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硕咨询公司创立时的社会背景、公司和个人状况?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没有开启脚本支持!
《设计》杂志谈“唐硕:专注于中国用户体验”
《设计》杂志为“中国优秀独立设计机构系列报道专刊”中刊登了一篇对唐硕创始人黄峰的专访文章。记者就唐硕创立时社会背景、公司状况、发展阶段的经历以及在与企业合作中制约双方的主要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专访。文章精选:DESIGN vs 黄峰DESIGN:唐硕公司创立时的社会背景、公司和个人状况?黄峰:唐硕公司成立于2007年。我个人从2003年开始从事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方面的工作,在开始的三年间从事智能手机的交互设计工作,从05年开始在全球最大可用性咨询公司HFI工作,为HFI建立在中国的分公司。从07年开始,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当时国内的一些较大的企业,如海尔、华为、中国移动等已经有了用户体验和研究方面的需求,投入也越来越大。作为这一行业的第一代从业者,我也有条件将身边的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聚集起来,打造In China For China的国际知名的中国本土用户体验咨询品牌。DESIGN:唐硕公司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黄峰:从2007年算起,公司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08年,公司接了几个大型的客户和项目,例如通用医疗的全流程产品创新设计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户体验机制流程咨询项目,虽然项目不多,但足以支撑整个公司,在这些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期经验。第二阶段是2009、10年,由于之前有了与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 通用等大企业的成功合作经验,许多客户也会主动的找到我们,从这一阶段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司人数上升到40人,涉及的产品领域也包含了通信.银行.互联网.商业软件.硬件等众多领域,在业内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第三阶段就是10年至今,是真正建立品牌的阶段,规模扩大到50人,在上海、厦门、北京开设了分公司,并计划今年在深圳开设第四家分公司。现在来自各个领域特别是移动互联,银行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业务越来越多,我们也会选择性的进行合作,努力做到为高质量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服务。DESIGN:唐硕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主要发展战略及长远目标是怎样的?黄峰: 未来三到五年首先要做的是巩固唐硕的品牌,除了在国内积累口碑之外,希望在国外能有更多的客户认同唐硕品牌的价值,我们会通过在国内外知名专业会议上做赞助.展览.投稿以及演讲等形式推广唐硕用户体验咨询品牌。我们的目标是把唐硕打造成以中国设计为核心的国际知名的亚洲咨询公司,未来有可能在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包括印度.新加坡.日韩等拓展业务。DESIGN:在唐硕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黄峰:我们相比国内的一些小公司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能够承接一些完整用户体验的大项目,我们的主要挑战是来源于国外一些大公司的竞争和威胁。由于历史积累,他们往往在项目经验上有较大的优势,这也需要我们进行时间上的积累来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除了与大公司合作之外,还需要说服更多的中小企业去相信用户体验的价值,让他们相信通过这方面的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一领域,毕竟光靠一些大品牌客户来支撑用户体验这个行业是远远不够的。DESIGN: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制约双方合作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黄峰:在于一些大企业的合作中,对用户体验和UCD的理解已经不是问题,这方面的意识都已经具备,但在面对一些比较重大的项目时,大企业往往还是会选择国外的咨询公司去负责,更倾向于相信他们的执行能力,这当然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国外设计公司的水平相比国内公司要高,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观念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国内公司会失去很多机会,特别是非常有意义的项目机会。当然这种情况也在逐渐改变中,我们公司就已经成为了一些国内外大企业如华为.中国移动、爱立信等的长期合作伙伴。提升本土设计公司在产品整体策略规划上的能力,积累经验,打造这方面的硬实力,才能逐渐改变传统的观念,克服这些问题。DESIGN:中国未来哪几个领域的设计服务将大大提升品牌价值?黄峰:我们现在的设计服务领域主要在移动互联网、金融、软件和网络、家电、数码IT等领域,这是我们项目的主要来源。未来电子政府的建设会给用户体验以及交互设计带来较多的机会;另外服务设计也是我们看重的一个领域;因为和行业协会结合较紧密的原因,我们还开展了设计教育和培训的业务,提供一个集合人才的平台。DESIGN:在行业中,谁是你的目标和榜样?黄峰: 我认为我们目前基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的定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我们期望成为FrogDesign+IBM,我们希望拥有青蛙设计公司的策略研究与设计能力及IBM管理咨询的能力。在专业方面,我们比较推崇AdaptivePath公司的设计理念及发展模式,AdaptivePath由一群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专家组成,2001年成立于旧金山。他们与各行业的创新者、领导者协同工作,其中不乏众多财富500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活动、研究和开发。希望能以它为榜样。
上海(总部)
上海市杨浦区政学路77号INNOSPACE+二层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 SOHO2 3Q
台北市中正区北平东路30-2号4楼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花样年美年广场3栋10楼100X
&&服务设计&&& 界面体验设计&&&空间体验设计&&&视觉体验设计&&&唐硕用户体验设计案例分享小结
活动笔记 by 天晨Joey
主题:唐硕用户体验设计案例分享
嘉宾:吴迪(唐硕合伙人&北京负责人)& 王永昊(唐硕用户体验研究员)
时间:(周六),下午14:00—16:30
— 分享嘉宾 —
吴迪 (Dyas Wu),唐硕体验创新咨询 合伙人&北京负责人拥有16+年的用户体验设计,合作运营与管理的经验。对于数字智能,金融,企业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服务及产品设计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致力于以体验导向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曾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曾就职于全球著名IC设计公司,Mediatek(联发科),担任总监,先后组建国际运营商合作部和用户体验设计部。后作为合伙人加入唐硕,先后负责多家全渠道服务体验策略和设计项目。自2007年以来与国内国际多家公司建立用户体验合作项目,微软,沃达丰,安利,戴姆勒,T-Mobile,诺基亚,LG等。王永昊(用户体验研究员,唐硕体验创新咨询)6年+ 用户体验研究工作经验,对金融领域、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用户研究与服务设计有着丰富经验。曾就职于零点咨询集团金融部,担任保险方向负责人;曾在病痛挑战基金会发起的罕见病公益创新项目中,担任清华美院和北师大UX方向研究生的项目导师— 分享内容 —主题1:《新零售时代与体验思维》主要是体验思维的介绍,体验思维下新零售趋势,小罐茶等案例分享。主题2:《大数据背景下体验设计》主要是大数据的环境下,如何用体验思维进行ToB和ToC的数据服务设计,案例分享。— 活动笔记 —今天下午参加了 UXRen 在北京举办的唐硕用户体验设计案例分享,分享嘉宾是吴迪(唐硕合伙人)和王永昊(唐硕用户体验研究员),先感谢两位嘉宾的无私分享,同时也感谢 UXRen 北京舵主杨杨的筹划。A user-centric approach for holistic experience design第一部分是吴总分享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一体化。开篇谈到了新零售的部分,我摘取了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三点。
用户追求的价值是体验
用户不会脱离当前时代而产生
这一点我觉得是用户体验的根基。很多人现在谈用户体验,但是往往谈的都是表层,关于怎么宣传产品,让用户认知产品等。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以高质量的产品作为保证的。诚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然过去。高质量的产品也下足力气在 marketing 上。但切不可本末倒置。当你的产品质量没有出类拔萃时,需要把资源集中在产品质量上。
用户追求的价值是体验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用户追求高品质的服务。产品的价值不仅仅只锁定在产品层面。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设计,生产,销售等和产品相关的 holistic 因素。体验是什么鬼?就是当你拥有它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酷炫,感觉到爽。具体请脑补一下我有一辆 Tesla。首先,Tesla 的质量在电动车领域首屈一指。其次,它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以往汽车的生产销售模式。比如用户可以直接网上下单,自定义配置,后期远程付费升级配置。即使线下购买,身边的导购员也摇身一变成为了试驾体验员,而不是仅为了 KPI 而做无节制的推销。当然,由于 Tesla 的新商业模式便于打破规则。但是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规则不破则不立,Tesla 等新兴车企留给传统车企的时间正在逐渐减少。BBA 是想成为汽车界的 iPhone 还是 Blackberry, 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够看到答案。
用户不会脱离当前时代而产生
这一点吴总提到的时候,我会心一笑。因为前段时间看 "Beyond Feelings" 一书时正好读到了该观点,并深以为然。人生活在周遭的环境中,只要有环境信息输入,就会被影响。因此,一个大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作为设计师,在调研用户的时候,除了针对个体的调研,还可以基于时代背景,做比较 general 调研。甚至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前预估未来用户的消费行为,做到 live in the future.之后吴总又以『小罐茶』这一爆款商品作为案例分享一下 holistic design 思想是如何运用到真实案例当中的,受益匪浅。用细心,耐心,和恒心打造的一款好产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大数据背景下的体验设计之后王老师分享了一个大数据背景下的技术落地案例。大数据公司和用户与服务企业的关系?如何把精确定位技术(2m内)与商业相结合?以下是我觉的很有用的2点内容
大数据是信息资产
To C in the end
大数据是信息资产
毫无疑问的是,未来商业上的竞争很多是在数据的争夺上。谁有了数据,谁就有了先手资源,可以率先创新。阿里,京东,和各大快递公司就在用户数据这一块战场率先开始了厮杀。推广到别的行业,无论在设计之初,能不能洞察到某些数据的价值。有条件的情况下,给能收集到的数据留有接口是 always beneficial 的。哪怕当下不能分析产生价值,日后等信息量足够多了,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做 data driven 的决策依据,这真真是极好的。
To C in the end
很多数据公司的服务对象是企业,也就是 To B 的服务。但是 B 端公司最后用数据优化产品的终端对象还是用户。也就是说,即时你的服务对象是 B,为了让你的数据真正的有价值,在设计调研阶段,最主要的还是要研究落地的用户,去帮 B 思考如何更好服务 C。毕竟一根线上的蚂蚱,利益共同体,他好我也好嘛。总结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让我看到了国内 UX 圈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小罐茶的设计案例,让我觉的中国的餐饮类产品也可以包装的有逼格。中国公司已经在借鉴西方(如 KFC, Starbucks)的基础上逐渐走出了自己的路线。有一天,路边煎饼果子的时代终会过去吧,取而代之的是连锁开到国外的 『Jianbin Guozi』。哈,我充满信心的期待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对不起,您的浏览器没有开启脚本支持!
《设计》杂志谈“唐硕:专注于中国用户体验”
《设计》杂志为“中国优秀独立设计机构系列报道专刊”中刊登了一篇对唐硕创始人黄峰的专访文章。记者就唐硕创立时社会背景、公司状况、发展阶段的经历以及在与企业合作中制约双方的主要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专访。文章精选:DESIGN vs 黄峰DESIGN:唐硕公司创立时的社会背景、公司和个人状况?黄峰:唐硕公司成立于2007年。我个人从2003年开始从事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方面的工作,在开始的三年间从事智能手机的交互设计工作,从05年开始在全球最大可用性咨询公司HFI工作,为HFI建立在中国的分公司。从07年开始,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当时国内的一些较大的企业,如海尔、华为、中国移动等已经有了用户体验和研究方面的需求,投入也越来越大。作为这一行业的第一代从业者,我也有条件将身边的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聚集起来,打造In China For China的国际知名的中国本土用户体验咨询品牌。DESIGN:唐硕公司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黄峰:从2007年算起,公司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08年,公司接了几个大型的客户和项目,例如通用医疗的全流程产品创新设计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户体验机制流程咨询项目,虽然项目不多,但足以支撑整个公司,在这些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期经验。第二阶段是2009、10年,由于之前有了与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 通用等大企业的成功合作经验,许多客户也会主动的找到我们,从这一阶段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司人数上升到40人,涉及的产品领域也包含了通信.银行.互联网.商业软件.硬件等众多领域,在业内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第三阶段就是10年至今,是真正建立品牌的阶段,规模扩大到50人,在上海、厦门、北京开设了分公司,并计划今年在深圳开设第四家分公司。现在来自各个领域特别是移动互联,银行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业务越来越多,我们也会选择性的进行合作,努力做到为高质量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服务。DESIGN:唐硕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主要发展战略及长远目标是怎样的?黄峰: 未来三到五年首先要做的是巩固唐硕的品牌,除了在国内积累口碑之外,希望在国外能有更多的客户认同唐硕品牌的价值,我们会通过在国内外知名专业会议上做赞助.展览.投稿以及演讲等形式推广唐硕用户体验咨询品牌。我们的目标是把唐硕打造成以中国设计为核心的国际知名的亚洲咨询公司,未来有可能在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包括印度.新加坡.日韩等拓展业务。DESIGN:在唐硕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黄峰:我们相比国内的一些小公司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能够承接一些完整用户体验的大项目,我们的主要挑战是来源于国外一些大公司的竞争和威胁。由于历史积累,他们往往在项目经验上有较大的优势,这也需要我们进行时间上的积累来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除了与大公司合作之外,还需要说服更多的中小企业去相信用户体验的价值,让他们相信通过这方面的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一领域,毕竟光靠一些大品牌客户来支撑用户体验这个行业是远远不够的。DESIGN: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制约双方合作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黄峰:在于一些大企业的合作中,对用户体验和UCD的理解已经不是问题,这方面的意识都已经具备,但在面对一些比较重大的项目时,大企业往往还是会选择国外的咨询公司去负责,更倾向于相信他们的执行能力,这当然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国外设计公司的水平相比国内公司要高,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观念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国内公司会失去很多机会,特别是非常有意义的项目机会。当然这种情况也在逐渐改变中,我们公司就已经成为了一些国内外大企业如华为.中国移动、爱立信等的长期合作伙伴。提升本土设计公司在产品整体策略规划上的能力,积累经验,打造这方面的硬实力,才能逐渐改变传统的观念,克服这些问题。DESIGN:中国未来哪几个领域的设计服务将大大提升品牌价值?黄峰:我们现在的设计服务领域主要在移动互联网、金融、软件和网络、家电、数码IT等领域,这是我们项目的主要来源。未来电子政府的建设会给用户体验以及交互设计带来较多的机会;另外服务设计也是我们看重的一个领域;因为和行业协会结合较紧密的原因,我们还开展了设计教育和培训的业务,提供一个集合人才的平台。DESIGN:在行业中,谁是你的目标和榜样?黄峰: 我认为我们目前基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的定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我们期望成为FrogDesign+IBM,我们希望拥有青蛙设计公司的策略研究与设计能力及IBM管理咨询的能力。在专业方面,我们比较推崇AdaptivePath公司的设计理念及发展模式,AdaptivePath由一群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专家组成,2001年成立于旧金山。他们与各行业的创新者、领导者协同工作,其中不乏众多财富500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活动、研究和开发。希望能以它为榜样。
上海(总部)
上海市杨浦区政学路77号INNOSPACE+二层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 SOHO2 3Q
台北市中正区北平东路30-2号4楼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花样年美年广场3栋10楼100X
&&服务设计&&& 界面体验设计&&&空间体验设计&&&视觉体验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ang唐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