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法和操作有什么不同?

1.铅盐法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如中性醋酸铅只可以沉淀下面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2.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蛋白质等杂质时,应使乙醇浓度达到

3.吸附柱色谱叙述错误项

E、洗脱应由极性小→大溶剂递增进行

4.具下列基团的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中Rf值最大的是

5.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

E、乙醚、醋酸乙酯、氯仿

6.下述哪项,全部为亲水性溶剂

7.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8.影响提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9.能与醋酸铅产生沉淀的是

10.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可以除去下述成分,除了

11.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

12.红外光谱的单位是

13.不属于亲水性成分的是

14.可溶于水的成分是

15.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16.煎煮法不宜使用的器皿是

17.可作为提取方法的是

18.从天然药物的水提取液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宜选用

19.不适宜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的成分为

20.除哪种无机盐外,均可应用于盐析法

21.可以确定化合物分子式的是

22.极性最大的溶剂是

23.不能以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的提取方法是

24.从水溶液中萃取亲水性成分,下述哪项溶剂不适宜

25.影响硅胶吸附能力的因素有

26.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27.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

28.红外光谱中羰基的吸收峰波数范围是

29.采用透析法分离成分时,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成分为

30.结晶法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加热溶解,趁热过滤,降温放置,过滤结晶,再蒸发溶剂

B、加热溶解,蒸发溶剂,趁热过滤,降温放置,过滤结晶

C、室温溶解,过滤,加热后放置,过滤结晶,再蒸发溶剂

D、室温溶解,加热过滤,降温放置,过滤结晶,再蒸发溶剂

E、加热溶解,降温放置,加入晶种,过滤结晶,再蒸发溶剂

31.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

32.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

33.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药物水提取液,欲除去其中的淀粉、多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宜用

34.在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35.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剂类型是

36.硅胶CMC薄层色谱中的CMC是指

37.硅胶薄板活化最适宜温度和时间

38.可以作为分配色谱载体的是

39.纸色谱的色谱行为是

40.对凝胶色谱叙述的不正确项为

B、适合分离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

C、商品上常以吸水量大小决定凝胶分离范围

D、凝胶吸水量小,分离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E、大分子被阻滞,流动慢;小分子化合物阻滞小,流动快故先于大分子被洗脱流出

1.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

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

C、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D、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

E、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

2.香豆素类母核中H-3、H-4在1H-NMR是AB型偶合,其偶合常数为

3.具有治疗痢疾功效的中药是

5.提取大黄中总醌类成分常用的溶剂是

6.可发生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的是

7.七叶内酯的结构类型为

8.具有邻二酚羟基的化合物是

9.能β-水解果糖苷键的酶是

10.确定苷键构型,可采用

11.下列化合物适合于碱溶酸沉淀法与其他成分分离的是

12.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

13.可以区别上向和下向两种类型环木脂内酯的波谱是

14.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香豆素成分是

15.加热时能溶于氮氧化钠水溶液的是

16.某羟基蒽醌的紫外光谱资料为:

17.蒽醌母核相邻芳氢的核磁共振特征是

C、邻偶后两单峰裂分为两个二重峰     D、邻偶后两单峰裂分为两个多重峰

E、两氢峰位合并,峰形变小

18.在提取原生苷时,首先要设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为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常用的提取溶剂是

19.根据苷原子分类,属于C-苷的是

20.天然产物中最难水解的是

21.碳苷类化合物可采用

22.从新鲜的植物中提取原生苷时,应注意考虑的是

23.水解碳苷常用的方法是

24.提取苷类成分时,为抑制或破坏酶常加入一定量的

25.检查苦杏仁苷,常用的试剂是

26.1-OH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27.区别丹参酮ⅡA与大黄酚的方法是

28.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29.下列关于蒽醌核磁共振说法中正确的是

E、取代蒽醌中孤立芳氢往往产生多重峰

30.可以区别还原糖和苷的鉴别反应是

31.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醌类的化合物为

32.能被碱催化水解的苷是

33.在碱液中最难水解的是

34.1-羟基蒽醌的IR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E、在1580cm-1处有一个吸收峰

35.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化学成分是

37.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可用于检识

38.下列化合物属于萘醌的是

1.银杏叶中含有的特征成分类型为

2.测定下列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其带I为肩峰的可能是

3.测某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AlCl3+HCl谱与AlCl3谱比较,带I向紫移30~40nm,说明该化合物

4.异黄酮母核质子1H-NMR信号位于最低场的是

5.EI-MS谱中,黄酮醇类苷元最强的碎片离子峰通常是

6.酸性最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7.将总黄酮溶于乙醚,用5%NaHC03萃取可得到

8.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浓度从低到高的乙醇洗脱,最先被洗脱的是

9.色原酮环C2、C3间为单键,B环连接在C2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11.黄酮苷和黄酮苷元一般均能溶解的溶剂为

12.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的碱提取酸沉淀法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

13.下列化合物进行纸色谱,以BAW系统的上层为展开剂,Rf值最大的是

14.紫外光谱中,加入位移试剂主要是帮助推断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

15.测黄酮、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醋酸钠-硼酸紫外光谱,可帮助推断结构中是否有

17.黄酮类化合物的13C-NMR谱中C4=0化学位移一般在

18.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色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H-NMR中 ,7,4′-二羟基二氢黄酮(醇)母核质子化学位移的大小顺序一般为

20.与2'-羟基查耳酮互为异构体的是

21.不能溶于氯仿的是

22.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

23.具邻位酚羟基黄酮用碱水提取时,保护邻位酚羟基的方法是

24.硅胶吸附TLC,以苯-甲酸甲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下列化合物Rf值最大的是

26.常用碱提取酸沉淀法提取纯化的化合物为

27.pH梯度萃取法分离黄酮苷元类,加碱液萃取的顺序应是

28.能使游离黄酮和黄酮苷分离的溶剂是

29.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颜色多是

30.测定某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其带I位于325 nm,该化合物可能是

31.从槐米中提取芦丁时,常用碱溶酸沉法,加石灰乳调pH应调至

32.黄酮类化合物的准确定义为

33.下列黄酮类酸性最强的是

34.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的黄酮是

35.酸性最弱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36.槲皮素在结构分类上属于

37.UV光谱有两个吸收带,带Ⅰ在312nm,带Ⅱ在276nm带Ⅱ强度比带Ⅰ强得多,该化合物哪类成分

38.下列化合物在纸色谱中Rf值最大的为(以3%HOAc展开)

39.柱色谱分离具3-OH5-OH或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不宜用的填充剂是

40.不同类型黄酮进行PC,以2%~6%乙酸水溶液展开时,几乎停留在原点的是

41.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

1.用AgNO3-硅胶柱色谱法分离α-细辛醚(a)、β-细辛醚(b)、欧细辛醚(c),最先洗脱和最后洗脱的分别是

2.从水液中萃取皂苷最好用

3.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4.柴胡皂苷的原皂苷元是

E、柴胡皂苷元B、C、D

7.评价挥发油的质量,首选理化指标是

8. 采用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合物较好地展开,且被分离成分排列成一条直线,应选择的展开方式为

9. 挥发油薄层色谱后,喷洒三氯化铁试剂如斑点显绿色或蓝色,表明含有

10.用吸收法提取挥发油时,选用豚脂与牛脂比例为

11.属于达玛烷衍生物的是

12.不符合β-香树脂烷结构特点的是

13.同时具有C2、C3羟基和Δ5、6双键的甾体皂苷元在下列哪个波长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

14.Ι型强心苷糖与苷元正确的连接方式是

E、苷元C3-O-(6-去氧糖)X-(α-羟基糖)Y

15.毒毛花苷K通过毒毛花双糖酶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毒毛花苷元-加拿大麻糖-葡萄糖 + 葡萄糖

B、毒毛花苷元-加拿大麻糖 +(葡萄糖)2

C、毒毛花苷元 + 加拿大麻糖 +(葡萄糖)2

D、毒毛花苷元 + 加拿大麻糖-(葡萄糖)2

E、毒毛花苷元 + 加拿大麻糖-葡萄糖 + 葡萄糖

16.检测α-去氧糖的试剂是

17.目前对皂苷的分离效能最高的色谱是

18.属I型强心苷的是

22.鉴别甾体皂苷和甲型强心苷的显色反应为

24.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元的试剂是

25.茯苓酸在结构上属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中的

26.与Ⅰ型强心苷元直接连接的糖是

27.分离三萜皂苷的优良溶剂为

28.应用13C-NMR谱鉴别齐墩果酸和乌苏酸可依据二者结构中的

1.碱性较强的生物碱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多为

2. 毒性较强的生物碱是

3.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为

4.从苦参总碱中分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利用二者

5.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

6.在常温下呈液体的生物碱是

7.检识小檗碱常用的显色反应是

8.以硅胶为吸附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9.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指

10.吸附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

11.两性生物碱在水溶液中沉淀的pH为

12.可溶于水的生物碱是

13.不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的是

14.分离碱性不同的混合生物碱可用

15.可分离季铵碱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是

16.溶解脂溶性生物碱的最好溶剂是

17.生物碱酸水提取液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18.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通常使用的流动相为

19.难溶于水的生物碱是

21.莨菪碱转变成阿托品的条件是

22.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介质通常是

23.从CHCl3中分离酚性生物碱常用的碱液是

24. 氧化苦参碱水溶性大于苦参碱的原因是

25.不属于生物碱沉淀试剂的是

26.雷氏铵盐可用于沉淀分离

27.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28. 碱性最弱的生物碱是

29.雷氏盐沉淀反应的介质是

30.麻黄碱的碱性小于伪麻黄碱是因为

31.吸附柱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

32.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

33.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多用

34.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

35.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小檗碱盐是

36. 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

D、磷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E、游离碱溶解度的差异

37. 具有颜色的生物碱是

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2、天然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如黄酮类化合物)。

3、天然药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有哪些?分别生成什么天然化合物。

4、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其各自的使用范围及其优缺点是什么?其中溶剂提取法按具体操作又可分为哪几种?

5、天然药物提取常用的溶剂有哪些?极性强弱顺序如何?

6、硅胶吸附色谱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分离的?若化合物A极性大于B,哪个先洗脱?

7、常见官能团的极性强弱如何排列?

8、聚酰胺吸附色谱的原理及吸附强弱的一般规律?各种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大致如何排列?

9、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物质的原理是什么?

10、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11、苷类按苷键原子如何分类。

12、苷键的水解方法按催化剂可分为哪几类。

13、说明苷键酸催化水解的特点。

14、说明苷键酶催化水解的特点。

15、说明过碘酸裂解法的特点。

16、糖的各种质子信号1H-NMR大致范围。糖的端基碳在13C-NMR中的化学位移。

17、什么是苷化位移。

18、试比较游离蒽醌酸性强弱。

19、黄酮类化合物的概念,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20、解释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规律。

21、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

22、应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3、聚酰胺柱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大致规律。

24、写出下列化合物天然母核结构。

25、萜类的定义。什么是单萜、倍半萜、三萜?

26、构成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主要有哪些?

27、写出乙型强心苷和齐墩果烷的结构。

28、四环三萜的结构类型及主要结构特点。

29、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及主要结构特点。

30、甾体皂苷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31、简述强心苷的酸水解特点?

32、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有哪三种? 并简述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生物碱的方法。

33、生物碱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至少举3种)?



1)、比较极性的大小:

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水。

2)、比较酸性的大小:

3). 分离下列黄酮化合物,

6)比较下列化合物中N1N2的碱性的强弱。

2%AgNO3硅胶柱层析分离下列化合物,苯-乙醚(51)洗脱,说明其流出柱外的顺序,并解释其原因。

1. 某中药中含有下列五种醌类化合物A-E,按照下列流程图提取分离,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2.挥发油(A)、多糖(B)、皂苷(C)、芦丁(D)、槲皮素(E),若采用下列流程进行分离,试将各成分填入适宜的括号内。

某中药总生物碱中含有季铵碱(A)、酚性叔胺碱(B)、非酚性叔胺碱(C)及水溶性杂质(D)和脂溶性杂质(E),现有下列分离流程,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

  用于原水、凝结水、炉水、除盐水等水处理系统,通过跟踪热力系统水汽品质的变化,加药计量泵自动将化学溶液加入水汽系统,使系统水汽品质处于良好工况,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加药装置主要用于电厂的给水、炉水、循环水、废水等处理,加药装置也可用于石油、化工、环保、供水系统等行业。单元组合式加药装置,主要有溶液箱、计量泵、过滤器、安全阀、止回阀、脉冲阻尼器、水位表、控制柜等组成一体化安装在一个底座上。用户只需将组合式加药装置安放在加药间,将加药管接好接通电源即可启动投入运行,这种工厂化的整套装置,可大大减少设计和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对整机的质量、安全和现场投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加药装置主要为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及污泥脱水提供所需的酸、碱、混凝剂、助凝剂、石灰等,以强化反应效果,提高处理效率。大家都知道加药装置有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两种,今天以这两种为例分别来说一下加药装置操作规程:

  PAC加药装置是向溶药箱加入自来水,待水位超过箱体一半时,启动搅拌机,按计算药量加入药剂,然后待溶药箱注满水后停止进水,持续搅拌,开启加药泵进出口阀门,调节冲程至20%,开启加药泵,并观察出药量是否正常,定期检查搅拌机减速置的润滑油是否清洁,否则将原有润滑油放空,加入新的润滑油。

  PAM加药装置是向溶药箱加入自来水,待水位超过箱体一半时,启动搅拌机,按计算药量加入药剂然后待溶药箱注满水后停止进水,持续搅拌,开启加药泵进出口阀门,调节冲程至20%,开启加药泵,并观察出药量是否正常,定期检查搅拌机减速装置的润滑油是否清洁,否则将原有润滑油放空,加入新的润滑油,运行过程中要定期清洗加药泵过滤网,调节加药泵冲程时,要先松冲程锁定螺栓再调流量旋钮,调节完毕后,拧紧冲程螺栓。

}

1、 是研究唔的组成、、性质以及的科学

2、 物质都是由,原子等到微粒的,即“原子学说”标志的开始。(道尔顿,阿伏加德罗)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物理: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化学: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4、硫酸铜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有沉淀()生成。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铜

5、 物理性质:如熔、沸点 硬度 色态味 溶解性 挥发性 导电性 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 氧化性 还原性 金属 性 腐蚀性 毒性等。

1、蜡烛分为外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

2、蜡烛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某物质燃烧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用一个附有石灰水水珠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

某种物质燃烧是否生成了水?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上方,若烧杯内壁出现,则生成了水。

4、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有何? 人呼出的气体中和二氧化碳较空气多。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计、滴瓶、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匙

C:间接加热:、烧瓶、锥形瓶

(1)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2)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保持水平。

(3)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 整理】

四、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一些图表、资料及选学内容。中学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干冰的舞台效果,食品干冰等),体验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氢氧化钙的澄清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当石灰水中存在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时,就称为石灰乳或石灰浆。建筑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可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石灰水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临床应用: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盖髓术、现代根管治疗。浑浊的石灰水是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碳酸钙沉淀。澄清石灰水,溶质为Ca(OH)2固体,溶剂为H2O。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a(OH)2+CO2=CaCO3↓+H2O)。石灰水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作为...

2、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化学式量为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3%-04%)。在物理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熔点为-6℃(527kPa),沸点为-5℃,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溶于水。在化学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2000℃时仅有8%分解),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与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二氧化碳一般可由高温煅烧石灰石或由石灰石...

3、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任何物质所固有的特性,如氧气这一物质,具有助燃性为其化学性质;同时氧气能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为其化学性质。任何物质就是通过其千差万别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才区别于其它物质;化学性质是物质的相对静止性,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相对运动性。化学性质酸性液体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它牵涉到物质分子(或晶体)化学组成的改变。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热稳定性、...

4、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1)自身性。总结都是以第一人称,从自身出发。它是单位或个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映,其内容行文来自自身实践,其结论也为指导今后自身实践。(2)指导性。总结以回顾思考的方式对自身以往实践做理性认识,找出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取得经验,避免失误,以指导未来工作。(3)理论性。总结是理论的升华,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4)客...

相关来源域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化学配平口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