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分区是干什么的干一半不干了是不是就不能当兵了

哈密军分区组织人武干部赴边防当兵锻炼体验戍边生活 强化使命担当
本报讯 陈海文、蒋震报道:“通过参加这次巡逻,进一步激起了我作为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3月23日,在新疆哈密军分区梧桐沟边防连当兵锻炼的哈密市人武部干事亚森,顶着寒风参加巡逻任务后,在班务会上向战友们真情吐露自己的感受。
“三严三实”教育整顿开始后,哈密军分区党委针对部分人武干部非军事化倾向较为突出、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决定组织人武干部到边防一线当兵锻炼。为确保当兵锻炼活动取得实效,他们提出“比环境看谁苦,比任务看谁重,比奉献看谁多”的“三比三看”口号,并要求人武干部当兵期满后上交述职报告、连队鉴定报告和群众评议报告。
体验边防生活,增强使命担当。下连当兵的人武干部在主动融入边防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连队建设。伊吾县人武部部长陈继荣曾是作训部门参谋,在下马崖边防连当兵期间,他多次参加执勤巡逻,现地勘察地形地貌,与连队官兵一同完善了重点地段民兵卡口与支援方案。在老爷庙边防连当兵的巴里坤人武部后勤科长赵伟,发现连队训练器材单一,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为连队赠送了一批健身器材。
(来源: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哈密军分区组织人武干部赴边防当兵锻炼 体验戍边生活
本报讯 陈海文、蒋震报道:“通过参加这次巡逻,进一步激起了我作为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3月23日,在新疆哈密军分区梧桐沟边防连当兵锻炼的哈密市人武部干事亚森,顶着寒风参加巡逻任务后,在班务会上向战友们真情吐露自己的感受。
“三严三实”教育整顿开始后,哈密军分区党委针对部分人武干部非军事化倾向较为突出、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决定组织人武干部到边防一线当兵锻炼。为确保当兵锻炼活动取得实效,他们提出“比环境看谁苦,比任务看谁重,比奉献看谁多”的“三比三看”口号,并要求人武干部当兵期满后上交述职报告、连队鉴定报告和群众评议报告。
体验边防生活,增强使命担当。下连当兵的人武干部在主动融入边防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连队建设。伊吾县人武部部长陈继荣曾是作训部门参谋,在下马崖边防连当兵期间,他多次参加执勤巡逻,现地勘察地形地貌,与连队官兵一同完善了重点地段民兵卡口与支援方案。在老爷庙边防连当兵的巴里坤人武部后勤科长赵伟,发现连队训练器材单一,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为连队赠送了一批健身器材。
[责任编辑:梁捷]
【上篇文章】【下篇文章】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相关新闻国防部网客户端 |在大庆军分区当小兵的人有的已经回来不干了_大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28,136贴子:
在大庆军分区当小兵的人有的已经回来不干了收藏
知道今年当兵回来不给安排工作, 在大庆军分区当小兵的人有的已经回来不干了。也不想去当兵了.苦就苦了去年想去当兵没走上,钱已经交给办事的拿不回来的人了。还得硬着头皮去当兵的。
从事水文钻探,水井地热井勘察施工。
不是说今年还给分一年么?
***,坑爹。
安置法里可没说今年去当兵回来给分配,只是说去年前年当兵的.这话感觉只能从办当兵挣钱人口说出来的.要不他们觉得给退钱.
如果不干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够判刑的啊!属于逃兵役!真是坑人了!
当兵主要为了张张纸,纸的名字叫座安置卡,你看你当兵后档案里有没有安置卡就可以知道是不是给分配;了。我是当一年以后,安置卡才下来,那一年心一直在嗓子眼挂着。。。
大庆当小兵的很多的/不去了,钱给退了吗
钱少的话那就不要了呗.也比遭两年罪强啊.好像是没花几千吧!
当小兵只不过是去白给他们去使唤一年的.小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兵.今年当小兵的人多.今年还没说不给分配时,就说了你即使当了一年小兵,也不一定就真能去当上兵呢.
当兵的快体检了吧
从事水文钻探,水井地热井勘察施工。
去当小兵,几千下不来
烤你们不是为了保国百当兵的吗
红岗区体检是什么时候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他送雷锋去当兵,他倾余生学雷锋 记辽宁省军区鞍山军分区退休干部、老红军余新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沈阳3月3日电(记者王天德、马令)尽管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每逢阴雨,装着义肢的右脚掌等多处战伤就隐隐作痛,可回忆起与雷锋相处的岁月,92岁的辽宁省军区鞍山军分区退休干部、老红军余新元仍话语铿锵。
原标题:他送雷锋去当兵,他倾余生学雷锋 记辽宁省军区鞍山军分区退休干部、老红军余新元
新华网沈阳3月3日电(记者王天德、马令)尽管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每逢阴雨,装着义肢的右脚掌等多处战伤就隐隐作痛,可回忆起与雷锋相处的岁月,92岁的辽宁省军区鞍山军分区退休干部、老红军余新元仍话语铿锵。这个经历过500余次战斗、曾多次从死亡线上被拉回的老红军,就是送雷锋去当兵的人,也是雷锋精神的传人。在半个多世纪里,他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抒写着一个革命战士的大爱与忠诚。用生命报效祖国1923年,余新元出生在甘肃省静宁县一个贫困家庭。1936年,红军长征会师会宁,他带着地主家的200多只羊参军,补充了队伍的给养。入伍后,他先后参加500余次战斗,4次身负重伤,7次荣立战功并被晋察冀军区授予“抗日战斗模范”荣誉称号。1939年,黄土岭战斗,他左腿被机枪扫中打成“马蜂窝”,是白求恩亲自主刀帮他保住了腿;狼牙山反“扫荡”中,他与“狼牙山五壮士”同在一个团,受伤后昏迷了200多天,伤口都生出了蛆,是在群众的照料下苏醒,再次投入战斗;百团大战,他腰臀部被炮弹炸出7个弹眼,几个月只能俯卧着睡觉;辽沈战役,他右脚掌被机枪打掉一半,现在与义肢的嵌接处仍呈紫红色……新中国成立后,余新元不以功臣自居、不提当年荣誉,历任人武部政委、鞍山军分区副政委、正师职顾问等职。期间,他在人武部政委岗位干了17年,为部队输送了雷锋、等优秀战士。现在,余新元仍住在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一所平房内。记者在房内看到:陈旧的桌椅家具已难在市面见到,窗边有一张垫着半米厚被褥的靠椅,因伤残难以久坐,那成了他每天读书看报的地方;一摞2尺厚的书刊摆在窗台;墙上悬挂着雷锋画像和他当年参加全军英模会议的照片。这些年,组织上几次要给他改善居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也要给酬劳和纪念品,可他都婉言拒绝。几十年来,余新元常用“党恩最大”教育儿女,把3个儿子、2个女儿全送去当兵,从没找老战友为子女工作说过一次情。现在,子女们都在地方过着平淡生活,当警察的小儿子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民警”。燃残躯抒写忠诚余新元除患过直肠癌,还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每逢阴雨天,受过战伤的部位就隐隐作痛,有时在床上想翻个身都使不上劲。因装着义肢,他走路时,右脚掌平着迈出,步子要小一些、吃力一些,且不宜长久受力。可一讲起理论,他总是特别富有激情,站着一讲就两三个小时。保健医生鲍迪说,那年参加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回来,余新元1个月作了10多场报告,给椅子也不坐,由于肌肉老化感知迟钝,受力的左脚跟磨破了也没有察觉,溃烂成一个深2.5厘米、直径2厘米的坑,至今留着伤疤。“余老爱给人讲理论,讲得既结合当前时事,又富有历史纵深,很有吸引力。”鞍山军分区干休所干事王磊介绍,一次,余新元给鞍钢工人上课,有人对工人下岗不理解,余新元从大家与小家、小失与大得的关系入手,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释“信赖党、理解党、支持党,确保政令畅通、稳步发展,是过上好生活的最好办法”的道理,大家拍响了巴掌。在上海换义肢时,余新元应邀到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作报告。一场下来,师生们意犹未尽,他又一连作了5场。一生仅参加过3个月文化培训班的余新元,能讲好理论,源于对党的热爱和不懈的学习,他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余新元家中的书柜摆了600多本党史、军史和理论书籍。“我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就得趁着能动弹,多学、多为组织分忧尽力。”余新元说,“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愁吃、不愁穿,却整天郁闷,你看我浑身枪眼、病也不少,但还乐呵呵给人作报告。为啥?因为我有信仰,活得充实、有奔头!”倾余生播撒大爱1959年,雷锋找到时任辽阳人武部政委的余新元,虽然身高、体重不符合要求,但参军态度特别坚决,主动要求到人武部帮着干活。当时,余新元让雷锋住在自己家,夫妇俩把孤儿雷锋当儿子看待。“雷锋是抱着去打仗、为人民服务的想法要当兵的。”余新元考察雷锋1个多月后,找市委书记汇报情况,向接兵干部打保票,才把他送进部队。雷锋入伍后,余新元经常与他联系,鼓励他成长进步,并两次把他请回来给应征青年作报告。这些年,余新元走到哪儿,就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哪儿:自筹资金办起雷锋流动展览馆,先后到周边7个县市展览;担任鞍山雷锋报告团名誉团长,抚顺、辽阳等地雷锋纪念馆顾问、研究员等职;自费制作、送出6000多枚雷锋像章,花费合计2万余元。余新元居所旁的水果店,店主张兴恒佩戴着一枚直径5厘米的圆形雷锋像章,上面写着: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余新元赠。他说:“余老让咱明白做好服务,不缺斤少两,就是学雷锋。这么做,生意也更红火了!”周围卖菜的、开店的几乎都有一枚这样的像章,都常听余新元讲理论、讲雷锋,也都成了他的“粉丝”。“当代雷锋”郭明义也一直与余新元保持着密切联系。他记得,1976年当兵时,正赶上参军热,怕当不上,就找到时任鞍山军分区副政委的余新元汇报了当兵报国、学习雷锋的想法。最终,余新元把他送到了部队。郭明义说:“打小就认识余老,他常鼓励我向雷锋学习,每一次交流,都被他讲理论、讲雷锋的热情和激情所感动。”余新元还是146所大中小学校的义务校外辅导员。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倾尽余热把雷锋精神送到更多人的心里,尤其是祖国的下一代。上世纪80年代初,余新元到鞍山东矿小学作报告,得知有很多孩子辍学打工,就讲自己怎样在行军途中把字写在背包上学文化、雷锋怎样发扬钉子精神学知识,一番“祖国需要有文化的新一代”的道理深深打动了师生。由于当时交通闭塞,返回时他走了3里多山路,脚掌义肢嵌接处磨出了血。没几天,学校又请他再去讲一讲。家人劝他:“脚伤还没好,过一段时间再去。”余新元却说:“这点伤算啥,爬着也得去!”学校请来了180多个辍学孩子的家长。作报告之后,辍学的学生回来了一半。“学雷锋不仅是鼓励为社会为他人多做好事、做善事,也是让自己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余新元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监督电话:025-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法律顾问: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干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