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水提镁过程中要加两遍盐酸?

水处理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锅炉补给水的预处理

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填入括号内。

1.为了保证良好的反洗效果,滤料的膨胀度和冲洗强度应保持适当,冲洗强度过小时,下部滤层浮不起来;冲洗强度过大时,滤料之间碰撞机率减小,细小滤料也易流失。一般来讲,石英砂的反洗强度为(C)L/(m2·s)

2.超滤膜是分离膜技术中的一部分,它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笼统地讲,超滤膜孔径在(A)之间。

3.常用中空纤维超滤膜材料有聚偏氟乙烯、聚醚砜、聚砜等,其中聚醚砜英文代号(D)

4.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澄清池,设计回流比控制在(C)之间。

5.活性炭用作吸附处理时,表征其理化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碘吸附值的含义是指在浓度为0.1mmol/L的碘溶液50mL中,加入活性炭(B)g左右,震荡5min,测定剩余碘,计量单位为mg/g,即每克活性炭吸附碘的毫克数。

6.当澄清池分离室泥渣层逐渐上升、出水水质变坏、反应室泥渣浓度增高、泥渣沉降比达到(C)以上时,应缩短排泥周期,加大排泥量。

7.(A)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原水或有机废水的处理,pH适用范围4.5~10。

A、聚合硫酸铁(PFS)

B、碱式氯化铝(PAC)

8.在电厂水处理中,为了提高混凝处理效果,常常采用生水加热器对来水进行加热,也可增加投药量来改善混凝处理效果。采用铝盐混凝剂时,水温(C)℃比较适宜。

9.当原水浊度小于(A)FTU时,为了保证混凝效果,通常采用加入粘土增浊、泥渣循环、加入絮凝剂助凝等方法。

10.为使澄清池泥渣保持最佳活性,一般控制第二反应室泥渣沉降比在5min内控制(B)%。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将适当的文字或数据填入括号内。

1.投加化学药剂——混凝剂,使得胶体分散体系(脱稳)和(凝聚)的过程称为化学混凝。

2.模拟试验的内容一般只需确定(最优加药量)和(pH值)。在电厂补给水预处理中,往往用(出水残留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判断混凝效果。

3.(直流凝聚)是在过滤设备之前投加混凝剂,原水和混凝剂经混合设备充分混合后直接进入过滤设备,经过滤层的(接触混凝作用)就能较彻底地去除悬浮物。直流凝聚处理通常用于(低浊水)的处理。

4. 过滤设备中堆积的滤料层称为(滤层或滤床)。水通过(滤床的空塔流速)简称滤速。

5.(透膜压差(TMP))是衡量超滤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膜表面的污染程度。

6.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领域内,为了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了采用活性炭以外,有时也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目前常用的有DX-906和(大孔丙烯酸)系列两种吸附树脂。

7.在过滤器实际运行过程中,水流通过过滤介质层时的压力降即为(水头损失)。8.(反洗强度)是指每秒钟内每平米过滤断面所需要反洗水量的升数。

9.通常要求超滤膜材料要具有很好的分离(过滤)能力、(亲水性)和抗污染能力。

10.过滤前加氯是加氯点布置在过滤设备之前,加氯与混凝处理同时进行,故也称预氯化,它适用处理(含有机物污染或色度较高)的水。

1.简述影响混凝澄清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因为混凝澄清处理包括了药剂与水的混合,混凝剂的水解、羟基桥联、吸附、电性中、架桥、凝聚及絮凝物的沉降分离等一系列过程,因此混凝处理的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水温、pH值、碱度、混凝剂剂量、接触介质和水的浊度等。

2.用聚合铝作混凝剂,有何优点?

答:①加药量少,可节省药耗;②混凝效果好,凝絮速度快,密度较大,易沉降分离;③适用范围广,对于高、低浊度水都有较好的混凝效果。

3.简述助凝剂在混凝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有机类的助凝剂大都是水溶性的聚合物,分子呈链状或树枝状,其主要作用有:①离子性作用,即利用离子性基团进行电性中和,起絮凝作用;②利用高分子聚合物的链状结构,借助吸附架桥起凝聚作用。

答:气浮工艺过程是在气浮澄清池反应罐前加入混凝剂,在混凝剂的作用下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脱稳形成细小的矾花颗粒;水流进入气浮池接触室后矾花颗粒与溶气水中大量的微细气泡发生吸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絮体并且上浮,在水面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提取镁为什么加入石灰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