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钱,全世界有钱排行榜遭殃吗

文章说,中国已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游客来源地,仅次于它的邻居新西兰。

近期,因澳大利亚政客和媒体扎推炒作“中国政治渗透”,澳大利亚对华舆论氛围比较“肃杀”。画风大都围绕那么被指“通华”的澳大利亚议员↓

但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11日找到了新鲜的角度。该报称,去年,他们(中国人)蜂拥而至澳大利亚的人数已经破了记录,达到133万人次。而且,中国人在新南威尔士一个州的消费额就达到32亿美元,这个数字在过去一年内上涨了20%。

文章还说,澳大利亚最大游客来源国是邻国新西兰,达到135万人次,中国已经排名第二。根据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史蒂文?乔博(StevenCiobo)11日公布的国际游客调查显示,截至今年9月,新娘南威尔士州外国游客总数超过41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为75.2万人次,占据很大比例。

“澳大利亚政府希望看到满载的飞机从上海飞往悉尼,北京飞往布里斯班,广州飞往凯恩斯”,史蒂文?乔博说。

}

[凤凰知道]中国人撒钱的花样为什么能世界第一


【导语】  这几天,北京自然博物馆一具无齿芙蓉龙骨架火了,不是因为它本身多珍贵,而是因为陈列骨架的玻璃柜里,铺满了游客从展柜缝隙里塞进来的一角、五毛乃至十元的纸币。有网友调侃说,这是希望恐龙骨架保佑自己从此不再骨质疏松么?


  最近一些年,在中国很多旅游景点,但凡有井或是鱼池水缸,你总能看到里边毛票、硬币铺得层层叠叠;而现在,连古代陵墓和古生物骨架都已经成了撒钱祈福的对象。中国人向来节俭,这种花样百出的撒钱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扔硬币许愿”的古老习惯是怎样出现的?  撒钱许愿的做法不独中国所有,只不过其他国家基本都是扔进了水里。


  今天世人对于把钱投进水里来许愿这件事一点都不陌生,甚至一些国家的城市会有意在广场上建喷泉,而路过的行人也会停下脚步,把硬币投入水中后许愿,希望能愿望成真。这个习俗的出现,最初是因为人类开始保护干净的水源。
  水是人类赖以维生的重要资源。所有主要的人类文明都在水源附近发展,而大型水域对成功的贸易和军事防御来说也很关键。同时,小规模地从泉水或河流引入干净水源对当地居民来说非常重要。人们通常为了保护干净的水源免受污染,会在一旁筑起保护设施,“井”就这麽出现了,这些“井”也成了居民平时相约的地点。
  干净的水源不只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许多古老文化和宗教认为干净的水有魔力,能净化不洁。凯尔特和日耳曼人就是如此,在古罗马时期,这两个起源相近的民族认为井水里有神秘力量,由神灵守护,而这些神灵就住在水中。如果神灵愿意,人们在井水前大声说话就可以召唤他们。并且,凡是想要祈求井中神灵的祝福,就得有所付出。于是,人们会将硬币或者其它有价值的物品投入井中,希望神灵可以保护他们,让他们愿望成真。
  那么“扔硬币许愿”习俗有多早?古罗马作家普林尼在公元2世纪时写道:“数个分开的泉水……汇流成一池广阔的池水。这些干净的像玻璃般的水让你可以看到池底闪闪发光的鹅卵石,还有人们投入的硬币……”

现在世界上最著名的许愿池,是罗马特雷维喷泉。这座建于1762年的喷泉上有一个年轻女孩的浮雕。据说她带着口渴的罗马士兵在罗马城外22公里远的地方找到了泉水,后来罗马人建造了水道把泉水引入了罗马,为全城人供水,许愿池的水就来自于水道系统。


  这座许愿池伴随着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扔硬币许愿也渐渐成为全世界游客接受的习俗。

●世界人民都扔得起劲,美国黄石公园的牵牛花池都遭殃了  往许愿池扔硬币迅速成为了全世界游客都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在罗马许愿池,每天有无数的人来许愿,而负责管理的市政人员每天早晨要清理池子,花半个小时将昨天的硬币吸走。每年,罗马许愿池搜集的硬币合计80-90万欧元,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去年夏天,罗马许愿池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维修,为了不耽误游客扔硬币许愿,特意在旁边加设了一个小池子。而在伦敦和巴黎,一些公园里没什么名气的喷泉,同样能看见池子里的硬币。在2006年时,英国媒体做过调查,英国人一年要往水池里扔掉300万英镑。
  但是,硬币扔多了,就算砸不到花花草草,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就有切肤之痛。
  黄石国家公园里有一个著名的温泉“牵牛花池”,因为蓝灰色的温泉看起来像一朵牵牛花而得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参观黄石国家公园的游客数量迅速上涨,很多游客也把这里当成许愿池,扔硬币许愿。结果,这些游客投掷的硬币多到影响水循环,水温变低,滋生了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将原本是蓝灰色的牵牛花池变成了黄绿色。

●还是中国人把扔钱许愿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扔硬币”这个习俗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已经不可考了,反正20多年前就有媒体发表文章斥责这种“陋习”:当年游客很虔诚地向绍兴鲁迅故居的一只缸里扔硬币,但其实那缸并不是什么法器、圣物,只是鲁迅家的咸菜缸。


流行文化在这件事情上的影响更是功不可没。十几年前,台湾歌手蔡依林的一首《布拉格广场》让无数少男少女怀上了去布拉格“扔硬币许愿”的美好愿景,可惜布拉格并没有许愿池,也没有一个叫“布拉格广场”的地方。如今,在一些旅游论坛上,还经常有人发帖询问“布拉格许愿池在哪里”。


  去不了国外的许愿池不要紧,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许愿池,扔硬币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许愿池。所以,中国大大小小的景点里,只要是个水池、水坑、甚至水缸里,最下边都铺着一层硬币,上边也一定漂着一层毛票。就连跟许愿完全搭不上边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难以逃脱这种命运,在纪念馆的水池里,有各种各样的硬币。

后来,“有水池才扔硬币”已经满足不了中国人了。在合肥包公墓,游客从棺椁室玻璃窗上的小洞投进钱币,墓室里各个角落都是钱币,不仅有人民币,还有港币、台币;在北京十三陵,地宫内历史文物上游客祈福所投过去的钱币堆成了小山;在长沙马王堆汉墓,游客们深信“能把钱丢到墓坑中央就能带来好运”,深达十多米的墓坑内,丢满了大大小小的纸币、硬币……


  当然,这些游客和福州三中的学生们比起来就弱爆了,大部分游客扔钱也就扔个一角、五角,扔一块的都不多。而福州三中有一个许愿圣地——厕所,厕所的蹲坑里不仅有大量硬币,甚至还有面额50、100的大钞。

●中国人为什么能把硬币扔出这么多花样?  外国人扔硬币扔了上千年,但也就在水池边扔一扔。中国人为什么能扔到花样百出,以致连用来科普展览的古生物骨架都能塞满毛票?


  首先要归功于导游们费尽心机的发明创造。比如故宫澄瑞亭水池,这本来就是故宫里的鱼池,里边放的也是自来水。但是到了一些导游的口中,养鱼池就变成了许愿池:“这是妃子们许愿的地方,愿望扔进池子里,过一段时间皇上会捞上来看。”于是,不少游客为了沾沾“福气”,就在这里投掷硬币。
  故宫的工作人员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池内所谓投币的石台其实是用来种睡莲的,一边可种5棵,红白都有。由于游客投币的行为,现在是随栽随没。”
  除了外界引导,中国游客的心理更为重要。很难相信有导游会说“给恐龙骨架塞钱可以保平安”,但还是有这么多人做了。除了盲从,在宗教社会学上,这叫“灵骸崇拜”:对于恐龙、猛犸象、鲸鱼骨等“大物什”,人们容易产生崇拜心态,其心理基础还是原始的万物有灵观。
  塞钱的做法也符合传统,善男信女们多年来一直希望通过塞钱与超自然界“做个交易”:有什么亏心的事,扔一个硬币就算赎罪了吧;指望走好运的,塞了张毛票就算“敬神”了。
  平心而论,往水池里扔硬币许愿,一般能给人浪漫感受,但是一些中国游客把咸菜缸、棺材、动物骨架都用来许愿的做法,让人感受到的,是他们无处安放的空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世界有钱排行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