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那里面还算含有葡萄糖吗?

单糖分子结构最简单,是不能水解的最基本的糖分子。单糖为结晶物质,易溶于水,有甜味,可不经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在营养学上有重要作用的单糖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三种。

葡萄糖是单糖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子式为C6H12O6,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六碳糖,在植物体中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成熟的水果如柑橘、西瓜、甜瓜、葡萄等中。以葡萄中含量最多,为干重的20%。葡萄糖对人体很重要,食用后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人体的血糖成分主要是葡萄糖,在体内氧化时可释放热量。

果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相同,结构不同,也为六碳糖,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是最甜的一种糖,甜度为蔗糖的1.75倍,果糖含于成熟的水果中,在蜂蜜中含量最多。食物中的果糖在人体内转化为肝糖原,尔后分解为葡萄糖。

半乳糖在自然界中极少单独存在,只是乳糖水解或在人体内消化后转化而来。半乳糖的甜度比葡萄糖低,更低于果糖。它在人体内可转变成肝糖原而被利用,是构成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此外,还有一些单糖的衍生物,如山梨糖、甘露醇等;有几种五个碳原子的单糖及其衍生物,如核糖及脱氧核糖(构成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为生物遗传物质)、阿拉伯糖、木糖等在食物中也有少量存在。

双糖也称二糖,属于低聚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双糖味甜,多为结晶体,易溶于水,人体不能直接吸收,只有在消化道中经过水解为单糖后方能被吸收利用。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蔗糖是最重要的双糖,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缩合而成,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在甜菜、甘蔗中含量很丰富,日常食用的白糖、红糖、砂糖都为蔗糖。纯净蔗糖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熔点为185~186℃,当加热至200℃时变成焦糖(俗称糖色)。烹调中常利用这一性质将白糖炒成焦糖给原料着色。蔗糖很甜,仅次于果糖。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还原性。在各种谷类种子发出的芽中含量较多,其中麦芽中含量最多,故称麦芽糖。食用淀粉类食品(米、面制品)在口腔中慢慢咀嚼时感觉到的甜味,即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把淀粉水解成了麦芽糖。唾液、胰液中含的淀粉酶都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通过麦芽糖酶的水解形成了两分子葡萄糖,然后被人体吸收。麦芽糖也是一种被普遍食用的糖,平时吃的饴糖,主要成分就是麦芽糖。糕点、面包的配方原料和烹饪的原料常用饴糖,如烤鸭、烧饼等食品的制作。饴糖在加热时可随温度的升高而产生由浅黄、红黄、酱红到焦黑等不同的色泽。

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的双糖,白色晶体,较难溶于水。乳糖在肠道中吸收较慢,有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乳酸菌可对抗腐败菌的繁殖和生长,也可防止婴儿的某些肠道疾病。

乳糖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成乳酸,这是牛乳容易变酸的原因,也是生产酸牛奶、酸奶酪的基本原理,乳糖的甜味仅为蔗糖的六分之一。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较多个分子单糖的糖类,也可以说它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多糖无甜味,但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可分解为单糖。多糖中的淀粉、糖原、纤维素在营养上有重要作用。淀粉和糖原是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元糖类,纤维素因人体缺乏相应的酶而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淀粉是白色无定型粉末,大量存在于植物块根和种子中。米、麦、玉米、土豆等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谷类含淀粉70% ~80%、干豆类50% ~60%、红薯23% ~24%。

根据淀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为可溶性淀粉,支链淀粉不溶于热水,只能在热水中膨胀。淀粉无甜味也不溶于冷水,但加水加热至沸时,就会形成糊浆(俗称糨糊),称为糊化作用。沸化后的淀粉有黏性,遇冷产生胶凝作用,副食加工中粉条、粉丝、粉皮的制作,糕点上的烫面都是利用淀粉这一特性制成的。

淀粉在酶的作用下,依次分解为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最后以葡萄糖形式被机体吸收利用。含淀粉的食物在高温作用下就能变成一些糊精,如烤饼干、面包或馒头表面那层棕黄色的硬皮,熬米粥时表面那层黏性膜都是淀粉变成的糊精。糯米中含糊精较多。糊精在肠道中有利于嗜酸杆菌的生长,减轻肠内细菌的腐化作用。

糖原又称动物淀粉或肝糖原,它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其结构与淀粉相似,也是由许多葡萄糖组成的,只是葡萄糖结合时产生的分支较淀粉多。糖原是人体贮存糖类的主要形式,它在维持人体能量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饮食中糖或脂肪摄入过多时,一部分就转变成糖原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而当细胞内缺糖时,糖原就转变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人体所含糖原约370克,其中肌糖原约245克,肝糖原约108克,其他组织糖原约17克。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后经氧化供给人体热能。肌糖原则变为乳酸,一部分氧化供热;一部分转入肝脏变成葡萄糖。

纤维素是一类最复杂的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存在于谷类、豆类和种子的外皮(如米糠、麦麸、干豆皮等),以及蔬菜的茎、叶、果实、海藻与水果之中。植物纤维统称为膳食纤维或食物纤维。包括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膳食纤维不能为人体所消化吸收,因为人不具有分解纤维素的酶。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膳食成分。

}

1、生命系统中最基本和最大的层次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 )

2、原子、分子都是一个系统,但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是生命系统( ) 3、一个酵母菌与一个西瓜所属的生命系统层次相同( ) 4、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

5、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能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 ) 6、单细胞生物以个体间的团结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7、因为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8、蓝藻无叶绿体却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却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 9、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都具有RNA、染色体和核膜( )

10、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 11、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 )

1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胞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 13、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 ) 14、Ca、Mg、Fe、Mn、Cu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 15、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

16、因为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O是最基本的元素( ) 17、在沙漠植物仙人掌的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18、生物体内的水就是细胞内的水( )

19、晒干的种子细胞内不含有水分,导致细胞代谢停止,有利于种子长时间储存( ) 20、Mg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 )

21、细胞学说的创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

22、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而乳糖水解的产物是半乳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

23、糖原的组成单位是葡萄糖,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 ) 24、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 25、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的元素相同( ) 26、所有的脂质都能参与膜结构的构成( ) 27、脂质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只有C、H、O( )

28、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都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 29、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 30、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中含有几个肽键就称为几肽( ) 31、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蛋白质的功能( )

32、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变化( )

33、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 34、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 35、DNA和RNA的碱基组成相同,五碳糖不同( ) 36、细胞中的DNA一定有氢键,RNA一定没有氢键( )

37、与DNA相比,RNA特有的化学物质组成是胸腺嘧啶(T)和脱氧核糖( ) 38、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

39、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 40、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 41、大肠杆菌体内既有DNA,又有RNA,但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 42、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 43、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胆固醇最丰富( ) 44、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

45、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 46、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 47、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 48、细胞膜的流动性与ATP没有关系( )

49、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 50、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 51、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不同,而成分完全相同( ) 5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 53、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且只有一个核( )

54、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消失,分裂后期重建( ) 55、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仁与核孔的数目越多,核仁的体积越大( ) 56、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 57、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 58、液泡内细胞液的浓度升高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 59、叶绿体中基粒和类囊体扩展了捕获光能的膜面积( ) 60、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

61、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区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的特征之一( 62、生物膜系统指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 )

63、生物膜之间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64、CO2的固定、水的光解、蛋白质的加工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 65、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和核膜组成,病毒只有细胞膜( ) 66、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

) ) 67、造血干细胞中合成的细胞膜蛋白运输的途径可能是: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 68、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 69、渗透作用中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指的是质量百分比浓度( )

70、在渗透作用中,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 ) 71、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 7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73、无机盐离子都是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 ) 74、细胞质中的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 75、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神经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 76、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 77、液泡中积累了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 78、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79、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时,运输方式可能不同( )

80、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 81、线粒体内膜、内质网膜和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中都能合成ATP( ) 82、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它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ATP与ADP时刻不停地进行相互转化( )

83、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

84、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来源( )

85、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ATP的合成与水解( ) 86、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87、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 88、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89、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

90、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因此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91、酶活性的发挥离不开其特定的结构( ) 92、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

93、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

94、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 95、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 96、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ATP( )

97、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98、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

99、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

100、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 101、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102、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103、同一叶片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细胞呼吸速率有差异( )

104、严格的无氧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是因为此条件下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最少( ) 105、粮食种子适宜在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中储藏( ) 106、温室大棚中,可以通过夜间适当降温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107、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 108、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肌肉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 109、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 110、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

111、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 112、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

113、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 114、叶绿体内膜的面积远远大于外膜的面积( )

115、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116、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

117、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

118、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强度和暗反应强度都降低( )

119、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其叶绿体内CO2的固定立即停止( )

120、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 121、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

122、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也越小,这有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 123、琼脂块越小,NaOH扩散到琼脂块的速度越快( ) 124、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125、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126、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 127、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 128、间期细胞核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129、前期随着染色质逐渐螺旋化形成了染色单体( ) 130、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 )

131、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DNA的数目是染色单体数目的两倍( )

}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1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β-D-葡萄糖端基碳上质子的偶合常数为:

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3、分离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为:

4、羰基的IR吸收峰位置:

5、苷元上巯基与糖分子中羟基脱水缩合成:

6、可用于区别大黄素和大黄素-8-葡萄糖苷的反应是:

D、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7、鬼臼毒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8、黄酮化合物结构中()位引入-OH对颜色的影响最强。

9、⑴黄酮单糖苷、⑵黄酮双糖苷、⑶黄酮苷元在sephedex LH-20色谱柱上的先后流出顺序为:

10、具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与醋酸镁甲醇液反应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芽糖有什么脱水缩合而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