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十一是2018年佛教节日表的节日吗

有关佛教的重大节日有那些?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有关佛教的重大节日有那些?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有关佛教的重大节日有那些?佛诞日即释迦牟尼诞生日、佛成道日等。
有关佛教的重大节日有那些?佛教重要节日
①佛诞日即释迦牟尼诞生日。由于说法不一,世界各国佛涎日期也不相同,中国汉族地区和日本均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日;蒙、藏族地区为四月十五日;傣族地区为清明节后十天。佛诞日各佛寺一般都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教徒要以香水洗释迦佛像,故又称为浴佛日。
②佛成道日;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口子。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届时佛寺要举行纪念仪式,并煮“腊八粥”以供佛。为什么要供“腊八粥”呢?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曾苦行多年,饿得几乎死去,后遇一牧女送他乳糜,得免于死。释迦牟尼成佛后,人们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后来民间也逐渐形成吃“腊八粥”的习俗,用以庆贺五谷丰登,驱逐鬼邪瘟疫。
③佛涅架日;即释迦牟尼逝世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五日。但是释迦牟尼逝世的年代,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相差59年,南传佛教认为是公元前545年;北传佛教认为是公元前486年,后者是我国公认的年代。
④世界佛陀日;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把佛诞、成道、涅盘三个节日合并起来,称作“维莎迦节”,时间是五月中旬的月圆日。1954年在缅甸仰光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三次大会规定为“世界佛陀日”。在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这是一个全国性传统节日,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
⑤观音的纪念日。在中国有三个:
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
农历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
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涅盘日。
届时善男信女便举行盛大的庙会,被看作观音道场的浙江普陀山,更是摩肩接踵,香火旺盛。
⑥其他佛或菩萨的纪念日;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的诞生日。
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贤菩萨的诞生日。
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涅架日。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的诞生日。
农历七月十五是僧自恣日,即:孟兰盆会。
有关佛教的重大节日有那些?自恣
何谓自恣:就是佛教徒每年安居期满之日举行检举忏悔集会,请别人尽情(恣)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进行忏悔,同时也检举揭发别人的过失。此日称“僧自恣日”届时以百味饮食供养自恣僧,据说如此能使现生父母和七世父母都度脱苦厄。 在藏传佛教盛行的我国藏蒙地区,除了以四月十五日为佛的诞生日、成道日、涅盘日外,西藏拉萨“三大寺”僧众及各地佛教徒,还在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举办“传大召”(意为大祈愿)法会。法会期间进行辩经,考选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并于二月下旬举办规模略小的“传小召”法会,选拔二等格西。此外,还有晒佛节、浴佛节、燃灯节等。 汉传佛教最大的节日,在一年之中有两个,一是四月初八佛诞日的“浴佛法会”,一是七月十五自恣日的“盂兰盆会”。这两天都叫做“佛欢喜日”。此外,还有诸佛菩萨的圣诞及纪念日。遇到以上节日,僧人将在有关殿堂作法事,念佛号或举行其它纪念仪式。现将诸佛菩萨圣诞及纪念日(阴历)列举如下: 正月 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 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 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 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 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五月 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 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 七月 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 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 廿二日:燃灯佛圣诞 九月 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 十月 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 冬月 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 腊月 初八日: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以上诸佛菩萨圣诞及纪念日,还有几点须得说明: 1.根据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涅盘同是四月八日,故南传佛教国家将四月十五日定成“卫塞节”,作为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盘三期同一庆的佛吉祥日,而汉佛教的习惯是以四月初八为佛诞日,二月初八为佛出家日,腊月初八为佛成道日,二月十五为佛涅盘日。佛诞日举行浴佛法会,其它三日也要在寺院中举行各种纪念仪式。特别是腊月初八,煮腊八粥以供众,已成为民间的传统习俗。 2.诸佛菩萨的圣诞及纪念日,大多不见于佛教经典,乃是汉地佛教根据传说而相沿成习的,很难考定;这些佛菩萨中,除弥勒佛、文殊菩萨是和佛陀同时的印度人外(其生卒年月也不可考),其余佛菩萨都是佛所称赞过的他方世界的佛菩萨,根本不可能用当今世界的岁月时日来推算其诞日,何况那时也无岁月的记载。或有传说,正月初一日是布袋和尚生,而以布袋和尚为弥勒佛化身,就以这天为弥勒佛圣诞;冬月十七日为永明延寿禅师的生日,而以永明为阿弥陀佛化身,就以这天为阿弥陀佛的圣诞了。 3.佛菩萨的圣诞和纪念日,寺院中都要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按照佛教的惯例,这里特别指出的是,释迎牟尼佛圣诞宜放生念佛,有不可思议的功德;释迦牟尼出家日、成道日、涅盘日诵经一卷,比常日有百千万功德;观音菩萨圣诞念《普门品》一卷,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地藏菩萨圣诞念《地藏经》一部,胜造恒沙七宝塔之功德;阿弥陀佛圣诞念佛一句,罪灭河沙…… 4.此外,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日,“北斗星君下降”。汉化佛教认为,此星君管人间生死善恶之事,虽属道教玉皇大帝驾下,有什么事也会通知佛门,所以提醒七众,特别是在家二众:于是日宜持斋念佛,诵经礼拜,胜如日常有百千万亿功德也。
有关佛教的重大节日有那些?佛教节日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盘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 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 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廿二日:燃灯佛圣诞 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 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 冬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 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 腊月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无遮会 ??意思是贤圣道俗上下贵贱无遮,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七世纪戒日邀请玄奘参加在曲女城举行的无遮大会,印度每五年举行一次,倾竭府库惠施群有。大会进行75天,分别向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等教徒以及乞丐布施。中国无遮大会始于大通元年(529),梁武帝于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复幸同泰寺,设四部(四众)地遮大会,披法衣行清净大会,素床瓦器乘小车,亲升法座为众开涅盘经题,皇帝设道俗大斋五万人。 藏传佛教节日 传大召 ??是藏传佛教一种仪式,意为“大祈愿”法会。法会从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拉萨三大寺僧众及卫藏、安多和康区各地信众(多至数万人)齐集大昭寺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正月十五日夜拉萨八角街陈列酥油灯、酥油花,歌舞庆祝,称为灯节。法会上举行辩经,考选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法会最后以送鬼仪式结束。 传小召 ??藏历每年二月下旬,为期十天,进行有关宗教活动。法会期间三大寺僧侣在大昭寺参加辩经,选拔二等格西,由于规模小于传大召法会,故名。 浴佛节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 ??浴佛节前,佛教徒早已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只见寺院幢幡宝盖招展,香花灯烛及各色供品林立。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用旃檀、紫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质童子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即释迦太子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若参加的人太多,则采取由僧人手持杨枝醮浴过佛的净水为信众点浴的方式。整个仪式庄严隆重,洋溢着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 ??这一天,僧人在早斋或午斋前都要举行供佛祭祖仪式。善男信女都愿意在这一天来寺院烧香还愿,或礼佛诵经,或布施钱物,或打斋供众,或烧吉祥疏、荐亡疏,或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做佛事等等;而在寺外,各种经贸和文娱活动亦丰富多彩。由于围绕浴佛节的这类活动往往持续多日,参加的人众多,以至年复一年,在许多寺院形成了传统的庙会。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 ??根据戒律的要求,僧尼在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必须结夏安居,即在此动植物生长繁衍期间,定居一处,一者可免伤虫蚁,二者可专心诵经或禅修。至七月十五日则须各作自我批评或介绍修行经验,称为“僧自恣”。经过三个月的专修,僧众的功行必然大有提高,令诸佛欢喜,因此此日被称为“佛欢喜日”。 ??那么这一天怎么又成了盂兰盆节呢?这还得从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说起。该经说:以神通第一著称的目犍连尊者于禅定中见其亡母生饿鬼道中,虽使尽神通亦解除不了其母的饥饿倒悬之苦,于是向佛哭述。佛为说救济之法: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你应在那一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仗十方众僧的威神道力救脱你的母亲。目犍连依言而行,他母亲果然脱离了饿鬼之苦。当目犍连问佛将来佛弟子是否也可以通过盂兰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时,佛说:从今以后,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以使现世父母增福延寿,过去父母脱离恶道。这里的盂兰盆,为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救倒悬”,意为救度亡灵倒悬之苦;盆是华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此经一译出,立刻受到敬祖先讲孝道的中国人的喜爱。南北朝时,梁武帝首次在汉地创办盂兰盆会。如义楚在《释氏六帖》四十五云:“《宏明》云: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由于梁武帝的极力提倡,各阶层人士无不效法遵行。此后的历代皇帝以及百姓也都比较热衷于这一佛事活动,并不断丰富其内容,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盂兰盆节,不妨称之为“孝亲节”。如在唐代,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铺设供养,并伴有音乐仪仗,倾城巡寺随喜,甚是壮观;入宋以后,盂兰盆会逐渐由以盆供僧转变为以盆施鬼、放焰口超度亡灵的佛事活动,由孝亲变成祭鬼,寺僧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元明时期,这类习俗仍十分流行,盂兰盆会亦成为寺院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如元明本《纪住庵清规》云:“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启建盂兰盆胜会以济幽爽,以报劬劳。此会亦须预出经单,请大众随意披阅。此会有开甘露门一坛,请依而行之。”明袾宏《正讹集》中曾加以辩正云:“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为盂兰盆大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国斛,亦非兰盆。盖一则上奉贤圣,一则下济饿鬼,严可得混!”从中可看出明代以后与前说法有别,仪式内容与形式亦有些差别。对此,清代仪润曾欲两全其道,谓日献兰盆,恭敬三宝;夜施斛食,普渡鬼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结夏安居制在我国未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实行,僧自恣活动就更罕见了。而随着僧人素质及地位的下降,道风不振,盂兰盆会的徒具形式,由敬僧变为祭鬼的佛事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已有极少数寺院开始恢复和实行结夏安居的旧制,有的寺院在盂兰盆节恢复了宣讲《佛说盂兰盆经》的法会。至于广大信众总愿在这一天打斋供众,并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布施还愿,或放生,或求受三皈五戒、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打普佛、放焰口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十分感人,文嗣墙??男次?∷担?踔帘喑伞赌苛?饶浮返认肪绨嵘狭宋杼āR虼耍?谟劾寂杞谇昂笊涎荨赌苛?饶浮返染缒浚?统晌?艘酝?略汉兔窦涞囊幌钪匾?疃?4送猓?夜?劾寂杞诘姆缢谆勾?サ饺毡荆?殉晌?霉?囊桓龊苡杏跋斓慕谌铡?br& 腊八节 ??很早以来,我国老百姓即有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这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个风俗。相传当年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据此传说,汉传佛寺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纪念。如《百丈清规》卷二中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其中熬粥供佛成为常仪。佛教认为食粥有很多好处,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习惯。至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就更讲究,通常都用莲子、红枣、薏仁、云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种东西一起煮,称为“八宝粥”。不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别多,以满足前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过佛的粥特别吉祥,不仅自己食用,有时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这样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值得一提的是,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成道、涅盘都在5月的月圆日并于这一天举行浴佛等盛大的纪念活动。因此,腊八节吃腊八粥可以说是在中国形成的一个节日风俗。 佛教的教旗 ??我们在许多寺院的法会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兰人奥尔高特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的六种光色设计的,并在1952年举行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二次大会上得到确认。 ??六种光色为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其构图,纵横均为蓝、黄、红、白、橙等色,象征人类的各种肤色。其中,横的表示全世界人类的和睦相处,纵的表示世界的和平。从佛教立场看,教旗的六色(包括混合色)象征佛陀的庄严法相和佛教的博大精深。蓝色代表佛教慈悲和平的主旨;黄色寓示中道了义;红色象征成就福德;白色表示清净解脱;橙色象征佛法的根本——智慧圆满;五色的混合色寓示真如不二之义。 ??因此,佛教教旗是佛教的象征,是智慧、平等、慈悲、和平的象征,一切佛教徒乃至全人类都应团结在这一神圣、伟大的旗帜之下。 中国佛教的宗派思源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到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极盛时期。这时期,大乘各宗派先后兴起,呈现着百花争艳的景象。现将主要的几个宗派简介如下: 三论宗??依据鸠摩罗什(343—413)传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研究讲习而形成的学派名叫“三论宗”。它的宗义,是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从真空的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五蕴诸法虚妄不实,彻底破除三毒(贪嗔痴)迷惑,以建立一切无所得的中道正观。隋末的吉藏大师系统地阐发了这一理论。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中观系统的流派,龙树、提婆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瑜伽宗??依弥勒讲说、无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时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名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600—664)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之作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它的宗旨是广泛分别万有性相皆不离识。阐述诸法因缘体用,修唯识观行以转识成智(转依)。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著、世亲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天台宗??天台宗是以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538—597)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 华严宗??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发,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又名贤首宗。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中心思想,着重阐明法界缘起的道理和观行的方法。 天台、华严的宗义虽说导源于《法华》、《华严》,而实际上为中国所独创。天台的一心三观圆融三谛的学说和华严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都大大发展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展现了中国独创的大乘精神。 禅宗??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相传此宗的禅法是五世纪初的菩提达磨由印度传来。虽有单传心印,不立文字之说,实际上禅宗是以《楞伽》、《金刚》和以后出现的《六祖坛经》以及许多的“语录”为依据的。在八世纪,它又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约606—706)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慧能(638—713)主张顿悟,后世尊为六祖,弘传甚盛。从唐至宋,南宗的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出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下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合前五宗称为七派,都曾盛极一时,后来的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尤为兴盛。 净土宗??净土宗是依据《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五世纪的慧远是它的创始者,六世纪的昙鸾和七世纪的善导是它的重要的弘扬者。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只要信愿具足,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由于简便易行,不拘形式,能摄受广大群众,因而使净土在中国得到特别广泛的流行。 律宗??在戒律方面,依据昙无德四分律而加以大乘教义的解释,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律宗”的学派。它的重要人物是与玄奘同时的道宣。由于这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习大乘三学中,仍注重上座部戒律的止作二持的遵行。 密宗??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等传入中国,形成密宗。此宗依《金刚顶经》、《大日经》建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三密瑜伽。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这便是中国汉语系佛教的八大宗派。此外还有专宗俱舍论的俱舍宗,专宗成实论的成实宗,以及专宗摄论、地论、涅盘经的各宗派,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盛行一时,便不久便失去传承,或并入他宗了。 ??总观诸宗历史,隋唐是各宗兴起和极盛时代,会昌法难(844)后,除禅宗外,是诸宗衰亡时代。稍后有天台、贤首的复兴和禅宗的大发展,这可算是佛教复兴的时代,但也没有初唐、中唐那样的盛况。自元代起西藏佛教传入内地,很受朝廷的崇奉,但未普及民间,而汉地原有佛教则不及宋时兴盛。有清一代,汉地佛教没有什么起色,仅可保持原有的余绪。清末以来,上述八宗都有人研究讲学,有复苏的趋势。这便是从公元一世纪佛教初传到清末我国佛教宗派的大致脉络。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2016年佛教节日一览表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6年中国佛教节日一览表
2016年中国佛教节日一览表时间:历 / 农 历佛教节日名称1月17日(农历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节) 佛图澄圆寂日1月26日(农历腊月十七)净宗十二祖...
栏目:作者:阳
阳 历 / 农 历佛教节日名称1月17日(农历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腊八节) 佛图澄圆寂日1月26日(农历腊月十七)净宗十二祖彻悟法师圆寂、紫柏真可尊者圆寂1月27日(农历腊月十八)太虚大师诞辰日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监斋菩萨圣诞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五)石头希迁禅师圆寂日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永明延寿大师圆寂日、施护三藏圆寂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华严菩萨圣诞2月8日(农历正月初一)弥勒菩萨圣诞 猴年春节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五)四明知礼大师圆寂、广钦老和尚圆寂日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六)定光佛圣诞、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师圆寂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九)帝释天尊(玉皇大帝)圣诞2月18日(农历正月十一)真谛三藏法师圆寂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二)净宗七祖省常法师圆寂日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七)百丈怀海禅师圆寂2月28日(农历正月二十一)净宗九祖藕益禅师圆寂2月29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明代高僧宝华见月律师圆寂3月1日(农历正月二十三)牛头法融禅师圆寂日3月9日(农历二月初一)马祖道一禅师圆寂3月10日(农历二月初二)太虚大师圆寂3月13日(农历二月初五)玄奘法师圆寂、天台九祖荆溪湛然尊者圆寂3月16日(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道安法师圆寂日3月17日(农历二月初九)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圣诞日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三)四世班禅大师圆寂3月23日(农历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槃日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3月29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圣诞4月3日(农历二月二十六)净宗六祖永明法师圆寂日4月9日(农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日4月18日(农历三月十二)本焕长老圆寂纪念日4月22日(农历三月十六)准提菩萨圣诞、二祖慧可大师圆寂日5月4日(农历三月二十八)唐代李通玄长者圆寂5月10日(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慈航菩萨涅槃、支遁三藏圆寂5月14日(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道宣律师诞辰5月20日(农历四月十四)净宗十一祖省庵法师圆寂日5月21日(农历四月十五)佛吉祥日(卫塞节)6月3日(农历四月二十八)药王菩萨圣诞6月10日(农历五月初六)鉴真法师圆寂日6月12日(农历五月初八)善慧菩萨圣诞6月14日(农历五月初十)宣化上人圆寂纪念日6月17日(农历五月十三)伽蓝菩萨圣诞、禅宗七祖神会禅师圆寂6月22日(农历五月十八)宋代译经大师法天三藏圆寂、胆巴大师圆寂6月30日(农历五月二十六)齐梁时代律学大师僧佑大师圆寂7月6日(农历六月初三)韦驮尊天菩萨圣诞7月8日(农历六月初五)梁代高僧鸿楚法师往生7月17日(农历六月十四)明旸大和尚圆寂日7月18日(农历六月十五)不空三藏圆寂日7月22日(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7月24日(农历六月二十一)唐代法相宗三祖智周大师圆寂日7月25日(农历六月二十二)天台宗二祖慧思尊者圆寂日8月4日(农历七月初二)净宗八祖莲池法师圆寂日8月11日(农历七月初九)净宗十祖截流法师圆寂日8月15日(农历六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 盂兰盆节8月21日(农历七月十九)净宗三祖承远法师圆寂日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一)宋代高僧普庵祖师圣诞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二)唐代高僧圆测大师圆寂日、增福财神圣诞8月26日(农历七月二十四)龙树菩萨圣诞、隋唐高僧法琳大师圆寂日8月31日(农历七月二十九)虚云和尚诞辰、米勒日巴尊者圣诞8月31日(农历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圣诞9月3日(农历八月初三)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圆寂日9月4日(农历八月初四)黄财神圣诞9月6日(农历八月初六)净宗初祖慧远法师圆寂日9月7日(农历八月初七)慈航菩萨圣诞9月8日(农历八月初八)圣救度佛母圣诞9月12日(农历八月十二)圆瑛大师圆寂纪念日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月光菩萨圣诞 中秋节9月16日(农历八月十六)金刚智三藏纪念日、冈波巴大师圆寂日9月20日(农历八月二十)鸠摩罗什圆寂日9月22日(农历八月二十二)燃灯古佛圣诞10月1日(农历九月初一)北宋高僧元照湛然大师圆寂纪念日10月4日(农历九月初四)弘一法师圆寂日、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圆寂日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九)摩利支天菩萨圣诞10月12日(农历九月十二)虚云和尚往生日10月19日(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10月20日(农历九月二十)弘一法师诞辰10月28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求那跋摩三藏圆寂10月30日(农历九月三十)药师佛圣诞11月2日(农历十月初三)道宣律师往生、净宗五祖少康法师圆寂日11月4日(农历十月初五)达摩祖师诞辰、八思巴大师纪念日11月6日(农历十月初七)善无畏三藏纪念日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八)唐代高僧一行大师圆寂纪念日11月9日(农历十月初十)宗喀巴大师诞辰11月10日(农历十月十一)憨山德清大师圆寂日11月11日(农历十月十二)实叉难陀三藏圆寂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五)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圆寂日11月15日(农历十月十六)清末高僧法忍禅师往生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八)阿底峡尊者圆寂11月22日(农历十月二十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11月28日(农历十月二十九)悟道大和尚圆寂日、宗喀巴大师圆寂纪念日、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圆寂12月2日(农历十一月初四)净宗十三祖印光法师圆寂日、孔子圣诞菩提流志三藏圆寂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十一)悟道大和尚诞辰12月11日(农历十一月十三)唐代高僧慈恩大师(窥基法师)圆寂纪念日12月13日(农历十一月十五)华严宗初祖终南杜顺大师圆寂纪念日12月15日(农历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光菩萨圣诞12月29日(农历十二月初一)净宗四祖法照法师圆寂日光明佛坛【gmfotan】已有40万关注读者,是免费的公益佛学、修行、传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学平台。让您天天亲近佛菩萨,学习善知识,积累福报,让生命充满慈悲与智慧!请搜索本平台总目录,也可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检索。以下是近期读者阅读或转发最多文章:【810】近代规矩最严厉的禅七:《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选【809】南怀瑾:准提菩萨大法门【808】出家人的画,美到窒息【807】恭迎阿弥陀佛圣诞【806】佛喜日:恭迎阿弥陀佛圣诞【805】佛教与圣诞节【804】南怀瑾:持咒念诵要点【803】药师佛十二大愿【802】从二十四圣到耳根圆通(上)【801】“嗡阿吽”三字明的大功德【800】佛教尽虚空遍法界,包括所有无量世界【799】追忆26位高僧身影【798】大愿地藏王菩萨的十二大愿【797】净慧长老:做到这十六个字就可开悟【796】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图)【795】高僧教你如何用智慧回答不信佛的人【794】印光大师圆寂75周年 纪念他的非凡一生【793】阴德、阳德、功德、福德【792】元音老人:精进的打坐方法【791】星云大师:人开悟后是什么样子【790】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789】改变命运的十六个方法【788】文殊菩萨十大愿【787】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感应【786】放下分别计较享受自在与快乐【785】海涛法师出家的故事【784】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783】鬼神附体应如何化解【782】佛子必收藏:《佛陀一生的画卷》【781】纪录片《灵性的实相》【780】图说:珍贵的藏密实修唐卡【779】冬季九种极好的补气补血食物【778】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777】藏地最殊胜的七尊佛像【776】六道众生投胎转世的判断【775】为什么要信佛【774】寺院拜佛的十大礼仪【773】珍藏 | 大悲咒的由来与意义【772】图解亚洲十二个最著名的佛塔【771】习大大朋友圈:星云大师、十一世班禅点赞【770】圣严法师:佛教揭示&命相&&风水&的千古之谜【769】简便易行的法布施【768】七支供【767】佛教观点:反思巴黎受袭的极端恐怖事件【766】今天农历十月初五 恭迎禅宗达摩祖师圣诞【765】《佛法大意》:十小咒【764】微视:《行善改变命运》《缘分的秘密》《不孝顺父母的后果》【763】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762】初入佛门应该从那一部「佛经」开始【761】今天药师佛圣诞日 消灾祈福延寿大唱诵【760】明天农历九月三十:恭迎药师佛圣诞【759】海外博物馆珍品 | 药师佛像七幅【758】微视:《学佛与做人的180条道理》【757】星云大师:关于素食的十个精彩问答【756】真正的修行【755】推荐:《王凤仪嘉言录》(上)【754】佛教严禁杀生 为什么藏区出家人还能吃肉呢【753】星云大师:佛教的女性观【752】微视: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的来历【751】弘一法师: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750】恭迎观音菩萨出家日 图说九种观音身像【749】明天佛教重大节日:同沾法喜、共沐佛恩【748】柳田圣山:坐禅的哲学【747】南怀瑾: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上)【746】成为情侣、夫妻的前世因缘【745】虚云大师:在动用中修炼【744】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743】今天虚云大师往生日,重温他老人家最后遗言【742】图说:八十八句大悲咒【741】慈诚罗珠堪布:阿弥陀佛修法【740】《华严经》精华70句【739】三净肉与五辛 - 从习大大婉拒白金汉宫多宝鱼【738】八大秋冬养生素食及六种水果【737】佛说:为什么不能食肉【736】八个原因导致诵持咒语不灵验【735】虚云老和尚的珍贵手稿
微信热点文章
排骨网(www.paigu.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佛教节日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