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神迹会被巫术挑战吗封印吗

现代佛教就是一个玄学.巫术和婆罗门教的结合体【无神论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694贴子:
现代佛教就是一个玄学.巫术和婆罗门教的结合体
是现今最接近佛教原始教义的一派。 可小乘佛教发展到呢,我一个朋友,去云南的小乘寺庙 出家了,出家前他告诉我“汉地就是一个玄学、巫术和的结合体”。汉地佛教其实是异化的,先生说“信仰的化是中华民族的大不幸”。 佛教产生的年代我没有考证过,但大乘明显偏离了小乘质朴内敛的优秀传统,大乘里面佛祖出场总是大地震动、天女散花等夸张场面,充满神话色彩。很多学者认为,大乘不是佛教,而是异化的教。所以,在这一层面来说,佛教是由如洹河沙般无量无边的谎言,神话鬼话,恐吓,意淫和牛皮级成的。有几个特点:1、。要求信徒给佛菩萨造像,供养偶像。比如就长篇累牍的宣传造像的功德;要求信徒自焚供养偶像。2、功德宣传。宣传信佛、供僧的功德,即使是大乘的早期经典《金刚经》,也说宣传该经的功德“不可限量”。3、地狱恐吓。对于质疑、诽谤的,大乘就诅咒其下“”。
的实质是精神传销,一旦深入被其洗脑,将是人生厄运的开端。被洗脑的人有几种:1、进入虚幻的人生。脱胎于教,所以人生哲学是那套,认为人生虚幻,物质空有。《金刚经》说“凡一切相,皆是虚妄”,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信徒被洗脑后,丧失人生的追求,泯灭亲情和爱情。比如某台湾女歌星信佛后,十年不和自己的亲生女儿见面。2、追求偶像的赐福。这类信徒多是净土宗和密宗的,净土和密宗宣传偶像法力无边,只要深信不疑就能改变一切,能扭转疾病和厄运。很多人生病后拼命念佛,希望疾病能痊愈。3、向往空华的彼岸。很多信徒不务正业,成天念佛念咒,抛弃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希望能求生佛国。
现在学术界一致认为,完全是伪造的。佛教很奇怪,一方面说自己是无神论,不相信造物主;令一方面又把自己的佛等同于造物主的地位,搞。比如里,要求信徒给佛菩萨造像。在里,要求信徒燃指焚身供养偶像. 特别热衷于敛财,蜕化成一个以发展寺院经济为目的的诈骗集团。特别是《地藏经》,地藏经里面不厌其烦的叙说造像的功德,而且要用贵金属造像,造好的像当然是寺院的财产。《地藏经》非常恶毒,经里说如果偷寺院的一粒米就会堕,简直太恶毒了,典型的维护寺院经济的利益。 今年四月我去三亚旅游,在,看到两个年轻和尚推着两个塞满百元大钞的功德箱从大殿出来,也许是方丈怕和尚们偷钱,功德箱是上锁的。看到这一幕,我深刻的领会到朱元璋对和尚的评价“国家懒虫,民间蛀虫,色中饿鬼,财上罗刹”。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我想问一下巫术和佛教是否有冲突?诅咒和因果报应有关系么?我想和你联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事情_百度知道
我想问一下巫术和佛教是否有冲突?诅咒和因果报应有关系么?我想和你联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能否留下联系方式,QQ号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诅咒...是一种运用精神力的东西,而佛是只了悟超出六道(轮廻)的方法(悟道)他们不存在什麼冲突...因佛祖在生时,古印度人己经懂得十万八千七种精神力的运用方法了(神通力)而这种奇能异术,一定不可用以修成&悟者上品&,因佛祖曾说明,一切神通皆是幻术!跟超出六道是完全无関及不必要的修行...只是内定禅觉间的幻觉...(可看&大佛顶首&的经文了)&业力&是比&神通力&更影响上三途的因果律的...主要是阿修罗/天人/福命皆有尽头的一天!也是神会死,福会完的主因了!所以从佛理来说,1)巫术和佛教是没有冲突2)诅咒和因果报应的关系来於&业力&的因果&律&3)而&戒(律)定慧&三宝,是出悟了生脱死的上乘法门!4)一切用神通力去影响六道一切皆可造&业&,分别只是时间&空间上的迟早问题...5)结论是,佛前也会用巫术但却不用!(十大弟子中就有神通第一而亡於诅咒术的阿罗汉果位仕了)6)若你深研後来的印度古佛,你将看到更多的可解答你这问题的史料!(如莲花生仕)
使用巫术来惩罚伤害了自己的人,是不是自己本身就会遭到报应?
参考资料:
采纳率:2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因果报应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邪术巫术,害不了念佛之人
特别提示:本文是作者给李罕师兄发的微信反馈。
师兄,早上好!末学向您汇报一下情况:自从我母亲听您的播经机后病体痊愈,关于这事已经向您汇报过了。现在要说的是另一件事:10号早上,我妈问我:“你知道妈的病是咋回事吗?”我说:“不就是我爸去世后您悲伤过度导致身体虚弱而病的吗?”我妈摇头说,这只是其中之一。我想想好像也有道理,按理一方的突然离世造成的悲伤也会因时间推移而好转,而我妈的病却是三天两头就犯,好不了一天又病了,为何病老是不见好转呢?
我妈说,10号凌晨,她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梦,梦见两位中年男医生给别人看病,我妈就站在边上。其中一位长脸,很庄严的医生就招呼我妈过去,笑呵呵地说:“你的病是被人咒的,害你的人也是害你丈夫的人,名叫某某,他想害你全家,但是你的孩子都念佛,所以他害不了,来我帮你拍拍。”接着他在我妈右肩膀上拍了两下,我妈说她马上感觉全是轻松。早上起来感觉全好了,是身心都好的那种。
我们村这个会巫术的人要了很多人的命,非常厉害。但是大家都没证据,没办法。我问我妈说,你知道给你看病的是谁吗?我妈说是佛,根据我推测长脸的那个可能是药师佛,另外一个是圆脸的,这是我瞎猜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肯定是佛菩萨来救我妈了。我妈还说那位医生还说,某某害不了你们全家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你不要害怕。
师兄好!刚才我跟我妈说已经向您汇报了。我妈就问我都说什么了,我就一五一十地告诉她了。我妈大叫一声说,你忘了说另一件事了,打妖怪的事。现在奉母命再补充一点:10号之前的一天,那一天给忘了,也是最近的事了。我妈梦到她和一位婶婶在地里干活,忽然一个女妖怪飞过来打我婶婶,我婶婶大叫救命,我妈跑过去和那个妖怪打起来了,据我妈说那个妖怪不是我妈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把妖怪给打跑了。我妈说她的太平公主(我妈的保家仙)听了播经机后法力大增,妖怪都能治了。哈哈......报告完毕!(作者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信佛勿入误区! ——初学佛都容易犯这些错误
信佛勿入误区! ——初学佛都容易犯这些错误,请务必谨慎
信佛勿入误区 【一】
作者:东方俊秀
【引子】 佛恩浩荡乾坤正 天路苍茫宙宇明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禁区逐渐打破,受人的本性的使然,信佛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对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深,还有不少人真正走入了正法修炼,证悟到了很高的法理,在一定层次上明了了自然、宇宙、生命之特性和存在的意义。但也有人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步入了误区,给佛法、他人和自己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炼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灵上存在的污垢与愚见,达到至真至善之纯净境界,在此基础上使生命得以升华,而不是去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和安逸享受。佛讲的法是用于指导修炼的,烧香拜佛只是对佛的一种敬意。而现在有的人信佛完全是求佛保佑升官发财生儿子,成把成把地烧香,见到佛像就磕头,这是对佛的一种亵渎的肮脏心理。特别是有些贪官,一方面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国家和他人利益,一方面又在烧香拜佛。其实佛是不会按人的要求去保护他们,反而会为了不让他继续做坏事增加无尽的业力,免得堕入无间地狱,而用人间的制度法律等手段制止其继续行恶。还有些旅游景点和寺庙引诱游客花高价烧高香、请佛像,这都是污辱佛败坏法的邪恶行为。
二、遍览经书而不实修
释迦牟尼传法49年,虽然没有亲自留下文字,但其弟子根据记忆回忆整理了大量经典著作,加上后来历代各宗各派高僧参空悟道也留下了不少名篇,佛家经典可谓汗牛充栋,但再多的经书实质就三个字“戒、定、慧”。真正的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只有围绕这三个字去实修才能理解佛讲的法的真正含义。但现在不少人把佛家经典当作学问在研究而不是按佛讲的法去实修,有的甚至在所谓批判地学习和继承。人是因为有“无明”的执著才成为人的,佛讲的法,则是告诉人如何去掉心中的执著,人只有不折不扣地按照法去修才能去掉心中的“无明”,才能得以升华。如果抱着批判的态度学习,就会出现符合自己观念的才认为是对的,不符合自己观念的认为是错的现象。而许多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本身与佛法是背道而驰的,是需要清除的,怎么能用观念去衡量佛法呢?!这样只会歪曲和篡改佛法的原意,最终乱法。对于这个问题释迦牟尼在《佛说法灭尽经》中早就作了预言。
特别是抱有无神论观点的人,总是用无神论的标准去解释佛法,说佛法就是无神论,这是牵强附会。
三、重行善事轻悟法理
佛法是教人向善的,因此许多信佛的人心地善良,能广行善事。但佛法是修炼,不仅需要做善事,更需要在法理上去正悟,使内心空净明了。可有人由于对法理认识不清,把行善事当作了修炼,从而为做善事陷入了新的执著。或专门放生,或只吃斋等。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信奉佛法的梁武帝萧衍在全国广建庙宇以为积了很大的功德,达摩却告诉他没有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位皇帝先生执著于做善事,使内心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没有真正悟到更高的法理,没有使内心达到空无的境界。正像神秀只悟到了“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拭拂,莫使惹尘埃。”而慧能则悟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显然慧能对于佛法的觉悟更透。
四、追求神通或忌谈神通
修炼人在长期不断的坚实的修炼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超越常人的功能,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的本能。由于人在常人社会中有七情六欲,心绪很难有片刻安定宁静,加上业大封身,使这些功能没有能量加持而退化。而修炼可以使人内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纯真,同时能演化能量加持功能,从而使人的一些潜在能力得到加强。这些超常的功能令许多人心驰神往。但是如果我们在修炼中只追求这些功能而忽视心性的提高,不仅不会有什么功能而且还可能入魔道,最后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
所以说修炼中追求功能是不可取的。但有人担心自己因为谈神通就好像在追求神通一样,就尽量回避不谈或不去真正了解,这也没必要。神通毕竟是佛法修炼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而且有些更高的法理是需要通过神通得到证实的,所以对于神通要顺其自然,在心中看淡它,无求而自得。有人说没有神通,有神通为什么不拿出来看看,这都是常人的想法。越是功能强的人心性也是越高的,他知道神通的真正意义,他绝对不会去炫耀自己的神通。
五、不走正道走偏门
真正的佛法是要求人通过坚持不懈地修炼,不断地去掉后天形成的各种执著之心,修去人生生世世产生的业力,达到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正觉,至真至纯至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直至功成圆满。这才是正法大道,是人必须求证的。佛家讲普度众生,其本意是将人度化出苦海,永离轮回之苦,而不是在尘世中享乐。
唐朝著名僧人玄藏说:“人生难得,东土难生,正法难求。”意思是说能托生个人身很不容易,能出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不容易,能求得真正的正法很难。所以如果有了这三项,就应该坚定不移地修下去。如果有了前两项也要努力求得第三项才不枉拥有前面二项。求得正法比较难,但往往难就显得珍贵,更应该珍惜。可是现在有些人不去求得正法,却喜欢在小法小道、小能小术上打转转,如追求念咒、驱邪治病、看风水、看相、算命等。这些小能小术对人来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有的甚至还会造下难以偿还的业力,为生命的升华人为地设置许多障碍。过去有人修出了一些神通,将自己藏在太空中以为可以逃避生死轮回,但当他天命尽时因为心性没达到标准,还有业力在身,仍然脱离不了六道轮回。所以说佛法修炼修心是第一位的正道,其它则是偏门。
六、信佛不是为了修佛,而是为了避世
佛是觉者,是为了探求宇宙、自然、生命的奥秘才走入修炼之途的。通过持之以恒的坚苦卓绝的努力,有的通过无数世的轮回转生修炼才证得无上正觉,修成正果,其人生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释迦牟尼传的法是需要出家才能修成的,那时出家要断绝一切世俗关系和杂念,专心修炼。出家的僧人虽然不能象普通人一样尽到家庭责任,但他在修炼的同时有更大的社会责任,需要传播佛法,救度众生,把慈悲播种到每个人的心田。在自己家里人与外人之间没有亲疏之分,一视同仁。如地藏王的宏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在以前的社会(如唐朝),只有第一流的人才,才出家学佛,要出家还要有官方的度牒。在家虽然也能信佛、学佛、修佛,但也只能是为今后留下进一步修炼的机缘,或得到一些世间的福报。
而现在信佛学佛的人中有许多是为了逃避挫折,或者经商失败,或者情场失意,或仕途不顺,不一而足。有的通过学佛,对人生有了透彻的认识,明白了人生中所谓的矛盾挫折都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业力所至,从而开始真正修佛,思想得以升华,积怨逐渐化解,心中不再有愁苦和怨恨,而是笑对人生。但也有人完全是为了回避矛盾,逃脱责任,虽然形式上也在修,但不能从法理上去参悟,凡心不去,遇到矛盾就怨天尤人,认识不到自身的业力和错误的观念,一有机会就退回到学佛前的状态。
七、重形式而不向内修
信佛的核心是在佛法指导下,去修心悟道。修心则是向内修,找自己的不足,修去后天形成的各种背离佛法的错误观念,使自心返回到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而不是向外求,在外找。向外求无法悟道,根本领会不到佛法真理博大精深的内含。现在有一些人也信佛,但往往只注重形式,不能从内心去修,用佛法真理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如热衷于皈依,以为皈依了佛就能保护他了。有的人一遍一遍地念经书,但却有口无心,以为这样佛就会接引他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只追求念经数量而不去领悟经书的内含,参悟法理,更不去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的人以为出家住到寺庙里,剃光头穿僧衣敲木鱼,以青灯为伴就清净自然了,远离了红尘,即可成佛了。其实,这也还是一种形式,如果凡心不去,无论住哪里,穿什么衣服都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的。相反,如果能在佛法上悟道,修心去执,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让心境升华。所以,过去有种说法:“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
八、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信佛是一种信仰,不是口里说我信佛,心里所想和平时的行为又是一回事,真信是有严格的心性要求的,必须按照佛法的要求去修炼自己,清除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在道德上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做的事是绝对不能做甚至想都不应该想,这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靠外在的什么力量来强迫自己。由于人在常人社会中,很容易受常人社会七情六欲的影响,思想会被带动。尤其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良风气很容易对我们造成污染,这就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念,严守戒律,以强大的正念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袭,摒弃恶习,慢慢就会形成自然,心地逐渐纯净善良,智慧才能逐渐打开。只要心正,外邪就侵扰不了。
真信佛者以行善积德为人生准则,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因时间、地点、人物、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曝十寒,患得患失。可是现在也有一些人,平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善恶不分,正邪不辨,在社会上随波逐流,甚至为了名,为了利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欺上压下,阳奉阴违,这本身就违背了信佛的原则。一旦有什么灾什么难又到处烧香拜佛,祈求神佛保佑。这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人的灾难是业力促成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坏事必然有恶报,这时佛都是不能插手的。除非从此洗心革面,真心悔过,彻底弃恶从善。
九、固执己见,不求甚解
在常人社会中总有一些掌握了某些方面一点可怜的知识的人,看到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就在思想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念,对待社会上的一些人或事总是用他的观念去衡量对与错,好与坏,正与邪,善与恶。由于这种观念不是从本质上认识事物的,只看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表象,往往有失偏颇。如果以这种观念作为判断事物好与坏的标准和行动指南,十有八九会使事情办得越来越糟,结果适得其反。特别是那些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点成就的人很容易认为自己就很了不起了,容易飘飘然,忘乎所以,以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方方面面都是内行,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自己就是科学的审判官。对于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总是想千方设百计进行诋毁、诽谤,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打击陷害。这是在一般的人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在认识和对待佛法上,往往也存在类似问题。
有的人看了一点佛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就以为掌握了佛法的全部。有些把佛学当作哲学进行批判的研究的人,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佛学的表面意思,根本没有理解其更深的内含,没有体会到其背后的法力,就以为在佛学上有了很高的造诣,有了很高的学问,随随便便地下定义解释佛法,讲起来头头是道,却不知道他掌握的只是一点知识而思想境界没有得到升华,道德水平没有得到提高。有的人有了一点小功能或在修炼中悟了一点理就以为到了最高层次,“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以君临天下的姿态对待众生,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等等这些都是不能正确深入认识佛法,体会佛法的障碍,也是佛法不能得以充分展示的原因。其实,释迦牟尼讲过“法无定法”,就是法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固守某一观念就无法再去认识更加丰富的法理,认识不到真实的客观世界,错误观点得不到更正,思想难以升华,道德不可能提高,生命只会永远在苦海中轮回。
十、虽能吃苦,但非佛法修炼之苦,成效不大
人都有求安逸之心,希望轻轻松松。可现在许多人只想得到,不想付出,做事马马虎虎,不能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精益求精。有的利益至上,为了金钱和利益最大化,不惜坑蒙拐骗,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以售其奸。有的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这些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也使自己失德从而增加了无尽的业力。善恶有报终有时,只争来早与来迟。当其恶业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其报应就到了,这是丝毫不爽的。
有专家学者提出,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他们认为中国的制度机制不利于市场交易,人们的相当一部分勤劳对冲了制度成本。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实质是人心偏离了佛法,才形成不了有利有序的机制。
有的人相信佛法,相信善恶报应,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道德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有的人由于不得法,虽然付出很多,吃了不少苦,仍然长期处于痛苦之中,惨状长期得不到改变。这当中有其业力大的因素,也有需要其进一步提高的因素,最主要还是没有真正在佛法正道上修炼自己,没有真正悟道,提高心性,只是一味地盲目吃苦,旧业未去又添新业,所以没有什么效果。释迦牟尼当年出家修行之初,先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欲求解脱,终于不满意。于是南渡恒河,随人修习禅定,但仍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后又来到苦行林,“日食—麻—麦”,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经历六年,徒劳无获,终于认识到苦行无益,于是在河中洗去六年积垢,接受了牧女所献乳糜供养,恢复体力,来到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端坐冥思,发誓:“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觉悟),宁碎此身,终不起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魔难,终于觉悟成道。由此可见,信佛学佛的人只有在佛法真理的指导下,经过坚苦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效,舍此别无他法。
十一、故作深奥,故弄玄虚,玄玄乎乎,神神叨叨,不知所云
佛法修炼出的是一颗善心,修出的是能够包容天下的博大的慈悲胸怀,是没有一丝个人的名和利,没有一丝个人的情素在里面的。当然,在修炼过程中,有人还会存在一些没有修掉的执著之心,但决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把心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念头死死抓住不放,甚至于在人中去卖弄。佛家讲普度众生,其含义就是要把佛法的美好告诉人,让人从世俗的迷中清醒过来,通过佛法修炼,脱离苦海。在佛法的传播过程中就应该以让人明白佛法为目的。由于不同的人其生活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根基不同,其接受能力往往不一样,那么,就应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用最浅白的让人们能够接受语言和方法去弘法,把佛法种入人们的心田,引导人心向善。
可是现在有些人总是故作深奥,把佛法搞得神神秘秘,语言晦涩难懂;还有的故弄玄虚,神神叨叨的,或生搬硬套,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叫人不知所云。语言是传播思想文化的载体,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让人家能够听得懂我们在说什么,是什么目的?如果在此过程中夹杂一些不良居心,不仅不能弘扬佛法,相反是在污辱佛,破坏法,其罪业也是不小的。佛教走入末法时期,许多人不再相信佛法不能说与此现象没有关系。
十二、年龄成了真正认识佛法的障碍因素
常人社会有种说法“人到中年万事休”,“人过四十不学艺”,好象是说人的年龄一大,就是日暮途穷,日薄西山,再也无所作为。因此,有些人觉得前途无望了,对自己要求不再严格,斗志不再昂扬,进取不再勇猛;有的人对金钱、权力看淡了,对道德和心性上的要求也不高了,什么正,什么邪,什么善,什么恶都不分了,在社会上随波逐流,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特别是现在在中国有一种“五十九岁”现象,有些手握一定权力的人觉得自己就要退休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在临退休之前不惜自毁名誉,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利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大势谋取私利,攫取财物,中饱私囊,大有“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淘天”之势。这些人眼中只有现实的物质利益,什么理想、信念、道德都是子虚乌有。这就是迷在尘世中的人不懂得作为一个人其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不懂得在宇宙之中存在对人有道德和心性要求的佛法的结果。
人来在世上托个人身不容易,那是经过多少次的生死轮回,多少次的累劫才有机会托得人身,有了这个难得的人身就应该万分珍惜,利用这个人身修炼使生命得以升华。即使生命不能升华也应该多行善事,积累功德,为子孙后代积累福荫,不能为了眼前现实利益伤害社会和他人而造业,从而因为恶业太多而坠入无间地狱,甚至殃及子孙。金钱地位权力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两眼一闭什么都没有了。如果损人利已就会增加罪业,恶报就会如影随行,即使在一般人看来暂时还没有报应,那也是因为其福报还没有结束,待福报一完,恶报随之显现,有多大的罪业就有多大的报应。在这种情况下,给子孙留下再多的财富而不积德,很可能出现不肖子孙而挥霍一空甚至毁之一炬。人从来在世上到离开人世的每一秒钟都是要珍惜而不能白白浪废的。
年青人为了事业为了家庭要奋斗一番,但并不影响向善的心,并不影响按佛法来修炼自己,相反在工作中生活中遵循佛法更有利于工作顺利,身心健康。年岁大的人来日无多,更应该在有限的时光中修炼自己,清除头脑中不好的思想,归正自己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行为,把曾经造的罪业偿还掉。现在有些年龄较大的人,在人世中形成了很多顽固的观念,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却喜欢倚老卖老,严重影响了他人正确认识佛法,影响了他人向善和行善,这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做坏事,其罪业是不轻的。
从另外方面讲,有些年龄较大的人,一生经历许多魔难,吃了不少苦,业力消减,对人生有了比较深的感悟,他们对佛法认识很深刻。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其生命来源层次很高,自身没带什么业力,他们一听到佛法身心会为之震憾,佛法好象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佛法中的字字句句似曾相识,一生就是为此而来,所以能用佛法高标准要求自己,修炼自己。(待續)
&&&&&&&&&&&&&&&&&&&&&&&&&&&&&&&&&&
信佛勿入误区 二
十三、以人为师而不是以法为师,以戒为师
佛法是宇宙存在的自然法则,其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显现形式,人通过修炼证悟到什么程度,佛法就显现什么程度。佛就是在佛法中修炼达到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境界的生命。佛把自己证悟的法理传出来启悟人的善念,引导人心向善,救度世人,这是佛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不同的人由于生命的特点不同,执著心和业力的大小不同,忍耐力和承受力不同,对佛法的认识也有差别。人在信佛修佛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相互监督共同提高是应该的,但不能以人为榜样,以人的喜恶为判断标准,而应该以佛法为衡量标准。一个人修的再好,他也只是人,他还有常人心存在,他还需要作为人生活所必须的东西,如果以人为师就会出现跟着人摹仿人的情况,产生偏离法的思想和行为,从而阻碍对佛法的进一步认识。
现代有些人根本就不了解佛法是什么或只知道一些只言片语,有的人本身就不信佛法,就随随便便根据自己的理解随心所欲地谈论佛法,若我们以人为师碰到类似的人那他会把人带向什么境地?释迦牟尼涅磐时弟子问:“师尊走后,弟子以谁为师?”释迦牟尼告诉弟子要“以戒为师”。戒是不变的准则,以戒为师才能保证弟子能真正的法上悟道而不至于受别人的影响出现偏差,甚至还会出现超出前人的弟子。若以人为师,可能在第二代或第三代弟子中就会出现严重偏离佛法的状况,佛法在人中随之就会毁于一旦。若以人为师,禅宗中可能就只有神秀而不会有慧能。
十四、不相信有来世,虚度今生或寄希望于来世,却不修今生
现代许多人很现实,根本不相信什么来世今生,认为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是愚昧无知。一听到这些说词就想到都什么年代了,科学都很发达了还讲这些旧的迷信,很蔑视他人信佛向道。更有甚者,眼中只有现实利益,只要能弄到钱,只要能谋取一官半职,能够出人头地,只要现在过得滋润自在,什么手段都使的出,什么事都舍得做,道德底线很低或根本没有道德可言。有的人有一种观念,以科学作为衡量事情的好和坏,对与错,凡科学认为是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科学没发现的就不可信或是错误的落后的。其实,这种人并不是真的相信科学,而是相信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观念,被这种观念所左右着。说到底不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去认识事物,去体悟宇宙自然特性,同化佛法,而是一种主观判断。
所谓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认识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全面的,有些没发现的并不是不科学或不存在,即使发现了的也看人怎么看待和对待。如生物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米丘林遗传学派和摩尔根遗传学派。摩尔根学派认为,生物体中存在决定遗传的特殊物质——基因;而米丘林学派否认这种特殊物质。曾几何时将摩尔根学派说成是伪学派、反动科学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证明摩尔根学派是正确的。人受观念所左右往往很难认识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而这些观念是后天形成的,与人的本性,人的生命本质之间有一层隔膜,这层隔膜是业力组成的,它将人的本性严密封闭,使人陷入无尽的迷中。人在观念的左右下背离佛法,在尘世中尽情享乐,虚度年华,在道德上逐渐坠落,在不知不觉中造下难以偿还的罪业,直至彻底毁灭。而信佛修佛则是不断破除这种观念,消除这种业力,使人的本性返出来,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最后同化佛法,使生命得以永恒。
还有人虽然相信生命在六道中轮回,存在今生后世,也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但不珍惜今生。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一点苦和难精神支柱就瘫塌,信念理想就破灭而不继续前行。在修炼的路上碰到一点苦和难就打退堂鼓,放弃对真理的探求,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总是想还是来世再修吧。这都是对佛法不坚定和正信不足的结果。佛法修炼虽然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但落脚点在今生今世,必须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勇猛精进,清除一切不好的思想和行为,直至功成圆满。人生中的任何苦和难都是生生世世的业力形成的,业力消除才能纯净身体。提高心性,才能消除业力也才能往生,或走出三界,永离轮回之苦。业力不消除,永远都不会提高,留到下世仍然要承受。更何况下世有没有人身还难说,有没有机会闻到佛法也难说。
十五、注重表皮,忽视内在的变化和提高
现代医学对于人体的解剖应该说已经十分清楚明了,人们往往就以为人体就是这样的了,人的生命就是有活力的人体,因此,人生的理念、人生的追求、人生的价值等等都是为了满足这个人体的需要,生活质量、生活档次的提高都是以这个肉体的需要作为衡量标准。如衣服主要是为了保暖,食物是为了维持生理机能,房子是休息和保证安全的场所,出行工具是为了快速便捷和人体舒适。当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有人却起了贪心,希望更多更好一些,同时满足在社会上与人攀比时的虚荣心。人为了生存需要,按正常途径去努力获得生活所需物质无可厚非。但以为人生仅仅是为了这些,甚至不择手段去捞取、削夺他人的财物就有问题了,就是被尘世中的这些物欲迷住了心智。佛家说“人身难得”,有个人身是很不容易的,应该珍惜。珍惜就是应该遵循佛法,利用这个人身修炼自己提高自己,而不是背离佛法而毁掉这个肉体。自杀、杀人都是在毁灭人体,其罪业很大。不择手段侵占他人财物会增加业力,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糟蹋自己,毁灭自己。
有人说人体是个“臭皮囊”,不是说不应该珍惜他,而是指在修炼中不要把他看得太重,不要怕他吃苦。如打坐时往往腿痛得很厉害,如果这时想这不是自己在痛,疼痛就会减轻。再比如,打坐时思想会翻江倒海一样难得入静,如果这时加一个“这不是自己在想”念头而排斥它,思想就能入静。人在修炼过程中,慢慢就会发现人体并不是象现代医学解剖的那样。当天目开后内视人体,业力大的人呈灰暗色,随着业力的清除,身体会逐渐清亮起来,有病的人随之变得健康了,不再有疾病的痛苦。进一步会变得象白玉似的,甚至会光芒四射。再进一步用天目看呈透明体。同时,会在丹田部位出现金色的光灿灿的佛体(道家是元婴),随着进一步修炼佛体会逐渐长大,这就是金刚不坏之体。而这时人肉身就象一个皮壳把已经修好的身体裹在里面。所以说人体是“皮囊”、“躯壳”的说法不是比喻,而是实实在在的描述。当然,这些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人只有开悟后才能看到。看不到的不等于没有达到这样的境地,只管修炼心性提高心性,一切都在其中。
十六、以读经书的多少作为修炼的衡量标准
现在常人社会有种普遍观念,人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必须博览群书,学贯古今,积累丰富的知识,造就过硬的本领。凡饱学之士无不是几十年如一日日积月垒的结果。但在佛家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的成就再大,积累的财富再多,社会地位再高,都是德所化来的,是前世的福报。一个业力过大的人,即使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也很难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有所建树,享受福报。常人不管其在一生中是富甲天下,还是穷困聊倒;不管是贵为天子,还是贱为乞丐都要根据其所带德和业的多少进入下一世轮回。德多者享受荣华富贵,德少者多灾多难。许多人还不一定能有人身。但佛法修炼以修心为本,学佛者严格按照佛法修心去业,则会有很大的福报甚至走出三界,不再在六道中轮回。
佛讲的法是指导人修炼的法门。读经书对于指导修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读经书不等于修炼,如果把读经书当成了修炼,把读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修炼的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有失偏颇。人的根基有上中下,根基好的人往往悟性高、心性高,佛家经典似乎早就了然于心。有的人不修道已在道中,虽然看上去没看过什么书,受过什么戒,但心性很高,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全在法上。也有人虽然看经书,但心性不高,思想念头不正,甚至有许多邪念,实际离佛法还很远。如果以看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修的好与不好的标准,那岂不是说后者比前者修的好?!禅宗六祖慧能是目不识丁的樵夫,而神秀是教授师,帮助五祖弘忍讲经说法的,从掌握经书的多少看无疑神秀更胜一筹。但神秀只能悟到“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惹尘埃。”而慧能悟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以掌握经书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哪还有六祖慧能!!
修炼界有个故事说的是曾经有个行脚僧人走到一座山上,看到山坳有个地方被红光罩着,他想那儿一定有个世外高人就前去拜访,走到跟前发现是一个老太婆,老太婆口念“嗡嘛呢呗咪吽(niu)”,僧人一听老太婆念错了,就说应该念“嗡嘛呢呗咪吽(hong)”。谁知老太婆改念“嗡嘛呢呗咪吽(hong)”后再也没有光芒四射的状态。这主要是在此之前老太婆虽然念错了字,但心无旁鹜,心静如水。被除纠正后,其时时自责自己念错了,心里有了牵挂,心态不再平静。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比喻,说明佛家经典只是引导人入道得法的阶梯,能不能修,能不能修出来全在修者能不能实修心性,能不能参空悟道。佛家经典掌握的再多不实修不悟法理也是白搭。现在有许多学者读了不少佛家经书,讲起来头头是道,但仍象常人一样喜怒哀乐悲惊恐,为了名为了利争争斗斗,这样实际上仍在门外,并没入道得法。
作为常人掌握的知识再多,即使掌握了全人类的知识也还是常人,仍在三界中,仍要入六道。而作为修道者则是在跳出三界,走在远离六道的路上。在修炼的过程中会开功开悟,直接体悟到宇宙自然中真正的理,看到真实的世界是什么,人的生命本质及变化规律,而且还会记忆起先天之所有和生生世世的一些事情,这时的知和识是普通常人望尘莫及的,也是想象不到的。有些人不相信六道轮回。不相信怎么可能去悟道,怎么可能认识到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正如没上过山的人是体会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的。
十七、见寺庙就烧香,见佛像就磕头
现在许多人不信佛向道,根本还不了解佛家讲的是什么,就信口开河地把信佛说成是迷信。特别是看到有些善男信女贡奉泥塑的佛像,在佛像前烧香磕头就觉得可笑,以为这些人愚昧无知。甚至看到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去烧香磕头,觉得不可思议。还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说法。这说明现代许多人对佛学缺乏真正了解和认识。从雕塑佛像的材质看有多种,这都是我们人类肉眼所能见到的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刚开始用这些材料做成的佛像没有任何作用,是木质的仍然是木头,是石头的仍是石头,是泥塑的仍是泥土。但佛像做出来后是要开光的,经过开光后佛像就不是普通的佛像了。所谓开光就是修炼有素的高僧大德通过念经请来觉者的法身,由觉者的法身在佛像上给修炼者看场,帮助他们。在这样的佛像前烧香礼佛对真心修炼者和善男信女有一定的帮助。
没有开过光的佛像不仅没有任何作用,可能由于一些人的心不正,会求来一些邪灵附体,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现在有的寺院不清净,有些人也不知道怎么开光,有的把开光当作敛财的手段,这都达不到开光的目的。即使真正开光了的佛像,如果人心不正,人们只是去求保佑升官发财,觉者的法身也会离开,而被一些不好的东西代替。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随便设置个佛像让人去参拜,有的还让一些工作人员穿着僧衣煞有介事,故弄玄虚地做法事,以吸引游客,目的是为了搞游客包里的钱,这都是污辱佛破坏法的行为。在这些地方烧香磕头不仅没有任何作用,可能还会因为心不正招惹是非。《西游记》里有几回谈的就是类似的问题,在求法的路上随时都可能就会碰到妖魔鬼怪的骚扰。从表面上看遇到的不是寺院就是道观,不是修佛的和尚就是修道的道士,可本质上那都是妖魔鬼怪,目的是想吃唐僧肉或阻止师徒四人取到真经。这时如果心术不正,意志不坚定都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根本取不到真经。
现在有一些人烧香磕头就是为了求升官发财保平安,因此见到寺庙就烧香,见到佛像就磕头。有的甚至在树上系块红布后对着树烧香磕头。如四川剑门古道旁有许多张飞柏,据说是三国时张飞命人所栽,现在长成了参天大树,遮天蔽日,煞实壮观。可现在有人就在一棵柏树旁烧纸焚香求健康,这就完全步入歧途了。
十八、不能正确认识道德
道德一词在社会上使用的频率是比较高的,现在通常把道德解释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解释是比较抽象的,也没有揭示道德的本质,所以,现在很多人并不能完全知道道德是什么,为什么人必须遵循道德,提高道德水平。
其实,道德中的道与德是两个不同属性的事物。“道”( 佛家称为法)并不是人制定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可以通过思辨感悟到这种道,认识这种道。这种道不随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但道对人有要求有制约力。人对于道的认识越高,心性随之提高上来,道对人的约束力越小。而“德”,《康熙字典》的解释是:“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其实在商代卜辞和先秦文献中,“德”与“得”是相通的。“德”有得到、获得的意思。《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实际上德就是人遵循了道后所获得的一种能量物质。德,被古人视为区分人和禽兽的标准,只有符合人应有的道德标准,才能称之为人。而作为人,在尘世之中必须修心才能保持人心不至于污染和坠落,将心修成至纯至善,同化于道,通过修道来养德。人有了德才能真正有福报,才能真正幸福安康,否则就会万物凋敝,天灾人祸不断。可见道德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人要生活得好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信佛修佛就是在道德上要求自己提高自己。
可是,现在许多人不信佛法,不学佛法,不修佛法,更谈不上悟道。有的人也说自己信佛,但又不能在道德上要求自己,错误地认为道德规范是对人自由的限制和束缚,在社会上随波逐流,精神不起来。
现代许多人在追求自由,追求个性的张扬,这本身无可厚非,在一定层面上讲是积极的。人就是要清除那些对道的错误认识,回归正道。但我们也要看到,也有一些人追求的所谓自由实际是私欲的膨胀,魔性的彰显,认为道德对人的规范和要求限制了他们随心所欲的思想和行为,把道德说成是虚伪,称为伪道德,因此没有道德上的诉求,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道德水平逐渐下滑,日益沦丧,为了钱无恶不作,有了钱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完全没有人的正常思想和行为了。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十九、以人心揣度佛心
人心与佛心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心中往往掺杂着自私自利,为了在尘世中生活的好一些,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伤害别人,欺侮别人,甚至为了蝇头小利尔虞我诈,苦苦相斗,造业一生。而佛心则是慈悲,是无私的爱。因为有了无私的宽广的慈悲胸怀,并具有大自在、大智慧、大神通。看到人在尘世中漂泊,在苦海中沉沦,而不知活在世上的真正意义,佛会发下宏誓大愿驾法船,结善缘,传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
人在尘世之中无论多么显达,或穷困聊倒,最后都免不了在六道中轮回。不过人可以在佛法中修炼,通过修炼去掉身上不好的东西,魔性逐渐消弱直至完全彻底清除干净,佛性逐渐强大起来,佛心逐渐稳定,修成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正觉,不再轮回转生,永远脱离苦海,得正果,出三界。
人们常说“佛在心中”,有人以为自己就是佛了,其实大谬不然。人就是人,佛就是佛,二者岂能混为一谈。佛为了度化人,可能以各种形式各种身份存在于人中,以各种方便法门度化人;各种人都有佛心,都可以修成佛,但绝不是说各种人就是佛。有的人沉迷在尘世之中行恶太多,积业太重,佛性的一面被埋藏的太深,表现出来尽是魔性的一面。这样的人只是难度化而已,但仍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可能。
时下有些人常以己之心揣度佛心,完全是对佛的亵渎。如有一道菜名叫“佛跳墙”,好象是说佛一闻到菜香味就会迫不急待地跳过墙来,佛怎么会象人一样那么贪婪呢?!有的人以为多给佛上香和磕头,佛就会保佑他了。殊不知,佛是度人而不是保佑。佛是教化人、启迪人、帮助人打开智慧之门,认清人自身和世界的本质,认清人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是不实的,不要执著世间的得失,要清净自然。佛度人也不能直接把人送到幸福的彼岸的,佛只能告诉人如何修心,如何超脱。当人下定决心融入佛法时,佛就会护佑在人的身边。
有人说既然佛有那么大本事,既然佛有慈悲之心,佛普度众生,为何不把人世间的灾难都清除干净,让人永享太平?这也是用人心在想问题。人间的灾难和不平不是偶然存在的,都是有因缘关系的,人的罪业是自己造成的,必须自己承受,这是宇宙的法理,佛不能因为慈悲人,随便去消除人应该承担的罪业从而破坏宇宙的法理。佛慈悲人首先要遵守佛法,保护佛法。针对人的灾难,佛会告诉人自救的办法,那就是按佛法修炼自己,修去世间那些肮脏的执著的心,提高自己。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灭佛事件,实质上那并不是在灭佛。那只是人认为的在灭佛,实际灭的是人,是为了维护宇宙特性——真正的佛法,这也是佛法的要求和准则,灭的是不符合佛法要求的人,是人的难而不是佛的难。
佛家讲因果报应,这是宇宙中存在的一条法则,它也不是佛家自己设立的,而是佛家把它揭示出来了。有人觉得好人命不长,好人活得不自在。这也是用人心在看问题。现在的人看一个人只看了其当前的一生,而佛家则从生命的本质上看一个人,除了看一个人的现在,还要看他的过去和未来,衡量这个生命好与不好的标准主要看其所带的德和业力的多少而定,业大的就是不好的,为了这个生命不至于被消毁,会增加其磨难,以便在磨难中消减其业力,在人中表现是多灾多难。磨难大的人可能是上一世享福了造业太多,或为了下一世不至于太苦而这一世多经历一些磨难。因为每个生命的特点不同,向往不同,人生的路各有不同,一心向佛的人福报往往较大。
佛家修炼中会出现各种超常功能,如五眼六神通。按佛法的要求神通不能随便在人中显示,随便显示会破坏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规律,是在破坏佛法,这是佛法所不容的,因此真正的觉者为了维护人类的正常秩序绝不会随便使用神通。即使运用神通也会是在无形之中,在不知不觉中,让人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之处。现在有些人总想用神通来检验和衡量佛法神通的真实性,甚至用高价摆擂台来吸引人应战。认为能经过检验就认为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这是心性和悟性太差的表现。真正的实修者只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悟道,修炼自己的心性,提高心性,怎么会象常人一样去炫耀去争斗,浪得虚名?!
二十、重权贵,轻佛法
佛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善良本性,人人都有佛性的一面,不信佛的人不等于他们没有佛性,只是他们有些知障,存在一些后天形成的背离佛法的观念,影响了其对佛法的正确认识。有的人未曾接触过佛学,思想中没有佛法的概念,不知道用佛法名词去表述思想状态和心理感受,但思想中有善的种子,这种善的特性就是佛性。有的人反对佛法,否认佛法,就好比人的生命本来产生于天地之间,其生长离不开天地万物和日月星辰形成的环境,可他却说要反天反地。但天地不因它反对而消亡。同样,佛法不因他不承认而不存在。凡反对佛法的人并不是其本性的一面在反对,而是其后天形成的观念背离了佛法,这种观念与佛法有抵触。也就是说这种观念的形成不是从人的善良本性出发的,而是在善良本性之外有一种与本性相背离的物质,他们的观念是在这种物质基础上形成的,佛家称这种与善良本性相背离的物质为业或业力。业力大者把人的善良本性的一面封存在里面,使人的观念受业力支配,思想和行为偏离佛法,表现出来的是魔性。如果人不通过修炼清除业力的干扰,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逐渐回归到佛法上来,回归到善良的本性上来,而随着业力远离佛法,人的业力会越滚越大,最后就完全没有了自己,没有了人的思想与行为。
佛家讲众生平等,每人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和轨迹,所以,每个人都得自信自强自立,自强不息,精进不止。但如果自高自大,藐视他人,目空一切,就是自心生魔,这种心态实际上不是发自善良的本性,也是被世间的名和利等执著心所带动,迷失了本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另外一些人丧失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萎身在他人的阴影之下,奴颜婢膝,卑躬屈膝,惟命是从,唯首是瞻。特别是一些权贵以为大权在握,真理在手,有些人也以为他们讲的句句是真理,甚至可以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这实际也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权贵不一定真理在手,精英也不一定认清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许多往往只是一种观念,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人之所以在世上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往往是前世积下的威德,是前世的福报,而不完全是努力奋斗拼搏来的。如果没有福报,再怎么努力都不会天随人愿。
在这种情况下,权贵或精英们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经验,对人生、对社会上一些问题的看法不一定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形成的理论也不一定就是绝对的真理。同样,在人生道路上遭受许多挫折后形成的观念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尤其在末法时期,许多人没有道德上的诉求,没有正的心法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观念完全变异,一些权贵、精英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他们的思想、意识、观念、行为等许多方面都不一定符合真理,如果以他们的观点来统揽全局很可能造成误导。只有佛法才能揭示出什么是真正的对与错,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
信佛勿入误区 三
二十一、意识是虚,物质是实?
现代许多人认为意识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是虚的;而物质是摸得着,看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对于用物理手段能够证实的就认为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证实的就是虚的,甚至是意想出来的子虚乌有的事。所以对于世间的物质,世间的钱财看的很重。对于上帝和神佛,因为没有直接看见就认为不存在,对于信上帝和神佛的信徒只看到了他们谈论上帝和神佛,而看不到其真正要信的和做的最重要的是遵循做人的根本准则——清除人思想中不好的念头,使内心变得至纯至真至善,修出博爱、仁爱和慈悲。以为信神佛、信上帝就是看破红尘,对人生无望了,而把精神寄托在那些虚无飘渺事上。
其实,大凡正传信仰都要求人在世中,心在方外,要求人不要被世间的七情六欲所缠所磨所累,但也不是彻底脱离人世,象在真空中生活一样。恰恰要求人在世间要历经磨练,修出无私无我,先他后我的慈悲之心,才能出得世间。对于世间的人和事还得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否则就不会修出人的慈善之心。
意识也不是虚的,只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不在用五官直接感知的范围之内。人在思维过程中就不停地在消费能量物质,同时,不停地在散发一种能量,只是这种能量比较弱小,我们在一般情况下没感知到而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实证科学过去许多没被发现的东西现在逐渐得到了证实。发现意识不仅是一种物质,而且可以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如日本江本胜博士的实验证明,人在思维过程中,也就是意识在产生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变化形式,而且对物质能起到一定的变化作用。
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Masaru Emoto)等人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他们新近发表了实验结果《来自水的讯息》一书,证明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而且无论是文字、声音、意念等,都带有讯息的能量。具体情况如下:
1、读到“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了你”的水,真丑!
这一张是让水读了“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了你”所拍的照片。报告指出:这是最近日本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实验结果发现水结晶丑陋歪扭、破碎、散乱的样子恰似“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了你”的意涵。
2、读到“爱和感谢”的水,出现最漂亮的水结晶!
这张是让水“读”了文字“爱和感谢”后拍下的水结晶照片。实验者说,在当时拍摄的许多水结晶照片中,从未见到过如此漂亮的水结晶。看来这世界上没有比“爱和感谢”更美的讯息了。我们如果常常表达“爱和感谢”,是不是能让我们地球上的水、和身体里的水变得如此漂亮动人啊?
水会“听”到讯息?
1、听《田园交响曲》的水,很愉快哦!
这是让水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照片。实验报告写到:交响曲《田园》的曲调明快、爽心,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这张美丽结晶照片似乎证明良性音乐可以给水活性、愉快的感受。
2、听到《离别曲》的水,也凄然心碎?
这是听了萧邦的《离别曲》的水结晶照片。图片报告说:没有比得到这张水结晶时更令人感到吃惊的了。摄制这张照片的显微镜的倍数与其它照片是一样的,但是《离别》的曲调竟让基本形状的水结晶被完整地分化得更小,成为地地道道的离别模样。
3、听重金属音乐的水,似乎解体了?
江本博士拍摄了许多让水“听”音乐的照片,发现让水听了歌词不雅的现代重金属音乐(乐团名称未公布以免困扰),水呈现出解体的影像,似乎打散了原有的结晶形状。实验显示,音乐与歌词都可能带有良善美好或丑陋不佳的讯息。
让水“看”日语、英语和德语的“爱和感谢”,竟然全部都呈现出精致美丽的水结晶!实验的原水用的是同样标准的精制水。结果,虽然使用了不同的语言,却形成了结构相似的结晶!实验者猜想,“语言是由大自然的振动而产生”的,即使国家不同,语言也不同,但是,因为大自然的天理相同吧,所以同样意思的文字,就显示出相同的形状了。实验者也以“智能”和“宇宙”等字样实验,结果三国的文字也都同时呈现出结构相似的美丽结晶!
良善的意念,也让水结晶美丽动人?
日本东京品川自来水&& 接受“爱的信息”之后的水结晶照片
这是在接受500个人“美好讯息”意念前后的水结晶照片。原本的水看不出形状,但在接受美好讯息后,呈现出美丽动人的结晶!实验者请求全日本500名波动指导员(也就是江本博士主办的波动学的毕业生们)在日下午2点钟,同时对放在实验者办公室桌上、来自东京品川的一杯水发出意念。每个人都怀着“水变干净了,谢谢”的愿望,从日本各地在同一时刻发出了“爱的信息”。这样就照出了这张接受到来自全国的“爱的信息”的水结晶照片。当然,实验过程没有做任何物理性的变化处理。摄制组的全体成员看到这样漂亮的影像时,个个都被感动得泪水盈眶。人善良美好的意念似乎有着不受距离影响的伟大能量呢!
现任IHM总和研究所所长,以及IHM国际波动之友会会长的江本胜先生,因为经营“美国低周波治疗器执照公司”,开始接触最新的“水”研究技术,引发他将“水”冰冻后的水结晶照相的研究构想。自1994年开始,江本先生展开了一连串对“水结晶”的科学探索之旅。
江本胜先生将MRA(Magnetic Resonance Analyzer,共鸣磁场分析器)运用在水结晶的研究调查中,得到了许多惊人的成果,并在日本造成轰动。他表示,这些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物质特性也会影响水的特性,水的波动(频率)可以解释所有物质的特性。他的研究室也取名为“波动研究室”。
IHM综合研究所,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结晶的形状。实验程序是:把实验水分别滴在一百个试皿中,在冷藏室冷冻2个小时,通过显微镜将有结晶的冰用200至500倍的倍率拍照它的顶端部位。
“水”能够分辨讯息中的正、邪、善、恶吗?“水”也能够接收到来自声音、文字、音乐、意念的良善或邪恶的讯息吗?
这是不是说明了“意念”是有物质能量的?善与恶的意念会影响着人体与大自然?
水分占人体重量的60% -70%,地球表面积有70%被水覆盖,这些水接收到我们人类给予他们的善念还是恶念的讯息呢?人的身体和地球生态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人类如果希望世界更美好,也许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物质金钱,而是多发出“良善”的讯息,不是吗?不需我们多说,只要看看“爱和感谢”的讯息呈现出的水结晶便知道了!
另外,三维画在常规状态下看都是些很一般的图画,但换一种方式去看,发现那是很漂亮很清晰的立体画。这就是不同空间的转换。随着多维空间的发现,在不同空间事物都存在不同的存在形式,也有不同的生命体。
也就是说,在肉眼不能感知的范围,不仅存在另外的世界,还有另外的生命体。当人修炼到一定程度,就能突破空间看到另外空间的景象,信仰中的神佛也只有在那样的状态下才能看到,才能发现那是真实不虚的。
二十二、与其它宗教及修炼方法同修
长期以来,许多人以为无论佛家、道家及西方宗教都是教化人的,都是要求人提高道德水平,淡化人世间名与利的执著之心,去掉自私自利之心,凡事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对他人要有爱心,甚至要爱敌人。因此,有人就觉得都没有什么差别,见到道观就去烧香,见到寺院就去磕头,见到教堂就去祈祷,……。甚至有人提出搞什么统一宗教。看到佛教经书中有万法归宗的说法,就以为任何法到最后都会归到一处,所以什么经书都看,什么神都去信,什么法都去修。这都是末法时期才出现的状态,都是不知道宗教信仰究竟是信什么造成的。
所有正传宗教都是要求人修炼心性,提高心性,去掉人心中存在的邪念,达到至纯至真至善的境界。凡是不修心性的所谓宗教都不能称其为正教;即使是正教,如果不按照觉者教导的方法去修炼,而是另搞一套或篡改其中的一部分或追求世间的名利地位都是在破坏法,也不能称其为正教。凡是这样的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到头来是害人又害己。
在正教中修炼不仅要求提高心性,同时还会在修炼的过程中改变本体,演化新的生命体。新的生命体在演化过程中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精密的多,严格的多,要求高的多。每一门都有那一门的觉者主持的世界,演化出的生命体都要根据那一世界的特点进行演化,所以每一门都必须严格按觉者教导的方法修炼,而不能参杂任何不同的东西。即使其它法门中很好的东西也不能随意掺杂进去,掺杂进去就乱套。所以,一些正教都说外道是异端邪说,就是为了防止自己那一门的门徒加进其它法门的东西,从而祸乱本门的法。就是佛教中的不同法门如禅宗、净土、密宗等也是不能混同修的。当然,对不同法门中的觉者表示敬意未尚不可,关键是在信和修的过程中要专一,不能混杂。
二十三、只求佛,不修善,对善的本质缺乏正确理解
有人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或心理上得到一种慰藉,精神上有一种寄托,有一种归属感才信佛的,但又不修炼自己,喜欢随着自己的性子为所欲为,根本不管什么善不善的。有人听说“人之初,性本善”,听着觉得有点道理,表示理解,能够认同。但究竟怎样理解人性本善,如坠五里云雾,找不着北。有人看到许多人表现出来的是自私的一面,觉得还是“人之初,性本恶”揭露了人的本质。还有个人看到小孩从小并没有给他灌输什么观念,但小孩表现出来的是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先得到,如吃水果,玩玩具等,因此他认为“人之初,性本私”。特别是看到近代西方社会文明、民主、经济发达,有的人就认为还是“人之初,性本恶”有道理,根据人性本恶的理念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都是对这两句话没有深刻认识造成的误解。这两句话是需要放在一定的背景下才能理解清楚的。有的人眼里只有能活几十年的人,以为人就是一个能说话,能做事,懂得冷暖的高级动物,人的心脏一旦停止了跳动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样的人是无法理解东西方关于人性的论述的,也不可能真正从人性上去抑制邪恶念头,使人心向善。
实际上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之间只是看问题的视角差异。佛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的人是因为被尘世的业障迷住了心智才有恶的表现,而不是他本质上就是恶的。这人的本性是指什么呢?佛家认为人的真正生命是元神,元神产生于宇宙之中,宇宙具有善的特性,那么元神也是善良的。元神到了三界转生成人,人在尘世中有七情六欲,自然就有各种追求和想法,还有许多邪念,这时表现出来的就有恶的一面。即使是这样,人的本源还是善良的,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尘世中通过修炼,去掉后天形成的各种观念,剩下的只有善良的本性,这时才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上去,这是佛家修炼的实质。
人性本恶则是从做人开始的,没有讲做人以前是什么样。也就是从元神转生成人开始的,转生成人之前的特性没讲。他们认为,是因为生命变得不好了才能当人,所以说人性本恶。就是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偷食禁果之后的生命开始,而不是此前的状态。
所以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并没有原则性差别,差别就在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且两者最终目的都是引导人向善,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十四、对生命的本质认识不足,行为处事很难走正
世界上的物质有无数种,每一种物质都有其固有的特点。现在一般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有活动能力的生物才有生命,如人、牛、马、猪、狗、鱼、鸟、细菌等都有其生长、发育、衰亡的过程,这些生物在活着时才被认为有生命,死亡就是生命的死亡。而砖头、石头、钢铁、水、土等没有生命的特征,因而被认为没有生命或说不是生命。这往往是从事物的物质特性去认识它们的,其实,任何物质还有其精神的一面,这精神的一面是具有灵性的。一般人感知不到,不等于其不存在。很明显的一点,对于任何物质你用真心去呵护、用爱心去保养它时,你会发现其用的长久,用的顺心,这当中就有灵与灵之间的感受与交流的结果。世界上的物质千差万别,但绝大多数都有灵性。
我们现在许多人以为只有人能思维,有较强的感官能力,能说话,甚至以为人和其它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情感、有思想、有语言、能劳动,而其它动物不能,所以人是高级动物。其实,世界上不光人类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思想情感可以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其它同类生物之间也有其特有的交流方式。如鸟语、鹿鸣等都是它们同类之间交流情感的方式,只是人不懂得它们在讲什么而已。在不同种生物之间许多也是有共性的,也是可以进行交流的,只是一般人做不到。如人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官反映到大脑后,又经过大脑的处理,控制嘴巴说话或做其它什么事。同样的事物反映到鸟类大脑后,鸟类也会作出一些处理,鸟类又根据其自身特点表现相应的状态。撇开人与鸟的外在区别,同样的事物反映到人脑与鸟脑上,人与鸟均有反映,就是接受到了一种共同的宇宙信息;人与鸟接受到这种宇宙信息之后,作出了相应的反映,会发出一种宇宙信息,由于人与鸟不是同类,这种相同的宇宙信息经过人与鸟的大脑处理后,具体的表现方式就不同了。如果人有直接识别处理这种宇宙信息的能力,人就可以直接和任何生物进行交流了。不光动物是这样,大量科学试验表明,植物也是这样。
1966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专家巴克斯特开创了研究植物感情的先河。他将一部改装的记录测量仪与植物相连,然后用火把叶子烧焦。他再次划燃火柴的一瞬间,仪器上的指针出现了明显变化。当他手持火柴走近植物时,记录仪的指针开始剧烈摆动,显然植物对此很恐惧。更有趣的是,当巴克斯特多次重复这种行动,却又不再真正烧植物后,植物感觉到这只是不会付诸实践的威胁,慢慢不再害怕,最后再使用同样的方法便不能使植物感到恐惧了。
前苏联学者维克多o普什金进一步发现,植物还能够体察人的感情和感觉,作出相应的反应。他让试验者把手放在植物叶子上,然后对试验者进行催眠,并讲述悲伤或者高兴的事情,使之情绪发生各种变化。结果维克多发现,植物与试验者产生了类似的反应:当试验者高兴时,植物会竖起叶子,舞动花瓣;当试验者感到悲伤时,植物也会沮丧地垂下叶子。
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植物遇到严重干旱时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后来,英国和日本的科学家通过特制的“植物活性翻译机”发现,不同植物在不同情况下的确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些植物的声音会随光线的明暗变化而变化,当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发出类似惊讶的声音;当植物遇到变天刮风或缺水时,会发出低沉、混乱的声音,仿佛表示它们正在受到某种痛苦。有科学家认为,如果对植物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也许在今后我们可以通过与植物进行“对话”,来了解植物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就施什么肥料、怎么施,“征求”植物自己的意见。
对这一系列神奇的现象,一些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植物与动物一样也有感情,并且这种感情都是以体内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当植物受到刺激后,体内会产生许多电信号,从而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导致植物对刺激作出应答。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从植物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植物中根本不存在任何神经组织,因此不会有感情。关于“植物有没有感情”这个问题,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
由于上述研究还只停留在有形的生命体上,所以对于生命的本质还没有彻底认识清楚。生物除了有形的身体,同时还有灵性的一面,如果能从灵性的一面进行研究就会进一步发现生物之间的情感交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树在一般人看来就是有树干、树枝、树叶等,但它有灵性的一面,在一定层次上(如在法眼通以上)看其有类似于人的脸形。同样,在一定层次上去看石头也可发现石头也有此特征。对于生命的真正认识只有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才能研究清楚。
上述实验也说明,生物都有感情,都懂得感情,都需要关爱和呵护。世界上的生物都是为了人而生存、生长、繁荣的。如果人为了私欲无限度地开采、捕杀、掠夺、破坏,人实际就是在损害自己。人只有心存爱心和感激才能使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场,才能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所以说信佛不是简单地求佛,必须真正修心,修出善心、慈悲之心、怜悯之心……
信佛勿入误区 四
二十五、注重名人效应
过去有个说法“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一些名山大川确实都有佛、道的影子,名山成了修炼人修炼的好场所。过去修炼讲“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那些大山清净自然,场态纯正,对于出家修炼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场所。但到了近代许多人不是在求法、求道进行修炼了,而是在求富贵、求平安,这样就给修炼带进了很多很不纯净的东西。许多到诸如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沱山等名山去的人不再是去求法求道,寻求解决修炼中遇到的困惑的办法,而是去旅游观光或祈求解决生活中遇到困难,去求升官发财。这就完全有违佛道修炼的初衷了。这不仅使一般人心得不到修正,而且还给修炼场所带来许多可怕的污七糟八的东西,破坏清净自然的环境。所以,现在许多真修者、修炼有素者并不一定在有名的寺院。到这些地方也不一定能求到真法真道。其实,一个人的一生是富贵还是贫穷,是平平安安还是多灾多难都是生前积德或造业的多少所定的,一般情况下难以改变,除非多行善事行大善事。而且人类历史是发展的,过去的名山因为出了大德之士而有名,并不能说明现在一定还有大德之士在其中。就象佛教产生于印度,并不是说佛教永远在印度一样。
还有人只注重历史上一些名人是怎么修的或说了什么,在论述佛学理论时往往旁征博引,看起来讲的头头是道,但有的没有实质内容或由于理解错误,用的牛唇不对马嘴。历史上有些名人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明白人,对佛法真理也不一定能悟到多少,也许就如普通常人一般,只是因为历史的机遇使他处在了历史的风头浪尖,成了历史名人,如果随随便便就把他们的话当作绝对真理可能会误入歧途。
佛法的体现可分为很多层次,人修炼的心性越高,对佛法的理解越深,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展现的越透。有的人写文章谈什么是佛法,怎样修炼佛法,那也只是他所在层次的认识,并不是最终的理。不修炼的常人很难理解大觉者所在层次的心态和讲出话的真正含义,而佛法浅层次的表现更接近普通人对世界的认识,更容易为一般人接受,所以,有的人讲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终的正法大道。释迦牟尼讲“法无定法”,告诉人们佛法无边,我们不能局限在已经认识的层次上。而且佛法修炼主要是向内心去修,修炼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向外去找,向外去求,求法求道也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只是注重别人说了什么,看别人是怎么修的,而不修自己就很难真正提高了,也很难悟到高层次的法理。
还有的人把不同宗教的东西进行对比,看谁好谁高。其实是不能这样对比的。你说佛教是什么,西方宗教是什么,那只能说明作者看到的表面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实质的东西根本就看不到,也不会明白,如何能比?!
二十六、受不良文艺作品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佛法,没有正确的善恶标准
人的大脑就象一部容器,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装进去什么,装进去什么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人就是什么。一个人听到看到的都是正的善的,装进去的是佛法,那么这个人一定能修炼自己,走正自己的路;相反,装进去的都是恶的坏的,其思想行为一定好不到哪儿去。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对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正的作品能引导人心向善,奋发向上;而负的作品能让人疯狂、颓废、坠落。有些作品表面上好象是在宣传正面形象,但其中很多讲的是耍手段,搞阴谋诡计,追求的吃喝享受,甚至暴力色情等,一样达不到好的效果。
现在有些影视作品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弘扬正气,鞭笞邪气。如《大长今》写的虽然也是宫廷戏,充分揭露了宫庭内部的相互倾轧,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但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就是善恶分明,只要是善良、正直、坚韧,有时哪怕被误解,也不放弃善良的本性和做人的原则,最终必能战胜邪恶。
可是,也有许多影视作品没有明确的善恶标准,而是根据编剧的喜好,或剧情的需要,或为了增加上座率、收看率随意不负责任地杜撰编写的,如出家人为了美女、藏宝图之类的东西去争争斗斗,打打杀杀,使人误以为出家人象常人一样贪图名利享受,甚至还不如常人,这都是在败坏佛法形象。而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正宗的佛学,有的也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也没有人去给他们介绍,特别是在中国近代有人把佛法当作封建迷信的东西进行批判,致使许多人更不相信佛法,没有道德上的诉求,心中没有善恶好坏标准,从而使社会道德水平江河日下。现在佛教处于末法时期,有些僧人不能完全按释迦牟尼讲的法去修炼,这也只是那个人的问题,并不是佛法的问题。文艺作品要表现这样的人也应该在维护佛法真理惩恶扬善的大原则下进行,而不能毫无原则地诽谤佛法,将人引入认识误区。
有的作品直接写的是佛法修炼中的事,但不是用剧情去弘扬佛法真理,反而篡改佛法真理,歪曲事实,这样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在世界上人是万物之灵,佛法决定了只有人才能修成佛,才能成正果,其它任何生命都是不行的,修成了也是魔,所以动物修到一定时期要遭天杀。这是天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是有的作品为了宣扬所谓缠绵悱恻,凄凄惨惨的爱情故事,完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致使人同情恶者,憎恶善者。如白蛇传原本说的是修炼到一定火候的蛇妖缠住了许仙,这对人是一种祸害,法海遵循天理将蛇妖镇在了雷锋塔下,使许仙得以解脱,从而修成正果。可是后来的《白蛇传》为了宣扬白素贞与许仙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竟把维护天理的法海描写成了破坏人家婚姻爱情的恶棍,从而使人憎恨法海,善恶不分。这就是在误导民众,破坏佛法。现在的这些演职人员好象是使文化繁荣了,其实是做了大坏事。
人们只有真正去学习正宗佛学,修炼佛法才能真正认识佛法,了解佛法,掌握佛法,从而有正确的善恶标准,修正思想和行为。
二十七、把佛法修炼混同于巫术
佛法是宇宙的根本特性,也是修佛的方法。人只有在有限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地修炼心性,去掉对世俗间名利情的执著,使心性至真至善至纯,同化于宇宙特性,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才有可能使生命得以升华,返本归真,这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目的。凡是不修炼心性,不升华思想道德,不同化宇宙特性的这门那派的说教,都不是正法大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道、儒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文化,所以都是正的文化。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也沉积了一些歪门邪道,有的打着佛道的旗号却不修炼心性,所作所为有违宇宙根本特性,这些东西不仅不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归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会把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
现在人类社会处于末法时期,不少人没有道德上的诉求,没有心法约束,所思所想随心所欲,特别是为了利益、权力等世俗中的东西可以不择手段。同时,也有许多不好的不正的东西沉渣泛滥。有的人既不承传正的修炼方法,也不修炼心性,以为“信佛”就是烧香磕头,就是祈求平安,祈求升官发财。如原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听到“女大师”殷凤珍的“你快高升了,要想上升,你就信佛。你还有两步或三步,即当省长、省委书记和到党中央国务院”,便笃志不疑,把烧香拜佛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丛福奎遍访名山,周游名刹,大把银子捐给寺庙,平时私下聊天也多讲佛事,俨然是一虔诚信徒。在与商界人士交往中,则以佛的名义,公开索要大量钱物,说是给你一个做善事的机会。就在东窗事发,与专案组人员周旋时,还以念咒、盼佛祖保佑、侃侃而谈以佛治国等手段,希图躲过查办。原山东省泰安市市委书记胡建学,经常请“大师”预测前途。“大师”说胡有当副总理的命,只是命里还缺一座“桥”。胡建学便下令将已按计划施工的国道改线修上一座大桥……。这种把个人利益、仕途奉为至高无上追求目标的思想与佛法是背道而驰的,不仅要受到人间的法律的严厉制裁,而且由于败坏佛法,污辱佛法,会受到天法的严惩。
现在不少人张口佛,闭口菩萨,用一些巫术给人看病祛邪,而自己又不修炼心性,这并不是真正的佛法修炼。这样的人往往是因为得了某种病或做了什么梦,而有了点小功能。其实,这种功能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由于自己心不正招来了邪灵附体,其所谓的功能往往是由附体控制所至。尽管其可以为人治愈一些小病,说准一些别人尚未发生的事,但对人没有一点好处,只会误人误己。《西游记》中有一回写到师徒四人到了车迟国,遇到了三位国师,三位国师与唐僧师徒打赌,最后发现三位国师一个是虎、一个是鹿、一个是羊。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类似三位国师的人不少,有必要学会鉴别。象丛福奎、胡建学身边的大师都是这种情况。在佛法修炼中,只有象唐僧一样对佛法坚定不移,不为世俗的金钱、美女、权力所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是正道,才能成正果。
二十八、信则有,不信则无
提起佛、佛法,现代许多中国人有种观念,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好像是说这类事情你信他就有,不信就没有,完全是人自己所招来的。其实这句话是不能这样理解的。佛法是自然特性,是客观存在的宇宙法则,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认不认识他,承不承认他,他始终存在。正如磁场、红外线、紫外线、珈玛射线一样,这些东西在人类科学技术没有认识之前就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是让人认识了它们而已。人通过修炼、通过正悟,参透出来的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和宇宙存在的法则就是佛法,这是人对宇宙自然在一定层次上的一种认知,不是说人没有认知,他就不存在,人认知了他才存在,只是法理往往是随着人的心性展现出来的。
人如果只有凡心,看到听到追求的只会是尘世中的名利、地位等,只会为这些东西而乐而忧,争争斗斗,高层次的东西决不会轻而易举地展现在人的面前。随着人心性的提高,对佛法认知程度越高,理解的越透,佛法的殊胜美妙展现在人面前越丰富。如一般人并没有见过真正的佛是什么样,但修炼达到一定境界者就可以看到佛是身披迦裟,蓝蓝的卷发,大大的耳垂的光焰无际的殊胜伟大形象。敦煌壁画那些美妙的图画绝非凭空杜撰出来的,那栩栩如生的佛像、仙女、飞禽走兽,如果不是高僧大德们感悟看到了超越人类世界的世界那些美妙的景象是不可能画出来的。现代也有人试图依样画葫芦,但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东施效颦,画出的人物缺乏一种神态,更象世俗中的人,这说明现代一些作画者的心性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看三维画也是这种情况,必须全神贯注,平心静气,物我两忘,两眼盯住画面才能在平面画的基础上突破平面画看出三维画来。如果心浮气燥,思想中还留存有周围环境及自身是怎么也看不出三维画的效果的。
佛家讲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无论什么人行善事就有善报,做恶事就有恶报。一般的常人都逃脱不了轮回之苦。现在许多人不信佛,也不信道,有的也不相信善恶报应,是不是因果律对这种人不起作用呢?是不是他们就不在六道之中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作为人不管是信佛,还是信道,或信其它宗教,甚至于什么也不信,都要受到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的制约,谁也逃脱不了。这些法则不是哪一个人规定的,是宇宙自然的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觉者感悟认识到了这些法则之后,传授给了人,作为觉者来讲,也不能违背这些法则,否则,一样会受到约束。只是觉者更加懂得这些自然法则,他们会维护这些法则,不会违背法则。
佛家讲善讲忍,这是提高心性的关键,也是人类必须遵守的准则,否则人心会大乱,道德会败坏,人类社会也会面临灭顶之灾。不仅佛家是这样讲的,西方宗教也是这样讲的,挪亚方舟的故事讲的就是因为人类的道德败坏到了极点才惹怒了上帝,下了七七四十九天雨,除了挪亚一家因为有方舟得以存活下来外,其余人全部埋葬到了汪洋大海之中。可是,现在有些人看到中国经济落后了,不仅不从人的本性上找原因,去掉头脑中的污垢与愚见,努力提高道德水准,反而认为是佛家讲的善和忍影响了落后,这完全是是非颠倒,混淆黑白。若以这种思想引导民众,带给人类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
二十九、厚此薄彼
人生活在尘世中,都有一定的社会圈子,由于人与生俱来的亲情、友情、同志情使得人往往对其圈子内的人感情深厚,愿意来往与付出。而对于陌生人则有种戒备心理。特别是现在许多人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态度,遇到陌生人的险情和矛盾往往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在外吃饭时,如果是熟人可以共同进餐,如果陌生人把自己正在食用的餐具碰一下,有的人可能再也吃不下去了。许多城里人看到乡下人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常常欺负乡下人。这就说明在人们的心中存在一种分别心。佛家认为,人不应该有分别心,佛法要求人必须修去对世间名、利等执著不放的心,修去为私为我的心,而生出对众生的慈悲之心,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对谁都应该心存在善念,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因为所谓敌人也是因为业债引起的矛盾或因自己心不正被魔钻了空子,控制人制造矛盾,搞乱人的心智。只要按照佛法修炼自己的心性,提高心性,心魔自然消除,业债得以化解,敌人也就不存在了。
现代的中国人受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许多人不敬佛向道,分别心格外强烈,甚至意识不到分别心的存在,也认识不到分别心是影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障碍因素。特别是用“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冷酷无情”之类的简单二分法教育和影响民众,更加强化了人的分别心。这种社会氛围也使许多信佛的人存有分别心却意识不到。如信佛的人在一起谈论佛法时津津乐道,而对于不信佛的人则避而不谈。听说佛度有缘人,就格外亲近那些相信佛法的人。自己相信了哪一门哪一宗哪一派就认为自己所信的那一门是最好的。又如师徒过河,碰到一位希望他们能背她过河的女子,师傅连忙将女子抱过了河,徒弟纳闷半日,忍不住问师傅为何近女色,师傅道:我早已放下为何你还抱着。显然师傅心无所住,只为帮人无分别心,而徒弟住心于戒律、分别于男女都占全了。修佛修出的是慈悲心,对谁都应该慈悲,应把慈悲留给每一个人,无论是信佛还是不信佛,无论是拥护自己的人还是反对自己的人,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该慈悲对待。反对者拥护者那都是对方为人处事的态度,而我们自己则不应用不同的心对待别人。
当然,每个人的生命特点不同,根基不同,人生的道路不同,对佛法的认识不同。那么,在处理人和物的具体方法就会有所不同,这与厚此薄彼地对待他人就不是一回事了。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教化和救度世人。有些不信佛法的人不等于没有佛缘,可能只是机缘还没有成熟。有些对佛法认识还不那么深刻的人也许还存有需要突破的障碍因素。如果把人拒之千里之外,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恶果。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印度的摩罗国,离都城约有六,七里的地方,有一所精舍,住着约有五百位出家人,他们都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其中有一个年纪较长的,名字叫摩诃庐,他以愚笨而出名,无论怎样教他,都教不会,他连一句偈语都背不会。在五百比丘中,大家都轻视他,看不起他,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呆在一起,所以他一直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国王派遣使者到精舍来,要请比丘们去供养,愚笨的摩诃庐,惭愧自己的痴笨,不敢参加国王供僧的聚会,等到大家都离开之后,当他一个人留下时,他难过地找了一根绳子,走到一棵大树底下,想要结束生命。正在这个时候,宝像庄严的佛陀现于他的面前,佛陀严肃的呵斥他道:“摩诃庐!你不加紧用功精進,找到自己的不足,反而做出更加愚痴的事情?”佛陀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你本来在过去一世中,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修道者,因当时不肯施教于他人,生起傲慢心,轻视旁人,所以这世才受此愚笨的报应。这你怪不得别人,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应该深深的忏悔,死并不能了结罪业。”
摩诃庐被佛陀点醒之后,非常惭愧,跪在佛陀面前忏悔。慈悲的佛陀,不计以往的过失,只要知错而改过,佛陀都一样认为他是好人。这时,佛陀不厌其烦的给摩诃庐开示说法,启迪他慧悟,正好机缘也成熟了,佛陀说法之后,摩诃庐觉悟正果,愚钝的心灵,顿时开朗,他能够了解佛陀的微妙法语,能够看透世间的一切。这时佛陀知道他已经悟道,就命他赶快去参加国王的供养,并且为大众们说法,当他正要离开时,佛陀又告诉他说道:“摩诃庐!过去你当长老的时候,收有五百个弟子,这五百人正是于王宫接受国王供养的五百比丘,你现在赶快去,他们正在等着你的指点。” (转、待续)
信佛勿入误区 五 
三十一、学佛的婚姻误区(转,有更改)
如果遵从佛法基本要求,哪怕是只做到了大部分,居家生活与修炼,都会得到现实的幸福与安乐。对一般人而言,饮食、性、睡眠、保卫自己是四种很强烈的欲望。每一种对人类的生活与行为,都有极深的冲击与影响。在当今这个时代,饮食等已不成问题,婚姻与性的处理则摆在了突出位置上。但是,由于对佛法认识上存在偏差,不少人学佛者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具体事情时,往往适得其反。特别是在处理家庭、婚姻方面存在很明显的瑕疵。总的看来,在家学佛人的婚姻误区大体为两种:一是禁欲的趋向,特别是部分中青年家庭,没有处理好婚姻与性等问题;二是忽视戒律、我行我素的趋势。
(一)禁欲的误区
1、“婚姻恐惧症”误区
一些学佛青年,虽到了结婚年龄,但拒绝与异性来往。看起来似乎道心坚固,但长期观察下来,才发现是画地为牢,固执己见的结果。严重者则演变成了“婚姻恐惧症”。如某厂青年工人刘某,学佛后誓言终生不结婚,对旁人的善言劝告也怒目相向,慢慢地也无人再劝他了。由于我行我素,与众相处落落寡欢,不久,便落得形单影只,十年之后,终于成了大龄青年。据说,他现巳开始后悔,有了结婚成家之意,但周围同事,早已将他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无人愿为其当红娘。又如一位学佛女士,虽有男友,但仅同居而不结婚,虽三十出头,心尚来回挣扎在出家与在家之间;终于有一天下定决心,与男友不辞而别,到了一寺庙,要求出家。寺庙上下因平时与之熟悉,皆大欢喜,积极为之准备剃度事宜。但就在即将落发前一天晚上,男友及家人开车冲进寺庙,连拉带拽,将其弄回了家。事后有人问她:“为何不想成家?”她倒是很干脆地回答:“我有婚姻恐惧症!”
其实,这些都是执着所致。“执着”一词,指对某一事物、见解坚持不懈,不能超脱,后来便演变成拘泥或固执。青年人不需要对婚姻抱着反感的心态,只要保持平常心就好,如果想要结婚就应该结婚;不要弄巧成拙,头上安头,搞得“四不象”。不要因为对婚姻的反感,走入了执着的误区,从而患上了“婚姻恐惧症”。
2、性生活的误区
在婚姻与性的关系方面,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已婚的学佛夫妻,对家庭性生活的处理不当也是误区之一。在某大型厂矿,几年前发生过这样一桩事: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学佛小组,某天观看了一位海外法师讲经的录像带,内容涉及断淫对修行的好处,并言:如不断淫修行,则修行不会成功。看完录像后,这批人便下定决心,立竿见影,强力实践。回家后,或分房或分床,结果大部分的家庭随后几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一时成为全厂新闻。……
由于执着某些宗教理念,有的人很害怕与他(她)另一半过夫妻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一种罪恶感。还有很多人认为夫妻生活会影响修行。有些夫妻,学佛以后就变成“道友”,完全没有夫妻的样子。加上没有真正的正法指导修炼自己,从心性上提高自己,因此,长期积淀下来,身心上便会出现某种压抑与分裂。性执着与性压抑,不仅对人的身体,而且对心理健康均有较大的影晌。许多人的男女欲望,被宗教观念、道德意识压抑、扭曲、乃至变形,以至他们自己也未能辩识。最麻烦的是,不少人明明出了偏差,还自以为修行有成。
佛法并不要求在家人士禁欲,而是提倡节欲;而节欲的程度与方式,也须根据对佛法的理解、心性情况以及工作、年龄、体质等的不同,因人而异。
说到节欲,古今中外世界很多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及中国的道教,几乎都主张禁欲或要求尽量节欲。基督教主耶稣一生没有结婚,几乎是苦行的修行者,他们中有名的使徒约翰更明白主张:替天主工作的人一定要身心圣洁,不能染爱欲。直到今日,天主教的神父、修女都是禁欲,终生未婚的。据天主教一九九八年的统计:全球神父总数为40.4万人,修女81.4万人;教友总数则超过十一亿。
道教自从汉朝末年以后,就主张要修精气神,希望能修到羽化升天而名列仙班,他们认为有男女之事会损精气,因此要禁欲,至于道教中有些行“采补之术”者,那不是正统的道教思想。
佛教认为爱欲只在欲界(地球人类及一部分天界)存在,色界、无色界及各佛国净土都没有。有男女之欲执着的众生,就很难脱出三界,故修炼者皆希望超越情欲。
对宗教徒而言,能够为信仰而超越情欲,无疑是高尚而圣洁的。但终身不婚嫁的,仅限于出家僧尼或神职人员(道士、道姑、神父、修女等),一般教徒不必如此。
(二)禁欲的过患
对于在家人而言,盲目禁欲,反而会带来诸多过患:
1、对未婚者而言,禁欲的观念往往影响他们交友、择偶、婚配。
不少学佛青年,在如何对待爱情、婚姻问题上,都或多或少走过弯路。有的学佛后,甚至凭添了不少烦恼:如在结婚、独身的抉择上举棋难定,不知不觉便成了大龄男女,往往错过了恋爱结婚的良机。
其实青年时期贪爱、自我实现一类的烦恼,是可以转化为修道的力量,转化为弘法利生的热忱。实际上有些烦恼可以转化,甚至可作为度众生的方便。初修者不要怕烦恼多,而是怕不识烦恼,能认识到烦恼多,是修行进步的表现。
只要能自我觉察,便不难对付,无须将烦恼视之如怨敌,而强作压抑。强行禁欲,则烦恼会愈积愈多,即使能压抑得住,对身心和修行也非常有害。一旦遇强大外缘时,压积的烦恼,弄不好便总爆发,如江河决堤,一溃千里,当事人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友谊是巫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