz3DBMDRobW.(上网时间:日)
  ⑩Eric Schmitt, Michael R. Gordon, Helene Cooper, &Destroying ISIS May Take Years, U. S. Officials Say&,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7, 2014.
  (11)Kimberly Kagan, Frederick W. Kagan, Jessica D. Lewis, &A Strategy to Defeat the Islamic State&, September 2014, http://www.understandingwar.org/sites/default/files/Defeating%201SIS.pdf.(上网时间:日)
我的态度:
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外交观察》第三辑的主题是“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本期中,美国与俄...
双文化并存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有早有晚。“发展有先后……
双文化并存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有早有晚。“发展有先后……
更多学者文章
粤ICP备号-2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秘密搜查官之女彻底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