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以前好像男主角是特种兵穿越了,有老兵综合症,需要吃药才能不发作。一次在外

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我,关注团购信息,享更多优惠
||网络安全
|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工
汽车交通| | | | | | | | | |
||投资理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考试
| | | | | | | | |
| 视频教程|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心理创伤治疗“圣经” 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 集大成之作长踞美国亚马逊“心理创伤”“精神病学”等多个排行榜首位
定价:¥55.00
校园优惠价:¥37.40 (68折)
促销活动:
商品已成功飞到您的手机啦!快登录手机站看看吧!
下载客户端
> 微信关注“互动出版网”,便捷查询订单,更多惊喜天天有
原书名: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 Mind, 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
ISBN:7上架时间:出版日期:2016 年5月开本:16开页码:366版次:1-1
所属分类:
  心理创伤疗愈经典畅销丛书精选世界心理创伤治疗大师畅销多年经典之作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社工的必备工具书心灵受伤的人及其亲友的必备自助书
创伤性压力的世界领先研究者和最重要的专家提供了一个大胆的心灵疗愈新方式!创伤是生活的事实。老兵和他们的家庭面对着战争的痛苦后果;五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曾经被性骚扰;四个中就有一个在长大的过程中家中有一个酗酒的成员;三对夫妻中就有一对有过家庭暴力。这样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在心理、情绪甚至身体中留下痕迹。悲哀的是,创伤受害者还经常会将自己的压力传递给他们的伙伴和孩子。著名创伤专家贝塞尔&范德科尔克和这些受害者一起工作了三十几年。在本书中,他转变了我们对创伤性压力的理解,表明它是如何确实重新设置了大脑的神经回路&&特别是那些与快乐、投入、控制和信任有关的脑区。他展现了,通过创新的治疗方法(包括神经反馈、正念技巧、游戏、瑜伽等)如何将这些区域重新激活。基于范德科尔克博士和其他领先专家的研究,本书提供了药物和谈话治疗之外的替代疗法(这种疗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和一种重塑生活的方式。
巴塞尔&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
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位于布鲁克林的创伤中心的创始人和医疗主管。他也是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科教授、国家创伤综合征治疗联盟(National Complex Trauma Treatment Network)的主任。他经常在世界各地教学,主要在波士顿工作和生活。
临床学徒。在法律和精神健康问题的交叉处摸爬滚打。目前旅居荷兰。好奇心旺盛,关注跨文化、社会平等、医疗及精神健康议题,兼作译者。
序言 面对创伤
第一部分  创伤的重新发现
越战士兵的经验
创伤和自我失控
困于创伤中
理解心智和大脑
黎明前的创伤
痛苦的意义
无法逃避的电击
创伤成瘾:痛苦的愉悦和愉悦的痛苦
27制药行业的胜利
是一种适应方式,还是一种疾病
  我最初进行临床实习时,是在一个监狱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白天,我与监狱中的每一个犯人交谈,进行精神病学上的诊断和身体疾病的调查;晚上,我则将访谈的资料整理为笔记和数据、与同事交谈、思考着这些故事的意义。他们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我难以想象的贫困、孤立和暴力下,即使这些经历我多少都在文献中读到过,但亲身与这些人交谈接触,是与阅读文献完全不同的感受。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常常惊讶、困惑于一个问题:这些人是如何在这些难以想象的重负之下幸存的?这些人在监狱这个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是依靠着怎样的韧性和决断力生活的?
  虽然实习结束,但这些好奇并未终止。我依然因为工作的原因,不断接触到许多遭遇过创伤性经历的人。正好有一个机缘,让我接手了这本书的翻译。事实证明,翻译此书是一段充满意义和收获的旅程。
  本书作者巴塞尔·范德考克医生对于创伤有着充满创造力的见解,他的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如今主流创伤治疗的理论。同时,因为对于非谈话治疗的支持,让他在学界中充满了争议。在本书中,他对创伤的理解来源于对依恋理论的借鉴,同时对于新理论(认知神经科学、人际关系神经学)和新治疗方式(神经反馈治疗、EMDR、瑜伽和艺术治疗)的开放接纳和科学探索态度。他对于现时创伤临床治疗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发展性创伤(即儿童早年的创伤性经历对成年后的影响)和对解离症的理解。
  心理学创伤在中国广为人所知,起始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灾情带动了一股“心理重建援助”的风潮。一时间,似乎人人都知道,需要为经历过重大自然灾难、丧失亲人的人提供关爱、伸出援手;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成为心理咨询师,缓解人们的心理伤痛。然而,我们对于什么是心理创伤、创伤性经历和创伤性记忆会对人造成怎样的影响、怎样的帮助才是有意义的,并不十分明确。
  有关心理创伤的理解和治疗在20世纪最后10年,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本书为如何理解创伤性经历、如何治疗心理创伤提供了目前为止最前沿的解读。本书的作者,精神科医生巴塞尔·范德考克,是研究创伤性经历及治疗的先驱之一。他对于创伤的兴趣直接来自于他的自身经历:他的父亲和叔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集中营的幸存者。1978年,他在退伍军人事务处诊所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时,他的第一个病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而当时的精神医学对心理创伤几乎一无所知,只能束手无策。
  因此,他投身到心理创伤的治疗及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中。在接下来的20多年间,他不断在这一领域发表研究成果――心理创伤是如何与解离症、边缘性人格障碍、自伤行为相关;心理创伤是如何影响大脑、心智的发展。他率先以科学范式,研究PTSD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特别是瑜伽和神经反馈)的效果。除此之外,他还领着一班同行,为《精神疾病和诊断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第四版与第五版的编写进行与PTSD诊断标准有关的临床试验,在心理创伤的临床领域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
  本书并不仅仅是范德考克医生总结和分享治疗经验的手册,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人文著作,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记录了创伤性经历及其对人类个体及社会整体的影响。范德考克医生从二战及越南战争退伍士兵的战争创伤开始,前溯到19世纪末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创伤的理解、1920年前后对“炮弹休克症”的记录、20世纪40年代开始兴起的人类毕生调查、20世纪70年代末精神科药物学的革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依恋理论的现代理解及“创伤性记忆抑制(恢复)”的大讨论、2000年前后对儿童(性)虐待的关注、2005年及其后借助神经影像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新解读、以及新千年后各种新式的非药物治疗和东方治疗法。读毕全书,足以使读者对心理创伤的治疗发展史留下一个生动的印象。
  即使读者将此书当做一本纪实文学来阅读,亦未尝不可。书中所述的案例横跨多种创伤类型,既包括在流行文化作品中广为人知的“人格分裂”现象(实际上应称作“人格解离”)、意外事件(如车祸)造成的心理创伤、(经历或目睹)(性)虐待和暴力造成的心理创伤、战争和恐怖袭击心理创伤,还有少为人知的“术间清醒”造成的心理创伤。在翻译的过程中,我追随着范德考克医生的妙笔,感受着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时而兴奋紧张,时而扼腕叹息。
  心理创伤性事件一般是指来自于外在的、突发的,引发人们极大精神压力的极端或异常事件。DSM-5认为创伤性应激原是指可能会对自己或亲友造成生命威胁或性威胁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战争、自然灾害、飞机失事、交通事故这样的严重事件,也可以是如家人离世、亲密关系的结束、疾病或手术这样的个人经历。但近年对儿童创伤的研究发现,对于儿童而言,长期忽视、情感虐待、性虐待和身体虐待也属于创伤性经历。这些发现恰好适用林德曼(Lindemann)在1944年对心理创伤的定义:是一种“对原有依恋关系突然的、无法控制的破坏”。
  创伤性经历不一定是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目睹,仅仅是聆听类似的经历,例如调查儿童虐待的警官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有可能由于知道创伤性经历而产生类似PTSD的症状。另外,严重的创伤性经历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罕见。在本书援引的资料中,大约1/5的美国女性受过性暴力;在儿童逆境研究(the ACE study)中,28%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受过身体虐待,只有36%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完全没有不良经历,而高达12.5%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遇到4种以上的不良经历。
  范德考克医生在他的另一本书《创伤应激》(Trauma Stress)中说,人们不愿意谈到创伤,是因为创伤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恶”――我们的朋友、邻居、家人、上司以及我们自己。很多人宁愿相信创伤是极为罕有的,希望忘记世界上存在着痛苦。
  人类的中枢神经,如果按照功能来划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基本生理功能和探测危险,这部分发育较早;而负责理解的大脑皮层则发育较迟。负责基本生理功能的这部分大脑也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所以也被称为“情绪脑”。在情绪脑中,杏仁核是恐惧中心,它如同一个警报器,一旦遭遇危险(以及好像是危险的刺激),警报器就鸣声大作。可能在我们负责理解的大脑皮层(书中称为“t望塔”,主要是内侧前额叶皮层,负责对状况做出解释)还没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情绪脑就通过两条自主神经系统,激发或减慢我们的身体反应。通过使用不同的迷走神经通路,我们会作出不同的行为来应对危险(如寻求周围的社会帮助、战斗或逃跑、降低与逃生无关的内脏消耗。见书中第5章中“三种层次的安全感”)。
  上面描述的最基本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常用于应对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意外。创伤性事件同样也会激发我们的应激反应,然而,在创伤性事件过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进一步发展出PTSD症状。根据一项随机抽样调查,在美国,超过60%的人遭遇过创伤性事件(Kessler等,1995;转引自McNally,2003),然而,这之中只有20%的女性和8%的男性在创伤性经历过后出现PTSD症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通过语言和想象力去缓解创伤性经历带来的压力和痛苦。
  本书第4章提到了一个经历“9·11”事件的小男孩诺姆的故事。5岁的诺姆在曼哈顿市中心上学,那天早上,他透过教室的窗口亲眼目睹飞机撞向世贸大厦,人们不断地从大厦窗口往下跳。他随着隔壁班的弟弟、同学和老师们奔下楼,在门口见到刚刚送他上学的爸爸;接着,他跟着家人以及其他惊慌失措的人们在瓦砾、灰尘和浓烟之中逃生。幸运的是,在这场灾难中,他没有丧失任何亲人。他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就用图画描述了“9·11”事件的场景,然而,与事实不同的是,他在大厦下画了一张蹦床,接住不断往下跳的人们。
  范德考克医生用这个故事说明了两项对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技能:积极的行动力以及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大脑。与诺姆不同,有PTSD的人们可能在创伤性经历中无法用自己的行动从困境中突围,失去了用想象平复痛苦的能力。用书中的比喻来形容,就是“警报器”控制了整个人的大脑和身心,“t望塔”的解释能力失去了作用。
  在一般教科书中,PTSD最核心的症状是侵入性记忆――创伤记忆随时随地的闪回、做噩梦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忽然重现记忆细节。这是因为创伤性记忆的储存方式和日常记忆的储存方式是不同的:受到心理创伤的人可能记不清自己以往的遭遇,却对一些细节(例如触觉、嗅觉)的记忆异常清晰(见本书第12章)。
  然而,受过创伤的人并不总是因为侵入式记忆问题而前来求助的,他们大多数人向治疗师寻求的问题就和普通人一样:他们情绪失控、与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注意力缺陷、物质滥用,等等。很多当事人自身无法用语言表达创伤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只是时时感到出现与现实状况不符的强烈负面情绪,如焦虑、害怕、愤怒、羞耻、负罪感,或者觉得麻木、空虚,甚至会在无意识中重演创伤性经历。在范德考克医生之前,很少有人会把情绪不稳、物质滥用和解离症状与创伤性经历联系起来。
  一个典型的、“被困在创伤中”的人失去了心理灵活性,随时处在和创伤性经历几乎相同的惊慌中,用全副精神维持日常生活,忍受着紧张、恐惧,或者好像生活在虚构的世界中。他们回避和创伤有关的一切环境,例如退伍士兵会在国庆日躲在办公室里(因为外面的烟花爆炸声好像炮火),因为术中清醒而遭受创伤的患者会辞去在医院的工作(因为总是看到穿手术服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会用过度工作、滥用酒精或其他自我伤害的方式来麻痹自己。这种时刻处在崩溃边缘的状态令他们的情绪失控。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难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应地,缺乏社会支持让他们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范德考克医生借用彼得·莱文(Peter Levine)的创伤理论和帕特·奥登(Pat Ogden)的身体治疗理论指出,人们的心理受到创伤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困境却无法做出反抗,这些无法进行的反抗会变成所谓的“未完成的动作”,最终“固化”在人们的身体感受或者无法解释的症状中,例如偏头痛、哮喘,他们不是感觉生气或悲伤,而是感觉到肌肉酸痛、肠道异常或其他毫无来由的症状。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和超过一半的暴食症病人,在描述自己的情绪感受时感到十分困难。他们或者是在无意识中重复某些无法理解的行为,反复陷入同样的麻烦中。目睹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的人,往往在成年时也可能陷入到关系暴力中。
  范德考克医生在书中举了一个重演创伤记忆的例子。他在1989年报告了一个案例:一个退伍士兵每年在战友牺牲的日子里“持枪抢劫”,他会跑到便利店里,威胁店员说,他手上有枪,让店员把钱交出来,但又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店员报警,让自己被警察逮捕。这名士兵重复了数次之后,法官最终把这名男子送去见精神科医生。范德考克医生和同事帮他克服了对战友牺牲的负罪感后,他才不再每年上演这种“借警察自杀”的举动了。
  面 对 创 伤
  一个人不需要上过战场、住过叙利亚或刚果的难民营就有可能遭遇精神创伤。创伤可以发生在我们自己、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人或邻居身上。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表明,1/5的美国人在儿童时期被性骚扰;1/4的人被父母殴打后身上留有伤痕;1/3的夫妻或情侣有过身体暴力;1/4的人和有酗酒问题的亲戚长大;1/8的人曾目睹过母亲被打1。
  我们人类真的是一种适应能力超强的物种。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我们就在不间断的战争、无数的天灾或人祸,以及个人生活的暴力与背叛中不断振作。但创伤总会留下或大或小的痕迹,大至历史或文化上的伤痕,小至家族中不知不觉世代相传的阴暗秘密。它们也会在我们的心智和情感、我们体会愉快和亲密的能力,甚至在我们的身体和免疫系统中留下痕迹。
  心理创伤不仅仅影响那些直接暴露在事件中的人,也影响他们周围的人。从战场归来的军人也许会以狂怒或冷漠吓坏他们的家人。丈夫身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他的妻子也很有可能变得抑郁,而这些抑郁母亲的孩子们很有可能因此而焦虑不安。暴露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通常很难在成年时建立稳定、充满信任的亲密关系。
  创伤,正如它本身的定义,是难以承受、不能容忍的。大多数的强奸受害者、经历过战场的士兵和被性骚扰过的孩子在想起过去的经历时会极度沮丧不安。他们极力试图把这些记忆清除出去,努力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生活。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背负着这些恐怖的记忆,以及对自己软弱、脆弱的羞耻感活下去。
  我们当然都希望走出创伤,然而,负责我们基本生存功能的那部分大脑(深藏于我们的理性大脑之下)并不擅长否认记忆。即使创伤性经历过去了很久,这部分大脑也有可能在一些轻微的危险信号下激活大脑的应激回路,让大脑产生大量的压力荷尔蒙。这会引发负面情感、强烈的生理感受以及冲动的攻击性行为。这一创伤后应激反应难以理解又势不可挡。失控,让创伤的幸存者觉得他们的内心已经彻底损毁,无可救药。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萌发学医的念头时只有14岁,正在参加一个夏令营。我的表兄迈克尔不让我睡,整晚都在给我解释肾脏如何工作,它们如何过滤身体废物、又重新吸收化学物质,让机体保持平衡。我被他那奇妙的身体功能描述完全吸引住了。后来,在我医学训练的每一步中,无论是我学习外科、心血管,还是儿科,我都认为治疗的关键是在于了解人体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然而,当我开始在精神科轮转时,我着迷于思维的极端复杂性及人际关系的多样性,然而精神科医生却对他们所治疗的问题知之甚少,我被这一极端反差震惊了。我们有朝一日能像了解我们其他器官一样了解我们的大脑、心智和爱吗?
  显然,要获得如此详细的了解,我们还要进行多年的学科研究。然而,三门新学科的诞生让有关心理创伤、虐待和忽视的知识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这三个新领域分别是:神经科学,一门研究大脑如何支持思维过程的学科;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逆境对思维和大脑发育的影响;人际神经生物学,研究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我们周围人的情绪、生理和观念。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揭示出,创伤会造成实际的生理影响,包括重新调校我们的大脑警报系统、令压力激素更加活跃、让报警系统从不相关信息中筛选出与危机相关的信息。我们现在知道,精神创伤会损害大脑感知生理感觉的功能区域,让我们感受不到生命力。这些变化也解释了为什么受过创伤的人对威胁过度反应,不能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知识也帮助我们明白,为什么受过创伤的人们似乎总是面临同样的问题,好像难以从经验中学习。我们现在知道,他们反复受挫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有道德上的缺陷,或是意志力薄弱,又或是他们的品格不好,而是他们的大脑发生了变化。
  我们对精神创伤知识的增长也带来了新的可能,让我们可以缓解甚至将创伤带来的损害恢复。现在,治疗创伤可以利用大脑自身的神经可塑性,发展新的方法和体会,帮助幸存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活力,从而继续生活。这些方法从本质上可以概括为三个途径:①自上而下,通过谈话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进而了解自我,处理与创伤相关的记忆;②服用药物,关闭脑中不适当的警报,或者使用其他方式来改变大脑组织信息的方式;③自下而上,让身体深刻地体会与创伤带来的无助、狂怒或崩溃完全相反的体验。对每个特定的创伤后幸存者来说,哪一种方式最好,是一个经验上的问题。就我见过的病人来说,大多数人都需要上述方法的综合。
  这是我一生的事业。我在30年前成立了创伤中心,并且一直以来受到我在创伤中心的同事和学生的支持。我们一起治疗过几千个受过精神创伤的儿童和成年人:他们之中包括儿童虐待、自然灾害、战争、意外和人口贩卖的受害者,以及那些被熟人或陌生人伤害的人。一直以来,我们都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跟我们所有的患者及治疗小组深入讨论病情,仔细地追踪不同治疗方式对于不同个体的效果。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好那些来寻求治疗的儿童和成年人,但我们从一开始也致力于研究创伤后压力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以及每种治疗方式最适合的对应人群。我们一直以来都受到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及其下属的补充疗法和替代医学中心、国家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以及一些私人基金的资助,我们探索各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谈话治疗、瑜伽治疗、眼动脱敏与再处理治疗技术(EMDR)、戏剧治疗和神经反馈治疗(Neuro Feedback Treatment)。
  治疗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人学会控制以往创伤的痕迹,重新掌控他们的人生。对话、理解、增强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有所帮助的,药物也可以抑制过分活跃的报警系统。但我们也会看到,创伤的痕迹也能通过新的身体体验,转化为那些与无力、愤怒和崩溃的创伤经历完全相反的体验,让人们重获自我控制。我没有治疗方式的偏好,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式适合所有人,但我使用过书本介绍的所有治疗方式。每一种治疗方式都可以给患者带来深刻的变化,但这些治疗技术的效果取决于特定的问题和不同的人。
  本书既是一本指南,也是一个邀请。请让我们正视精神创伤的现实,一起探究如何更好地治疗创伤,并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做出承诺:尽一切努力预防创伤。
  推荐序
  心理创伤是心理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涉及个人身体与心灵的发展和运作,也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难以面对的话题。心理创伤中常常充满了羞愧、耻辱、愤怒、悲痛,以及一切人类不愿意去触及的强烈情感。而当人们回避,创伤便进一步发酵,给受伤者的自身、家庭、社区乃至整个文化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直到人们醒来,下定决心去面对它为止。
  由于美国越战、“9?11”事件和近年来的阿富汗战争,在民众和士兵群体中造成了广泛的心理创伤,这些心理创伤给患者自身和家庭带来的严重伤害,以及由心理创伤引发的健康和社会问题都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都大力提高了在心理创伤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投入,加上近些年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方法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崭新研究数据,使得近年来,精神医生和心理学家们在对心理创伤生理机理的理解和相关临床干预的研发方面,皆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摆脱许多20世纪模糊的心理病因学和症状学理论,较为明确地指出,哪些大脑结构在当事人经历心理创伤后,在生理上或功能上发生了改变,并能将这些大脑内部的改变与当事人在思维、情绪、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较为直接地联系起来,据此开发和实践临床上有针对性的药物和心理干预,而本书就是这些现代心理创伤治疗研究和发展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是全美最畅销的心理创伤疗愈书籍之一,书中全面介绍了目前为止美国心理创伤治疗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论是可能造成创伤的情境,不同类型创伤的表现,创伤问题背后的原因,还是常见自我照顾和临床干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机理,本书都给出了详细的介绍。更为可贵的是,相比其他晦涩的神经科学和精神病理学典籍,这仍然是一本面向大众的书。作者通过各种生动的比喻和临床案例,将复杂的创伤神经机理直观地带到读者面前,令即使没有心理学背景的人也能从中一窥心理创伤的端倪。此后,作者更是给出了不少值得参考的临床和个人的见解与指导。
  本书的作者既熟谙药物治疗,又精于心理治疗,并与美国目前所有主要心理创伤疗法的创始人都有深入的交流合作,可以说是美国心理创伤治疗领域的权威之一,自然也是向大众介绍心理创伤和疗愈之法的不二人选。也许一开始你会被作者广博的临床知识和复杂的脑科学解释吓到,但几章之后你就会渐渐习惯它们,并能够通过作者的介绍,建立起对心理创伤崭新的理解,学到更切实有效的创伤疗愈方法,也为自己的心理事业或自身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事实上,不论你是一位心理工作者、爱好者,还是一位经历过创伤的当事人,我都强烈推荐你们阅读此书。对于临床心理和社会工作者而言,本书几乎可媲美心理创伤治疗导论教科书,从病理到疗法一应俱全,虽然行文中不时流露出作者的主观偏好,临床指导上也有相当的选择性,但书中所述原则、所列数据,几乎都是当代心理创伤干预的金科玉律和研究精华,可以说是现代心理创伤干预的基础,不可不知。
  本书是一部杰作。作者充满感情和同理心的深入视角,令人深信今后对心理创伤幸存者的治疗会日益人性化,极大地拓展了自我调控和疗愈的方式,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关于创伤及其有效治疗方式的研究创新。作者范德考克通过充分呈现他人工作中令人信服的证据,连同他自己的开拓性探索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取的经验,证实了身体会记录创伤的经历。除此之外,他开发了一套借助瑜伽、运动和戏剧表演的方法,巧妙地将人们的身体和心灵(以及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联系起来。这个新鲜观点是美好和令人欢迎的,并为心理治疗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
  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多舛的生命》
  (Full Catastrophe Living)作者
  这本特别的书将是现代精神病学思想的经典之作。创伤性经历带来的意义,只有那些同时了解许多不同知识领域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例如神经科学、发展精神病理学和人际神经生物学的知识都在这本书里被独一无二地整合了起来。在创伤后应激领域从来没有其他资料能够将这么多领域的精华和如此丰富的历史及临床观点结合起来,并得出这些创新的治疗方法。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里展现的视野及智慧十分独特,但又非常实用。这本书对于那些治疗创伤后应激及其对社会影响范围有兴趣的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材料。
  ――亚历山大?麦克法兰(Alexander McFarlane),
  澳大利亚二等勋章获得者,药学学士、理学学士(荣誉)、医学博士,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精神病学学会成员,创伤性应激研究中心主任,
  阿德莱德大学,南澳大利亚州
  对于一个主要专注于当代精神健康革命的神经学家来说,这本书不可思议的成就在于认识到了如此多心理问题都是创伤的产物。范德考克以一个优秀小说家的白描手法,回顾了他那段挑战传统精神病学的智慧和发现之旅,引人入胜。作者运用穿插叙事的手法,清晰地说明了创伤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解释了为什么传统治疗方法对创伤无效,并介绍了治疗的新方法――帮助患者治疗那些冻结在认知下的、有关过去的部分。作者通过戏剧性的病例展示,辅以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生动地说明了上述的这一切。这本书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揭示了创伤性事件以及我们自身试图否认其后果的事实,它将在精神病学和更大范围内的文化领域中,具有标志性的地位。
  ――理查德?施瓦茨(Richard Schwartz),
  家庭内部系统疗法(IFS)创始人
  本书是一本清晰的、引人入胜的书,一旦拿起就很难放下,而且充满了令人震撼的病历和历史背景。范德考克是创伤治疗的杰出领头人,他在整个职业生涯期间,都在试图将各种创伤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智慧汇集起来,同时他也拥有自己对该领域的关键贡献。这本书描写了过去30年里一系列最重要的、最具争议的心理健康的突破性进展。我们已经知道,心理创伤使记忆碎片化。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创伤不仅破坏了大脑内部的联系,还破坏了身体和精神之间的连接;而且,我们还了解到各种令人兴奋的新型治疗方式,它让那些经历过严重创伤的人们把所有的零件再次整合起来。
  ――诺曼?道伊奇(Norman Doidge),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作者
  在本书中,我们分享了作者充满勇气的旅程,去探索创伤受害者游离在外的平行世界,以及治疗创伤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方式。在这本扣人心弦的书中,我们发现,尽管我们的头脑拼命试图遗忘创伤,身体却把我们困在过去,带来无法言喻的情绪和感受。这些内部的断裂造成社会关系的破坏,也会给婚姻、家庭和友谊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范德考克通过描述那些帮助他的病人重新整合思想和身体的治疗方法和策略,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读完此书,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培养自我意识,获得内在的安全感,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才能充分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
  ――史蒂芬?波戈斯(Stephen W. Porges)博士,
  精神病学教授,北卡罗来纳教堂山分校;
  《多元交感神经理论:情感、依恋、沟通和自我调节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The Polyvagal Theory: Neurophys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Emotions, Attachment, Communication, and Self-Regulation)作者
系列图书推荐 ¥49.00¥33.32
同类热销商品¥45.00¥30.60
订单处理配送
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china-pub,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柏林综合症男主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