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匹电水泵秋季设定多少度合适?

这一方面个人也觉得并不是非要选购MP一类的高端产品~ 普通的国产货像是RW一样可以养好...虽然效果确实是有差距 MP的出水宽度和水流效果确实跟RW不一样...看着会舒服一些~ 但是RW使用得当也同样可以营造出很好的环境~ 虽然寿命可能短一些~ 哈 坏了换一个也不心疼- - 定期维护一下其实多数还是能用不短日子的...很快坏掉的应该是中奖了...RW只是举例...因为我自己在用...没有任何所指...可以替换成任何常见造浪 当然 预算比较高的 MP Tunze啥的也还是不错的选择~~  

水泵是带起我们整个系统的重要部件~~ 不同价位不同品牌也是让我们挑花了眼...哈 这里我们就是根据自己的水体来决定~ 国产的一些水泵的确是明显的虚标...额 其实并不是流量虚标...在短扬程无弯头的情况下 很多国产泵的流量测试也是可以的...但是扬程较高~ 多过几个弯头之后...一些泵就会出现明显的衰减~ 但有些强泵不会...所以挑选的时候根据泵的品牌 一般我们会选购水体10倍左右的泵~ 一些普通的可以稍高些 一些质量较好的可以稍低些~ 流量稍微高点低点影响也不大- -...300L的缸 我用过4K的泵 也用过5K的泵...哈 差不多就好~~ 便宜的泵一些国产的转子的质量的确是不那么好~ 损耗比较明显~ 还好也不贵~ 便宜的我们可以定期更换一下转子~~ 水泵效果会好很多~~ 

夏天到了~~最近也有很多朋友在纠结冷水机...我自己也刚刚上了一款冷水机~ 额 当地朋友冷水机的品牌也比较多...海利 P牌 五味 Teco 都有了....相较而言 处理能力是都可以的...选购适合对应水体的型号 各种品牌都可以很好的达到稳定水温的效果...这里最好是选大不选小...比如说1/4匹标注可以带300L水 而我正好300L出头的水体- - 我选购的是1/2匹的压缩机 用比较小的即使勉强能带动 启动时间也会比较长...声音P牌的我没自己听过...说是跟五味的相近  海利的噪音稍大一些  Teco比较静音 但也一样还是会有一些噪音的 特别静音不可能的 除非是分体啦~ 哎 为了缸- - 忍受一夏天的噪音吧...

由空调外机 温控器和钛管(或者钛炮)组成的一个制冷设备。 优点就是整体便宜- - 一个1.5匹的分体便宜点可能一千左右就搞定了- - 外机弄好点的也比一体机便宜...另外就是噪音和散热都放到了室外 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缺点就是略麻烦...要找空调师傅来打眼安装~

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不同菌种可以根据很多条件分类~ 他的作用 产物 生存条件等~例如~我们最常说的 硝化细菌~ 这只是一个大的类别~ 不是一种菌的名称~ 而是以其作用作为分类根据~一类菌的统称~  很多菌都可以称为硝化细菌。 其他的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亦然~后面一类一类简单介绍下哈~ 顺序就按系统中氨氮循环的顺序来吧~~

首先~缸中最先出现的污染物为~有机物~ 平时喂食加入的各种饲料 藻类、鱼类及微生物的死亡腐化都是有机物的来源~ 之后被各种微生物降解为其他形形色色的污染物- - 而氨化细菌就是在第一个环节~ 可以在好氧环境下将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降解(含有氮元素~ 所占比例最大最主要的有机物污染物)~ 过程分为2步~ 先将这些含氮的有机物分解为其他相对简单形式的含氮化合物~例如氨基酸等~ 之后第二步~再将这些含氮化合物再次降解为NH3 NH4~这是他的最终产物~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毒物质——阿摩尼亚。(部分也由呼吸作用产生)

出现阿摩尼亚这种剧毒物质后~当然会有后续的菌群来接班处理~ 也就是我们最最最常说 最最最熟悉的硝化细菌~~额 不过可能其实你并不认识他~ 可称为硝化细菌的菌种非常非常的多...按处理物分为 亚硝酸菌 和 硝酸菌~ 名其实就是他的产物。 亚硝酸菌即

同样~NO3一样也会有细菌来消耗他~ 反硝化细菌大家也应该都不陌生~ 他可以将NO3转化为N2~ 从而排出系统~ 但跟之前几种不同~ 这一类菌多数为厌氧菌~ 但也有个别的兼性菌 这样简单来说整个氮循环已经结束了~ 不过系统中还存在着很多很多其他菌群 来支撑着系统

上述为系统中最为主要的各项菌种 还有一些不经常说其实作用也不小的菌种

虽然我们不常说这一类菌~ 但他绝对不是什么小菌种~ 这一类菌种我的认知也不多~ 但他的消耗物~产物~生存条件~都有很多种~ 他可以在不同条件下消耗不同的物质 出现不同的产物~ 比如 他在无光好氧的环境下同样也可以消耗有机物等~ 在厌氧环境下~ 貌似还可以消耗硫化物~ 因此~在水族养殖领域可以应用在消除底部污泥中厌氧层产生的有害物质 在我们厚沙缸中有时也会产生的物质~ 再提一句~ 有些朋友人为~ 硫化氢是反硝化菌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下代谢物质变化所产生的~。 我有幸跟一家生物公司比较熟悉~ 开缸的时候自己比较担心这一点~ 咨询后~ 他们告知我的是~ 活性污泥中的硫化氢~ 是由于底部无氧层中存在的不止是我们所需要的反硝化细菌 同样也有一些具有硫酸还原作用的菌群~ 他们可以将硫酸化合物还原成为硫化物~ 

上面介绍的绝大多数都是氮循环的菌类~ 而这一类是针对磷酸盐的~ 同样有机物中也会分解出部分的磷酸盐~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O4~ 而这聚磷菌这一类菌 也是活性污泥中很重要的一类菌种~ 为兼性菌~ 好氧厌氧环境均可~ 他的作用发生在两种环境交替时~ 他的消耗物和代谢物都出现循环性的变化~ 可以起到将磷酸盐排除系统的作用~ 但若仅仅存在一种环境中无交替的话~ 则不可以。

上述的各种简单形式的污染物很多还可以被生物吸收~ 有的少量存在对某些生物也是有益处的 但含量过多后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危害 还有非常多的菌种存在于我们的系统中~ 像腐生菌 各种真菌 我们经常看到的红泥 木耳~这些都是...小弟才疏学浅~ 也不能都例举出来...但很多的有益菌对我们的系统都很有帮助~ 而我们能够得到他们的方法就是给他们一个舒适的家~ 也就是在缸内给他们营造一块合适生存繁殖的区域。就像~ 我们的活石~ 滤材等等~ 很明显这些表面超多微孔的材料会营造出大量的好氧区~ 供给像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这一类绝对的好氧菌来生存繁殖~ 我们之所以非常注重硝化细菌~ 原因就是因为它所处理掉的有害物质...是最毒的...所以一直是硝化细菌优先~~...

活石运输过程中,由于环境的较大的波动会出现内部很多生物死亡,这些尸体都会分解成为大量的污染物。石头中存货的一些生物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代谢产物。暴藻的目的是将我们的活石中的这些有机无机污染物都靠藻类去消耗掉。

石头来了之后先将表面的一些异物 脏东西洗刷干净

如果不喜欢活石内部的这些小生物的话 在暴藻之前就应该提前处理

处理方法可以用氯化钾配置的高钾浓度的海水或者高盐度盐水去浸泡一会,浓度足够的话 用不了多久石头内的一些甲壳类、无脊椎类就会死亡。

开始暴藻,先造景或者后造景无所谓。

化好盐水,放入石头,所有设备开启。包括灯光、造浪、主泵、蛋分。

光流强度越强,藻类生长速度就会越快,藻类生长是会消耗掉石头中释放出来的污染物的。

这里有些朋友有个误解,暴藻一段时间之后,测水显示no30。就说已经暴干净了。

这时如果你急于刷缸,用不了多久就会再次测到no3. 因为当时测水no3 0只是说明当时no3的释放速度小于了藻类生长吸收 no3 的吸收速度。  藻类清理掉之后没有了吸收就会再次出现。 而且石头中的一些运输中造成死亡的无数小生物的尸体,这些尸体去腐化分解是需要时间的。一个初级系统的建立成型也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暴藻还是耐心些得好。

当藻类开始白化时,就说明缸中释放的污染物水平已经很低了,这些养分不足以支撑这么多藻类存活。心急的可以刷了,耐心的依然可以继续等,但注意不要让这些白化的藻类化掉。

暴好之后,先化好新的盐水。之后抽出部分缸中的水 用来洗刷石头。清理好后造景放回缸中,补入新的盐水。 有些朋友纠结换水的比例。 其实都可以,我自己换的比例会大一些。

因为暴藻是为了养石头,并不是为了养水。反而暴藻之后的水元素数据会很差。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测一下,测下暴藻1个月的缸中的水,很多元素会非常的低。

全部完成之后,由于我们移动石头,再次出现一些no2 no3是很正常的情况。最初的系统是很脆弱的,过几天应该就会恢复。后续等待系统慢慢成熟就好。

煮石的目的跟暴藻一样,也是为了去除石头中的一些污染物。这个方法个人并不推荐,但是一些设备还不齐全,急于暴藻的朋友可以去尝试下。我不推荐的原因是单纯只用这个方法的话 把石头处理干净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暴藻之前按照这个方法先处理一下 也是有好处的。 无光的环境会灭掉原本石头上带来的一些有害的藻类。

前序依然是将活石清理干净,如果需要处理内部的无数小生物的话提前处理好。

将活石放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容器中需要有较强的流动保证溶氧,最好有气泵。不然死水或者缺氧的话,石头中的大量污染物可能很快会出现腐化变质...外观就是黑了... 臭了...这样的话石头质量会非常差...

把上述的容器放在无光的环境下 或者盖住遮光。但是不要密封- -

长期浸泡石头中的污染物会释放到水中。我们需要靠换水将这些释放出来的污染物排出。

换水周期看自己了- - 勤快些可能就快一些。。。

这种方法完全处理干净的话需要的时间会比暴藻要久很多。可能会需要两个月甚至更久。

由于活石需要去仔细的处理,而且会携带很多生物可能会惹人生厌(- - 我自己挺喜欢这些小东西的...)  很多朋友就选择了用死石开缸,方便,污染源少,而且便宜....

死石不会携带进来大量的污染物,但是这是说的真正的死石,而不是那种把活石过一遍开水的"死石"...那种确实是没有生机的石头... 但是里面有大量的尸体...根本没有处理掉- -... 真的死石内部没有或者只有很少很少的有机物 ...比较容易处理。

死石入缸前处理一般就是洗刷,煮,泡。清理差不多了就可以造景入缸了。

但是一样需要去养,因为死石并不像活石一样携带着各种微生物。死石需要人工去引菌。引菌方法有很多。有的人靠活石引菌,有的人为添加一些菌种。添加之后依然需要给这些微生物一段时间去建立我们最初的系统。期间循环正常开启。

很多朋友铺沙之前不清楚沙子要怎么处理,也可能觉得沙子挺白的~应该不会有什么污染。

其实你自己弄些沙子放锅里煮一煮,很多沙子处理得不好会有挺重的腥臭味...

处理起来正常是需要在暴藻的时候直接放到缸中一起暴。 可以把沙子中释放出的污染物处理掉。

额 其实我自己是没有放到缸中暴,因为暴藻之后再清理沙子不太容易。 我是将沙子搓洗浸泡几天之后,分批全部在大锅中煮,煮完之后用纯水浸泡。一周换一次水。

这样持续到暴藻结束,石头造景之后,慢慢铺入。正常顺序是先摆石造景,后入沙。不然一些翻砂生物,尤其是虾虎会把石头下的很多沙子都弄走...后下沙是防止如果石头摆在沙上不是很稳的话,下塌后出现危险。

放沙可以用根管子慢慢将沙子顺到缸底,也可以找个容器慢慢舀进缸里。

上述是死砂,如果你使用的是活砂,可以在暴藻后直接铺入缸中。

比较通用的维护方法...还是换水大法...快速且有效 ...可以稀释掉各种有害污染物...可以补充部分有益元素 ...

通常换水比例每周10%左右 可多次少量 总换水量差不多到这里就好。

很多朋友说我不换水一样养的好好的...的确- - 很多系统不换水也一样可以养 ...就好像我也可以说...我用 200w

LPS的话可以偶尔测试一下缸中水的基础数据...如果有一些距离理想数值偏差较大的话可以适当调整。

比如pH过低,可以加强通气,加强蛋分进气口附近的空气流通。

SPS的话要定期的测量水中各元素含量,主要是Ca, Mg, kH 三大元素

根据消耗量和变化来对添加量进行调整。

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去进一步净化水质。 在辅助系统篇中再做介绍。

平时说维护多数说的是对我们缸中水质的维护~~而在饲养过程中~ 我们硬件的维护也是必须的~ 定期维护 及时发现问题能够避免很多进一步问题的发生~ 下面依次介绍下我对自己设备的维护方法~ 蛋分   蛋分平时短期的维护也就是清理下收集杯~ 久了在清理一下桶身~ 哈 使用久了之后很多朋友会发现 蛋分的泡沫位置慢慢变了 需要调节进气 出水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当然这个过程是很慢很慢的~ 还有的会出现蛋分噪音越来越大的情况~ 甚至出现卡顿感的那种声音~~ 这是提醒我们要需要对蛋分进行维护了哈~~其实一般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自己维护蛋分就是做2个地方的清理...一个是进气的疏通~ 大家可以把进气管和进水口连接的地方拆下来看看~ 那个地方正常应该是干的~ 但是慢慢地会出现盐渍~ 时间太久不清理的话 会出现积聚的盐渍堵塞 让进气不顺~ 进气变小也严重影响我们的蛋分效果~  另一个点~就是蛋分中水泵的维护~ 长时间不清理的话 不管是针刷毛刷什么水泵的转子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 转子本身就是消耗品~ 例如我的蛋分~直接将进水口拆下 就可以将转子取出~ 问题不大可以清理一下放回就好了~~ 如果发现转子已经出现明显问题...例如裂痕...腐蚀等...可以直接找厂家购买同款的转子就好~ 很便宜~ 也不一定非要更换水泵- - 

造浪  我的造浪泵很少清理...哈 早已被钙藻覆盖~ 时间太久不清理还会有些藻挂着- -...效果已然是明显不如从前了~ 这时清理一下~ 就算不能让我们的造浪泵焕然一新~也可以让他的效果恢复不少~~ 仔细刷干净上面覆盖的各种东西~ 之后我是使用配置的柠檬酸清洗浸泡了2个小时~ 有些不好擦洗的地方 经过浸泡后 只要轻轻一蹭就全都干净了~~ 淡水清理干净后放回缸中~~力道恢复很多哈~~

  灯具   灯方面我自己是使用的t5灯盘~ 灯盘的维护也是相当重要的~ 反光板和灯管上如果有盐渍肯定会影响光照效果~~ 而如果加上一层护板我自己觉得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 所以最好还是定期维护~ 灯盘取下 卸下灯管~ 将反光板和灯管擦拭干净就好~~ 我自己是每次清理2管~ 大概半个月一个月一次- -...防止光照强度变化过快~ 原理就好像我们更换新灯管是最好不要一次性全部更换~

水泵  水泵的维护方式就跟蛋分和造浪的维护方式很接近哈~ 我的上水泵上生长着很多乱七八糟的小东西~ 哈 拿的时候有的还挺扎手...这些也都可能对水泵的运行造成影响~ 维护方式同样就是 清理转子~ 用柠檬酸浸泡清理水泵~ 如果清理时间长 又没有备用水泵的话 注意缸里的温度和含氧量额~~ 底柜  ~底柜的材质大家一般都是木质的~ 而木质的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腐坏~ 虽然我们的底柜质量较好~ 通风较好~ 一样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腐坏~ 有的朋友说等木头烂了你早就上岸了哈~~ 的确的哈~ 实木底柜被腐蚀烂掉的不常见...哈 防患于未然吗~ 也不麻烦~ 我就是注意下 平时 换水 更换滤袋 或者其他维护时~ 有时不小心会顺着缸壁流出一些水~ 这些水渗透到底柜和缸的夹层中~ 不管的话 慢慢出现盐渍~ 这些都会对木质底柜造成伤害~ 定期的清理擦拭 干净些 看着也心情舒畅哈~~ 如果夹层中有水~可以用面巾纸塞到夹缝中吸收~ 

管件  管件的维护不清楚是我的管件比较差还是都存在这个问题~ 先承认 我的管件比较差...有一次关闭上水泵 再开启之后在管件中吹出一片跟木耳似得一片藻片...从来没见过- - 看着形状就像是管件中的~ 于是我将没有粘死的管件拆下~ 在底缸中的管件 贴近藻缸的一根中长了一层绿藻...全都清理掉之后~ 开启水泵~ 水位变化~ 需要开大下水阀~恢复底缸水位~~由此看来也是会影响水泵工作的~~ 额 管件还有一个维护点~ 很多朋友的主缸出水的管件上会开一个小口~ 来防止停电时出现倒吸~ 一定要注意这个孔不要被藻类、盐渍或者其他任何东西堵塞...通常不会完全堵塞...但见到附近有异物时最好及时清理掉...我们这里商家因此损失过一批...停电主缸水倒吸...水位低于隔离盒了...- - 早上来了就剩下伤心了... 盐度计   - - 额 盐度计也是需要经常校准的~~ 不要因为盐度计的偏差导致缸中盐度波动...得不偿失了...本身也不贵的东西...尤其是季节变化 温度变化快的时候~ 盐度计的变化也很大~ 额 材质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这个我是觉得挺坑的.....其实我敢肯定...很多朋友的盐度计不合格...或者使用方法不正确...盐度计这个东西市面上有很多种...但材质不尽相同~ 大家可以跟距离比较近的鱼友们互相凑出一些不同材质的盐度计来...然后都用相同的纯净水校准到读数为1~  你们再一起测同一份盐水...测出的结果非常可能是有偏差的...我的2个盐度计校准好之后偏差0.002~ 已经不小了...我一直想保持1.025...最后才知道我之前一直是在1.023...

pH监控  有的朋友会用pH监控器~或者pH笔~ 这种东西的确比测试剂方便...可靠的产品测出的数值也算准确~~ 但是~ 测试器的电极是消耗品~ 使用久了会严重影响读数~ 偏差越来越大...朋友的pH监控器都已经到9.3了...我测了下才不到8的pH...这种就是要定期的进行校准~ 时间久了要更换电极~~ 不要带给自己错觉...pH显示8.3...欧耶! 完美...肯定没错- -...其实可能才7.6 ...还有一些在使用钙反的朋友co2瓶的pH监控使用久了也需要校准或者更换的...

各种磁吸件~例如断枝架、缸擦等...   哈 磁吸件偶尔出现一些缺陷也是正常的~~ 也有的朋友发现过...比如断枝架的磁吸片漏水...缸擦漏水...这种情况短期可能没事~ 时间久了内部材质出现腐蚀就不好了...所以新进磁吸设备的时候最好仔细观察下~ 看看是否有漏水~ 一些透明的小件很容易观察出来~ 如果不是透明的 可以仔细观察下或者摸一摸是否有裂痕 缺口~ 浸泡后擦干看是否有继续渗透 ~ 如果有也不难解决~ 这种很容易修补~ 

小弟自己的系统中选择了厚沙作为辅助系统。虽然这是个很老的方法了~ 个人还是挺喜欢的- - 当初很多人告诉厚沙有风险,出事易翻缸~ 哈 但小弟还是有些轴,希望自己能掌控住坚持下去。这些所谓的风险~个人认为 一,指的就是,厚沙就像童子功,难练易破~,好不容易铺设好的厚沙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发挥作用了,某天被熊孩子拿根棍子进去搅和一下~ 哦~!@#¥%……&*~~~ 二就是指,厚沙初期铺设直接失败,一般由于水渗透量过大或过小,过大则没有形成足够体积的微氧区。

具体铺设方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你的厚沙缸水位比较低,去掉厚沙之后表层只还剩下几厘米的水位,这样的话表层的水流就会相对较为充足,渗透水量也会相对多一些,这样厚沙就可以相对厚些。而如果厚沙缸的水位很高,相对厚沙就应该相对薄一些,或者在厚沙缸内增加造流加大表层水的流动~ 以确保厚沙系统内的水体交换~,可以控制这些的还有厚沙铺设时的材料,材料的粗细对渗透量影响也挺大的,不一定千篇一律,材料细一些,例如面粉沙,渗透水量就小,粗一些的,例如粗砂或珊瑚骨渗透水量则大一些,配合使用,具体哪一种用多少..什么比例...这些也是无法计算的...看自己揣摩吧~ 前辈的经验都是宝贵的参考资料。

下面就说我是如何铺设的吧, 我厚沙的铺设是由2.5cm充水层、4cm左右的粗珊瑚骨、4cm左右的细珊瑚骨、4cm左右的3号珊瑚砂、4cm左右的海泥组成,厚沙上还有10cm的水位~,(珊瑚骨和沙子一定要彻底得清理干净...我就是多煮几次多搓搓多泡泡。其中 充水层当时看有些人是不铺设的,但当时自己还是增加了,感觉是需要的,一是为了可以确保形成一个缓慢的渗透循环,不能形成完全的死水区域,充水层应该可以增强这种缓慢的渗透。二是用来培养反硝化细菌。脱氮厌氧菌不像硝化细菌这种好氧菌一样,硝化细菌需要生存在富含大量氧气的微孔内,不管是人工滤材还是活石,成为良好硝化菌载体的前提就是这些大面积的微孔,其中富含氧气,而脱氮厌氧菌需要在微氧、无氧的空间内生存,当然少量的一些兼性的或者耐受性较强的也可以在高溶氧的水中生存,但较少。故,用来培养硝化细菌的众多滤材,都是富含大量的微孔,一些说具有反硝化作用的人工滤材,看着外部也是一些大面积的微孔,其作用个人理解应该是靠外面大面积微孔所培养出来的硝化细菌来消耗掉溶氧,使滤材内部的溶氧变得很低,从而培养出厌氧菌。但这些都没说明或恰恰相反 反硝化细菌的最好载体是否需要像细菌屋这样,大面积微孔。我不是很确定厌氧菌在厚沙系统中生存的最佳空间是底层的珊瑚骨(富含微孔)还是说在充水层这种类似的死水中以浮游态存在,不管怎样,还是加上了充水层。

Ats uas 神桶 高等藻桶 各种藻类过滤的设备都是给藻类营造一个能够快速生长的环境,靠藻类生长来消耗掉各种污染物,因为这些污染物对于藻类来说很多都是很好的养分。我们说的NO3- PO4-对藻来说就是种地时用的氮肥磷肥 ....大面积的藻类可以有效的消耗掉系统中剩余的这些无机污染物。 缺点也是有的...藻类的生长过程不仅仅会消耗掉这些物质,同时也会消耗掉一些有益物质 ...但除非藻屏面积过大,不然消耗量也不会太大。

如活性炭、蛋白包、rowa等各种吸附性的滤材...可以将一些特定的粒径合适或者材质合适的污染物过滤出系统 根据系统需要定期的使用这些也是有好处的...但也像是药三分毒 ... 如果你并不了解自己的鱼缸...不要什么都想着往里放... 合适的时候用是有好处的 ...并不需要他们的时候还是越简单越好...

生物的挑选要有目的性,对于自己想饲养的品种最好有一个简单的规划...可以从我们的图鉴先了解一下所喜欢生物的习性、难易程度、兼容性等... 看看是否符合自己

决定品种后,购买时如果可以在实体店中购买。鱼看状态有很多方面可以看...表体上,像是眼睛、鱼鳍、鳞片等地方是否有伤、异物、不正常颜色的情况,看看体态是否饱满。 表体无异常可以再观察下鱼的呼吸、排便、泳姿。 观察鱼是否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表现,例如过于紧迫呆滞或频繁擦缸蹭石。 有异常的鱼慎入 ...开口方面如果实在店里 老板能接受的话可以少量喂下试试- - 当然也有很多不愿意随便喂的 ... 毕竟来一波人喂一次的话真受不了...

珊瑚方面的状态比较直观...更容易观察 水螅体的伸展程度能说明很多问题...观察是否有脱骨迹象 看看珊瑚的颜色是否正常 ...都是比较直观的 但是有些初学者包括我自己当初也失误过很多次...看到一个晶莹剔透的珊瑚 颜色虽然不浓郁 但显得很漂亮...这种珊瑚很多都是脱藻的... 运输或者饲养不当都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这样的珊瑚状态并不好...失去共生藻之后的珊瑚不能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得足够的养分 ... 长此以往状态肯定越来越差...当然有很多是可以慢慢养回来的... 只是那时候他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的浅色 看上去那么美了 - -...多数变成了肉色 咖色...

生物买回来入缸前跟淡水鱼一样~需要进行过温过水让生物慢慢适应

虾蟹一类通常只过温不过水

鱼我自己都是慢慢过温过水的

珊瑚方面需要过温 皮实的过温后直接下缸没什么问题 有一些我也会过水的

过水的时候注意 如果室温过高或过低 可以找个容器漂浮在底缸中过水 可以保持温度

玩海水~检疫我个人认为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很多新手忽视掉的环节 ...

鱼的检疫一般是在一个独立的检疫缸中有条件可以开一套设备齐全的小检疫缸 如果实在不想弄 也可以弄一个简易些的 只要有存在一个简单的系统就好 别是那种裸缸放水直接下鱼。。。那样养不活。。。系统较弱的话检疫的数量就要少。。。至于检疫治疗的方法实在太多...针对白点一般就是 ab 桶或者铜药  一些外寄 像是飞碟可以过淡 一些烂肉烂鳍烂嘴等现象可以靠杀菌类药物...例如烂肉水  tdc ...要自己慢慢摸索了... 不同药品的强度 不同鱼的耐受性差异都不小

珊瑚的检疫 尤其是硬骨珊瑚~ A属的扁虫 M属的兔子都非常的烦人 ...入手后对虫的检查十分重要...如果疏忽 日后多颗感染后再治 .... 很费劲...被虫带上岸的缸也不少... 个别软体或者水螅珊瑚也会中虫 比如茉莉 纽扣 ...

扁虫一般可以靠氯化钾或者市面上很多珊瑚检疫药水来检疫

氯化钾用量我个人是1L4g氯化钾   一刻钟就好 再久点也没事 有扁虫的话很快就会脱落  注意如果珊瑚上有共生蟹的话 这些甲壳类是忍受不了氯化钾或者这些检疫药水的 ...提前捉出来

M属的兔子比较费劲...rx 一类的对兔子的处理效果一般...氯化钾有一定效果但不会完全清楚... 如果确定有兔子的话 情况不严重可以每天晚上关灯半小时后观察珊瑚根部 发现兔子后手动清楚(小兔子可能只有几毫米大)   如果情况严重或者懒得抓。。。可以跟机械虾一起隔离。。。我自己试过。。。将一个大瓦片和 3只机械虾隔离了一周多 兔子本来挺严重的 后来的确一只都看不到了  但是瓦片也死掉了1/3... 可能是机械虾干的 ..

}
2匹空调12小时几度电 小编将为您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以2匹格力的空调为例,1小时耗电1.6度电左右,则12小时为19.2度电。2匹的空调机,制冷能力为5000W,耗功率约为1615W左右。

2匹空调12小时几度电

以2匹格力的空调为例,1小时耗电1.6度电左右,则12小时为19.2度电。2匹的空调机,制冷能力为5000W,耗功率约为1615W左右。

  空调的实际耗电量与空调的额定功率、能效等级、是否变频、设定温度、制热时是否开启电辅热功能、室内容积、室内发热源情况、房间保温能力及状态(门窗是否关闭)、室外环境温度以及室内、外机的清洁程度等因素有关。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一定的要求。

  空调是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空调为人们提供了凉爽,但同时空调常开也易引起疾病,如“空调病”等,需要慎用。

声明:该作品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时间财富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时间财富网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补水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