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有个熊孩子拽掉妈妈内衣用老爸手机玩游戏花掉1万多元,能退吗

熊孩子拿父亲手机玩游戏 一夜买装备花掉1万元
手机短信提醒,光998元/笔的消费就出现了8次。宴先生供图
成都商报 记者 宦小淮
刚一睡醒,宴先生就看到手机指示灯在闪烁,拿过来一看,上面已经累积了近20条短信,打开一看他就傻眼了,全是消费提醒。“光是998这个数字就出现了8次!”宴先生打开支付宝的账单才发现,消费的都是“钻石”,等到把儿子叫过来才真相大白。
据宴先生介绍,趁家里大人都已经熟睡,儿子半夜12点拿走了他放在客厅充电的手机,开始打一款名为“全民枪战”的游戏,一打就是一宿。早上起床,手机虽然还在原位,不过,银行卡里的钱却发生了变化。宴先生统计了一番说,儿子在游戏商城买钻石升级装备,总共花掉了10616元。
熊孩子半夜起床打游戏试出老爸支付宝密码
昨日,9岁的小宴表示,再也不敢拿老爸的手机玩游戏了。1月23日这天晚上,小宴拿走了父亲的手机,藏在屋里打一款名为“全民枪战”的游戏。还在读小学4年级的小宴表示,当时游戏提示要升级装备,他就用了老爸的支付宝。“平时看他输过密码,我就试了几次。”小宴表示,没花多少工夫,自己就试对了。
但他表示,自己只耍了一个小时,不过,他的爸爸却一口认定,他耍了一个通宵。“他乱说,他是想隐瞒自己耍了一晚上游戏的事实。”宴先生承认,在儿子“东窗事发”后,他把儿子狠狠揍了一顿。
买装备升级花了一万多元
孩子父亲怒不可遏
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手机放在客厅充电,儿子是偷偷拿走的,直到上午10点,他才发现手机短信提醒。从1月24日00:03开始,就出现了一笔78元的消费,到2:22,期间出现了218元、328元、518元等数字的消费,到了2:37,998这个数字就开始不断出现,一共出现了8次。
据宴先生介绍,游戏是在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城里面下载的。“我没有下载过这个游戏。”他透露说,儿子班上也有其他同学在玩类似的游戏,而里面主要有很多爆头的画面。“不知道他怎么喜欢这种暴力的游戏”。
官方客服人员回复
如没有消费异常不会退款
宴先生表示,事情发生后,他联系了自己手机的官方售后,不过,一直没能退到这几笔消费。昨日,记者拨通了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他们需要手机的具体型号,以及游戏名称和账号,以及游戏所在的服务区。
“这个我们要向上级管理部门反馈。”客服人员表示,如果通过调查发现,银行卡存在盗刷或者异常消费的情况,这些钱是可以退还的,如果没有,可能就无法退款。
不过,具体的处理方法还是要向上级部门请示。
如能证明儿子消费
退款还是有希望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秀认为,根据民法相关规定,9岁的小宴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如果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由他进行上万元交易,这是无效行为。“如果是面对面的消费,这个商家还能辨别出。”刘秀认为,但在网络上的消费,商家无法辨认是小孩还是大人,所以商家没有过错。家长是手机的管理方,还是有监管责任。
刘秀提醒说,事情发生了,宴先生只能和商家进行协商解决。不过,如果宴先生能够证明这个钱就是儿子消费的,那么退款还是有希望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孩子用爸爸手机玩游戏3天花掉1万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孩子用爸爸手机玩游戏3天花掉1万多!
康菲特青少年成长中心是为帮助网瘾、早恋、...|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7岁熊孩子用妈妈手机玩游戏
7岁熊孩子用妈妈手机玩游戏 6天花掉1.3万
&时间: 11:52:53编辑:来源:
“查询”第一次,余额7元,“查询”第二次,余额7元,“查询”第三次,余额还是7元。湖南省浏阳市民陈菁有如五雷轰顶:明明一个月前才存进12977元,加上之前的100元,卡上余额应该是13077元才对。
她从银行打的详单显示,从8月6日至11日,13077元扣了55笔款后,最终剩下7块钱。
钱哪去了?真相大白后,却让她没了脾气。原来是儿子玩手机游戏用掉了。
才存入1万多元,一个月后剩七块
陈菁夫妇是浏阳市澄潭江人,在城区开一家面馆,一碗碗面维系着家庭的生计和两个儿子的成长。8月11日傍晚,她到市农商行ATM机上取款。“我有个习惯,取款前都会查询一下余额。”当天,卡里的余额却吓了她一大跳。
"查询'第一次,余额是7块钱,我心想莫非按错了,又重新插卡‘查询'第二次,还是7块钱,我再‘查询'第三次,余额还是7块钱,好奇怪。”“查询”3次余额都是7块钱,她知道这个结果没错,可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
卡里本来存了100块钱,一个月前,她把其他卡上的钱都归总到这张卡上,准备最近要用。“前后的钱加起来应该是13077元才对,7块钱是怎么回事?”她立即报警。
第二天,她又去银行打了详单。这份足足布满一张A4纸的详单显示,从8月6日中午12时33分至8月11日下1时23分,她账上的13077元发生55笔交易,钱被分55笔扣至最终只剩7块钱。
7岁儿子玩了6天游戏,花掉1.3万元
记者查看详单发现,扣款最少6元,最多648元,还有68元、128元、328元不等。交易对方户名有7个为“支付宝”,其余48个均为“财付通”。
“什么支付宝、财付通,我根本看不懂。”当时拿着详单,陈菁彻底懵了。
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她,“是不是玩游戏扣的款?”支付宝和财付通都是在线支付平台,经过向两家平台客服查询,55笔交易收款方均为手游平台九游。
“谁玩的游戏?”回家后,她问两个儿子。“我……”7岁的小儿子大智抬头回答。看着孩子天真的眼神,气得她抬起的巴掌又放了下去。
大智知道妈妈卡里的“巨款”被自己6天游戏玩光了,也很伤心自责。担心这件事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陈菁夫妇只好安慰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注意就是”。
8月16日,记者采访时,大智低头不肯吭声,在爸爸鼓励下说了几句后,又眼眶发红哭了起来,弄得夫妻俩又是一顿安抚。
为了让手游快点升级,孩子疯狂买“宝石”
55笔交易在游戏中都买到了什么?大智打开妈妈手机上的一款手游“部落冲突”给记者演示,游戏右下角有个“商店”,在这里可以买“宝石”,500颗“宝石”标价30元,648块钱可以买到14000颗“宝石”。
“他之前就在爸爸妈妈手机上玩这个游戏,以前没花钱。”大智的哥哥说,大智一个多月从零玩到了5级,“不花钱升级很慢,‘宝石'越多升级越快,他就花钱买‘宝石'缩短升级时间。”另外,他还同时玩了一款叫“海岛奇兵”的手游,都花了钱。
一旁的大智低着头说,“只想快点升级,不知道那是在用钱买。”而花掉13070元买“宝石”后,大智的游戏从免费玩时的5级短短6天升到了9级。其中,8月7日交易19笔共3952元;8月8日交易18笔共5530元,是交易最高峰。一位同款游戏玩家说,她免费玩,两年才升到最高12级。
要买“宝石”怎么支付?大智一步步演示,原来,游戏可以直接用微信支付,而陈菁的微信绑定了手机号码和银行账号,凭微信支付密码就能完成支付功能。
陈菁回忆,年初,她把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做了绑定,充了100块钱,之后就没去管。而支付密码平时发微信红包也会用到,儿子可能是发微信红包时记住了支付密码。由于她的银行卡没开通短信提醒,加上店里忙没时间管儿子,因此,13077元逐渐减到7块钱余额,她一点也不知情。
陈菁报了警,也找了游戏公司“麻烦”。虽然她知道钱是回不来了,但她希望通过本报报道后,“要引起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重视”。(记者 罗时茂)7岁熊孩子用妈妈手机玩游戏 6天花掉1.3万
文章地址: /toutiao/363427.html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生活中,大家都在网上见过不少“正室斗小三”、“原配暴打小三”的事情,令人唏嘘不已。
昨天有网友爆料扬州某地一小三上班时候被正室抓到狂...
原标题:本溪:大货逆行撞俩车 然后撞塌小平房(图)
“我的天啊,太吓人了!”8月18日,家住本溪市明山区304国道新岭站附近的村民老张被...西安一熊孩子玩手机游戏 5天花掉父亲10000多元
发布时间: 11:16:56&&&来源:&&&
8岁的强强(化名)拿着父亲的手机玩游戏,5天时间花了1万多。父亲冯先生得知后,差点没晕过去。冯先生说,因为孩子未成年,他正和游戏公司联系,看看能不能挽回损失。律师认为,如能证明钱是孩子支付的,游戏公司应该返还。
城北的冯先生国庆期间带着8岁的孩子强强回老家过节,到家后强强看到念大二的哥哥在手机上打一款游戏,于是就要来父亲的手机和哥哥一起玩。小孩子假期玩玩游戏,也没有什么不对,于是冯先生就没有干预。10月8日,冯先生回家后在加油站用手机微信支付时,突然发现微信账单有些不对头,账单有24笔共计1万多元的支出他并不知情,随后他找来朋友询问微信账单上的支付对象是哪家公司时,才明白是给了游戏公司。于是,冯先生叫来孩子询问,强强承认的确用手机点过游戏上的几个图标选项,但他并不知道这些选项就是花钱,更不会料到不经意间挥霍了1万多元。
昨天(10月1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冯先生,通过冯先生的手机看到,微信账单显示从10月3日开始至7日,与一个名称为&王者荣耀点券&之间产生了24张账单,其中最多的一笔是615元,加起来是1万多元。&我是工薪阶层,5天时间就这样花掉了1万多,差点没把我气晕过去。&冯先生说,都是孩子无意间购买的游戏装备,责怪孩子已经没有用了,如今孩子知道后也很内疚。但他觉得,未成年人缺乏辨别能力,而游戏公司在游戏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未成年人过度消费,游戏公司应该负有一定责任。所以,他正在与游戏公司协商。&游戏公司说,这些消费的游戏装备已经生效,不能退还。但我说是小孩子操作的,目前还在等待他们的答复。&冯先生说。
对此,陕西王炳森律师事务所何海明律师说,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就1万多元来购买游戏装备来说,显然超过了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该交易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也就是说,只有在法定代理人(监护人)的追认后方才有效。所以说冯先生如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是孩子消费的游戏装备,游戏公司应该返还这些钱。(记者 张雷)
责任编辑:赵阳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旅游传媒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旅游传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旅游传媒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旅游传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XXX(非旅游传媒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统一邮箱: 在线QQ:
旅游传媒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孩子玩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