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办打电话核实信息查询人口信息是通过padis还是全员人口信息基础网

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的图书馆
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日
  李斌主任的讲话  (日)  时隔七年,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新的起点上召开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意义十分重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副总理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总结交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新经验,部署推进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努力为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一、人口计生信息化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认真落实《全国"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纲要》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一)信息化体系框架基本确立。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高度,顺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大局,以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建设为契机,初步构建起"两级信息处理(即国家级和省级信息处理)、四个应用系统(即人口信息采集系统、人口决策支持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执行系统、人口信息服务系统)"的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基础数据结构与分类代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了全员人口个案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与分类代码、人口计生系统行政区划代码、统计监测、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信息管理规范,建立了信息安全等级评估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国PADIS一期工程于今年7月通过初步验收。  (二)人口个案信息系统建设深入推进。各省(区、市,以下简称省)均建立了人口个案信息管理系统,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17个省已基本建立全省统一的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并初步实现省级数据集中。"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结果表明,全国87%的县级、91%的乡级人口计生部门应用了人口个案信息系统,分别比"十五"期末提高22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三)各项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不断深化。着眼于满足人口计生最急迫、最关键的业务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并应用了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事业统计、药具管理等信息系统。12个省初步建成辖区内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安徽等省已实现省内流动人员信息网上核查。北京、浙江、山东、广东等省探索开展了数字化服务站建设。建立人口快速调查与统计监测系统,实施120个县(区、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查和独生子女婚育情况调查,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工作的紧要关头,迅速启动统计监测机制,及时向国务院报送了有关人口数据和分析报告。  (四)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稳步开展。国家人口计生委协调民政、公安、教育、统计等部门,初步建立人口宏观统计数据的协商交流与对比分析机制。2008年,与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合作,确定以流动人口身份信息批量核查为突破点,积极推动人口信息的相互查询、校验、补充和更新。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也通过多种形式推进信息共享工作。上海、福建、陕西等省将人口信息共享写入地方法规;吉林、江西等省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建立定期信息交换制度;辽宁、湖南等省与公安部门分别就流动人口信息、公民身份信息开展优势互补、共建共享;陕西省明确由人口计生委牵头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库;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海南等省协调卫生部门,出台了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出生人口信息的收集交换机制。积极开展跨区域的合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建立了信息协商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动长三角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湘粤"两地进行了流动人口点对点信息交换试点。  (五)网络基础设施与门户网站建设逐步完善。国家与各省人口计生委建立了一级网络平台和视频会议系统。利用政府和公共网络资源,不同程度地构建了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内部以及与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网机制。宁夏等地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用较短时间、较低投入,实现了自治区、地市、县、乡、村(居)"五级联通、一步到位"。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普遍建立面向公众的门户网站(页),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上海、青岛等地还积极探索建立前台受理、后台处理的网上办事工作模式。  (六)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得到加强。国家人口计生委调整加强了信息化指导小组,并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以奖代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省人口计生委普遍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岗位练兵活动深入开展,基层信息人员业务技能稳步提升。信息化经费投入有所增加,"十一五"中期评估结果表明,31个省预计投入6.3亿元;2006年~2008年已累计投入3.1亿元,其中,广西、湖南、四川、甘肃、陕西等省投入大幅提高。  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切实履行人口计生部门职能,支持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李克强副总理指出:"在应对非典、抵御雨雪冰冻灾害和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中,人口计划生育网络和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经验:坚持将信息化作为覆盖人口计生事业全局的战略举措,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人口计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和核心政务开展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网络所特有的源头信息采集优势;坚持统筹规划,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坚持信息化发展与信息安全并重,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构建权责明确、协调高效的信息化工作机制。这些经验,是全系统按照国家信息化规划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将信息化的一般规律与人口计生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进取、认真实践的结果,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倍加珍惜,在实践中认真坚持,继续丰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的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信息化意识比较淡薄,对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特别是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二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薄弱。信息质量亟待提高,信息整合共享和综合分析不够,业务系统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信息化投入明显不足,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较为滞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全国人口计生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务必引起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  二、充分认识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信息化"与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列,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要求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将推进信息化贯穿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任务之中。顺应信息时代潮流,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迫切要求全面加快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一)加快人口计生信息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总量增加,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快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准确把握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要求的协调程度及其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适应程度,为党委政府制定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可靠依据。  (二)加快人口计生信息化是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工程。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呈现更加多变、更加复杂的局面,对科学决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口数量较多的矛盾仍然存在,人口结构、素质、分布等方面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问题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显现、相互交织,所呈现的复杂局面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没有遇到过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需要我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国务院新一轮"三定"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国家人口计生委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职能。适应新形势,履行新职能,开创新局面,迫切要求我们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的人口控制信息系统,打造完善人口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信息平台,引领、促进人口计生科学决策和改革创新。  (三)加快人口计生信息化是推进以人为本、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兑现奖励优惠政策、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开展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民生问题,今后要在继续强化管理的同时,增强公共服务功能,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国家应急体系做更多的工作。必须加快完善信息化这一重要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之,我们要从推动科学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高度,着眼于促进人口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充分认识加快信息化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信息化作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推动人口计生信息化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三、明确人口计生信息化发展目标与任务  当前,人口计生信息化正处于深化应用、整合资源、全面推进阶段。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决定》精神,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部署,适应人口计生工作改革发展的要求,统筹兼顾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需求,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建设开发高质量的全员人口信息资源为核心,实现业务工作与信息化的一体化,提升人口计生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建立较为完善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体系: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基本建成,主要数据项准确率在90%以上;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共享;面向社会公众和有关方面的各项服务不断健全;信息安全体系、信息标准化体系和信息工作机制趋于完善;不同地区信息化发展差距缩小。  为此,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一个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举全系统之力,在充分利用已有的育龄妇女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备、覆盖全部人口的个案信息库。增强全员人口信息采集能力,采取自主采集、部门交换、信息整合等多种方式,形成适宜的全员人口个案数据采集与变更工作机制。注重乡(镇、街)、村(居)源头数据采集的质量,通过目标责任制考核、不同来源数据比对分析等方式,建立人口信息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二)建成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加快国家和省两级人口计生数据中心建设,整合人口计生信息资源,构建统一的存储、管理与分析平台,推动业务系统开发与应用的有机协同以及人口信息的深度挖掘。为提高运行维护效率、节约建设管理成本,尚未建库的地、县两级人口计生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建物理数据库。  (三)完善标准规范、网络、安全三项基础设施。坚持标准规范先行,抓紧完善全国人口计生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严格执行国家电子政务系列标准及《全员人口管理基础数据结构与分类代码(试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区划代码应用管理规范》等现有规范。依托政府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信息化网络应用部署的通知》要求,实现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之间以及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连。围绕深化应用的需要,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数据备份和信息安全监测体系,实行信息安全分级、分类管理,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  (四)建设信息采集、决策支持、业务执行、信息服务四大应用系统。本着"立足本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着眼全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优先选择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业务工作作为信息化的重点,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优化业务流程,打造人口计生"动态监测、科学预测、快速反应、数据发布"的综合应用平台。  一是建设信息采集系统,满足人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完善人口计生统计监测机制。积极参与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推动与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的人口信息交流与共享。及时采集人口计生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口信息资源,经过质量评估、筛选甄别和调整修正,形成质量较高、可用性较强的人口信息资源。  二是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满足人口科学决策的需要。深入分析宏观人口信息,准确把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变动情况,定期提交人口形势分析报告,并为制定人口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奠定基础。建立数据实验室,运用战略研究中积累的模型和方法等成果,加强对人口城镇化、劳动力供需、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资源环境承载力、贫困等关系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系统研究,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制订人口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人口安全预警预报,监控规划执行情况。完善面向社会的信息发布与服务机制,增强人口信息的引导性和权威性。鼓励各省人口计生委利用全国PADIS成果,建设本地人口决策支持系统。  三是建设业务执行系统,满足人口计生高效管理的需要。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全面开展重点业务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应用。基于全员人口信息,大力推进全国流动人口工作"一盘棋",尽早实现网上信息交换、核查、验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及时共享信息、协同开展工作。完善利益导向、事业统计、药具管理、办公管理等信息系统。  四是建设信息服务系统,满足人口计生优质服务的需要。建设数字化服务站,建立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档案,完善电子技术服务文书,利用人口个案信息引导和加强服务。办好人口计生网站(页),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和生殖健康知识咨询,推行政务公开与群众监督,积极推进计划生育行政事务网上办理。  四、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把信息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信息化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要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业务需求、技术实施、资金管理、行政监督等各方面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工作格局。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特别是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将业务工作信息化效果纳入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政绩评价体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重视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把信息化纳入电子政务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把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写入地方法规。  (二)加快推进步伐。坚持业务主导,加大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为信息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加注重信息化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做好需求分析,在充分利用本部门现有资源的同时,善于借助政府和社会资源,提高信息化建设集约化程度和发展速度。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高度关注并及时化解各种建设与应用风险。深入开展信息化培训,培养一支掌握信息应用、熟悉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分类指导,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整体推进。国家人口计生委将继续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以奖代投"制度和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之中,并对信息化试点省份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  为配合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人口计生委前不久下发了《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核查工作的通知》,布置在全国开展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信息质量核查。请大家将这项工作与加快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宽松环境,认真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任务。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省人口计生委要积极争取本级政府信息化立项,将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应用推广和人员培训经费纳入年度人口计生事业费预算。重点保障、适度倾斜、优先安排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项目经费管理,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当年部门预算经费安排的增长幅度。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实行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江帆副主任的总结讲话  (日)  在陕西省和西安市、咸阳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全国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就要闭幕了。现在,我受李斌主任委托,对会议作一简要总结。  一、主要收获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李斌主任的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她的讲话精辟阐述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前一阶段的成绩和经验,客观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是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她的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这次会议是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等大背景下召开的,具有战略意义;又是时隔七年、在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以及各地人口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新形势下举办的,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大家一致表示,要按照李斌主任的要求,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计生信息化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将人口计生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末,全国人口计生信息化体系基本完善,确保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与发展决策支持程度明显提高;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共享初步实现;面向社会公众和有关方面的各项服务不断健全;信息安全体系、信息标准化体系和信息工作机制趋于完善;不同地区信息化发展差距缩小。  三是进一步促进了工作交流。这次会议的另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大家边学习、边讨论、边参观,交流了新经验新做法。比如:陕西省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牵头建设人口基础数据库,实现人口计生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上海市积极推进部门间人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福建省长期坚持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并不断深化应用;河南省注重信息化制度建设;湖南省基于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开展一体化建设应用;重庆市强化数据质量管理;青岛市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特色应用;西安市和永寿县还作了很好的现场展示。这些经验和做法,源于实践,鲜活生动,各具特色,给大家以深刻启发。同时,大家还就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在会后认真分析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  二、全力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当前,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党中央国务院把信息化放在战略位置,这是"天时";人口计生系统形成了一个纵到底、横到边、覆盖城乡的六级工作网络,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队伍,在人口信息管理尤其是源头信息采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是"地利";委党组和李斌主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多次强调必须加快步伐,做到"两条腿"走路。各地推进信息化积极性高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人和"。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基础不同,如何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这里,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尤其是李斌主任的重要讲话精神,谈几点认识,供参考:  (一)"一统"与"四分"的关系。"一统",就是"统一规划";"四分",就是"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分头落实"。"一统"是前提,"四分"是保障。  "统一规划"是强调顶层设计,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横向上,各地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统"可以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政的局面;纵向上,各省起步早晚不一、进度不同。"统"有利于推进标准规范的实施,整合各方面资源,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经过两年的努力,PADIS一期建设目标已顺利完成,初步整合了人口计生系统信息资源,基本形成了全国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框架,并通过初步验收。目前,正积极准备二期立项。发规信息司和各省要总结PADIS一期和全员人口信息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围绕"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的重点任务,从战略性、宏观性和前瞻性考虑,兼顾全面和重点、需要和可能,切实做好PADIS二期和全员人口信息库的顶层设计,构建以PADIS为核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体系,形成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建成并运行信息采集、决策支持、业务执行、信息服务四大应用系统。  分类指导,就是要按照统一规划提出的建设框架,针对不同地区工作基础、需求目标和规律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均衡发展。要结合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实现工作整体推进。分步实施,要综合考虑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区分轻重缓急,着眼实际,突出重点,保证急需,逐步推进。分级负责,合理划分国家、省、市(地)、县、乡、村各级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明确定位,各有侧重。国家主要是制定全国信息化整体规划和基本的、共用的标准规范,对属于政策和工作流程上全国基本统一的以及跨省应用的业务,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省级主要是基于全国统一规划的框架,结合本地特点和需求,制定本地信息化规划,开展建设和应用工作;市(地)、县两级主要是负责监控管理各项业务系统应用,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乡、村主要是采集、上报动态信息,保证数据质量,并利用信息引导各项服务工作。原则上地级以下不再开发独立的业务应用系统。确有必要,可在省级指导下开展带有创新性的业务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分头落实,在信息化指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业务需求、技术实施、资金管理、行政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分工明确、权责一致、协调有序的工作格局。发规部门是信息化归口管理单位,负责总体规划和协调工作,组织信息化建设质量和应用绩效的评估。各业务部门(业务处室),负责梳理、优化相关业务流程,配合技术实施单位开展业务系统建设,监控业务运行。技术实施单位(信息中心或合作单位),负责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建设资金和资产的管理。监察部门进行全程监督。  (二)政务与技术的关系。政务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技术的发展,又必然落实到具体的政务上。二者既相互联系又主次分明。政务是主体和灵魂,技术是手段和支撑。我们要注重选用先进的硬件、软件、通信设施和技术方法,更要强调以政务为主导,对现有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新设计。要克服"穿新鞋走老路",仅仅是把日常业务工作简单地计算机化;克服"唯技术而搞技术",只关心采购了多高端的设备,采用了多先进的技术,而不考虑这些设备、技术是否适用。昨天考察的永寿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是"国贫县",其信息化硬件配置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综合改革,把与人口管理有关的部门职能进行梳理和调整,并利用信息技术将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卫生部门出生登记以及人口计生部门全员人口等信息资源有机整合,改进服务手段与方式,促进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既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又方便了群众。永寿的经验值得大家思考和借鉴。  (三)建设与应用的关系。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衡量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常讲,信息化建设是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一劳永逸,要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以用促建,建用结合,重在应用。  一是在"建"字上下功夫。要全面加强应用系统、数据中心、网络通道、标准规范、安全保障体系等项基础建设;要着力将各个分散孤立的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善于利用政府网络等资源,充分吸收他人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借力而行,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或重复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二是在"用"字上做文章。要把握信息开发利用这个核心,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信息引导服务,服务完善信息的作用。我理解,各地信息化建设应发挥"三个服务"的作用:为各项业务管理服务。体现在利用信息引导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兑现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业务管理、统计与考核评估等方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并应用的育龄妇女、利益导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事业统计、药具管理以及人口快速调查与监测等系统,为保障单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但还需要在提高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引导和推动全局工作上下功夫。为社会公众服务。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政策宣传、知识咨询、网上业务办理,提高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和水平。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是人口发展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探索建立各种数据分析模型,加强人口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在"创新"上求突破。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要紧紧围绕提升工作水平的目标,加强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从业务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出发,抓住难点问题和发展的瓶颈,推进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支撑和带动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结合信息系统的建设,认真梳理和整合人口计生管理和业务流程,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四)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是信息化的基础,软件是信息化的关键。把握硬件和软件的关系,要注意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硬件投入不到位的,要抓紧做好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等相关工作,不能等有了设备再来抓,而是要做好"人等设备"的准备;二是,硬件已经到位的,也不能认为有了设备就是信息化,要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加强开发应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效益;三是,硬件和软件都比较好的,要高定标准,兼顾软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信息化真正的"化"起来。  (五)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的关系。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人口计生部门依托健全的网络队伍,建立了自成体系的源头信息采集机制;与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成为新阶段人口信息采集的又一关键渠道。应当在继续完善"以我为主"的人口信息采集机制的同时,按照依法行政、一数一源、业务协同的要求,逐步推进与公安、卫生、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之间的人口信息共享。在大力推进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从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消除安全隐患。  (六)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与人口基础信息库的关系。这是人口计生部门信息化立项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人口基础信息库是中央明确要建的四大资源数据库(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数据)之一。在国家层面,该项目由公安部牵头,统计局、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参与共建,用于记录、提供每个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出生地、出生日期和民族等个案基础信息。  二者相互联系。人口基础信息库主要用于鉴别个人身份,通过政府统一网络平台,可以为我们的全员人口信息库提供个案的基准信息。全员人口信息库的信息动态、真实,可以作为人口基础信息库中扩充信息和衍生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的重要内容,也是补充和比对的重要来源。按照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项目建设和应用模式,没有国家和省级的全员人口信息库,就无法实现部门间集中式的人口信息共享和交换。  二者相互区别。信息内容上,人口基础信息库侧重于每个公民的个案信息,而全员人口库则是个案信息与宏观统计信息的结合;业务应用上,人口基础信息库主要用于为相关部门提供公民身份基准信息服务以及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平台,全员人口库可用于制定并实施人口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职责;信息采集上,人口基础信息库则以公民上门申报户籍和办理身份证为主要信息来源,全员人口库则以村、社区等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为依托,信息源头更为深入、全面、及时。  总之,全员人口信息库所包括的信息,是人口基础信息库所难以完全满足的;所提供的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支持功能,是人口基础信息库所无法替代的。二者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相互独立、各有特点,不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  三、几点要求  (一)深化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思想认识。大家回去后,要尽快传达会议精神,在全系统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李斌主任的讲话精神上来,将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作为适应人口计生职能转变的战略部署、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抓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工程来抓。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拿出具体的贯彻落实的思路、办法和措施。各信息化试点省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尚未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省份,要着眼全局、加快进度,为确保全国"一盘棋"的目标早日实现做出积极努力。明年适当时候国家人口计生委将组织召开全员人口信息化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会。  (二)实化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要围绕李斌主任提出的"建设一个全员人口信息资源库、两级数据中心、三项基础设施、四大应用系统"的中心任务,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信息质量核查。认真落实《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信息核查工作。建立数据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近期国家人口计生委还将就核查工作开展相关培训。二是应用软件建设。国家要继续完善PADIS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各地要基于全员人口个案信息管理,开展流动人口、技术服务、利益导向、药具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一体化建设。建好门户网站。三是业务应用。要制定具体措施和要求,明确责任和考评机制,全面加强PADIS及本地各业务系统的应用,以应用促建设、以应用促提高、以应用促效益。四是规范标准。严格遵照国家已有的标准规范进行建设,凡与国家标准不符的旧系统,抓紧时间改造。完善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框架,优先出台急需的、共性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标准规范。继续做好区划代码的管理与应用工作。  (三)强化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要加强领导。各级人口计生委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部门配合抓。建立健全内部工作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保障投入。争取将信息化建设单独立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在经费投入导向中,兼顾硬件配备、运行维护、人员培训和软件开发等等,不能顾此失彼。要抓好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舍得将优秀人才送出去培养深造,积极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尽快造就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技术过硬、团结协作的人才队伍。
版权所有:青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航天四创软件技术公司提供门户网站管理平台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生办打电话核实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