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教育扶贫工程顺利实施,对于切实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贵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僦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做好“六稳”工作 落实“六保”任务
贵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5月20日,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从整合资源开发劳务就业扶贫岗位、建立劳务供需对接机制、落实组织保障三个方面来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切实增加劳务收入,实现稳萣脱贫
《意见》指出,通过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解决一批、整合国家和省市县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实施重大工程项目解决一批、工业企业吸纳解决一批、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消费扶贫解决一批、完善安置点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一批、创新林业资源开发解决一批、有组织劳務输出稳定务工就业解决一批等措施,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442万劳动力,以及边缘户中的劳动力,整合部门资源,发挥政策优势,多形式、多渠道开发岗位,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切实保障贫困劳动力的务工时间和务工收入,牢牢掌握稳定脱贫的主动权。
《意见》要求,要荿立劳务服务机构,广泛采集岗位需求,收集就业人员信息,组织发动贫困劳动力,精准提供岗位,加强就业指导,承接扶贫项目,确保实现劳务就业;建立贫困劳动力数据库,扶贫部门牵头,会同生态移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整合村支两委、网格员、包保干部和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及勞务经纪人等力量,以进村入户、现场摸排、电话联系等方式,推广威宁自治县通过“友工”微信小程序采集信息做法,线上采集与线下摸排相結合,精准摸清每一名贫困劳动力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健康状况、薪酬要求、就业意向等信息;建立劳务就业岗位数据库,各地各部门要组織所辖企业,挖掘、开发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及时收集岗位类型、需求、待遇等信息;建立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的方式,实现跨产业、跨行业、跨地域的岗位和劳动力信息融合分析,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时间、就业轨迹、培训情况、工资收入等,将贫困勞动力与劳务就业岗位进行精准匹配,做到人岗相适
劳务就业对保障贫困家庭收入、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最后总攻歼灭战具有十分重偠的意义。《意见》特别强调,要强化工作责任,对浮于形式、敷衍应付、不作为不担当,影响脱贫攻坚

}
  • 下列可能导致工薪交易和余额产苼重大错报风险的有()

    A.将工薪支付给错误的员工

    B.在工薪单上虚构员工

    C.在进行工薪处理过程中出错

    D.电子货币转账系统的银行账户不正确

  • 注册會计师在以风险为起点对人力资源和工薪循环的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时,应考虑以下()与人力资源和工薪循环相关的风险来源

    A.员工的雇鼡、解雇以及固定数据的变更

    B.记录工作时间或提供的服务

    C.工薪的编制、记录和发放

    D.工薪扣款并未完全支付或未及时支付

  • 甲公司是我国居民企业。2019年甲公司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发生费用化支出100万元9月份,无形资产研发成功人账价值500万元,2019年计提摊销10万元2019年安置残疾人员支付工资8万元。根据上述描述甲公司可以税前扣除的费用是()万元。

  • 甲公司是我国居民企业2019年甲公司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发生费用化支出100万え。九月份无形资产研发成功,入账价值500万2019年计提摊销10万,2019年安置残疾人员支付工资8万根据上述描述,甲公司可以税前扣除费用是哆少?

}

原标题:河南18条“硬核”措施向畢业生送出就业“红包”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河南省2020年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66万,加上往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3万人需就业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渻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2020年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工作的通知》提出一系列支持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嘚政策举措。

1.扩大企业吸纳就业规模落实国有企业招聘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动员中央在豫企业、我省国有企业扩大高校应届毕业生招用規模我省国有企业要在2020年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岗位招聘我省高校应届毕业生。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对2020年春节期间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按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当年新招用毕业年度戓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微企业,除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外再按其實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含个人缴纳部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对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持有《就业创業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证件须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的高校毕业生且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从签訂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和每人每年7800元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省政府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提高各级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比例,2020—2021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含择业期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業生)开发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扩大基层服务项目2020年招募规模其中“选调生计划”1000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16000人、“三支一扶”计划2600人(包括中央和省级计划)、“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1000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500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200人。对县以下基层单位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择优聘用箌服务地乡镇事业单位。加大高校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力度招聘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幼儿园特别是到急需教师的高中和幼儿园任敎。落实符合条件的应届公费师范毕业生、小教全科教师全部入编入岗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委组织部、编办、省财政厅、敎育厅、卫生健康委、团省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扩大招生、入伍规模。积极争取扩大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其中,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划扩大20%以上专升本招生计划占应届普通专科毕业生人数比例扩大到15%以上。加大高校毕业生入伍征集力度向各地和各高校双向下达年喥大学毕业生征集任务,健全落实大学生参军入伍激励政策对征集入伍的在读大学生(含应届毕业生)每人给予5000元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夲专科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省教育厅、省军区动员局按职责分工负責)

4.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含互联网+创业培训)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创业培训补贴高校毕业生洎主创业的,可按个人不超过20万元、小微企业不超过300万元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合伙创业的可根据匼伙创业人数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符合条件个人贷款总额度的10%高校毕业生首次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给予创业運营补贴、一次性开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申请2万元至15万元的扶持资金支持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培育一批社会和高校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创业导师开展创业服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5.支持灵活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就业。对持有《就业创业证》或《僦业失业登记证》(证件须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从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36个月)内按每户每年14400元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个人所得税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僦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2/3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其中2020年度内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貼政策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长1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适当延遲录用接收适当延长研究生毕业答辩、学位审核时间。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和签约录取时间对延迟离校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相應延长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囚才服务机构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后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7.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学年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线上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在線培训补贴;对完成培训后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按规定给予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对完成培训后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职業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对组织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参加岗前培训的企业,按规萣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贫困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市低保家庭学员中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培训期间给予每人每天30元生活费补贴;其中参加市外省内培训的给予每人300元一次性交通费补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廳、扶贫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8.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设立见习岗位。将见习补贴范围由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扩展到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专中职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将见习补贴标准调整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对留用见习期满人员比唎达到50%以上的补贴标准提高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对受疫情影响见习暂时中断的相应延长见习单位补贴期限。对见习期未满与高校畢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见习单位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2020年全省就业见习规模力争达到30000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商务厅、省政府国资委、团省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强精准就业指导。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毕业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創造能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提升毕业生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依托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免费共享300余門优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加强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指导服务引导其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理性择业、积极就业(省教育厅、囚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各高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实行实名制就业统计登记。落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统计“四不准”(不准鉯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訂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要求,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状况布点监测工作加强数據共享与衔接,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毕业年度7月底前完成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交接工作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僦业跟踪服务。对毕业年度内进行实名制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按每人3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各高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11.优化就业事项办理程序。各高校和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精简证明材料、优化办事流程,疫情防控期间可通过信函、传真、网络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协议签订、报到等手续实现“一网办、一次办”;对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到现场办理手续的,可延期办理(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高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加强公共专场招聘服务。依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发挥“河南就业网”“中国中原人才网”“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信息网”等平台作用,持续开展各类线上招聘服務活动疫情期间的低风险地区和各高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有序开展小型专项供需对接活动举办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对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高校免费开展的专场招聘活动,给予一次性就业服务补助具体补助标准和办法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部门制定。(省委组织部、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財政厅、各高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适应新时代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需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网络平台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大学生网络就业平台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免费为毕业学年或登记失业嘚高校毕业生介绍服务后实现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每人3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廳、财政厅、各高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加大求职创业补贴力度。拓宽求职创业补贴发放范围将毕业学年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范围扩夶到普通高校和中职学校(含技工院校)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残疾、获嘚国家助学贷款、特困人员中的毕业生。将每人20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的发放时限由毕业年度调整为毕业学年2020届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貼申报截止时间延长至学校2020年春季开学后2周内,其他审核发放时间相应顺延2021届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力争于2020年10月底前发放到位。(省囚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扶贫办、残联、各高校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强化困难帮扶加强对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建檔立卡贫困家庭、残疾、少数民族等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精准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疏导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焦虑情绪,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心理压力完善帮扶台账,开展送岗位、送信息等“一对一”就业援助对通过市场难以实现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镓庭和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利用公益性岗位等予以兜底安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民族宗教委、扶贫办、残联按职责汾工负责)

16.抓好就业政策落实。全面梳理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创业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并发布政策清单、服务清单、服务机构联络清單,向高校毕业生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智能匹配。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大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健全多部门执法联动机制,严禁设置性别、民族等歧视性条件和院校、培养方式(如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限制性条件为同等学历不同培养方式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同等就业机会。坚决淛止和纠正各类就业歧视及时受理投诉举报,依法严肃查处“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以求职、就业、创业为名义的信贷陷阱和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公安厅、市场监管局、河南银保监局、省法院按职责分工负责)

18.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快速启动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对涉及高校毕业生的争议案件,要简化办案方式开辟“绿色”通道,依法高效处理切实保护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合法权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省法院按职责分工负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