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sal七公斤安全期会不会怀孕被扣

关于日本邮政SAL,我想说实在太慢了。。。。。求大神们帮忙_李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125,511贴子:
关于日本邮政SAL,我想说实在太慢了。。。。。求大神们帮忙收藏
1月12日我让朋友从日本用SALL帮我寄了一箱东西给我,里面有20个的杯子,和给我们家女儿买的双毛毛虫的鞋子,这个杯子是准备在公司年会上给公司抽奖用的,眼看年会还有4天就要开了,但是货到今天还没有到,网站上面显示1月19日在周转,然后后面就没有任何信息了。我打电话给,他们说没有此单号,我打电话给,他们说19号已经发往中国了,请联系中国邮政。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1楼 09:46&|
我也是这种情况!日本早已经发了!中国又没收到!真是醉了、十多天还飞不到吗?!
2楼 11:23&|来自
我也是这种情况,日本SAL这是怎么了?
3楼 12:36&|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日本EMS快递查询及运费价格介绍 | 海购门
日本EMS快递查询及运费价格介绍
浏览: 7,333 次
摘要: 随着日淘的火热,很多人开始使用日本EMS来寄送邮件,包裹等。海购可选用的日本邮件一般有四种,EMS(国际特快专递)、航空件、标准航空件(SAL),以及海运件(船运)。其中日本EMS是速度最快也是最贵的一种日淘运输方式。下面我们来介绍下日本EMS如何查询,以及日...
随着日淘的火热,很多人开始使用日本EMS来寄送邮件,包裹等。海购可选用的日本邮件一般有四种,EMS(国际特快专递)、航空件、标准航空件(SAL),以及海运件(船运)。其中日本EMS是速度最快也是最贵的一种日淘运输方式。下面我们来介绍下日本EMS如何查询,以及日本EMS价格等大家关心的话题。
图上是一包日本EMS快递包裹,上写“The Fastest and Most Reliable International Postal Service”(最快和最可靠的国际邮政服务)
日本EMS介绍
我们所使用的日本EMS也叫日本国际特快专递,是一种最快的日本到中国快递运输方式,当然也是最贵的。它享有国际邮件中最优先受理,按照日本邮政的介绍说是2至4天就能递送到国内收件人手中。实际情况来看,国内一线城市最快时可以做到,其它城市要多加1至3天左右,也就是一周内基本可以送达。不过有时碰上意外情况如航班问题、通关被扣以及当地处理情况不及等,就会再慢些。
通常使用日本EMS国际快递寄回来的情况是紧急需要或是重量轻的文件或包裹,比如文件、信件、明信片、贺卡、杂志、书,以及海淘衣服,化妆品等。一般重的包裹走日本SAL或日本海运比较划算。
日本EMS查询
通常我们可以从EMS快递单号直接辨别出来包裹是不是日本EMS运输的,日本EMS查询一般到官网去查,日本邮政EMS使用E字母开头,JP结尾的单号(E代表EMS,即国际特快专递,JP代表发出国是日本)。比如EJJP、EGJP等。海淘族也可以在“商品种别”看到EMS字样。因此我们可以单从运单号来判别包裹是不是日本EMS来运送的。日本EMS的发出地基本都在东京都,从“东京国际邮便局”的国际交换局发出。更多的可以看“”
日本EMS快递查询方式,建议直接到中国EMS官员进行查询,在打开的官网查询界面中输入13位日本EMS国际邮件单号,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然也可以到日本邮便局官网进行查询,在打开的页面输入单号并点查询EMS,结果如下如示。
日本EMS查询术语说明
“引受”表示日本邮政收寄包裹;
“通過”表示发送到国际交换局;
“国際交換局から発送”表示包裹从国际交换局发往中国;
“国際交換局に到着”表示日本邮政到达目的地中国;
“お届け済み”表示中国邮政EMS派送成功;
另外,如果出现“保管”意思可能要准备交税了。
日本EMS到中国多久
从海购门随机收集的十多个订单号来看,每一个单都可以在邮政官网查询到。日本EMS到中国最快的两天即可到手,堪比国内快递,慢的一周也应到手。用事实说话,上图即是一例。这个时间与形成鲜明的反差。
附部分日本EMS到手时间表(实际运单统计的)
4月17号寄出,23号到达,日本EMS到中国福州花时6天,3天到国内;
4月16号寄出,19号到达,日本EMS到中国苏州走了3天时间;
2月24号发出,29号到达,EMS用时5天时间;
2月12号发出,17号到达,EMS用时5天时间;
2月3号发出,10号到达,日本特快专递到温州用时7天时间;
1月17号发出,20号到达,EMS到绍兴用时3天;
去年11月4号发,9号达,日本EMS到南京用时5天时间。日本EMS到国内两天不到;
日本EMS价格(运费)
日本EMS运费价格在官网上有公布,大家可以去看看。这里列出来了,比如10KG日本EMS的价格是624元人民币,5千克的EMS运费在367块(5KG日本SAL价格在257块)。日本EMS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贵的,这点不因为岛国离中国的距离近而有所差别,甚至于比远在欧洲的快递公司还贵些。不过整体上看,日本EMS线路相对稳定些。这里推荐一家日本转运公司,运费相对便宜些。
日本EMS费用表(参考:1日元=0.06111人民币,图上所列日本EMS价格对应的重量都是指不超过不这个重量)
运费(日元)
运费(参考人民币价)
标签: , , ,
版权所有: 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订阅更新: 您可以通过
邮件被税查询
国际快递单号查询
日本邮政转中国EMS
日本邮政转普邮(SAL、海运等)
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WPYOU商务联系:闽ICP备号-1最近刚好有SAL包裹要到上海QAAAAQ要是被扣要去上海领吗TvT_日迷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50贴子:
最近刚好有SAL包裹要到上海QAAAAQ要是被扣要去上海领吗TvT收藏
其实是前天晚上10点多就到货了。小岩邮便总是挑这么晚的时间送货上门(吐魂)于是昨天一天事情超级多 到了晚上才休息下来就想水。结果好像是系统维护所以图片统统上传不了....&&&&于是拖到这个时间~不过话说最近海关太严格了。给我妹妹买了三个的包 寄的航空 结果在上海海关被扣了 于是又给我发回来了....于是我越来越担心我这堆和服是不是也会扣话说 妹子们哪位的邮件最近被扣了的都在这里报个到呗 .... 我也好看看情况是不是要往回发...我可不想再被退回来了 实在是太麻烦了....于是废话了这么多来上几张图。昨晚刚刚拆开的包.... 第一条残月妹子之前说要定的~其他几条状态也都很好~ 有的边缘有一点磨损 或者有一点折痕(可以熨烫掉)粉色那条拍的虚了.....
1楼 14:39&|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全幅加持 操控至上?SONY NEX-VG900
SONY下半年的全幅三部曲包括了A99、RX1以及NEX-VG900,而这三款产品顺势也都成为该系列的顶级机种,虽然一直有传言之后将会有比A99更强悍的全幅机问世,但在此之前A99依然是处于顶天的状态;属于Cyber-shot消费型相机的RX1,不仅仅是SONY消费机之中的王者,目前在市场上也找不到可匹敌的对手,这点我相信是无庸置疑的;至于归在Handycam麾下的NEX-VG900,倒是SONY给消费者的第二个惊喜(不得不说RX1给大伙的冲击太猛烈了)!VG900结合了E接环可换镜以及可转接A-mount镜头的优势,让不少摄影用户眼睛为之一亮,毕竟这样的设计一直是玩家梦寐以求的,虽然目前只实现在VG900身上,但是我相信距离NEX-9正式发表的时间应该不远了。
Direct By DaPang
▲文章开头先让大家看看小编这次带VG900上阿里山拍摄的片段,录影画质均设定为p / 28Mbps,使用的镜头包括有SAL2470Z与SEL18200,由于全程都是手持拍摄,加上SAL2470Z又没有镜头防手震机制,难免会有晃动情形出现,还请各位多包涵。因为单段的影片还不少,所以我会在文中陆续穿插VG900的高画质影片让各位参考,请留意唷!
当年NEX-VG10刚出现时小编就曾进行评测,那时候只觉得VG10不过是NEX系列的突变,并未想过NEX-VG系列会不断延续下去,目前日本已推出至VG-30同时搭载具备电动变焦能力的SELP18200,但台湾似乎还未有要引进的消息。双位数的NEX-VG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使用APS-C大小的Exmor APS HD CMOS,新发表的NEX-VG900则首次打破了这个传统,首次以全片幅(35.8x23.9mm)的Exmor HD CMOS作为家用摄影机的感光元件,与SLT-A99为同一块,并可记录同样3:2的2430万划素静态照片,重点是感光元件前方并不会有半透明反光镜削减进光量,且拥有NEX过去一直存在的转接老镜优势,毕竟NEX的“镜后距”是以“短”闻名的!。
图左是VG900、图右是VG20,各位可以自行比较一下两者在片幅上的差异;全片幅的尺寸为“35.8x23.9mm”、APS-C片幅为“23.5x15.6mm”。这边顺道解释一下摄影机规格中也满常见到的Super35格式,其实这格式的尺寸只有“23.6 x 13.3 mm”,严格说起来比NEX-VG20还要小,但是却常在业务级甚至是广播级的摄影机上见到此规格的踪迹,例如在今年第二季发表的NXCAM NEX-FS700就是采用这样的片幅。不过各位可别拿DSLR或DC的标准来看待它唷,这类专业摄影机它们的强项是在操控性与影像细节的保留上,这些对导演与动态摄影师来说,更胜过片幅尺寸!因为若是景深“浅”的一塌糊涂,掌镜的人应该会累死,因为目标很容易就跑出“焦平面”之外,所以静态拍照与动态录影两者的诉求可是大大的不同。
虽然VG900采用全片幅感光元件,但有趣的是它的原生接环竟是E-mount,也就是可接上NEX系列的镜头;但别担心,前面已为大家预告过VG-900可转接A镜头的优势,与LA-EA3组合后便能发挥全片幅的优势。
就如上图所示,当透过LA-EA3再搭配A-mount镜头时,用户可以自行决定APS-C尺寸的使用时机,好处就是可以提升1.5x的望远端,不过拍照划素就会受限在1030万划素;若是搭配E-mount镜拍摄的话,当然就只有APS-C尺寸可作业囉。
在机身接环一旁可以看到红外线接收器的位置,目的方便使用者即时进行遥控作业囉!
随机直接附赠的RMT-835红外线遥控器,内建许多拍摄或是播放的功能,若搭配电动变焦马达镜头的话,还可以直接进行变焦。若是搭配一般镜头的话,VG900这时就只能执行2.0x的数码变焦,目前也只有VG-30与VG-900有此功能。
过去这颗SEL18200一直是NEX用户也是小编最爱的NEX变焦镜,它除了有焦段上的便利性之外,同时它的画质到目前为止也可以说是NEX变焦镜之中的翘楚!所以我选了这颗镜头用来表现VG900在APS-C片幅时的画质。
▲【SONY NEX-VG900】SAL2470Z 实拍A
▲【SONY NEX-VG900】SAL2470Z 实拍B
▲【SONY NEX-VG900】SAL2470Z 实拍C
★ LA-EA3转接环
这颗转接环可是E-mount跨越至A-mount的唯一桥梁,过去大家一直争论NEX系统到底会不会有全片幅加入,因为E-mount已是定数,将E-mount改掉的话就不可能称为NEX了,所以SONY作了折衷的选择,那就是推出一款全新的转接环“LA-EA3”,让VG900具备双mount可用的优势,不过目前转接A-mount的镜头时是不支援自动对焦的,但自动测光倒是没问题!
当年首颗转接环LA-EA1推出时,一样也只支援AE不支援AF,但后来也是透过韧体更新来解决自动对焦的问题,我相信若NEX-9成真的话,SONY一定有办法解决这问题的。
随机附赠的LA-EA3非常轻盈,小编能确定的就是它采用金属接环,机身我就不敢说了,另外侧边的解锁推杆则是用来摘除A-mount镜头。
因为A-mount镜头的体积与重量都远远超出E-mount镜头,为了考量上脚架时的配重平衡,所以LA-EA3底部也设有一颗金属螺牙,但若是有摄影机专用的定位孔那会更好。
★ VG900 + LA-EA3 + SAL-2470Z
A-mount之中的标准镜皇我想就非“SAL-2470Z”莫属了,所以这次用来诠释VG900全幅画质的镜头便是它了,跟当初A99评测时的拍摄组合一样。
VG900加上电池与记忆卡的重量约1030公克、LA-EA3的重量为100公克、SAL-2470Z重量约955公克,但从上图可以看出VG900的辅助握套或是上提式握把皆集中在合体后的一端,要单手操作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头重脚轻...但这种机器也没人在单手作业就是了啦!因为另一只手通常要忙着手动对焦。
再来是VG900的正面及背面。
★ VG900与VG20的外貌差异
图左:VG900 + SAL-2470Z、图右:VG20 + SEL18200,为了要让强调VG900在操控与画质上的不同,找自家的VG20我想是最恰当的比较方式,而这也是FF与APS-C的较量;当然除了镜头大小本来就不同之外,两者的机身体积也是有差异的。
再来从侧面来检视,会发现VG900前端明显就是多了一截。
至于是多了哪一截呢?跟着小编往下看案情会更明朗(误)!
★ 直觉的曝光控制键及滚轮
2010年推出的VG10只有设计GAIN这颗独立键在萤幕该面的机身上,到了VG20身上终于有了IRIS与SHUTTER SPEED的独立按钮,但一样是藏在萤幕内的那一面,操作并不是那么直觉。现在VG900将“光圈、dB/ISO、快门速度”这三个参数的独立键设计在外机身上,而且是随手可触击的位置,并不再受萤幕位置的影响,操作时比过去更加的直觉,这也是VG900录影操作胜出A99的地方,
VG900前端多出这一截,机身尺寸就差很多,但操控性整个大胜!
“MANUAL”手动键按下后便可以快速切换曝光模式,或是白平衡设定,相信部分专业用家会用将它设定为“白平衡色温”控制,因为“MANUAL”手动键再搭配一旁的滚轮,便可以快速调整色温的冷暖值,同时也可以改变光圈、dB/ISO、快门速度的数值;另外这滚轮还有另一个特色,那就是可以静音操作,调整时并不会有机械音被麦克风收录进去。
这边要说明一下!“MANUAL”手动键需长压约两秒才会跳出“指定功能”,这个时候才可以做切换的动作,不然当你指定完成后,每次短压“MANUAL”手动键就可以叫出指定功能,以便即时切换。
▲【SONY NEX-VG900】SEL18200 实拍A
▲【SONY NEX-VG900】SEL18200 实拍B
★ 快速改变对焦模式
VG900在录影及拍照时的对焦方式可是大不同,先撇开A-mount镜头不谈(因为只能手动对焦),VG900在搭配E-mount镜头拍照时,是有AF(自动对焦)、DMF(直接手动对焦)、MF(手动对焦),这三种对焦模式可选择的,单按“FOCUS”键便可以快速切换对焦模式,且可以启用连拍或是连续对焦,但连拍最多每秒只能记录三张,这与A99的每秒六张可是有不小的落差,但毕竟VG900的属性还是一台摄影机,各位就别强求啦。在录影时单按“FOCUS”键,顶多就只能切换AF(自动对焦)与MF(手动对焦),而在手动对焦时萤幕会提醒你对焦的距离落在多少公尺。
VG900支援的储存媒体包括了Memory Stick PRO Duo、Memory Stick PRO-HG Duo、Memory Stick XC-HG Duo、SD、SDHC、SDXC记忆卡,很可惜的是不支援UHS-I规范下的SDHC/SDXC高速记忆卡。
★ 翻转萤幕与主选单
VG900搭载一块三吋92.1万划素的液晶萤幕,支援多角度可翻转且可触控,许多细部设定都得透过这触控萤幕来操作,但触控反应是我很在乎的点,用过NEX-5N/5R的电容触控萤幕后,总觉得VG900的电阻触控回馈感不够快。
看到左上图的选单接口是否很熟悉呢?就跟NEX的无反光镜相机如出一辙啊!VG900的拍摄模式不仅有实体键可切换,在选单中也可以设定。
★ 丰富的手动按键
为了让各位快速了解这些按键的功能,小编直接在图上标示了中文说明,其中比较值得介绍的功能键首先是“ZEBRA”,开启后可以在萤幕或电子观景窗内看到黑白斑马纹再流动,目的就是提醒掌镜者该些区块的亮度过强,很有可能出现过曝而导致细节丧失的情形;接着是“PEAKING”其指的就是峰值显示,能辅助手动对焦时的精准度,尤其是接上A-mount镜头时更需要它的辅助;最后是“WHITE BALANCE”,按下后搭配滚轮可以快速改变白平衡的内容。
斑马图案在选单内也有开关可以启用,但还是以实体键操作比较直觉,右上图就是斑马纹开启前后的差异。
峰值有白、红、黄三种轮廓颜色可选,且有强度可以设定,右上图是白色轮廓+中等级的示范。
●WHITE BALANCE
VG900建的白平衡选项虽然没有A99那样丰富,但只要有“色温”或“单按”可自订的话,其实也就够了,且有双轴白平衡可以微调。
这里是内置的单声道扬声器出孔。
▲【SONY NEX-VG900】SELP1650 实拍A
★ XGA OLED电子观景器
接着要看到这具电子观景窗,分辨率高达235万点,具备屈光度调节器,一旁设有眼睛感应器可感应肉眼是否有贴上,若有的话可以自动切换取景方式。
随机会附上大型橡胶眼罩,方便在明亮的环境下取景,因为环境光线太强很容易干扰辨识度。
低角度取景时还可以将电子观景器向上抬升约60度。
★ 冷热靴座的差异
从VG10开始早已并存热靴与冷靴的设计了,热靴当然是用来外接闪光灯或是麦克风,而冷靴则是用来安装录影用的补光灯。图中左上是VG900、右下则是VG20,可以发现两者的热靴结构是不一样的。
VG900的“多重接口热靴座”在这季所有产品中都几乎可以见到,包括了A99、RX1、NEX-6皆是使用这款全新热靴。
顶部握把侧边附有一颗3.5mm的外接麦克风插孔。
★ 内建5.1声道环绕式麦克风
这具5.1声道麦克风首次是配备在VG20身上,由四组微型立体声阵列式麦克风组成,可提供出色的前指向性与后指向性,且拥有低噪讯的优势;透过VG900的“多重接口热靴座”,还可以选配XLR-K1M XLR转接器,来搭配更高阶的外接麦克风,若预算不足的话相信这组内建麦克风还是够敷使用的。
通常我会习惯将“减少风噪声”的选项开启。
5.1ch环绕声与2ch立体声该如何选择呢?当环境过于吵杂时,例如人生鼎沸的夜市,我会选择使用2ch立体声;若当身处宁静的森林,且周遭三不五时会有虫鸣鸟叫声的话,我就会用5.1ch环绕声收音。
一样是随机附赠的“防风罩”,目的是为了减少风切声,尤其在这东北季风吹不停的冬季,是还挺实用的。
对我来说这是最轻松的作业方式,但要低角度取景比较适合,所以多数时间还是得用双手撑著。
★ 录影/拍照分别使用不同的防手震机制
左图是录影可选用的防手震机制,可以发现与拍照(右图)的选项有所不同,录影模式下多了“强”这个选项,可以获得更稳定的补偿效果。
★ 变焦拨杆与2.0x数码变焦的表现
图左是VG900、图右为VG20,可以看到至少有三颗按键在机顶,但当年的VG10可没有这些豪华配备啊!机顶就只设计了一颗快门键而已。
“PHOTO”是VG900的拍照快门键,一旁的变焦拨杆可以用来控制电动变焦马达镜头,例如:SELP1650或尚未在台上市的SELP18200。
像是搭配非电动变焦镜头的话,该拨杆的功能就只能执行2.0x的数码变焦。
▲2.0X数码变焦的示范!画质其实还不差。
★ 扩展对焦
“EXPANDED FOCUS”意思就是扩展对焦,而这也是VG20开始才有的功能,与“PEAKING”搭配一起使用更有利于手动对焦。
左图是一般对焦的画面,按下“EXPANDED FOCUS”键之后的扩展幅度就如右图,但无法在手动改变放大区域。
VG900的电源开关与MODE切换键设计在此,电源开关同时也整合了录影键。
顺着箭头推动拨杆,然后再把背后的电池向下推,就可以将电池卸下了。
SONY依然提供了NP-FV70这颗锂电池,原厂表示这颗锂电池可用来连续录制160分钟的影片,嫌电力不够的话还可以加购3900mAh高容量的NP-FV100。
★ VG900外接埠一览
终于要介绍到VG900的另一面了...因为机身的按键还真不少。
这里分别是3.5mm的耳机外接孔,可用来即时监听收音状况,另外还有A/V OUT的传输端子与DC IN电源输入。
上图可见到USB的传输接口与HDMI的输出埠。
VG900的产地同样来自日本,底部的附有金属螺牙与定位孔。
★ VG900与VG20较量前的准备
为了应付双机双镜作业,小编特别跟MANFROTTO的总代理“正成贸易”商借脚架及云台,这次的组合为M755CX3碳纤维三脚架,具备轻量且稳定的优势,同时再搭配MH055M8-Q5镁合金球型摄录影云台,利于录影作业且负重可达七公斤,应付上图这些装备绰绰有余。
另外小编还准备了一块金属支架,目的就是让双机能在同时间、同环境下一起作业。
★ VG900与VG20的双机较量
VG900与VG20最高的录影品质均为p / 28Mbps,当然小编也是拿同样的画质设定、曝光参数来做比较,但两机因为片幅的差异,适合的镜头也有所不同,为了凸显VG900全片幅的优势,一定是搭配LA-EA3加上A-mount镜头来作业,等效焦长也尽可能的调整至相同数值,然后均设定为手动对焦才进行PK,除此之外我都有开启“自动校正背光”这功能。接下来就请看看小编为大伙准备的比较影片,建议各位在播放时将画质设定在1080p,并以全萤幕播放;我会先放上VG20的影片然后才是VG900的对照组,观看时比较有比较的依据。
●第一组(f/16、0dB、60)
●第二组(f/8、0dB、60)
●第三组(f/8、0dB、60)
●第四组(f/6.3、0dB、60)
●第五组(f/16、0dB、60)
●第六组(f/5、9dB、60)
●第七组(夜间测试)
Direct By DaPang
▲前面日景的比较我比较不希望多加什么叙述来强调全片幅的录影画质一定比APS-C要好,但夜间录影时全片幅的高dB/ISO低噪声优势随即就出现了,所以小编准备了24dB与30dB的影片较量让各位参考,双机的dB范围皆是0~30,当片段播放至对照组时,各位记得多留意暗部的噪声表现唷。
★ 电影色调与相片效果
电影色调在VG20中也可以见到,开启后会加重画面的暗部,并提供轻微的暗角,画面给人的气氛也格外不同,这是VG900与A99的差异之一。在VG900身上看不到风格设定这功能,反而只给滤镜丰富的“相片效果”,但“柔和对焦”与“缩样”这两组相片效果只有在拍照模式下可以使用。以下提供“电影色调”、“普普风”与“高对比度黑白”的影片范例,其中普普风可作为增艳的一种手段,尤其是遇到阴天时非常好用,它不仅有提高饱和度的效果也会增加对比度。
▲电影色调。
▲相片效果:普普风。
▲相片效果:高对比度黑白。
★ 静态照片的拍摄
VG900支援RAW与JPG的档案储存,虽然最高有效划素可达2430万,但得留意这是使用A-mount镜头才有的优势唷!若是使用E-mount拍摄的话,划素会强迫降至1030万。
★ 各级感光度表现
附加压缩档:
▲测试环境:微光室内、手动对焦、上脚架、遥控拍摄。
VG900在静态拍照时的标准感光度范围从ISO 100~25600,并不像A99或是RX1具备“多框噪声消除”功能,同时也没有任何的NR选项,当感光度设为自动时,也没有范围可自订,这些都是跟A99有所不同的地方。就上图的表现来看,工作值约在ISO 800-1600之间,ISO 则可视为堪用值。
★SONY NEX-VG900?整体感受与使用心得
其实在11月初小编就收到VG900了,但对于这台高单价又身为首款全幅Handycam NEX来说,不多花点时间研究、取材,实在不敢随便把文章放上来,为了强调全幅与APS-C片幅的差异,小编特别跟SONY借了一台VG20来做比较,不知道各位在看过文中那七个对照组之后,有什么感想呢?!小编必须老实说,虽然VG900的感光元件规格与PK时的镜头等级皆胜过VG20,但使用相同参数作业所得到的结果却不如我的预期,除了低光源环境由VG900夺下胜利之外,其他几组的表现我感觉不到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我想VG900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那独立的操作接口还有E-mount可转接A-mount的优势吧!将来若LA-EA3可进行自动对焦的话,那VG900的实用性更再向上提升。
在接触VG900之前,我对过去曾测试过的VG10早就没啥印象了,只记得它就是主打录影功能的NEX摄影机,且当时的VG10其实还保留了许多NEX-5既有的选单与功能,两者存在的差异并不大;直到VG20推出后才正式把部分功能做出区隔,减少模糊的地带。VG900的出现总算让Handycam熬出头了,因为过去的NEX-VG系列并没有像样的操控性,反观VG900设有独立的光圈、dB/ISO以及快门速度按键,录影途中可以随时调整这些参数。内建的5.1声道环绕式麦克风,在收音后的还原性十分的逼真,若各位有观赏到文中的几部ASTON MARTIN DBS影片,我想除了除了车靓之外,带上耳机更能感受到那引擎声咆啸于道路上的远近感。拍照虽然不是VG900的主打功能,但是因为它搭载全片幅感光元件,所以它具备高ISO低噪声的优势,同时也能轻易的营造出浅景深画面。
◎ 首款搭载全片幅感光元件的NEX机种,拥有高dB/ISO低噪声的优势。
◎ 具备E-mount可转接A-mount的优势,可供想双系统的镜头资源。
◎ 极短的镜后距让VG900更容易转接各厂牌的手动镜。
◎ 内建四组微型立体声阵列式麦克风,能创造5.1声道的收音品质。
◎ 手动对焦及构图时,可同时显示PEAKING与ZEBRA,且具备独立键可开关。
◎ 手动曝光的操作直觉,“光圈、dB/ISO、快门速度”分别有独立的按键可控制。
◎ 采用XGA OLED作为电子观景器,分辨率来到235万点与A99同级。
◎ 转接A-mount镜头后容易变得头重脚轻。
◎ 目前透过LA-EA3转接A-mount镜头,尚未支援自动对焦。
◎ 于机身播放/选取影片的延迟感有点重。
◎ 不支援UHS-I规范下的SDHC与SDXC高速记忆卡。
★SONY NEX-VG900?SAL2470Z镜头拍摄(机身直出无后制)
★SONY NEX-VG900?SELP1650 + SEL18200镜头拍摄(机身直出无后制)
Sony摄录影机相关新闻日本资讯资料搜索
学习考试资料搜索
和风工具:|
博客:从日本寄来的奶粉被扣了,交了102元关税
发布日期:&&&&浏览:
次&&&&来源:和风部落
作 者:jpwind&&&&&&&&
让朋友从日本寄了8罐明治回来,被扣了。昨天去了武定路468号,被告之,只能取六罐,剩下的2罐要么放弃让海关销毁,要么寄回日本。无奈,选择寄回日本。准备下次去日本的时候自己带回来。 费用:6罐奶粉关税102元,2罐寄回去的邮寄费148元。加上SAL费用6700日元,和请假半天的工资,每罐奶粉超过300元了,5555.&有个阿姨,说家里有两个宝宝,这次寄来24罐奶粉,结果还是只能拿6罐,其余18罐退回去了。气得在哪里骂制定这个政策的人“断子绝孙”
评论总数: 7 条 网友评论
免费中介,公益留学进行中...
和风网最新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撸管会不会影响身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