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智能协作机器人怎么样?

工博士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注于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生产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的科技型企业,与ABB、库卡KUKA、发那科FANUC、安川YASKAWA欧地希OTC川崎Kawasaki遨博AUBO现代HYUNDAI电装DENSO欧姆龙OMRON爱普生EPSON等机器人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

◆机器人本体及配套产品销售、机器人应用技术培训服务;

◆机器人在焊接、切割、搬运、激光技术、机床上下料、钣金折弯、锻造等领域的系统集成应用;

◆机器人变位机、导轨、防护工作房、焊接工装夹具等系统周边设备的设计和生产。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众仁路399B202007(王工:)

呼哧,呼哧~   继世界机器人大会与恰佩克之后   这个九月,大族机器人开往智能制造时代的展演列车来到了第三站——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   1 大族机器人——大有可为   世界变革风起云涌,5G与人工智能的浪潮不断涌向前,谁能踏浪前行,扬起时代的风帆,谁就能成为时代的下一个弄潮儿。   9月25日,在2021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一场关于智能制造的高端对话正在展开,来自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大族机器人等知名机构的学界与业界的知名人士齐聚一
堂,共话中国智造大族生机器人未来。


大族机器人成为大会受邀企业,是多年来在智能制造领域精心耕耘之结果。大族机器人以机器人技术为人民服务作为企业使命,立足中国,为汽车、医疗、3C、半导体和卫浴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企业赋能,提高生产力,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伙伴;走向国际,大族机器人将产品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智造的亮丽名片。   2 大族机器人——智进未来   智能制造时代究竟是怎样的?   它究竟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大族机器人总经理王光能作为大会重磅受邀嘉宾出席本次会议,作题为《智进未来 多感知融合的智能协作机器人》的主题演讲,为到场观众一一回答。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庞大而笨重的传统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工业精细化生产的趋势下逐渐显现其占地过大、危险系数高等弊端。   来自大族机器人的全新一代多感知智能机器人助手——MAiRA作为协作机器人走向智能时代的开山之作,首次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的人机交互这一历史性地突破,充分拉近人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成为生产过程中亲密的伙伴,人机协作变得高效而便捷,为工厂生产力的提升带来无限的想象。  

而在未来,MAiRA还将进入家庭日常生活,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多领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当您从睡梦中醒来,MAiRA为您做好的早餐或许已经到您床边……   当您的新能源爱车突发电量低的尴尬,来到配有MAiRA的充电桩,快速充电继续您的飞驰旅程……   “Hey,MAiRA”   “Hey,主人,欢迎进入智能协作机器人新时代。”   继续启程啦,坐上开往智能制造时代的列车——MAiRA号,下一站是?   大族生机器人   底揭晓↓   大族生机器人  2021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峰会   时间:09/28-09/30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以“数字驱动·智造未来”为主题,大会将围绕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汽车及零部件数字化转型、3C智造、数字化供应链与智能制造等多个热门技术及应用方向展开讨论,将通过***的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制造业,深入核心业务场景化痛点,以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信息化改造。   大族机器人将带来题为《智进未来 新一代多感知智能机器人助手》的精彩演讲,以多年的制造业深耕经验为您揭秘大族机器人如何为制造企业提高转型升级之秘籍,敬请期待。

}

5年前,一首《南山南》让深圳南山区成为全国文青打卡圣地。

而当他们拿着相机到了那里,才发现几乎毫无文艺可言,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和现代。

后来他们才知道,中国叫南山的地方有很多,最不适合劈情操的就是深圳南山,那里更适合干活。

真正让深圳南山出名的不是那首民谣,而是腾讯。

作为GDP总值广东第一、全国第四,人均GDP全国第一的南山区,有着数不胜数的科技企业。

腾讯、中兴通讯(000063)、创维、柔宇科技、金蝶软件、大疆等等,悉数在此。

此外还有腾讯的邻居,也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大族激光(002008)

近期大族激光非常有名。

由于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8%,被交易所暂停接受境外买盘,随后又被MSCI指数剔除。

大族激光是A股第二支因为外资爆买而被限购的股票,也是第一支因为“太好”而被MSCI指数剔除的股票。

在深交所,此前让外资欲罢不能的股票是格力电器(000651)美的集团(000333)

实际上,对大族激光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外资,还包括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领导官员,隔三差五就有人去视察。

甚至还包括已故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

一家市值不到500亿的中型企业能有这个待遇,不多见。

那么大族激光到底是何方神圣?

1916年,科学界的真神,爱因斯坦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

至于啥是受激辐射,由于涉及晦涩的物理知识,君临就不上物理课了。

简单点说,就是在特定条件下,用光照射物质,可以让物质激发出非常多的跟入射光属性一样的光,意味着光被放大很多倍。

但也许是这个科幻的理论过于超出同时代人的智商承受范围,直到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后,激光才真正面世。

1957年,美国科学家戈登·古尔德正式提出了激光的概念。

1958年,戈登·古尔德的导师和一位同学观察到了世界上第一束激光,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1960年,美国科学家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同年,苏联科学家制成了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

让人意外的是,贫穷的中国很快就跟上了。

1961年9月,美国人发明第一台激光器仅仅10个月之后,中国年仅31岁的科学家王之江率队发明了中国的第一台激光器,而且在激发效率上,领先美帝。

此后的3-4年,中国先后又发明了氦氖激光器、掺钕玻璃激光器、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CO2分子激光器。

1964年,钱学森给LASER起了中文名-激光。

爱因斯坦为激光提出了理论基础,钱学森为激光起了中文名,此外还有多位科学家因为研究激光而得诺贝尔奖。

甚至20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是给了3位研究激光的物理学家,这些足以说明激光的传奇。

激光给人类带来的贡献也确实配得上传奇。

前面讲了,激光是将入射光放大很多倍的光,能量同比也放大很多倍,而且是聚集在一个点上,可以瞬间产生很高的温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激光是一把光刀。

1961年,美帝就把激光应用在了视网膜肿瘤手术中。

随后激光在切割、焊接、打孔、全息摄像、条形码、打印机、光盘等等领域都大放异彩。

也正是有了激光,科学家才精确得知了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

在军工领域更是成为未来武器的最佳选择。

激光的实际应用需要借助激光加工设备。

可以把激光加工设备类比成一台数控机床,区别在于刀具换成了激光器。

激光加工设备位于整个激光产业链的中游。

跟传统的机械加工相比,激光加工的好处极为明显。

以光纤激光器设备为例,其切割速度是传统机械切割速度的5倍、焊接速度是传统焊接速度的15倍。

而且,精准、省料、表面光滑、静音。

关键是可以加工传统加工方式无法加工或者难以加工的复杂工件。

在打标领域的应用更是激光设备的拿手好戏,只要设定好程序,可以快速雕刻打印出任何图案。

从经济性的角度上讲,虽然单台激光设备要比机械机床贵,平摊到每个加工的零部件上,却便宜很多。

但对我国来说,非常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在激光诞生早期的研究全球领先,应用却毫无进展,几乎没有人研制激光加工设备。

这一切被一个叫高云峰的人改变。

高云峰,出生于吉林省一个几乎没有人听过的地方-桦甸市。

从小就成绩优异的高云峰大学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后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书。

有次南下深圳,高云峰认识了一位买了几台进口激光打标机的朋友。

设备经常坏,供应商售后差,国内又没有人会修,这位朋友就经常找高云峰帮忙。

高云峰脑子好使,竟然就这么掌握了激光打标机的技术。

1995年,这位朋友又要买进口激光打标机,高云峰当即表示:这玩意哥能做,你先付40万,3个月后东西做好,再付40万。

1996年,29岁的高云峰辞去南航体面的工作,到深圳华强北租了个100多平的房子,开干。

他给公司起了英文名Han’s Laser(汉族的激光),中文名,大族实业。

大族的第一个订单如期完成,高云峰也赚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让他崩溃。

当时国内激光打标机每年的需求量只有10台左右,一台国产设备30万,一年撑死300万的市场容量,买家还大多是科研机构。

而且高云峰自己摸索出的那点技术,完全没有竞争力。

中国虽然在激光产业化上很落后,但由于激光在国防军工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国家始终对激光研究给予大量支持。

中国10%的院士都是研究激光的,全国分布着非常多的激光研究所,随便一个专业人士都能秒杀半路出家的高云峰的知识量。

不过做研究和做生意终究是两码事。

商机是留给肯折腾的人的,当然也是留给能“忽悠”的人的。

高云峰找到了温州的纽扣厂,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按斤卖纽扣赚的是小钱,用我的设备在纽扣上印上图案和、商标,就可以按个卖,那才是赚大钱。

“忽悠”了大半年,差点倒闭的时候,终于有个纽扣厂老板上套。

纽扣厂老板的30万货款让大族激光活了下来。

正如高云峰所说的那样,纽扣厂老板大赚。

在浙江,往往一个村家家户户都是做同样的东西,相互模仿,一个纽扣厂用激光打标机赚了钱,也就意味着马上会有更多的纽扣厂用激光打标机。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起来,原因其实类似,一个人的厂子开了网店,邻居的厂子也一定会开个网店。

就这样,大族的激光打标机卖到脱销。

这比玩抖音快手赚钱快多了。

顺利的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当时大族的设备质量非常差。

当时的激光器电能转化效率只有3%,浪费掉97%的电能不说,还要添加额外的冷却装置。

这还只是个小问题,大问题是设备经常工作几分钟就没激光了。

靠着这么烂的设备发财,只能说大族站在了一个自己开启的风口上。

大族的生意实在是太好了,根本来不及生产。

峰哥愁啊,介咋整?再这么下去生意就被人抢走了,得扩大规模。

他找到了深圳市政府下属的投资机构,深圳市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1999年,他们共同成立了大族激光。

深圳高新出资438万,获得51%的股份。

也是那一年,大族搬到了深圳南山高新园。

引入投资人后,高云峰更不自在了,管理上经常闹矛盾,长此以往公司就毁了。

2年后深圳高新以2400万将46%的股份以拍卖的形式转让给了高云峰。

为了凑钱,高云峰把能抵押的都抵押了,甚至不惜借高利贷。

为了要回公司,高云峰够爷们。

看到深圳高新在大族激光身上爆赚,很多其他机构眼红,纷纷入伙,而且从那时至今,投资大族激光的人都赚钱了,这是后话。

回到高云峰手里的大族激光,又进入顺风顺水的状态。

高云峰那时候还完成了一次高段位操作:2003年10月,聘请中科院院士王之江出任大族激光副董事长兼总工。

王院士正是前面提到的发明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的人,被誉为“中国激光之父”。

其实早在2000年,王院士的恩师、“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就被邀请来担任顾问。

请来两位绝对泰斗级的光学大师,高云峰的算盘打的很精。

首先这是极佳的广告,其次将大大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

当然,能请得动这两位,也说明大族当时已经出类拔萃。

有大师助阵,大族的技术底子确实厚实了不少。

2000年之前,大族只有打标机,随着两位大师的依次到来,焊接机、钻孔机、切割机、PCB配套设备都有了,设备可靠性也大幅提高。

2001年,大族的打标机收入占比94.09%,2004年上市的时候降到84.62%,而到了2005年,随着PCB配套设备的出货,打标机占比骤降到59.82%。

然后,大族就进入多种设备百花齐放的状态,而且经过大族激光的带动,国人对于激光设备的需求也多了。

大族激光也像为客户创造了需求的苹果公司一样,享受着行业增长的绝大多数红利。

在国内,大族激光等同于激光设备。

变得财大气粗的大族激光也开始盖大楼,2009年,大族中心大厦和旁边的腾讯大厦先后竣工。

也是在2009年,大族激光摔了一跤。

2009年净利润同比暴跌97.77%,扣非净利润更是直接亏损近1亿。

金融危机带来的实体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萧条让大族激光受到重创,越来越多竞争者加入,也给大族激光带来挑战,而此前蒙眼狂奔积累的管理上的问题也在这个时候爆发。

痛定思痛,大族激光开始了改革。

成立多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对应不同的产品方向,而且每个事业部独立核算,避免在危机时对总公司产生冲击。

另外,要求每个事业部/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2%。

短暂的挫折和调整之后,天知道他要面对什么。

电动汽车、光伏、面板、消费电子、集成电路,都在大约2010前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再加上一直增长迅猛的PCB行业,大族激光全赶上了!

想想我大A那几年不就靠这些行业活着吗?

大族简直是信小呆、杨超越、一地金三大锦鲤的合体。

大族激光的业绩从2010年就开始了反转。

净资产收益率也在2009年见底后连年保持两位数水平。

几年下来,大族激光简直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大族激光在几个产业领域的表现。

属于大族激光的小功率业务,消费电子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中智能手机是大头。

智能手机/平板需要精密加工,传统加工方式无法胜任。

制造一部手机需要用到多种激光设备。

2008年,第二代苹果手机iPhone 3G就用上了大族激光的设备,如紫外激光切割机、PP剪裁机。

开始苹果向大族激光的采购额每年只有几千万,但到了2012年,采购额暴涨至14亿!

苹果成为大族激光第一大客户,大族激光也成为苹果第一大激光设备供应商。

被大族激光挤走的,都是国际巨头。

由于向苹果供应的设备利润率可观,苹果成为大族激光净利润的最大贡献者,推动消费电子业务成为大族激光最大的收入和净利润来源。

产品主要涉及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检测、激光切割等设备。

2017年,苹果为大族激光贡献了40亿的收入,大族激光总收入和净利润都创历史新高。

但由于智能手机增长乏力,2018年大族激光被苹果大量削减订单,业绩随即回落。

对苹果的依赖,是大族激光的一大隐忧。

对电动汽车来说,离了激光装备几乎没有发展的可能。

电动汽车一是需要更好的电池,二是需要轻量化。

在汽车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几乎全程需要激光焊接设备。

无论是哪种电池,里面都有强腐蚀性的物质,传统焊接方式几乎无法完成有效密封焊接,激光设备可以。

大族激光做的更进一步,可以提供全套的汽车电池生产设备,而不仅仅是激光设备。

从这一点上讲,大族激光是锂电池设备领域的稀缺标的。

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等都早已是大族激光的客户。

2018年8月,大族激光两次中标宁德时代的采购项目,仅这两次中标就给大族激光带来5.46亿元的合同。

预计十三五期间汽车电池投资额约560亿,激光焊接设备投入占比5-15%,市场需求约28至84亿元。

不能说是个特别大的市场,但一来大族激光可以提供其他产品,二来又是激光设备龙头,所以享受较大红利是大概率事件。

2018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汽车电池装备行业取得订单约9.8亿元,收入约6.5亿元,同比实现103%增长。

汽车轻量化方面激光焊接更是已经被应用超过了30年。

1985年日本丰田和德国奥迪就把激光焊接用在了汽车车身制造上。

续航不是问题的传统汽车都在发展汽车轻量化,电动汽车更加需要。要不做铝合金零部件的旭升股份(603305)能被特斯拉等一大票电动车厂家选中?

激光焊接可以把不同厚度、不同材质、不同表面状态的钢板对拼后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冲压成形,这样可以比传统焊接方式节省大量的材料,也就降低了车身重量。

当然,激光焊接的好处不仅仅是促进汽车轻量化,如今早已成为制造汽车重要的方式。

激光拼焊板在汽车上的主要应用

一套汽车激光拼焊板系统售价千万人民币起步,属于高端设备。

大族激光从2009年开始对拼焊设备和焊接工艺进行研发,并成功向客户交付全自动激光拼焊生产线,而且是双工位,激光器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更高。

大族激光全自动激光拼焊板生产线

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大族激光是宇通客车(600066)、金龙汽车(600686)、比亚迪等新能源整车企业的最重要的设备供应商之一,部分设备达到垄断级别。

激光焊接设备也已经导入上汽集团(600104)、一汽轿车(000800)东风汽车(600006)等公司生产线。

不过大族激光在汽车整车框架领域还没有设备供应,这是未来的突破方向之一。

面板分为LCD和OLED,面板行业也是激光设备的应用大户。

无论哪种面板,都有三个制程:

前段TFT制程、中段成盒制程、后段模组制程。

三个制程中,要用到激光晶化设备、激光制版设备、激光剥离设备、激光切割设备、激光检测设备、激光打标设备等若干设备。

2013年10月,大族激光推出激光液晶修复设备,进入液晶面板行业;2016年推出OLED玻璃切割设备,进入OLED行业。

在目前火热的OLED行业,大族激光已经布局了其中涉及的80%的激光设备,多个设备都是开创国产化先河,特别是柔性OLED激光剥离设备(LLO设备),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激光剥离是激光的一个高阶应用。

制作柔性OLED面板的时候首先要在玻璃基板上涂上一层聚酰亚胺(PI),然后在这个衬底上蒸镀OLED显示元件,最后进行封装。

但既然是柔性屏幕,就要把玻璃基板去除。

如果使用机械方法,对于精密娇弱的面板来说无异于摧残。

不同的材料对于同一种激光的吸收是不一样的,有的激光能够穿过玻璃,而被PI膜吸收,并溶解PI膜,让它丧失粘着性,这就可以实现柔性面板和玻璃基板的分离。

这种设备过去完全依赖进口,未来中国柔性OLED的生产规模将大增,大族激光的机会也来了。

目前大族激光在面板行业的收入占比还不高。

国内的面板厂家一般优先找国外的供应商,然后才是以大族为代表的国内企业。

这就是所谓的一供、二供。

但这也正是大族激光未来的增长点之一。

PCB应该是君友非常熟悉的板块,君临对这个行业进行过长期的跟踪研究。

如今中国已占全球PCB产值的半壁江山。

如果说PCB是电子行业的卖铲人,那么大族激光就是卖铲人的卖铲人。

从2002年发明中国第一个PCB激光钻孔机开始,大族激光就始终盯紧了这个行业。

不过长期以来,机械加工设备是PCB设备的主流,大族激光看好这个行业,但是又无奈激光设备始终无法成为主流,咋办?

以激光设备起家的大族激光一方面提高激光设备性价比和稳定性,一方面收购传统PCB加工设备厂家。

现在,大族激光已经是中国最大的PCB设备供应商,其中激光设备占比不足30%,主打产品是机械钻孔机。

2018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PCB设备实现收入约13.83亿元,同比增长110%。

LED属于半导体照明行业。

2017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达到6538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外延芯片产值约232亿元,同比增长27.5%。

外延芯片的衬底一般用蓝宝石等脆性材料制作,机械切割容易崩坏,激光设备是首选。

大族激光的LED激光划片机市占率高达90%。

也因为已经垄断,上升空间只能随着下游行业增长而定。

不过大族激光在LED领域并非只有划片设备,还有倒装电测机、全自动裂片机等设备,这些设备还有增长空间。

现在大族激光正在建设“脆性材料及面板显视装备产业化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

该项目计划生产的设备售价从30万-700万不等,规划产能约1010台,预计年产值约15.3亿。

能看出,激光设备不便宜,是个大生意。

在传统半导体领域,大族激光规模有限,主要提供一些低附加的设备,如晶圆搬运设备,不过也有晶圆切割装备这类相对有技术含量的设备。

光伏领域同样主要提供划片机。

这两年“工业4.0”也好、“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也好,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实现这些概念,工业机器人是重要组成。

大族激光从2014年左右通过子公司大族电机进入机器人领域,后面又通过收购控制了几家做机器人零部件的企业,2017年,将机器人公司独立出来。

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最大的是减速器,大族激光子公司可以自行生产。

数据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2017年大族激光的谐波减速器出货量全国第五。

大族激光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是人机协作机器人。

传统工业机器人的一大缺点是部署费用昂贵,便宜的部署费用也要比机器人本身的价格多出2-3倍,所以传统工业机器人适合能够大规模生产或者生产固定产品的大企业。

但对那些财力有限、生产规模有限、产品又不固定的中小型企业,传统机器人的成本是他们不能承受的。

便宜、小型、轻量的协作机器人也就有了市场,而且在医疗健康、物流、餐饮等非工业领域也有很大发挥余地。

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与优傲机器人共同发布的《2018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6.3亿元,同比增长75.24%,销量4216台,同比增长83.30%,销量占全球的20.08%,预计到2020年,销量将达16500台,市场规模突破18亿元。

全球来看,2017年协作机器人销量1.65万台,占工业机器人市场4.3%,市场规模超30亿;过去几年销量年均复合增速69%,预计2020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84亿元。

增速上看,协作机器人远超传统机器人。

2017年大族激光的协作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综合实力排在第十。

考虑到这个领域增速很快,加上大族激光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先天优势,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未来可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2016年大族激光与中航工业并购了西班牙公司ARITEX,大族占30%的股份。

这家公司可提供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同时还为飞机和汽车组装提供自动化装配方案设计、工装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生产线建设的产品及服务。

ARITEX为C919提供了4条大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所以大族激光也是大飞机概念股。

ARITEX实力确实不可小视,除了为中国的大飞机提供生产线,波音空客奔驰都是他的菜。

2017年12月,ARITEX中国中标波音舟山波音737飞机喷漆平台项目。

2018年6月,位于德国汉堡的空客第四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正式启用,生产线集成了ARITEX的智能钻孔机器人ADH。

被中国公司收购之前,ARITEX就已名扬四海世界。

可以看出,大族激光涉及的产业多到令人发指,这还只是几个主要的产业,目前大族激光有多达15个事业部。

不是大族激光贪心,而是激光的应用过于广泛,理论上说所有工业都是他的下游。

这几年大族激光一直在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并购。

一方面打通上游,一方面增强为下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令人称奇的是,虽然一直买买买,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大族激光商誉只有3.37亿,占总资产的比例不过1.84%。

但收购也有负面影响,公司现金流被拖累。

大部分年份,相比较于自己的体量,他的现金流不能算好。

回到业务上,目前大族已经形成产品的激光设备及自动化产品型号有400多种,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激光设备公司,已经发展沉淀的客户多达恐怖的3万个!

下游行业和客户多的好处是可以分散风险,坏处是需要庞大的维护团队。

所以大族激光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也在收缩客户,每个领域尽可能只和头部的企业合作。

大族激光的客户名单几乎可以组成一个世界/中国N强。

也正因为依赖大客户,2018年在苹果身上栽了。

不过对苹果的收入降低长期来看不会改变大族激光的走向,他还有的是机会。

激光器按照功率分为三种:

大族激光的业务中,消费电子、面板、汽车电池、LED/半导体等用到的都是小功率激光器设备,汽车轻量化、焊接、切割等用到的是大功率激光器设备。

在小功率激光设备领域,大族激光国内市占率45%,比第二名华工科技(000988)高35%;

在大功率激光设备领域,大族激光国内市占率35%,比第二名德国通快高21%。

看似增长空间都不大了,其实不然。

激光器占到激光设备成本的40%左右,大族激光已经实现小功率激光器50%的自产自足,这也让他在小功率激光器成本控制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大功率激光器大族还完全需要进口。

2018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大功率激光设备业务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9.60%,占总收入的20.26%,大功率激光器的成本却占到总激光器成本的一半以上。大功率激光设备的毛利率比小功率激光设备低了10多个百分点。随着国内激光器厂家的崛起,大族激光的国外供应商如IPG光电、SPI、相干等纷纷降价,可以预见的是,大族激光的大功率激光设备成本会持续降低。

另外,君临曾经介绍过的锐科激光(300747),在中功率激光器领域也有突破,让中功率激光器价格下降,有利于促进大族激光的中功率激光设备发展,目前在该领域大族激光国内市占率只有10%。

最有看头的还是自研激光器。

在激光行业,得大功率激光器者得天下,大功率激光器的典型代表是光纤激光器。

2017年,全球光纤激光器销售额为20.39亿美元,占工业激光器销售额的47.26%。2013年-2017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4.78%。

大族激光在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领域已布局多年。已经有600人的团队在做,累计投资也超过10亿!

2016年还收购了加拿大CorActive公司80%的股权,这家公司是专业的光纤生产厂家,产品可以应用在光纤激光器领域。

预计2019年大族激光就可以部分用上自产的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届时成本又可以下降。

最后说一点,至今大族激光还是一家“手工作坊”,虽然他制作的设备可以让别人更快更好更自动化地完成加工,但是激光加工设备本身却难以自动化生产,需要依靠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组装。

2017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495亿,同比增长28%,年复合增速26%;

根据《2018年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同比增长超过20%。

可以说,只要中国的产业升级仍在稳步推进,大族激光的好日子就一天也不会结束。

这是未来十几年,中国制造业最好的黄金赛道之一。

}

【文/潘敏瑶】自2008年优傲机器人推出全球第一款实现商业应用的协作机器人UR5以来,因其具备安全、柔性的人机协作特性,而在制造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致使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传统工业机器人巨头,还是新兴的机器人创业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协作机器人领域。

GGII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达1.05万台,同比增长95.35%。2014年-2016年,协作机器人销量CAGR为74.71%,远超传统工业机器人12.45%的CAGR。可见,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正以超高速增长。

本次工博会,除了国外耳熟能详的协作机器人外,国产协作机器人之多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更是恰如其分,以下就跟随暴走调研员的镜头一览各式友好而新奇的协作机器人。

由于篇幅有限,小编将协作机器人系列文章分为“国内篇”与“国外篇”,国内篇主要阐述国内的协作机器人展示,国外篇主要阐述国外的协作机器人展示以及协作机器人行业在“技术”和“市场”两大方面的趋势分析。

新松协作一体化生产线亮相

新松展出的协作一体化生产线上,所有生产加工环节均采用人机协作型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SCR5/SCR3)、轻载复合机器人(HSCR5)、双臂柔性机器人(DSCR5/DSCR3)、AR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和周边系统集成定制设备,与人一起完成指尖陀螺上下料、装配、包装及配送工作。

结合增强现实的应用中,柔性协作机器人通过笛卡尔空间牵引示教,易于调整机械臂姿态;机器人还可自定义力控调节,满足精密力控操作需要;笛卡尔空间定向具备碰撞搜索功能。

埃斯顿现场展示Barrett协作机器人WAM

埃斯顿展台推出的WAM人机协作机器人包括4自由度和7自由度两种类型。它可以模仿人类的肢节运动,其关节活动范围远超过传统的机械臂。它的反向操控能力可实现力控、触觉反馈、混合控制和远程操纵。

通过动力学技术,WAM机器人在关节部分已经实现直驱控制,可配备Barrett另一专利产品BarrettHand,以实现柔性和灵活抓取。BarrettHand其本身重量仅980克,可满足各种柔性自动化的需求。

达明推出全球第一款内建视觉辨识的协作机器人

达明机器人TM5应用解决方案配备移动工作台小车,可视现场情况调整位置,不须固定于流水线。透过智能视觉精准定位,能克服产品小范围位移,且多面的视觉定位功能保证灵活、精准的螺丝锁付应用,并与现有产线设备整合快速简便。

此外,透过TM专利3DLandmark功能,TM5能快速判读站别工作桌的位移,并重新校正点位,具有快速换线、高柔性生产的功能。

除了精准的视觉定位之外,TM5还能同时读取条形码,将条形码内容、螺丝锁附履历、全检数据采集,将数据库上传云端,优化客户质量管理,满足智慧工厂的需求。达明机器人此次与六家合作伙伴——嘉腾、杰瑞、松下、雄克、易控、欧潼携手展示工业自动化的无限潜能。

大族电机轻型设计Elfin机械手亮相

Elfin机械手是一款集减速机、电机、编码器以及驱动控制于一体的协作型六轴机器人;采用模块化安装,装配快捷,控制简单,维修方便,成本较低。

除此之外,该机械手采用轻型设计,标准额定负载为5Kg,自重仅为23Kg,方便在生产场地移动;其制造公差很小,重复精度能够达到±0.05mm,满足生产需求。

Elfin不仅能配合工人工作,也可以用于集成自动化产品线、焊接、打磨、装配、搬运、拾取、喷漆等工作场合。

珞石推出兼顾效率的协作机器人CB4

CB4协作机器人是珞石最新研制的一款协作机器人,其具有柔性保护层缓冲碰撞,而且实现了协作区域感应,即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感应速度,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能兼顾到人的安全。该机器人同时具备快速配置、牵引示教、碰撞检测等功能。

遨博i系列协作机器人全展示

不同于早先推出的i5,此次遨博智能推出的AUBO-i3、AUBO-i7和AUBO-i10,在承重能力、工作范围、应用领域等方面更多元化。其模块化理念设计,具有独特、精巧的机械设计结构,并拥有轻量级,高精度,易于编程、安装和部署的性能特点。

遨博i系列成功突破了机器人核心部件,包含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全国产化。遨博作为国内第一款通过欧盟CE认证、北美NRTL认证的协作机器人,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在此次发布会上,复星集团宣布注资遨博智能6000万元。

镁伽机器人展示MRX系列协作机器人

MRX协作机器人独创的将控制箱“塞”进机器人本体,结构极简,无需独立工作空间,不用改造现有产线布局即可快速部署,与人在同一空间协同工作。

MRX可通过多种测距传感器主动感知周围工作环境,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提前进入保护状态;同时,在壳体上采用柔性材料,结合运动关节层的力矩控制,能够实现纳秒级的碰撞停机保护,保障人机协作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MRX系列四轴协作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01mm,最大负载3.0kg,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装配线上小型零部件的搬运、装配、锡焊、点胶、螺接、拆卸、包装、检测等工序。

沃迪装备针对3C领域推出TCR系列协作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TCR系列是沃迪针对3C电子行业推出的新一代小型通用机器人,其为六关节驱动,负载5kg,工作范围800mm,典型TCP速度1m/s,具有拖动示教和碰撞检测等功能。

该款机器人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终端用户,可以方便灵活的编程调试,快速安装部署和良好的售后维护。除了可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行业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的搬运、检测、包装,也可以在物流、服务,教育、医疗等非传统工业领域使用。

达野智能以传统结构实现力控功能

首次亮相工博会的达野智能带来了以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实现了协作机器人力控功能的人机协作机器人。人机协作展示区中,机器人可定轨运行,信息交互,可拖动示教,支持防碰撞检测、拖动复现,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调试简易度。

双机互动展示中,使用一台控制器同时控制两台8kg负载机器人进行动作互动,其中一台机器人带动球柄,另一台带动运动轨道,两台机器人同时动作。拖动示教展示则采用国内领先的纯电流环力矩控制,拖动一台机器人动作,另一台机器人重现动作。

格力六轴单臂与七轴双臂协作机器人齐亮相

格力协作型仿人双臂系统采用七自由度仿人型轻巧“手臂”的构型,机械臂重量小于8kg,最大负载2.5kg,重复定位精度达±0.1mm,工作半径≥550mm,具有基于实时以太网EtherCAT的“小脑”,可以高效完成高精度的安全运动控制。

同时,具备ROS的“大脑”能够完成视觉及力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可快速应用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或与人密切接触的生活服务上。

格力另一款产品“人机协作智能轻型臂”为六自由度人机协作型机械臂,该机械臂具有结构轻量化、模块化,控制安全化、智能化的特点,可应用于3C行业等需人机协作的场合。

艾利特七轴协作机器人能识别抓取不规则物体

艾利特的七轴协作机器人EC75是艾利特ERC系列机器人控制器、ERJ系列一体化空中关节的集合体,是艾利特ERC、ERP、ERJ、ERS系列产品技术的集大成者。

该款机器人通用抓取系统,基于自主开发的物体识别、抓取位姿预测算法,引导机器人实现对任意刚性物体的精准抓取。通过2D和3D数据的融合,降低深度视觉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提高抓取成功率、增强抓取系统的通用性,并支持混杂物体抓取。

EC75可广泛应用于3C、物流、零售、餐饮等行业,为工业环境的“智能工人”和服务业机器人的抓取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扬天科技不锐家族系列产品亮相

扬天科技不锐系列轻型协作机器人机械本体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内部走线的形式,具有操作空间大、动作灵活、重量轻,持重比约可达1:3等特点。所有腕关节均可360度旋转,而末端关节可做无限旋转,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灵活性。

该系列协作机器人应用于电子、食品、机械、医药、服装、军工、汽车、家具等行业,满足搬运、装配、抛光、涂胶、喷涂、监测及拧螺丝等工位的要求,拥有高达0.02mm的可重复精度。

节卡首创无线连接示教模式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

节卡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首创了移动终端与机器人无线协作、免示教器功能的全新机器人控制系统。在机器人本体设计上,小助使用了一体化关节技术,对电机、减速器、驱控板等进行了整体优化,减小了机器人本体自重,7Kg载重规格的协作机器人自重也仅为21Kg。

该系列协作机器人告别了冗长的控制线,实现了一台移动终端可以对接数台机器人本体,摆脱了地理界限,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将任务传达给机器人;即使是零基础的使用者只需手动即可引导机器人完成编程,任务转换可在分秒内完成;内置力矩反馈模块,可以保证碰到障碍物时有力矩上限、避免人和物受到伤害,安全性有保障。

慧灵科技的协作机械臂Snake&Z-Arm通过更换不同的末端工具,可以成为工人的助手,还可与3D打印机、上下料搬运、锡焊机、激光雕刻机、分拣机器人等一起协同工作。

协作机械臂Snake&Z-Arm适用于自动化改造升级,具备安全、低成本、快切入的特点;适应小批量与多品类生产,可轻松调整生产工位;驱控与运动控制器内置的一体化设计,极省工作空间;拖动示教功能让不懂机械臂的人也可5分钟上手,操作简单,接口开放;在医疗、3C领域积累了解决方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柔性协作机器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