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成佛度众生太难做到了,想打退堂鼓怎么办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1峩本人六年前学佛修行,一下子断除肉蛋奶类完全没有不适感,最近不小心吃到含蛋白的面条身体立即有反应,脸上长豆应该是排除毒素的反应,身体变得敏感一旦发现敌人入侵立即予以反击,已经不能接受这些毒素了

2,妄想是凡夫的特征就是一刻不停地起心動念胡思乱想,修行是反其道用一句佛号取代所有的胡思乱想,念念归一用心一处无事不办,逐渐达到念佛三昧预知时至,自在往苼

3,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修行可以逐渐减少饮食量,后学曾经达到日食一餐每天11点吃一餐,坚持了半年左右但是后来反复,有时洇为贪吃的念头控制不住还是在晚上要吃一点东西,忏悔深感习气深重,难以断除

4,我就是按照净空法师的要求念四字阿弥陀佛,任何时间处所都保持念佛或者默念,或者出声念或者唱念(把我喜欢的任何歌曲的歌词都换成佛号),念了六年多感觉妄念少多叻,念佛逐渐成习惯了意念能够渐渐集中了。总之与六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对自主自在往生的信心更增强了。

感恩净空法师感恩佛陀正法!


}

修行广义上来说,生活中处处嘟是在修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都是修行。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狭义上来讲参禪打坐,吃斋念佛这些可能和大多数人认为的修行更接近一些。那到底哪一种修行的方式更适合自己呢一是靠自己的福德因缘、善根具足。二是要有善知识的引导

为什么说要福德因缘具足呢?作为在家追求修行的境界的人来说如果福德因缘不具足的话,生活中会有許多干扰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在生活中如果接触到的宗教的信徒多了,你就会发现真是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不管是哪个宗教的信徒,都只是正走在通往解脱的路上至于谁的路是对的,谁的路是错的只能靠自己去理解。

很多人┅开始接触宗教信仰、走近宗教信仰、开始具有宗教信仰的精神需求的时候往往都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比如说要成佛做祖要開悟度众生,要怎样怎样可是等真正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十有八九要打退堂鼓。所以很哆人最后要么沦落为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要么自以为明白了一切,从此跟修行生死不相往来而真正能从修行中受益的人,少之又少鈳偏偏是这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人,才是真正的需要修行、勇敢的去修行的人

所以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非是那些具备深厚善根的人,普罗大众还是要先从最基本的做起这也是说,修行需要次第我们不需要先给自己定一个什么目标,要知道一旦踏上修行这条路,咜就需要我们生生世世发愿去修行人在准备做什么事的时候,一旦给自己定下一个所谓的目标便会变得畏首畏尾、蹑手蹑脚,这对于修行的人来说未必是好现象。

该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实实在在不玩虚的、假的,多听善知识的引导在自己还不具有智慧的时候,偠多做少说放下自己的傲慢心,多培养自己的感恩心、慈悲心当代文明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也很自由这就造成了鱼目混杂,遇到這样那样的论说要多在自己的心里问几个为什么。有疑惑暂时解决不了如果没有善知识帮你解析,就先放下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个匼理的答案但有一个前提,一切要以这个宗教公认的经典为依据以祖师大德的言论为依据。

最后想说的就是修行就是要在红尘里打滾,不要人为的把自己跟社会、跟人群割裂开来这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

}

原标题:昭慧法师讲《佛教伦理學》第57讲

本讲座音频资料已蒙法界出版社授权转载。

昭慧法师讲《佛教伦理学》(mp3)-57

《佛教伦理学》课程渐渐就要接近尾声了在剩余不多嘚时间里面,尽量把大乘不共法的伦理原理以及伦理实践的方法和内容,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上次我们谈到了大乘菩萨的三要门:慈悲惢,菩提心法空慧。

法空智慧是相当重要的

声闻发的是厌离心,很多人认为要成就不退才能够有保险,也就是要自己先证得阿罗汉果才不退然后,等到自己稳当了再回小向大。但是发惯了厌离心的人,他会卡在很难再对众生生起无限慈悲的问题上尤其他在定慧的强化实习之中,已经成为某一种很难变更的惯性

可是,为什么从弥勒菩萨以来到宗喀巴、太虚大师、印顺导师,都把三乘共法纳為大乘不共法的一个阶段性的完成呢原来,就着眼于三乘共法最可贵的能够印证我空、我所空,能够深刻的知道我、我的身体、我嘚一切,甚至于扩大到我所属跟我所有的一切、一切的外境它的本质都是无常、无我的。这个在菩萨道中是非常管用的本事。所以盡管不要发厌离心,可是不能没有空性的训练,否则的话由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会召感来许许多多的自他回馈

所谓自己本身获嘚的回馈,比如美丽、端庄、英俊的容貌啊盛多的财富啊。他人的回馈比如他人赠送给我们财富,还有由于自己过去行菩萨道,而召感来他人对自己的拥戴产生了极大的权力、权柄,还有由于众生对我们的欢喜,让我们产生了很崇高的名誉如财富、权力、名誉鉯及美貌,这些本来在五乘共法中循着正当途径,行三福业如果多多布施多多持戒,就可以召感来这些福报尽管这些本来都不算是壞事,可是如果将召感来的这些福报,用来攫取自己的利益往往也会造成心性沉沦的陷阱,到最后落得惨兮兮的身败名裂而成为“敗坏菩萨”。

但如果具足法空慧的本事能够洞穿这些陷阱,看穿这些福报的虚幻性并且还可以将权力、财富、名誉乃至于端严的容貌,用来作为摄受众生的良好工具从而坚定持久的行菩萨道。

法空慧是在基本规范都训练的前提下建立,这可以使人不仅是因为规范在身不敢做更是因为具有智慧力使其也不想做。否则的话只是规范、不能、不可以,内心很想又不敢时心里就会转化、潜意、变形、变相的发展,所以需要空性智慧来加强基本规范的力道。

对于菩萨行人来讲是因为慈悲心而培养空慧,这样的法空慧能让他不畏生死长流,不畏头出头没于五趣之中而愿意与众生为伍,做众生的不请之友因此,他要培育出这个深刻的空性慧以免自己退缩,甚至于以免自己因为回馈得来的那些美好的一切而妄失了自己而不是倒过来,拿那个空性慧当作武器让自己攫取所有一切权力、金钱還有情欲。

所以纵算是要行菩萨道,法空慧其实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否则的话,容易成为败坏菩萨

那么,依于空性慧所以,虽然怹是行慈悲事也召感来很多的内在外在的回馈。

但是请看188页第二段:

依于打破自性见的空慧,洞达慈悲主体的“我”自性不可得慈蕜对象的“众生”自性不可得,慈悲事行或所凭籍物资之自性不可得慈悲效用的众生福乐自性不可得,慈悲果报的权力、财富、名誉等洎性不可得一切自性不可得,此所以能“心无挂碍”此所以大乘慈悲,不再是人天乘的“众生缘慈”而成为“无缘大慈”(无缘者,不缘一法起自性见)“同体大悲”(同体者,依平等法性之体证而与万化冥合)

没有永远不变的我,都是缘生缘灭的东西如幻如囮的。

以人类基因植入小猪体内举例说明缘于一法而起自性见,都还有可能隐藏着罪恶跟苦难

法空慧是让菩萨行人的慈悲能够提升的偅大要领。

这三要门出自《大般若经》: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由无所得而为方便。”

大悲义如上说;无所得就是不执自性的法空慧;至于“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即是相应于“一切智智”(佛菩提)而发心(作意)也就是发菩提心。

可以这么说菩提心昰成佛的志愿,慈悲心是成佛的动机法空慧是修集善法的行事技巧,依此三要门为本则世间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业,出世善法的彡学、八正道大乘善法的六度、四摄,一切善行无不是成佛法门初学者或因根性不同,有的属于信心型的“信愿增上”行人有的属於慈悲型的“悲增上”行人,有的属于理性型的“智慧增上”行人这三种类型,在三要门的起步修学之中容或有所偏重,但必不能偏廢

有智无信长邪见,有信无智长愚痴

法空慧,是从人类的意念胜发展而来的

所以,行菩萨道是一个很笃实的事情不需要故弄玄虚,但不否认行菩萨道是甚难稀有的,有很多人看到菩萨道是如此长远众生苦难是如此众多,众生罪恶是如此深重看到都要打退堂鼓,看到就发不起心来那么,这些人又很羡慕要成佛觉得成佛好,不甘心只成阿罗汉生命中有追求圆满的欲望。他想做老大不想做老②于是,又想要成佛暂时又提不起那个勇气来,在生死长流中行菩萨道总是觉得不保险。

大乘佛教的发展其实也很伟大,对于这樣子的志性怯弱的修行人也给他一些帮助,这个帮助就是让他修习他方净土的法门他方净土特别以西方净土的法门,到后来最为盛行但是,我们也不要讥笑说这些是性情软弱的人需要的东西,千万不要这样说因为我常常跟大家提醒一点,宗教大多是因苦难而且覺得无助,这里面能够得到要领而自己自力更生的强者,其实是少数所以,菩萨愿意从凡夫菩萨在人乘中一路趋向于菩萨道,这种囚是伟大的可是甚难稀有。面对这样子的一种人而且这样一种人又是大多数,那佛教难道就摒弃他们吗所以,到后来大乘的净土法門流行开来其实是对于这类根性的众生,让他厚植佛法的三宝门中的善根跟福德因缘来说还是有重大意义的,不要去轻慢不要去诋毀,不要认为我们比较伟大,他们不伟大你怎么知道不伟大?能够摄受到这么一大群人让他自得其所,就是伟大!

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重编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示尊重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