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方还是感觉国军中世纪2将领名字的名字好听

盘点:国共十大抗日名将,究竟谁是最厉害的?
盘点:国共十大抗日名将,究竟谁是最厉害的?
观历史故事
导读:日军侵华期间,他们不畏生死,杀敌雪耻、百般血战、锻造钢军、血洒疆场、扬我国威、勇敢参加重大正面战役,转战大江南北,以澎湃的卫国情操,灵便的战术运用,为祖国立下赫赫战果,让后人膜拜,他们就是国共著名的抗日将领。十大国民党抗日将领张自忠,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同时也是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李宗仁,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杜聿明,第5军军长 。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对手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 19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孙立人,新一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据说是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卫立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19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傅作义,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19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19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19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军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王耀武,第74军长创立者。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戴安澜,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远征军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赵登禹,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他带领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全面抗战爆发后,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十大共产党抗日将领彭德怀,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尔后在华北敌后领导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与日军进行频繁战斗的同时,并与制造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0年,在华北发动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使全国军民受到鼓舞。 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统一领导对敌斗争、整风学习、大生产和减租减息运动,实行精兵简政,领导华北军民渡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1943年9月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对日军的大反攻。林彪,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林家大湾村人,黄埔军校第四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组织指挥了平型关大战,平型关大战是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也是中国军民歼击日军规模较大的一次。此战之前,侵华日军并未遇到什么抵抗。他们把几十万华北国民党军队驱赶得望风而逃。所以,平型关大捷意义非常重大。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决心,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由于平型关战斗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此战在全国的舆论工具中成了重大新闻,被各报刊登载。林彪作为作战的指挥官在党内的影响更大,在全国也成了知名人物。刘伯承,四川开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沪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邓小平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粟裕,湖南会同人,侗族。开国大将。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副总理级)、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5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聂荣臻,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兼政委。主要战绩:配合林彪打平型关战斗,指挥杨成武打黄土岭战斗,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多次指挥反扫荡,建设晋察冀根据地,反扫荡。晋察冀深处日军大后方,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部队,对全局来讲,功劳很大。陈赓,湖南省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人,开国大将。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1942年12月指挥“沁源围困战”。历时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终于胜利结束。沁源围困战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它成功创造了对占领我腹心地区之敌进行斗争的范例,当时就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表彰。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特地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指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罗荣桓,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1941年8月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1943年3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治委员、代师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他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领导了整风运动。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领导山东军民进行精兵简政,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加强连队基层建设,开展分散性、群众性游击战争,针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提出“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扭转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被动局面。1944年开始组织一系列战役,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 1945年指挥部队在山东进行大反攻,控制山东境内的津浦、胶济、陇海铁路,收复除济南、青岛少数城市之外的山东大部地区。此时罗荣桓的麾下已经是拥有27万正规军的、共产党在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建立了中共最强大的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正规军人数占共产党军队的三分之一。吕正操,辽宁省海城人,开国上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新中国第二任铁道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铁道兵政治委员。1929年起任东北军第一一六师参谋处长。1932年至1936年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六四七团团长。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1937年1月起任东北军六九一团团长,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第五十三军工作委员会指示率部开赴冀中,改编为冀中人民自卫军,任司令员。1938年5月至1943年秋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其间:曾任冀中区党委委员、冀中军政委员会委员、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年11月至1945年8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常委。赵尚志,辽宁朝阳人,抗日将领;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32年初,负责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同事;1934年2月起,历任东北抗日联军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日,在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的战斗中被内奸打伤,受伤昏迷后被日军逮捕杀害 。无论从消灭日军的数量,还是从自身军队和武器的损失来看,国军都是抗日的主力军,共产党起辅助作用。但是无论怎样,他们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观历史故事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古史杂谈,述古道今!吸收精华,掌控人事!
作者最新文章查看: 5778|回复: 26
朝鲜战争中国军队打出了威名,连台湾的国民党将领也觉得有面子
在线时间 小时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中美打了个平手,中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让在海外的华人,包括当时的台湾人,国民党人很有面子和提气。尽管国共之间有正统之争,但是对待民族尊严方面,很多大方向都是相同的。60年代对印战争,当时国民党一些将领也会关注,也会用今天打到哪里来代替早上好问候
在线时间 小时
苏联的空军实力
在线时间 小时
苏联的空军实力
新中国步兵的勇气和战斗力让美国人刮目相看
在线时间 小时
在朝鲜战场轮流作战的27个军78万将士,尽管武器装备落后、弹药不足、保障无力、条件极其艰苦,但在武装到牙齿的数倍于己的强敌面前,没有丝毫的胆怯与退却
在线时间 小时
由此使美国等西方列强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不得不佩服中国、不得不高看中国一眼
在线时间 小时
的确,代价是很大的,但大国地位从此是确立了。
在线时间 小时
自己国家不强大 出去都会被看不起 老毛时代还是留下很多遗产的。
在线时间 小时
所言极是--------------------
在线时间 小时
大国地位确立,藏南被抢!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尸体堆起来的平手
那场战争,现在美国人恨,韩国人恨,朝鲜人恨,意义何在?
立国之战就这么被你评论了。
学学历史吧。
在线时间 小时
入朝的部队,真的都是英雄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政治上的胜利者,军事上的失败者
在线时间 小时
<font color="#醉生梦死0 发表于
尸体堆起来的平手
那场战争,现在美国人恨,韩国人恨,朝鲜人恨,意义何在?
意义有的,不打这一仗,不会有后来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大规模援华建设,我军也不会快速现代化。
在线时间 小时
意义有的,不打这一仗,不会有后来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大规模援华建设,我军也不会快速现代化。
不纳投名状,如何才能入伙?
79年也一样。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政治军事胜的,上甘岭是阵地战和正规战了,美国失败,让美国人看到中国不用7天战争了,中国方面后勤跟上了,也可以不打运动战了,空中有米格走廊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要是老蒋原来把宝都押在美国人身上了,非常渴望美国人来帮他反攻大陆,但朝鲜战争打下来,美国人无论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不可能也无法有实效性给他帮助,而且还自我安慰输给TG也不算自己无能,没看美国人也就那样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战争有这样一个越打越强的规律,就是一支军队面对强大对手的压力,如果顶住压力获胜,战斗力就比以前强一个数量级
&#x4E3E;&#x62A5;&#x7535;&#x8BDD;&#xFF1A;&&&#x8BBA;&#x575B;&#x90AE;&#x7BB1;&#xFF1A;|||||
Powered by    本文名将的入选范围,定位在1926年-1949年之间,就是北伐到四年内战结束这段时间国军方面的名将。北洋军阀那段内战和北伐之后的战役,已经是两种风格不同的战争。而这段时间的战绩主要表现在,北伐、中原大战、抗日、内战四个。而抗日战争和其他三个又不同,抗日战争是民族主义的表现,具有完全正面的意义。  本文评价名将的标准:一是战绩,实战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战绩必须参考多方的数据,尽可能排除虚报的水分。二是其他名将的评价。根据物以类聚法则,得到其他名将认可的将领,大多也是具备名将条件的。  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几个概念:政略和战略、战术,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注意:在政治思想上,本文不打算作出多余的涉及,只论军事上的东西)  政略:是倾向于以政治为主的策略。  例如,希特勒、蒋介石都有政略的才能,但不适合自己统率大军。他们亲自指挥的决定性战役,大都惨遭失败。  战略、战术:是侧重军事的。  战略是整个战役的全面大规划。  例如在抗日战争里面,毛泽东提出持久战,就是一种战略的大方针。  战术是小规模战斗的优化技术。  例如二战里面,纳粹德国曾经占尽上风,他们是善于战术的,但缺乏战略,所以最终失败了。  无可否认,名将也有战略、战术的区分,有些是擅长独观大略的,有些是务于精熟的。但只要在这两个方面任意一个做得出色的,都可以称为名将了。  在国军方面,谁是名将一直争议很大。我们先找一个参考对象,在红军方面林彪是一支标杆,红军决胜的三大战役,辽沈、平津都是林彪打的。所以林彪就等于汉朝的韩信,他的军事能力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和林彪交手而互有胜负的孙立人、白崇禧,自然也是时之良将。他们两个能名列国军的前五位。  下面,为大家逐一分析国军的将领,除了孙立人、白崇禧,还包括薛岳、杜聿明、卫立煌、傅作义、张灵甫、张自忠、卫立煌、戴安澜、王耀武、廖耀湘、胡链、黄维、黄百韬、邱清泉等,品评完就并作一个简单的排名。
楼主发言:190次 发图: | 更多
  国军的巅峰——第2次四平之战  限于河蟹的原因,大众对国军战史的印象,都是国军被胖揍,一触即溃之类的。这里先普及一下国军鲜为人知的一面,就拿第二次四平之战说吧。这个战役蓝方称之为第2次战斗、红方则称为四平保卫战,你懂的!  事发在1946年4月-5月。国、共双方在东北出尽精华,决一死战。毛泽东重用林彪,打算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  参战双方的统帅阵容:  共军是林彪、黄克诚;  国军是杜聿明、白崇禧、孙立人。  兵力对比:  国军——新编精锐主力第1、6,71军、第52军195师、第60军182师;后期增加60军、93军、53军。  《四平战役全程 》说国军参战的约25万人,有7个军。但当时国军仓促调兵东北,船运不便,开始参战的兵力大打折扣,后期才不断增兵。  共军——第1、2、3、7师;共6万余人;第3、7纵队;3万余人。共约10多万兵力。  有一些日本人担任后勤的技术人员。当时共军的装备并不差,收集到日军火炮700门,坦克12辆,共约合80个各种炮兵连等(《第四野战军战史》)。  开打!杜聿明、孙立人率领精锐拿下辽宁铁岭,林彪硬撼。两强相遇勇者胜,虽然战斗激烈,但国军略占上风,一直推到四平,这是林总第一次独立指挥大兵团,却打得不如意,林总意志有点消沉、想撤退,毛泽东下令死守四平。  4月20日,小诸葛白崇禧空降。小诸葛增调60军、93军、53军三个军至东北,打算给林总致命一击。蒋介石兴奋说:“有‘小诸葛’居中调度,东北之战完全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林总也集结了14个师、旅共15万人应对。  白崇禧、杜聿明同气连枝,集结10个师的优势兵力,强攻重要高地塔子山,出动10余架飞机、大炮和坦克配合,林彪顶不住,被逼撤退出四平。一清点战果,共军伤亡约25000,国军伤亡约8000。参考资料:军事历史研究部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  之后,孙立人玩命急追,共军主力溃败。孙一路向北,追击到松花江南岸。这时美国紧急调停,国军差点千载良机!此是后话。
  @汉之战虎
22:08:25  国军的巅峰——第2次四平之战  限于河蟹的原因,大众对国军战史的印象,都是国军被胖揍,一触即溃之类的。这里先普及一下国军鲜为人知的一面,就拿第二次四平之战说吧。这个战役蓝方称之为第2次战斗、红方则称为四平保卫战,你懂的!  事发在1946年4月-5月。国、共双方在东北出尽精华,决一死战。毛泽东重用林彪,打算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  参战双方的统帅阵容:  共军是林彪、黄克诚;  国军是杜聿......  -----------------------------  二战四平的胜负手在于廖耀湘新六军攻占本溪,鞍山后,以数百辆汽车集团运输的方式突破三纵程世才的防线,迂回林彪背后,才导致民主联军全线动摇,让孙立人捡了便宜
  @大蒸锅
22:33:23  二战四平的胜负手在于廖耀湘新六军攻占本溪,鞍山后,以数百辆汽车集团运输的方式突破三纵程世才的防线,迂回林彪背后,才导致民主联军全线动摇,让孙立人捡了便宜  -----------------------------  这里先从孙立人谈起嘛。2战四平肯定要记廖耀湘一功的,新六军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廖后来在辽沈打得很烂。
  大可沽名学霸王?  2战四平之后,白崇禧、孙立人都是主张乘胜追击的,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虽然美国来调停,但接不接受还是国军自己说了算。蒋介石和听话的杜聿明,最后都被迫妥协了,当代张正隆的《雪白血红》提道:“从当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说国民党没向江北推进是失算。否则,他们的日子将更难过。”  停止追击使林彪的溃败之军,得到了休养生息,最终完成反扑。所以国军不是无人才,战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归于最高决策者。尤其是蒋介石和杜聿明,不是他们一系列的昏招,国军这支最少四百万的正规军,是不会在中国大陆失败得如此之快的。  此处是反对沽名学霸王,蒋介石偏偏做了这个霸王,落得了项羽一样的下场。读者会问,为什么反对学霸王,文章题目却取了大可沽名学霸王呢?站在国军的立场,反对不追击是正确的,但不追击已经是一个历史事实,是不难改变的了。即使此处不追击,国军还是有很多机会,但后来错失机会的是蒋,蒋还犯了好几处致命的错误。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以上这段把读者绕昏了,再简单说一下。国军是有名将的,但蒋运用不当。国军是有机会,但蒋的性格、决策浪费了这些机会。
  2战四平的伤亡争议  以前2战四平的资料,共军方面只承认伤亡8000。但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个数字,具体数字一直讳莫如深,以下是共军的总结报告,可以作为参考:  “在四平保卫战中,我军伤亡总数在8000人以上,而且都是一些老骨干,等到敌人得到新的力量,集中新六军向四平增援时,我军不得不被迫撤退。  在四平撤退后,敌人用机械化部队追击,我军在防守中经一月余之苦战,部队已极度疲惫,加以撤退后之急行军,当时我军失去抵抗的力量。  四平保卫战,我军受到相当大的元气损失,许多主力部队失去战斗力,如下:  黄克诚部三师七旅,原为井岗山之老部队,四平撤退后只剩3000余人,失去战斗力;  万毅之三师原有12000人,经四平战斗伤亡及撤退中被追击溃散逃亡只剩4、5000人,失去战斗力;  一师梁兴初部剩5000人还保持有战斗力;  二师罗华升部还保持有战斗力;  邓华部保一旅损失相当重;其次八旅、十旅、杨国夫部七师也弄得疲惫不堪和不少损失。  部队中发生悲观情绪,要求到后方休养,离主力去做地方工作”  ——摘自民主联军给军委的总结报告。
  伤亡不等于损失。一般的军队在战败撤退途中,走失或者离队的数量往往都远胜伤亡数字。
  这个还真不好排
  孤傲战将——孙立人    孙立人(日-日)。孙,字抚民,号仲能,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淮系!孙从少就精力充沛,孩童时曾经因为玩跷跷板而受伤。他青年时文武双全,以安徽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清华大学。孙打篮球也有一套,代表国家队打败了日本。  孙的学习专业是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毕业之后,他不满足于现状,27岁去游历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孙的企图心很强,天资也聪颖过人。回国后他加入了土豪宋子文的税警总团,担任一名团长。这个总团是德国装备来武装的。  孙打的第一仗是抗日战争的淞沪会战,战况非常激烈,使日军伤亡惨重。虽然最终败绩,但也表现出了民族的抗争气息。孙在此战受重伤,差点挂掉。  经过两年恢复,他出任新编第38师的师长。1942年,孙参加缅甸的曼德勒会战。孙负责求援被围困的英军,成功以弱小的兵力挫败日军,日军受损1000余人(据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国军称为仁安羌大捷。此战斗后孙立人开始崭露头角。孙多次献计杜聿明,杜不听,二人开始心存芥蒂。  10月,孙的38师归新一军管辖,军长是郑洞国。第二年,盟军对日展开反攻,国军归美国人史迪威调度,孙立人在行军中截获可靠情报,日军加迈城空虚,于是他带军绕直扑加迈,日军仓皇退走。之后,孙又攻下南坎、腊戌。为反攻缅北作出了有力的贡献,得到了史迪威的赏识。国内将一些神化故事放在他身上,例如说他杀了1200名日军俘虏,后来证实是无稽之谈。这个反映了孙在国人的地位在升高。  1945年日军投降,孙所在的新一军被整编,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蒋介石让孙指挥新一军,接替郑洞国。孙身先士卒,新一军士气大振,随后攻克四平,国军内部认为他能力高于郑洞国。这就是前面说的第2次四平之战。  故事还没结束,1947年林彪反攻,孙开始受挫,但主力没有动摇,受到了蒋介石嘉奖。杜聿明打孙立人的报告,说他不听话,蒋唯有调离孙立人。良将不用,毛泽东认为蒋在东北必定失败了。庸将陈诚接替孙立人,陈诚用尽全力,用一系列新措施加快国军的败亡。新一军全军覆没。  之后,1949年孙立人参与了金门之战。金门之战孙是获胜了的,共军伤亡约9000人。再之后?没有之后了,之后就是政治事件。孙在台湾被软禁,平和地安享晚年。  孙戎马一生,胜多败少,的确堪称名将。他孤傲的性格,也使他与同僚、上师格格不入,提前退出了他的战场。
  @东坡竹林
19:52:43  这个还真不好排  -----------------------------  以东北战场来看,就已经可看出孙立人能力高于郑洞国、杜聿明了。  孙立人一来,郑洞国久攻不下的四平,攻克了。  孙一走,东北局势马上扭转了。国军一直打败仗。
  @Glelele
19:11:22  伤亡不等于损失。一般的军队在战败撤退途中,走失或者离队的数量往往都远胜伤亡数字。  -----------------------------  同意这个观点。
  @东坡竹林
19:52:43  这个还真不好排  -----------------------------  @汉之战虎
19:59:36  以东北战场来看,就已经可看出孙立人能力高于郑洞国、杜聿明了。  孙立人一来,郑洞国久攻不下的四平,攻克了。  孙一走,东北局势马上扭转了。国军一直打败仗。  -----------------------------  这个不能看单纯的指挥能力,老蒋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胜败的结果。  说到底,老蒋的战略能力比毛差得太远,手下的将领再厉害,也只是具体几场战役的胜利,对最后的结果影响不大。
  桂系智囊——白崇禧    白崇禧(日-日),白字健生,出生于广西桂林。他是根红苗正的桂系。 白的母亲是信回教的,这个不多讨论。白父亲是买粮油,在桂林做生意。  白年纪比孙立人大七年,白和孙立人一样,也是学霸,他以第二名成绩考入广西师范学校,随后参加了辛亥革命。1914年,白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主修战术、筑城、地形、兵器四大教程。  1917年,白任桂系大佬陆荣廷的模范营少尉。他结识了黄绍竑,二人觉得跟老军阀没前途,于1921年去求见孙中山,从此成为国军的一员。  之后,白崇禧开始大展拳脚,制定了统一广西的大计。第一步是邀请李宗仁加盟,李同意合作。李、白联手打败了梧州土皇帝沈鸿英,又回过头来搞定了陆荣廷。陆、沈被逐一攻破,显示了白崇禧的精彩谋略,白因此获得了“小诸葛”的江湖封号。李、白、黄成为桂系三巨头。  1926年,北伐开始,白任参谋长。白又亲带偏师,包括第2、7军,攻克了江西,打败了孙传芳。蒋介石攻徐州不利,加上被汪精卫分庭抗礼,蒋维新大失。白崇禧觉得桂系需要更大的权力,于是趁机发难,逼蒋下野。  白拿下浙江,继续北上。1928年北伐军入北京。这几年来,白一直和蒋明争暗斗。当国军名义上统一全国之后,矛盾更加激发,蒋和桂系爆发了多次内战,包括中原大战。但每次内战,白崇禧在政略上都输蒋一筹,处于下风。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桂系求和。蒋任命白崇禧管辖第五战区,白提出了“焦土抗战”、“发展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等多项战略、战术,然后又和李宗仁指挥台儿庄会战,出色地挫败日军,日军伤亡16000人,这是国军在抗战中首次大胜。之后,白又协同指挥了武汉会战。虽然败绩,但撤退时没有出现淞沪会战时的混乱。  1940年,白崇禧指挥桂南会战,抵挡不住日本的疯狂进攻,白被降阶处分。随后,白又参加了豫湘桂会战,由于桂系缺乏重兵器,出现一泻千里的局面。艰难地撑到了45年,日军投降。  1946年,白到东北督战,在第2次四平之战完胜。与孙立人一样,白被调离东北、负责大别山防务。刘邓大军用牺牲过半的代价,但最终突出大别山。而蒋在三大战役决战失败后,桂系上台。白崇禧打算划江而治,但白没法稳定人心。林彪也没给他坐稳屁股的机会,从湖北打到了湖南。白保存实力,在湖南打了个青树坪战役的小胜仗。共军伤亡1000余人,但已经是林总三大战役后少有的败战。  紧接着衡宝决战,白主力被痛击。林总紧追不舍,白退无可退,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白崇禧和孙立人有些不同,白一开始是诸侯的身份,桂系保持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势力。白政略不如蒋介石,毛泽东评价白:“缺乏远见。”蒋介石会战的时候,白在后面拆台,等白自己上台,表现得也差强人意。总体而言,白的战术水平要优于战略。
  @汉之战虎 :本土豪赏1个赞(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东坡竹林
20:24:42  这个不能看单纯的指挥能力,老蒋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胜败的结果。  说到底,老蒋的战略能力比毛差得太远,手下的将领再厉害,也只是具体几场战役的胜利,对最后的结果影响不大。  -----------------------------  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蒋的能力虽然是不及毛,但他手下还是有名将的,这些名将的辉煌短暂是短暂了些,但也可以排个名次出来的。
  @tqzrd
22:04:14  @汉之战虎
:本土豪赏1个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哇,又受到了你的奖励。已经想不到什么语言了。
  @汉之战虎
19:53:09  孤傲战将——孙立人    孙立人(日-日)。孙,字抚民,号仲能,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淮系!孙从少就精力充沛,孩童时曾经因为玩跷跷板而受伤。他青年时文武双全,以安徽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清华大学。孙打篮球也有一套,代表国家队打败了日本。  孙的学习专业是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毕业之后,他不满足于现状,27岁去游历西方,学习西方......  -----------------------------  你这种知识就不要再卖了。  金门是胡琏。  仁安羌是刘放吾独立自主打的,歼敌战果不大,但解救的人不少4-6千人。  孙立人从税警团开始就一直是国军中最好的兵,最好的武器(比日本人都好),到缅甸更是美国人的飞机大炮支援。  至于现在神话孙立人的原因1:孙后来反蒋了,反蒋的,中共都要吹嘘宣传。  2:某省人在他身上找自尊。  国军将领对孙立人评价不高。
  @偷鸡的王二
22:13:04  你这种知识就不要再卖了。  金门是胡琏。  仁安羌是刘放吾独立自主打的,歼敌战果不大,但解救的人不少4-6千人。  孙立人从税警团开始就一直是国军中最好的兵,最好的武器(比日本人都好),到缅甸更是美国人的飞机大炮支援。  至于现在神话孙立人的原因1:孙后来反蒋了,反蒋的,中共都要吹嘘宣传。  2:某省人在他身上找自尊。  国军将领对孙立人评价不高。  -----------------------------  别激动,金门肯定是胡链为主帅的,但孙立人也有参与好吧?本来那帖是想过加一句孙立人只是参与金门的一分子,后来觉得没必要多说明,大家会懂的。  至于胡琏,他和傅作义肯定也属于名将,后面会写到。  “某省人在他身上找自尊”。我并不是安徽人,客观些。。客观些。。
  事实上看一个将军的才能,要看他对手的选择。  而国家将领中,共军最不愿面对的那就是胡琏。  共军将领中,国家最头疼的是林彪、彭德怀。  至于粟裕,他有太多的侥幸如共军间谍作怪、国军各怀鬼胎、胜的威险、最主要的是伤亡竟然超过对手!
  @偷鸡的王二
22:20:34  事实上看一个将军的才能,要看他对手的选择。  而国家将领中,共军最不愿面对的那就是胡琏。  共军将领中,国家最头疼的是林彪、彭德怀。  至于粟裕,他有太多的侥幸如共军间谍作怪、国军各怀鬼胎、胜的威险、最主要的是伤亡竟然超过对手!  -----------------------------  这个说法我赞同,共军中林彪第一,彭德怀第二。这在毛泽东选择担任朝鲜战争的主帅时,反映出来了。
  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是与其出身,童年环境,家庭教育,少时所遭遇的人、物、事,息息相关。以上几点都是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得到。如认同性格造就命运,就必须要认同,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上天早已注定。国共相争,是天时地利人和总结下的一个结果。一国之运,一个政权的更替,非人力可为。上天,早已注定下来。
  @汉之战虎   国民党拥有很多出色将领,个人比较认可的是:薛岳、白崇禧、杜聿明、卫立煌、傅作义、孙立人 、郑洞国、王耀武、胡链。74军成名于王耀武毁于张灵甫。名将的定义是什么?不是有名字的将领而是能打仗能打胜仗中高级将领。郑洞国、王耀武、胡链这三人皆是国民党军悍将。老将无能累死三军、
  @lion_monk
10:55:06  @汉之战虎  国民党拥有很多出色将领,个人比较认可的是:薛岳、白崇禧、杜聿明、卫立煌、傅作义、孙立人 、郑洞国、王耀武、胡链。74军成名于王耀武毁于张灵甫。名将的定义是什么?不是有名字的将领而是能打仗能打胜仗中高级将领。郑洞国、王耀武、胡链这三人皆是国民党军悍将。老将无能累死三军、  -----------------------------  名将的标准当然以战绩为第一参考,这个开篇已经说明了。  辽沈、淮海会战都是杜聿明打的。所以,杜聿明首先会被否定了。  虽然杜聿明是蒋介石爱将,但毛泽东一点不怕他,这里很能说明问题。  毛对于有能力的名将,都有一定的评价,例如对胡琏:“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  可以反过来推,因为杜聿明水平一般,但又被蒋介石多次重用,所以国军很快就输了。
  @乱世之老男人
00:21:32  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是与其出身,童年环境,家庭教育,少时所遭遇的人、物、事,息息相关。以上几点都是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得到。如认同性格造就命运,就必须要认同,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上天早已注定。国共相争,是天时地利人和总结下的一个结果。一国之运,一个政权的更替,非人力可为。上天,早已注定下来。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在1946年初,蒋与国军还占于上风,没有意识到会在三年内迅速溃败的。国运更替的确有其必然性,但蒋战场上的谋事能力也的确有所不足,才加速了溃败。  
  @乱世之老男人
00:21:32  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是与其出身,童年环境,家庭教育,少时所遭遇的人、物、事,息息相关。以上几点都是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得到。如认同性格造就命运,就必须要认同,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上天早已注定。国共相争,是天时地利人和总结下的一个结果。一国之运,一个政权的更替,非人力可为。上天,早已注定下来。  -----------------------------  @汉之战虎
12:45:38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在1946年初,蒋与国军还占于上风,没有意识到会在三年内迅速溃败的。国运更替的确有其必然性,但蒋战场上的谋事能力也的确有所不足,才加速了溃败。    -----------------------------  或许可以这样想,正因天命不在国民党,所以蒋在战争中,大至战略部署,小至战术局部策划能力都和主席不能相比。
  @乱世之老男人
12:52:15  或许可以这样想,正因天命不在国民党,所以蒋在战争中,大至战略部署,小至战术局部策划能力都和主席不能相比。  -----------------------------  用马哲的话来说,个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例如刘邦、项羽之争,刘邦也是视为有天命的一方,但大汉朝始终有落幕的一日。说明天命、天运不是永恒的,都是可变的。
  智勇兼备——胡琏    胡琏(日-日),胡字伯玉,陕西华县人。胡改过两次名字,初名从禄,又名俊儒,最后定为琏。胡比孙立人少了七年。  胡家境贫寒,父母务农。但胡勤奋好学,同学叫他胡子奇。胡中学毕业后与张灵甫一起参加黄埔军校,属步科,第四期毕业。据说胡喜欢嫖赌,不拘小节。  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胡被陈诚赏识,在陈诚的第20师做排长。陈诚是蒋的嫡系,胡自然也成为了嫡系。不久后胡由于擅长谋划,在陈诚的第18军升任营长。18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胡从此和18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9年,国军统一中国,随即爆发内战,蒋和桂系开战。胡和白崇禧有所交手,胡作战勇敢,如猛虎下山,辅助蒋获得内战的胜利,蒋介石开始器重胡。  1931年,蒋将矛头又指向红军,胡作为马前卒,入江西围剿。第3、4次围剿,国军败绩。蒋惨重损失,主力的三个师被全歼。直到第5次,国军集结了优势兵力50万大军,欲扭转局势。而红军仅有10万,加上王明的错误领导,导致大败,红军伤亡40000人。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胡作为11师的团长开赴上海。此战非常血腥,国军不惜主动进行肉搏战,数次击退日军。随后,胡被派往江苏与日军打游击。  胡琏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1943年的鄂西会战,日军进攻四川的石牌要塞,胡担任11师的师长,负责扼守石牌。胡积极地构筑起坚固的工事,然后祭拜天地,誓与要塞共存亡。这时各友军败绩,日军来犯,胡孤军奋战,丝毫没有惧色。胡利用险峻的山地阻敌,使日军的大炮、坦克施展不开,血战了五日,日军伤亡4000人而退。  之后,胡去当阳增援友军,和日军又打了一个小仗。随即参加湘西的雪峰山会战,雪峰山会战由74军的王耀武主持,胡是增援的援军。湘西正当盛夏,炎热难当,胡根据当地昼热夜凉的特点,下令中午休息,夜晚行军,从而加速到达了湘西。湘西会战成功击退了日军,日军不久后投降。  1946年,胡的18军整编为11师。胡任师长,纵横于山东。这次胡主要对手是华野的名将粟裕。华野在山东攻势如潮,胡则充当救火队,国军哪处被打,胡就增援去哪处。毛泽东下达了华野要进击中原的命令,于是粟裕和陈毅决定主动打歼灭战,国军这边也打算来一场会战,以报孟良崮战役的耻辱,双方都磨拳搽掌。  6月,国军收复南麻,胡琏判断粟裕的主力必定会来攻自己,于是在南麻小山头构筑了“子母堡”,即由三个以上碉堡组成一个碉堡系统,互相协同防御。结果和他判断的一致。7月粟裕反攻南麻,打算像孟良崮战役一样歼灭胡琏的11师。  两强相遇勇者胜,双方都使出了看家本领。但胡琏与张灵甫不同,胡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华野猛攻不下,又恰逢天降大雨,让华野的攻势迟滞,士气转衰。这次国军来支援的友军给力了一次,黄百韬的25师击败共军的阻击。共军伤亡4000多人,全线溃退。  此战之后,共军不再与胡琏正面交手,直到淮海战役。淮海之战爆发,18军编入第十二兵团,由黄维为司令,胡为副手。胡认为黄维不行,又对局势已经极其悲观,以父丧去职。不久,第十二兵团被包围,蒋要求胡琏空降,去创造奇迹,胡临危受命但无力回天。淮海的结果众多周知,第十二兵团被全歼,胡仅以身免。  1949年10月,金门战役。胡扳回一城,扼制了共军的渡海,造成共军决定性的失利,从此没有大规模的渡海进攻。这是胡的最后一战,从此之后他埋头写作,著述了一些回忆录。  纵观胡的战斗风格,是很符合“狡如狐,勇如虎”的评价。胡曾经大败共的名将粟裕,正如同孙立人、白崇禧大败过林彪一样显赫。相对于孙立人的凌厉进攻,胡琏更善于稳固防守。
  @汉之战虎
16:36:22  智勇兼备——胡琏    胡琏(日-日),胡字伯玉,陕西华县人。胡改过两次名字,初名从禄,又名俊儒,最后定为琏。胡比孙立人少了七年。  胡家境贫寒,父母务农。但胡勤奋好学,同学叫他胡子奇。胡中学毕业后与张灵甫一起参加黄埔军校,属步科,第四期毕业。据说胡喜欢嫖赌,不拘小节。  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胡被陈诚赏识,在陈诚......  -----------------------------  我就知道你写不好,真吃胡琏大亏的是刘伯承,吃了一次又一次,被猫追老鼠般的打
  整个南麻、临朐战斗的伤亡数字  以前研究南麻之战是犯忌讳的,现在越来越自信了,很多资料也开始真实地公布了。南麻、临朐战斗都是由粟裕指挥的,是他的一段不光彩的战史,而胡琏那边则相反,是他的一个闪光点。南麻之战,共军肯定不止伤亡4000人这么少,4000人只是一个纵队的伤亡。  先看总兵力,在南麻之战开始时,共军集结了第2、6、7、9四个纵队,每个纵队等于一个军,每军约2-3万人。而国军方则被分散了,仅第9、11、25、64师能相互接应,兵力对比显示,共军占优势。  国军方面,国军的王牌整编11师伤亡4000多,这个争议不大,争议大的是共军方面。国军除了整11师的伤亡,其他部队伤亡约人,共约9000人(采其上限)。临朐战斗,国军整8师损失约4000余人,两次战斗一共伤亡在14000人。  共军的王牌是第6纵队,6纵是后来淮海的主力。那么,6纵的实际伤亡是多少呢?刘统《华东解放战争记实》的数字是4000余,仅一个6纵就伤亡4000人,可见当时战报的水分之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8卷说共军的总伤亡约21000人。、《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也是说自身伤亡2.1万余人,说明共军伤亡21000人是靠谱的。  总结:  国军伤亡14000人,  共军伤亡21000人。  共军的目标是攻克南麻、临朐,但都失败了。此战役为国军胜利。
  @偷鸡的王二
19:03:09  我就知道你写不好,真吃胡琏大亏的是刘伯承,吃了一次又一次,被猫追老鼠般的打  -----------------------------  华野的司令员是陈毅、副司令是粟裕。  南麻之战可是使华野吃了大亏的。
  又说这个问题了,打过江去,总有人觉得打过江去,国军就能把林彪消灭,就能把北满共军主力消灭,但是事实上,这个可能吗?如果打过江去,那么等待国军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的噩梦,白崇禧不是不知道,只是已经停下来了,这么讲,恶心一下蒋,没什么不好的,事实上,他自己也明白不现实打过去的。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苏联的态度不明朗,江北还有一小部分苏军并未完全撤走,蒋介石要国军不过江,也是用的这个理由,意思要和苏联方面协调,不要过分刺激苏联,确实,如果过江,要冒一定的风险,苏联可能会干涉,对国军来说,并没有做好苏联干涉的准备,不过江,可以避免过分刺激苏联。  第二个原因,我个人以为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以中共黑龙江核心城市哈尔滨为中心,从哈尔滨到漠河,现在火车要20多个小时,从哈尔滨到绥芬河火车要十几个小时,到满洲里也要十几个小时。你想想,国军总兵力不过6个多军,7个军还不到,去掉地方守备,去掉抽调兵力防范南满的3纵4纵,满打满算,能投入过江的兵力能有多少?可能不足4个军,当然,以四平战后的情况,即便只有4个主力军,击败林彪的主力,还是不成问题,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过了江,你是政府军,你占不占地?哈尔滨要守吗?齐齐哈尔要占吗?牡丹江要留下部队吗?好,这样一来,国军还有多少机动兵力,别忘了,林彪是游击战的老手,只要你兵力一分开,林彪就能一口一口吃掉你,你要是集中,林彪就和你游击,反正你只有4个军,能耐我何?所以,国军不过江,我个人以为并不是老蒋糊涂,而是实力使然,兵力不足的缘故。林彪都在撤退的同时,还能有力气吃掉拉法国军一个主力团又一个营,足见,他还是由余力的,国军不过江,未必是错误的选择
  @汉之战虎 8楼
19:53  孤傲战将——孙立人  孙立人(日-日)。孙,字抚民,号仲能,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淮系!孙从少就精力充沛,孩童时曾经因为玩跷跷板而受伤。他青年时文武双全,以安徽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清华大学。孙打篮球也有一套,代表国家队打败了日本。  孙的学习专业是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毕业之后,他不满足于现状,27岁去游历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孙的企图心很强,天资也聪颖过人。回国后他加入了土豪宋子文的税警总团,担任一名团长。这个总团是德国装备来武装的。  ……  -----------------------------  孙应该不是蒋的嫡系吧?毛的军队铁板一块,这是结局的最重要因素。  
  @Liu_Mei-15 13:10:42  孙应该不是蒋的嫡系吧?毛的军队铁板一块,这是结局的最重要因素。  -----------------------------  孙肯定不是嫡系了,否则会更被重用一些。  嫡系的前提是,要黄埔毕业的。  用人唯亲,是蒋的一个硬伤,而且有多个地方派系制衡蒋,例如桂系、晋系。  毛内部的确没这么多制衡,所以力量比较集中。
  人生糊涂识字始
  国军面对南满和北满,根本就不存在北上过江的可能,要想北上,必须先定南满,否则就不要谈什么过江。事实上,国军几任东北指挥官,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制订作战计划的,无论是光亭,桂庭还是辞修,都是这么做的。所以才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三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四保,只要保住南满,北满一定高枕无忧。不仅国军这么认为,共军也是,否则,面对南满一片叫苦声,陈云也不会在七道江会议中,斩钉截铁的命令,必须保住南满,就是打光了所有部队,南满也不能丢,所以,在没解决南满的3纵和4纵以前,国军没资格谈北上,这个问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争议,双方指挥官,都证实了这一点
  @大蒸锅
16:35:54  放弃哈尔滨有什么了不起的,共军连延安张家口都可以放弃,哈尔滨更不在话下,杨奎松教授写的1946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也认为国军虽然击败共军,但是,远没有一战定东北的能力,更不可能打过江去,南满军区,在四平之战结束之际,即受命发动了鞍(山)海(城)战役。国民党军刚一进入长 春,它就于5月24日凌晨发起了进攻,并于次日攻占了鞍山,歼守城之敌第五五一团。27日再攻海城,成功促使......  -----------------------------  你提到长春不稳的问题,是事实。  孙立人、白崇禧有建言追击也是事实。“倘能一鼓扫荡,不难根绝” 。  那么我们可以说,向松花江北推进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但偏机遇多一些。林彪部队的士气,已经兵败如山倒了,——根据《雪白血红》等。  如果你认为《雪白血红》只是小说,我们可以再参考黄克诚自己的说法。  黄克诚对毛泽东发出电报:“毛主席:东北情况很混乱,很难阻止敌人占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假使退出哈齐,能取得和平停战,则坚决退出求得停战,来整理内部,以求再起,时机紧急,请考虑。”  黄克诚也认为共军守不住齐齐哈尔和哈尔滨。那么,国军只需要占领哈齐,震慑林彪,扼制他的发展,就已经足够了。并不是说,向北推进就是要彻底消灭林彪。  历史的结果是,林彪站稳哈齐,背靠苏联,形成强大巩固的根据地,铁路运输线使苏联重型武器运进来装备林彪部队,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内打败了国军。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就可以反推出,追击是明智的。孙立人、白崇禧都建言追击,是英雄所见略同。
  都说了那么多了,兄弟你看明白了吗?拿什么追?四平战役刚结束,长春刚拿下,新一军已经调走了,明白吗?为什么调走?南满打鞍山和海城了,这种情况,谁还敢去追北满?北满那么大,你打败林彪不难,可是林彪不和你打,你怎么办,追吗?追到猴年马月,你还没追上,南满已经被肖劲光打烂了,怎么办?国军只有7个军,看清楚现实,白崇禧自己都承认兵力不足,林彪不会等着你来打,什么没有士气,拉法随随便便就啃掉国军一个主力团和一个营,国军主力也就那么7个军,还要抵挡肖劲光,现实吗?海城国军一个师部都起义了,国军拿什么去追林彪,如果主力过了江,短时间又找不到林彪主力,那么等待国军的将是噩梦,南满要吗?说难听一点,沈阳要吗?如果肖劲光一路打到沈大一线,东北就完了,幸亏白崇禧,孙立人和蒋介石都是明白人,知道不行,孙为什么要叫,很简单,不愿意长途跋涉去援救南满,事实上,如果不是孙回援南满,问题就真的大了。5月27日,海城起义。6月2日,肖劲光消灭国军550团,并拿下大石桥。于是,杜聿明急调正在北攻的新一军主力第三十师、新三十八师,以及第 六十军第一八二师(欠一团)、第九十三军暂二十师,和第五十二军第一九五师1个团共计4个师的兵力回援。这时候,白还谈什么打过江去,不过是胡扯罢了,和老蒋打打嘴仗。连新一军都调走了,拿什么过江?真当林彪是小学生吗?
  谈历史,不是空谈,尤其是军事问题,一看兵力配置,国军就这么一点米,要南,要北,只能是先南后北,否则就真的不南不北。其次看地利,共军占了优势,两头堵。北满顶牛头,南满拉尾巴。国军空有力气无法施展。打不下南满,有后顾之忧,如何北上?这些问题,楼主能替国军解决再谈北上,最后,南满是个伪命题,只要有朝鲜在,南满永远打不下,共军永远消灭不了,所以事实上,接收东北就是一个失误,国军永远无法接收东北成功,打一百个胜仗都不可能解决共军,接收东北,因为雅尔塔会议已经确认了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朝鲜加上中共,国军注定是饮恨东北的结局,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才能决定战争的结果。东北之战,没打,国军已经输了,他们只有赌苏联不干预,否则,国军没得玩,更何谈什么消灭林彪,北上过江,真的北上,输的更快。
  @大蒸锅
16:35:54  放弃哈尔滨有什么了不起的,共军连延安张家口都可以放弃,哈尔滨更不在话下,杨奎松教授写的1946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也认为国军虽然击败共军,但是,远没有一战定东北的能力,更不可能打过江去,南满军区,在四平之战结束之际,即受命发动了鞍(山)海(城)战役。国民党军刚一进入长 春,它就于5月24日凌晨发起了进攻,并于次日攻占了鞍山,歼守城之敌第五五一团。27日再攻海城,成功促使......  -----------------------------  @汉之战虎
17:10:26  你提到长春不稳的问题,是事实。  孙立人、白崇禧有建言追击也是事实。“倘能一鼓扫荡,不难根绝” 。  那么我们可以说,向松花江北推进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但偏机遇多一些。林彪部队的士气,已经兵败如山倒了,——根据《雪白血红》等。  如果你认为《雪白血红》只是小说,我们可以再参考黄克诚自己的说法。  黄克诚对毛泽东发出电报:“毛主席:东北情况很混乱,很难阻止敌人占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假使退......  -----------------------------  共军根本不用守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我放弃了,你留下多少部队守备?哈尔滨放一个师,齐齐哈尔放一个师,牡丹江放一个师,这是最少的。那我就集中主力,一个一个打你,你救不救?你不救,我真打,你真救,我就打你的援军。除非,你把主力留在北满,否则,没有消灭林彪主力以前,国军主力根本不敢离开北满,那么南满呢?你拿什么去挡肖劲光?如果孙立人不救南满,过江打林彪,那么那么国军的补给线会被肖劲光打个稀巴烂,在北满的国军会被活活困死,所以打过江的目的,只能是消灭林彪,不消灭林彪主力,国军过江就是开玩笑,只能在江北等死,问题是游击战的老祖宗林彪,难道不知道这些吗?难道不知道怎么玩死国军吗?拖下去就是胜利,大城市全给你。
  @大蒸锅
16:35:54  放弃哈尔滨有什么了不起的,共军连延安张家口都可以放弃,哈尔滨更不在话下,杨奎松教授写的1946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也认为国军虽然击败共军,但是,远没有一战定东北的能力,更不可能打过江去,南满军区,在四平之战结束之际,即受命发动了鞍(山)海(城)战役。国民党军刚一进入长 春,它就于5月24日凌晨发起了进攻,并于次日攻占了鞍山,歼守城之敌第五五一团。27日再攻海城,成功促使......  -----------------------------  @汉之战虎
17:10:26  你提到长春不稳的问题,是事实。  孙立人、白崇禧有建言追击也是事实。“倘能一鼓扫荡,不难根绝” 。  那么我们可以说,向松花江北推进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但偏机遇多一些。林彪部队的士气,已经兵败如山倒了,——根据《雪白血红》等。  如果你认为《雪白血红》只是小说,我们可以再参考黄克诚自己的说法。  黄克诚对毛泽东发出电报:“毛主席:东北情况很混乱,很难阻止敌人占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假使退......  -----------------------------  你这等见识就不能来谈兵,你以为杜聿明、蒋光头就不想一鼓作气?  那是苏联人还屯着兵呢!米国给老蒋压力了,苏联人退兵前,不许过江。  米国人可不想为光头打一场世界大战,你明白么?  还有就是军事压力,林彪虽然在退,但主力的实力可没受大伤害。  林彪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料到一战四平要打败仗的。因为这样的战略安排是他不愿意的,可老毛的命令,他不能执行,但他也做了准备等着杜垏明呢!  正是这一仗后,老毛开始放权林彪在东北放手干。于是林彪在东北的作战也开始渐入佳境。
  南满是关键,没解决萧劲光,程世才,拿什么北上?政府军要占地,这是巨大的包袱,有限的机动兵力全消耗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地,最后的结果是死守变守死,更何况不救南满,连补给线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北上!杨奎松,杨天石等著名历史学家,都有专门的文章谈四平战后的东北,上面某兄弟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基本没什么争议,先南后北是国军唯一正确的对策  
  @大蒸锅
17:39:59  谈
,不是空谈,尤其是军事问题,一看兵力配置,国军就这么一点米,要南,要北,只能是先南后北,否则就真的不南不北。其次看地利,共军占了优势,两头堵。北满顶牛头,南满拉尾巴。国军空有力气无法施展。打不下南满,有后顾之忧,如何北上?这些问题,楼主能替国军解决再谈北上,最后,南满是个伪命题,只要有朝鲜在,南满永远打不下,共军永远消灭不了,所以事实上,接收东北就是一个失误,国军永远无法接收东......  -----------------------------  怎么又成了国军争东北必败了?你知道共军完全控制东北资源、人力后,后果多严重吗?  没有任何根据的假设更加是空谈了。  只要是否追击的问题,我们各自都已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理据,任由读者判断好了。
  @偷鸡的王二
18:17:40  你这等见识就不能来谈兵,你以为杜聿明、蒋光头就不想一鼓作气?  那是苏联人还屯着兵呢!米国给老蒋压力了,苏联人退兵前,不许过江。  米国人可不想为光头打一场世界大战,你明白么?  还有就是军事压力,林彪虽然在退,但主力的实力可没受大伤害。  林彪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料到一战四平要打败仗的。因为这样的战略安排是他不愿意的,可老毛的命令,他不能执行,但他也做了准备等着杜垏明呢!  正是这一......  -----------------------------  你的见识能谈兵?好像你的见识在孙立人、白崇禧之上一样,放任林彪在东北发展,国军结果只能是一个:失败。  从你上面嚣张而毫无根据的言论看出,你的见识大多肤浅,不值得我回复。
  mark  
  @大蒸锅
17:39:59  谈
,不是空谈,尤其是军事问题,一看兵力配置,国军就这么一点米,要南,要北,只能是先南后北,否则就真的不南不北。其次看地利,共军占了优势,两头堵。北满顶牛头,南满拉尾巴。国军空有力气无法施展。打不下南满,有后顾之忧,如何北上?这些问题,楼主能替国军解决再谈北上,最后,南满是个伪命题,只要有朝鲜在,南满永远打不下,共军永远消灭不了,所以事实上,接收东北就是一个失误,国军永远无法接收东......  -----------------------------  @汉之战虎
18:32:55  怎么又成了国军争东北必败了?你知道共军完全控制东北资源、人力后,后果多严重吗?  没有任何根据的假设更加是空谈了。  只要是否追击的问题,我们各自都已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理据,任由读者判断好了。  -----------------------------  说实话,你确实一点都不懂,谈东北,连兵力配备都不清楚,连南北满问题都搞不懂,还谈什么?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就决定了国军怎么打,怎么赢,都没用,没有任何根据的假设,一直是你在假设,你在假设追过去必胜,美国人放弃了东北,苏联人控制东北,这是雅尔塔决定的,不是毛和蒋决定的,这注定了苏联怎么做,美国都不会来干涉,于是,武器,随便给,于是,南满打了败仗,可以退到朝鲜,整补修正养好伤口继续进攻,而国军就算打赢了,也只能看着共军退入朝鲜,国军不能进攻,只能被动等共军养好伤,继续攻击国军。共军还能利用朝鲜的铁路,进行南北满资源,人力的互换,有大连旅顺的兵工厂不停的补充武器弹药,这仗输的了吗?蒋介石当然知道东北的物力和人力的重要性,所以不顾美国的反对,一定要拿下东北,可是,有了苏联和朝鲜的全力支持,国民党现实拿下东北吗?看看陈云是怎么从北满去南满的就知道这仗国军赢不了,纵然光亭和老廖再努力,东北注定死路一条,扼住山海关,争取把共军挡在山海关外,这或许才是唯一的机会,或者美国人改变主意,重新重视中国战场,否则,东北迟早还是死路一条,毛和蒋都看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主动权在毛手,蒋太幼稚了,以为苏联真的会中立。东北的问题,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已经决定了,不是在46年和47年的战场,其实过江不过江,只是速死和缓死的区别,过江,速死,不过江,缓死。  最后提一句,你说的过江,其实根本不可能,懂吗?国军主力已经南去了,拿什么过江?你要想真的架空讨论,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架空要有事实根据,请你告诉我,国军有哪些部队可以用来过江打击林彪,具体番号?哪些部队拿来保护交通线和补给线?请注明番号?哪些部队用来抵抗南满两个主力纵队的进攻?进攻北满的部队,作战目的是什么?以多少时间为期限?回援南满的部队,作战目的是什么?又以多少时间为期限?补给线守备和警戒需要多少部队?哪个指挥官负责南线,哪个负责北线?这才是认真的讨论问题,而不是你信口开河的打过江去
  @老查-15 18:27:14  南满是关键,没解决萧劲光,程世才,拿什么北上?政府军要占地,这是巨大的包袱,有限的机动兵力全消耗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地,最后的结果是死守变守死,更何况不救南满,连补给线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北上!杨奎松,杨天石等著名
学家,都有专门的文章谈四平战后的东北,上面某
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基本没什么争议,先南后北是国军唯一正确的对策  -----------------------------  理论上,你说的是对的,先南后北是唯一的办法,可是有了朝鲜这个通道,国军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解决南满共军的,一来,你一打南满,北满就过江来打你,北满三下江南,才有了南满四保临江。二来,朝鲜拉偏架,南满共军可以随时撤朝鲜进行整补修整,而国军不能越境追击,所以,无论国军怎么进攻南满,都不现实打赢。所以你所说的唯一正确办法,只存在于理论上,而不是事实上。
  @大蒸锅
19:36:12  说实话,你确实一点都不懂,谈东北,连兵力配备都不清楚,连南北满问题都搞不懂,还谈什么?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就决定了国军怎么打,怎么赢,都没用,没有任何根据的假设,一直是你在假设,你在假设追过去必胜,美国人放弃了东北,苏联人控制东北,这是雅尔塔决定的,不是毛和蒋决定的,这注定了苏联怎么做,美国都不会来干涉,于是,武器,随便给,于是,南满打了败仗,可以退到朝鲜,整补修正养好伤口继续进攻,而......  -----------------------------  如果国军真的争东北必败,就不会有2次四平之战的胜利。你的“争东北必败”观点才是毫无根据的架空。  讨论历史有争议的地方是难免的,该说的我都说了,论下去只有口水战。各自保留意见罢了。
  @老查-15 18:27:14  南满是关键,没解决萧劲光,程世才,拿什么北上?政府军要占地,这是巨大的包袱,有限的机动兵力全消耗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地,最后的结果是死守变守死,更何况不救南满,连补给线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北上!杨奎松,杨天石等著名
学家,都有专门的文章谈四平战后的东北,上面某
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基本没什么争议,先南后北是国军唯一正确的对策  -----------------------------  别人用运动战,国军就不能用?  太拘泥于传统形式的打法,才是杜聿明等失败的原因。  先南后北,作为大战略是正确的。
  @大蒸锅
19:36:12  说实话,你确实一点都不懂,谈东北,连兵力配备都不清楚,连南北满问题都搞不懂,还谈什么?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就决定了国军怎么打,怎么赢,都没用,没有任何根据的假设,一直是你在假设,你在假设追过去必胜,美国人放弃了东北,苏联人控制东北,这是雅尔塔决定的,不是毛和蒋决定的,这注定了苏联怎么做,美国都不会来干涉,于是,武器,随便给,于是,南满打了败仗,可以退到朝鲜,整补修正养好伤口继续进攻,而......  -----------------------------  @汉之战虎
19:54:07  如果国军真的争东北必败,就不会有2次四平之战的胜利。你的“争东北必败”观点才是毫无根据的架空。  讨论
有争议的地方是难免的,该说的我都说了,论下去只有口水战。各自保留意见罢了。  -----------------------------  晕,看懂我的话吗?国军可以打赢一百次胜仗,可以赢得一百次战术胜利,但是战略上,拿不下东北,明白吗?请先弄清楚什么是战术胜利,什么是战略失败。还有,要证实你的理论,请把我的问题回答一遍?OK?还要我重复吗?回答不了,就老老实实承认不懂,这不丢人?连国军投入多少作战兵力都不清楚,你谈什么架空?东北戡乱纪实里有国军原定的作战计划,打算投入多少兵力,打算怎么进攻?这些你都知道吗?过江不是打游戏,点一下鼠标就过去了,再点一下鼠标就回来。国军仅仅准备一个过江的计划就要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这点时间,南满已经烂了,明白吗?
  你连国军投入多少兵力,机动兵力有多少,守备兵力有多少,都不清楚,谈什么啊?全是空对空,研究历史,讨论历史,请扎实一点,老老实实的从后勤补给,兵力配置,地形地貌等这些方面进行研究,打仗不是打游戏,只要点点鼠标就能调动百万大军,打仗是要从一点一滴小处做起的,好高骛远是没用的。热衷于评这个评那个,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去做一番细致的研究,好过这样空口白话,话说的重了,但是觉得你也算是个爱好者,不要再这样浪费时间在一些没用的地方,喜欢历史,喜欢战争史就请认认真真从头做起。
  四大野战军的排名  四大野战军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在1945年年底才略具规模。四个野具体如下:  西北野战军,后来叫第一野战军。由彭德怀担任司令,习仲勋任政委,在陕甘宁边区发展。  中原野战军,后来叫第二野战军。由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在晋冀鲁豫边区发展。  华东野战军,后来叫第三野战军,由陈毅和粟裕领导,其实主要在山东发展。  东北野战军,后来叫第四野,由林彪、罗荣桓领导,主要在东北发展。  其实毛泽东已经为四个野排好了名次,打仗他最侧重的是林彪,辽沈、平津都依靠林,所以东北野虽然叫第四野,但实际上是排第一的。  排第二的,就是彭大将军的西北野了,毛在选择朝鲜战争的主帅时,先找了林彪,再找的彭大将军,间接反映了毛的倾向。  排第三的,自然是中原野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参与淮海战役。刘伯承可以说是仅次于林彪、彭德怀的大将。  排老四的是华东野,毛和粟裕恐怕有些芥蒂,详见粟裕后来一直位列十大元帅之后,很多人都为粟裕鸣不平。但毛这样做,必定是有原因的。这也反映了毛心中对四大野战军的排名。
  @大蒸锅
20:02:47  晕,看懂我的话吗?国军可以打赢一百次胜仗,可以赢得一百次战术胜利,但是战略上,拿不下东北,明白吗?请先弄清楚什么是战术胜利,什么是战略失败。还有,要证实你的理论,请把我的问题回答一遍?OK?还要我重复吗?回答不了,就老老实实承认不懂,这不丢人?连国军投入多少作战兵力都不清楚,你谈什么架空?东北戡乱纪实里有国军原定的作战计划,打算投入多少兵力,打算怎么进攻?这些你都知道吗?过江不是打游戏,点一......  -----------------------------  能说下你认为国军应该怎么打吗?  你说“国军在东北怎么打都不赢”,然后你想说直接放弃东北?  你一边玩去吧,我不奉陪了。
  @大蒸锅
20:02:47  晕,看懂我的话吗?国军可以打赢一百次胜仗,可以赢得一百次战术胜利,但是战略上,拿不下东北,明白吗?请先弄清楚什么是战术胜利,什么是战略失败。还有,要证实你的理论,请把我的问题回答一遍?OK?还要我重复吗?回答不了,就老老实实承认不懂,这不丢人?连国军投入多少作战兵力都不清楚,你谈什么架空?东北戡乱纪实里有国军原定的作战计划,打算投入多少兵力,打算怎么进攻?这些你都知道吗?过江不是打游戏,点一......  -----------------------------  @汉之战虎
20:47:44  能说下你认为国军应该怎么打吗?  你说“国军在东北怎么打都不赢”,然后你想说直接放弃东北?  你一边玩去吧,我不奉陪了。  -----------------------------  你知道共军怎么打吗?你不是说能打赢吗?我告诉你共军怎么打,你告诉我国军怎么办?国军刚到长春,南满进攻了,新一军主力不得不回援南满?请问?你用什么部队过江打?要过江,不管能不能打赢,新一军作为攻击主力,肯定要在,可是新一军要在的话,南满要不要?补给线还要不要?廖耀湘为什么可以在四平背后插一刀,就是因为他先击退了南满的3纵和4纵,然后利用3纵喘息之机,突然直插,才捅了林彪一刀,再没有击退南满共军以前,廖耀湘都不敢轻动。这回,南满共军有经验了,国军主力来,我就逃,不和你硬碰,等你主力退了,我就打你的地方守备部队,打个稀巴烂。国军事实上,就是在南北满之间跑弯了腰,跑断了腿。东北问题是无解的,国共的背后是美苏,苏联全力支持中共,美国不闻不问,甚至美国劝老蒋放弃东北,交给联合国托管。被老蒋拒绝。这就等于,老蒋单独面对中共,朝鲜和苏联的三方压力,如果只有中共,那么东北问题早解决了,最多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朝鲜不允许南满共军入境,只要苏联不提供武器,中共必败。可是加上苏联,就不是老蒋可以解决的,所以说,东北问题是无解的,这不是打一个两个胜仗可以搞定的。
  @汉之战虎
20:38:18  四大野战军的排名  四大野战军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在1945年年底才略具规模。四个野具体如下:  西北野战军,后来叫第一野战军。由彭德怀担任司令,习仲勋任政委,在陕甘宁边区发展。  中原野战军,后来叫第二野战军。由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在晋冀鲁豫边区发展。  华东野战军,后来叫第三野战军,由陈毅和粟裕领导,其实主要在山东发展。  东北野战军,后来叫第四野,由林彪、罗荣桓领导,主要......  -----------------------------  呵呵,是五大野战军,不是四大,还有华北野。要说信任,最得毛信任的是华北野,作为御林军,虽然打了不少的败仗,但是,论忠心程度,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华北野的前身是晋察冀,是整个中共最强的两个根据地之一。另一个是山东。当内战爆发后,山东主力北上东北以后,晋察冀是中共关内最强的根据地,华北野也是最强的战力,可惜遇到了八路的克星七路半的傅作义,结果一败大同集宁,二败张家口,连老家都没了,最后只能沦为御林军,但好歹咬住了傅作义,使他无法全力增援东北。一野,二野,三野,都只有一个元帅,只有华北野和东野各出了两个元帅。可见,这才是毛的心头肉,也对,两个军事主官,正好是红一军团的两个军政长官,司令员林彪。政委聂荣臻,毛最为信任的两个人,一个擅长打仗,一个擅长根据地经营。
  除了东野,华野的战力是最强的,严格说,在西野被胡宗南追的满山跑,东野四平战败,苦心练兵之时,中野被挺进大别山弄得从正规军沦为游击队,华北野被打挎以后,是华野独立支撑了中共的战局,集中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两支主力,合成华野以后,打的有声有色,苏中七战七杰,莱芜全歼李仙州,孟良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包括豫东活捉区寿年等,直到七月分兵以前,华野都干得很出色,可是,七月分兵以后,·连续南麻临朐两场溃败,伤亡惨重。但是幸好补血能力强,很快恢复元气,没有华野,根本就不可能打淮海战役,五大野战军,东野当之无愧,战斗力,战功绝对第一。华野无论战斗力,还是战功稳稳位居第二。
  @汉之战虎
20:02:00  @老查-  南满是关键,没解决萧劲光,程世才,拿什么北上?政府军要占地,这是巨大的包袱,有限的机动兵力全消耗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地,最后的结果是死守变守死,更何况不救南满,连补给线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北上!杨奎松,杨天石等著名历史学家,都有专门的文章谈四平战后的东北,上面某兄弟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基本没什么争议,先南后北是国军唯一正确的对策  —————————————————  既然你也觉得先南后北的大战略正确,那么还谈什么过江追击,南满不解决,不现实解决北边问题,七道江会议,陈云已经把道理说透了  
  @大蒸锅
19:43:00  @老查-15 18:27:14   南满是关键,没解决萧劲光,程世才,拿什么北上?政府军要占地,这是巨大的包袱,有限的机动兵力全消耗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地,最后的结果是死守变守死,更何况不救南满,连补给线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北上!杨奎松,杨天石等著名 历史 学家,都有专门的文章谈四平战后的东北,上面某 兄弟 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基本没什么争议,先南后北是国军唯  —————————————————  没错,有朝鲜这个通道,国军无法隔断南北满的联系,萧劲光回哈尔滨述职,陈云去临江主持南满都走朝鲜,国军一点办法没有,东北只能是死棋,国军再能打,最多打赢一次一次战役,共军只要回去养好伤,继续回来打,国军最终也会拖死,可怜新一新六两大精锐  
  @老查-15 21:59:55  既然你也觉得先南后北的大战略正确,那么还谈什么过江追击,南满不解决,不现实解决北边问题,七道江会议,陈云已经把道理说透了  -----------------------------  大战略是先南后北没错,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果遇到好机遇出现的情况(例如对手士气崩溃),即使带有风险,也可以一试。  拿下齐哈之后,也不一定要死守到底的。  白、孙建议追击自然有他的道理,总比某些人说的干脆放弃东北靠谱。  还是老话,有争议的地方,双方的观点和理据都阐述完之后,由读者自行判断。
  @老查-15 22:06:10  没错,有朝鲜这个通道,国军无法隔断南北满的联系,萧劲光回哈尔滨述职,陈云去临江主持南满都走朝鲜,国军一点办法没有,东北只能是死棋,国军再能打,最多打赢一次一次战役,共军只要回去养好伤,继续回来打,国军最终也会拖死,可怜新一新六两大精锐  -----------------------------  “东北只能是死棋”,放弃东北还不是一样死?  那么你想说的是,国军怎么打都是死?那我们还讨论什么,已经没有讨论的价值了。  东北战场哪有必然输的?其实这是典型的书生思维了,用僵化的思维去推演的人,肯定怎么打都输。
  @老查-15 22:46:39  哈哈,我错了,楼主,和你讨论确实是对牛弹琴,我错了,你自己玩吧,你的水平太差了,和你讨论是我自讨没趣,我没大蒸锅那么好的涵养,还给你讲理,他也是有病,和一个小白说那么多,连五大野战军都搞不清楚,哈哈,再见,小白!  -----------------------------  华北野是1948年才搞的,而且地位没其他几个重要。
  @老查0412
21:59:55  既然你也觉得先南后北的大战略正确,那么还谈什么过江追击,南满不解决,不现实解决北边问题,七道江会议,陈云已经把道理说透了  -----------------------------  @汉之战虎
22:24:46  大战略是先南后北没错,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果遇到好机遇出现的情况(例如对手士气崩溃),即使带有风险,也可以一试。  拿下齐哈之后,也不一定要死守到底的。  白、孙建议追击自然有他的道理,总比某些人说的干脆放弃东北靠谱。  还是老话,有争议的地方,双方的观点和理据都阐述完之后,由读者自行判断。  -----------------------------  你有理据吗?我也是醉了,你有理据,请你告诉我,国军的战术计划是什么?战略手段是什么?过江预算兵力是多少?过江以后的战术目标是什么?白崇禧在视察60军营地时,感慨兵力严重不足你知道吗?杜两次飞赴南京请求最少增加两个军的兵力,才能保住均势你知道吗?真正指挥东北作战的杜长官和郑副长官联手劝老头子不要过江,你知道吗?关东军面对只有不到几万正规军,还一盘散沙的抗联,整整花了4到5年的时间,利用苏联陷入卫国战争的困境,才勉强扫荡了北满,让抗联退入朝鲜和苏联。共军的力量远比抗联强大,可是国军还远不如关东军,拿什么消灭林彪?你还谈什么理据?你除了观点还是观点,让你拿点干货出来,比登天还难。好了,这也是我最后一个帖子了,和你谈这些,确实对你来说,难度太大了
  @老查0412
22:46:39  哈哈,我错了,楼主,和你讨论确实是对牛弹琴,我错了,你自己玩吧,你的水平太差了,和你讨论是我自讨没趣,我没大蒸锅那么好的涵养,还给你讲理,他也是有病,和一个小白说那么多,连五大野战军都搞不清楚,哈哈,再见,小白!  -----------------------------  @汉之战虎
22:52:04  华北野是1948年才搞的,而且地位没其他几个重要。  -----------------------------  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是同一天成立的,你怎么不说?地位再不重要,也是五大野战军之一,也是御林军,也是方面军级别的,和其他野战军是一个级别的。
  @大蒸锅
21:41:19  呵呵,是五大野战军,不是四大,还有华北野。要说信任,最得毛信任的是华北野,作为御林军,虽然打了不少的败仗,但是,论忠心程度,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华北野的前身是晋察冀,是整个中共最强的两个根据地之一。另一个是山东。当内战爆发后,山东主力北上东北以后,晋察冀是中共关内最强的根据地,华北野也是最强的战力,可惜遇到了八路的克星七路半的傅作义,结果一败大同集宁,二败张家口,连老家都没了,最后只......  -----------------------------  我知道后来是五大。但年时是四大,后来才增加为五大。华北野在后期才成立,所以没拿来对比。  毛倚重的元帅有不少,聂是其中之一,但是最倚重的还是林彪。如果不承认这点,很多地方都解释不了。
  好了,只要不再回我的帖,我不再揭你的短,都理屈词穷成这样了,最后奉劝你一句,多看书,多看资料,否则我不揭你的短,自然还有别人来揭,自己强大了,才不怕别人揭短
  @大蒸锅
23:02:27  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是同一天成立的,你怎么不说?地位再不重要,也是五大野战军之一,也是御林军,也是方面军级别的,和其他野战军是一个级别的。  -----------------------------  中原野战军的雏形在1945年就有了。
  @大蒸锅
23:02:27  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是同一天成立的,你怎么不说?地位再不重要,也是五大野战军之一,也是御林军,也是方面军级别的,和其他野战军是一个级别的。  -----------------------------  @汉之战虎
23:06:16  中原野战军的雏形在1945年就有了。  -----------------------------  还要打脸,那么华北野的雏形更早,晋察冀什么时候成立的?45年,打大同,打集宁,战张家口,打怀来,涞水战役,这些都是发生在什么时候?都是哪一年打的,傅作义嘴里说的痛打的张宗逊,聂荣臻部是哪一年的事?要说雏形,华北野不敢说第一,也是第二,华北野是当时中共抗战后,最强大的武装,一次性复原了20万军队,就这样,还保持了将近30万军队,打一次大同集宁,就出动了15万多
  @大蒸锅
23:04:11  好了,只要不再回我的帖,我不再揭你的短,都理屈词穷成这样了,最后奉劝你一句,多看书,多看资料,否则我不揭你的短,自然还有别人来揭,自己强大了,才不怕别人揭短  ----------------------------  这个并不是揭不揭短的问题。如果你有道理,随便你揭短,但是回答不了“国军应该怎么打”的问题。  就是说,你能攻击别人,但自己建立不了自己的体系。能破而不能立,终归是空谈,是一  种理想主义的纸上谈兵。
  最后,附上一封46年,傅作义嘲笑毛泽东和聂荣臻的电报,后来他也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中央社察绥二十日电:傅长官作义致毛泽东先生,希接受教训,放下武器,参加政  府,促进宪政,电文如下:延安毛泽东先生,溯自去年日本投降,你们大举进攻绥包,  放出内战第一枪,愚鲁如我者,当时还以为这是你们一时的或一部份的冲动,决不会成  为你们党的政策,故曾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致电先生,作坦白恳切的呼吁。但一年来的惨  痛事实,竟证明这是你们经过长期准备的计划,并不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因而和平商谈  永无结果,而全面战事乃日益扩大。最近由于你们背弃诺言,围攻大同,政府以和平解  决的努力、均告绝望之后,本战区国军才迫不得已采取行动,救援大同,但这是悲痛的  ,并不是快意的,其目的仅仅在于解救大同之围,解救大同二万军民。然你们相信武力万能,调集了十七个旅,五十一个团之众,企图在集宁歼灭国军,城郊野战和惨烈巷战,继续达四昼夜,最后你们终于溃败了。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且已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被击溃被歼灭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 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等的全部主力。我不相信这是一军事上的胜利因为诚如你们所说,本战区国军武器最劣,人数最少,战力最弱,而好战心理更不如你们,虽然失败,似乎是应该的。但我们没有失败,失败的却是你们,所以这不是一个军事上的胜利,而必须称之为人民意志上的胜利。在这次战役中,你们摆在战场的尸体,至少在二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你们在溃退途中,因恐怖国军追击,竟至拼命奔逃,口鼻冒血,倒身路旁着比比皆是,这是一幅如何悲惨的画面,我不禁要问是谁杀死了他们。我按住心口问我自己,如果作战是为了我个人的私欲,或一个人的私利,那么是我杀了他们,我是一个最大的罪人,我应该遭受天谴。如果他们是在你的错误指导之下逞兵猖乱祸国害民,那就是你杀死了他们,在夜阑人静时,你应受到责备,受到全国人民的惩罚。"
  @大蒸锅
23:04:11  好了,只要不再回我的帖,我不再揭你的短,都理屈词穷成这样了,最后奉劝你一句,多看书,多看资料,否则我不揭你的短,自然还有别人来揭,自己强大了,才不怕别人揭短  ----------------------------  @汉之战虎
23:15:02  这个并不是揭不揭短的问题。如果你有道理,随便你揭短,但是回答不了“国军应该怎么打”的问题。  就是说,你能攻击别人,但自己建立不了自己的体系。能破而不能立,终归是空谈,是一  种理想主义的纸上谈兵。  -----------------------------  我确实回答不了国军怎么打,因为国军怎么打都是输,你知道,你可以告诉我,国军怎么打,不能直视 简单笼统的说打过江,怎么过江?浮桥还是船只?南满怎么办,补给怎么办,这些都应该你告诉我的问题,我已经告诉你共军怎么打,你应该告诉我,国军怎么应对,那些部队攻击,那些部队防守?南满怎么办,北满怎么办?这些你能说查清楚吗?说不清楚,你还谈什么?
  兄弟,别硬撑了,很累,你确实是真的不懂,到现在,一点干货都没有,除了喊口号,你哪怕说出一点点战略战术吗?除了指挥打过江,其他,是你说什么了?我问了那么多问题,你回答的出一个吗?何必呢?
  @大蒸锅
23:02:27  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是同一天成立的,你怎么不说?地位再不重要,也是五大野战军之一,也是御林军,也是方面军级别的,和其他野战军是一个级别的。  -----------------------------  如果地位这么重要,为什么很快就被撤销了?谁被打脸?  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野战军现时分为四个,以地区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
  @大蒸锅
23:20:31  我确实回答不了国军怎么打,因为国军怎么打都是输,你知道,你可以告诉我,国军怎么打,不能直视 简单笼统的说打过江,怎么过江?浮桥还是船只?南满怎么办,补给怎么办,这些都应该你告诉我的问题,我已经告诉你共军怎么打,你应该告诉我,国军怎么应对,那些部队攻击,那些部队防守?南满怎么办,北满怎么办?这些你能说查清楚吗?说不清楚,你还谈什么?  -----------------------------  “国军怎么打都是输”,你这个已经和天命论一样了。因为国军没有天命,所以无论怎么打都输的,直接投降好了。  那我们根本没必要谈下去,大家睡觉去好了。
  这个帖子放在这里,所有人都看得见,你知道为什么你的帖子回的人少?因为真没技术含量,我回你帖子是因为很想告诉你,喜欢历史不是这样的,是要踏踏实实的,都已经这样了,还硬撑有意思吗?好好看看书,多掌握一些再谈吧。这个问题真的没什么可多说的,国内研究国共史的专家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大家的意见早统一了。  杨天石和杨奎松两位教授的文章我之前已经贴过了,现在给你贴刘统教授的原文  四平之战之后,杜聿明大举进攻,林彪带着军队全线退过松花江,国民党的军队到了松花江边上突然停止前进了,当时林彪做了最坏的打算,哈尔滨准备放弃了,他带着主力部队到北满的树林里打游击。但是杜聿明到了松花江边上不动了,蒋介石也很着急,为什么不前进?不是不想打,而是兵力不足。只有一个军过了松花江,那么大的地盘怎么打?所以他被迫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而南满当时是肖华指挥的部队,国民党进攻的是刘玉章的52军,共产党的军队节节后退,一直退到安东,国民党军队眼睁睁地看着共产党的部队从鸭绿江大桥上跑到北朝鲜去了。国民党军队过不去啊,他是政府军,要出国得有外交手续。摘自刘统教授《刘统:1948年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真正原因》  真的,好好学习吧,这么多民国史专家难道都不如你我懂?
  @大蒸锅
23:02:27  中原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是同一天成立的,你怎么不说?地位再不重要,也是五大野战军之一,也是御林军,也是方面军级别的,和其他野战军是一个级别的。  -----------------------------  @汉之战虎
23:21:54  如果地位这么重要,为什么很快就被撤销了?谁被打脸?  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野战军现时分为四个,以地区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  -----------------------------  废话,那是御林军,撤销个屁,你到底是真傻还是装傻?你看见哪个文说撤销了,只是御林军不列在里面而已,我都忍不住发火了,从来都没有撤销。
  华北野既是御林军,也是中央直属的战略预备队,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哪里需要支援,华北野作为战略预备队,就会出现在那里。后来,果然出事了。一野搞不定西北,不得已向中央请求支援,于是华北野的18,19兵团在周士第和杨得志的指挥下,飞兵西北,支援老彭。而最强大的华北第一和第二兵团,始终留在中央身边,作为威慑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津巴布韦国防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