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游匣G15怎么样?12代与11代相比游戏性能如何

2021年的笔电市场可谓风起云涌,开年就是5000系锐龙和30系显卡打头阵,年中是11代酷睿登场。随着上游产品的更新,厂商的新品也层出不穷,各种发布会疯狂“秀肌肉”。

然而对消费者来说,大部分产品近乎是“画饼充饥”——根本抢不到。一方面是供应链影响、库存有限,另一方面是年初至今的矿潮让市场更加供不应求。

就在众人聚焦于那几款“空气”,抢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戴尔略显低调地发布了自家的游戏本游匣G15,首发的10代酷睿版7499的价格不出意外地被抢光,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随后是更新了处理器的锐龙版,虽说7999的价格没有之前那么有吸引力,但凭借“不用抢”的优点照样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而最近,G15又更新了搭载H45处理器的酷睿版,并且i7-11800H+RTX3060 LP的配置,7799元的价格,一下子在7000价位段脱颖而出(不幸的是最近涨价了)。

那么,这一款不用抢、看上去很有性价比的机器表现如何?本人从厂商那借到一台,下面就为大家揭晓答案。

游匣G15有两种配色可选,本次评测的是黑色版。A面可看到突出的尾部,顶盖为塑料材质,表面经过磨砂处理,中间有一片三角形纹路,中心位置是那个熟悉的圆形DELL LOGO。

屏幕可单手开合,阻尼较大不容易晃动。屏幕上边框0.9cm,左右边框0.4cm,下边框1.6cm(不计屏轴)。

C面键盘上方做了不少开口,就连屏轴附近也有。键盘是完整的全尺寸键盘,支持4分区RGB背光,灯效可在AWCC中调节。按键手感中规中矩,开机键位于数字键盘右上角,做了按压力度和反馈上的区分,防止误触。比较大的槽点是方向键不是标准大小,并且常用的Page Up、Down按键也被做成相同的规格,放在左右方向键上面。盘左下角是一个红色的G字LOGO,触摸板滑动手感较为顺畅,不过按压手感偏硬。

D面和大部分游戏本相同,做了大面积的进风口,侧边还有4个长条状进风口。中间位置设计了两个长条状突起,和脚垫一样起支撑作用。

再来看接口部分,机身左侧是一个RJ45网口,一个3.5mm耳机接口,以及电池指示灯。

机身右侧是两个USB 3.2 Gen1 Type-A口,右边的接口支持关机充电。

机身尾部是雷电4接口、USB 3.2 Gen1 Type-A口、HDMI 2.1接口和电源接口,左右两侧的出风口格栅中可以看到裸露的鳍片。这里我要给HDMI 2.1点个赞,虽然HDMI几乎是标配,但不少机器上是HDMI 2.0甚至1.4,支持4K 120Hz的HDMI 2.1还是比较少见的,目前正在慢慢普及。

最后是适配器展示。游匣G15的适配器功率240W,重968g。

  • 屏幕:AUOAE8B,15.6英寸,1080p分辨率,165Hz刷新率,99.4%sRGB色域覆盖(附带硬件级防蓝光功能)

游匣G15的屏幕产自友达,型号照例被“打码”,这是一块Hz的屏幕。

从色域来看,游匣G15的屏幕色域略大于sRGB,因此颜色整体上饱和度比较高,看上去会比较鲜艳。

但也因为色域超过了sRGB,色准上难免有偏差。以标准sRGB为参考,平均ΔE*00=2.94,最大ΔE*00=5.83。

游匣G15的屏幕色温相当接近标准的D65曲线,但伽玛曲线偏差较大,会显得颜色比较明亮。

响应时间方面,游匣G15屏幕黑白响应时间8.4ms,50%~80%灰阶响应时间3.6ms。为了达到宣传的平均灰阶响应时间3ms,这块屏幕默认开启了Over Drive,因此灰阶测试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信号过冲现象。

总的来说,游匣G15屏幕的实际观感是比较讨好人眼的,高饱和度和明度都是一般用户喜闻乐见的;但另一方面,这样的调校会影响准确性。也就是说,游匣G15的屏幕是一块观感较好的电竞屏,但如果你对颜色准确性要求较高,那建议自行校色后使用。另外,Over Drive在显著缩短响应时间的同时,也会因信号过冲带来鬼影现象,个人认为增加一个OD开关给用户选择会比较好。

进行性能测试之前,先了解一下游匣G15不同模式下的功耗设定。如上表所示,“冷却”和“静音”模式对应相同的CPU和显卡功耗设定,“均衡”和“性能”模式对应另一套CPU功耗设定,但彼此之间的显卡功耗不同,“性能”模式会开启Dynamic Boost。除功耗设定外,不同模式风扇转速也会有所不同,G模式就是固定最大风扇转速的模式。

几个模式的R20循环成绩如上图所示,“冷却”和“均衡”模式可参考“静音”和“性能”模式,没什么差别。游匣G15三个模式的R20平均分为:4032cb、4809cb、4914cb。性能模式与静音模式的CPU多核性能相差19.3%

观察跑分时的功耗,G模式和性能模式虽然是同一套功耗设定,但散热能力不同,最开始能达到的PL2峰值也不同,G模式峰值104.5W,性能模式峰值95.9W,随后的循环中,二者均回落到80W附近,二者的平均成绩也和4864cb的历史值相符;静音模式的功耗明显受限,PL2峰值只有72.7W,随后被控制在45W~60W范围内,平均成绩也和45W的历史值相当。

温度方面,G模式和性能模式下CPU均保持在100℃附近,可见80W的功耗对游匣G15来说压力不小;静音模式则明显能看到机器开启了温度墙,最高温度被限制在90℃,因此峰值功耗上不去。

理论性能上,游匣G15发挥稳定,下面来看看实际游戏中的表现。

本测试中除非特别标注,否则一律使用预设的最高画质进行游戏测试,除赛博朋克2077和DOTA2,其余游戏均使用自带Benchmark测试。

首先是单机游戏,除了优化较差的地铁逃离和赛博朋克2077,其余单机游戏测试中,游匣G15均可以在最高画质下运行到60帧以上,125W 3060LP在1080p下玩大型单机压力不大。对比锐龙版G15,酷睿版由于CPU游戏性能上的优势,帧数有一定幅度提高。

酷睿版相比锐龙版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两款网游的测试中,DOTA2领先11.1%,CS GO大幅领先79.5%。11代酷睿H45大缓存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需要说明的是,CS GO虽然平均帧很高,但游戏本身优化是有点问题的,体现在烟雾中帧数会大幅度下降,所以烟雾中的帧数也是关注的重点。如图,两个低点的帧数对应测试中的两次横穿烟雾的场景,帧数在9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游匣G15酷睿版在21号更新了BIOS,开放了显卡切换功能(锐龙版目前还没开放),在BIOS的Display选项卡中,关闭“Hybrid Graphics/Advanced Optimus”选项即可切换成独显直连,游戏帧数特别是网游的帧数会有可观的提升。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虽然性能模式和G模式的游戏表现看起来差不多,有人可能觉得G模式相对比较吵而选择关闭它,但我还是建议游戏和其它长时间高负载用途开启G模式。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来说明问题:在5分多种的测试中,性能模式下的显卡温度已经达到86℃,显卡已经因为温度墙开始小幅度降频,而正常游戏肯定不止5分钟,可以预见长时间游戏不开启G模式,显卡的性能将因为温度无法完全发挥。

而开启G模式后,最高温度降低到82℃,显卡不再受到温度墙限制。所以为了保证机器性能的发挥,干重活时还是建议开启G模式。而且后文会介绍,G模式的噪音并不比其它游戏本高,反而还是一个较低的水准。

最后提一个小BUG:Dynamic Boost会导致CPU在游戏中锁低频,比如游匣G15在部分游戏中频率会固定在2.6GHz,这个BUG目前多数英特尔平台的机器都有,只能等OEM厂商和英特尔去解决。不过这个BUG也不是只有坏处,低频使得H45的功耗降低,Dynamic Boost反而能正常发挥作用;一但H45频率恢复正常,功耗提高,Dynamic Boost就形同虚设了。

除了游戏外,生产力也是体现理论性能的常规考察项目之一。首先是模拟日常办公的PCMark10测试,游匣G15算是跑出了一个英特尔平台的正常成绩,表现优于锐龙平台,在Excel测试中比较突出。

负载较高的Adobe测试,游匣G15正常发挥,G模式和性能模式差别依旧不大,只有在核心温度上有差别。

SPECviewperf 2020,主要考察显卡在各种工业软件中的性能,没啥好说的。

作为一款主流游戏本,游匣G15应对一般的生产力需求问题不大,能发挥出该配置对应的性能。但在屏幕测试环节已经提到过,游匣G15的瓶颈在屏幕上。尽管性能上没啥问题,但G15需要自行校色,才能用于平面设计、视频制作等对色准有较高需求的专业用途。

续航测试在均衡模式下进行,亮度120nit,关闭Wifi、关闭灯光、断开所有外接设备,电源模式选择“平衡+更好的续航”,显卡切换到混合输出。

PCMark10续航7小时31分,PCMark8续航5小时52分,折中一下是6小时42分钟,个人认为可以当作日常使用的续航时间来参考。当然,续航时间和用途是高度相关的,高负载用途和频繁调用独显的用途,会显著降低续航时间。

游匣G15的电池容量为86Wh,算是紧跟潮流步入了“大电池”的行列,由此也带来了不错的续航成绩。今年不少游戏本在去掉2.5英寸硬盘位的同时,扩大了电池容量,把电池和续航作为一个新卖点,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利好。

缩减2.5英寸硬盘位后,作为替代,游匣G15配备了两个M.2插槽。原装使用了三星PM991a固态硬盘,2230的规格,实测性能如图,从连续读写的速度来判断这是一款中端固态。

PM991a高速缓存27GB,缓外写入的平均速度为414.9MB/s,属于TLC的正常水平。读取速度的波动可能是垃圾回收导致,硬盘最高温度80℃,并没有过热。

游匣G15的两个M.2插槽均预留了兼容2280规格的位置,不过它是通过一个可动的螺柱来调整,自行更换硬盘前需要调整好螺柱才能上螺丝。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个硬盘位没有预留这个螺柱,需要到售后点加装固态硬盘,不太方便。

最后提一个内存性能。游匣G15使用2 Bank Group的内存,运行在3200MHz Gear2模式下,无法调整Gear Mode。得益于H45的内存控制器性能,内存速度比锐龙平台要好,但相对的,延迟由于分频而变高。

全部性能相关的环节到此结束,终于来到压轴的散热和拆解环节。老规矩,室温25℃,关闭AVX512。

单烤FPU 10分钟,CPU功耗维持在65W,温度100℃,频率3.5GHz。G模式下功耗上涨到73W,温度不变。

单烤显卡10分钟,显卡维持在125W,温度85℃,频率1897MHz,G模式下温度降至80.7℃。

开启G模式后,CPU依旧被限制在45W,散热改善主要作用于显卡。显卡功耗上涨到109W,再次触发温度墙限制,频率上涨到1792MHz。

开启G模式并垫起双烤,随着进风量改善,显卡终于摆脱了温度墙限制,功耗恢复到115W,温度84.1℃;CPU散热也得到改善,温度下降到95℃。

表面温度方面,键盘左右两侧有风扇的照顾,温度不高,热量主要集中在中间区域,键帽最高温度46.5℃,右手触碰到的键帽温度也大多在40℃附近。

开启G模式后,表面温度有1℃左右的改善。

噪音方面,均衡模式45.5分贝、性能模式47.5分贝、G模式50.2分贝,在游戏本中属于比较安静的。

从测试结果来看,游匣G15可以应对单烤的发热,不过核心温度偏高;双烤则需要开启G模式并垫起,才能维持一个正常的功耗表现。好在噪音控制比较理想。下面我们通过拆解来探究一下内部构造。

游匣G15采用了主板“倒装”的设计,拆下后盖后能完成换内存加硬盘等操作,但无法拆解散热模组。相对于其它机器来说,这种设计使得拆机有点繁琐。在进一步拆解前,还需要把机器尾部的盖子取下,需要拧下尾部两颗螺丝,以及与主板相连的两颗螺丝,然后用力向上将盖子推出。

接下来,拧下固定主板和左侧副板的M2X4螺丝(右侧副板可以不用拧),断开所有连接的排线后,即可将主板取下。

游匣G15使用了4热管双风扇的纯铜散热模组,表面进行黑化处理。结合测试成绩来看,这个散热模组压制45W加115W还应该再加强一些。个人认为可以着眼于鳍片体积进行改进:鳍片比较薄,立起来的一块主要用于填充尾部出风口,对于散热作用有限;另外,独立的两根热管并没有直接连接到任何鳍片上,而是连接到风扇表面。理论上,热管直接连接鳍片效果要更好,但从游匣G15的鳍片来看,鳍片没有多余的空间再塞进热管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热管连接到风扇的金属外壳上进行导热。

而风扇方面,游匣G15使用了两颗12V,0.25A的风扇,转速应该是较低的,噪音可以侧面印证这一点。个人认为可以参考竞品使用扇叶更加密集的风扇,在尽可能不增加噪音的同时提高进风量。

最后,这个尾部结构个人认为非常厚实,有点防滚架的味道,可能挤占了部分鳍片空间的同时,又增加了机身重量。如果能改进这一块的设计,也许有助于设计出更好的散热模组。

  1. 有货,7799元促销时性价比不错
  1. 灰阶的切换存在明显的信号过冲现象
  2. 无法自行加装第二个硬盘,需要去售后点

游匣G15相比上一代产品,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以G3 Pro和“3A平台”的G5 SE为例,双烤功耗仅有31W+63.7W,以及27W+63W,也就是说,这两产品在双烤中的总功耗维持90W左右已经是极限。而游匣G15能做到45W+109W,垫起后还能维持45W+115W,可见戴尔在散热和性能上确实下了功夫。

但这个功夫还显得不太够,重点依旧在散热上。单烤时核心温度偏高,双烤时还无法很好应对115W的显卡,这些都是戴尔需要改进的地方。毕竟国内游戏本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大家都专注于散热和性能,要想在产品力上脱颖而出,散热是一道必须过去的门槛。

但话又说回来,今年的魔幻行情,使得“有货”压倒一切。再完美的产品,没货就只能是画出来的饼。与其和“空气”长期对峙、斗智斗勇,不如退一步考虑有货、各方面中规中矩、价位段还比较低的产品,也许这就是今年游匣G15能大卖的关键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戴尔游匣g15测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