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题,为什么水平和垂直变化之后,关于磁通量的公式是一个正,一个负?

《物理学(第七版)》是由等七所工科院校编,、、改编,于2020年10月出版的。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学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文科相关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1-2]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二、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 位移

三、圆周运动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角加速度

五、匀速率圆周运动和匀变速率圆周运动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举例

*2-5 非惯性系 惯性力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一、冲量 质点的动量定理

*3-3 系统内质量移动问题

3-5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势能

一、万有引力和弹性力做功的特点

二、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保守力做功的数学表达式

3-6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3-7 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3-9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3-10 对称性与守恒律

第四章 刚体转动和流体运动

4-1 刚体的定轴转动

一、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4-2 力矩 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4-3 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一、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二、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4-4 力矩做功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四、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4-5 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

*4-7 流体 伯努利方程

*4-8 万有引力的牛顿命题

*4-9 经典力学的成就和局限性

一、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处理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而不能用于处理高速运动问题

三、能量的连续性与能量量子化

5-1 电荷的量子化 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五、电偶极子的电场强度

5-3 电场强度通量 高斯定理

*5-4 密立根测定电子电荷的实验

5-5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势能

5-7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

二、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

*5-8 静电场中的电偶极子

一、外电场对电偶极子的力矩和取向作用

二、电偶极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和平衡位置

第六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6-1 静电场中的导体

二、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6-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一、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相对电容率

四、极化电荷与自由电荷的关系

6-3 电位移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三、电容器的并联和串联

*四、触摸屏的基本工作原理

6-5 静电场的能量 能量密度

二、静电场的能量 能量密度

*6-6 电容器的充放电

一、范德格拉夫静电起电机

*二、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恒定电流条件

*三、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7-3 磁场 磁感强度

7-4 毕奥-萨伐尔定律

二、毕奥-萨伐尔定律应用举例

7-5 磁通量 磁场的高斯定理

二、磁通量 磁场的高斯定理

二、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举例

7-7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所受的力

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举例

三、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举例

7-8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力

二、磁场作用于载流线圈的磁力矩

7-9 磁场中的磁介质

二、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磁场强度

第八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8-2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8-5 磁场的能量 磁场能量密度

8-6 位移电流 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

一、位移电流 全电流安培环路定理

二、电磁场 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的积分形式

附录二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SI)

一、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中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三、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四、国际单位制倍数单位的词头

附录三 空气、水、地球、月球、太阳系的一些常用数据

附录五 常用物理学常量

《物理学(第七版)下册》

9-1 简谐振动 振幅 周期和频率 相位

9-4 简谐振动的能量

9-5 简谐振动的合成

一、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二、两个相互垂直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三、多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四、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拍

9-6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一、振荡电路 无阻尼自由电磁振荡

二、无阻尼电磁振荡的方程

三、无阻尼电磁振荡的能量

9-8 简述非线性系统

10-1 机械波的几个概念

三、波长 波的周期和频率 波速

10-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10-4 惠更斯原理 波的衍射和干涉

一、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以速度v0运动

二、观察者不动,波源相对介质以速度vs运动

三、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

一、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10-8 声波 超声波与次声波

11-2 杨氏双缝干涉 劳埃德镜

二、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

四、缝宽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空间相干性

11-4 劈尖 牛顿环 迈克耳孙干涉仪

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三、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11-6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11-7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二、光栅衍射条纹的形成

11-9 光的偏振性 马吕斯定律

二、偏振片 起偏与检偏

11-10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

一、双折射的寻常光和非常光

二、惠更斯原理对双折射现象的解释

三、1/4波片和半波片

一、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二、液晶的电光效应与显示原理

二、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成像

三、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成像

五、显微镜、望远镜和照相机

12-1 平衡态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热力学第零定律

12-2 物质的微观模型 统计规律性

一、分子的线度和分子力

二、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及统计规律性

12-3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二、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12-4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12-5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内能

12-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一、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二、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四、关于地球大气层气体逃逸问题和对克劳修斯的质疑

12-7 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 等温气压公式

一、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

二、重力场中的等温气压公式

12-8 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12-9 气体的迁移现象

12-10 实际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

13-1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13-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13-3 理想气体的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 摩尔热容

一、等容过程 摩尔定容热容

二、等压过程 摩尔定压热容

13-4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多方过程

13-5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13-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卡诺定理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二、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四、熵增加原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13-8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二、无序度与微观状态数

三、熵与热力学概率 玻耳兹曼关系式

14-1 伽利略变换式 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一、伽利略变换式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二、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14-2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否定了绝对参考系的存在

14-3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洛伦兹变换式

一、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三、洛伦兹速度变换式

14-4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四、关于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的实验证明

14-5 光的多普勒效应

14-6 相对论性动量和能量

二、狭义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

四、质能公式在原子核裂变和聚变中的应用

14-7 等离子体与受控核聚变

一、等离子体及其基本性质

二、等离子体在磁场中的特性

14-8 广义相对论简介

一、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

二、广义相对论时空特性的几个例子

15-1 黑体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二、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

三、黑体辐射的瑞利-金斯公式 经典物理的困难

四、普朗克假设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15-2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

二、光子 爱因斯坦方程

三、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15-4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一、近代氢原子观的回顾

二、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及其困难

15-5 弗兰克-赫兹实验

15-6 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二、德布罗意波的实验证明

四、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

15-8 量子力学简介

五、一维方势垒 隧道效应

15-9 氢原子的量子理论简介

一、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三、氢原子在基态时的径向波函数和电子的分布概率

15-10 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

一、电子自旋 自旋磁量子数

二、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

一、自发辐射 受激辐射

二、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

三、超导电性的BCS理论

15-14 扫描隧穿显微镜

三、与碳纳米有关的两种新材料

第十六章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简介

16-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二、原子核的变化及其规律

16-2 粒子的相互作用及粒子的分类

16-3 守恒量、对称性和标准模型

}

2017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

  导语: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以下是由CN人才网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欢迎阅读。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

  (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但它们做功却不一定成对出现。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是动力。

  (4)关于一对同时出现的摩擦力在做功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可能两个都不做功。(静摩擦力情形)

  可能两个都做负功。(如子弹打击迎面过来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其做功的数值不一定相等,两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静摩擦可不做功)、可能小于零(滑动摩擦)也可能大于零(静摩擦成为动力)。

  可能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如,子弹打固定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如传送带带动物体情形)

  (建议结合讨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3.对弹簧中的弹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弹簧或弹性绳,由于会发生形变,就会出现其弹力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形变不能发生突变(细绳或支持面的作用力可以突变),所以在利用牛顿定律求解物体瞬间加速度时要特别注意。还有,在弹性势能与其他机械能转化时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物体落到竖直的弹簧上时,其动态过程的分析,即有最大速度的情形。

  4.对“细绳、轻杆”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受力分析时,细绳与轻杆是两个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细绳受力永远是沿着绳子指向它的收缩方向,而轻杆出现的情况很复杂,可以沿杆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杆方向,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关于小球“系”在细绳、轻杆上做圆周运动与在圆环内、圆管内做圆周运动的情形比较

  这类问题往往是讨论小球在最高点情形。其实,用绳子系着的小球与在光滑圆环内运动情形相似,刚刚通过最高点就意味着绳子的拉力为零,圆环内壁对小球的压力为零,只有重力作为向心力;而用杆子“系”着的小球则与在圆管中的运动情形相似,刚刚通过最高点就意味着速度为零。因为杆子与管内外壁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为零。还可以结合汽车驶过“凸”型桥与“凹”型桥情形进行讨论。

  6.对物理图像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物理图像可以说是物理考试必考的内容。可能从图像中读取相关信息,可以用图像来快捷解题。随着试题进一步创新,现在除常规的速度(或速率)-时间、位移(或路程)-时间等图像外,又出现了各种物理量之间图像,认识图像的最好方法就是两步:一是一定要认清坐标轴的意义;二是一定要将图像所描述的情形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关于图像各种情况我们已经做了专项训练。)

  7.对牛顿第二定律F=ma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这是一个矢量式,也就意味着a的方向永远与产生它的那个力的方向一致。(F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某一个分力)

  第二、F与a是关于“m”一一对应的,千万不能张冠李戴,这在解题中经常出错。主要表现在求解连接体加速度情形。

  第三、将“F=ma”变形成F=m△v/△t,其中,a=△v/△t得出△v=a△t这在“力、电、磁”综合题的“微元法”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几年连续考到)。

  第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点实验,特别要注意:

  (1)注意实验方法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注意实验装置和改进后的装置(光电门),平衡摩擦力,沙桶或小盘与小车质量的关系等;

  (4)注意数据处理时,对纸带匀加速运动的判断,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用“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5)会从“a-F”“a-1/m”图像中出现的误差进行正确的误差原因分析。

  8.对“机车启动的两种情形”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与恒定牵引力启动,是动力学中的一个典型问题。这里要注意两点:

  (1)以恒定功率启动,机车总是做的变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以恒定牵引力启动,机车先做的匀加速运动,当达到额定功率时,再做变加速运动。最终最大速度即“收尾速度”就是vm=P额/f。

  (2)要认清这两种情况下的速度-时间图像。曲线的“渐近线”对应的最大速度

  还要说明的,当物体变力作用下做变加运动时,有一个重要情形就是: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平衡时,速度有一个最值。即有一个“收尾速度”,这在电学中经常出现,如:“串”在绝缘杆子上的带电小球在电场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作变加速运动,就会出现这一情形,在电磁感应中,这一现象就更为典型了,即导体棒在重力与随速度变化的安培力的作用下,会有一个平衡时刻,这一时刻就是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极值的时刻。凡有“力、电、磁”综合题目都会有这样的情形。

  9.对物理的“变化量”、“增量”、“改变量”和“减少量”、“损失量”等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遇到一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最典型的是动能定理的表达(所有外力做的功总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这时就会出现两个物理量前后时刻相减问题,同学们往往会随意性地将数值大的减去数值小的,而出现严重错误。其实物理学规定,任何一个物理量(无论是标量还是矢量)的变化量、增量还是改变量都是将后来的减去前面的。(矢量满足矢量三角形法则,标量可以直接用数值相减)结果正的就是正的,负的就是负的。而不是错误地将“增量”理解增加的量。显然,减少量与损失量(如能量)就是后来的减去前面的值。

  10.两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追遇”问题

  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追击类问题,在高考中很常见,但考生在这类问题则经常失分。常见的“追遇类”无非分为这样的九种组合:一个做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物体去追击另一个可能也做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显然,两个变速运动特别是其中一个做减速运动的情形比较复杂。虽然,“追遇”存在临界条件即距离等值的或速度等值关系,但一定要考虑到做减速运动的物体在“追遇”前停止的情形。另外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除利用数学方法外,往往通过相对运动(即以一个物体作参照物)和作“V-t”图能就得到快捷、明了地解决,从而既赢得考试时间也拓展了思维。

  值得说明的是,最难的传送带问题也可列为“追遇类”。还有在处理物体在做圆周运动追击问题时,用相对运动方法最好。如,两处于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某一时刻相距最近,当问到何时它们第一次相距最远时,最好的方法就将一个高轨道的卫星认为静止,则低轨道卫星就以它们两角速度之差的那个角速度运动。第一次相距最远时间就等于低轨道卫星以两角速度之差的'那个角速度做半个周运动的时间。

  11.万有引力中公式的使用最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万有引力部分是高考必考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公式繁杂,主要以比例的形式出现。其实,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与特点,就会迎刃而解的。最主要的是在解决问题时公式的选择。最好的方法是,首先将相关公式一一列来,即:mg=GMm/R2=mv2/R=mω2R=m4π2/T2,再由此对照题目的要求正确的选择公式。其中要注意的是:

  (1)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就认为是其重力(不考虑地球自转)。

  (2)卫星的轨道高度要考虑到地球的半径。

  (3)地球的同步卫星一定有固定轨道平面(与赤道共面且距离地面高度为3.6×107m)、固定周期(24小时)。

  (4)要注意卫星变轨问题。要知道,所有绕地球运行的卫星,随着轨道高度的增加,只有其运行的周期随之增加,其它的如速度、向心加速度、角速度等都减小。

  12.有关“小船过河”的两种情形

  “小船过河”类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运动学问题,一般过河有两种情形:即最短时间(船头对准对岸行驶)与最短位移问题(船头斜向上游,合速度与岸边垂直)。这里特别的是,过河位移最短情形中有一种船速小于水速情况,这时船头航向不可能与岸边垂直,须要利用速度矢量三角形进行讨论。

  另外,还有在岸边以恒定速度拉小船情形,要注意速度的正确分解。

  13.有关“功与功率”的易错点

  功与功率,贯穿着力学、电磁学始终。特别是变力做功,慎用力的平均值处理,往往利用动能定理。某一个力做功的功率,要正确认清P=F?v的含意,这个公式可能是即时功率也可能是平均功率,这完全取决于速度。但不管怎样,公式只是适用力的方向与速度一致情形。如果力与速度垂直则该力做功的功率一定为零(如单摆在最低点小球重力的功率,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斜面支持力的功率都等于零),如果力与速度成一角度,那么就要进一步进行修正。

  在计算电路中功率问题时,要注意电路中的总功率、输出功率与电源内阻上的发热功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形(即外电路的电阻小于等效内阻情形)。还有必要掌握会利用图像来描述各功率变化规律。

  14.有关“机械能守恒定律运用”的注意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题目中能否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最显著的标志是“光滑”二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有多种,要认真区别开来。如果用E表示总的机械能,用EK表示动能,EP表示势能,在字母前面加上“△”表示各种能量的增量,则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除一般表达式外,还有如下几种:E1=E2;EP1+EK1=EP2+EK2;△E=0;△E1+△E2=0;△EP=-△EK;△EP+△EK=0等。需要注意的,凡能利用机械能守恒解决的问题,动能定理一定也能解决,而且动能定理不需要设定零势能,更表现其简明、快捷的优越性。

  15.关于各种“转弯”情形

  在实际生活中,人沿圆形跑道转弯、骑自行车转弯、汽车转弯、火车转弯还有飞机转弯等等各种“转弯”情形都不尽相同。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必须有力提供它们“转弯”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显然,不同“转弯”情形所提供向心力的不一定是相同的:

  (1)人沿圆形轨道转弯所需的向心力由人的身体倾斜使自身重力产生分力以及地面对脚的静摩擦力提供;

  (2)人骑自行车转弯情形与人转弯情形相似;

  (3)汽车转弯情形靠的是地面对轮胎提供的静摩擦力得以实现的;

  (4)火车转弯则主要靠的是内、外轨道的高度差产生的合力(火车自身重力与轨道支持力,注意不是火车重力的分力)来实施转弯的;

  (5)飞机在空中转弯,则完全靠改变机翼方向,在飞机上下表面产生压力差来提供向心力而实施转弯的。

  16.要认清和掌握电场、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基本概念

  首先可以将“电场”与“重力场”相类比(还可以将磁场一同来类比,更容易区别与掌握),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都与路径无关,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同样电场力做正功那么电势能一定减少,反之亦然。由此便可以容易认清引入电势的概念。电势具有相对意义,理论上可以任意选取零势能点,因此电势与场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电场强度是矢量,空间同时有几个点电荷,则某点的场强由这几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矢量叠加;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由该点的电势与电荷的电荷量(包括电性)的乘积决定,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点具有的电势能反而越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有多种运动形式,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电势能不变.(另外,还要注意库仑扭秤与万有定律中卡文迪许扭秤装置进行比较。)

  17.要熟悉电场线和等势面与电场特性的关系

  在熟悉静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特征与电场特性的关系,特别注意下面几点:⑴电场线总是垂直于等势面;⑵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同时,一定要清楚在匀强电场(非匀强电场公式不成立)中,可以用U=Ed公式来进行定量计算,其中d是沿场强方向两点间距离。另外还要的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与两个同种电荷的中垂线的电场分布及电势分布的特点。

  18.要认清匀强电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在由电荷电势能变化和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场中电势、电势差和场强方向的问题中,先由电势能的变化和电场力做功判断电荷移动的各点间的电势差,再由电势差的比较判断各点电势高低,从而确定一个等势面,最后由电场线总是垂直于等势面确定电场线的方向.由此可见,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注意在计算时,要注意物理量的正负号。

  19.要认清带电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的运动情形

  带电粒子在极板间的偏转可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我们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平行板间距离的变化时,若电压不变,则极板间场强发生变化,加速度发生变化,这时不能盲目地套用公式,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可以凭着悟性与感觉:当加速电场的电压增大,加速出来的粒子速度就会增大,当进入偏转电场后,就很快“飞”出电场而来不及偏转,加上如果偏转电场强越小,即进入偏转电场后的侧移显然就越小,反之则变大。

  20.要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电压、电量、场强、电势等物理量进行准确的动态分析

  这里特别提出两种典型情况:

  一是电容器一直与电源保持连接着,则说明改变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容器上的电压始终不变,抓住这一特点,那么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二是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则说明电容器的电量始终不变,那么改变极板间的距离,首先不变的场强,(这可以用公式来推导,E=U/d=Q/Cd,又C=εs/4πkd,代入,即得出E与极板间的距离无关,还可以从电量不变角度来快速判断,因为极板上的电荷量不变则说明电荷的疏密程度不变即电场强度显然也不变。)

  21.要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功率等物理随着某一电阻变化进行准确的动态分析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功率等物理量随着某一电阻变化进行准确的动态分析(有的题目还会介入变压器、电感、电容、二极管甚至逻辑电路等装置或元件)是高考必考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进行必要的训练。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一定要严格按“局部→整体→局部”的程序进行。对局部,要判断电阻如何变化,从而判断总电阻如何变化.对整体,首先判断干路电流回路随总电阻增大而减小,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路端电压随总电阻增大而增大.第二个局部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及欧姆定律交替判断.另外,还可用“极限思维方式”来分析。如某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它增大到无穷大造成电路断路或减小为零造成短路,这样分析简洁、快速,但要在其它物理随这变化的电阻作单调性变化才行。

  22.要正确理解伏安特性曲线

  电压随电流变化的U-I图线与“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历来一直高考重点要考的内容(其中电学实验测电源的电动势、内阻,测小灯泡的功率,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等等都是必考内容)。这里特别的是有两点:

  (1)首先要认识图线的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意义、图线的斜率所表示的意义等,特别注意的是纵坐标的起始点有可能不是从零开始的。

  (2)线路产的连接无非为四种:电流表内接分压、电流表外接分压、电流表内接限流、电流表外接限流。一般来说,采用分压接法用的比较多。至于电流表内外接法则取决于与之相连的电阻,显然电阻越大,内接误差越小,反之亦然。

  (3)另外,对仪表的选择首先要注意量程,再考虑读数的精确。

  23.要准确把握“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律

  电学实验中关于相关的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计数问题,这是高考经常随着实验考查的。但同学们总是读错,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读数的最基本要领。只要记住,中学要求,只有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所以应有下列规律:在用螺旋测微器计数时,只要以毫米(mm)为单位的,小数点后面一定是三小数,遇到整数就加零。在用游标卡尺计数时,有十分度、二十分度和五十分度三种,只要以毫米(mm)为单位的,那么十分度的尺,小数点后面一定得保留一位数,如果是二十分度和五十分度的,则以毫米为单位的,小数点后面一定保留二位数。记住这样的规律,那么读起数来,就不会容易出错。

  这里还有必要提示一下,关于伏特表、安培表、欧姆表等各种仪表的读数要留心一下。

  24.在电磁场中所涉及到的带电粒子何时考虑重力何时不考虑重力

  一般情况下:微观粒子如,电子(β粒子)、质子、α粒子及各种离子都不考虑自身的重力;如果题目中告知是带电小球、尘埃、油滴或液滴等带电颗粒都应考虑重力。如无特殊说明,题目中附有具体相关数据,可通过比较来确定是否考虑重力。

  25.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临界状态的关键词

  无论在力学还是在电学中,物理问题总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状态,其中临界状态就是常见的特殊状态。对于比较难的题目,这种状态往往就隐含的各种条件里面,需要认真审题挖掘,建议特别注意下列关键词语:“恰好“、”刚好”、“至少”等。找到了这临界状态的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了。

  26.电磁感应中的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以及楞次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一定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安培定则——判别运动电荷或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因电而生磁);

  左手定则——判别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电流的作用力方向(因电而生动);

  右手定则——判别切割磁力线感应电流的方向(因动而生电);

  楞次定律——是解决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方向判别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准确、熟练地运用“楞次定律”一定要明白:“谁”阻碍“谁”;“阻碍”的是什么;如何“阻碍”;“阻碍”后结果如何。(注意:“阻碍”与“阻止”有本质的区别)

  电磁感应定律——就是法拉弟解决“切割磁力线的导体或闭合回路产生感应电动势”定量方法。其表达式多种多样:

  对于闭合线圈:E=n△Φ/△t=nS△B/△t=nB△S/△t;(注意:求某一段时间内通过某一电阻上的电量,往往利用此公式求解)

  27.解“力、电、磁”综合题最重要的两步骤和最主要的得分点

  电磁感应与力电知识综合运用,应该是高考重点考又是考生得分最低的问题之一。失分主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对象不明、思路混乱。

  其实,解决这类问题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就是首先必须从读题审题目中找出两个研究对象,一是电学对象。即电源(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及其回路(包括各电阻的串、并联方式);二是力学对象:这个对象不是导体就是线圈,其运动状态一般是做有一定变化规律变速运动;

  第二步:选择好研究对象后,一定要按下列程序进行分析:画导体受力(千万不能漏力)——→运动变化分析——→感应电动势变化——→感应电流变化——→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势变化,这种变化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有一重要临界状态就是加速度a=0时,速度一定达到某个极值。

  采分点:这类题目必定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动能定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功能原理),摩擦力做功就是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流做功就是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阻上的热能)。

  28.交变电流中的线圈所处的两个位置的几个特殊的最值要记牢

  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就会产生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在这一过程中,当线圈转动到两个特殊位置时,其相应的电流、电动势、磁通量大小、磁通量的变化率、电流方向都会有所不同:

  第一特殊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位置即中性面,则一定有如下情况,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0)——→感应电动势最小(为0)——→感应电流最小(为0)——→此位置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线圈转动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第二个特殊位置: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的位置,所得的结果与上述相反。

  有一个规律显然看出来:磁通量的变化率、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变化总是一致的。

  29.要正确区别交变电流中的几个特殊的最值

  在正、余弦交变电流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功率经常涉及的几个值:瞬时值、最大值(峰值)、有效值、平均值:

  瞬时值:就是交流电某一时刻的值,即i=Imsinωt;e=Emsinωt;

  有效值:特别注意有效值的定义,只能对于正弦或余弦交流而言,各物理量才有的关系。如果其它类型的交流电唯一方法就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在相同时间内所对直流电发热相等来计算得出。

  平均值:就是交变电流图像中的图线与时间所围成的面积与所对应的时间比值。特别用在计算通过电路中某一电阻的电量:q=△Φ/R。

  30.要正确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

  会推导变压器的电流、电压比,会画出电能输送的原理图变压器改变电压原理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设计的。通过该定律可以直接得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上的电压比U1/U2=n1/n2;利用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的关系也很快得出原、副线圈上的电流比:I1/I2=n1/n2。这里只指只有一个副线圈情形,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副线圈,那么必须还是按照电磁感应定律去推导。

  这里特别说明的要注意“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原理与接法。

  31.要正确理解振动图像与波形图像(横波)

  应该从研究对象进行比较(一个质点与无数个质点);

  应该从图像的意义进行比较(一个质点的某时刻的位置与无数质点在某一时刻位置);

  应该从图像的特点进行比较(虽然都是正弦曲线,但坐标轴不同);

  应该从图像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相似的是质点的振幅,回复力,但不同的是周期、质点运动方向、波长等);

  应试从图像随时间变化进行比较(一个是随时间推移图像延续而形状不变,一个是随时间推移,图像沿传播方向平移);

  [注]:一个完整的曲线对于振动图来说是一个周期,而对于波形图来说却是一个波长。

  判断波形图像中质点在某一时刻的振动方向,可以用“平移法”、“太阳照射法”、“上下坡法”、“三角形法”等。

  32.要认清“机械波与电磁波(包括光波)”、“泊松亮斑”与“牛顿环”的区别

  机械波与电磁波(包括光波),虽然都是波,都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都具有干涉、衍射(横波还有偏振)特性,但它们也还有本质上的区别,如:

  (1)机械波由做机械振动的质点相互联系引起的,所以它传播必须依赖介质,而电磁波(包括光波)是由振荡的电场与振荡的磁场(注意,是非均匀变化的)引起的,所以它的传播不需要依靠质点,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机械波从空气进入水等其它介质时,速度将增大,而电磁波(包括光波)刚好相反,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机械波有纵波与横纵,而电磁波就是横波,具有偏振性;

  [注]:两列波发生干涉时,必要有一点条件(即频率相同),产生干涉后,振动加强的点永远加强,反之振动减弱的点永远减弱。

  “泊松亮斑”与“牛顿环”的区别这两个重要光学现象,非常相似,都是圆开图像,但本质有区别。

  泊松亮斑:当光照到不透光的小圆板上时,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牛顿环:是用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触,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时,可以看到接触点为一暗点,其周围为一些明暗相间的彩色圆环;而用单色光照射时,则表现为一些明暗相间的单色圆圈。这些圆圈的距离不等,随离中心点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窄。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33.关于“多普勒效应”、“电流的磁效应”、“霍尔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的比较

  这几种重要物理效应,分散在课本中,我们可以集结到一起进行综合比较:

  多普勒效应:这是声学中的一种现象,即声源向观察靠近时,观察者将听到声源发出的频率变高,反之背离观察者频率将变低。

  电流的磁效应:就是通电导线或导电螺旋管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

  霍尔效应:就是将载流导体放在一匀强磁场中,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时,导体将在与磁场、电流的垂直方向上形成电势差(也叫霍尔电压),这个现象就称之为霍尔效应。

  光电效应:就是将一束光(由一定频率的光子组成的)照射到某金属板上,金属板表面立即会有电子逸出的现象(这种电子称之为光电子)。这一效应不仅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还说明光子具有能量。

  康普顿效应:就是当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而向不同方向传播,这种散射现象中,人们发现光的波长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叫康普顿效应,它不仅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有能量外还说明光具有动量。

  34.掌握人类对“原子、原子核”认识的发展史

  谈到原子与原子核首先要记住两个重要人物:一个因为阴极射线而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内有复杂结构的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一个是因为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而说明原子核内有复杂结构的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

【2017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相关文章:

}

《一轮复习物理江苏专版第十章 第1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物理江苏专版第十章 第1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4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第1节课前回顾基础速串课堂提能考点全通课后演练逐点过关231返回宏观整合,微观提醒,回顾旧知短平快课 前 回 顾 基础 速 串返回返回宏观 循图忆知 返回返回微观微观易错判断易错判断 (1)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一定会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 ) (2)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最大。 ( ) (3)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经过中性面时,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 ) (4)交流电气设备上所标的电压和电流值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 ) (5)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是交

2、流电的峰值。 ( ) (6)交变电流的峰值总是有效值的2倍。 ( ) 返回易点速过,难点精研,时间用到增分点上课 堂 提 能 考点 全 通返回突破点(一)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自主悟透类) 1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 (1)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 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 B,最大, t0,e0,i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 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B,0, t最大,e最大,i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 返回返回(3)电流方向的改变: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电流方向发生改变,一个周期内线圈两次通过中性面,因此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4)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

3、S,与转轴位置无关,与线圈形状无关。 返回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函数表达式 图像 磁通量 mcos tBScos t 电动势 eEmsin tnBS sin t 电流 iImsin tEmRrsin t 电压 uUmsin tREmRrsin t 返回题点全练题点全练 1(2018苏州模拟)如图甲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单匝线圈,其面积为S,总电阻为r,线圈两端外接一电阻R和一个理想交流电流表。若线圈绕对称轴OO以角速度做匀速转动,图乙是线圈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 返回解析:由题图可知,在t1和t3时刻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大小为BS,方向相反,则在t1t3时间内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的变化量为2 BS,A错误;在t3t4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量为BS,则平均电动势EBS t,因此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ERr tBS t? Rr? tBSRr,故B错误;在t3时刻电动势EBS,则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t可知,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BS,故C错误;在t3时刻电流表的示数为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则有IE2 ?Rr?BS2 ? Rr?,故D正确。 答案:D 返回返回2一边长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单匝线框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固定轴转动,线框中产于匀强磁场的固定轴转动

5、,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结合图中所则结合图中所给信息可判定给信息可判定 ( ) At1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BL2 Bt2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Ct3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D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EmBL2 返回解析:t1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应为零,A错误;t2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为mBL2,B错误;t3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磁通量变化率也最大,C错误; 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EmBL2, 则EmBL2,D正确。 答案:D 返回突破点

6、(二) 有效值的理解与计算 (多维探究类) (1)计算有效值的根据是电流的热效应,抓住“三同”:“相同时间”内“相同电阻”上产生“相同热量”列式求解。 (2)利用公式QI2Rt和QU2Rt可分别求得电流有效值和电压有效值。 有效值的求解 返回典例 电阻R1、R2与交流电源按照图甲所示方式连接,R110 ,R220 。合上开关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式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 ) A通过R1的电流有效值是1.2 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 V C通过R2的电流有效值是1.2 2 A DR2两端的电压最大值是6 2 V 返回解析 首先从交流电图像中找出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即通

7、过R2的电流最大值为0.6 2 A,由正弦式交变电流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Im2 I可知其有效值为0.6 A,由于R1与R2串联,所以通过R1的电流有效值也是0.6 A,选项 A、C错;R1两端电压有效值为U1IR16 V,选项B对;R2两端电压最大值为U2mImR20.6 220 V12 2 V, 选项D错。 答案 B 返回多维探究多维探究 变式 1 把图像下半部分翻到t轴的上面 正弦交流电是由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此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_ V。 解析:由有效值的定义式得:?3RT,得:U220 V。 答案:220

8、V 返回变式 2 仅余12周期的波形 家用电子调光灯的调光功能是用电子线路将输入的正弦交流电压的波形截去一部分来实现的,由截去部分的多少来调节电压,从而实现灯光的可调,比过去用变压器调压方便且体积小。某电子调光灯经调整后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的有效值。 返回解析:解析:从u- t图像看出,每个周期的前半周期是正弦图形,其有效值为U1Um2;后半周期电压为零。根据有效值的定义,U2RT?Um22RT20,解得UUm2。 答案:Um2 返回变式 3 仅余14周期的波形 如图所示为一个经双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正弦交流电的每一个二分之一周期中,前面四分之一周期被截去,则现在电灯上

9、电压的有效值为 ( ) AUm BUm2 CUm3 DUm2 返回解析:解析:从U- t图像上看,每个14周期正弦波形的有效值U1Um2,根据有效值的定义:U2RT?Um22RT420,解得:UUm2,D正确。 答案:D 返回变式 4 把正余弦波形变成矩形波形 如图所示,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 ) A5 2 A B3.5 2 A C3.5 A D5 A 返回解析:解析: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其热效应定义的,它是从电流产生焦耳热相等的角度出发,使交流电与恒定电流等效。设交流电的有效值为I, 令该交变电流通过一阻值为R的纯电阻,在一个周期内有:I2RTI12RT

10、2I22RT2。所以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I I12I2225 A。 答案:D 返回变式 5 上下波形的最大值不一致 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求电压的有效值? 解析:由有效值的定义式得:?122RT2U2RT,得:U55 10 V。 答案:55 10 V 返回变式 6 在电阻两端并联二极管 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与电阻R2阻值相同,都为R,和R1并联的D为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可看作零,反向电阻可看作无穷大),在A、B间加一正弦交流电u20 2 sin 100t V,则加在R2上的电压有效值为 ( ) A10 V B20 V C15 V D5 10 V 返回解析:解析

11、:电压值取正值时,即在前半个周期内,二极管电阻为零,R2上的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值,电压值取负值时,即在后半周期内,二极管电阻无穷大可看作断路,R2上的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值的一半,据此可设加在R2的电压有效值为U,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在一个周期内满足U2RT202RT2102RT2,可求出U5 10 V。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返回方法规律 几种典型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电流名称 电流图像 有效值 正弦式交变电流 IIm2 正弦半波电流 IIm2 矩形脉动电流 I t0TIm 非对称性交变电流 I 12? I12I22? 返回突破点(三) 交变电流“四值”的理解和应用 (自主悟透类) 对交变电流“四值”

12、的比较和理解 物理量 表达式 适用情况及说明 瞬时值 eEmsin t uUmsin t iImsin t 计算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 最大值(峰值) EmnBS ImEmRr 讨论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有效值 对正(余)弦交流 电有:EEm2 UUm2 IIm2 (1)计算与电流的热效应有关的量(如电功、电功率、电热等) (2)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的一般是有效值 (3)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有效值 (4)电表的读数为有效值 返回返回物理量物理量 表达式表达式 适用情况及说明适用情况及说明 平均值平均值 EBLv En t IERr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荷量 返回题点全练题点全

13、练 1如图,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r1.0 ,外接R9.0 的电阻。闭合开关S,当发电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10 2 sin 10t(V),则( ) 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 Hz B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 2 V C外接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0 W D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为1.0 A 返回解析:由产生的电动势可知,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 Hz,选项A错误;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 V,选项B错误;外接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为9 W,选项C错误;电路中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的有效值,为1.0 A,选项D正确。 答案:D 返回2 多选多选(2018江苏四市一模江苏四

14、市一模)如图甲所示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图,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叶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转速与风速成正比。某一风速时,线圈中产生的正弦式电流如图乙所示,则 ( ) A电流的表达式i0.6sin 10t(A) B磁铁的转速为10 r/s C风速加倍时电流的表达式i1.2sin 10t(A) D风速加倍时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3 25 A 返回解析:通过乙图可知Im0.6 A,T0.2 s,2T10 rad/s,故电流的表达式为:i0.6sin 10 t(A),A正确;磁体的转速为n1T5 r/s,B错误;风速加倍时,根据EmnBS可知感应电动势加倍,形成的电流加倍,故电流表达式变为i1.2s

15、in 20t(A),C错误;风速加倍时,Im1.2 A,有效值IIm23 25 A,D正确。 答案:AD 返回返回3.(2018南通一模)如图所示,把一根长L20.0 m的均匀电线与R4.8 的电阻连成闭合回路,两位同学在赤道处沿东西方向站立,匀速摇动这根电线,摇动部分的电线可简化为长L16.0 m、宽L21.0 m矩形的三条边,长边的线速度大小v2.0 m/s。 已知此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5.0105 T,方向水平向北,电线的电阻率2.0108 m,横截面积S2.0 mm2,求: (1)这根电线的总电阻R0; (2)匀速摇动电线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Em;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返回解析

16、:(1)由电阻定律有R0LS得电线的总电阻为: R02.6 0.2 。 (2)根据题意知,当电线的速度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产生的电动势的值最大,所以最大值为:EmBL1v5.0 14 V。 (3)摇绳发电类似于线框在磁场中转动,电路中产生交变电流,由交流电知识可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Em2 电路中产生的总功率为:

17、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转动,由线圈引出的导线ae和df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转动的金属圆环相连接, 金属圆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形成闭合电路。图乙是线圈的主视图,导线ab和cd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已知ab长度为L1,bc长度为L2,线圈以恒定角速度逆时针转动。(只考虑单匝线圈) 返回返回(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1的表达式; (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0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丙所示,试写出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

18、2的表达式; (3)若线圈电阻为r,求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其他电阻均不计) 返回解析:(1)矩形线圈abcd在磁场中转动时,只有ab和cd切割磁感线,且转动的半径为rL22,设ab和cd的转动速度为v,则vL22 在t时刻,导线ab和cd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均为E1BL1v 由图可知vvsin t 则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 e12 E1BL1L2sin t。 返回(2)当线圈由图丙位置开始运动时,在t时刻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e2BL1L2sin(t0)。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ERr 这里E为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有效值EEm2BL1L22 则线圈转动一周在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RI2RT 其中T2 于是QR R?BL1L2Rr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磁通量的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