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教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下城市民族工作

当前我国的城市民族工作初探
  一、当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定位与形势
  总体上看,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始终在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指导下,围绕当地少数民族社会成员全面展开。目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内容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城市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总体氛围。
  在城市适应与融入维度,根据西方城市发展理论,新流入人口完成城市适应的过程往往需要三个层次的调整:就业适应、生活适应以及身份适应。其中就业适应体现在经济层面,主要是流入者对职业角色转换的适应;生活适应体现在社会层面,主要是流入者对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社交规则的适应;身份适应则体现在文化层面,主要是流入者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并衍生出归属感。对于新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而言,在实现前两个层次的适应时即出现困难,如何实现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融入,是当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难点和重心。
  在制度建构的维度,各级政府机构中均设有专门的民族事务机构,配备了少数民族工作干部,其中包含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这一方面实现了少数民族干部服务少数民族群体的双赢局面,另一方面落实了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治理和城市事务管理的合法权利。同时,城市民族工作往往聚焦于本地主体少数民族以及户籍少数民族居民上,尚未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民族工作的范畴之中。大部分城市的民族工作部门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居住以及子女教育问题时大多仍然停留在事后调节层面,无法做到整体管控具象处理。在民族关系宣传引导的维度,各地政府部门将举办各种教育意义突出的活动作为主要宣传手段,营造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进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增强全社会促进民族团结的共识。在高度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趋向多元,各种利益诉求纷杂,有的原本是城市管理中简单的社会问题经过刻意渲染就被扣上&民族问题&的帽子而愈加复杂。加之境外势力和国内外民族分裂分子试图将中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国际化、妖魔化。这既对我国信息安全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也反映出我国的城市民族工作在有效信息的传播方面出现了跟进滞后和应对的不足。
  二、当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内容
  城市民族工作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内容;在不同的城市,因所面临的民族构成以及所显现的民族问题特征不同,在工作方法上也会各有侧重。但在宏观上,依然可以将我国城市民族工作集中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民族社区建设与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民族交往格局、城市居民结构发生着重大变化,实现公共资源多层次分配逐渐成为各城市的普遍共识。一方面在城市内部,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围绕改善居住环境,发展民族经济,落实宗教政策,稳步推进传统民族街区的现代化进程。如北京市政府在保持民族传统的前提下,坚持人本原则,逐步对牛街传统民族街区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了尊重民族特色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双赢。
  另一方面是落实城市对民族地区的对口帮扶项目,使城市资源向民族地区输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现代化进程,推进当地的城镇化建设。以上海为例,2006年云南德宏州启动上海对德昂族的对口帮扶发展项目,项目的实施使德昂族聚居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据统计,全州55个德昂族自然村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784元增长到2010年的2259元,德昂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二)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把民族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是我国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核心任务,也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已经形成了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民族法制体系,特别是《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发布后,城市民族工作已被纳入法制轨道,各民族群众法制观念得到初步树立。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各级政府根据新时期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其中,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关系协调工作的意见》(2004)、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的意见》(2010)、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意见》(2011)、云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意见》(2012)、青岛市《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意见》(2010)、宁波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等法律文件都非常具有代表性,确保协调民族关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强本固基的同时,城市民族工作的顺利推进依赖于相关主管部门的民族干部以及民族工作者。着力于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民族工作者自身素质,是确保民族工作稳步执行的基础。以广州为例,2007年广州市民宗局出台了《广州市基层民族工作责任制》,用以提高基层党政机关对民族工作的责任感,明确各级城市民族工作责任,完善基层民族工作网络。
  (三)完善城市民族工作与民族教育工作对接
  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在&结构&上呈现出了新的特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年龄构成上低于汉族流动人口,15岁以下及15岁至24岁流动人口比例高于汉族。《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5)》指出,青少年数量较少的是西藏、青海、宁夏等人口比较稀少的西部地区,广东省是青年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中西部民族地区的青年人口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比较少。这即意味着,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体是民族地区的青年人口,并且数字逐年增加。作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前端环节之一,学校和教育部门承担着接纳并帮助少数民族常住及流动人口适龄子女落实义务教育的重任。
  首先,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按照分级办学的原则,成立各类民族班级或学校。执行就近入学政策,实现无差别融入。一般情况下,民族工作部门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及时沟通了解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化解学生间因风俗习惯不同引起的纠纷等方面发挥作用。
  其次,便于服务特殊的教育对象,成立专门的&新疆班&、&西藏班&,在把民族学生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的同时,专门安排有对口开展教育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教师,负责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等进行密切关注与帮助,及时解决疏导学生异地就学可能带来的心理上的障碍以及生活上的困难。
  (四)落实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
  民族工作社会化的核心是将旧有的由政府主导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转变为公共资源供给主体多元化,优化公共服务的参与型管理模式,以满足城市少数民族人口需求多元化。主体多元化意味着,首先城市民族工作应该将政府、市场、社会、公民等多个主体纳入整体工作框架之内;其次多种主体在框架内部根据各自的职能不同处于位置,协同合作地为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样化需求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机制。
  十八大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明确的方向。在城市民族工作的范畴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需求尤为迫切。早在2008年国家民委在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了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重要性,&从我国的民族工作体制和我国的国情来说,政府在民族事务中起主导作用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要看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应该更多地发挥他们在民族工作中的作用&。随后,&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成为民族管理模式创新开始兴起。一些城市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作社会化模式和机制,通过社区工作的创新对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与整合。在维护和保障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权益方面,武汉市设有153个社区少数民族服务点、48个少数民族联系点和法律援助中心民委办事处,形成了以&少数民族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模式&;针对涉及民族宗教的文化冲突方面,上海市依托社区组织少数民族文艺队进行表演,举办来沪少数民族知识竞赛活动、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节和组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江浙两日游等活动。增强了各族群众相互间的文化理解,形成了以&族际交流为导向的社区文化融合模式&。
  正如吉登斯在其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所言,现代性的根本性后果之一是全球化,这不仅仅只是西方制度向全世界的蔓延,在这种蔓延过程中其他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城市作为现代化的载体,聚合着人类社会最光鲜靓丽的美好,同时也掩藏着各方利益的纠葛和黑暗。在城市中,少数民族是分享着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族群认同感的亚群体,其内部又因地域、民族、信仰的差异而异常复杂。他们既有着留在城市安身立命的渴望,又因其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快速现代化的城市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
  尽管在城市中少数民族所占的人口比重较小,由于少数民族群体固有的情感连接和群体认同,一旦发生相关民族问题,其波及性、影响性往往超出预计。这正是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核心所在。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的城市民族工作成效卓著。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服务社会、渗透基层、和谐多元&的互动性城市民族关系管理模式。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需要总结归纳现有城市民族工作的既有经验,创新城市民族工作工作思路,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力度,最终实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
下一篇:没有了
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民间美术属于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并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
一、引言 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
近年来,以二、三本院校为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散文的定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说,广义上讲,散文是一种与诗歌相对的文学体裁 ;从狭义上来说,是一种与诗歌、小说...
0 前言 对于 CI 设计,有些人还不熟悉,事实上CI对企业品牌的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CI作为企业形象战略,有其不可低估...
色彩在艺术家的手中,不仅是单纯的描绘与填充工具,而是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心理的表达描述着人们...
摘要 作为法国最具有争议的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无法归类是杜拉斯最为明亮的一个标签,这一标签闪现出了杜拉斯的边...
一、 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美学表现 (一) 少数民族宗教建筑的美学形式少数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的美学表现指宗教建筑的形体视...
在我国恢弘、悠久的民族文化中,民间美术以其多姿多彩、种类繁多而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中国民间美...
极简主义将传统艺术带进了死胡同,艺术家们开始探索艺术新的发展道路,干脆摈弃传统架上绘画的创作材料,直接以身边的...
美术专业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即为美术技能。而师范类的美术教育更要突出师范性,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能力。全方位兼容技...
师范类美术专业教学是一个独特而又新颖的专业教学。它不同于音乐、 舞蹈等专业教学;音乐和舞蹈的教学伴随着音乐的开始...[责任编辑:赵霞]
主管单位: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组织部
主办单位:阿勒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电话: 传真:
邮箱:altdj@重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本报杭州8月9日讯 (记者 金毅) 全省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今天在杭召开,副省长龚正出席并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我省城市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民族工作,坚持以“三个离不开”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会议强调,各地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的重大意义,开展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课题研究,认真研究和分析我省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寻求解决的新办法、新对策。要突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城市民族工作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进一步形成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合力,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资源有效整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格局。要着力探索完善城市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基层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强化社会服务保障功能。  作者:金毅(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重点领域: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常态下民族工作的重点领域:加强城市民族工作
日 10:32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作者:刘吉昌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二)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各民族交往更加频繁,交往内容更加丰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民族关系日益深入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各族群众对民族关系的感受更加直接、更加真切,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样化、日常化、复杂化。因此,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更为重要而迫切。  第一,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民族工作,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异常艰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协力推进。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逐步把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进入城市就业。他们进入城市,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长了本领、增加了收入,既提高了本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也缓解了民族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又可以通过技能提升、信息反馈、资金回流、回乡创业等方式带动民族地区发展。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为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转得出、留得住、富得了、融得进,能扎根城市,是实现各民族共享改革红利,共享城市幸福生活,增强城市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第二,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中心,人口密集度高,往来频繁,资讯发达,传递迅速,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具有决定性影响。来自西部边远、高寒、贫困地区,而且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存在诸多不适应,如对城市生活和管理方式不适应、对城市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不适应等。而城市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容易交织、容易爆发、容易扩散,也容易被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插手利用,在民族地区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重视和开展好城市民族工作,对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在经济上给予扶持,政治上给予关心,生活上给予照顾,情感上给予理解,权益上给予维护,有利于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消除彼此间的隔阂,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和谐稳定。  第三,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大部分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居住相对分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容易被忽视,他们的合法权益容易受侵害。在城市出现的侵害少数民族群众正当权益、伤害少数民族群众感情的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和媒体炒作,更容易引发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随着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增多,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第四,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融入城市,在城市生存与生活,有利于增加各民族在饮食、服饰、语言、风俗等方面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交流。城市民族工作,需要创新管理方式,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无原则的“息事宁人”,甚至“花钱买平安”现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孙志香)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合肥市民委:强化服务 多措并举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发布日期:浏览次数:
政策法规司
]  一、基本情况
  合肥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52个少数民族成份,4.8万少数民族人口,其中,城镇少数民族人口约3.3万人。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城市人口不断积聚,特别是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快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我市有43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000余人。2010年我市少数民族成份增加到52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8000多人。城市民族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二、主要做法
  面对新形势,合肥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落实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重在平时、重在交心&理念,圆好团结梦、共筑发展梦,不断加大城市工作力度,重宣传、强服务、促融合,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良好大局。
  (一)重宣传,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和谐氛围。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让&两个共同&主题、&三个离不开&思想根植全市各族人民心中,奠定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强化民族政策观念,在市委党校各级干部培训中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课程,在全市中小学开设民族政策、民族知识课程。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每年9月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仅2014年、2015年宣传月期间,我市就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宣传袋等宣传品3000多份,国家和省市主流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均对我市宣传月活动进行了报道,中国民族报、安徽日报等报刊、杂志刊发稿件40多条。
  (二)强服务,积极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新途径。不断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及时出台政策。我市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合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外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切实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二是建立服务平台。2011年,我市在市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少数民族维权工作站,已经为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提高免费法律援助咨询服务100多人次。2014年,我市在市清真寺挂牌成立合肥市少数民族服务站,聘请志愿者,进一步搭建少数民族交流服务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三是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新机制。积极组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新方法。2014年来,先后组织市辖区民族部门、街道、社区负责人赴北京、唐山市学习考察城市民族工作先进经验。探索构建两地共管新机制。2014年,市民委积极与藏族人口流出地四川省阿坝州进行互访,并签署《关于处置少数民族问题跨区域联动协作协议》。
  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困难和问题。一是积极开展调研、走访慰问活动。每逢重大节庆,特别是少数民族节日前,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通过集中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座谈会等形式,调研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近几年元旦、春节期间,我市都组织召开了合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代表迎春座谈会和合肥市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迎春茶话会,开展慰问困难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活动,每年都慰问约100户困难少数民族,发放慰问金约10万元。二是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积极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关注的&三入&等民生问题。积极引进清真餐饮企业,制定清真餐饮企业房租补贴政策,做好清真餐饮保障。到2015年底,共发放房租补贴资金200多万元。近年来,先后拨专款120万用于市清真寺新建大殿建设和殡葬设施购置等,投入35万元用于市回民公墓的日常维护管理。特别是2015年,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提升改造合肥南岗回民公墓,预计2016年完工。
  (三)促融合,建设各族群众共有家园。一是扎实推进民族工作进社区。开展组织实施城市民族工作进社区试点以来,在社区设立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联络点,开设少数民族服务窗口,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把民族工作融入社区日常事务管理。同时通过召开全市社区民族工作现场会、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活动加强推进。目前,已有20个城市社区创建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2个城市社区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二是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社区,以网格化、信息化、服务化建设为平台,实现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均等化服务和亲情化关注,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新市民意识,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在学校,积极尝试建立相互嵌入的校园坏境。在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班,实施推行&2+2&维、汉学生混住的管理模式;在市三十五中学,推动汉藏同学互动、互助,共学、共乐、共享。三是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近年来,我市一大批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其中,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民委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国民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瑶海区金大塘社区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特别是2014年,我市2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受到国务院表彰。2015年,我市又有5个先进模范受到省政府表彰、100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市政府表彰。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流入,在为我市繁荣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带来了难以避免的矛盾和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公安部门处理的涉及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矛盾纠纷10起,民族工作部门参与处理5起。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认识不到位,准备不足。对新阶段城市民族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准备不足,相应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或不够完善,使城市民族工作在政策指导上、工作措施上比较滞后。
  (二)少数民族自身存在不足,融入困难。一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自身习俗与城市文化的差异,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较难融入城市社会之中。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而民族意识很强,强调个性多,注重共性少,有意或无意间使自己成了城市中的&特殊公民&。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大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发挥&少数民族服务站&、&外来少数民族维权工作站&作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增强法制意识,依法维护好、保障好自身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创新思维,统筹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将城市少数民族服务管理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加大城市民族工作投入。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调合作、社会服务、法律援助等机制。依托社区平台,形成社会化服务管理,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三)加强两地对接,完善流出地与流入地区域合作。继续加强与少数民族流出地相对集中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的联系对接,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共同有效地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
  (四)把民族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立足合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把民族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并加强与各部门发展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为指导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确保少数民族和全市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