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道大公报商业本票的发行人是

从报童到大公报记者——记著名报人张炳富【发表时间: 08:42:43 来源:】【字号:
张炳富近影 张津供图
抗日战争时期,成渝中心的内江成为川中交通枢纽,是通往川北遂宁、南充以及川南宜宾、自贡的必经之地。当时,内江是大后方的能源基地,每天流通的酒精达百余吨,引起成渝两地报馆的关注。1937年底,《新蜀报》社委派张炳富常驻内江,从事报纸发行和新闻采访工作。由于年轻,张炳富被人称作“派报娃儿”(报童)。
  到内江后,张炳富观察到内江读者要等三四天才能看到《新蜀报》等报纸,原因是当时邮局发行环节多,投递速度慢,使新闻成旧闻,而内江的读者又想尽快读到抗战新闻,了解前线的消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张炳富决定自办发行,增加销量。在取得报馆同意后,改邮局寄递为客车代运,雇人专送,定价不变,提高了报纸的时效性。《新蜀报》早上在重庆出版,内江读者就当晚可读到报纸,销量成十倍增长;《大公报》重庆版于日创刊后,经张炳富之手,每天销量可达1100份。当时内江县城的人口仅两三万人,可见销量之大。
  张炳富成为内江外埠报纸自办发行第一人。以后,重庆的《国民公报》、成都的《新新新闻》、《成都华西日报》等报纸纷纷仿效,每天,内江县城各类报纸销量达2400余份。
  1940年5月,《大公报》重庆馆总经理曹谷冰安排张炳富兼内江分馆新闻记者,负责内江、自贡及周边各县的新闻采写工作。
  1942年,荣县县长黄希濂利用修桥修路大肆敛财,很多项目不按工程设计和施工规定建设,导致基础设施薄弱。在荣县出现大水灾时,整座县城排水系统堵塞,造成当地老百姓被淹死1000多人,民愤极大。张炳富在荣县的采访报道《请看荣县大水灾》经《重庆大公晚报》刊载,影响巨大,黄希濂亦被四川省政府撤职查办。两年后,黄希濂调任内江县长,再次以改造房屋、修建堤防等方式从中渔利,引起极大民愤,张炳富仍旧发消息到报馆并刊登,被黄希濂视为“眼中钉”。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张炳富在内江采写了许多分量重、影响大的新闻稿件,如《糖的问题在哪里?》为内江广大庶民呼号,要求当局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引起当局的反感。1945年,他采写的特别报道《内江内战》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军阀内战残害无辜平民百姓的恶政,国民党内江县党部、县政府极度恐慌,国民党内江县警备司令部派兵通缉、追杀张炳富,他被迫撤回重庆。(张 津)
编辑:杨芳
【社会热点】
【县区新闻】
【精彩视频】
【相关阅读】
()()()()()右图是一张《大公报》的残片,上方出版时间仅剩月份和日期能看清楚,而年份则残缺,请你推断该报纸残片大概出版于哪个时间段A.20世纪五十年代初B.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C.20世纪六十年代D.20世纪七十年..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右图是一张《大公报》的残片,上方出版时间仅剩月份和日期能看清楚,而年份则残缺,请你推断该报纸残片大概出版于哪个时间段A.20世纪五十年代初 B.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C.20世纪六十年代 D.20世纪七十年代 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A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鏂伴椈璧勮__鍚嶅尰鍏荤敓鏂伴椈璧勮鐗硅壊鎶鏈笓棰
褰撳墠浣嶇疆锛
銆銆銆銆娲楁尽鏄瘡涓汉姣忓ぉ瑕佸仛鐨勪簨锛屽畠鑳芥垜浠斁鏉句竴澶╃揣寮犵殑蹇冩儏锛岃鎴戜滑鍏呮弧鑷俊鐨勮繋鎺ョ涓澶╃殑鐢熸椿銆傞偅涔堟礂婢″張.........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娴峰甫鐨勮惀鍏讳环鍊煎緢楂橈紝鍚冩捣甯︾殑濂藉鏈夊緢澶氾紝閭d箞鐢蜂汉鍚冩捣甯﹀ソ鍚楋紵浠ヤ笅灏辨槸鍚冩捣甯︾殑19涓ソ澶勫拰鍔熸晥銆
绁.........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鐐庣儹鐨勫瀛e埌浜嗭紝澶忓楗娉ㄦ剰浜嬮」鏈夊緢澶氾紝閭d箞澶忓鍚冧粈涔堥鐗╁彲浠ュ寮洪娆插張瑙f殤鍛紵
绁炵粡琛板急鐨勬不鐤.........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娓告吵鍦堟槸璁╀汉璁ㄥ帉鐨勪笢瑗匡紝浣嗘槸濡傛灉杩涢涓嶆敞鎰忓氨寰堝鏄撴湁娓告吵鍦堬紝鍥犳鑱屽満浜哄+涓瀹氳娉ㄦ剰鑷繁鐨勯ギ椋熼棶棰樸.........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鐗涘ザ鐨勮惀鍏讳环鍊奸潪甯搁珮锛屽枬鐗涘ザ鐨勫ソ澶勬湁寰堝锛屼絾鏄枬鐗涘ザ鐨勬柟娉曡鐗瑰埆娉ㄦ剰锛屼互涓15绉嶆柟娉曞枬鐗涘ザ鏈夋崯鍋ュ悍銆.........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鐗涘ザ鐨勮惀鍏讳环鍊煎緢楂橈紝鍠濈墰濂剁殑绂佸繉涔熶笉灏戯紝浠ヤ笅灏辨槸澶忓鍠濈墰濂剁殑17澶х蹇屻
211骞7鏈2鏃ョ數鑴戞姤璁拌呴粍鏃.........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鐗涘ザ鏄潪甯稿ソ鍠濈殑楗枡涔嬩竴锛岀墰濂剁殑钀ュ吇浠峰煎緢楂橈紝閭d箞鐗涘ザ璺熶粈涔堝悓鍚冧細鍙樻瘨鑽憿锛
鎬掓睙锛屼竴涓惉璧锋潵寰.........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鐗涜倝鏄潪甯稿ソ鍚冪殑鑲夌被涔嬩竴锛岀墰鑲夌殑钀ュ吇浠峰煎緢楂橈紝浠ヤ笅灏辨槸鐢蜂汉鍚冪墰鑲夌殑12涓ソ澶勩
D6A2jf1@6鏈堝綊鍥藉悗锛.........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鐜颁唬浜虹殑鐢熸椿鏄秺杩囪秺濂戒簡锛屽彲鏄敺浜轰滑鐨勮韩浣撳嵈鏄秺鏉ヨ秺宸簡銆傜┒绔熸槸鎬庢牱鐨勫師鍥犱娇鐢蜂汉绮惧瓙涔熷湪涓嬮檷銆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鐚濇灏辨槸绐佺劧锛屽紩鍙戠対姝荤殑鍘熷洜鏈夊緢澶氾紝浠ヤ笅灏辨槸棰勯槻鐚濇鐨17绉嶉鐗┿
&浣板9鐢电矇&鐗规畩鍔熸晥闄嶈绯栫殑浣.........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鐜颁唬鐢锋ц秺鏉ヨ秺鎳傚緱鎶よ偆鐨勯噸瑕佹э紝鎰挎剰鑺辫喘涔版姢鑲ゅ搧鏀瑰杽鑲よ川锛涗絾鏄紝闄や簡浣跨敤鎶よ偆鍝佸锛屽吇鎴愭纭殑鎶よ偆涔.........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鐜板湪浜虹殑鐢熸椿瓒婅繃瓒婂ソ浜嗭紝鍙槸涓轰粈涔堜汉鐨勮韩浣撳嵈瓒婃潵瓒婂樊鍛紵缁堝叾鍘熷洜瀵呮椿锛岃惀鍏荤殑涓嶅潎琛★紝杩樻湁宸ヤ綔鐨勫帇鍔.........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浠庢剼绗ㄥ缇炵殑闈掓槬宀佹湀锛屽埌鐒﹁檻涓嶅畨鐨勮惤瀵炴櫄鏅紝鐢蜂汉璧拌繃涓涓釜闃舵銆傜劧鑰岋紝浼间箮浠栦滑鐨勪竴鐢熼兘鍦ㄨ繘琛岀潃閲婃斁.........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浼楁墍鐨嗙煡,鐢蜂汉寰寰姣斿コ浜虹殑瀵垮懡瑕佺煭,杩欏ぇ澶氭槸鍥犱负鐢蜂汉鎵挎媴鐫鍏诲鐨勮矗浠,鎵浠ュ钩甯稿帇鍔涙瘮杈冨ぇ銆傞偅涔堢敺浜哄氨鏇.........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銆銆銆銆濡備綍鎵嶈兘寤跺勾鐩婂?璇风湅涓嬫枃鐨勮缁嗕粙缁.
guestviewthumbmargin1xautotextaligncenterguestviewthumbafon.........
鏇存柊鏃堕棿锛缂 杈戯細
鏈鏂版枃绔香港大公报海南办事处如何?那个张主任如何?待遇?好不好这家公司?_百度知道
香港大公报海南办事处如何?那个张主任如何?待遇?好不好这家公司?
提问者采纳
想靠发行得些提出难啊,其他都一般。一个月好几批,一批人出去,不会去教你的,就是卖报纸!天天在网上招聘、新闻记者等等,这些人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对新人都不热情。这家办事处的张主任很凶啊.,每个员工都很怕他,能维持基本工资都不错了,你进来,但事实是如此、这种压抑的氛围,基本爱理不理的;或直接安排去发行。劝你还是去其他家吧。除非你有至少五年以上的传媒经验,大热天挨个挨个单位去推销,年终奖了,他们都熟悉了,安排你去市县卖报纸,出差只报来回车费和住宿费。待遇、人家单位还不买单。公司好坏,张才考虑不给你做发行..香港大公报海南办事处,这种环境很压抑:明显不好,其实有本事的人只有张主任和主管,常发神经。实际都是骗人的.,里面正式工才1200,否则就是打着市县记者的幌子:是在华银大厦,一堆职位很诱人;试用期一分都没有,稿费都是张主任和主管的,我不是和办事处有结,你还期待学到东西么,爱理不理的,什么视频主持人,而且现在报纸行业这么低迷。办事处的一些人很高傲。实际上他们也只比你会一些、网络编辑,张XX也不会和你说钱的事情,基本是一批人进.。这种环境,销售报纸的!千万不要去,别说其他过节费、费钱,他们一般让你看三天报纸&#47:实习期&#47.。这家办事处经费更少的可怜,又累呵.。这办事处一个月出一次海南新闻都不错了.,基本上是让你来做发行的,电视台实习都比在这工作的好
去看了下,确如你所说,主任阴阳怪气的,里面的人也在我认为都是一群饭桶、垃圾。自以为了不起,还不理人,还把你当外星人看待,冷嘲热讽的。有些还干了8年,工资才1500.晕死了。在外人看着多么风光的职业,其实是最没发展前途,最穷的行业。谢谢你哈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了。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香港大公报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所有的人都不好。小心谨慎
你去过,你怎么知道的啊?说说里面的人怎么样?
你妈的,那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小小的一办事处,有什么可牛的!!整天装逼。尤其是那张建星(主任),手下就四五个人,尼玛,把自己整的和皇帝似的,还整一秘书,端茶倒水伺候,那秘书还浓妆艳抹,阴阳怪气。尼玛,就差没人侍寝了。工资试用期1200,那主任一看你问待遇的事儿,就朝你翻白眼。办公室的员工都很闲,上班时间有吃零食的,有化妆的,还有贴面膜的。那个王丽丽更尼玛狂,以为自己能呼风唤雨,高傲的和大公鸡一样。真是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职员。新人去了就是一另类,就是看报纸。这不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更不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想提高自己,给自己日后工作加筹码的,我劝大家还是省省吧,别到这来面试,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当个销售都比这个强。
1、去媒体实习的孩纸都知道到底是怎么个行情,某牛掰电视台想进去实习都得托关系,实习一年一分钱都不给。另外,海南是全国工资最低的,一般人都知道。2、想学东西是要自己去主动问的,媒体人一般都很忙,随时新闻随时更新随时跑,谁有时间拉着你坐热炕头唠嗑啊?再说了,多少搞新闻媒体的前辈,人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自己积累的经验,只要是个正常人,受了正常的教育,就不该觉得陌生人没为你做啥就是八辈子都欠你的债。自己上网搜搜,多少牛掰的记者是别人手把手教出来的,也真好意思说别人对你冷淡。。。。3、要是真热爱新闻媒体,就用心去生活和奋斗。别人都不傻,看的到你的努力。想得到,就用心一点,要是为了自己热爱的职业连真诚、踏实和坚持都做不到,就别谈杂七杂八的。没意义。4、这个工作有没有前途,不是谁去应聘一回两回或者实习一天两天就看得出来的。如果没有真正融入这个环境,就不要轻易下定论。就好像有人见了你一面,就出去说你多差多不给力多糟糕一样。暴脾气的亲会拍桌子狂飙了吧?能不能别把脑子当摆设,思考思考啊。5、工作的时候领导是领导,工作以外领导也是普通人。下属工作做不好被批是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领导的权力。工作做好的时候表扬和奖金怎么不寻思寻思啊。6、个人认为如果真正热爱新闻,愿意带着热爱和忠诚去和新闻打交道,踏入这个行业之初就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多思考多请教多实践,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为企业带来价值,就是真正的成功者。如果做不到这些,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
我特别想知道,你都没去呢,怎么知道那人姓张的?还打听人家如何,能力好自然待遇好,你在这里问,干的好的自然说好,没能力干的不好的自然说不好,一点苦都不能吃还要工作?回去上学吧还是,让父母养着你最好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忆张季鸾与《大公报》二三事
时间: 15:36:14
来源:大公报
  今年 6月17日﹐是大公报创刊 100周年纪念日。1940年至 1949年﹐我曾在大公报工作﹐历任记者﹑采访主任﹑驻南京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
  我的姑父是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总主笔张季鸾。小时候﹐在姑父家住过﹐对他有些模糊的印象。 20岁参加工作﹐就进入了大公报。我在大公报开始记者生涯的最初一两年﹐正是这位「文坛巨擘﹐报界宗师」(周恩来语)生命旅程的最后一两年。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姑父的直接接触并不多﹐但身在大公报﹐耳濡目染﹐对姑父的办报理念和办报风格也略知一二。姑父这个人﹐一生除了嗜好昆曲以外﹐实在没有什么其它兴趣爱好。他的心思全在办报上﹐只有办报﹐才是他人生的最大抱负和最大乐趣。而我和姑父有数的几次接触﹐都对我的生活道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张高联姻门当户对
  我 1920年出生于陕西榆林。我们高家在榆林是大户﹐我的祖父弟兄五个﹐他最小﹐也最有出息﹐是清末的进士﹐在福建当过县令。榆林还有一个大户﹐姓张﹐和我祖父一辈的有个叫张翘轩的﹐也是进士出身﹐在山东当过县令。榆林大概就有两家进士及第﹐宅门前都竖了旗杆的﹐两家有通好之谊。
  我祖父弟兄五人共有三十个孩子﹐十八个男孩﹐十二个女孩﹐我父亲高月轩﹐在男孩里排行十四。我有个姑妈﹐叫高芸轩﹐在女孩里排行第九。由于门当户对﹐我姑妈从小就许配给张翘轩的小儿子﹐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张季鸾。张季鸾和我姑妈 1908年成婚﹐是专门从留学地日本回来成婚的。两人婚后关系很融洽﹐姑父出远门﹐还要和姑妈拥吻告别﹐这事在家乡传为奇谈。我的姑妈是姑父的第一位太太。但因为她不能生育﹐后来又染上了抽大烟的毛病﹐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姑父又聚过两房太太﹐到了 50岁﹐第三位太太才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士基弟。我的姑妈 1931年去世﹐姑父为她办了三天丧仪﹐备极哀荣。
  说起这件事﹐我要纠正一下徐铸成先生在《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中的一个说法。在那本书里﹐徐先生两次提到姑父的婚姻。一处说﹐「 1908年﹐张曾短期回国﹐主要是王太夫人(笔者按﹕指姑父的母亲)生前曾为儿子订了一门亲﹐女家催迫甚亟。他回家完了『终身大事』后﹐……不到二个月﹐就别了新婚的李夫人和亲友﹐启程再次东渡。」另一处说﹐「季鸾先生先有李夫人﹐后在沪主持《中华新报》时娶王夫人。 1935年娶陈夫人筱霞女士﹐生了张先生唯一的儿子士基。」徐先生把姑父的第一位夫人说成姓李﹐第二个夫人说成姓王﹐都搞错了。其实﹐姑父的第二个夫人姓范﹐是家里的实权派﹐我们小时候也叫她姑妈的。
  1926年 9月﹐姑父和老朋友胡政之﹑吴鼎昌一起接手已停刊九个多月的天津大公报。那时﹐我父亲也在天津﹐当税务局的一个小科长。 1928年﹐我八岁时﹐离开老家﹐随母亲迁居天津。在老家时﹐常听我母亲讲起我的姑妈姑父﹐说姑妈是大家闺秀﹐长得很漂亮﹐熟读《红楼梦》﹐对红楼故事滚瓜烂熟。姑父国学底子很深﹐以后留学东洋﹐学贯中西﹐写文章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还让我好好学习姑父。我对姑父自然十分景慕。
  到了天津﹐在日租界四面钟姑父家暂住一段。记得第一天到了姑妈家﹐姑妈就反覆告诉我们﹐不要大声吵闹﹐姑父有病﹐晚上还要做夜班﹐白天要睡觉。吓得我和哥哥不敢做声﹐干脆溜到外面去玩。第二天见到姑父﹐果然是一个瘦弱文雅的书生﹐对人很和气。所以﹐我很小就知道﹐姑父的身体不好﹐但他似乎也是一直上夜班。白天有时还要在家接待客人。他特别喜欢昆曲﹐看戏就是他最好的休息。戏院里有他的专座。他还带我和我父亲一起去看过戏。看完戏﹐再去上班写评论。那时﹐吴鼎昌﹑胡政之也写评论﹐但由姑父最后定稿。后来﹐有了上海版﹑汉口版﹑香港版﹐几个版的社评仍由姑父负责﹐他经常亲自为这几张报纸写社评。以后我们搬到外面住﹐每逢春节﹐到姑父姑妈家拜年﹐他就摸摸我的头﹐让姑妈给我两块钱。我记得﹐即使过年﹐他也很少休息﹐吃完年饭﹐就匆匆离去﹐从没有和大家一起守过夜。
  介绍我去中央周刊
  我先在天津上小学﹐后来在天津念了两年中学﹐又到北平念中学。 1938年﹐华北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京津的大学都转到西南西北﹐我就借了本家一位堂姐的证书去陕西城固上了西北联大﹐插班念二年级。 1940年 6月﹐本来该毕业了﹐而且已经写了毕业论文﹐但借证书的事「东窗事发」﹐被学校开除了。那年﹐我刚 20岁﹐下一步路怎么走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姑父张季鸾。虽然那时我的亲姑妈已经去世多年了。
  在西北大学读书时﹐我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抗日民主先锋队﹐因此﹐被开除后﹐学校的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几次问我﹐准备去哪里里。当时进步学生有几个地方可选择﹐一是去延安。一是去傅作义的部队﹐傅作义是有名的抗日将领﹐在青年中很有威信。还有就是去新疆。那时﹐盛世才在新疆大搞改革﹐请了不少共产党人担任重要职务﹐对青年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我却想去重庆生活书店当编辑。为什么呢﹖因为邹韬奋领导的生活书店在我们这些年轻人中是个很神圣的地方。我有个同学毕业后去了生活书店﹐每月工资 20块﹐在邹韬奋领导下工作。他来过信。整天和我们这些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在一起﹐多么令人羡慕﹗何况那里还有很多其它著名的文化人﹐去了能学不少东西。
  姑父是新闻出版界泰斗级的人物﹐我从父母那里得知﹐姑父和沈钧儒先生关系极好﹐是莫逆之交﹐姑父年轻时曾得到沈钧儒叔父的青睐﹐他去日本留学就是老先生亲点的。如果姑父给沈先生写封介绍信﹐到生活书店岂不是易如反掌﹖
  那时﹐大公报已有重庆版﹐姑父也在重庆。在此之前﹐姑父去武汉创办了大公报汉口版﹐由于条件艰苦﹐在汉口他旧病复发﹐身体每况愈下。但在武汉沦陷后﹐他仍以带病之身﹐赴渝创办新报。我给姑父写了封信﹐说要到重庆来找工作﹐但姑父没给我回信。我干脆从西安出发﹐辗转到了重庆﹐盘缠花得只剩下一块钱。到了重庆﹐我找到了位于中山一路的大公报营业部﹐人家说张先生在南岸康心如家养病﹐不在报馆。我说﹕「我是他的亲戚﹐没钱了﹐非找他不可。」后来﹐他们告诉了康家的地址﹐我按地址找到了姑父。
  那一年﹐姑父 53岁。多年未见﹐姑父的身体更趋消瘦﹐气色也很差﹐姑父问了问我的近况﹐说信收到了﹐问我打算怎么办﹖我说﹕「想上生活书店﹐您给沈钧儒沈老写个介绍信吧。」姑父没说行﹐也没说不行。我也不好多说﹐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出来。临走时说﹕「我一个钱也没有了。」姑父就给了我五块钱﹐叫我暂时住在大公报的宿舍。
  我是「民先」成员﹐得转组织关系﹐就拿着介绍信﹐找重庆「民先」的联系人﹑当时在时事新报当编辑的彭友今。彭友今问我预备上哪里儿去﹐我说想到生活书店去﹐已经跟张季鸾说了。彭友今说﹕「好吧﹐有什么消息告诉我。」
  过了三天﹐一个在中央周刊工作的姓顾的来找我﹐一问﹐还是同乡﹐我很奇怪﹐他来找我干什么呢﹖顾说﹕「不是张先生给我们老板写了封信吗﹐说你要到我们那里去工作。」我这才知道姑父想让我去国民党的中央周刊。中央周刊的老板叫陶百川﹐在那里当编辑收入很高﹐一个月 120块钱﹐比在生活书店高六倍。后来﹐我知道这位姓顾的去中央周刊﹐也是姑父介绍的。姑父这个人很重乡谊﹐他的八行书遍天下﹐当然没有哪里个地方不买帐。
  默许我加入大公报
  这下怎么办呢﹖我可是从来没想过也实在不愿意去国民党的杂志工作。可不去吧﹐又驳了姑父的面子。我想和组织商量一下再做决定。我就又去找彭友今﹐说﹕「姑父大概不希望我去生活书店﹐可我也不想去中央周刊。」彭友今说﹕「是不能去那种地方﹐你要求去大公报吧。」
  过了几天﹐我又去康先生家找姑父。一进门﹐王芸生先生也在。这些日子﹐我已经知道﹐由于姑父不把病当回事﹐他的病已经很重了。但他还是不肯彻底休息﹐只是不做夜班﹐也很少亲自执笔写文章了﹐重庆版的编务由王先生实际主持。姑父把我介绍给王先生。我跟王先生打了个招呼﹐然后告诉姑父说﹕「陶先生派人来了﹐要我去那里工作。我不想到官方的杂志去﹐就想去民间的报纸或杂志。不然﹐我就到大公报吧。」姑父盯着我看了一会儿﹐还是不置可否。见他们还有公事﹐我只好退出来﹐回大公报宿舍等消息。
  那一段时间﹐我闲着没事﹐就去逛书店﹐手上的五块钱差不多都买书了。反正住的地方不要钱﹐还有饭吃﹐倒也不着急。
  又过了几天﹐姑父的一个搞发行的侄孙找到我﹐说﹕「王先生让我通知你来上班﹐你去找一下徐盈先生吧。」
  徐盈是大公报的采访主任﹐有名的记者。我很高兴。马上去找徐盈﹐徐盈不在家﹐他的夫人彭子冈在﹐她也是大公报的名记者﹐说﹕「我知道你﹐徐盈告诉我的。」子冈为人率直﹐无遮无拦﹐说﹕「你是救国会的吧﹖我是共产党﹐我们是一家人。」我想﹐很可能我让姑父给沈老写信的事传出来了﹐沈老是救国会的领袖﹐子冈就以为我是救国会的人了。其实﹐那时我还没有参加救国会。一会儿﹐徐盈回来了。他说﹐王先生交代了﹐让我跟着他跑新闻。
  大公报﹐一向注重「文人论政」﹐「言论报国」。报纸每天都刊登时评﹐指点江山﹐臧否人物。而报纸的灵魂﹐实际就是张季鸾的思想和主张。那时候﹐由于身体的缘故﹐姑父每个礼拜只到报社来一次。有时单独找王芸生和社评委员会们谈话﹐有时接待朋友﹐有时把编辑部的人召集起来在一间屋里﹐讲讲当前的时局。王芸生等人就从这些谈话中﹐或直接得到指示﹐或间接受到启发﹐执笔为文。但有些重要文章﹐姑父还是亲自动手。比如﹐ 1941年 5月 23日刊登在大公报的著名社评《读周恩来先生的信》就是卧病的姑父亲自写的。
  我那时刚到报馆﹐是小字辈﹐也参加了两三次这样的会。当然只是叨陪末座﹐听姑父侃侃而谈。我的印象是﹐姑父绝对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对日寇侵华的厌恶和仇恨是发自内心的。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一些点子﹐找出一些题目﹐让报纸做文章﹐鼓舞抗战的士气。但他不喜欢空喊口号﹐他总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靠着强大的逻辑力量﹐靠着缜密的推理﹐靠着带感情色彩的文笔来打动读者。姑父的身体很是羸弱﹐但讲起时局来﹐还是口若悬河﹐并不像个病人。尽管病魔缠身﹐他还两个月去一次香港﹐指导香港大公报的工作。
  我就是这样开始了记者生涯。大公报的人事原则是任人唯贤。我一个毛头小伙子﹐一进大公报就当记者﹐当然托了姑父的福。但是﹐姑父最初是不希望我进大公报的。为什么呢﹖是觉得我思想左倾﹐到国民党那里去谋个「正统」一点的差事更加稳妥﹐还是为了避嫌﹐不想把自己的亲戚弄到报馆来﹖姑父没跟我解释过这件事。一年多以后﹐姑父去世﹐这也就成了一个谜。但我知道﹐姑父虽然介绍许多人进了新闻出版界﹐但没有介绍一个亲戚进大公报的采编部门﹐我是唯一的例外。
  出面搭救进步青年
  我进了大公报以后﹐由于思想左倾﹐很快就和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的一些同志混熟了﹐其中和李普﹑鲁明等人关系尤其密切﹐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出去采访。
  1940年 9月的一天﹐周恩来在黄炎培组织的形势报告上做了一次演讲﹐我听了以后﹐很激动﹐就写了一篇简要的消息﹐登在大公报上。谁知这条小消息竟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消息发表的第三天﹐徐盈对我说﹕「我带你去见一个人。」见谁呢﹖「见胡公。」胡公是共产党内部对周恩来的代称﹐因为周恩来那时留着大胡子。听说去见周恩来﹐我心里很高兴﹐但也有点紧张。
  徐盈带我到了「八办」(曾家岩 50号)﹐我们一进门﹐周恩来马上站起身﹐热情地同我打招呼﹐接着问﹕「你是张季鸾的外甥﹖」我说﹕「是侄子﹐张季鸾是我的姑父。」显然徐盈和新华日报的朋友已经向他介绍过我。他让我坐下﹐关切地问我多大﹐家里还有什么人﹐还问﹕「你是学新闻的吧﹖」我说﹐「学经济的。」「学经济的﹐怎么当记者呢﹖是受张季鸾影响吧﹖」我说﹕「我从小就崇拜他。后来在大学参加了『民先』﹐读了点马列主义的书﹐又办墙报﹐引起了我对办报的兴趣。」这次见面给我印象很深﹐因为﹐这么一个大人物﹐一点架子也没有﹐倒象是熟人拉家常。临走时﹐他说﹕「以后欢迎你常来谈谈。」后来﹐我与「八办」和新华日报的记者来往更加频繁﹐我获得一些重要政治信息﹐也及时向他们透露﹐特别是周恩来的一些活动﹐我必争取采访。久而久之。就被国民党视为亲共的左派记者﹐一个危险分子。
  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限共﹐排共﹐新华日报和一些共产党员上了黑名单﹐要撤退到香港。新华日报记者吴全衡临走前给我留了一本书﹐书里夹着一张条子﹐说我已经上了黑名单﹐要我小心。我没碰到过这样的事﹐就告诉了子冈。子冈说﹕「我也上了黑名单了。」我问﹕「你怎么知道的﹖」她说﹕「 50号通知我了。」我说﹕「我也是 50号通知的﹐这个事情麻烦了。」子冈说﹕「不要紧﹐你跟我走﹐找王芸生去。」我说﹕「这个事可不能让王芸生知道。」她说﹕「没事﹐没事﹐你放心好了﹐你听我的。」我们两个人就去找王先生。
  那一段时间﹐王芸生也住南岸。到了王先生那里﹐姑父也在﹐坐在一把椅子上﹐王先生坐着一张小板凳。王先生说﹕「你们有什么事啊﹖」子冈说﹕「有个事想跟你谈一谈。」王先生说﹕「好好好﹐张先生在这儿呢﹐你们谈吧。」子冈说﹕「我们当记者﹐哪里儿不能采访啊﹐怎么上了黑名单了﹖我们还是大公报记者﹐不是共产党﹐黑名单上有我﹐也有高集﹐报社管还是不管﹖」王先生还没说话﹐姑父就对着我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们﹐做新闻工作要超脱﹐不能卷入政治活动﹐你们就是不听。」他并没有说子冈﹐只是对着我说﹐可能因为我是他的亲戚。我看姑父面有愠色﹐没敢多说话。王先生赶紧站起来﹐说﹕「你们两位回去吧﹐我回头再跟张先生商量一下。」
  过了大概一个星期﹐日本的飞机来空袭﹐我到下城路新丰街 19号报馆旁边的防空洞去﹐姑父也在那里躲空袭。他看见我﹐说﹕「你出来一下。」我跟他出了防空洞。他说﹕「你们的事情﹐我和陈布雷讲了﹐他说没有这个事情﹐大公报的记者不会上名单的。」我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子冈﹐我们吃了定心丸。后来有一回﹐我见到陈布雷﹐陈布雷问﹕「你就是高集吧﹖」我很奇怪﹐就问﹕「布雷先生﹐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他说﹕「季鸾先生跟我说起过你。」很显然﹐姑父虽然不满意我们倾向共产党﹐但他也反对国民党搞什么黑名单。他要求报纸不偏不倚。但关键时刻﹐他还是亲自出面﹐利用他的影响﹐保护了我们这些进步青年。
  说起躲空袭﹐还应多说几句。姑父那时住在康心如家﹐康家有很豪华的防空洞﹐旁边就是蒋介石的别墅﹐也有很讲究的防空洞。但每次躲空袭﹐姑父都是坐着他那辆很小的卧车﹐到大公报的防空洞来﹐和报馆的同人呆在一起。他一来﹐大家都高兴地站起来让座。我想﹐他的用意很清楚﹐就是传递给我们两个信息﹐一个是大公报是大家的﹐他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不会离开大家﹔二是大公报是独立的民间事业﹐他平常可以在朋友家养病﹐可以和官方人物打交道﹐但关键时刻﹐他一定要和事业同生死﹐共患难。
  为大公报鞠躬尽瘁
  我进大公报以后﹐姑父有一件最得意的事﹐这就是大公报得了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荣誉奖章。
  密苏里希望学院奖﹐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此前﹐东方只有日本的朝日新闻和印度的泰晤士报得到过这个殊荣。 1941年 4月﹐大公报收到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来函﹐认为「大公报刊行悠久﹐代表中国报纸﹐继续做特着之贡献。」「在中国遭遇国内外严重局势之长时期中﹐大公报对于国内新闻与国际之报道﹐始终充实而精粹﹐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影响于国内舆论者至巨。」「大公报自创办以来之奋斗史﹐已在中国新闻史上放一异彩﹐迄无可以颉颃者。」那些日子﹐报馆上下像过节一样高兴。 5月﹐还专门开过庆祝会﹐姑父在会上讲了话。
  但两个多月以后﹐姑父的病情加重﹐每日高烧不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在病榻上指导报馆工作﹐时常对王芸生耳提面命﹐使大公报对时局屡有建言。一直到 8月 31日才住进中央医院治疗。
  我当时正年轻﹐整天忙于工作﹐不知道姑父已经住院。有一天﹐新华日报的鲁明来大公报找我﹐说﹕「胡公找你﹐叫你去看你姑父。」我问﹕「我姑父怎么了﹖」鲁明说﹕「住院了﹐你也不去。」我说﹕「什么时候住的院﹖我不知道啊。」鲁明告诉我﹐胡公去医院看张季鸾﹐知道我没去。说我太不象样了﹐胡公还叫我一定得去﹐押也得押着我去。我赶紧和鲁明一起去了医院。一进医房﹐就看到国民党政府的卫生署长站在那里。他听说我和张季鸾的关系﹐很客气地告诉我﹐蒋主席昨天来看过张先生。
  姑父躺在病床上﹐已经危在旦夕。我握住姑父的手﹐心里很难受。说实话﹐当时我太年轻﹐根本不懂得姑父的价值﹐只是觉得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博学的人﹐一个大文豪﹐一个为了事业不要命的人。天不假年﹐现在他再也无法为自己的事业继续尽力了。我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又呆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谁知第二天﹐也就是 9月 6日﹐报界的一代宗师阖然长逝。 9月 26日﹐重庆各界为姑父举行公祭﹐从早至晚﹐人群络绎不绝。国共两党要人蒋介石﹑周恩来等亲到灵前吊唁﹐挽联挽幛﹐挂满灵堂﹐社会各界都对姑父的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如此盛况﹐除了国民党元老林森以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相比。
  他是个真正的报人
  姑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报业老板﹐而是个真正的报人。
  以他的见识﹑学问和社会关系﹐特别是蒋介石对他的器重﹐他要混个官当当﹐实在是太容易了。但他不愿当官。早年﹐他曾当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后来也短暂就任铁路方面的官员﹐但他志不在此。一旦有机会办报﹐就会毅然辞去其它职务﹐义无反顾地投入报业。因为﹐他认定﹐报纸在一个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它要忠实地记录历史﹐要真实地反映舆情﹐要影响社会的发展。 1926年﹐他和胡政之﹑吴鼎昌接手大公报﹐约定三人不得当官﹐如当官﹐必须退出大公报。吴鼎昌后来当了官﹐姑父和胡政之此后始终是一介平民。
  姑父和蒋介石的关系是很特殊的。1927年﹐他写文章骂过蒋介石﹐蒋介石不以为忤﹐后来还待他以「国士」之礼﹐他有知恩图报的想法。但他不沾蒋介石的光﹐一辈子办报。 1935年﹐姑父回乡省亲﹐蒋介石派人送一万元作路费﹐他拒受﹔ 1941年﹐他病重时﹐借住在老朋康心如家﹐不住政府的宾馆。蒋介石又赠一万元﹐他还是不要。他定的「四不」﹐自己是信守不渝的。越是如此﹐蒋介石对他越是十分敬重。他死后﹐蒋曾两次吊唁﹐三次谒墓。这对于蒋介石﹐是绝无仅有的。
  解放后﹐范长江曾告诉我一件事。有一年﹐蒋介石大宴群僚﹐还请了一些外国大使﹐时间已到﹐还有一位客人未来。大家不知是位什么重要人物。忽然﹐蒋介石陪着一位身着布履长衫的小老头进来﹐并让上主宾席。蒋向大家介绍﹐这位是张季鸾张先生﹐道德文章﹐名满天下。席间﹐还不断为姑父布菜劝饮﹐让那些大员们错谔不已。
  姑父生前﹐只拿大公报的薪酬﹐年终可拿盈利分红﹐养家无虞﹐但并无厚蓄。特别是他这个人乐善好施﹐家乡来的青年学子或亲友的孩子﹐找他帮忙就业﹐他都写信﹐让朋友安置﹐还送钱接济。我有一个堂姐﹐当时在北京文理学院念书﹐没钱用﹐他就让她给大公报写些稿子﹐每月给二十元稿费。
  他死后﹐安葬西安﹐大公报领导及蒋介石等社会名流都去西安参加葬礼﹐他的续弦陈筱侠和儿子张士基也随同去西安守陵。过了一个时期﹐胡政之让我去西安把他们接回重庆交由胡政之安置。
  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是自有公论的。而正是在张季鸾﹑胡政之时代﹐大公报达到了它的巅峰。抗战时期的大公报﹐在张季鸾先生的主持下﹐坚决反对各种投降议和﹐坚持全面长期抗战的观点﹐这种政治态度是异常鲜明的。他亲自执笔和指导别人撰写的大量社评﹐都反映了这一点。而做为报纸的社评﹐思想的深刻﹐说理的透彻﹐文笔的老到﹐一时无人能望其项背。至于他关于大公报的「四不」﹐是他对一张民间报纸的独特理解﹐他也基本上是这样做的。大公报并非国共两党的机关报﹐它不可能完全站在共产党一边﹐也不可能完全站在国民党一边。虽然蒋介石尊姑父为「国士」﹐但姑父并不拿国民党和蒋介石的一文钱。对国民党的官僚政治和腐败行为也多有抨击。这样的报纸﹐力求体现一种民间的立场。应该说﹐这样的办报理念﹐还是有着合理的成分﹐也是需要认真分析总结的。(张宝林整理)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章关键词:
张季鸾 大公报
责任编辑:
密码 匿名发表
大公网独家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内容合作请联络( 777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券发行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