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密码信息技术重要吗

举例论述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500字-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_汇潮装饰网
您当前位置:
举例论述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500字
举例论述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500字
二是作战行动一体化,其中任何一个作战领域的主动权都不能左右整个战场局势。信息化战争中,凡是妨碍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整合利用的各种壁垒将通通被打破通过对最近的几场战争的综合分析,我认为,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一个中心、决心处置、部队行动的循环周期越来越快,作战效果成倍提高。各军兵种的运用完全依据不断变化的战场情况,任务随时调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 网络化是指交战双方将主要依靠网络力量实施指挥,用正确的形式,传递给处在正确位置上的正确的人和武器系统,那么,看见就等于被摧毁。一是作战体系一体化、实时化,八个特征”来概括。即: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中心,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战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战术导弹速度达到3至5马赫、质量优势、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 多维化,谁穿哪个军种的服装已经不重要了、无人车辆、无从舰艇、电磁波武器一旦投入使用。 一体化是信息技术广泛交叉渗透的必然结果。体系对抗信息化战争中、精确化,渗透于陆海空天各个战场领域,非接触作战等因素将促使与军事斗争相关的社会力量直接或者间接地投入战争,他们可能采用网络攻击、打击程度、打击节奏以及战争开始和结束等问题都受到政治目的制约。 社会化是指战争将以职业军人为主体力量,但非线式战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将合二为一,侦察预警,如各型的无人机,能量随时聚合、情况判断、多维化。 无人化:美国有份《21世纪战略战术》报告。实时化把信息优势变成了时空优势、强国都在研制、发展自动控制武器平台,世界各军事大国,非对称对抗,21世纪的核心武器是无人系统。事实似乎印证了这一结论。目前,是交战双方争夺的中心。因为信息化战场已经打破了机械化战争的那种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等单一战场格局、指挥控制和机动,里面有个结论让人眼前一亮:20世纪的核心武器是坦克,一体化,打击范围,打击规模、控制、通信和监视,作战打击重点将是具有枢纽意义的战略节点。最突出的代表是GIG(全球信息格栅)和GCCS(全球指挥控制系统),还有大量种类繁多的战术互联网络。 精确化是指交战双方将以精确作战为主、联合作战。弹道导弹速度达到15马赫,性能更加完善,打击效能更加出色。没有制信息权,也就没有战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病毒入侵、心理战、金融战等非军事行动为战争服务,飞行速度达到8至10马赫甚至更高,抗干扰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无论是陆战场、战战场还是空战场都必需依靠作战体系这个大系统进行整体协调和运作战争。而制信息权作为主导和沟通海陆空战场上一层位的战场主动权,显然会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只要能把正确的信息。拥有信息技术优势的军队将在陆海空天电等领域展开非接触式或者接触式军事打击行动。 有限化是指战争在更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控制,打击目标、社会化,只能被动埃打,所以,它包括电磁空间:信息空间。信息空间是一个全新的空间: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网络化,当新的转型发生时,要想认识和驾驭战争剧变这匹“烈马”,解放思想“换脑筋”是第一位的、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火力打击系统等来夺取战场信息的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 制信息权主导着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制天权等主动权的争夺,然而,比他们更快的是光速和电磁波速度,每秒钟速度达30万公里的激光武器。 实时化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军队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作战空间内所有重要目标,而且可使参战的所有部队实时共享作战信息,乃至实行协同,武器装备的发展将向精确化方向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制导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精确制导武......
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信息化战争的演变和快速推进,这已被信息化战争短短几十年的...)举例论述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500字_军事 - QQ志乐园
您的当前位置: &
举例论述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500字
来源: |人气:685 ℃|时间: 01:38:30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举例论述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500字"相关的问题,志乐园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举例论述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500字"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
通过对最近的几场战争的综合分析,我认为,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一个中心,八个特征”来概括。即: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中心,一体化、网络化、精确化、实时化、多维化、有限化、社会化、无人化为特征。 所谓制信息权是指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场认识系统、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火力打击系统等来夺取战场信息的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 制信息权主导着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制天权等主动权的争夺。没有制信息权,也就没有战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只能被动埃打,所以,信息进攻和防护的斗争将贯穿于战争的始终,是交战双方争夺的中心。因为信息化战场已经打破了机械化战争的那种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等单一战场格局,使战争成为作战体系的较量。在这种体系与体系的整体较量中,其中任何一个作战领域的主动权都不能左右整个战场局势,无论是陆战场、战战场还是空战场都必需依靠作战体系这个大系统进行整体协调和运作战争。而制信息权作为主导和沟通海陆空战场上一层位的战场主动权,显然会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 一体化是信息技术广泛交叉渗透的必然结果。体系对抗信息化战争中,作为主要武器装备的G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战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战体系一体化。信息化战争中,凡是妨碍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整合利用的各种壁垒将通通被打破,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将合二为一,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机动、打击、防护、保障六大系统融为一体,作战能力将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二是作战行动一体化。各军兵种的运用完全依据不断变化的战场情况,任务随时调整,能量随时聚合、情况判断、决心处置、部队行动的循环周期越来越快,作战效果成倍提高。只要能把正确的信息,用正确的形式,传递给处在正确位置上的正确的人和武器系统,谁穿哪个军种的服装已经不重要了。 网络化是指交战双方将主要依靠网络力量实施指挥、控制、通信和监视,作战打击重点将是具有枢纽意义的战略节点。最突出的代表是GIG(全球信息格栅)和GCCS(全球指挥控制系统),还有大量种类繁多的战术互联网络。 精确化是指交战双方将以精确作战为主,武器装备的发展将向精确化方向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制导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可实现零偏差,攻击距离达到上万公里,飞行速度达到8至10马赫甚至更高,抗干扰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性能更加完善,打击效能更加出色。 实时化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军队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作战空间内所有重要目标,而且可使参战的所有部队实时共享作战信息,乃至实行协同、联合作战。弹道******速度达到15马赫,战术******速度达到3至5马赫,然而,比他们更快的是光速和电磁波速度,每秒钟速度达30万公里的激光武器、电磁波武器一旦投入使用,那么,看见就等于被摧毁。实时化把信息优势变成了时空优势、质量优势、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 多维化: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使战场的空间在陆海空天四维之外又增加了一维:信息空间。信息空间是一个全新的空间,它包括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渗透于陆海空天各个战场领域。拥有信息技术优势的军队将在陆海空天电等领域展开非接触式或者接触式军事打击行动。 有限化是指战争在更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控制,打击目标,打击范围,打击规模、打击程度、打击节奏以及战争开始和结束等问题都受到政治目的制约。 社会化是指战争将以职业军人为主体力量,但非线式战场,非对称对抗,非接触作战等因素将促使与军事斗争相关的社会力量直接或者间接地投入战争,他们可能采用网络攻击、病毒入侵、心理战、金融战等非军事行动为战争服务。 无人化:美国有份《21世纪战略战术》报告,里面有个结论让人眼前一亮:20世纪的核心武器是坦克,21世纪的核心武器是无人系统。事实似乎印证了这一结论。目前,世界各军事大国、强国都在研制、发展自动控制武器平台,如各型的无人机、无人车辆、无从舰艇、智慧机器人等。 信息化战争的上述发展趋势,也许发展得并不均衡,有的发展得快些,有的发展得慢些,有的能够完全实现,有的未必如人所愿,但它们迟早会改变当今研究和面对的初级阶段信息化战争。当新的浪潮袭来时,当新的转型发生时,要想认识和驾驭战争剧变这匹“烈马”,解放思想“换脑筋”是第一位的。
||||点击排行破解不能:世界八大最强密码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破解不能:世界八大最强密码
密码能破吗,世界上最难的密码是什么?
本文作者:摇摇晃晃小姐
1.谋杀之谜:萨默顿男子的神秘死亡事件
写在波斯诗人欧迈尔的诗集《鲁拜集》书页上的密码,这串密码是揭示“萨默顿男子”真实身份的仅存线索。
1948年,在一个温暖的夏日夜晚,目击者看见一名穿着讲究的男子躺在南澳大利亚萨默顿(Somerton)的海滩上。第二天早晨6点30分,男子仍未挪动地方——他已经死了。
尸检显示男子的器官损伤与中毒情况相符,但是没有发现体内有外来物质。遗留物品中没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警方的档案库中也没有男子的指纹记录和牙科病历。尸体上的衣服没有标签,在一个如此清爽宜人的夏夜,他的穿着显得有些厚重,这说明这名男子不是当地人。
于是,传说中的“萨默顿男子”诞生了。他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神秘的死亡谜题。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知道他是谁——穿着得体的醉汉,孤独凄凉的爱人,还是俄罗斯间谍?各种猜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相却只有一个。不过,萨默顿男子确实留下了一串密码。
尸体发现六个月后,调查人员发现了隐藏在男子裤子口袋里的小纸片,纸片上仅仅写着“Tamam Shud”,在波斯语中是“结束”的意思。调查人员的这一发现又给案件带来了新的线索。一个人把他的汽车停放在案发海滩附近,车没有上锁,后来他发现车内多了一本波斯诗人欧迈尔(Omar Khayyam)的《鲁拜集(The Rubaiyat)》。书的最后一页撕掉了一部分,撕掉的部分与萨默顿男子口袋中的小纸片相吻合。这本书的后面用潦草的字迹写有一串字母组成的密码。
警察追踪其它线索都走进了死胡同。这串诗集上的密码成了揭示死者身份的仅存线索。
2.藏宝之谜:比尔的巨大宝藏
“比尔密码”由一串数字组成。据1885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比尔证明》称,这串数字里隐含着弗吉尼亚贝德福县神秘宝藏的埋藏地点。
1885年,詹姆斯·B.沃德(James B. Ward)发表了一本名为《比尔证明(The Beale Papers)》的小册子,其中含有三条编码信息。沃德声称信息解密后,可以找到埋藏在维吉尼亚州贝德福德县(Bedford County)的神秘宝藏,数量可观。
小册子中说,60年前一个名叫比尔(Beale)的人给旅店老板留下一个锁上的装有密码的箱子,然后就消失了。旅店老板把代码告诉给朋友,朋友仅仅破译了其中一条讯息,讯息中详细描述了金银珠宝数量之多,还说破解另外两条密码的人可以得到它。
代码由一串数字组成。已经破解的密码与《美国独立宣言》中单词的首字母对应。例如:“12”表示《美国独立宣言》中第12个单词的首字母。
1980年,吉姆·吉罗格利(Jim Gillogly)试图利用电脑破解余下的两条密码。他发现一些异常现象,比如一长串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文字,说明这是一场恶作剧。
后来人们又为找寻宝藏做出过种种努力,——这个故事甚至还为好莱坞电影《国家宝藏》带来创作灵感——但是过去的30年里,吉罗格利没有新发现否定他最初的判断。他告诉《新科学家》杂志:“我确信这些代码就是一场恶作剧。”
3.数学之谜:麻省理工学院的“时间之锁”难题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密码学专家、RSA算法的共同发明者之一,罗恩·李维斯特(Ron Rivest)为了庆祝MIT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35周年,设计了一道名为“时间之锁(Time-lock)”的数学难题。李维斯特预计,除非有人找到简便算法,否则解出答案要用35年的时间。
李维斯特的问题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将一个位数超过7.2×10??位的数字,也即位数超过2 279 685 186 856 218的数字,除以一个超过600位的数字,然后算出余数是多少。找到答案后,就能打开大学档案室的铅盒。
李维斯特加密的信息藏在616个数字中,加密方式与字母加密不同。破解密码的关键,是余数的位数同样超过600位。密码破解者必须将其转化为二进制(由1和0组成的数字),将其与原始密码的616个数字的二进制形式做比较即可得出谜底。对比可以生成第三串二进制数字:若1与0对应,则得出0;若1与1对应,或0与0对应,则得出1。二进制也能代表字母,因此第三串数列可以转化成密码信息中对应的字母。
既然题目简单,为什么解出答案要35年之久?因为题目中涉及数字巨大,要花近三十年的时间进行连续计算。李维斯特表示,计算只能在连续步骤中完成,因此不能将计算分配给多台电脑同时进行,超级计算机的平行处理器也同样不适用。
李维斯特告诉《新科学家》杂志,也许他对解题时间的估测过于乐观。他说:“计算能力的提高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快。”除非因式分解方面的计算有所突破,否则解密时间将比预期更长。
4.CIA之谜:美国中情局的秘密之碑
美国维吉尼亚州中央情报局(CIA)总部前面的 Kryptos纪念雕塑。
美国维吉尼亚州中央情报局总部有一座为保密修建的纪念碑。二十年来,这座纪念碑让密码学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伤透了脑筋。
“Kryptos”雕塑始建于1990年,是一件铜制艺术品,上面刻有1735个加密字母。密码设计师由美国艺术家詹姆斯·桑伯恩(James Sanborn)担任,桑伯恩拥有密码学专业背景。雕塑的密码分为四部分,其中三部分已经破解,但是第四个、也是密码的最后一部分,至今仍未破解。
1999年,加利福尼亚的计算机科学家吉姆·吉罗格利(Jim Gillogly)宣布他成功破译出前三节密码。桑伯恩表示,前三节中含有破译密码的关键线索。
前两节密码是用Vigenère密码稍作修改后加密的。这种加密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字母代替法,比如,B等于A,C等于B……然而,Vigenère技术是在网格中替换字母进行加密的,因而信息中的每一个字母都有26种不同的编码可能。
针对尚未破译的最后一节密码的答案与加密方法,人们有大量的猜测,但是没人想出谜底。2010年11月,桑伯恩揭示了密码中六个字母的答案:“柏林(Berlin)”。
桑伯恩告诉《新科学家》杂志:“密码破译的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大家需要一些鼓励。”“柏林”揭晓后的一周内,他的网站上收到了大约1万种猜测,但是后来就变少了,大概每天会收到10个左右的相关猜测。
桑伯恩表示,他最近不会透漏更多的线索了,他说:“每隔十年或二十年,我才能给出一些线索。”
5.中世纪之谜:《伏尼契手稿》
《伏尼契手稿》的其中一页(图片来自 )。
《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是中世纪的长篇巨著,书中画满了各种药用植物、占星图、裸体仙女的插图,还有一些难以辨认的笔迹。1912年,商人伏尼契(Wilfrid Voynich)在意大利的修道院发现了这份手稿,《伏尼契手稿》也因此得名。没有人知道这份手稿的由来。很少有密码像《伏尼契手稿》那样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一个世纪以来,密码破译者的诸多尝试全都一无所获。
2004年,英国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eele)的计算机科学家、语言学家戈登·拉格(Gordon Rugg)发表了一篇非常有说服力的论文,称这份手稿实际是毫无意义的。之前的研究认为,手稿上的单词长度和符号组合模式都与现实语言结构类似,这个伪造起来很困难。但是拉格向人们展示,利用16世纪已知的密码技术,写出类似伏尼契手稿那样的没有意义的文字是完全可能的。
2007年,奥地利约翰尼斯·开普勒大学(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的安德烈斯·施纳(Andreas Schinner)发表了一份研究支持拉格的观点。施纳发现,笔迹的特性统计结果表明,手稿与胡言乱语无异。
2009年,用放射性碳法测定这本书的羊皮纸后将其年代锁定在15世纪中期。如果这部手稿是在近期完成的,那它毫无疑问是伪造的。施纳认为,年代久远并不能排除手稿是胡言乱语的可能性。但他也承认,不可能从数学角度证明手稿中的文字是否具有意义。
6.音乐之谜:英国作曲家的未解讯息
埃尔加留给朋友的密码局部。密码一共由87个符号组成。
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十分热衷于密码学。据说埃尔加的作曲《谜语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s)》与另一位作曲家所作的著名歌曲互补,但埃尔加没有透露是哪一首。(“Enigma”是一款密码机的名字,叫做“恩尼格玛密码机”,二战时德军曾使用这种密码机传递机要信息。——译者注)
旋律之谜并非唯一的埃尔加谜团。1897年,他给朋友编了一条含有87个符号的密码。40年后,朋友在回忆录中将密码公开,并表示一直没能明白留言中的信息。
埃尔加留下的密码中似乎包含了24种不同的潦草字迹的符号。对密码进行分析后显示,这些符号可能是一些简单的“替代密码”,每个符号表示一个字母。
埃尔加密码的谜底至今仍未揭晓——谁知道呢,这也许这只是埃尔加和他朋友之间使用的速记符号罢了。
7.二战之谜:最后的恩尼格玛密码机
二战时期德军所用的恩尼格玛密码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密码的书写方式发生了改变,由手写向机器编写转变,机器可以编出千变万化的密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海军在1926年首次使用的“恩尼格玛密码机(Enigma code machine)”,也叫“迷电动编码器”。
恩尼格玛密码机中有三至四个机械转子,用于改变加密文字的电路信号。转子设置会定期改变,通常每天都会变化,这意味着信息的加密方式很少会重复。在阿兰·图灵(Alan Turing)和他制作的破译密码的机器——“图林炸弹(Bomba)”的帮助下,盟军最终破解出许多恩尼格玛密码,帮助战争扭转了局势。然而,有许多信息从未被破译。
2006年,业余密码破译员斯蒂芬·克兰(Stephen Krah)开始破解1942年英军驱逐舰“飓风号(HMS Hurricane)”在北大西洋截获的三条恩尼格玛讯息。其中两条被破解,一个是潜水艇位置的工作报告,另一个描述了一位船员在受到攻击后被迫潜入水中的经过。但是,第三条讯息仍有待破译。
《破译者(The Code Breakers)》一书的作者戴维·卡恩(David Kahn)表示,恩尼格玛讯息能经受大量计算攻击不足为奇。盟军的干涉可能阻断了密码的传输。卡恩还说,如果不能对讯息内容做出相关猜测,在破译恩尼格玛密码时可能会陷入死循环。
8.连环杀手之谜:“极道杀手”的真实身份
“极道杀手”信件的一部分。这部分密码破译后的信息描述了凶手杀人的愉悦感和杀人动机,但没有关于凶手身份的线索。
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旧金山以宁静、爱、和扎染织物著称,然而它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谋杀的案发地。1968年12月至1969年10月,一个号称“极道(Zodiac)”的连环杀手谋杀了至少七名百姓。杀手还亲笔写信,百般嘲讽当地警察和新闻媒体的无能。
杀手声称,信中其中含有未被发现的受害者名单以及其他加密信息,所有密码被破解后就能知道他的身份。然而,一部分密码至今仍未破解,凶手也一直逍遥法外。
前三个密码是通过符号取代字母的方式加密的。但是难点在于:一些常见的字母,比如“e”,会用不同的符号替代。因此,普通的密码破解技术难以发挥作用。
最终,通过猜测“杀戮(kill、killing)”一词会出现在信息中,前三个密码终于被破解。将破译结果结合起来后,发现一条较长的信息,描述凶手杀人的愉悦感和杀人动机,但没有关于凶手身份的线索。
1969年11月,杀手向当地报纸发了一个密码,法律执行者认为这可能是破案的关键。这串密码有340个字符,比前三条密码短,并使用了不同的加密方式。
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瑞恩(Ryan Garlick)猜测有必要对符号顺序进行重排,但是,尝试过几次的结果都令人失望。他说:“只有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各种软件工具才能派上用场,我们才能向谜底靠近。”
人是万物之主,又受万物奴役;是真理的唯一裁判,又不断错误迷离;人是世上的荣耀,世上的笑柄,世上最大的迷。                  ——亚历山大 · 波普
更正说明:
原文第1节倒数第2段第3行“……一本希腊诗人欧迈尔(Omar Khayyam)的《鲁拜集(The Rubaiyat)》”说法有误。经Ent指正后,更正为“波斯诗人欧迈尔”。
《新科学家》杂志5月21日,NO.2813
《新科学家》网站
(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你可能感兴趣
写密码的人都很得意,破译密码的人都很悲催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41)
说不定他们都笑了:这些本来就不是密码……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如果不能破译,怎样确定是密码还是恶作剧呢?
最后一个是真的哦,有拍成电影。
写密码的人都很得意,破译密码的人都很悲催
所有破解不了的密码都是恶作剧,哈哈
密码 感觉就像一个智商不错的人对另一个智商不及他的人诡异地嘿嘿笑...
伏尼契手稿好牛B好漂亮啊
极道(Zodiac)----国内部分文章喜欢用音译为祖迪亚克~
编密码小问题。。保准你们都破不了。。。。问题在于我自己也破不了- =~
破不了的密码都不是密码,毕竟加密的作用就是为了解密
软件工程师
咦,果壳好像发过类似的文章
人在做,天在看,没什么密码。只是一组符号娱乐游戏
想到了那部电影,美丽心灵,觉得解密码的人好可怜,会不会都是他们的幻觉呢?
是谜,不是迷
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鲁拜集作者Omar是波斯人不是希腊人 ……世界上不只希腊出诗人好吧!T_T
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其实,玩过AD&D的人都应该知道伏尼契手稿是嘛玩意……
引用博丽灵梦的回应:极道(Zodiac)----国内部分文章喜欢用音译为祖迪亚克~这不是猎人里的“揍敌客”么……原来本意是这个意思啊
帝国理工化学工程硕士、黏合剂从业
引用Ent的回应:其实,玩过AD&D的人都应该知道伏尼契手稿是嘛玩意……嗯?我玩过一些AD&D架构的但是不知道呢
Zodiac翻译成极道的话,总让我想到日本黑社会..
Mathematica玩家
《至今仍未被破译的五个世界级密码》
好像第一个人,说不定他是自杀前,自己乱写了一些东西出来。根本跟他的死无关..........
Zodiac好像一般都翻译成十二宫~
唉…伤脑筋啊~
一定不是密码哈!~~
没耐心看完,好长。晕了
Zodiac,一般“十二宫杀手”或者直接音译“佐迪亚克”什么的比较常见,极道,还真是头一次听说这么个名。。。
第八个密码被拍成了电影十二宫杀手
第一个······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纽约大学意外曝光用于破译军事密码的超级计算机
军事密码是各国关乎生死的核心机密,无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主要国家从未放松对己方密码的完善和对他国密码的解译。从事密码破译工作的机构和设备也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寻常人等难得一窥。近日发生的一起意外事件,则让外界首次得以了解美国密码破译能力的冰山一角。
据美国媒体5月11日报道,纽约大学(NYU)数学与先进超级计算学院的研究人员由于工作疏忽,在互联网上曝光了美军用于破译军事密码的一台超级计算机的机密信息,令军方高层深感震怒。一位自称“亚当”,拒绝透露真实姓名的网络安全研究员表示,这些信息“根本不应出现在互联网上”。
▲泄密文件中披露的“温莎绿”超级计算机的规模与组成
这台超级计算机代号“温莎绿”(Windsor Green),由IBM公司设计制造,NYU负责运行,美国国防部直接管理。“亚当”称,NYU泄露的信息包括数百页与“温莎绿”项目及其细节相关的文件,这些文件可供任何人随意下载。专家指出,与破解银行卡密码、社交媒体账号密码等“小打小闹”不同,“温莎绿”针对的是复杂程度“前所未闻”的超级密码。被泄露的文件中包含了海量的数字演算、复杂的过程图表、详尽的技术推演,时间跨越2005年至2012年,有理由相信这也是“温莎绿”进行原型设计的起始时间。部分文件明显处于草案阶段,显示该项目在2013年时进行了重新评估。根据文件内容及成熟度分析,“温莎绿”最早在2014年时仍未具备实际运算能力。文件上的标识显示其全部归IBM所有,且未加盖任何政府部门的保密许可,只有一部分注明了“严格限制在政府内部进行传阅”的字样。
▲泄密文件中披露的“温莎绿”相较于“温莎蓝”的关键性能提升对比
“亚当”承认,作为一名网络安全从业者,他熟知大量黑客技术,但此次从NYU网站下载该机密文件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因为其既不需要用户名也不需要验证码。NYU发言人在事件发生后也对媒体表示,并未发现其网站遭到恶意攻击或出现后台漏洞,涉及“温莎绿”项目的文件缺少密码和防火墙保护更像是一个“意外”。
▲泄密文件中披露的“温莎绿”相较于“温莎蓝”的核心部件升级情况,关键信息已被屏蔽
而对于一些从事密码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而言,“温莎绿”这样强大的计算机堪称“前所未见”。专家在对泄露文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后认为,“温莎绿”的性能远超IBM的另一台军用超级计算机“温莎蓝”(Windsor Blue),使其极为适合担负解密和加密任务。“温莎绿”的计算核心经过了“重新设计”,采用了改进型专用集成电路(ASIC)处理器,并将加工工艺由原先的90纳米提升至32纳米,使其在能耗减半、体积减半的情况下获得了翻倍的性能。
▲泄密文件中披露的NSA与IBM联合研制的超级运算核心,用于破译他国军事密码
目前,NYU已经将泄密文件从其网站上删除,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也将对事件展开调查。
作者:廖南杰
现代军事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觉得不错,请点赞↓↓↓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泄尽天机破译密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