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包括什么部件?

轻量化操作臂是为了便于灵活操作,与未知环境和人发生交互作用而特意设计的,具有轻质量、高负载自重比、高速、多自由度并且与人类手臂相似尺寸等特征,是下一代共融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轻量化操作臂系统设计方面,目前普遍采用模块化的机电设计方法:每个关节模块都是独立的智能驱动控制单元,利用高效率的电机和高负载自重比的减速器(一般为谐波减速器)进行驱动关节设计,关节内部集成力矩和位置传感器,且通常采用传感器冗余设计。轻量化操作臂的研究重点一是为了实现轻量化和低能耗的系统设计,二是为了保证交互安全性和柔顺性的柔顺控制。

 实验室解决了轻量化操作臂系统设计研发中的两个关键问题:高效率电机的设计和高集成度、结构紧凑的模块化关节设计。基于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转矩密度力矩电机,并结合谐波减速器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模块化关节整体结构的设计。由于谐波减速器本身的柔性会影响驱动关节模块的运动控制精度,因此除了在电机端安装一个增量式位置编码器外,还在输出轴端安装一个绝对位置编码器。为了实现驱动关节模块以及操作臂的柔顺控制,驱动关节模块输出轴端安装一个转矩传感器,保证每个驱动关节模块具有感知外部载荷(或输出力矩)的能力,其它的必要零部件还包括安装在电机端的制动器和驱动控制板。关节各个零部件的装配图如图

}

制动器在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人机协作的水平已经到达了新的高度,对协作机器人关节制动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7轴轻型协作机器人的一体化关节,研制了一款比传统制动器轴向尺寸小、质量轻的双面电磁失电制动器。首先,根据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尺寸确定了制动器的设计指标,并选取了区别于传统电磁盘式制动器的双面制动结构方案。根据设计需要进行了关节制动器的材料选择,对关节制动器零部件主要尺寸进行了确定与校核。其次,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关节制动器主要受力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根据仿真结果,基于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对制动器的零部件进行了轻量化处理。优化设计了制动副的方式,实现了转子的彻底轻量化与制动副轴向占用空间的减小,最终得到优化后的关节制动器。使用Ansoft Maxwell对关节制动器电磁铁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校核,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对电磁铁主要特性参数电磁吸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其变化程度与磁感应强度成平方正比,而磁感应强度又受到工作气隙与通电电流的影响。最后,进行了关节制动器的制作与性能测试实验。对关节制动器的线圈进行了绕制,并灌封了电磁铁,配合其他零部件进行安装,得到了完整的关节制动器样机。对关节制动器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得到,在静态时,制动器能够在机器人所要求的5kg负载下正常工作,并且可达到所设计的制动力矩;在动态时,制动器的制动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且可在电机达到额定力矩时完成制动过程,完全满足设计指标。

}

协作机器人在设计上有低压、轻量化需求,因此通常将伺服驱动器内置于关节,于关节内完成底层电气设备连接,以简化整机走线,降低配套设备重量。 该类设计被称为一体化关节。

工业机器人多采用伺服电机(传动+传感)+电气柜(模块化驱动器+控制器)的设计架构,零部件高度标准化、模块化。 协作机器人采用一体化关节( 传动+传感+集成驱动器)+控制器的设计架构,概念本身高度模块化,但实际一体化关节的设计却存在严重的零散化、非标化问题。

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除驱动器、电机、减速器、制动器、(单个)编码器等基础零部件外,通常内置更多传感设备,例如双编码器构造、力矩传感器甚至附加弹性件的SEA设计配合力觉、功能安全性、低刚度下的运动精度等需求。这些零部件来自于不同领域、不同厂商。机器人或关节设计厂商往往难以在各领域具备成熟的专业条件,却需要对各零散零部件进行集成甚至定制,使得本体集成设计成为了前期研发的重点和难点,桎梏了面向应用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预期,为真正降低一体化关节的设计成本,模块化、标准化会成为必然趋势。而如何对各零部件进行模块化集成,如何构建标准化产品,能够既满足不同协作机器人产品的共同需求,又满足差异性需求是一个关键点。

我们特邀Synaption中国区技术负责人唐陈诚先生做客机器人大讲堂,分享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技术现状与展望。

Synapticon在与诸多协作机器人厂商、零部件主流玩家的合作基础上,基于SOMANET伺服驱动技术,推出了Circulo集成式伺服驱动器,将驱动器、双编码器、制动器等进行高性能集成,以期解决行业痛点。


·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毕业于机器人研究所。

·负责数个国内外机器人科学研发项目,2018年加入德国Synapticon负责机器人驱动技术应用与集成。

  • 设计架构:从工业机器人到协作机器人

  • 难点与趋势: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设计

  • 面向协作机器人的Circulo集成伺服产品

主办单位:机器人大讲堂、哈工大芜湖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直播时间:2020年9月10日(周三)晚19:30

观看方式:扫码回复“046”获取直播链接与“机器人伺服”主题交流群入群通道。

机器人大讲堂直播交流群

本次直播开设了 “机器人伺服”主题交流群,加入交流群的小伙伴,不仅可以及时获得机器人大讲堂每期活动直播信息,同时与讲师亲密互动,也会认识很多行业大牛,快来加入吧!

Synapticon是一家创新的嵌入式技术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并于上海、硅谷等地设有分部。凭借灵活、高性能的产品生态,公司为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自动化等提供全面的运动控制技术方案。


看完文章不要忘记报名观看直播哦

机器人大讲堂Rob社群开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机器人行业、想要学习这一方向,都欢迎您加入我们共同探讨机器人前沿科技。

另外,腿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专业讨论群正在招募中,欢迎各位专业领域的小伙伴加入。

在机器人大讲堂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交流群”获取入群方式!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和专栏作家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关节机器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