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童子遇到识人和尚寺院都能出到家把?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

(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

(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

(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

(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

(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

净土法门:般若心经念佛说

  《心经》在中国的翻译,比《无量寿经》的次数还多。《无量寿经》前后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译,《般若心经》有十四次的翻译,还多了两次。

  诸位同修,这一次从达拉斯打佛七回来,时间也很匆促,同修们邀我利用这个短时间,我们谈一点佛法。时间只安排两次,就是今天跟明天。时间好像只四个小时?四个小时。我们选的题目是《般若心经》。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在这些年当中,我们在每一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我们极力提倡念佛法门。念佛的人确实一年比一年多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人数虽然多,退转也多,改变的也多。念佛念了几年,他又参禅去了,又学密去了,这种情形我想诸位常常看见、常常听到,这也就是说功夫不得力。

  为什么不得力?这个法门,在这么多年来,我们讲了许多次,也讲了很多的经论,知道这个法门在佛法里确确实实是最殊胜、最稳当的一个法门。不但释迦牟尼佛极力的劝导我们,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劝导众生离苦得乐、超越轮回、圆成佛道,也是这个法门。所以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共同弘扬的,没有一尊佛不赞叹,没有一尊佛不修学。如果认真的说,诸佛如来确确实实都是念佛成佛的。这个在理论、事实上,我们都已经见到了。为什么我们学习功夫不得力?往常我们都知道《弥陀经》上所说,修学这个法门一定要具足三个条件:善根、福德、因缘。实在这三个条件里面都具有高度的智慧,如果没有高度的智慧,就不能称之为净宗的三资粮。但是我们说这三个条件,往往把般若智慧疏忽了,没有提到这个问题。仔细想一想,它真的是高度的般若智慧。因为我们看早期佛讲《华严》的时候,华严会上文殊菩萨智慧第一,普贤菩萨是愿行第一,这两个人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所以有高度的智慧才会自求,自己选择这个法门;有大愿力,才劝导众生修学这个法门。所以选择这样究竟圆满的法门,确确实实是最高的智慧、最大的弘愿。也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我们选择《般若心经》,跟诸位谈谈念佛法门。

  《心经》在中国的翻译,比《无量寿经》的次数还多。《无量寿经》前后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译,《般若心经》有十四次的翻译,还多了两次。现在一般流通的大概有五种。十几种的翻译在《藏经》里面可以看到,流通最多的是玄奘大师的译本,我们现在采取的就是玄奘大师所翻的。他老人家的翻译,他把前面的序分、后面的流通分都省略掉,所以这个经文是《般若心经》的正宗分,没有序分,也没有流通分。罗什大师的译本跟玄奘大师也相彷佛,也是翻正宗分。但是序跟流通其他法师有,我们在《心经诠注》里面可以看到。民国初年周止庵居士,这位大德,他是在家人,他一生专门研究《般若心经》。我们看《心经》很短,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周居士用了四十年的时间专攻《心经》,他写了一部《心经诠注》,可以说是《心经》里面的权威注解。这个本子在台湾流通得很广,我们会里面也有这个本子。称之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翻成中国意思是智慧,「波罗蜜多」要用现代的话来说是究竟圆满的意思,这个经题上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心」是中心,是菁华,是精要。

  佛当年教学的时候,佛门里常说,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就说明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我们将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把它分成几个阶段,古德有这个分法,把它分作五个阶段,好像现在办学校,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所,这样把它分成几个阶段的话,古德把它分为五个阶段,所以叫五时。第一个阶段是讲《华严》,《华严经》非常特殊,是佛示现成道的时候,我们中国人俗话讲修行得道了,就是讲成佛了,成佛那个时候讲的。经典上记载,佛是在定中讲的,换句话说,我们一般凡人是没有办法想像的。所以这不可思议,没法子想像。我们看到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哪里知道他在那里讲经,尤其讲这样究竟圆满的《华严经》。华严是佛亲证的真实境界,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看到真相了,我们看不到真相。定中说法,说给谁听?说给那些大菩萨听。我们没有办法进入佛定中的境界,没有法子,可是诸大菩萨有这个能力,他们也入定,定中的境界相同。所以《华严经》是二七时讲的,二七是十四天讲完的,可以说把整个佛法都讲完,十四天都讲完了。

  但是刚才说了,这是佛的境界,不是我们凡人的境界。那么佛要教化我们,他要说出这个法门,我们是决定不能接受的,也无法理解的,於是教我们这些人,那就要从浅而深,慢慢的来培养,这就要从小学办起,在佛法里叫小乘教,从小乘教起。小乘教了十二年,像我们现在念书,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然后再进入大乘。华严家分成小、始、终、顿、圆,分五教,期间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这五个时期。开头是小乘,小乘之后,这是进入大乘的初期,叫大乘始教,大乘开始了。大乘讲方等,方是方便,等是平等。由此可知,是有阿含的基础才能够进入到大乘方等,阿含跟方等合起来总共讲了二十年;然后进入第三个阶段,般若,般若讲了二十二年;最后一个阶段是法华涅盘,讲了八年。我们从佛整个讲经时间上来看,般若讲的时间最长,四十九年说法,般若讲了二十二年,几乎占了一半的时间,这就说明佛法的教学确实是以般若为中心。所以古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个智就是般若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得度。所以要从信入门,要从智这才得到结果。由此可知,佛法对於智慧非常的重视。

  净宗法门尤其是高度的智慧,它跟《华严经》几乎是完全相等。《华严》是以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做代表,我们看净宗经典《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声闻弟子都是以舍利弗做代表。舍利弗在小乘里面智慧第一,大乘菩萨是以文殊菩萨做代表。《无量寿经》一再说明,西方世界大众都是修学「普贤大士之德」;佛在《华严》又告诉我们,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西方世界从下下品到上上品,这就好像学校,从一年级到最高的年级都是修普贤行。这是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的,於是我们就明白,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因为统统修的是普贤行,四土九品都没有例外。

  经上看到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西方世界是个平等的世界,这是跟一切诸佛世界都不相同。因为任何一个佛世界都不平等,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不平等。西方世界平等,我们看到平等是果报,平等到什么程度?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相貌相同,西方极乐世界的相貌完全相同。我们这个地方双胞胎的,仔细去观察,还有一点不同;西方世界看不出哪个地方不同的。所有一切往生的人,跟阿弥陀佛的相貌完全一样,肤色也一样,身体也一样,福报也一样,智慧也一样,这个奇怪,这是妙不可言!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不是说我们难信,许多菩萨都不相信。

  相貌相同就是心相同,我们一般看相的人常说「相随心转」,相貌相同,心就相同。真正的因缘呢?给诸位说,是修普贤行。普贤行是平等行,普贤行是清净行。普贤菩萨修行的纲领就是十大愿王,礼敬、称赞、供养、忏悔,一直到回向,这个都是我们天天念的,都很熟悉的。我们今天修这十条不叫普贤行,为什么?我们心不平等,我们心不清净,我们心量不够广大。普贤菩萨的心没有障碍、没有分别、没有隔阂,他的心是尽虚空遍法界,清净平等的,所以他的果报也就是清净平等的。知道这个因,我们对於果报就相信,因果一定是相应的。十方世界的菩萨修行,都没有达到这样究竟圆满的清净平等,所以果报就不相同,四土九品是有差别的。西方世界有四土九品,但是它没有差别,这是圆满智慧所显示的。

  我们真的有智慧了,就有能力选择最好的法门,就不会受外面境界干扰,不会被外境所动摇,所以这完全要靠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诸位一定要晓得,不是从外面来的,外面有知识,没有智慧。智慧是从内心里面生的,心生智慧。什么心?真心生智慧,妄心就生妄想,这个要知道。真心是清净心、真诚心,我们儒家也讲诚意、正心。诚意就是我们佛教讲的真心,儒家讲的正心就是我们佛法讲的般若智慧。诚意是心之体,正心是心之用,真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什么叫诚?过去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里面,他对於诚下了个定义,他这个定义下得很好,跟佛法里讲的完全相应,他说「一念不生叫做诚」,换句话说,心里有念头就不诚了。凡是念头都是妄念,有念就不是真心。所以真心离念,这个话很难说,也很难体会。我什么念头都没有,它是不是真心?佛说那不是的。什么念头都没有,心里头无想,这个无想真的修成叫无想定,将来生到四禅的无想天,变成外道了。所以离念是离妄念,它还有正念,正念要没有了,那就不行了。

  什么叫正念,什么叫妄念,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把它辨别得很清楚。妄念就是分别、执著、妄想,这个叫妄念。什么叫正念?正念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真心是明了的,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要说离念,什么念头都没有,他什么也不知道,这个不是正念,这不是真心,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无明,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清楚,这个是真心。诸位听的时候要仔细,你要不仔细会听糊涂了。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那怎么叫没有念头?诸位想想,我现在样样都知道、样样都明白,我这是不是算正念?这不算,你算是妄念。正念像镜子照外面的境界一样,镜子照外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它没有。佛教给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这是真心。真心不起用的时候,它就那么清楚,但是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人家来问,这一问它就起作用。别人来问的时候,这里面有分别、有执著,样样都清楚,样样都明了。不起作用的时候像一面镜子,起作用的时候还是一面镜子,他有没有分别?他自己没有分别,随众生的分别而分别。你们问这是什么?我说这是毛巾。这是毛巾,就分别了、执著了,这个分别、执著是因为你们叫它做毛巾,我随你们说的,我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智慧。如果我真的执著这是个毛巾,我也迷了,也不是真心。

  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佛给我们说他一个字也没说过,谁要说佛说法了,那叫谤佛。说了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话,没有说一个字,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个道理,他所说的完全是随顺众生分别执著而说的。如果你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你跟佛见面就一句话也说不出了。佛无说,你也无听,那叫真般若,那个才叫真说。可见得佛跟我们说的不是真说,我们也不是真听。这个理很深,事非常的稀奇,但是我们如果细心去体会,可以能够领会到里面的义趣。所以智慧是佛法任何一宗、任何一派、任何一个法门修学的主要的课程,最主要的课程。净宗是大乘的菁华,当然更不能够例外。经文一开头: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由此可知,《般若心经》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实在讲,佛说般若说了二十二年,真的只讲一句话,就是《心经》前面这一句: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就这么一句,二十二年就说这一句。现在我们中文经典里面,部头最大的就是《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是玄奘大师翻译的,总共有六百卷。六百卷的《大般若》,你问他说什么?可以说就是这一句经文的注解、解释,就说这么一句,这一句是般若的总纲领。我们今天利用这四个小时,好好的来看看这段经文。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自在的名号,最初出现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有参访观音菩萨。在华严会上称观自在,在法华会上称观世音。《华严》跟《法华》,在佛教里面都属於大乘经。大乘经里面还有最殊胜的,叫一乘法。一乘法在整个经典里面只有三部,只有三部称为一乘经,一乘经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上所谓「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二就是大乘、小乘,三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一乘就是讲成佛。这三部经,第一部就是《华严》,第二部是《梵网》。《梵网经》,很可惜我们没有能够完全翻出来,只翻当中的一品就是「梵网菩萨戒品」,只翻了这一品。现在梵文的原本也失传,所以《梵网经》只能够在汉文经典里面看到这一品,其他古德注疏里面有引用《梵网经》的经文,这个在古德注疏里面可以看到一些迹象。第三部就是《法华经》。所以一乘经在佛法里面是被大家重视的。

  菩萨这两个名号,称「观自在」是说他自己修行,用这个名号;称「观世音」是菩萨教化众生。「自在」是从智慧上建立的名号,「观世音」是从慈悲上建立的名号。慈悲一定是以高度智慧做基础,这个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如果没有智慧,感情的慈悲,那就麻烦大了,在佛门常讲「慈悲多祸害」,那就是慈悲没有智慧,结果就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灾害,所以它一定是以智慧为基础。

  本经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观」。我们平常在生活当中,眼接触外面的境界,我们叫看,我们叫看见;耳接触外面的境界,我们叫听见,耳根对的境界是音声;鼻根对的境界是气味。所以六根对的境界,佛法的名词叫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境界的名称。通常我们用的术语是见闻觉知,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觉我们都称为觉,心里的念头我们称知,称见闻觉知,在菩萨就用一个字,用「观」。这个「观」跟底下讲「照见」,都不是一个单纯眼对色的境界,耳对音声也叫观,也叫照见,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都用一个字。通常我们用六个字做代表,这就是分别执著。在高度智慧里面,分别执著离开了,所以就用一个字。这与我们一般见闻觉知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差别就在分别执著。离开分别执著就叫做「观」,就叫「照见」;有分别执著,就叫做见闻觉知,差别在此地。

  要用佛法的术语来讲,像《楞严》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很透彻,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这就是见闻觉知;离开心心所,就是不用心心所,那就叫观,就叫照。这种说法说得的确清楚,的确是明了,可是我们做起来就非常非常的困难。因为我们不只是这一生,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我们都用的是心意识,用成习惯,现在叫我们不用,没有办法,舍不掉。心意识的现象是什么?识是分别,意是执著,第八识是心,是落印象,我们见色闻声都会有很深的印象。要离心意识,简单的讲,我们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不落印象,这个难。佛菩萨他们六根对外面境界,就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不落印象,不落印象,心清净;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平等;观就是觉。实在讲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它这里用一个字,观。所以人家用的是这个心,清净心、平等心、觉心,用这三个心就是此地这一个观字做代表。我们凡夫跟菩萨用的不一样,我们就是有分别、有执著、落印象,落印象是清净心受了污染,心就不清净,关键在这个地方。所以菩萨得自在,我们不得自在,我们有烦恼,无量无边的烦恼,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就是我们不会观,我们会分别、会执著、会落印象。

  大乘经里面说得很好,像《起信论》里面所说的,马鸣菩萨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心意识是不觉,觉就没有了,觉了这个东西就没有。大经上常讲,「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是佛法对於宇宙万物的形成做了一个说明。宇宙万法从哪来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无际的虚空,无量的这些星球,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从哪来的?科学家在探讨,哲学家、宗教家都在那里研究,一直到今天都不能叫人有个很满意的答案。实在说,这些大科学家、大哲学家没有深入佛法,佛在三千年前早就把这个答案宣布出来,是从无明不觉变现出来的,从这来的;觉了之后,这东西就没有了。永嘉大师说得很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是从比喻上说的。迷了有这个东西,觉了就没有了,觉了好像梦醒之后就没有了。宇宙万物都是我们真心本性迷了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梦幻的境界,因为这个境界不是真实的,所以你不可以去执著它,你执著那你就错误了,它不是真实的。

  现代科学,实在讲它的成就也真正令人佩服。科学家说明,我们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物质的存在,过去我们还把一切法分成两大类:心、物。佛法也是分心法跟色法。《心经》里面讲的五蕴,色就是物质;受、想、行、识,就是心法,现在人讲的物质跟精神两个范围。物质现象是什么?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它只是一种波动的现象而已,这个说法跟佛家说法非常接近。波动是什么?就是佛家讲的无明,无明是动相,无明是妄动,无明不是静止的,无明是动的。科学家今天讲的波动的现象,就很像经上讲的「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是这样发展出来的、变现出来的。科学进步对於佛法实在讲帮助我们理解,这是其他宗教里头所没有的。所以它是个波动的现象。

  《金刚经》上说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给我们这样看法,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话都教我们对於一切万事万物不要分别,不要执著,离开分别执著,我们对於事实的真相就能够看到了。《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成佛。这个话佛不常说,只在《华严经》上说过、《圆觉经》上说过。本来是佛,本来成佛,为什么我们今天会变成这个样子?会变成六道轮回?会变得这么苦?这又是一回什么事情?佛说我们迷了。他讲的是「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是一句话把我们这个病根说出来了。我们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有妄想、有执著,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妄想、执著就是迷,妄想是分别。佛以后在经上给我们讲二障,二障是两种障碍,使我们不能够明心见性,不能够恢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成佛,它本来是佛。

  这两种障,一个叫所知障,一个叫烦恼障。所知障从哪来的?就是从妄想分别来的;烦恼障从哪来的?烦恼障是从执著来的。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破二障而已。对这个二障的根源、它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根源是分别,根源是妄想,根源是执著。我们今天讲修行,修行要知道修什么,就是修的这个东西,如果我们的分别、妄想、执著一天比一天减少,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一天比一天淡一点,我们的修行就有进步了。果然分别执著一年比一年淡薄,一个月比一个月淡薄,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淡薄,你就是真的菩萨了。我们现在很多同修受了菩萨戒,不一定是菩萨,你自己认为是菩萨,诸佛菩萨不承认你。你如果真的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了,你虽然没有受菩萨戒,诸佛菩萨承认你是真菩萨。为什么?你真的在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烦恼轻、智慧长。你的烦恼一天比一天轻、一年比一年轻,烦恼少了,智慧就长!智慧不要求,因为烦恼把智慧障碍了,所以烦恼去掉,智慧自然就现前,般若智慧就是佛道,佛道不是求来的,是这样来的。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

  理、事明白了,我们才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用功,怎样功夫就会得力。功夫得力,一定要学佛、学菩萨,要学佛菩萨,要用观照的功夫。禅宗特别标榜这个功夫,禅宗修学用功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观照」,观照就是练习,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练习不用分别心、不用执著,先练习这个。在生活当中修行,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是什么?分别、执著、妄想,那是错误的行为。这个功夫用久了,功夫得力了,就进入第二个阶段「照住」,照住就是我们平常讲他得禅定,得禅定叫照住。照住久了,这个功夫成熟了,第三个阶段叫「照见」,照见,就是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是照见。这是功夫三个阶段。可是诸位要晓得,禅宗到照见的时候,才真正解决问题,了生死、出三界。如果没有到照见,只照住,那还不行,出不了三界,将来,我们俗话说,人死了以后他到哪里去?他到四禅天去了、四空天去了。那是定中的境界,他得定,他没有开悟、没有见性,出不了三界。

  诸位要知道,照住(就是得禅定)已经相当不容易!我们看一个人入定,盘腿面壁能够三个月、半年不出定,能够坐那么久;入定半个月、一个月是小定。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年谱》,虚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十天、半个月,《年谱》上常常看见的。定中的时差更大,《年谱》上有一个记载: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虚云老和尚在山上住茅蓬,是在腊月的时候,就是农历十二月,哪一天没有记载,他煮芋头,锅里煮了芋头。在煮芋头,还没有煮好,他老人家就在打坐,就入定了,这一定也不晓得定了多久,年过过了。年过过了,附近寺庙里面:虚老和尚怎么好久没有看到他,过年也没有到这里来?於是到茅蓬去看他,看他的时侯,他还在入定。这人家用引磬在耳边敲,叫他出定,他就出定了。出定,看到他们人来了,就招待他们:我刚刚煮的芋头还没好,现在开锅看看,那个锅里头都发霉了,怎么回事?人家告诉他说,他在定中感觉才几分钟,实际上已经过了差不多二十天。他定中感觉不过十来分钟的样子,你看看定中的时差多大。

  这就是说明我们要了解事实状况,禅定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不能解决问题。一定把这个功夫再提升,提升到照见,那才解决问题了。你知道这是多么难的一桩事情!所以佛法真正讲修行做功夫,是要断烦恼、要开智慧。烦恼习气断不了,不管你用的什么功夫,禅也好,教也好,戒律也好,密也好,都出不了三界。这个问题严重了。所以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为我们开设这么一个法门,不断烦恼也能出三界,也能够圆成佛道,诸位要晓得,无量无边法门里面,这个法门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个就是念佛往生不退的法门,只有一个。你们千万要记住,没有第二个,想离开这个法门再找第二个法门,也是一生当中成就的,那你就迷惑颠倒了,你不了解事实真相。

  唯独这一个法门,所以一切诸佛都赞叹,一切诸佛都弘扬,一切诸佛都劝人念佛往生净土。我们看华严会上,普贤菩萨劝导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不是普通人,都是明心见性的,都是到照见功夫的人,还劝这些人求生净土。这我刚才说过,我们是没有能力出三界,那个照见五蕴皆空的人,他有能力出三界了,有能力出三界,为什么还要往生净土?这是个问题。没有能力出三界,求生净土有道理。有能力出三界,生到华藏世界亲近毗卢遮那如来,为什么还要往生?普贤菩萨劝那些人往生,毗卢遮那佛也没有生气,也没有说:你这个菩萨太坏,把我的徒弟统统都度走,都劝走了。毗卢遮那佛没有说这个话,不说就是默认、就是承认,普贤菩萨做得对,没做错。原因在哪里?如果我们细细去看大乘经你就晓得,华藏世界等觉菩萨成佛,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还是要用很长的时间,愈是最后是愈困难。

  佛讲三大阿僧只劫,这是讲修行。三大阿僧只劫,第一个阿僧只劫可以证到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换句话说,好像我们读书一样,在第一个阿僧只劫,你可以念到三十个年级,从一年级到三十个年级,一个阿僧只劫读完了。第二个阿僧只劫,只能念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只能念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只劫,实际上是菩萨位次满了。成佛,还要往上去,还要费功夫,按照这个程序来说,等觉到成佛,恐怕也得要一、二个阿僧只劫,要这么长的时间。文殊、普贤聪明,他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去怎么样?时间缩短了,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没几天他就成佛了。这是文殊、普贤,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华藏世界的后补佛,为什么也要往生极乐世界,道理在此地,理由在这个地方。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轻视这个法门,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法门。

  刚才说了,我们这个世界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这个数字是天文数字。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观经》上告诉我们的(《观经》我们在这里讲过),下下品往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十二大劫就花开见佛闻实相法,发菩提心。十二劫跟三个阿僧只劫不能比,时间太短太短了,十二劫就花开见佛闻法发心。换句话说,十二大劫,他到达什么程度?闻法发心,那是初住,很快就能证八地无生法忍,不需要一大阿僧只劫。你想想看这个时间是多快,简直不能比,这下下品往生的。我们同修,你不往生则已,你要往生决定不是下下品。为什么?下下品是杀父亲的人、杀母亲的人,杀父母、破和合僧、无恶不作的,我们虽然造很多罪业,没这么重。换句话说,大概是下品中生,也许我们有分,下下品绝对不是我们。下品中生的人,六劫就花开见佛、闻法发心,时间就更短了。所以像文殊、普贤那样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达那里就成佛,他为什么在华藏世界去待那么久的时间?这个帐要会算。在一般严格的来说,我们往生大概都是下品上生或中品下生往生。下品上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时间大概都是在差不多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是算我们这边的,我们到那里去一个多月,就等於一般菩萨在此地修一个阿僧只劫。我们只要费一、二个月的时间就超过他们一个阿僧只劫。你要是把这里头的事实真相搞清楚,你会算这个帐,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你就真的.坚定了,什么人来劝你,你都不会动摇了。今天人家说这个、说那个,一说心就动了,你对於这个事实真相是完全不了解,你才会动摇。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哪有比这个更稳当的,哪有比这个更快速的!所以这个是真实智慧的选择,真实智慧的决断。

  我们现在要问,禅宗里面观照、照住、照见,我们净土宗有没有?有。只是名词不一样,方法不一样,功夫的层次完全相同。而且我们用的方法,比任何一个法门的方法,真的要巧妙,巧妙得太多了。净宗法门只用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念的人很多,三岁小孩都会念,真正明白阿弥陀佛那个人就不多了,太少太少了。我们常看到经上讲「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到底怎么不可思议不知道,如果真正知道不可思议,你的信愿行一定都会达到上上乘,与文殊、普贤确确实实没有两样。也就是说,我们智慧和其他的德能比不上文殊、普贤,这信愿行,我们跟普贤菩萨,跟文殊菩萨,确实是无二无别。我们到西方世界的成就,一到西方世界成就就跟普贤、文殊平等,为什么?因平等,果当然平等。

  这句佛号,古人做了一个详细的比较。大家在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注解里面可以看到,他把古人这个比较都抄在这个注解里头。隋唐的大德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做了一个比较,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哪一部经第一?这一比较,大家几乎都公认《华严》是第一。《华严经》讲得最圆满,有理论、有方法、有境界,后面还做示范,善财五十三参是给我们做示范,表演给我们看,如何把佛法的理论、方法,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这五十三参,包括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人家是怎么个修学法,他所得到的效果,无论是男女老少,无论是哪一种行业,所得到的效果,是自己个人幸福快乐、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这个是修学的效果。你看人家怎么个修法,我们今天修行叫盲修瞎练,真的搞错了。人家修行是生活,这个要懂得。绝对不是说,我们今天一天一定要念多少经,要念多少咒,要拜多少佛,不是搞这个。诸位仔细去看五十三参,他们是日常生活、是处事待人接物。人家那个佛法是活的,活活泼泼,是生活的佛法。我们今天的佛法,实在说个不客气的话,是变成宗教的佛法。释迦牟尼佛所传的是生活的佛法,不是宗教的佛法,现在佛法变成宗教,所以真正的利益好处我们得不到,变成宗教的迷信,这不切实际。

  《华严》这算第一经。古德又把《华严》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第一,把《华严》比下去了。为什么?《华严》到最后的圆满是归到西方极乐世界,他才得真正究竟圆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时成佛,这个不可思议!《无量寿经》就是《华严》的归宿。我们今天再看《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我们现在采取的本子,一共是四十八章。这四十八章里面哪一章第一?再追,当然是第六章,第六章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净宗的中心。第六章第一,第六章一共是四十八段,四十八愿,哪一愿是第一?古大德也公认,第十八愿第一。十八愿说的是什么?十八愿说的就是佛号,十念必生。从十八愿里面,我们明了了,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功德真的不可思议。这个才把佛号显示出来,它在整个佛法里面是最高峰。换句话说,四十八愿就是解释这个名号的,《无量寿经》是解释四十八愿的,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解释《无量寿经》的,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一大藏经是解释《华严经》的。你这么上下一看,这个才真正明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才真正晓得。

}

曲江曲奏曲江曲——云梦云蒸云梦云 肉中有骨小心吃——饭里无沙大胆吞 朱子治家自小省——柴桑吊唁非心悲 竹影扫灰尘不起——山荫压河水仍流 色即是空空是色——卿须怜我我怜卿 
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 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 庄梦未知何日醒——鞠花从此不须开 问大士缘何倒坐——恨凡夫不肯回头 异书远购吾妻镜——好古常携己子彝 阮元何故无双耳——伊尹从来只一人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观奇得上弯弯路——画彩当来片片云 花香莫若书香远——厨味无知世味高 李清照风和日丽——杜鹃山鸟语花香 两头是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角楼 
两枪二鸟双跌下——谷深一人途行中 (孤身一人独行中) 园中阵阵催花雨——席上常常撒酒风 足下功夫三寸铁——眼前身价一文钱 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每临水畔想思海——也在人前惦念他 
我笑有因真可笑——你忙无甚为谁忙 佛山香供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何花可比荷花美——莓子每如梅子酸 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 冷水磨刀砍米竹——樟木搭对春高梁 
这一街许多笑话——我二人从不吱声 陈邦光两边狗耳——朱先生一串牛头 即从巴峡穿巫峡——不许先生打学生 妙对对成对对妙——奇联联出联联奇 妙人儿倪家少女——混小子孙氏三昆 鸡蛋无盐真淡蛋——猪肠为切好长肠 
纵有千金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纵使有钱难买命——须知无药可医贫 英雄手执苗竹片——豪杰头簪野鸡毛 松影入池鱼上树——柳荫铺路马踏枝 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书中族事祖宗书 书廊事迹侍郎书 画庙庙画妙化庙——名园园名圆明园 到此方无中饱患——何人不为急公来

到此皆洁身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 (浴池联) 虎皮褥盖学士椅——兔毫笔写状元坊 尚书只恨尚书少——庶子惟嫌庶子多 明月半依云脚下——残花双落马蹄前 金门马,门中无马——铁牛巷,巷内有牛 
命未当归岂没药——病如续断谨防风 命苦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 夜读茶经能止渴——朝临米帖可充饥 空腹厚皮鸣噪耳——虚心饱墨语飞花 孟春季春唯少仲——夏鼎周鼎独无商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春水绿波扬子渡——梅花明月状元山 草中误认将军虎——山上曾为道士羊 草海洋芋,吹,捧,拍——茅台烧春,醉,昏,迷 赵子龙一身是胆——左丘明两眼无珠 
故址今修陈景润——先驱晚节老志诚 栀子牵牛犁熟地——灵芝背母入常山 树已半残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萧何三策定安刘 树影横江鸟宿水——云涛越岭龙游山 柴重人轻,轻担重——路长脚短,短量长 
南海有人瞻北斗——东坡此地即西湖 南雄梅岭乌猿洞——东莞茶山白鹤湾 南湖延水中南海——渡口安源大渡河 星河界里星河转——日月楼中日月长 昨朝恋爱无三角——今夕言情有几何 炭黑火红灰似雪——谷黄米白饭如霜 
响水河里河水响——香花岭前岭花香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思南女子铜仁去——上蔡厨师会理来 重节重春重庆过——大家大圣大联欢 顺势江山龙冠首——德威城镇凤来仪 独眼岂可登金榜——半月依旧照乾坤 
独秀峰未必独秀——自来水安能自来 前向圣贤后得贵——左踏青云右步高 举来喜雨一壶水——益富青山万亩田 客聚茶亭茶聚客——人行便道便行人 桥眼五通连水秀——峡门三稳镇波宁 宁波镇稳三门峡——秀水连通五眼桥 
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铁砧铁锤铁打铁——柴船柴橹柴摇柴 造成东倒西歪屋——用尽贪赃枉法钱 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 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胸中乌黑嘴明白——腰际鹅黄顶暗兰 
唐四杰王杨卢骆——宋五子周程张朱 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 海入云头临抹角——天连水处觅天涯 (天涯海角)

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钢铁铸锤镰,开天辟地——江河滋港澳,系脉关情 秋月月月月台上赏月——夏天天天天井中聊天 蔚县多薁多芋愈多玉——眉山有玫有梅没有煤 屋后清泉幽咽洽香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恶水恶鱼,韩退之退之——大清大国,康有为有为 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长竿垂短钓,能屈能伸 逢君三十三也应三祝——与我一粒一定博一餐 逢君之恶,罪不容于死——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海边潮至,庶徐徐闻乎——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宾之访东之,东之宾之——回也待由也,由也回也 谁说我两袖清风上任——定叫你满腹冤枉下堂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游牡丹江,领牡丹神韵——临菊花岛,赏菊花仙姿 
谢老板拿钱,抽身就走——吴先生喝酒,倒口便吞 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潞泽蒲汾平,独平无水——泰华恒衡嵩,惟嵩有山 癞子击旧鼓,声传关口——仙儿打铜锣,响彻天门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两勺苦水,区区区长之才 两本古典,员员员外之知 两口宝剑,壮壮壮士之威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一药一性,指鹿岂能为马——百病百方,以牛怎可易羊 七宝冲,七宝庵,七宝安在——三生塔,三生石,三生实奇(南岳名胜联)

三口品出山上山泉白水——一牛生孖子传子思田心 三天不吃饭,腹中无点屎——六月穿棉袄,胯下有汗淋 (典史) (翰林) 大雨沉沉,二沈伸头难出——狂风阵阵,两陈摇尾不开—(清代陈方伯,沈筠溪戏对)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 上下同卡,何愁歪风不正——日月皆明,不惮弯道亦弓 门外马嘶,想必腹中少料——堂前犬吠,看来目中无珠 马驻我下关,关下我驻马——舟停人上海,海上人停舟

巳赖辰名,此缘龙袭蛇体——酉无申罪,何故鸡代猴头 云镶高山,哪个尖峰敢出——月穿小孔,这根光棍难拿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水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日本东升,光耀中华民国——阳落西天,黑暗笼罩扶桑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风吹尘起,地升不火之烟 
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欠食饮泉,白水何堪足饱——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 文不文,武不武,何来视学——丽非丽,

丑非丑,还要训人(讽视学吴文丽) 水内钉桩,进一寸,漫一寸——风前点烛,流半边,留半边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书记读书代书记代书记——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 玉蝴蝶,蝶恋花,花心吐蕊——白喜鹊,鹊登枝,枝下藏桃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嘻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 白蛇渡江,头顶一轮红日——乌龙卧壁,身披万点金星 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百年匹配,酉巳两命相当 汉陈平,晋谢安,四方镇定——辛弃疾,霍去病,六脉调和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尚书按察布政) (两榜进士翰林) 有意焚香,何必远求真像——一心向善,此地即是灵山 有奶无奶奶婴,好胃好喂——学针运针针病,为人为仁 死得其所,光第真光第也——生沦异域,有为安有为哉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梅花逊雪,三分只得三分 灯光不是文光,亦堪射斗——竹器原非兵器,岂可名枪 汊口撑船,因船钱而岔口——窑头卖瓦,为瓦价以摇头 李投鲤,李沉鲤出,鲤知礼——渔网鱼,渔来鱼去,鱼不愚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扮鬼装神,不过纸糊篾扎——称王霸道,终归火灭烟消 你有酒,我有茶,酒醺茶醒——官持权,民持理,权大理长 坐破寒毡,从此渐入佳境——磨穿铁砚,而今才得出头 龟为首,豕为身,不可与共——龙其头,鱼其腹,难以偕行(讽刺龚象衡) 
龟不食钩,归去管他龟去——鱼无入缯,如何奈得鱼何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泛江湖,游泾渭,潜渊渡海——绕绿线,纺红丝,绣绢织缣 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 武武文文,出出吹吹打打——男男女女,人人看看听听 
若受暮夜钱财,天诛地灭——如听衙役说话,男盗女娼 雨里筑墙,捣一堵倒一堵——风前点烛,流半边留半边 拙女出才,已是嫁于家外——觅人不见,岂知闪于门中 岩上青松,伸出龙头望月——园中嫩笋,摆开凤尾朝天 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 
和尚撑船,篙打湖心罗汉——尼姑汲水,绳系潭底观音 货物盈千,只欠真枪奉客——价钱不二,并无光棍欺人(抗战时真光百货门联) 朋友,朋有;朋无有,无朋友——亲戚,亲齐;亲不齐,不亲戚 衣浴鱼池,摇动满天星斗——早登麟阁,力挽三代乾坤 
波流浪涌,冲洗污泥浊水——潮涨汐消,浮沉江渚沙滩 弥勒放下布袋,释迦难陀——观音失却净瓶,寒山拾得 细颈壶儿,敢向腰间出嘴——姘头梭子,却从肚里生繻 茶树岭,范家塘,吃喝两便——鸡留桥,斋人铺,荤素俱全 树大根深,不宿无毛之鸟——山低水浅,难藏有角之龙 
挖莲郎,盘根摸梗寻佳藕——采桑女,摘叶留心等后生 虽山珍海味,奈无盐不美——尽君功臣辅,惟去病为佳 姥姥喝酪,酪落,姥姥捞酪——舅舅喂鸠,鸠啾,舅舅揪鸠 莫对失意人谈得意事——从来有名士不取无名钱 真人失手,有一冰壶滚落——智者留心,凿双龙洞毗连 
顾司空,顾人情,不顾脸面——戴学士,戴关节,不戴眼睛 倦鸟知还,云无心以出岫——含睇宜笑,若有人兮山阿 烟水亭,吸水烟,水从烟起——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洋河大曲)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菱角双尖,铁裹一团白玉——石榴独蒂,锦包万粒明珠 梅香眉梁涂煤,不可不媚——先生咸未达显,须晓非贤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椒实既熟,夹壳长老黑心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银羊昂首,羊角弯生羊角——金马飞鬃,马蹄横散马蹄 脚穿芒履迎宾,足下无礼——手持椰瓢作盏,尊前不忠 逸板敲歌,莺啭律催花蜜——轻衣舞步,燕飞晴拂袖横 清河沿,深池渗滤汲源水——渤海湾,浅滩清澄泛浪波 
绿鸭浮水,数数一双四只——赤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 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齐齐齐,齐齐戒,齐齐齐戒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耕春田,栽夏禾,秋收冬藏 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楼望海,海望楼,海楼相望——酒兴诗,诗兴酒,诗酒长兴 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弃甲曳兵以走,宣抚尚书 满非满,汉非汉,无和只共——帝不王,帝不王,缺德丢人(讽袁世凯) 

鹗讹鹅,鳄讹鹗,鹗鹅遭厄——凫伏鲋,鵩伏凫,凫鲋被俘 翠屏山出巧云方显石秀——辽河湾升月久才见佳妮 水阳江有雪坪才衬梅清 清风寨落时雨才露花荣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朝朝暮暮,时时鼓鼓钟钟 
蝶恋花,凤求凰,蝶飞凤舞——燕归梁,鸳戏鸯,燕落鸳游 燕燕莺莺,翠翠红红紫紫——鸾鸾凤凤,盈盈举举翩翩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竹横麻竖,青黄不接短长?(最后一字忘了)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叁里半 ????,迎来中秋八月中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铁瓮城西 金玉银山三宝地 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移椅倚桐同赏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拆字: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一目不明 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 此身应受八刀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墙上挂珠帘 你说是王家帘 朱家帘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 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 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 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千里重意若,永言咏黄鹤,士心志未已。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山石岩前古木枯, 此木为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 少女更妙!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身轻担重轻挑重 
脚短路长短走长 船漏漏满锅漏干灯吹吹灭火吹燃 酒客酒楼同醉酒 讨人讨画好吟诗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肠未切好长肠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玉头起芋头芋头枯 玉头哭 和尚游河上河上幽 和尚忧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 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例运少有余财 公一豌婆一豌 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旧三年 补补衲衲又三年 书生书生问先生 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马快 马快马快 蚕作茧茧抽丝 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 
狼生毫毫扎笔 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

同字异音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一、三、八字读音 (),调整的 (),其余读音(),音调的()。 
下联:一、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 (),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 朝朝朝朝朝朝汐 酒热不须汤盏汤 厅来无用扇车扇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移椅倚桐同观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嫂扫乱柴呼叔束 
注解:此为古对,在有些方言中“落”、“乐”同音,“崩”、“奔”同 音。若干年前 某报纸编辑不知道古已有对,又在报上征求下联, 遂有读者对了下面这副: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 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叁级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锦书初到手——宝剑不离身 溪西犀喜戏——囿右鼬悠游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霜降如小雪——春分不大寒 十一月十一日——八千春八千秋 
乃心乃行乃罪——如鼠如犬如狼 士不忘丧其元——公胡为改其度 与尔同消万古 ——问君能有几多 (愁——愁) 千古艰难唯一 ——八千扫荡已三 (死——光) 
小猪连头一百——大鹏展翅三千 子坐父立,礼乎——嫂溺叔援,权也 不可说!不可说——如之何?如之何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公治长解猪语——介葛卢闻牛鸣 六九翁老新婿——三八女少妇人 
少目奚知文字——欠金那得功名 横披:口大欺天 (吴省钦) 生死人,肉白骨——拨云雾,见青天 白马朝天四望——柳林漫水东(安徽六个山峰,河流,地方名孔子生于舟末——光舞起自汉中 老姜全无辣气——小李大有甜头 
老舍老向风子——胡风胡考龙生 再穷无非讨米——不死总要发财 份足何须翘尾——量小怎敢抬头 严父肩挑日月——慈亲手转乾坤 但愿你来我往——最恨屎少屁多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林巧稚临巧治——竺可桢足可珍 事有备而无患——门虽设而常关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妖孽——贼) 知了岂真知了——果然不是果然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洒几点普通泪——死两个特别人 莫道循环往复——须知有去无回 (钟表店联) 益母丹参桂子——五加桑椹红花 断送一生唯有——破除万事无过 (酒——酒) 
欲吃新河鸭子——须交陈海鹏孙 景泰惠来富裕——民勤保定兴隆 (六地名) 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 (挽秋瑾) 锅漏干船漏满——灯吹灭炉吹燃 
醉翁之意不在——君子之交淡如 (酒——水) 鹤庆鹤峰鹤岗——龙游龙海龙江 (六地名) 螃蟹浑身甲胄——蜘蛛满腹经纶 独览梅花扫落雪——细睨山势舞流溪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王八——无耻) 一品头衔让南石——三声肠断失西墉 一件红裙铺绿水——三筒黑汉下黄州 一代奇书镜花录——千秋名士杜林胡 一枪戳出穷鬼去——双钩搭进富神来 
一事无成零与白——百年已过四之三 四壁图书三尺剑——半肩行李一张琴 二圣原来称父子——王门本不事桑麻 

人间圣母曾推孟——天上仙姑本姓何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人因爱富常离我——春不嫌贫又到家 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 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铺中 
工力成功功报国——士心得志志兴邦 下大雨麦子管种——汗高地田禾必干 夏大禹墨子管仲——汉高帝田禾比干 口中含玉确如玉——台下有心实无心 (国——怠) 千山千水千才子——一地一天一圣人 
门前绿水流将去——屋里青山跳出来 女子独行随橄榄——先生欲去挂石榴 马逢伯乐常提耳——牛遇田单独出头 马蹄踏破青青草——龙爪拿开淡淡云 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 马子山骑山子马——钱衡水盗水衡钱 (人名联) 
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 无山得似巫山好——何叶能如荷叶圆 木匠做枷枷木匠——书生写状状书生 太白贪杯李悦酒——本初讨逆袁扩城 (李月久——袁阔城) 太公此候方奇遇——老子而今始诞生 

人新事新时代新传业愈新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 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後始逢春。 一盏清茶 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 施施施施主之才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龙怒卷风风卷浪 月光射水水射天 千里为重 重山重水重庆府 
一人成大 大邦大国大明君 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金水河边金线柳 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 玉簪花插玉人头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数字联 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粟绽缝黄见 藕断露丝飞 
上联谐凤凰。 下联谐鹭鸶。 孔子生於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雨洒灰堆成麻子 风吹荷叶像乌龟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戏答联 上黄昏下黄昏黄昏时候渡黄昏 东文章西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四口同图内口皆从外口管 天当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人能弹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水底月如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细羽家禽砖下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晷」音鬼。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联的意思 是:太阳在天上 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後发生的自然现 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若 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尼肥和尚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母鸭无鞋空洗脚 公鸡有髻不疏头 椒实既热夹壳长老黑心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群鸿雁天边过 半只烧鹅地上爬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 雪非有意他年又是自来 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 
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 水中冻冰冰种雪雪上加霜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返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读红楼看宝黛钗调情大观园 看西厢有张孙杜斗法普济寺 碧野田间牛得草 
白杨林里马识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海涛,大宗师从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从天而降。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後,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 谜语联 你共人女边着子 
怎知我门里添心 (古)铁瓮城西 金玉银山三宝地 (今)华夏国中 孔孟墨子一圣人 (古)烟沿艳檐烟燕眼 
(今)雾捂鸟屋雾物无 (古)寂寞寒窗空守寡 (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古)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湖 
(今)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以下是绝对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岑溪山水今奚在 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 
说明: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谐音”撰一上联 夏大禹,孔仲尼,旦姬,杜甫,刘禹锡 说明:明代江南着名才子吴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请诸名士。 席间有人以「谐音」出一上联,举座无人能对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 说明:民国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对的上联,令人百思不得其对 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 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北京名流 
江亢虎在陶然亭亦名“江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当时曾有人作一上联求对,可惜 无人能续联: 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凉山,小凉山,大凉山占地面积远不如小凉山,当地人为此作一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身边的童子是不是有好多童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