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圣经害了多少人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前两天,在骑行里程500KM的时候,我做了一次摩托车的安驾培训。教练也许是看到我的眼神透露出了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一直问我是不是能跟上。为了为女司机扳回一点面子,我说完全跟得上,我还表示自己是一名四轮老司机了,然后就被底下的学员集体嘲笑了...??

充了一次陈独秀之后,被迫引发了一些思考。摩托车和汽车到底有多大的差别?擅长四轮驾驶的人,接触两轮时会不会比别人更上手一些?

两天的安驾培训过后我发现,大概只有在油离配合方面和对转速的理解上比其他人好一些,但在放低车身时,就完全超出了我的领域。

在每次打算试探操控边界时,各种迷惑行为都会在颅内高潮一遍。

“先是练正压车和反压车时摔了车,滚烫的发动机咯噔一下碾碎脚踝,导致车还没过磨合期就因为逞能摔车而进行大修,只见我瘸着腿从干巴巴的钱包里给维修车间技师总管掏出了巨额的修理费,然后生无可恋地躺在病床上打着石膏喝白粥。”

这一串画面想完之后,也就没什么心情试探操控边界了。

并且视线管控也没有预想中的好,跟刚开始学单板时一样,会不由自主地往脚底下看,时刻关注板子有没有卡雪。换在骑摩托车时就是死盯仪表盘,怕低速时油离一个配合不好,给车憋熄火了。

而这些怕摔的担忧在开车时并不存在。

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比如说在赛道上,湿地比赛,在一个弯道的缓冲区冲出去了两辆车,你死盯这两辆车,眼睛死活不往出弯点看,你八成也会冲出去(跟墨菲定律也多少能扯上点关系),但你还能好好地坐在车里。摩托车要失误的话,八成得先得翻几个大跟斗,然后摩托车和崭新的连体皮衣会被按在沥青上来回摩擦。

在摩托车驾驶中,弯道中无法管控视线是致命的。《烈火战车》中,华仔跑山时就一直饱受视线管控的困扰。

“两轮机车转向特性和三轮四轮完全不一样”

在看完《弯道圣经》之后,我放弃了我在四轮驾驶上的优越感,并终于准备正式接受在全新领域中的挑战。

我摘了《弯道圣经》中几句很受用的话,希望对大家也会有些启发。

“我们听到很多关于怎么骑车的建议,有些会干扰你,有些很友好,有些很实用”

不知道没有做过安驾培训的车友占多大的比例,我认为摩托车没有办法依靠自学成才,野蛮成长的车友会有很多并不能依靠胆子大而弥补的知识漏洞,所以车友的水平同样参差不齐,有些保守有些激进,有些语重心长有些不负责任。

合理的建议要在合适的阶段给到才可以受用。而安驾培训的课程设置时经过精心安排并且循序渐进,涉及的内容会逐渐填补上你的认知漏洞。

“当油门打开后,要适度的、柔顺的、持续的贯穿整个弯道 ”

在入弯前就好考虑好你可以掌控的弯内速度,不要在弯内随意调整油门,收油会改变车子的重心,抓地力会骤减,控制不好油门、速度还过快的话还容易狗带。

“用力抓把一点作用都没有”

后来我发现,摩托车把原来稳如老狗,在直线行驶中,车把并不需要双手的帮助来摆正方向,反而车把是用来休息双手的。所以在双手抽筋了好几天之后,我终于开始试着用下半身骑车了,弯道中同样适用,三个字:放 轻 松。

“入弯点晚一些,持续加油,自信地倾斜车身”

延后入弯点,可以让你更容易找到Apex并且得到更好的出弯视野,当线路清晰后,所有的操作都会变得更加从容,比如说弯内对油门的管控和倾斜车身的时机。

好了,在安驾培训前,我们还会经历一次驾校考试。那关于在摩托车驾校中可以学到什么,也一并分享给大家。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驾校是第一次接触车的地方,大部分人在驾校中都在做这么一件事:在把教练的话临场翻译成驾驶动作,没有太多自行消化和练习的时间。驾校中得到的任何评价都无法影响今后对驾驶的理解,也就是不管教练夸你还是骂你,跟你以后能不能骑好车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比如说在坡起时,教练只会教你踩住脚刹后油离配合,并没有传授关于在坡起前如何摆出一个具有稳定性的停车姿态。

再比如说,实操科目中没有直线加速这一项,教练一般会叮嘱不需要换挡,在场地里只能挂着一挡从一个科目的结束点突突突地蹭到第二个科目的起点。

在驾校中你会发现有些人天赋异禀,一次性淡定迅速地通过所有科目,你也不要怀疑自己,这样的人99%已经骑车有一段时间了,来驾校是为了合法上路而已。

所以,对于的刚从驾校出来的新手骑士,再做一次安驾培训尤为重要。

-[ 还有3点,新手看完不吃亏 ]-

1.一定要做一次安驾培训

驾校培养马路杀手,安驾培训培养机车达人。

大多数人都缺乏机械知识,在安驾培训上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出于对于机械原理不了解产生的困惑,你会发现有人捏着离合过弯、有人只会用前刹刹车、有人捏着离合刹车……有人面对面给你讲一遍为什么不能这么干的话,大概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吧。

2. 装发动机护杠或防摔胶,不然练习过(压)弯时会有障碍

PS:我在店里提完车是直接骑回去的,也没上某宝提前买好防护装备,心里总觉着不踏实(新手经常原地摔车你懂的),所以就在店里按了一个护手。店里装护杠护手这些东西贵的有些离谱,所以在提车时推荐以下几种选择:

1.提前买好防摔胶,给技师工时费2.叫一个老手陪你提车,然后帮你骑回去3.叫一辆货拉拉

《弯道圣经》里一个把轮胎压满的机车男被问到“你是怎么用这种车做出那些动作来的?”,他回答说“也许我在膝盖上装了某些东西吧”

同样完备的护具也会一定程度上消除练习过(压)弯时的障碍。

3. 付完车款,还需要花多少钱才能愉快上路

付完裸车款后,可能还需要以下的支出项目:(当然有些只适用于初次购车的朋友们)

交强险、商业险、丢车险 购置税、挂牌费、车船税防摔胶 / 发动机护杠、护手头盔、骑行服、护具、手套、通话设备等

*以上全部为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更了一点照片,随便看看。

}

“在你还没跑过两节实作操驾练习之前先别做任何大改变。”

你认为摩托车基本上是稳定还是不稳定的?它们是可预测的还是不可预测的?你在这当中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

就像在打滑的时候一样,在上一章里解释过的,你可以信任你的车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预测与重复性表现,骑士在这里面才是未知的、不可预测又变化多端的干预。

骑士唯一的问题没有别的,就是那些被引发的求生反应,但是,在与骑士聊天时,你很容易就会被误导说车子是完全无法预测的,说车子有数不清的小把戏来玩弄不专心的车手,我给你一个例子。

“别老是把错误怪在自己头上。就算你骑的是同一部车,每次环境会不同,悬挂有时表现也会不一样。你可能没做错但只是车子需要调整而已。”

在一场国内赛事当中,一个徒弟告诉我:“大概每隔四圈左右,车子经过一处(一个直线前大约时速200公里/小时的高速弯道)就会震动的非常剧烈,前轮弹离地面(严重的抖动),而我想不出来该怎么调整悬挂。”

他非常担心这个状况但我也没办法怪他,而我心里面也想过了所有可能解决的方法,最后,内心出现一些画面,例如断裂的车架或是漏油的避震器等,都理清了,“等一下,”我这么说了,“摩托车不会每四圈才做一件什么事情,只有车手才会。所以过那个弯的时候握把抓松一点,震动就没了,”结果真的就停了。

为了证明我说的这点,事实上他的左边把手在这场超级摩托车大赛结束前大约还剩三圈的时候,断裂了,而他仍然得了第四名,并且他的圈速只比当天的冠军慢了2.5秒!当你只有一边的把手可以正常使用时是绝对无法抓的太紧的。

骑士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做这件事,基本上,结果只是失去抓地力与稳定性,但是骑车的这两部分最会吸引你的注意力(触发求生反应)。

“当你重刹,手臂又硬撑时,你就会觉得好像你刹的更重。”

车辆上的重量的转移会很明显的减少抓地力,正如我们在油门控制的章节中所提到过的,但是这里所讲的抓稳对抓地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旦你了解其中奥妙之后,骑士有好几种方法可以减少这种影响,刹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大部分骑士都会在刹车的时候变得较僵硬,也因此把过多的重量传递到了前轮。

在刹车减速的时候,顶住油箱可以减少一些撑在把手上的重量,这样可以:1.在刹的很重的时候,后轮会贴在地面上稍微久一点2.顺顺刹车时,前叉也会有较长的行程,来应付不平的路面、维持较佳的稳定及抓地力。

刹车之后,有些骑士手臂仍然硬撑在握把上;减速的力道大约以0.2g到0.3g的重力加速度将上半身往前推,这样会将额外的重量加注于车头上。这些本来应该在一米后的油箱或是坐垫上的重量,会被压到前轮上,最多可达45公斤。这全都不过是忘了放松而已。

“在刹车与过弯的时候,如果手很僵硬的话会将多余的重量转移到车头,让你要做的事情变得更难。”

放松的另一个好处在开始补油的时候会显现出来,如果骑士在车上已经是放松的了,那就少了一些需要靠补油们来往后转移的重量,也使收油门回到开油门的转变从一开始就更顺畅。

这完全符合机器的设计,也完全符合你要尽快达到前4后6配重的目标。让你的身体在完成转向动作之后立刻放松,事实上,最理想是在你倾角最大的那一刻,轮胎确实“黏住”时,已经是放松的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请输入右侧的数字/字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弯道圣经入弯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