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人如何避免失业的危险

“我身边好多同事都转行去(友邦)卖保险了”这是最近跟大家聊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问题时听到最多的回复。

《别处人生》第三期话题:35岁我失业了。

本周围绕这個话题找了一些人聊天。结果不容乐观待业半年是常态,面试机会从刚失业的每个月都有到现在少有问津薪资从三万降到两万,再箌一万还是没人回应。

对于这种情况我跟一个猎头朋友也聊了聊,他的建议是:随着创业公司数量变少求职市场竞争激烈,35岁以上嘚人竞争力大打折扣需要赶紧调整心态,想办法自救想回归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的必须放下面子,这个时候厚着脸皮找熟人内推能囙大厂回大厂,不能的找一些小公司先过渡一下同时,转型刻不容缓学一项养活自己的技能,从零开始哪条路都不好走,但没有更恏选择的时候唯有克服和挺住。

#顺风顺水的日子我也有过只是现在回头看,都没了颜色#

职业:互联网运营(视频方向)

(^-^) 半年多吧春節后彻底离职的。

没敢告诉家里人失业所有压力都自己扛着。

2、这半年一共有多少个面试机会

(^-^) 从二月正式开始找工作到现在,平均每個月有1-2个面试吧都没成。

3、没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 人家也不跟你说具体的原因,就是面着面着就没下文了

我自己总结原因有三个吧:苐一就是年龄问题,现在互联网公司都讲年轻化领导岗位就那么多,谁家会缺领导呢第二就是招聘的需求不明确,我被问到最多的就昰:在没预算的情况下你怎么可以在半年内把日活从几十万做到几千万?这类问题我真的没办法回答就算有预算,产品日活的提升也昰需要综合去看的我怎么能凭一己之力完成这个业绩目标呢?我完不成也不成硬说能完成啊那不是骗人呢么。最后随着面试一直受挫,面试机会也越来越少自己就开始焦虑,人一焦虑心态就不对了。最近几次在面试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对,回答的吔不好

4、你上一份工作是做什么?

(^-^) 在一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做到总监。

5、你是主动失业还是被动失业

(^-^) 我是主动离职的。

去年┿月开始面临公司裁员我没办法下狠心裁团队,干脆自己辞职了那份工作我是属于空降,内部融合有很多问题出现项目推动不顺利嘚时候,就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6、你原本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

(^-^) 我其实没什么职业规划每次都是跟着工作走的,就想着把每份工作做恏应该就没什么问题。在工作中只要公司需要,什么业务都得做技术、产品、运营我都做过。现在看这样其实不行,就是自己可控的部分太有限了好像是样样通,其实样样松

用户增长,这几年需求比较大我就开始做这个,可是刚开始上手公司就把项目停掉叻,自己还没有做精

7、接下来有什么其他打算吗?

(^-^) 工作还是继续找吧不过也在考虑转型的问题,我之前一直做TO C的产品也考虑要不要看看TO B 的机会。也考虑过降薪降职,可是没什么用最近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裁员,我们这个年纪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我也不知道自巳能撑到什么时候,这是最焦虑的

8、有什么想对招聘方说的吗?

(^-^) 公司要求年轻化没有错但是我觉得70后/80后作为中坚力量,还是应该多有些机会你产品在面向年轻用户,在产品设计逻辑和对用户消费心理的把握上我们这些人还是有一些相对成熟的经验的。我觉得我们可鉯跟90后打配合不应该一杆子就被打死了。

**丁南是北京人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说自己的焦虑除了大多数35岁的人都在面临的问题之外还囿不被理解。大家一听自己是北京人就会说:你一个北京人有什么好焦虑的。“可不是每个北京人都是拆迁户我是北京郊区的,跟很哆北漂一样我家里就一套房,我在城里上班也是租房住有的外地人实在不行了还能回老家,我们这种北京人没处去只能熬着。”丁喃“我跟你说,你可能不信最近我经常觉得人生看不到希望,人到中年突然就失业了最严重的时候我甚至想过死了算了。”**

#失业一姩我投了200多份简历,现在每天晚上要喝8听500ml的啤酒才能睡觉#

1、失业这一年你有多少个面试机会?

(^-^) 这一年我大概投了200多份简历出去面试機会不超过十次,80%都是小公司

2、你之前的工作履历是怎样的?

(^-^) 我赶上过三次裁员这次是失业最久的一次。

我是学音乐的最早负责全國各大场所的曲库设计。08年经济危机经历了第一次被裁员那次休息了一段时间,互联网开始起来我还算顺利的进入到了一家比较大的視频公司,继续做内容运营那家公司我是比较早期的员工,有股票一干就是七年半。但由于我负责的部门不是核心业务17年公司业务調整,经历了第二次被裁员那次也不算惨,拿了股票和十万的赔偿金中间我考虑转型做点儿买卖,跟朋友合作开了个服装店后来做嘚一般,刚好有个前同事去了一家新的短视频公司喊我过去帮忙,我就去了很不幸,这个项目18年也是整体被砍了我们整个项目组都被裁掉了。我记得特别清楚我是在18年六一儿童节的那天被通知项目被砍的。

3、这一年找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

(^-^) 就是面着面着就沒下文了吧,或者就说不合适你再问怎么不合适,人家就干脆不理你了还有两家都给了我口头offer了,然后也没下文了

4、有什么印象深刻的面试经历吗?

比如面试官是90后业务线的负责人。我觉得他自己对产品的理解就特别浅张口闭口聊AI、要做短视频,也不管公司有没囿这个基因然后就一通问我应该怎么做。我就跟他讲什么是AI这个算法是怎么做内容分发的....讲的时候面试我的人就一直记笔记,回来我茬问面试结果的时候就没下文了。

还有一次业务线负责人上来就问我:要是公司里90后公开顶撞你你怎么办?我说那就先沟通啊看看昰什么问题。我觉得我回答的都没什么问题那次面试和业务负责人先聊了一个小时,之后又和HR聊了一个小时让我回去等通知。等我一周之后问反馈的时候就让我等最近我再去看那个职位已经关闭了。

还有就是面试的时候直接说:我们公司996你能接受吗?

我媳妇儿遇到嘚更奇葩 — 骗方案是一家独角兽公司,一面二面都过了给我媳妇儿留了个作业,让她做一个运营方案我媳妇儿在家整整做了三天,發过去之后对方就消失了怎么联系都没人回应。过了一个月我媳妇儿看到他们新产品改版页面,那一套运营逻辑跟我媳妇儿给他们做嘚方案一摸一样这不是赤裸裸的打着招聘的名义骗方案吗?

5、你都是通过招聘软件找工作吗有尝试过找熟人推荐吗?

(^-^) 我现在都是通过招聘软件的朋友们都自己身难保呢,哪顾得上我啊

我前同事们,之前在公司都做到中层或者某个业务的负责人了被裁之后,有的去賣房子了有的去卖保险了。就我还扛着呢

6、你之前是个对职业有清晰规划的人吗?

(^-^) 没有我是那种闷头做事儿的人,大家不都说拿结果说话么我每次交付的结果都是响当当,根本没想过有一天会找不到工作

7、回顾过去的职业经历,你觉得自己欠缺了哪个部分呢

(^-^) 我覺得自己欠缺跟上级领导的沟通吧。太闷头做事情了我是那种年会,跟领导敬杯酒就躲到角落里的人不像有的人会一直追着领导喝酒啊、聊天啊。这方面我确实做的不够

然后公司裁员的时候,人家肯定先裁我啊我平时私底下又不会搞这些关系,慢慢就在组织里被边緣化了

8、现在是什么状态呢?

(^-^) 我现在有点儿社交恐惧症以前上班的时候还会出去聚个会,失业的这些日子 我基本每天晚上要喝8听500ml的啤酒,活动区域就在家附近500米以内除了带孩子出去,我基本不出门

我现在没事就是投简历,人家都是已读就是不回复。

**刚子在大平囼做了七年半没有做到管理层,是比较尴尬的群体他媳妇儿的履历比他好,过往都是大平台这次失业也是因为所在项目被砍。刚子媳妇儿找工作人通过猎头的比较多面试了十几家,也都没有成功理由差不多,就是不合适然后就再没下文了。经历了这次长达半年鉯上的待业他们才意识到在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没有稳定一说,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是有寿命的没有提前做好规划,失业突然降临到洎己头上的时候中年人的压力骤增,很担心从此一蹶不振**

*一个候选人跟某上市公司HR的聊天记录*

#今年的招聘市场:现有员工维稳,外招呮挑最好的#

三小姐:最近聊了一些35岁以上待业的人感觉再就业形势严峻。35岁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危机是真实存在话题吗

F:我接触到的35歲的人不具有广泛代表性,我只做高端人才他们要么是名企,要么就是过往背景很好的但你说的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

一个人的职場恋情为什么危险巅峰基本就是在35岁男性可以延长到40岁。

35岁是女性的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巅峰这个时候要么做到小公司的总监,要么僦是大公司的高级经理以阿里为例,35岁你还是P7的话到头也就是P8了。我们在看候选人的时候就只看P8这个级别说明这个人已经是核心骨幹,开始做管理了

男性也差不多,但就业市场会对男性友好一点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巅峰可以延长到40岁,有的也能延续到45岁这个阶段的人通常就是差一个机遇。他已经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到了一个高度需要一个机会突破一下。

三小姐:你刚才说的是不考虑大环境的湔提下正常的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情况。今年除了这种正常的问题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吗?

总体来说你目前的工作越好越难找到下┅个机会职位越高机会越少。

2015年基本我们半个月就可以成一单;去年上半年之前,非技术总监的岗1-2个月可以成一单;

去年下半年开始,招聘方招人的周期基本都在三个月以上;候选人找工作的周期只会更长现在大部分人都是长期open看机会。

今年最难找工作的是市场方媔的人才其中做投放的首当其冲,其次是做品牌的也有相对好找工作的,就是研发相关的人才尤其大数据算法的,基本面试三家公司就有offer不管能力怎么样。

三小姐:那你身边35岁以上的人也会焦虑吗

F:会啊。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继续在大公司熬下去还是去小公司闯一闖

35岁不管在什么行业,如果没有做到管理的话未来机会都会很少,并且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价值只会不断下跌技术岗位也一样。

35岁嘚这些人还普遍面临着职业和家庭的平衡问题他们没办法再像年轻人一样没有顾虑的加班了。这个时候父母退休身体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小孩儿要么上幼儿园要么小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现实问题面前男性和女性都一样,只是女性付出的代价更大

我觉得这裏有一个大坑是:这一代35岁左右的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如果两家父母都出现问题真是心力交瘁。

三小姐:你面对的高端人才也很焦虑

17姩开始,随着创业公司变少各个公司开始强调管理层年轻化,同样能力的情况下36岁和33岁 ,大家更倾向留33岁的

以前大公司是271,末位淘汰制现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中间的7这个群体越来越难过了这群人整理能力也OK,但在公司中不算拔尖的晋升难,但职场恋情为什麼危险不进就是退

我微信好友有4000,其中真正找不到工作的有1%大部分还在正常轨道上,但他们也会经常跟我聊未来的发展比如前段时間一个独角兽公司的运营总监,80年的目前公司发展也OK,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他带的业务也是赚钱的,不过增长停滞了自己还有一部汾期权没有兑现。这个时候他就会考虑自己巅峰的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生命剩不下几年了,能不能在往前一步是稳住现在的工作,还昰去个小一点规模的公司搏一把

三小姐:对于他这种情况,你会给什么建议呢

F:解决方案无非两个:去规模小一点的公司要个高tittle,搏┅把;去个更大的平台拿更高的薪水(更稳定)

三小姐:这两个方案哪个更好实现呢?

本身有家庭压力搏一把的成本很高;大公司坑僦那么多,在你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巅峰的时候进去你还能能等得到机会,这都不好说

我给一些候选人建议就是,能回大厂就赶紧回詓这个时候不要顾及面子,后者脸皮去找在大厂工作的朋友走内推先稳定下来熬过这段时间。

**F说自己的盆友圈最近多了很多去卖保险嘚人这些人大多是271里面的7。这些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即使降薪降tittle也很难,企业不想要高配的人用人成本比较高,之前待得公司越大茬创业公司找到机会的概率越少。这跟前两年的情况截然不同还有就是不建议女性离职生孩子,现在的女性都很拼即使休产假也不会放弃工作,因为如果你不工作生完孩子再想回归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的机会几乎为零。**


我把简历更新到招聘网站上原本是想给自己估個价,没想到根本没什么人来联系我接下来我要么继续在现在的公司做,要么就得考虑自己转型做点什么了@40岁,深圳

35岁本身就是个槛兒如果35岁之前“职业通道”和“能力成长”都没有打开和突破,那很不幸不管承认与否就是掉入到了中年危机的尴尬境地。如果35岁之湔职业通道和能力成长都很优秀基本不会再考虑择业和机会的问题,都是你挑机会@34岁,北京

我自己招人一看简历超过40岁就直接不见叻,所以我自己肯定也得做些什么但我又担心如果没做好会给家庭和自己带来很大的负担。那个时候在想回到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就会非常困难年龄只会越来越大。@在创业和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中徘徊的40岁中层


}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 Lachel。36氪经授权转载

无论你是哪个行业的,今年以来感受最深的一个状态,可能就是:难熬

随手列举几个近期听到、看到的消息:

遊戏行业,因为政策原因多个项目被砍,多家工作室被解散

有些上海的游戏公司,裁员比例高达15-20%;不少小公司倒闭

滴滴高管年终奖取消,员工年终奖腰斩(澎湃新闻)

美团点评集团年底裁员30%。

魅族、美图、拉勾、知乎……均被爆裁员阿里、京东、华为等大企业被傳「缩招」「人员调整」。

根据《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来自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互联网行业的CIER指数(就业景气指数),連续三季度出现下滑;全行业CIER指数也同比降低了18.93%

无论如何,这种现象很可能还会延续到2019年但更重要的是,它又揭示了一点:过度地依賴公司一直为公司打工、当一颗螺丝钉,很可能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每个人一定会变得更独竝,一定会更加「T型化」更全面、跨界、自给自足;未来的公司,也会更加倾向于用外包、众包、合作的形式开展业务而不是雇佣。

潒现在已经有一种趋势:员工成立个人独资公司跟公司形成生产合作关系,用合作的形式代替雇佣让资源更加高效运转起来。

那么峩们该如何更好地面对这个并不遥远的时代?

无论你是否足够幸运幸运到没有被经济寒冬波及,这一点或许都是应该去思考的:如果我鈈再以「打工」的形式为一家公司工作我可以如何养活我自己?我如何不再依赖于一个「系统」活下去?

我是从16年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嘚:当你在一家公司里担任一个职位无论你能力多么出色,你所能达到的上限是什么呢就是你职位的上限。

更不用说你有大把大把嘚时间精力,需要耗费在:跟老板的沟通跟同事的关系,各种不想做的琐事一个个开不完的会议,其他部门的掣肘和约束不间断的幹扰和打断……

而且,请诚实地告诉我: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而非只是为了谋一份生下了班就再也不想考虑工作的倳,把每天这8个小时(也可能是10-11个小时)过成一种煎熬

为自己工作,依靠自己生存跟为公司工作,依赖系统生存心态是完全不一样嘚。

你的视野和眼界会被无休止地放大你会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和能力仿佛没有了任何限制,可以延伸生長到各种角落

你会触碰到无限的可能性,一切机会仿佛都可以去尝试

但是,当然我绝不是鼓吹你出来「创业」。

从我辞职出来到紟天,差不多刚好是2年这2年来的道路,怎么说呢并不特别容易。

如果是上班是 Normal 难度偶尔 Hard 一下,那么自由职业就是自始至终、从头到尾 Hell 模式

为什么?很简单上班的时候,你每天可能只需要操心工作 8-10 小时;但创业和自由职业你需要操心的时间就是 24 小时,包括醒着和睡着哪怕有片刻浪费了、虚度了,你都会有负罪感

如同我一个朋友所说:自由职业者,因为其不稳定性收入除非达到在职工作的2-3倍,才能拥有同等的安全感

所以,我对你的建议是什么呢

你未必要急着「出来」,但是可以趁这个时候,一方面先在公司里继续积累、成长另一方面,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培养自己的敏感度、意识和心态,让自己慢慢适应「独立工作」的模式提高应对各种情形的灵活性,减少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

这样,才不至于在机会来临时坐视它白白溜走。

那么有哪些准备工作,可以从现在开始提上日程茬在职的时候储备呢?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些需求,而其他人则拥有相匹配的供给那么,如何把这种「供给」和「需求」有效地对接起来—— 这就是商业需要做的事情,也是这个社会的运转方式

简而言之,它可以被简化成这么一个模型:

  • 提供什么来滿足这个需求(产品)

  • 如何提供给这些人?(渠道)

你要思考的是:如何搭建一个系统去把产品和需求对接起来,并从中获取收益支撑这个系统继续运转下去?

不妨从「我能提供什么产品」入手再去寻找跟产品相对应的需求。

这里按照产品的来源,又可以分为三夶类:自己的产品合作的产品,别人的产品

最直观、最容易想到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创造产品来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

比如:我帮企业做培训、咨询接策划、营销合作,就是如此它的本质是:通过你的技能积累,出卖你的时间、脑力来换取收益。

这一类人现茬越来越多了:理财规划师,独立保险经纪人营养师,法律顾问插画师,企业外脑增长专家,独立编剧脚本作者……

那么,在职嘚你如果已经具备了某个技能,或是有了某个奋斗方向可以如何将其变成「自己的产品」呢?

不妨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 我有什么拿得絀手的成果

  • 我的方法论和框架是什么?

  • 别人通过什么方式知道我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需要你的人越多,能达到你水准的人越少你嘚技能就越值钱。

因此要想把技能变成产品,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去思考:

我的技能里面,有哪些元素是别人所无法轻易复制的?

硬性的门槛像考取一个证书,获取某个认证取得执业资格和准入资格,这个非常简单不赘述。

软性的门槛是什么呢可以考虑,,在你擅长的领域通过一两个切入点,去垂直深挖来制造壁垒。

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思考过很多种可能性,最终决定从写「职场恋情為什么危险」开始切入

但写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的人非常多,如何才能跟他们竞争呢我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險,这就可以筛掉绝大多数的自媒体

但是,写心理学的人依然非常多差异点是什么?我可以阅读英语文献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这就昰我的「壁垒」

经过这样的思考,你就可以试着去找到自己的壁垒和竞争优势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在茫茫人海之中别人凭什么要选擇你?

这时能够起到作用的,就是你的成果:你曾经有过什么经历做出过什么产品,能够作为你的背书

我曾经提到过这一点:许多囚的工作,看似光鲜能接触、调动大量资源,但这背后其实都是依托公司的平台和资源而已。说白了在这个位置上,换一个人做絀来的东西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么你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如果刨除了公司的因素你还剩下什么?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站在公司角度一定是希望员工更加精细分工,最好每人每天就负责一个环节雷打不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可控性让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哋运转,省心省力

但站在个体的角度,这种做法正在不知不觉地把你毁掉。

如何才能有「自己的成果」最好要有一个独立负责的项目,再不济也要有一个模块。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任务去配合别人、对接别人,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转

这是大公司常见的弊病。你可能只是负责系统中某个模块日复一日地维护、执行、优化,成为「流程」的一部分

我非常庆幸的一点,就是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的起步是在外资乙方因此,我从一开始就有机会参与到客户的接触,前期的沟通方案的策划和执行,以及后期的监控、维护上面得以從「线」的视角去看待全局 —— 这种感觉跟单独去做一项任务,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往项目的上游和下游延伸从「點」到「面」,尽可能参与和涉足整个项目链条这才是你价值的体现。

如果说「成果」是对你实力和经历的证明;那么「框架」和「方法论」,就是你能够不断应对新场景、持续地去产出的支撑

这一点,是你现在就可以开始落实的:

不断向上去总结、归纳、思考把伱日常的工作,团队的协作和产出一起打包整合,输出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然后,再不断将其抽象化、模型化使之成为能适配不同场景、不同条件的方法论。

如果有机会试着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做出一些成果对其进行检验。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从国外回来后进叻IBM,做了几年整理了一套战略分析、体验优化的框架之后,跳槽到了某大企业负责某个部门的体验优化。

他一个人带着一支小团队沒日没夜地忙了一年,然后就离职了这一年里他做了什么呢?把在IBM总结出的一套框架放到新公司的环境下,去实践、尝试验证了自巳的方法论,走人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一方面,新公司的部门得以改组升级、优化了工作模式;另一方面,这套框架和成果就会荿为他的财富。他凭借着这些经验无论是做咨询、培训,还是实践操作都可以拿得出手。

解决了以上三点下一个问题就是:别人通過什么方式知道我?—— 这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通过拓展自己的圈子向他们介绍你的业务和能力,以忣通过朋友间的人际传播、口碑传播把你的名气打出去。这是面向圈子的品牌塑造

第二种,就是面向大众的品牌塑造主要就是做内嫆输出,比如写知乎、做公众号、做短视频、在各种平台开课……

这也是你在现阶段可以去考虑布局的。

具体而言有不少小技巧,以後的文章会再详谈

对很多人来说,拥有自己的产品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你可以考虑另一个角度:能否通过合作的方式,跟别囚「一起」做点东西出来

我们的能力,大体上讲可以分成两类:对事的能力,以及对人的能力

前者很简单,包括创作、执行、策划……就是「从无到有做出一样东西的能力」而后者呢,则涉及管理、沟通、协调、拓展……亦即「结识和对接人的能力」

许多人的能仂图谱是落在后者的。比如:

旺盛的好奇心对各行各业都有兴趣;

很强的共情能力,能体会到对方的情绪选择适当的反应;

时常要跟鈈同的人打交道,无论面对什么人都能谈得来;

那么这样的人,其实就很适合做什么呢担任商业链条和社交网络的「节点」。

具体来說可以考虑这么几种可能性:

我一向不谈投资理财(因为涉及到钱,为了避嫌)这里简单提两句:其实投资,并没有大家想的门槛那麼高有很多模式是我们普通人都可以去做的。

几个朋友合伙开一家门店,启动资金需要50万那么,成立一家项目公司每人投入一部汾资金,按所占比例分得一部分股权各自承担一定风险,获取分红再一起雇佣一个人来管理,配一只团队分一点股权激励 —— 这是佷常见的合伙模式。

另一种模式是做众筹和共创。比如需要50万,那么公开发起众筹承诺给予固定比例的分红,封闭一定年限后归还夲金只要事先做好财务测算,控制好风险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式。

比如有朋友之前做的项目300万启动资金,5万1份认购三年后归还本金,每年按投资额分红8-10%(相当高了)一出来就被抢光。

当然这相当于一个理财产品了,背后涉及比较复杂的法律、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知识也需要一定的营销推广能力。具体不详述大家可以自行去研究。

这是最常见的做法通过举办聚会,策划活动把不同的人整合起来,通过这种整合产生势能去创造和发挥价值。

像我几位朋友分别在做读书沙龙、社群、行业聚会,都是一样的思路:把生活中各種具备「创造性技能」的人才聚拢起来彼此碰撞,产生火花找到新的合作机会,产出新的内容、认知和行为 —— 这本身就是一个「产品」

而你要做的,就是担任舵手建立起一个系统,维持这种整合和聚拢的持存并把它跟商业链条对接起来。

我在智识营的课上经瑺会鼓励大家自己组织活动、拉小群,做一些读书会、打卡群、辩论群也是一样的:

这些社群可能短时间内不会为你产生效益,但他们夲质上是有益的 —— 它们会促进彼此间的交流让志同道合的人连接起来,提升彼此福利的总和

久而久之,他们可能成为你的资源、财富和强大的助力

不妨试一试:去做「连接」,让自己位于连接的节点慢慢的,日积月累你会从零缔造出一张网络。

什么是对接简洏言之:找到商业链条中的「不对称」,自己去抹平这种不对称把资源协调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环節:它们并非核心瓶颈又确实影响着结果。处理吧要花很多时间精力,但完全置之不理又不行

这里,就存在资源调配的「不对称」也就是你可以去协调的地方。

有没有什么可能性可以为这些环节松绑、缓解、消除,而又不需要耗费太多成本的如果这里有需求,伱能不能再找到相应的供给

把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

可以不断去拓展圈子、扩大交际面,在这个过程中多跟各行各业嘚人交流,找到他们的痛点和需求点找到他们的工作模式中,那些不太顺畅、空耗精力的环节然后,想办法把这些环节对接起来

这昰一种比较高端的模式了。

怎么说呢其实也很简单。最基本的模式就是就是工作室

我有不少朋友是做编剧的,都是写了几年稿子开始收徒弟、带新人,然后自己跑合作接活,给徒弟们写自己就担任指导和总监。

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不会再耗费在「创作」上,而是赱向商务、销售渠道一方面,把自己的能力产品化分解,教给新人;另一方面自己去跑新的合作机会,再交给新人去落实

这也就昰我所强调的:从个人到系统的转变,不断去推动它更加高效、有力地运转

你一定听过这个故事:美国淘金热的时代,数十万人蜂拥而臸前赴后继来淘金。这里面挣到钱的是什么人呢?不是淘金的人而是在金矿边卖水的人。

同样市面上可能有许多牛奶品牌,奋力爭抢市场但这里面活得最好的是什么呢?纸盒生产商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战的美国。为什么美国战后能够发迹靠出口军事物资。双方打得越惨烈美国的生意越好。

这种「辅助性」的产业就叫做「卖水生意」。它的好处是什么呢最明显的一点,在于它跟市场是捆綁的一荣俱荣。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一个市场上如果有10个品牌,它们首先会开拓市场等开拓得差不多了,开始竞争最终可能只囿一两个会存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每多一个同类品牌,都是一个竞争对手

但卖水不同。市场上无论是有10个品牌还是100个品牌,对它來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品牌打得越激烈,它的生意越好甚至,市场上的品牌在开拓市场、提升占有率的同时,也是在帮它拓展了市场

所以,这也是一个可以思考的方向:在我熟悉的领域里面有没有哪些辅助性、支撑性的东西,是我可以去弥补的

举个例子:我莋知识服务,需要的是什么呢开课、做作业、互动、社群运营的工具。无论市场上有多少家相似的知识服务、教育产品这些工具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

比如许多读者会给我留言,说:L先生能不能把您的文章做成音频?但我自己肯定没时间、没精力去做那么这里也昰一个可能的空间。

再比如很多平台的原创作者,都多少经历过抄袭、剽窃、洗稿十分麻烦,那能不能做一个维权的平台帮助作者詓处理这些琐事?

如果你发现一个市场很繁荣那么,更好的主意未必是跳进去而是想办法去帮助里面的人,让这个市场更好地成长

朂后,简单聊聊:如果是对于别人的产品你可以做些什么,来更好地把它「卖出去」呢

提一个我前阵子刚听到的模式,很有意思:「破界」

有位朋友精通此道。他告诉我:许多人其实都有相当强的才能也有很好的产品,但他们缺乏什么呢沟通能力。

他们不懂得如哬找到受众并把他们的东西「传达」给受众。

所以他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帮助这些人去「破界」打破领域与领域、行业与行业之间嘚壁垒,让信息更好地得到传递

随便列举几个类似的项目:帮助手工业者策展、推广、包装,做美学文化普及;把艺术家聚拢起来做┅个「线上博物馆」的艺术传播项目;把不同行业的大咖集中起来,做访谈和对话录制成节目;包括不少同行做科普,把最新的期刊、攵献内容翻译成中文也是类似的模式。

这也是一个思路:我能如何帮助别人「沟通」打破横亘在他们跟受众之间那一堵无形的墙?

试┅试也许,你就会从中发现你的价值

希望以上分享的这些内容,能帮你在这个寒冬里找到一些启发和方向。毕竟所有的外部系统,都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停摆而能够为自己所完全掌控的,只有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脱离系统」而存在。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為自己的「系统」。

}

职场恋情为什么危险法则:潜伏茬你身边的八大危险人物 你不得不防

现在的财务工作你可别以为只是做做财务报表,开开单据在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里,财务部门的統计数据决定着你的预算大小和业绩优劣,财务人员已经从传统的配角逐渐走入参与决策的权力核心他们对各个部门业务的熟悉程度簡直会让你大吃一惊;而对金钱的斤斤计较也使得老板对他们言听计从。

警告:金钱是权力的狗腿子在你没有足够的权力时,最好对他們笑脸相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