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过氧乙酸每立方米多少毫升的密度是多少

2020 年化学中考热点——新冠肺炎相关试题 一、选择题 2019 年 12 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 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2. 双氧水(即过氧化氢 H2O2)因产物没有污染而被称之为绿色消毒剂,可用于家庭消毒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和水一样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双氧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双氧水的分子比水分子多一个氧元素 D.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说明在双氧水中原来就含有氧分子 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 [ 化学式为 C2H4O3]溶液来消毒,要 配制 0.5%的过氧乙酸溶液 1000g,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称取 0.5g 过氧乙酸、溶于 l00g 水中 B.称取 5g 过氧乙酸、溶于 995g 水中 C.称取 0.5g 过氧乙酸、溶于 1000g 水中 D.称取 50g 过氧乙酸、溶于 950g 水中 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 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 这说明() A.分子可再分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5.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消毒作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过氧乙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过氧乙酸可以起到 ) A.过氧乙酸分子的化学式为 C2H4O3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C. C, H, O, 3 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 4: 3 D.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 H2O 2020 年春“新冠病毒” 疫情肆虐, 在全国抗击 “新冠肺炎” 的“战疫” 中用了大量的 “ 84” 来消毒杀菌。“ 84”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 NaClO)。下列有关过叙述正确的是( ) A. NaClO 是一种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 74.5g C. Na、 Cl 、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3: 70: 16 D.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 H35 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 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瑞德西韦是一种混合物 B.瑞德西韦由 27 个碳原子、 35 个氢原子、 6 个氮原子、 8 个氧原子和 1 个磷原子构成 C.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602 二、填空题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毒剂 -- 过氧乙酸( C2H4O3)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对人的眼睛、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易分解, 易爆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 ; 2 )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时,消毒人员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要求答两点): ____________; (3)储存、运输过氧乙酸时要注意的事项是(要求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 。 (4)可以用乙酸( C2H4O2)和双氧水制取过氧乙酸,生成物只有两种,另外一种生 成物的元素质量之比 1:9 ,写出制取过氧乙酸的化学方程式 。 (5)84 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2HCl+NaClO═ NaCl+H2O+X↑,X 气体有 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 X 的化学式为 。 (6)消毒液的外瓶一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属于 材料。 7)过氧乙酸杀灭新冠病毒的原理是其具有强氧化性,让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变质,致 使病毒死亡。强氧化性属于(填物理或者化学)性质。 9. 如图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和内装电池简图, 对人体体温的检测能及时发现新冠病毒。 按 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 ;金属材料是 。 (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3)写出 NH4Cl 的另一种用途 。 三、实验探究题 抗击 “新型冠状病毒” ,学以致用, 现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过氧乙酸对地面、 墙壁、 门窗进行消毒.请根据你学过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 乙酸. (1)实验用品 水(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 1g/cm3 ); 0.5%的过氧 密度为 1.0261g/cm3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过氧乙酸: 量筒(

}

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易溶于水、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制备原理为:H2O2 +CH3COOH (1)过氧乙酸保存时应注意

(填“乙酸”或“双氧水”)。
(3)为减少反应瓶中乙酸丁酯的损耗,反应开始前,在油水分离器中应进行的操作是

(4)反应体系采用减压的目的是

(5)过氧乙酸(含有少量H2O2 杂质)的含量测定流程如图。
①过氧乙酸被 Fe2+还原,还原产物之一为乙酸,其离子方程式为

2mL。则过氧乙酸含量为

【推荐1】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 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 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 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得乙酸异戊酯3.9 g。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取下上口玻璃塞,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5)在蒸馏操作中,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正确的是

(6)在进行蒸馏操作时,收集产物的适宜温度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推荐2】(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是某药物的中间体,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沸点为212℃。某同学设计实验制备该物质:
原料:(2﹣羟基﹣4﹣苯基丁酸)和乙醇
①按如图装置连接仪器。
②取20mL 2﹣羟基﹣4﹣苯基丁酸于三颈瓶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和20mL无水乙醇,加入几块沸石。
③加热至70℃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
④分离、提纯三颈瓶中粗产品,得到有机产品。
(1)加入原料时,能否最先加入浓硫酸?

“能”或“否”)。油水分离器的作用是

(2)本实验的加热方式宜用

“直接加热”或“水浴加热”)。如果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量过多,制备产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写出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分离提纯产品:取三颈瓶中混合物加入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得到有机层。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推荐3】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如图:

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_______(填序号)。

(3)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4)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填序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6)在蒸馏操作中,下图的仪器安装正确的是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开始收集馏分,产率会偏

(填“高”或“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氧乙酸每立方米多少毫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