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师们帮我看下这是什么请佛像注意事项?

净土法门:佛能够帮助我们看破,可是放下帮不上忙--学佛网
&净土法门:佛能够帮助我们看破,可是放下帮不上忙
发布:心源&[ &]&& 日期: 14:47:00&&
  所以每个人修行证果不是完全相同的,关键实在讲现在我们知道,全都是在放下。如果你一听,你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你就成佛了。成佛之后,见思、尘沙烦恼习气全断了,无明断了,无明习气没断。所以你在实报土里面还有阶级,四十一个阶级完全讲习气,习气难断。佛告诉我们,多久的时间无明习气断尽?在实报庄严土三大阿僧o劫,这个时间长了。这么长的时间,无始无明习气才断干净,断干净那是真正究竟果位的佛陀,妙觉佛果。这个时候他不住实报土,实报土也不是真的,他回归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他证得圆满的自性,回到常寂光。常寂光不可思议,科学对它是无可奈何,因为它没有现象,不但物质、精神现象没有,连自然现象都没有,这个位次才叫证得大圆满。  此地讲的诸惑,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大乘教一般的来讲,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就是诸惑。天台是用三观的方法看破,看破之后你得把三种迷惑放下,这就成功;如果看破不能放下,那就没有法子。这桩事情谁都帮不上忙,完全要靠自己。佛能够帮忙的,只是把这桩事情讲清楚、讲明白,这佛帮得上忙,帮助我们看破,可是放下帮不上忙。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佛菩萨帮我们的忙,就像学校老师教导我们、指导我们,功课要自己去做,老师不能代你做功课。所以看破老师能帮忙,放下决定是自己,这个别人没法子。说到这个地方,诸位也要晓得,在现前的阶段特别是最近十年,过去比较少,最近这个十年愈来愈多,通灵的、附体的我们见到很多,来干什么?来求超度的。超度是我们对他讲经说法,诵经拜佛将功德回向给他,他能得到受用。真正得到受用是他自己要开悟、自己要放下,我们只给他一个增上缘而已。我们做这堂佛事,譬如三时系念佛事他参与,佛事里面他真听懂了,真听明白了,他回头、觉悟了,真正忏悔,他得利益。真正忏悔,发愿求生净土,他就真往生了,我们给他做增上缘,不给他做增上缘他没有办法。所以超度效果有多大,还是靠他自己。我们做这些事情帮助他的时候,要真诚、要恭敬,他才能受益;如果我们没有真诚心、没有恭敬心给他开示,他听得很模糊,听不清楚,所以真诚、恭敬比什么都重要。帮助鬼神跟帮助我们人是一个道理,现在似乎是人比不上鬼神,这什么原因?鬼神知道苦,所以他求出离六道的心切,求往生的心真,现在度鬼神比度人好度。人不相信,人没有真诚恭敬心,所以听教,讲得再清楚、讲得再透彻,他都听不懂,他听了不开悟。鬼神用真心、恳切的心来学习,他得的利益比我们人得的多,道理在此地。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三八集)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38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请老师帮忙看看这尊佛像的真身_文玩_珠宝大家坛
请老师帮忙看看这尊佛像的真身
这尊佛像是老外朋友帮他奶奶整理地下室的时候整出来送给我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木头,我从来没见过。黑不溜秋的,我原先以为是染色的,后来我用刀刮到里面去还是黑的。请老师帮解这是什么木头?
按时间正序
是同一个朋友送的,外面的红色是染的,我把底部用刀挖进去了,里面是黑色的。这是什么木头呢?
请问老师这个大美人的真身是什么木头啊?谢谢。
哇,穿成这样的是gan露露吧!
坦诚相见啊
雕的那个手指~~好大
新手瞎猜是黄杨木
我刚睡完回笼觉 嘻
非洲的黒木
国内也有叫乌木的
第一个是黑檀。。
第一个是黑檀。。
谢谢,你知道这是什么佛吗?哪里的佛?谢谢。
坦诚相见啊
雕的还蛮不错的吧
新手瞎猜是黄杨木
第一个是黑檀。。
哦,你知道这是什么佛吗?哪里的佛?谢谢。
非洲的黒木
国内也有叫乌木的
哦。谢谢。
我百度了下,乌木很值钱的,那么轻易就落我手上?
你知道这是什么佛吗?哪里的佛?谢谢。
哦。谢谢。
我百度了下,乌木很值钱的,那么轻易就落...
我没有信仰
所以没办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第一个应该是泰国那边的佛吧
非洲黑木非国内乌木哟
那个应该不是黄杨 黄杨我也有 不是这样滴
第一个应该是泰国那边的佛吧
非洲黑木非国内乌木哟
后即可参与回帖和评论,
如果您还没有一个帐号您可以先
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升级浏览器,以保证正常使用!谢谢您的支持!
亲逛这么久了,怎么还不进去瞧瞧呢?
手机客户端
与您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我有一个佛像 是老一辈传下来的 能帮我看看值钱吗?值多少钱????谢谢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是清代早中期的,几十万没问题。如果帮到你 请给好评
这要看什么样的铜盆了,样子好不好看,完整不完整,上面雕刻的有没有花纹,这些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具体的价格你得看当地的市场是怎么定的,至于你这个二钱七的,我好像没见过
个人看法,5000
这枚信封是“北京西站开通运营纪念封”,在淘宝网上有卖,经过首日实寄的价格才4元,见:
您的没有首日实寄价格略低一点。
答: 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的一种神兽,形似狮子,凶猛威武,不仅有招财旺运的作用,还有驱邪挡煞、镇宅保平安的功能呢。但是,其实不同材质的貔貅可是有不一样的功能及作用呢。那...
答: 可是看肚型不准哦!我姐姐那时也是别人看肚子都说是女孩结果生了个男孩[囧]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这个佛像请老师们看看_百度知道
这个佛像请老师们看看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现代仿品,做旧明显,开脸呆板,无收藏价值
这啥佛像啊。。。
这件藏品不错啊
出售呢,一对8000
是的,两个
不是我等工薪族收藏得起
8000,不贵啊
你想多少钱合适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佛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凤 凰 佛 教 出 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佛教经典教给了我们什么?
编辑:马本州
所谓经典,乃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品阅经典如与圣贤交流,其寥寥数语常令人长久深思。初读时候,明白的少,不明白的多,这是常态。然多读一遍就多增一番感悟,甚至出现后来认识全面推翻最初认识的情况。佛教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除佛教教义外,也包含了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的论述,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佛经让我的红尘之路多一些快乐的元素
作者:龍女
我喜欢上佛经,是来源于父亲,每看见父亲参佛尊供,总会在旁偷笑。在记忆深处,父亲是威风凛凛挎枪的,反之做如此精细的动作,着实不解。所以在心里常笑父亲。有一次心情不好,我静静的坐在父亲的佛堂。静静的看着几尊佛,看着看着,越发的觉得威严;那自若的神态,让我不敢在痴傻的看下去。于是那一刻,我发现我喜欢上那威严而坐的佛了……
开始看父亲的佛书,才发现佛经中的精华部分,实在是人生一直需要参悟的。因为人的贪念无时不在,所以佛要求人要学会放下,舍得。佛学中的大智慧,其实是红尘中的人谁都可以参悟到的,但是说做到,我想没几个人可以做得到的。人们大多迷恋都市的繁华,迷恋美女的浅笑依依,迷恋出手金银的阔绰,迷恋所有喜欢而得不到的东西……
佛说:“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这话太浅白易懂了。但是你让人真正的去贯彻去执行,那实在是难上加难哪!“我见,我爱,我痴,我慢”四烦恼,是佛家力求要消除的。可是谁人能消除掉呢?因为消除不掉,所以才会有了人类与人类的分争,才会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才会有了今生与来世的对于得不到事物的企盼。这种痴傻是要不得的,在佛学里,要力求批评的。放不下世俗心,就难登修行的最高峰。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这是佛的理念。我想这话看用在什么地方。如果用在家庭过日子,倒也相安无事,要是用在外交场合,岂不是弄个国土尽失。所以我一直理性的看待佛学,当然对于佛学的爱,并不意味着我们全盘的接受,接受也要受环境的制约。
佛学一直是我心里的挚爱。总觉佛学的精典自己可以参透,但是一生都无法做到。因为一生都无法放下执着心的。这对于事物的过份执着是佛经中的大忌。在红尘中游走,我知我一生都无法放下,无法不去索取。我喜欢一切华美的东西,我喜欢一切可以让我舒服享乐的东西,我得不到的东西,只要我喜欢,我会一直惦念。这样的心态,既便是参透了佛学,又于事无益的。所以我说:我愚昧而顽劣!
 “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这同样是佛的话。这话要是说给一直想自杀的人,得,那人没救了。佛学有许多的话,让人看着有点心灰而意冷。所以我对佛学总是挑肥拣瘦的接纳的。人生百年一场,生死,恩怨,哀痛……无一不会发生在自我身上,这也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快乐应当是我们追求的,享乐亦如此啊!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只拥有今天,所以要学会把握今天……
 看淡春花秋月的人,是她早领略其美了。看淡物质享乐的人,我想在他的内心也真正的要达到了修行的标准了。在红尘中可以看淡物质享乐,实在难能可贵呀。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这话也是佛说的,这话我甚爱之。是呀,因为有了伤痛,才会有了对某种事物的清醒。也因此可以放下执着心。不惊叹花的美,是因为在花开后;可以看出其枯萎的本性。不惊叹浮华和奢侈所带给人的感官享乐,是因为看透了名牌和非名牌一样能遮风挡雨。人不管高低贵贱,一样要接受死神的邀请。每一种成熟都是心路历程的一种沧桑的见证……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佛经与我心,是一种规劝,一种检验,一剂清心的良方。虽然我做到的并不够,但是我总是力求让自己学着去做。我因此学会了宽容和豁达。琐碎的小事于我,学会了视而不见,天大的大事于我,是佛的旨意,我在意也无济于事……
红尘前路,学会取舍的静静的往前走,便会发现春花秋月,各彰显其美。红尘之路,如白驹过隙,如何要计较那么多呢?岂不是失了做人的乐趣。“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佛的理念,其实就是你走向快乐的良药啊!我珍爱佛经,但是我不盲从,亦不执念于佛经。我却愿意从内心修正自己的品性,让我的红尘之路多一些快乐的元素。
佛经之中尽是好文章
作者:扬州孙香我
听说,对那些瞎改他文章的编辑,张中行曾出过恶声:“改我一字,男盗女娼。”不知道的人,以为这老头子倚老卖老,太不讲道理,你再是什么名家,文章做得再好,当真就一字也不能动吗,还骂出这么难听的话来。我却有点能理解,怕不能怪老先生。一次张中行的文章中有个“娑婆世界”,到了编辑那里,大概以为老头子老眼昏花了,什么娑婆呀,没听说过,把婆娑写倒了吧,就大笔一挥,给改成了“婆娑世界”。凭良心讲,碰到这样的编辑,真的不能怪老先生要出恶声了,换了谁怕也都要开骂的吧。不是我说现成话,老先生的这篇文章要到了我的手上,敢肯定,我是一定不会弄个“婆娑世界”讨骂的,这样说好像我比人家编辑的水平还高似的,其实一点点这样的意思都没有,只是我这人喜欢乱翻书,偶尔也会读点佛经什么的,碰巧知道佛教里的的确确是有个“娑婆世界”的。
记得那年第一次去香港,拖了大半箱子的佛经回来,到了禄口机场,好像是个武警,大概是见这只箱子沉甸甸得有点可疑,让打开检查,见一只大箱子里面差不多都是佛经,武警抬头再把我看看,估计心里在嘀咕:这家伙也不像个和尚啊。是的,我不是小僧老衲,也不是在家的居士,但我真的是常常喜欢读点佛经的。喜欢读的原因是什么呢?记得周作人曾回忆过鲁迅:“鲁迅在一个时期很看些佛经,这在了解思想外,重要还是在看它文章,因为六朝译本的佛经实在即是六朝文,一样值得看。”而知堂自己也是读过不少佛经的:“我只是把佛经当作书来看,而且是汉文的书,所得的自然也只在文章及思想这两点上而已。”真不是攀附先贤,我之喜欢翻翻佛经,确实是和这兄弟俩有一点契合的,虽说也是想了解一点佛经里的思想,但更多的我还是把它当作文章来欣赏的。比如一部《金刚经》,我就是时常要读读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的思想,的确是很叫人佩服的,据《六祖坛经》记,当年惠能初见五祖,听讲《金刚经》,听到这八个字一下子就大悟了,五祖便将衣钵传与他,成了禅宗六祖。说老实话,这八字真经,就是对像我这般的愚顽之辈,亦是如同棒喝,叫人恍然大悟的。但我之喜欢《金刚经》,除了它的思想,对其文章亦是佩服得不得了的。你看它开头就写:“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只是老老实实的记录佛祖穿好衣服,拿着讨饭家伙,进城挨家挨户要饭,要回来吃饱了,收拾一下衣服饭碗,再洗洗脏脚,然后铺好位子,坐下打坐。平常的佛祖,平实的文字,多好的文章啊。你想想,这要让如今那些个专会写美文的作家们文人们来写,那还得了,是写经啊,写的又是佛祖出场,还不铺锦列绣、妙笔生花,写得神光四射、云里雾里啊。说出来不怕人家笑,我年青时也是喜欢看所谓美文的,很是佩服那些作家真是太有才了,怎么写得那么漂亮呢。但如今,对那些个美文的感觉,我不说谎,就只剩下一个字,腻。翻了几十年的书,若到今天还不能识得一点文章的高下好丑,岂不冤枉。如今喜欢的,正是《金刚经》这样的文字,质朴,平实,辞达而已矣,这才是好文章呢。
知堂曾慨叹:“士大夫不读佛书以为正派,却亦即此吃亏不少了。”这话真不是瞎说,单单以文章论,中国自唐宋八大家开始的一些文人,专会写那放言高论、铿锵有力的大作,要么就是擅长写那雕龙镂凤、诗情画意的美文,就是不肯老老实实的说话,平平实实的作文,怕正是吃了不肯读读像《金刚经》这样的好文字的亏吧。所以知堂老人又诚恳的说:“我不敢妄劝青年人看佛书,若是三十岁以上,国文有根柢,常识具足的人,适宜的阅读,当能得些好处。”这话也算得是金针度人了。当然,如若你对佛经一点兴趣也没有,知堂这话你也可以不听他的,但你因此也就错过了欣赏一些好文章,这却是一点不假的。小和尚念经,他要记词句,老和尚看经,他要了生死,反而是我们这般凡夫俗子,没有那些个负担,可以一味只把佛经当文章来欣赏,不亦快哉,你要还是不晓得读,那真的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反正吃亏的又不是别人。
佛法给了我生命与慧命
作者:慈清
我是在日苏州灵岩山寺佛法僧三宝前明学法师为我授受三皈。从此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老实念佛来要求自己,刚皈依时,我开始吃十斋,来锻炼自己断荤;受五戒后,从此持长斋吃素。
在未跨进佛门前,对佛法不了解,自认为是迷信,根本不相信有佛菩萨。但因业障深重,身子很弱,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十分痛苦。因不知道身病乃是杀生所受的果报,到处求医,每个医生各有说法,药吃了不少,也没见好转。幸承宿世善根,因缘成熟,得到一本《觉海慈航》,把我引入佛门,皈依了佛法僧三宝,从此戒杀放生,念佛念观音。
1992年在灵岩山佛经流通处听一位师傅说北京有讲解净土法门的光碟和录影带请,请来听了之后,了解了一点净土法门的知识和修持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增强了逐步了解佛法奥妙的信心。
然后又非常幸运有位同修给了我一套《印光法师文钞》,我如获至宝。改往修来,洒心易行。
《文钞》的文字般若,是我修持路上的指向灯;似甘露法雨从头到脚洒在我身上,一阵清凉,所受的感受真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继后则常自省察,自知惭愧,精进修持,在为人处事,做人的标准上,进一步完善。把修持与日常生活中联系起来,使自己贪嗔痴淡一点,向戒定慧靠近一点。只要有空我就学习祖师大德的著作,欢喜信受。以老实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
1998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也是在苏州灵岩山寺佛法僧三宝前明学法师为我授受五戒。从此长斋念佛,以真为了生死,和深信切愿意持佛名号作为自己修持的座右铭。
但由于杀业太重,在1999年又患心脏病,病假在家休息半年,身体弱,念佛吃力,我一直随念佛机念佛。有好几次我在半醒半睡中看到有冤家债主来掐我的喉咙,都被我念佛而驱走,有一次,还听到和看到有两个人站在我床下面像拿了个本子,说我没几天寿命了,我听到后使尽念佛,一直念到醒来。同样的恶梦反复连续好几天。都被我的念佛而消除。
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被五欲迷。
如果不是佛菩萨祖师大德护法神的加被,我怎能知道净土法门?怎么能度过难关?是佛法启迪与帮助了我,使我改变了命运,深深地感谢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慈悲与恩德。我要将此深心奉尘刹,一句佛号求解脱。我之所以有今天,全靠佛法给了我生命与慧命啊。
南无阿弥陀佛!
经典之中论圆融博大佛教经典为冠
作者:觉希
《百家讲坛》推出系列节目“我读经典”,一部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分别宣讲了对研读“诸子百家”的心得与感悟。节目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经典?怎样读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经典的现实作用是什么?
佛教中的“佛言祖语”较之“诸子百家”思想,更加圆融而博大精深,“诸子百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思想基础,并没有超越人性范围,而佛教经典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言,只是很不究竟的一部分,佛教的精神实质最终以人性的圆满超越人性而趋向佛性的无余涅般,即大觉悟、大解脱。所以,我们读诵佛教经典的重要性就越发突现。
经典是流经百世而不衰的,是指导人性完善的思想意识体系,是常读常新的认知。一部佛经我们初读时,完全没有什么烙记可言,尽管我们熟读万遍,对佛经的感悟也不会一成不变的,随着自己社会阅历的丰富、对人生的体悟,回头再读佛,便有了全新的感悟。佛经在人们各个时期都有着一定的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的作用,同一部佛教每个人去读诵,反映在心灵深处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去读,体会也会不一样,所以,弄懂弄通佛经是不尽然的,它是随着人格的层次的提升而日久弥新,这也就是说我们去读诵佛经不是以一项学问去研习,而是以奠定我们人生思想基础,修正我们的思想意识来奉持一生。对于经典自称完全读懂的人,一定是在自欺欺人,在我们自认为完全精通佛经的若干时间以后,再读同一部佛教,感悟将是崭新的。精通只是技艺的熟练,经典却是思想认知的日新月异。
“学以致用”是经典的现实作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说背诵或弄通了《论语》就可以行治天下,而是说以《论语》的思想精髓指导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化解现实当中的矛盾、解决现实所遭遇的难题,这才是《论语》的现实意义,“死读书”与“读死书”在现实中是毫无价值的。读诵佛经道理也是一样的,佛经就是成佛之路的指引方法,这条路我们不是行走在“佛国”,也不是“天马行空”,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行走在我们所处的世间,这就要求我们读诵佛经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起来,在完成人格的同时,佛格也就水到渠成了。“佛言祖语”是最具其现实意义的,根本的反映就是佛教提出的“方便说”,在现实社会许多无奈面前,假以方便,即“借假修真”,最终达到成就道业的目的,这是佛陀大慈悲的流露,也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保障,通过佛经的奉持,不但净化我们污染的心灵,更能面对现实问题而势如破竹、迎刃而解。这才达到我们读诵佛经的目的。
我亦凡夫,我们可以用一整天读完一部文学作品,但一部经典我们一定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读诵,因为经典在我们一生当中的作用恰如一句诗词所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疑无路”是人生的写照,“又一村”是人生的企盼,架起通达的桥梁便是一部部的经典。
下期话题预告:佛教经典教给了我们什么?(续)
投稿邮箱: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编:马本州
出品:凤凰网佛教
凤凰佛教微博
凤凰佛教微信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佛像注意事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