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倍高杆的距离是多少,,杆高15米?

什么是感应式电流继电器?

什么是感应式电流继电器?它的作用及组成部分有哪些?
  • 即由磁场和该磁场在导体内感应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而动作的继电器。感应部分带有反时限特性,而电磁部分是瞬时动作的,主要由电流线圈、铁芯、圆盘、触点、反作用力弹簧和制动电磁铁等组成。
  • 尊敬的院领导: 事发于工作违纪检讨书范文年xx月xx日晚,由于对新系统操作的不熟悉,致使年终医保结算...

  •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快快乐乐过寒假,高高兴兴迎开学! 宝宝们、家长们,你们期...

  • 合: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甲: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新一期的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甲...

  •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诚信、自愿、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甲方租用乙方客车接送职工上下...

  • 甲方: 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国家有关规定,为了确保甲方房...

  •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常见的有物理治和药物治疗。其中激光、冷冻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效果不错。...

}
<article>
<section>
class="ql-block"&gt;当今弘扬中华梦社会主义飞跃发展新时代,中华民族思想多元化,迫切需要弘扬孝心:大孝和家孝归属知恩国家报父母恩传承至今,认祖归宗成为了新时尚。作儿女的对长辈敬孝,不但体现在生活中,也体现在孝道文化中。传承孝道文化与家谱文化,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核心发展价值。&lt;/p&gt;&lt;p
class="ql-block"&gt;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祖的习俗,每逢旧历年节,不仅举家团聚,而且还往往要祭奠先人。“先人”不仅包括我们幼时曾承欢膝下、现已故去的长辈,还会上溯很多代,甚至直到最早冠以家族姓氏的始祖。祭祖的习俗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感激先人的情怀,也体现了孝道文化与家谱文化之间浅出深入的关系。&lt;/p&gt;&lt;p
class="ql-block"&gt;“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在过去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我们认为,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lt;/p&gt;&lt;p
class="ql-block"&gt;古往今来,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家族修谱,这是传承文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其中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一个具象的体现。家谱文化最核心的意义是为了记载人们代际间的顺利传承。30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时间,因而家谱基本上按照这样的时间间隔进行编修,如果一个家族超过30年还未修谱,那么就会被认为是不孝子孙。一部家谱,连接起的是或已疏远的亲情;先人载入家谱的善举,又是后人上进的动力。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家谱文化是中华好家风的传承。家谱中的家训,在教化族人孝敬、和睦、祭祀、亲情、乡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家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在中国,一个家族的迁徙传播过程被生动地形容为“开枝散叶”。叶落总要归根,在游子的眼中,家谱就是根的象征。家谱研究的另一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研究,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紧连在一起。&lt;/p&gt;&lt;p
class="ql-block"&gt;巍巍中华,源远流长。“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作为载体之一的家谱文化,同样传承着中华文明。当今社会的我们都应该肩负起弘扬中华孝文化,发掘家谱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为使命,为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lt;/p&gt;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所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有过争议。中国因为拥有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这方面的论争就更加激烈。戊戌变法前夕,张之洞发表了著名的《劝学篇》,就在学习西方现代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等,做了非常系统的论述,今天看来,其中不乏真知灼见。&lt;/p&gt;&lt;p
justify;"&gt;张之洞认为只有走现代化之路才能保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劝学篇》开宗明义,说:“当今中华诚非雄强”,若不变法,必然要像印度、越南、朝鲜那样亡国、沦为殖民地。到那时,中国的“圣教将如印度之婆罗门窜伏深山,抱残守缺;华民将如南洋之黑昆仑,毕生人奴,求免笞骂而不可得矣”。因此,所有的中国人都必须“知耻”、“知惧”、“知变”、“知要”(如何变法)、“知本”(哪些传统的东西需要坚持)。他认为“五帝不沿乐,三王不袭礼”,无论是“征之经”,还是“征之史”,还是“征之本朝”,典章制度无一不变,所以因时变法乃天经地义。他主张在学习西方文化时,须“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都需要中国认真学习。即便议会政治,在中国“学堂大兴,人才日盛”之后,也可“议之”。张之洞强调,就目前的“救时之计、谋国之方”而言,“政尤急于艺”,学习西方的体制更急迫、更重要。&lt;/p&gt;&lt;p
justify;"&gt;自甲午战争以来,“外强中弱之形大著”,人人都认识到中国的贫弱,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自卑主义开始抬头。对此张之洞认为,身为一个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文化。“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西方国家的学校都要学习古典经文,“示宗教也”,小学也要学习拉丁文,“示存古也”,都重视历史与传统。所以,中国学习西方之时,必先“固本”,要让人们“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如果做不到这点,盲目西化,“西学愈深,其疾视中国亦愈甚”,如果那样的话,“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张之洞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传统文化铸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如果抛弃传统文化,必然会丧失民族的灵魂,必然会造成文化的毁灭。这样的民族也实现不了现代化。因为一个丧失了理性精神、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弃如敝帚的民族,又如何能够认识到西方现代文化的精髓?&lt;/p&gt;&lt;p
justify;"&gt;张之洞并不认为中国古代学术全无糟粕,他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流派,各有长短,诸子驳杂,虽然各有一定之理,但亦有很多难以见容于今世的内容,很多主张如果“施之于今日必有实祸者”,但是“瑕不掩瑜”,其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欲通学术流别,增益才智,诸子百家“未尝不可兼读”。不过张之洞认为诸子百家中,儒家思想最有价值,所以要以《论语》《孟子》为“群经之权衡矣”,要以其为“读诸子之准绳”。张之洞特地批评了康有为遵奉的《公羊》之说,认为:“假如近儒《公羊》之说,是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喜也”。&lt;/p&gt;&lt;p
justify;"&gt;对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张之洞主张要“治要而约取也”。在孔孟时代,经籍不多,“人执一业可以成名,官习一事可以致用”,但是“今日四部之书汗牛充栋,老死不能遍观而尽识”。而且在需要现代化的今天,“不讲新学则势不行,兼讲旧学则力不给”。所以张之洞本着“致用当务为贵”的原则,按他的说法“损之又损”,分经学、史学、诸子、理学、词章、政治、地理、算学、小学等,开列出了一批基础书目,张之洞认为这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书籍。不过,以今人的目光看来,张之洞所开列的书目数量仍然过于庞大。&lt;/p&gt;&lt;p
justify;"&gt;对于新、旧学的关系,张之洞认为:“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也就是说中学主要起教化的作用,要通过中学,让人们接受基本的传统道德教育,并热爱自己的国家等等,应该说此言在原则上并无错误。张之洞主张在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中,要“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地、政治等是旧学,而西政、西艺、西史等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张之洞认为学习西方、走现代化之路时,对中国固有的东西要有变有不变,“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也就是说不能抛弃的是中国人的基本伦理、基本精神。&lt;/p&gt;&lt;p
justify;"&gt;由于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年事已高、且身居高位等因素,张之洞的主张也有一些保守,对于西方现代社会也有某些误解之处,诸如他反对父子平等、男女平等、将民权说视为无政府主义、极力替清政府开脱等等。但其主张总体而言是稳健的、改革的,反映的是一种理性的声音,其中的很多论断已经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所证明。(姚传德)&lt;/p&gt;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香港三联出过一套“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精装精印,图书馆得人捐赠,入藏数种。大概借者不多,一直置于书架高处。十几年来,借回过几次,其中最感兴趣的,是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二种》,收《书目答问》和《輶轩语》,另有三种附录。&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书目答问》对我来说,过于深远,经部的书,大部分云里雾里。几次翻查,仅限于集部和子部里的周秦诸子和小说家。何况他列的书,在我们今天如何能得,充其量按图索骥,等待出版社重印罢了。孙犁先生说他照《书目答问》和《鲁迅日记》买书,在他那时候,也不算豪奢,换了今天,则无异痴人说梦。孙犁不是藏书家,他买书,是用来读的。《輶轩语》则简单多了,相当于读书做学问应试的入门手册,张之洞自谦是“告示公牍一例物事”,“故举当为诸生言者,条分约说。笔之于书,以代喉舌,分为三篇,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虽然“其间颇甚浅近”,但也“间及精深。”&lt;/p&gt;&lt;p
justify;"&gt;上篇讲德行风气,谈到为学的基本精神,倒数第二条“戒自居才子名士”云:“文学之道,先贵诚笃。世有聪明浮薄之人,能作浅薄诗数首,略记僻冷书数语,便兀傲放荡,乖僻不情,自命为才子名士。不惟见笑大方,一染此种气习,终身不可入道。”张之洞举了四个例子:“如明之桑悦、徐渭,乃病狂人。陈继儒、金人瑞,乃俗陋人。所为不足效也。”徐渭,我有保留;说金圣叹,不算冤枉,看看他批的“杜诗”就知道了。&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该贯六艺,斟酌百家,既不少见而多怪,亦不非今而泥古,从善弃瑕,是之谓通。若夫偏袒一家,得此失彼,所谓是丹非素、一孔之论者也。然必先求博,则不至以臆说俗见为通;先须求精,则不至以混乱无主为通。”&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他还说,读书宜有门径,这个门径便是通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具体到各科,“《汉学师承记》为经学之门径。《史通》为史学之门径。《古今伪书考》,为读诸子之门径。《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为诗文之门径。国朝赵执信《声调谱》、沈德潜《说诗晬语》、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孙梅《四六丛话》、近人《历代赋话》为初学诗赋四六之门径。”《四库提要》为群书之门径,这个道理,我四十岁后才晓得。当然,放在三十年前,即使有人揪着我耳朵对我说,我也未必能理解。&lt;/p&gt;&lt;p
justify;"&gt;张之洞强调读书择要,说经书是首要,是时势也是政治,这且不去管它。他说读书宜多读古书:“除史传外,唐以前书宜多读,为其少空言耳。大约秦以上书,一字千金。由汉至隋,往往见宝,与其过也,无亦存之。唐至北宋,去半留半。南宋迄明,择善而从。”其中精神,是读经典。因为经典都是经过岁月淘汰,去粗取精,万中存一的。&lt;/p&gt;&lt;p class="ql-block"
justify;"&gt;张之洞憎恶明人轻浮的陋习,在读史部分,就特别指出:“读史忌批评文章。明人恶习,不惟《史》《汉》但论其文,即《周礼》《三传》《孟子》,亦以评点时文之法批之。鄙陋侮经,莫甚于此。切宜痛戒。”有人欣赏金圣叹的批评小说戏剧,我则一向有保留。一方面,是以油滑为聪明的媚俗手段,另一方面,便是张之洞在这里一语点破的,是以评点八股文的方法评点他所谓的“才子书”。(张宗子&lt;/p&gt;&lt;p
justify;"&gt;据《太平寰字记》记载,北方少数民族山戌攻打燕国,燕向齐国求救,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筑城制皮革,称为皮城(在今县城东北5千米),由于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称此城为“南皮”。它是沧州境内载入史籍最早的城邑。&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唐虞夏商时期,天下分为十二州,南皮属兖州地。商朝时,姜太公曾隐居此地垂钓。西周时属齐国麦丘邑,“文以附众,武以威敌”的内史大臣尹吉甫就是南皮人,且死后葬于南皮。可见当时南皮与商、周王朝的关系。东周初。南皮境属于齐国。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齐侯割地给燕国,南皮为燕齐交界之地。春秋时期,山戎攻燕,齐乘援燕之机,又将南皮收回。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南皮县,属巨鹿郡,为全国首批设县之一。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设勃海郡,辖南皮。东汉延光元年(122年),勃海郡府迁到南皮。三国时,南皮属魏国。晋代南皮先属冀州勃海国治辖,西晋咸宁三年(277年)改勃海国为郡。太康十年(289
justify;"&gt;隋唐时约三百多年内.南皮曾几次反复归冀州、景州管辖。五代时期,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南皮县隶属沧州。北宋时期,南皮县属河北东路沧州。熙宁六年(1073年),临津(今山东宁津)县并入,县域扩大。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临津镇由南皮县划出。元朝时,南皮县归属中书省河问府沧州管辖。明朝时南皮属京师河间府沧州,下设九里。每髓辖十甲。清初,南皮设肓四路,二十个地方。管辖范围:达368个村庄,面积有所扩大。宣统二年(1908年),县以下设乡,南皮辖6个乡。&lt;/p&gt;&lt;p
justify;"&gt;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制,南皮县隶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改称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陵道府制,南皮县隶属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划归河北省第七督察区。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南皮,建立伪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收复失地。1938年5月,建立南皮县抗日民主政府,仍沿旧制,辖6个区。县政府初建时,受中共冀鲁边区党组织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行营领导。7月,改属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领导。9月,改属冀南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领导。1940年6月,建立鬲津县,原南皮县二、三、四区划归鬲津县。7月,南皮县北半部一、五、六区与沧县捷地碱河以南,于桥至狼口公路以西区域合并,另建南皮县,属冀南第六专署,1941年3月改为冀鲁边区一专署。1943年1月,撤销鬲津县,扩建南皮县。1914年4月,南皮县与东光(含吴桥)县合并,建立东南县。9月,东光南部与吴桥地区划出,南皮与东光北部地区重新组建东南县.属山东省渤海一专区。1945年12月,东南县撤销恢复南皮县,属山东省渤海一专署。1949年8月山东省渤海一专署改称沧南专区。&lt;/p&gt;&lt;p
justify;"&gt;1950年5月,撤销沧南专区,南皮县划归德州专区。1952年10月,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6月,撤销沧县专区,改属天津专区,12月,撤销天津专区,改归天津市辖,南皮县域分别划归交河县和宁津县(宣惠河以南地区划归宁津县)。1961年6月,设沧州专区,同时恢复南皮县建制,县人民政府驻泊镇。1962年5月,泊镇划归交河县,再次调整南皮县区划,县政府迁回南皮城。1970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继辖南皮县。1984年2月,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改建为5镇13乡,即南皮镇、王寺镇、鲍官屯镇、寨子镇、店子镇、双庙乡、刘八里乡、汤庄乡、莲花池乡、段六拨乡、小集乡、刘夫青乡、常庄乡、叶三拨乡、乌马营乡、风翔乡、董村乡、潞灌乡,辖312个行政村。1993年地市合并,南皮县属沧州市直辖。1995年,南皮县在原辖5镇13乡的基础上,并乡扩镇,全县改建为6镇3乡,即南皮镇、王寺镇、鲍官屯镇、寨子镇、冯家口镇、刘八里乡、潞灌乡、乌马营镇、大浪淀乡。&lt;/p&gt;&lt;p
justify;"&gt;地表水径流量年平均4750万立方米左右。过境客水年平均拦蓄量1150万立方米左右。浅层淡水年平均可开采量5480万立方米左右。年平均可开采利用的浅层微咸水量170万立方米左右。年平均可开采深层淡水量12014万立方米左右。水资源量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5%。境内及沿境河流、洼淀主要有南运河、大浪淀、宣惠河、漳卫新河。&lt;/p&gt;&lt;p
justify;"&gt;五垒城距县城东南22千米处,位于芦庄子村西北角,城址呈东西向长方形台地,高出四周地面2—3米。地势南低北高,中部北边有高台一处,高出城北地面8米。可见文化层4米,地面有绳纹砖瓦残片、泥质灰陶壶口沿等。 《舆地志》载:“汉宣帝封河间献王子雍为景城侯,五子分居城内,俗呼五垒城。今尚有梳妆楼、穿衣岭等遗址。&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香涛公园是南皮县面积最大、文化气息最浓的综合性公园,以清末重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的别号“香涛”命名 。公园规划总面积60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2公顷,由清华大学设计、河北大元集团组织施工,2011年10月建成开放。&lt;span style="color: rgb(51,
justify;"&gt;&lt;b&gt;权利是把双刃剑,可以使人堕落,也可以使人崇高,&lt;/b&gt;张之洞就属于后者,他一辈子都在当大官、清官,办大事、实事,靠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成为先驱式的人物,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以下三点:&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张厚琨去日本留学后加入革命党,张之洞忧虑不已,命黎元洪将其带回,到武汉后,张厚琨身骑大马,腰胯军刀,煞是威风,这时张之洞的下属向他行礼,他准备抽刀答礼时,坐下大马突然受惊,将他摔落马下,军刀正好刺中他的腹部,不治而亡。而这时的张之洞,四方宾客正在府中庆贺他被朝廷加封为太子少保,闻此噩耗,当即瘫倒。)&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听老辈人传说,这两尊石金刚可是有番来历的!早先,大慈阁坑塘有一座大寺院,名叫兴化寺。寺中供着观音,文殊两位菩萨。这两位菩萨可灵验了,谁家有个病有个癖的,来这里求求准好。&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所以,每天上香还愿的特别多。兴化寺山门前有一个大池塘,方圆足有半里。塘里遍是荷花,红鲤白鲢,成群成队。每到夏天,你就看吧,花红叶绿,十里飘香,别提多美了,简直比王母娘娘瑶池不在以下!&lt;/p&gt;&amp;lt; class="ql-video" 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justify;"&gt;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lt;/p&gt;&lt;p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lt;/p&gt;&lt;p
道光十七年(1837年)9月,张之洞出生于兴义府(今安龙县)官舍,是张锳的第四个儿子。张之洞幼年禀赋聪慧。五岁入家塾,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他先后从好几位老师就学,其中丁诵先、韩超两位老师给他的影响较大。丁诵先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翰林院侍读。韩超累官至贵州巡抚。13岁以前,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小学(文字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打下日后从政和治学的初步基础,并在12岁那年刊刻了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的诗文集。少年张之洞有夜读静思的习惯,“尝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他回忆说:“后服官治文书往往达旦,乃幼时好夜坐读书故。”这种夜间工作的习惯,曾被人指为“兴居无节”,影响了会见僚属。&lt;/p&gt;&lt;p
justify;"&gt;道光三十年(1850年),不满14岁的张之洞回原籍南皮应县试,得中第一名秀才,进入县学。两年后,又以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取得参加会试得中进士的资格。以当时张之洞的学养实力,他应当能够一气呵成,早日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但他直到27岁那年才得中进士。这十一年中,他前几年的时间耗在帮父亲办理军务,应付贵州苗民起义,以及结婚生子,为父亲治丧守制,自然无暇无心于应试。到23岁那年将应会试,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第二年应恩科会试,因为同样的原因,又没有考成。&lt;/p&gt;&lt;p
同治二年(1863年),他如愿以偿,得中第三名进士及第,进入翰林院,被授予七品衔编修,正式步入仕途,成为官僚阶层中的一员。同治三年(1864年)参加会试、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以后,他曾担任浙江乡试的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学政职务。张之洞任湖北学政时,整顿学风,建立经心书院,提拔奖励有真才实学的人,颇得众望。他任四川学政时,在成都建立尊经书院,延请名儒,分科讲授,仿照阮元杭州诂经精舍、广州学海堂的例规,手订条教,并撰写《輶轩语》、《书目答问》两本书,以教导士子应读什么书,应怎样做学问以及修养品德等。&lt;/p&gt;&lt;p
光绪五年(1879年),张之洞补国子监司业,补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转司经局洗马。同年,清廷因俄国侵占新疆伊犁,派左都御史完颜崇厚赴俄国交涉索还伊犁。崇厚昏庸无知,与俄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这一条约名义上收回伊犁,但西境、南境被沙俄宰割,伊犁处于俄国包围的危险境地。消息传来,舆论大哗。群臣上疏,张之洞上《熟权俄约利害折》、《筹议交涉伊犁事宜折》,分析俄约有十不可许,坚持必改此议,宜修武备,缓立约,并要求治崇厚罪。上折之后被慈禧、慈安太后召见,特许其随时赴总理衙门以备咨询。他同张佩纶、陈宝琛共同起草奏折19件,提出了筹兵筹饷、筹防边备的积极建议。当时,张之洞、宝廷、张佩纶、黄体芳称翰林四谏,号为清流派。他们拥戴军机大臣、大学士李鸿藻为领袖,而实际上张之洞是清流派的首领。在中俄交涉事件中,张之洞的政治声望提高了,并且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光绪六年(1880年)授翰林院侍读。次年擢内阁学士。又任山西巡抚。&lt;/p&gt;&lt;p
光绪七年至十年(1881至1884年)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当时,山西吏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鸦片流毒严重。张之洞给友人书云:“山西官场乱极,见闻陋极,文案武案两等人才乏极,吏事民事兵事应急办之事多极。竟非清净无为之地也。”“晋患不在灾而在烟。有嗜好者四乡十人而六,城市十人而,吏役兵三种几乎十人而十矣。人人枯瘠,家家晏起。堂堂晋阳,一派阴惨败落景象,有如鬼国,何论振作有为,循此不已,殆将不可国矣,如何如何。”张之洞注意整顿吏治,一上任便勤考吏属,振作革弊,劾罢贪纵害民的县官,奖励好的官吏,严禁鸦片,胪举人才,编练军队,清查仓库。山西的铁运销奉天、上海等地,陆运成本很高,他改由天津出海,海运降低运费,又在产地筹办冶炼局。他创办令德堂,也是仿照阮元诂经精舍、学海堂的例规,聘请王轩为主讲,杨深秀为襄校兼监院。杨深秀后来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lt;/p&gt;&lt;p
&lt;sub&gt;主词条: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lt;/sub&gt;&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传教,刊行《救时要务》等小册子,并举办仪器、车床、缝纫机、单车的展览和操作表演。张之洞会见了李提摩太,读了他的书,受其影响,拟筹建洋务局,未及实现。&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在越南猖獗,边疆告急。张之洞上疏建议战守,请严督滇、桂之战,急修津广之防。四月,清廷召张之洞、封勇晋京。张之洞上陈抗法之事,多所谋划。&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justify;"&gt;广州后,便加强防务,饬沿海督抚,严密防守。六月,法国侵略军占中国台湾基隆,张之洞奏请饬吏部主事唐景崧,往会刘永福,合击法军。他认为:“援台惟有急越,请争越以振全局。又言牵敌以战越为上策,图越以用刘为实济。”清廷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加刘永福为提督记名。刘永福率领黑旗军骁勇善战,屡创法军。但由于广西布政使徐延旭、云南布政使唐烱所率军队在抗法战争中配合不力,打了败仗,唐烱军逃走,使黑旗军寡不敌众而遭到失败。唐、徐被撤职查办,张之洞因荐徐延旭不当而交部察议。&lt;/p&gt;&lt;p
光绪十一年(1885年)正月,法军侵占中越边境重镇镇南关(今友谊关),形势危急。张之洞奏请调前任广西提督冯子材、总兵王孝祺等援桂,驻镇南关。70岁的老将冯子材率军,奋力殊死抵抗,大败法军,扭转了整个战局。法国茹费理内阁因此倒台。但是清廷却决意乘胜求和,命令前线各军停战撤兵。前线将士闻讯,“皆扼腕愤痛”。张之洞接连电奏缓期撤兵,竟遭李鸿章传旨斥责。&lt;/p&gt;&lt;p
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局和广雅书院。广东原有端溪书院,在肇庆,他聘请梁鼎芬主持端溪书院,后来梁鼎芬率师生来到广雅书院。张之洞又聘朱一新到广雅书院主讲。当时梁鼎芬因弹劾李鸿章主和而获罪,朱一新因弹劾太监李莲英而降职。张之洞抵住非议,继续延聘他们。&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芦汉铁路,自芦沟桥至汉口,以贯通南北。他认为铁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他提出芦汉铁路是“干路之枢纽,枝路之始基,而中国大利之萃也”。朝廷准奏,计划北段由直隶总督主持,南段由湖广总督主持,南北分段修筑。于是,清廷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八月,调署湖广总督,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在张之洞本人的具体策划和亲自指导下,湖北地区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武备学堂、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在张之洞的策划和指导下诞生的。不仅是湖北地区,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在南京创立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同年冬,张之洞到了湖北。首先是筹建汉阳铁厂。张之洞办企业,也曾闹过一些笑话。他电驻英公使薛福成购炼钢厂机炉,英国梯赛特工厂厂主回答说:“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如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以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张之洞大言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英国厂主只得从命。结果,机炉设在汉阳,铁用大冶的,煤用马鞍山的。马鞍山的煤,灰矿并重,不能炼焦,不得已只好从德国购焦炭数千吨。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年),耗资560万两,还没有炼成钢。后改用江西萍乡的煤,制成的钢太脆易裂。张之洞才知道他所购的机炉采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钢含磷太多,便易脆裂。于是又向日本借款300万元,将原来的机炉改用碱性配置的机炉,才制出优质的马丁钢。&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93年)建成,包括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大小工厂10个、炼炉2座,工人3000,采煤工人1000。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而且在亚洲也是首创的最大的钢铁厂,日本的钢厂建设还比这晚几年。&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张之洞还办了湖北织布局。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武昌开车,纱锭3万枚,布机1000张,工人2000。织布局是盈利的。但是张之洞却将织布局的盈利去弥补铁厂、枪炮厂的亏损,使织布局一直处在高利贷的压迫下,无从发展。张之洞看到棉纱销路很广,便决定开设两个纱厂。他致电驻英国公使薛福成向英商订购机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成北厂,纱锭5万多枚,为湖北纺纱局。南厂一直没有建成,机器停放在上海码头任凭风吹雨打,后来张謇领去办了南通大生纱厂。湖北纺纱局、织布局、缫丝局、制麻局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转租给广东资本家组织的应昌公司承办。&lt;/p&gt;&lt;p
张之洞到了湖北,其中光绪二十年(1894年)调署两江总督,任期一年多。他十分重视湖北、江苏的教育,创办和整顿了许多书院和学堂。在湖北,有两湖书院、经心书院,又设立农务学堂、工艺学堂、武备自强学堂、商务学堂等;在南京,设储才学堂、铁路学堂、陆军学堂、水师学堂等。他派遣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在学堂、书院的学习科目方面,他针对社会需要有所改革,添增了一些新的学科。他也注意训练军队,在两江总督任职期内,曾编练过江南自强军,人数1万,地点在徐州,军官全部用德国人担任,采用西法操练。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回任湖广总督,将自强军交给两江总督刘坤一。&lt;/p&gt;&lt;p
光绪二十年(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战后,张之洞曾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他鉴于“倭势日强,必将深入”,建议“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电李鸿章,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三项主张。10月底,日军强渡鸭绿江后,辽沈危急,张之洞再提出“购快船、购军火、借洋款、结强援、明赏罚”五事。11月2日,调署两江总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鸿章电中指出“无论或战或和,总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军围困旅顺,张之洞先后致电李鸿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顺,均无效。&lt;/p&gt;&lt;p
justify;"&gt;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初,日军进犯山东半岛,张之洞给山东巡抚李秉衡发急电,建议李“责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开壕堑,于要路多埋火药,作地雷”,以阻止日军进犯。并表示拟拨枪支弹药支援山东守军。在丁汝昌自杀殉国后,他曾建议将驻扎台湾的刘永福调来山东抗日,保卫烟台。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日之说,于2月28日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并提出保台的“权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舰保卫台湾;二、除借巨款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对英有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张之洞致电唐景崧,一方面鼓励御倭;一方面建议起用百战之将刘永福,同时致电刘永福,建议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济,建立奇功”。&lt;/p&gt;&lt;p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于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办法“惟有乞援强国一策”。5月20日,清廷谕令唐景崧“着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唐景崧令陆续内渡”。张之洞认为“此时为台之计,只有凭台民为战守,早遣无用客勇,以免耗饷,禁运银钱内渡,以充军实”。24日,张之洞从唐景崧来电中得悉“日内台民即立为民主国”之事,27日上奏,认为台湾“现自改为民主之国,以后筹械等事,自未便再为接济,以免枝节”。6月3日,日军攻陷基隆港。5日,张之洞仍致电唐景崧,希望他激励士勇民众坚守台北府,并鼓励唐“自率大支亲兵,获饷械,择便利驻扎,或战、或攻、或守,相机因应,务取活便,方能得势。”可是唐景崧辜负了台湾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厦门。最后只剩刘永福在台湾领导军民坚持抵抗日本侵略军。但是“饷械奇绌”,多次向张之洞求援,张之洞虽有饷械,却不敢接济,10月19日,刘永福战败,退归厦门。&lt;/p&gt;&lt;p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张之洞调署两江总督,虽然也筹饷筹军械,但他练的军队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作用。朝廷旨调4艘兵舰,他致李鸿章电说:“旨调南洋兵轮四艘,查此四轮既系木壳,且管带皆不得力,炮手水勇皆不精练,毫无用处,不过徒供一击,全归糜烂而已。甚至故意凿沉、搁浅皆难预料。”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上《吁请修备储才折》,希望朝廷总结失败教训,变法图治。由于他慷慨激昂讨论国家振作,主张反抗侵略,又办洋务企业,因此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称张之洞“有天下之望”,对这位封疆大吏抱有很大的希望和崇敬。康有为组织强学会,张之洞表示赞助和同情,捐5000两以充会费。帝师翁同龢也加入了强学会,当时有“内有常熟(翁同龢),外有南皮(张之洞)”之称,翁、张成了强学会的两大支柱。&lt;/p&gt;&lt;p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1月,康有为南下到了南京,去拜谒张之洞,受到张之洞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康有为准备在上海设强学会,推张之洞为会长,并代张之洞起草《上海强学会序》。张之洞当时答应了。后来上海强学会成立时,请他列名,张复电说:“群才荟集,不烦我,请除名,捐费必寄。”他以会外赞助人的身份,捐款500两,拨公款1000两,表示赞同。上海强学会成员中有汪康年、封勇、黄体芳、屠仁守、黄绍箕,都和张之洞关系相当密切。但是,后来他看到慈禧太后采取了行动,逼令光绪帝封闭了北京的强学会和《中外纪闻》,便借口康有为谈今文经学、主张孔子改制说和他平素的学术主旨不合,停止捐款。光绪二十二年到二十三年(1896—1897年),维新派在上海创刊《时务报》,梁启超主笔,汪康年为经理。张之洞以总督的名义,要湖北全省各州县购阅《时务报》,捐款千元,给予报纸以经济上的支持。后来,《时务报》发表了关于中国应争取民权的文章,使张之洞大不高兴。他授意屠仁守写了《辨辟韩书》,批判严复的《辟韩》一文,在《时务报》上发表。&lt;/p&gt;&lt;p
justify;"&gt;巡抚后,湖南掀起了维新运动。他在湖南的新政,包括办厂、改革教育等,得到张之洞赞同。在张之洞的影响下,陈宝箴也命令全省各州县书院的学子阅读《时务报》。湖南成立南学会,创办《湘学报》、《湘报》,张之洞利用政治力量,推销《湘学报》于湖北各州县。自第十册起,《湘学报》刊载了关于孔子改制和鼓吹民权思想的文章,这使张之洞大为不满。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张之洞电陈宝箴说《湘学报》议论悖谬,饬局停发。他还告诫陈宝箴说,这件事“关系学术人心,远近传播,将为乱阶,必宜救正”。对湖南维新运动施加压力。&lt;/p&gt;&lt;p
是年三月,张之洞刊行《劝学篇》。翰林院编修黄绍箕以《劝学篇》进呈。光绪帝发布上谕称是书:“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著将所备副本四十部由军机处颁发各督抚学政各一部,俾得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劝学篇》的出版,受到守旧派的赞扬,遭到维新派的严厉驳斥。顽固派苏舆所编《翼教丛编》,收入了《劝学篇》中的几篇文章,并赞叹说:“疆臣佼佼厥南皮,劝学数篇挽澜作柱。”章太炎则毫不客气地批评《劝学篇》上篇,“多效忠清室语”,宣扬封建的忠君思想。维新派梁启超评论此书道:“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何足道?不三十年将化为灰烬,为尘埃野马,其灰其尘,偶因风扬起,闻者犹将掩鼻而过之。”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张之洞和维新派有较多的联系。他自己也是相当活跃的人物。张之洞曾让陈宝箴推荐杨锐和刘光第。杨锐是张之洞的弟子和幕僚,到京后,与张之洞保持密切联系。后来杨锐、刘光第以四品卿衔任军机章京,参与要政。同月,张之洞奉调晋京,因湖北沙市发生焚烧洋房事件,中途折回。八月,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前夕,陈宝箴曾奏请光绪帝速调张之洞入京“赞助新政”,但未成。日本伊藤博文游历到北京,曾对总署说:“变法不从远大始,内乱外患将至,中国办事大臣,惟张香帅一人耳。”不久,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杀害了“六君子”,百日维新失败。张之洞急电挽救他的得意门生杨锐而不得。&lt;/p&gt;&lt;p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北方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一开始,张之洞便主张坚决镇压。他先后镇压了湖北天门县、荆州府等地的人民焚烧教堂、医院的行动,还会同沿江各省奏请力剿“邪匪”,严禁暴军,安慰使馆,致电各国道歉。英帝国主义为了保全长江流域一带的既得利益,便同张之洞、刘坤一等有实力的总督联络,签定了《东南互保章程》。条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总宪允认切实保护”。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都表示赞同,加入了“东南互保”的行列。&lt;/p&gt;&lt;p
7月,张之洞在武汉逮捕并杀害了自立军首领唐才常等20余人。戊戌变法失败后,唐才常等人联络会党和清军部分官兵组织自立军,准备在安徽、湖北、湖南几省起义,建立君主立宪的“新自立国”,请光绪帝复辟。他们还想通过日本劝说张之洞,拥戴他建立“东南自立之国”。张之洞得知消息,并未立即表态。这时,英国也正在活动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等拉拢孙中山,准备在华南策动李鸿章“独立”。李鸿章也在观望。于是出现了这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在自立军起事迫在眉睫,而慈禧太后也未失去对清廷中枢控制时,张之洞动手捕杀了唐才常等人。&lt;/p&gt;&lt;p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北方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一开始,张之洞便主张坚决镇压。他先后镇压了湖北天门县、荆州府等地的人民焚烧教堂、医院的行动,还会同沿江各省奏请力剿“邪匪”,严禁暴军,安慰使馆,致电各国道歉。英帝国主义为了保全长江流域一带的既得利益,便同张之洞、刘坤一等有实力的总督联络,签定了《东南互保章程》。条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总宪允认切实保护”。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都表示赞同,加入了“东南互保”的行列。&lt;/p&gt;&lt;p
7月,张之洞在武汉逮捕并杀害了自立军首领唐才常等20余人。戊戌变法失败后,唐才常等人联络会党和清军部分官兵组织自立军,准备在安徽、湖北、湖南几省起义,建立君主立宪的“新自立国”,请光绪帝复辟。他们还想通过日本劝说张之洞,拥戴他建立“东南自立之国”。张之洞得知消息,并未立即表态。这时,英国也正在活动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等拉拢孙中山,准备在华南策动李鸿章“独立”。李鸿章也在观望。于是出现了这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在自立军起事迫在眉睫,而慈禧太后也未失去对清廷中枢控制时,张之洞动手捕杀了唐才常等人。&lt;/p&gt;&lt;p
张之洞剿灭了自立军后,发现参加上海张园国会的有许多著名士绅、学者以及留学生。于是他起草了一份《劝戒上海国会及出洋留学生文》,文中列举了自立军是康党的罪状,劝戒国会中的士绅、学者以及留日学生,以分化瓦解革命队伍。留日学生看了大为气愤,他们公推沈翔云写了《复张之洞》一信进行批驳。沈翔云在信中以大量篇幅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是普遍流行的公理,并不能称为康、梁邪说;揭露张之洞说:“公之定此狱也,一则曰领事恨之,再则曰教士恨之,三则曰洋官、西士无不恨之,公以为领事、教士、洋官、西士,其为中国乎?其为彼国乎?何大惑不解为是也。”据说张之洞看了这信十分窘迫,便指使两湖、经心、江汉三书院的学生撰写驳文,抵挡一阵才算了事。&lt;/p&gt;&lt;p
justify;"&gt;清廷眼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势力愈来愈大,为了维护其统治,拉拢资产阶级,欺骗全国人民,便声称“预备立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第二年宣布官制改革,编纂宪法大纲。对于“预备立宪”,一开始,张之洞听到一些风声,感到惊讶,等到五大臣回国到上海,征求他意见时,他回电说:“立宪事关重大,如将来奉旨命各省议奏,自当竭其管蠡之知,详晰上陈,此时实不敢妄参末议。”态度暧昧。他对外官改制更持反对态度,认为“若果行之,天下立时大乱”,还说:“事关二百余年典章,二十一省治理,岂可不详慎参酌,何以急不能待,必欲草草尔定案耶?”清廷通过官制改革,欲加强皇权,削弱地方官吏的权力,便把当时地方督抚中权力最大的袁世凯和张之洞调到北京。&lt;/p&gt;&lt;p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溥仪继位,改年号宣统。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监国,满族亲贵乘机集权,排斥汉官。袁世凯是当时权势显赫的汉族大官僚,加上戊戌变法时出卖光绪帝,为载沣等皇族亲贵所忌恨。于是,载沣等密谋杀袁。对此,张之洞表示反对,认为“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lt;/p&gt;&lt;p style="text-align:
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清廷以袁世凯患“足疾”为名,让他回河南养疴。六月,张之洞病重。8月21日(七月初六日),奏请开去各项差额,摄政王载沣亲临探视。当临终的时候,末帝溥仪的生父、时任摄政王的载沣虽然与之政见不合,但也是亲临床榻看望之。张之洞毕竟是四朝老臣,临死之时还是念念不忘天下安危,提出要善抚民众。摄政王载沣扬扬得意道:“不怕,有兵在。”张之洞从此再无一语有关国计民生的大计献于摄政王大人之前。当天,张之洞在哀叹“国运尽矣”声中去世。清廷谥以“文襄”。&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育思想,并认识到建立新学制的重要性。担任湖广总督之后,张之洞在湖北大规模兴办新式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和国民教育。这些新式教育活动使其教育强国的构想在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第一,张之洞为配合振兴实业,在湖北发展实业教育。其中较有成效的是创办了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农业和工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张之洞的经济近代化构想中,农业占有重要地位。为改良湖北农业,张决定创办农务学堂,培养农学方面的人才。农务学堂成为湖北实业教育中卓有成效的一所学堂,毕业后的学员也为湖北农业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lt;/li&gt;&lt;li
第二,兴办湖北工业。他认为,中国士人囿于传统观念不屑于学习“工艺”,而一般的工匠又没有文化知识,缺乏具有理科理论知识的人才,因此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探寻其原因;对于引进的机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这是中国人才匮乏,工业落后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发展新式教育就要有两类人才——工程师和技师。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将工艺学堂改办于原江汉书院故址,打算办成一所高等学堂。后因调职交于程颂办,使工艺学堂教学取得一定成效,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制造各种实用的新式机器。&lt;/li&gt;&lt;li
第三,张之洞重视基础师范教育。他认识到发展教育在于普及国民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又在于普及小学。普及小学则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员,这是发展小学的先决条件,查各国中小学教员都取材于师范学堂,故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除选派两院学生赴日本专学师范外,张之洞又在武昌创办湖北师范学堂,专门培养中小学教师。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又奏请设立三江师范学堂,选派科举出身的中学教习50人,讲授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及体操各科。中日教习也相互学习,就可以解决学堂的师资问题。在张之洞的倡导下,湖北的师范教育行政体系取得较大的发展,为推动湖北近代教育起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为湖北的发展造就了大量人才。&lt;/li&gt;&lt;/ul&gt;&lt;p&gt;&amp;lt;h4
督办铁路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十分重视兴建铁路,他认为:“铁路为自强第一要端,铁路不成,他端更无论矣。”“西洋富强,尤根于此。”他所建议并监修的芦汉铁路,自光绪二十四年兴建,到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完成,命名为京汉铁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6月,张之洞又奉旨督办粤汉铁路。粤汉铁路的筑路权早在1898年就被美国所控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美国合兴公司同清廷签订《粤汉铁路借款草合同》,控制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订立续约,规定借款为4000万美元,由合兴公司在5年内筑成,不得转让他国。但3年过去,到光绪二十九年铁路尚未动工。光绪三十年,合兴公司又将股票的三分之二卖给比利时的万国东方公司。湖南、湖北、广东三省人民获悉这个消息,非常愤怒,要求废除原订合同,收回路权自办。此时,张之洞奉旨督办粤汉铁路,经过与美国公司一年多的交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7月,他以675万两的高价赎回路权。随后,张之洞以高股筹集不易为由,于宣统元年(1909年)4月与德、英、法三国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镑筹建粤汉铁路。这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浪潮。&lt;/li&gt;&lt;li
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法律,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他与刘坤一合上《采用西法十一条折》的具体措施。但是学习和采用西法要有前提,即“中学为体”,中法的根本原则不能动;“西学为用”,西法的基本原则不能学。早在清末修律正式开始之前,张之洞就主张“择西学之可以补我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他认为这样做是“有其益而无其害”。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他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了三道《江楚会奏变法折》,提出了“恤刑狱”、“结民心”、改良法制的建议,并同袁世凯一起保举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lt;/li&gt;&lt;li
张之洞在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所奏的《整顿中法十二条折》中关于刑法改革的九条意见中,便参考了西法,提出了“重众证”、“改罚锾”、“教工艺”、改良监狱等具体改进方法。张之洞还十分重视西律中的“公法学”,这是在办洋务过程中与西方各国打交道时经常遇到的课题。对此,他提出两条建议:第一,参酌中外法律,制定“通商律例”,作为处理在华外国人案件的法律根据;第二,培养熟悉中外法律的人才,以适应这种需要。后来,张之洞还主张聘请各国律师,博采各国矿务律、铁路律、商务律、刑律等,为中国编撰简明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说制定此四律是“兴利之先资”,“防害之要”。&lt;/li&gt;&lt;/ul&gt;&lt;p
张之洞兴学育才思想及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张之洞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强调以通读史经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具体的举措主要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机构,以湖北的经心书院和四川尊经书院为代表。清代的传统教育机构主要是学寓与书院,乾嘉以后,由于经费不足,教官失职,不少地方学寓逐渐停废,书院成为主要教育机构。但这些书院大多数只是考课,没有讲学色彩,与经世致用学问脱节。为此,张之洞开始重视引导书院讲求实学,于1869年在武昌三道街文昌阁设立经心书院,拔其优秀者,读书其中,所研习的多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标榜实学,注重经世致用。同治九年(1870年)学政任期已满,在卸任回京之际,得湖北士人好评,张之洞感慨赋诗:“人言为官乐,哪知为官苦。我年三十四,白发已可数。”同治十三年(1873年),张之洞又奉旨任四川乡试副主考宫,9月任四川学政。入川后他发现四川的科场作弊、世风日下现象严重,便采取措施,清除科场积弊,整顿士林风气。他认为“欲治川省之民,必先治川省之士”。&lt;/li&gt;&lt;/ul&gt;&lt;p&gt;&lt;br&gt;&lt;/p&gt;&lt;p&gt;&amp;lt;h4
在继续主张改革传统教育的同时,张之洞开始认识到“西学”的重要性,并着手试办以“西学”为主的新式学堂,书院改革以两湖书院为代表,开办的新式学堂以工艺学堂、自强学堂为代表。&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光绪十六年(1890年),张之洞在都司湖经心书院旧址,创办了两湖书院。书院学生定额240人,湖南、湖北各100人,特定商籍40人,开设“经学、史学、理学、文学四门”,宗旨是培养“出为名臣,处为名儒”之才。1896年,张改革两湖书院,仿照西洋学院,每日上堂讲课,教习按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则改为经学、史学、舆地与时务四门,同时设立院长,负责讲明经济。张之洞也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思想之控制。1902年,两湖书院改为两湖高等学堂,分科为八门,成为一所包括文、理、法三科的综合性高等学堂。学生则由原来的240名减至120名,初以两湖、经心、江汉三书院的优秀生升人高堂学习,入校者必先补普通学科一年,习专门学科三年,然后出西洋留学一年,共五年毕业。两湖书院从一个传统的书院演变成一所新式学院,又随着西学课程的增多而终成一新式学堂。张之洞在1898年将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改为学堂时虽提出“两院分习之大旨,皆以中国(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讥,亦杜离经叛道之弊”。但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却是“西学”课程,结果,一些学生却最终“离经叛道”,从事革命活动。&lt;/li&gt;&lt;/ul&gt;&lt;p
张之洞精通儒学和经学,主张“通经致用”和“经世致用”。24岁那年,张之洞在一首叙辈诗中写道:“仁厚守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这不仅表明了其“通经致用”思想的形成,也预报了他今后所要从事的事业。在出任封疆之前和之初,他振兴儒学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justify;"&gt;  学传习范围。任学官时,张之洞在湖北和四川分别设立了经心书院和尊经书院,从书院带“经”的名称上,其用心可见一斑。初任巡抚时,他更是大展宏图,提倡“减社钱以广义学”,“免差役以尊学校”,“清学田以复旧章”,“筹经费以修书院”等等。&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二)编纂《輶轩语》和《书目答问》二书,论学教士,培养儒学学术种子。这两本书均成于1875年,当时张之洞正在四川学政任内。在这两本书中,他阐述了“通经致用”的学术思想,为青年学子指点学术门径,充当“老师”,显示出为一般封建官僚和腐儒学究所难以企及的学术视野,成为晚清振兴和光大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学术的有力工具。&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三)提倡并带头印刻学术书籍,为士人研习儒学提供方便。在《书目答问》中,张之洞曾专列“劝刻书说”,认为“刻书者传先哲之精蕴,启后学之困蒙,亦利济之先务,积善之雅谈也。”&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张之洞喜欢研经,据他晚年自称:“生平于易、礼、春秋致力最深,欲乞身归里,著经说数种,而事与愿违,颇以为憾。”他认为,致用之道,学有多途,但必须首先“通经”,因为为学要“有本”。这“本”,“学人因谓之根柢”。“苟有其本,以为一切学术,沛然谁能御之,要其终也,归于有用。天下人材出于学,学不得不先求诸经……其势然,其序然也。”&lt;/li&gt;&lt;li
张之洞对中国文化建设事业也有特殊贡献。任湖广总督时,先创建两湖书院,又在广东创办广雅书局并设立藏书楼。筹资兴建湖北省图书馆和湖南图书馆,并相继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相继开放。又与端方等人筹办京师图书馆,他认为“图书馆为学术渊薮,京师尤系天下视听,规模必求宏远,搜罗必尽极详,庶足以供多士之研求”。亲自选定馆址,购江南著名藏书家归安姚氏、南陵徐氏藏书,并翰林院旧藏合为京师图书馆。请派编修缪荃孙任京师图书馆监督。并代为制定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章程,为国家图书馆建设贡献卓著。张之洞家藏古籍亦富,仅宋元之本有数十种,在京师时,每去琉璃厂,满载而归。藏书家傅增湘曾收藏有流散出来的旧藏。其书、文、函、牍、电稿等辑为《张文襄公全集》,共100余卷。&lt;/li&gt;&lt;li
张之洞精通目录学。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四川学政时,写有《輶轩语》,专讲治学方法、科学时文和有关程式。光绪二年(1876年)写成《书目答问》,是一部列举了2200种书籍、以指示治学门径的书目。着重收录清代特别是乾嘉以来的学术著作,分经、史、子、集、丛书五部,每部之中又分若干类,类例不拘守于《四库总目》,阐述了读书研究、版本研究和目录学的关系,具有总结清代学术研究成绩的价值,丰富了古典目录学的内容。&lt;/li&gt;&lt;li
张之洞工书,书法苏轼,深负盛名。其也擅“米体”,笔力遒劲,俊迈豪放,跌宕有致。张之洞曾向张佩纶私授“书诀”,称“即于两字求之,结体求丰,用笔求润”,自然丰润,笔意开展,便是他书体常见风格。&lt;/li&gt;&lt;/ul&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lt;img
张之洞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兴居不节,号令无时”。后来粤督李瀚章奏称:“誉之则曰夙夜在公,勤劳罔懈。毁之者则曰兴居不节,号令无时。既未误事,此等小节无足深论”。张之万在写信给张之京时说:“香涛(张之洞)饮食起居,无往不谬。性又喜畜猫,卧室中常有数十头,每亲自饲之食。猫有时遗矢于书上,辄自取手帕拭净,不以为秽。且向左右侍者说:‘猫本无知,不可责怪,若人如此,则不可恕。’”&lt;/li&gt;&lt;/ul&gt;&lt;p&gt;&lt;br&gt;&lt;/p&gt;&lt;p&gt;&amp;lt;h4
清朝后期,梁启超到广州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梁启超锐意改良,想力挽清王朝颓势,对张之洞寄予极大的希望。梁启超到广州后,张之洞差人将一上联送于梁启超。联文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这上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启超气度不凡,坦然对了下联,请来人回送给张之洞:“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一看,马上出衙迎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lt;/li&gt;&lt;li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长江排首位,又总括春夏秋冬四季,而夏是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儒为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之洞为之叹服不已。&lt;/li&gt;&lt;/ul&gt;&lt;p&gt;&amp;lt;h4
清廷在经过了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战争以后,不得不“变通政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3月,成立督办政务处,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遥为参预”。五&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lt;img
justify;"&gt;月、六月,张之洞会同刘坤一连续上了三道奏折:《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这就是有名的《江楚三折》。第一折,是关于办学堂、废科举事,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励游学等建议。第二折,言整顿中法,提出了崇节俭、破常格、停捐纳、课官重禄、去书吏、去差役、恤刑狱、改选法、等八旗生计、封勇、裁屯卫、裁绿营、简文法等建议。在这个奏折中说:“近日民情,已非三十年前之旧,羡外国之富而鄙中土之贫,见外兵之强而疾官军之懦,乐海关之平允而怨厘金之刁难,夸租界之整肃而苦吏胥之骚扰,于是民从洋教,高挂洋旗,士人入洋籍,始由隔寝成涣散,乱民渐起,邪说乘之,邦基所关,不胜忧惧。”这里反映了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深度和毒害,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痛恨清朝政治腐败的程度和心理。第三折言采用西法,提出了广派游历,练外国操,广军实,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银元,行印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多译东西各国书等建议。在这个奏折里,他说:“施之实政则不至于病民,至若康有为之邪说谬论,但以传康教为宗旨,乱纪纲为诡谋,其实与西政、西学之精要,全未通晓,兹所拟各条皆与之判然不同。”他还特地申明他采用的西法内容和实质同康有为维新派的毫不相同。&lt;/li&gt;&lt;li
《江楚三折》仍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具体化,在不变更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虽则如此,但改革的一些项目,如废科举、兴学堂、奖励留学、设商部、学部、兴办实业等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文化传播的。&lt;/li&gt;&lt;/ul&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lt;img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宣统元年(1909年),汉冶萍公司的经理叶景葵评论道:“假使张之洞创办之时,先遣人出洋详细考察,或者成功可以较速,糜费可以较省。然当时风气锢蔽,昏庸在朝,苟无张之洞卤莽为之,恐冶铁萍煤,至今尚蕴诸岩壑,亦未可知,甚矣功罪之难言也。”&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大公报》:当张相国之抱病也,有惟恐其死者,有惟恐其不死者。批评他:张相国一毫无宗旨,毫无政见,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相国之生平,恃以训勉全国者,惟在“忠君”二字。&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申报》:固卓乎近数十年汉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绪朝三十四年有数之人物也。&lt;/li&gt;&lt;li
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学者苏云峰评价说:湖北教育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张之洞的领导,而张之洞,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不限于湖北一地,而是具有全国性意义。张之洞是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奠基人,其伟大的教育思想,为湖北培养了大批人才,使湖北形成了一个知识和价值观念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而活跃于清末政治舞台。&lt;/li&gt;&lt;/ul&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登采石矶》、《哀时》、《白日一首示樊山》、《拜宝竹坡墓》、《采桑曲》、《人日游草堂寺》、《杜工部祠》、《五忠咏·石阡知府严谨叔和》、《署贵西道巴图鲁于锺岳伯英》、《思南府学训导张鸿远》、《册亨州同云骑尉刘宝善》、《送莫子偲游赵州赴陈刺史之招》&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大门在白米斜街,门外有照壁、上马石、八字门墙。后临什刹海前海。临海平列3幢小楼,中楼前花厅2间,四面带廊,中楼7间,是一座高台建筑,台为城砖所砌。东楼面阔5间,2层。西楼面阔6间,2层。就在这座气势威武的宅院里,张之洞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两年。&lt;/li&gt;&lt;li style="text-align:
在蛇山南腰,武昌蛇山首义公园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离鄂,其在鄂门生、僚属建此堂以存纪念。因张之洞晚号抱冰,取《吴越春秋》“冬常抱冰,夏还握火”语意以自励,故取是名。1953年曾进行修葺。砖木结构,台基石砌,面宽5间,进深3间,九脊四坡顶,檐下环以外廊,造型优美,结构精巧。梁檩门窗,雕以各种禽兽花卉图案,浮雕、透雕,互为映衬,疏密相间;艺术手法,奔放生动而又工整逼真,别具风格。堂内陈列光绪年间(1875~1908)制作的黄鹤楼模型。四周花木扶疏,缀以假山湖石,逸趣盎然,景色宜人。1985年进行整修,先设来社,后扩为“东方画廊”,不定期举办书法、绘画&lt;/li&gt;&lt;/ul&gt;
240);"&gt;畿辅通志&lt;/a&gt;》。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四川学政。光绪七年(1881)授山西巡抚。十年(1884)升两广总督。十五年(1889)调湖广总督,开办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创办两湖书院,筹办芦汉铁路。中日甲午战争时代任两江总督兼江宁将军,主张改革科举。二十一年(1895),回任胡广总督。二十八年(1902)充督办商务大臣、署两江总督。二十九年(1903)任经济特科阅卷大臣,厘定大学堂章程。三十二年(1906)晋协办大学士,擢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后督办粤汉铁路,充实录馆总裁官。著有《张文襄公全集》。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同治六年(1867)于四川应试获举人,光绪二年(1876)中进士。初入张之洞幕,助张编成《&lt;a
240);"&gt;书目答问&lt;/a&gt;》。后任国史馆总纂,主编儒林、文艺、循吏、孝友、隐逸五体。逾年,主讲江宁钟山书院及常州龙城书院。1900年,领江楚编译书局,充钟山高等学堂监督,并兼领中小学堂。光绪末,赴日本考察学校教育,回国后编辑课本,传授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江南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担任京师图书馆监督。辛亥革命后,为清史馆总纂赵尔巽聘写《&lt;a
240);"&gt;续碑传集&lt;/a&gt;》、《南北朝名臣年表》、《近代文学大纲》、《清学部图书馆善本书目》、《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艺文堂文集》、《艺文堂藏书记》、《艺文堂金石文字目》等。《顺天府志》光绪五年(1879),缪荃孙定凡例,以&lt;a href="/SiKuQuanShu/bk98454w/"
240);"&gt;临安志&lt;/a&gt;为法,十月开局,历时五年,十一年(1885)完稿,十二年(1886)刻印。全书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十志六十九目。卷一至卷十八京师志,包括图、城池、宫禁、苑囿、坛庙、祠祀、衙署、兵制、官学、仓库、关榷、厂局、坊巷、水道、寺观、风俗;卷十九至卷三十五地理志,包括:疆域、山川、城池、治所、祠祀、寺观、冢墓、村镇、边关、风俗、&lt;a
240);"&gt;方言&lt;/a&gt;、天文表、沿革表;卷三十六至卷四十八河渠志,包括水道、河工、津梁、水利;卷四十九至卷五十三食货志,包括户口、物产、田赋、旗租;卷五十四至卷六十四经政志,包括官吏、仓储、漕运、矿厂、盐法、钱法、典礼、学校、营制、驿传;卷六十五至卷七十一故事志,包括时政、兵事、学派、祥异、杂事;卷七十二至卷九十官师志,包括传、前代守土官表、前代治境统部官表、前代州县表、前代学官表、前代盐铁官表、明督抚部院分司表、明司道同知通判表、前代武职表、国朝监尹府表、州县表、州县表、国朝州县表、州同表、国朝县丞表、国朝州判表、国朝主簿表、国朝吏目典史表、国朝巡检表、总督分司表、道表、国朝同知表、通判表、大使表、司狱表、驿丞表、闸官表、国朝学官表、国朝都统提镇表;卷九十一至卷一百二十一人物志,包括先贤、杂人、鉴诫、方技、列女、释道、侨寓、选举表、爵封表、昭忠表、乡贤表;卷一百二十一至卷一百二十六艺文志,包括纪述顺天事之书、顺天人著述;卷一百二十七至卷一百二十九金石志,包括御碑、历代金石;卷一百三十序志,志例、引用书目。该志体例严谨,精博典核,为近世方志之冠。其特点一是对首都与地方关系处理得较好,北京城在顺天地域上,放在首位,以示尊,但内容仅有十八卷,占全书七分之一。七分之六的篇幅记载邑府,主次分明;二是该志以“典核”、“征实”为主旨,多记实,少空文,引文须“用最初者”。为避免众手修书之弊,每卷皆标纂书人于其下,文责各负;三是内容记载“古事宜备,今事有关土地者、人民者详”,统合古今,详今略古;四是增设风俗、方言二目,稽古钩纂,良称辛勤;五是兵事目中,记载了太平军进军直隶、英军舰侵入大沽口、火烧圆明园等事件,都是极其珍贵的史料。此志刊行后,备受后人推崇,堪称晚清名志。有光绪十五年(1889)重校本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补刻本。&lt;/p&gt;&lt;p&gt;&lt;br&gt;&lt;/p&gt;&lt;p&gt;&lt;br&gt;&lt;/p&gt;
《大定府志·卷之二十三·惠人志二》记载:“张锳,直隶南皮人,举人,道光十年(1830)任(威宁州知州)。”提起威宁州知州张锳,今人知之者甚少;提起张锳四子张之洞,知之者却甚多。张锳,字又甫,号春潭,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四月丁丑生,咸丰六年(1856)七月庚辰卒于贵阳私第,享年64岁。&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张锳任威宁州知州时间不长,长期任兴义府知府,与当时的黎平知府胡林翼(字贶生,号润之,湖南益阳人)和都匀知府鹿丕宗(字杰人,号简堂,河北定兴人,张之洞姐夫鹿传霖的父亲)并称为“道咸年间贵州三贤吏”,有“三太守”之目。&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张锳“伟躯干,大声广颡,神采英毅”(张锳次子张之清《又甫府君行状》),少时寄京师,求学于侍讲学士彭公、左都御史姚元之(字伯昂,号廌青,安徽桐城人)等人,曾为姚元之的“门下士”(姚柬之《张母苏恭人寿序》)。姚元之工诗,著有《使沈草》《廌青集》,而以书画著称,工行草,擅白描,是“清代十六画人”之一。&lt;/p&gt;&lt;p class="ql-block"
张锳“由县学生中式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后,“六会试不第”,虚掷光阴十八年,幸得道光六年(1826)以“大挑知县如贵州”(《又甫府君行状》)。他常常教育子女,“予家世清白吏,及予少长家益贫,自刻苦读书,厄于冻馁者数矣。尝寄京师侍讲学士彭公,后无意见予文字亟赏叹,予馆予幸舍而私予。予为食饥驱走河南北,江河海峤间者十三年。予惧汝辈籍席余荫,不知汝父遭遇之艰难也”,“汝辈当力学问、树功名,慎勿为田舍翁所为,予之所深恶也”(《又甫府君行状》)。&lt;/p&gt;&lt;p
张锳勤学苦读,“性好学,至老不倦,听政之暇,率危坐读书终日”(宋杰《赠太仆寺卿,升任贵州使贵西道,署贵东道,原任兴义府知府,南皮张公遗爱祠碑记》),治学严谨,“好读书”,“旁精勾股诀,日者青鸟诸家言,撰《兴义府志》六十卷、《欲寡过轩诗》一卷、杂文若干”(《又甫府君行状》)。&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道光十年(1830),张锳临危受命,署理威宁州知州。此前,威宁州匪患猖獗、民不聊生。据《大定府志·卷之二十三·惠人志二》记载,威宁州在短短六年间就调任五任知州,司为善(字乐斋,四川巫山人)道光三年(1823)任职,严昌钰(字铭蓝,浙江归安人)道光五年(1825)任职,谭骧(字海门,湖南邵阳人)道光六年(1826)任职,李鸿卓(江西南城人)道光七年(1827)初任职,刘宝箴(山西洪洞人)道光七年(1827)底任职。&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张锳到任后,深入实地了解匪情,采取恩威并重、剿抚兼施的策略,调集威宁镇总兵平复匪患。他重视道路交通建设,道光十年(1830)秋,张锳召集矿主捐资“修云南寻甸州至贵州威宁州运铜桥道”,路面宽达6米,可以用牛车运铜。&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道光十三年(1833),张锳因政绩卓异,调任贵阳府贵筑县知县。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锳擢升兴义府知府。道光三十一年(1851),张锳因办理兴义防务有功,擢升贵西兵备道道员。咸丰五年(1855),张锳临危受命,署贵东兵备道道员。&lt;/p&gt;&lt;p class="ql-block"
张锳在贵州为官30余年,所到之处清正廉洁、家风严谨,反复教导张之洞等人“贫,吾家风,汝辈当力学,树功名”(朱琦《诰封中宪大夫赏戴花翎署贵州分巡贵东道兵备道赐恤追赠太仆寺卿又甫张公墓志铭》),对张之洞等人后来的成长影响巨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细珠在《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里认为,张锳对张之洞的影响,一是学业的基础,二是品行的养成。&lt;/p&gt;&l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张锳擢升兴义府知府后,与大定府知府姚柬之(字佑之,号伯山,安徽桐城人)交往甚密。张锳与姚柬之的交往经历,由于资料缺失、考证困难,仅能从姚柬之的《伯山文集》和《伯山诗集》里窥见一二,尚待发掘更多史料和深入探究。&lt;/p&gt;&lt;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gt; 张锳曾为姚元之的门下士,与姚柬之相识很早。姚柬之在《张母苏恭人寿序》里云:“余同岁生张君春潭,为吾兄左都御史廌青先生门下士,余相识最早。余少孤,张君亦少孤,所得于天者同也。”道光十九年(1839),姚柬之任大定府知府,道光二十四年(1844)去职。姚柬之守大定,张锳守兴义,“所食于君又同也,情好之笃不待言”。&lt;/p&gt;&lt;p
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锳擢升兴义府知府,去京师入觐后返黔,在省垣贵阳与姚柬之相遇,述其继母苏太恭人之事迹。是年冬,张锳给姚柬之来信,并寄南笼纸一束,为其母亲七十寿秩乞序,告曰:“吾母苏太恭人岁及鹑尾,晋七秩矣。今将预为吾母庆,国事方殷,不敢受礼称觞劳寮寀,欲得同岁生制文综叙吾母之生平,光梓里而介眉寿,命家人进觞于家,且以寄祝焉。”&lt;/p&gt;&lt;p
此后,姚柬之又作七言律诗《又寄张春潭诗,兼怀伯兄》(《伯山诗集·卷七》),诗云:“使君家世本无双,近握铜符守大邦。一片仙云飞缘海,半天冬日照红江。南黔北越眉堪察,东里西门足并跫。我隔鸰原将万里,居贫时事又愯愯。”姚柬之自注,此时,张幼于于西,张春潭于东,张幼于之兄张秋艇与姚元之为乙丑同年,张春潭与姚柬之为癸酉同年。张锳著有《欲寡过轩诗》一卷、杂文若干,由于资料缺失、考证困难,难以印证他是否写诗回寄姚柬之。&lt;/p&gt;&lt;p
239);"&gt;太恭人苏氏,交河名族也,年二十五,归福建侯官知县、南皮赠公献侯先生。张氏,南皮巨室,族众大,散居南皮之东西城,居东门者曰“东张”,西门者曰“西张”。西张多仕宦,东张多素封,若晋之南阮北阮也。赠公居东门,而三世以来无恒产,而皆仕宦,仕宦而皆贫,去官日而皆不能以自存,当太恭人之来归也,赠公方起复谒选恒居京师,太恭人未尝一日食于官,上有姑,年七十,下有前室遗丈夫子二,女子子一,皆童稚,太恭人家居,所以仰事俯畜者无不至。越年,太恭人生一女。又越年,太恭人方在娠,姑猝患风疾,手足半不仁,赠公色忧,遂致疾气,逐不起,太恭人年才二十九,悲伤之甚,欲身殉,姑阻之,太恭人以姑在不敢遂,逾月而子生,自是,上事姑、下抚孤,闭门自守,不妄见一客,析薪量米、兴衣质珥以供亲,发胸击心伤肾干肝焦肺以送丧,毁家鬻产送形迎精以营葬,暇修束贽延师就道以教子,麻枲丝兰织纴组紃以教女。男有家,女有室,称有无,无厚薄。前室之子举于乡,己之子入于泮州闾,乡党称其孝,兄弟亲戚称其节,缙绅称其义,娣姒称其慈,有司请于朝而旌其门。&lt;/span&gt;&lt;/p&gt;&lt;p
姚柬之由衷感慨,“自维孤露,吾母张太恭人苦节抚育以成立,与苏太恭人所遭无以异。然吾母所抚者柬之一人而已,苏太恭人抚子三,又前后异出所处尤难”,对其“上事姑、下抚孤”和育儿教女的事迹大加称颂。“苏太恭人以孝闻”(《又甫府君行状》),“治身严肃,节义凛然,老而神明不衰,其训子之诫有士大夫之所不及者”(《张母苏恭人寿序》)。张锳做官后,数次迎养苏太恭人,均被其严词拒绝。姚柬之曰:&lt;/p&gt;&lt;p
239);"&gt;春潭之兄筮仕得学博,春潭得县令,将之官,太恭人诲之曰:“尔做官当常忆,不做官时要做人。”春潭到官,两请迎养,太恭人寓书曰:“尔有此长途资,仅足供吾甘旨半以给戚族,若何?尔其遵。”春潭晋同知,北入觐且省亲,以迎养,不可欲告养。太恭人怒之,曰:“尔召封天子论,尔安苗戢蠢,岂不苟安?负君即负亲,尔速往。”春潭擢知府,再入觐,再省亲,再请迎养。太恭人告之,曰:“吾能近七十,甚强健,且邀旌与荷褒封诸子俱成立,有孙八人、孙女六人,可慰吾生平之甘苦。尔职至郡守,当思为百姓造福,循分尽职四字即不易,言尔无恋吾,尔其往,他日天假缘得近地,迎养自有日。”春潭不忍,别太恭人,速之行。&lt;/span&gt;&lt;/p&gt;&lt;p
姚柬之在寿序里写到:“太恭人常以积劳致疾矣,春潭进药而大愈,康强至今,使太恭人所抚之孤若不显世之嘉言懿行泯没而不传者,何可胜道?”“遭值困苦如太恭人者,必如太恭人之孝节慈义,而后可称淑媛,其孙子必如春潭之孝诚不竭,而后可称贤。”推而广之,“岂独张氏之庆,胥天下而从之。世非一世,人非一人,我国家礼之,教化之,微入于人心,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者,有以也夫?”&lt;/p&gt;&lt;p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张锳因苏太恭人去世,丁忧去职。咸丰六年(1856)七月,张锳卒于贵阳私第。咸丰七年(1857),张锳葬于南皮城西南三里双庙村。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二日,云南补用州判宋杰撰写,候选直隶州州判刘朝鼎书《赠太仆寺卿,升任贵州使贵西道,署贵东道,原任兴义府知府,南皮张公遗爱祠碑记》,铭曰:“功又洪纤,德有深浅,必无屡迁,民情乃见。岳岳张公,儒家之豪,鸣琴慕偃,读律嵇皋。教我严师,抚我慈父,跻我山国,班于邹鲁。”&lt;/p&gt;&lt;p
&amp;nbsp;上比由畿辅之地先贤发语。轩辕台,世传为轩辕黄帝陵,在北京平谷东北渔子山,陈子昂有诗“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自古而今皆为文化名胜。伯夷,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一带)君长子,众所周知其不食周粟与叔齐饿死首阳山,被孔子尊为圣贤,节义千古褒扬。吉甫,即尹吉甫,传为今南皮人,西周宣王内史大臣,文武兼备,是《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又曾征战于平遥、南皮等地。南皮尹吉甫墓,乾隆年间立碑一通。此三圣贤,皆在畿辅之地留有遗存,千古以来,敦序万民,故有“观圣贤风教所遗”句,并以“请稽经典”诫勉来人。&lt;/p&gt;&lt;p&gt;&lt;br&gt;&lt;/p&gt;&lt;p&gt;&amp;nbsp;
&amp;nbsp;下比以人才鼎盛做结。仍排以畿辅之地前朝胜迹,皆与人才相系。碣石馆,即碣石宫,为燕昭王为邹衍所筑,时邹衍由齐适燕,昭王以师事之,是求贤重贤之证,陈子昂有诗云:“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日华宫,旧址在今泊头,现存石碑一幢。《西京杂记》载:“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廿余区,以待学士,自奉养不逾宾客”。西汉河间王刘德,筑日华宫旨在广罗典籍、招贤纳士,一时竟为天下儒学研究之首,“毛诗”即成于此。首善书院,原址北京宣武门内,建于明天启二年。为都御史邹元标,副都御史冯从吾与高攀龙等同见者讲学、议论时政、抨击阉党之所,后于天启五年遭阉党诋为伪学而诏毁。此三处,皆是延士养贤之所,为畿辅人才繁盛之所倚。自古而今有如此重才之传统,方得“幽冀人才之盛,直到皇朝”之自豪与寄予。&lt;/p&gt;&lt;p&gt;&lt;br&gt;&lt;/p&gt;&lt;p&gt;&amp;nbsp;
上联写畿辅地理,出自《汉书》卷二十八上。畿辅之地属古之并州,恒山、滹沱河、涞水、昭余祁皆属其境。涞水,古水名,即今拒马河;昭余祁,古九薮之一,《周礼·职方》称为并州薮。薮,湖泊;浸,泽之总称。畿辅虽为九州之一隅,却逢天下一统之世,与八表其地虽异,却车同轨、书同文,“渊岳钟灵”正是“皇建有极”之德。皇建极,语自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此指江山毓秀钟灵赖于皇家治国有方。&lt;/p&gt;&lt;p&gt;&lt;br&gt;&lt;/p&gt;&lt;p&gt;&amp;nbsp;
&amp;nbsp; &amp;nbsp; 下联出自《孟子》“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顽夫,贪婪者;薄夫,刻薄者;鄙夫,鄙陋浅薄之人。此句言崇奉圣贤之功用。故而尽数三千年圣贤奉于祠内,凡到此者,皆仰慕先贤且思与之齐。&lt;/p&gt;&lt;p&gt;&lt;br&gt;&lt;/p&gt;&lt;p&gt;&amp;nbsp;
</section>
</article>}

  四川绵阳地王生意:土地成交溢价率较去年翻倍 2019年06月15日 01:26 中国经营报

  卢志坤 一宗楼面价突破8000元/平方米的地块成交在四川绵阳这座城市“炸开了锅”。

  按照当地开发商的预测,加上各类成本及合理利润计算,该地块销售单价可能达到14000元/平方米,而该地块周边当前新建住房的均价仍在7000元/平方米~8000元/平方米之间徘徊。

  此类高价地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于绵阳这些中小城市土地拍卖价格日益上升的担忧。在部分中小城市,土地拍卖热情在今年快速升温,成交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频频出现。

  尽管仍有约四分之一的土地出现流拍,但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今年来,绵阳的平均土地成交溢价率已较去年翻了一倍。

  5月中旬,绵阳市土地矿权交易服务网信息显示,绵阳市科创区园艺山人工湖地块以.cn/roll//doc-ihvhiews8970545.shtm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长杆加最短杆大于其他两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