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绘出我国最北和最南的纬线以及南北回归线图解的位置?

地理地球和地图课堂教案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3、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形 状长 度指示方向0度

  经线半圆(弧形)相 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

  一、地球的自转、公转

  轴心地轴太阳(地轴与轨道面有66.5度夹角)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大约24小时)一年

  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二分二至: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0°),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23.5°N),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0°),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23.5°S),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二、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即南北纬23.5度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2.南、北温带: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分明。

  3.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与南、北极之间,阳光斜射厉害,夏为极昼,冬为极夜,终年寒冷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图上距离/际距离(计算时注意分子、分母单位一致)

  比例尺大小:分母大,比例尺小 ,范围大 ,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地图上的方向 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表示。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地五种不同形态:顶、脊、谷、鞍部、陡崖。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 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应用学过的知识,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1、.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等现代科技,我们可以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

  A.赤道半径与极半径长度相等 B. 椭圆 C.正圆 D.球体

  2、“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任上一点 D地球上任一点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以200W经线和16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0W经线和2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1800W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00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5、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的度数是:

  6.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地球上的昼夜现象 B.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地球上四季更替现象

  7. 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不同地方出现时间差异 B.昼夜交替周而复始

  C.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D.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8.每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B.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9、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

  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10、下列热量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 热带 B 温带 C 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11.在右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12.在右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

  13.在右图中,C点的经纬度是

  14、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15、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

  A 越大 B 越小 C 不能确定 D不变

  16、在地图上经线指的方向是:

  17、在地图上纬线指的方向是:

  18、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19、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不 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 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 D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 )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D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的海拔是 米,乙和甲之间相对高度是 米。

  (2).图中地形E是 。

  (3).甲位于乙的 方向。

  (4).C、D两处直达B处, 处更容易。

  (1).科技园区在学校的 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 方向,学校在农业试验区的 方向。

  (2).从农业实验区到科技园区,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是 米。

  (3)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园区,图上距离为6厘米,实际距离是 米。

【地理地球和地图课堂教案】相关文章:

}

北回归线位置会变吗,地球自转同时又会绕着太阳进行公转,北回归线又称太阳转身的地方。那么地球上的太阳转身的地方在哪里呢?北回归线位置会变吗?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发生周年变化,从而导致地球上形成赤道、南纬和北纬66度34分、南纬和北纬23度26分五条具有天文意义的特殊纬线。其中,赤道每半年太阳直射一次,一年到头昼夜平分。南、北纬66度34分,是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称为极圈。南纬66度34分为南极圈,北纬66度34分为北极圈。南纬和北纬23度26分是太阳所能到达的两个极限位置,直射点在这两条纬线之间来回移动,这两条纬线称为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为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为北回归线。夏至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后即转向南去,冬至日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后即转向北去。因此,回归线被人们喻为太阳转身的地方。

人们根据这五条特殊纬线把地球划分成五个天文气候带: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北极圈与北回归线之间为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
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地球表面最北界限,也是天文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在北回归线上,每年夏至,如果天气晴朗,正午都会看到“太阳当头照,立竿不见影”的景象。

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这五条特殊纬线(圈)穿越不少国家,在其经过的地方所建的地理标志往往成为热门的旅游点。譬如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附近的赤道纪念碑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一游的人们都会留下一幅脚踏两半球的照片。芬兰拉普兰首府瓦罗尼埃米市,人们在北极圈上也竖起一座标志,每当夏至前后白夜降临,这里都会游客如云,堪称一大景观。北回归线穿越亚洲、北美洲和非洲16个国家。由于低纬度大气环流自身的某些特点,北回归线穿越的绝大多数地区是沙漠和海洋,只有在大陆东段有因得益于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而形成的绿洲。南回归线穿越的南部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这些地区的情况大致与北回归线穿越的地区相同。我国境内的北回归线所经过的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四省区均处于绿洲之中,有山、有水、有城镇,因此我国是唯一建有北回归线标志的国家,先后建成15座,目前保存下来的有9座,分别位于云南墨江、西畴,广西桂平,广东汕头、从化、封开,台湾嘉义、花莲瑞穗和花莲丰滨。这些北回归线标志规模宏大,形式多样,造型别致,各具特色,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从云南墨江到台湾花莲的2000多千米的北回归线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许多人认为,北回归线是定于一线的,千百万年都不会动,其实不然。北回归线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太阳、月球和行星对地球的摄动,黄赤交角会产生变化。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回归线南移,南回归线北移;反之,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北回归线北移,南回归线南移。北回归线南北来往的周期约4.1万年,其变化幅度在22度02分到24度30分之间。目前黄赤交角在逐年减小,大约每年变小0.47秒。地球表面纬度相差1秒大约是30米,0.47秒等于14.1米,即南北回归线每年向赤道方向漂移14.1米。如考虑章动对黄赤交角的影响,有的年份比此值还要大一些。大约再过1.5万年,黄赤交角将由减小变为增大。届时,北回归线向南漂移的运动就会停止,变为向北漂移。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北回归线位置的信息,想知道其他地理知识吗?请关注查字典地理网。期待你们的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诞节绘画简笔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