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德国打苏联时德国为什么打苏联要打损失惨重的巷战

德国为什么一定会打苏联,你知道吗?!
整个二战中,苏德战场是被公认的作战强度最大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苏德双方都运用了大量经典的战略战术痛击了对手,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和技术兵器相互厮杀,双方的兵工厂都开足马力来补充这个绞肉机战场的巨大损失。而且从结局来看,双方都很悲惨,第三帝国是亡国了,而苏联则元气大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少劳动力,导致国家重建速度缓慢,直接使得苏联在与西方冷战初期不得不处于守势,不敢主动对抗。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仗?我看到论坛里很多人说苏德战争其实是喜欢苏联或者德国的指挥官或者装备或者战略战术,很少有人能分析一
整个二战中,苏德战场是被公认的作战强度最大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苏德双方都运用了大量经典的战略战术痛击了对手,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和技术兵器相互厮杀,双方的兵工厂都开足马力来补充这个绞肉机战场的巨大损失。而且从结局来看,双方都很悲惨,第三帝国是亡国了,而苏联则元气大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少劳动力,导致国家重建速度缓慢,直接使得苏联在与西方冷战初期不得不处于守势,不敢主动对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仗?我看到论坛里很多人说苏德战争其实是喜欢苏联或者德国的指挥官或者装备或者战略战术,很少有人能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战?难道就是为了让后吗?! 苏德之战其实很早就有了。早在一战的1914年,苏联的前任沙俄就开始进攻第三帝国的前任德意志帝国了,当时是因为法国与沙俄是同盟,所以根据俄法之间的协议,法德战争一爆发,俄军便配合法军从东面吸引德军,使德军最后因疲于两线作战而战败投降。而一战东线后来一些列的作战,德军赢得多,但是始终无法彻底击败俄军,如果不是俄国1917年爆发十月革命,主动退出了一战,德国可能真的是因为两线作战应接不暇耗光了资源而投降呢。但是也就是这一战,埋下了俄国,或者说是苏联,今后必定会被德国进攻的祸根。德国并不是为了报仇,一战东线俄军被俘的数字估计比二战苏军被俘人数还多,说明俄军败的很惨,应该报仇的是俄国。但是正由于俄军的进攻,导致主攻法国的德军不得不把部分兵力调往东线,导致主攻方向兵力不足,没能按计划速灭法军,直接导致一战陷入不利于德国的消耗战,直至最后资源枯竭投降。所以从此,德国军事集团在考虑任何作战方案时绝对不会轻视这个东面的危险邻居,正是因为这个邻居所以导致德国一战的战败。一战战败后苏德两国军事集团处于相互利用的目的暂时走到一起,开始了十几年的秘密合作,这时希特勒还没有上台。但是德国派往苏联的专家大都是半专家半间谍,他们的任务除了在苏联研发未来德军的新军事装备外,还有就是窃取苏联的技术和情报,为什么?就是为了将来的一战。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迫害德国G·C·D,并且把攻击矛头直指苏联,加入了全世界的反共联盟,因此苏联与德国的关系公开的决裂了。希特勒一直说斯拉夫人是劣等名族,所以后来人们把德国进攻苏联说成是希特勒又一次种族清洗,是因为希特勒蔑视斯拉夫民族。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德国为了讨好英美法,希望一起灭掉苏联的借口,实际上还是为了完成德国军事集团20多年的目标,要扩张一定得灭掉东边的邻居苏联。然而德国军事集团一直很怕发生一个局面,就是像一战一样,虽然德军赢得了一些胜利,但是还是无法灭亡俄国。特别是苏德合作期间,苏联大力发展重工业,执行了2个五年计划,使苏联工业水平达到世界第二,欧洲第一,超越了德国,德国人更不自信了。但是很快爆发的两场战争,使得德国军事集团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了。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苏联支持的共和军与德意法西斯国家支持的弗朗哥军队展开了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双方都投入了自己最好的装备和人员参战,结果德意支持的弗朗哥军队获胜。1939年爆发的苏芬战争,百万苏军被弱小的芬兰军队打得损失惨重,无法向前一步。这两仗证明了一点,和一战相比,苏联人的武器好多了,但是打仗水平还是一战那样,不经打。为了做到万全准备,德国必须让苏联到处树敌,制造出一群国家一起帮德国灭掉苏联的状况,这样德国就更有把握消灭苏联了。德国灭掉了东面的小国波兰,并且殷情的把波兰东部分给苏联,造成苏波之间的仇恨。这一步棋下的厉害,苏联91年解体的开始是东欧剧变,而东欧剧变的源头就是波兰1980年的“民主革命”!接下来的1940年,苏联向西扩张,导致与罗马尼亚等国的领土纠纷,这是许多东欧国家加入轴心国的重要原因。芬兰的加入当然是因为被苏联入侵,到底德国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我想不用我多说了。所以,当南面的死敌法国灭亡了,英国暂时威胁不了德国的时候,为什么德国会毫不犹豫的进攻苏联,就是这个原因。滑稽的是,1914年沙俄主动进攻德国,1941年,德国主动进攻苏联。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德国为什么败给苏联_百度知道
德国为什么败给苏联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德国在二战时在斯大林格勒败给了苏联,是不是天气缘因?
还有,为什么德国在那场战斗失败后就输得一塌糊涂,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二战中,德国败给苏联主要是实力不足。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国力已整体跃居世界第二,人力较德国丰富,国土面积广阔,战略纵深宽广,其武器制造体系适合于大规模战争,有美国等国物质援助,意识形态的团结和激发俄罗斯民族的内在向心力使比沙皇俄国更加团结。  德国是多线同时作战,兵家大忌,几乎是与世界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同时为敌,武器先进但制造复杂,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在开始阶段全面动员工业体系,占领区经济整合不力,战争指挥上犯错多余苏联,特别是没有完全抓住战争开始阶段的良机,拖入持久战,逐步丧失政略主动权。    苏德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与其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三个集团军群共计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战争决策层的战略误判,以及“大清洗”后苏联红军指战员素质较低,苏联红军丧师失地、一路溃败,德军则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所向披靡,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进攻受挫。随后双方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联红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稳住战局,1943年八月末,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的攻势,自此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于日最终攻占德国首都柏林,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
采纳率:91%
主要还是实力不如对手。天气的不适应只是德国失败的原因之一,别忘了,德国的冬天同样非常寒冷,很多人不过是过分夸大了天气的原因,来掩盖德国在战争实力上对苏联的劣势。战争初期的苏联完全没有准备好,但是43年之后形式完全逆转,苏联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数量都远在德国之上,而德国同时还要在西线提防比苏联实力还要强很多的美国,不输才怪。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德国在二战时在斯大林格勒败给了苏联,天气只是原因之一。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成功顶住德军进攻,为后来包围德军赢得时间。苏联拥有巨大的战争潜力,拥有雄厚的兵员和强大的重工业和充足的能源。而德国则在这几方面相对落后。巷战的失利使德军士气普遍低落,而苏军则是其高涨。德军指挥官保卢斯水平太低,无法和深谋远虑的苏联指挥官朱可夫相比。希特勒在战略上存在错误,应该及时撤出,避免被围歼。德军东西两线作战,无法把更多兵力特别是航空兵投送的东线。
天气是其中一个因素德国兵力不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看上去德国军队似乎不少,但无法扼守全部的侧翼。德国第六集团军的侧翼是由罗马尼亚,意大利和匈牙利的部队防御的。这些部队士气装备都不怎么样。无法有效抵御苏军的进攻。结果就是被苏军迅速的包了饺子。德军在前期作战中,没能有效的消灭苏军的兵力。因为苏军更注重保存实力。这样,苏军就有足够多的兵力来暂时扼守斯大林格勒,等待支援。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使得德军失去了自己应有的战术战法,结果就是德苏肉搏血拼。这种打法,德军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德国在斯大林格勒之后并没有失去战斗力。后面的战斗还是很激烈的,要不苏军也不会2年多后才打到柏林。只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实力不断增强,德国的实力却在不断衰弱,兵员不足,工业遭到大规模轰炸,使得德国无法再像二战初那样了。不过失去战斗力显然是不正确的。就是1943年夏天,德国还在进攻-库尔斯克战役。
1、天气的不适应。2、战争初期的苏联完全没有准备好,但是43年之后形式完全逆转,苏联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数量都远在德国之上,而德国同时还要在西线提防比苏联实力还要强很多的美国,不输才怪。3、希特勒太过自信并未带冬装,导致部队坦克无法发动,飞机没法上天,甚至连枪栓都拉不开。4、德军将领们对苏联的独特的“第二力量”制度一无所知。这种制度能在一夜之间把一个苏联师变成两个,从而使苏军总参谋部能在极短时间内把自己的兵力增加一倍。 补充:(“看不见的师”这一体制于三十年代初在红军中实行。它在二战中成功地挽救了苏联。直到今天这一体制仍然被采用。这一能使苏联迅速扩大其兵力的体制,其过程非常简单可靠,并且不消耗任何物资资源。在和平时期,每一位师长都有两名副职。其中一人是常规的副师长,另一人则只有部分职责。他另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的师长。师参谋长(军衔为上校)也有两名副职,都是中校。其中一人也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参谋长。每个团的情况也一样。每个营有一个营长(中校)和一个副营长。副营长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的营长。   让我们假设在中苏边境爆发冲突(注:此文写于八十年代初)。某师接到了立即开往前线的命令。此时,师长只带一名副职,即那个“常规”的副师长。师参谋长和团长也各只带一名副职。营长没有副职。但其下属的某一位连长将立即成为副营长,而此连下属某一位排长自动接替其连长职务。这样的变化对师的指挥效率没有任何影响。于是,这个师带着它的所有兵员装备离开了营地。如果还缺少兵员或下级军管,它们在途中得到补充。但是,当这个师开走后,其营地并没有空下来。那个和平时期任第二副师长的上校留了下来。同样还有六名中校,即各团级第二副职,也留了下来。还有各副营长和三分之一的排长;后者很快将成为连长。于是,一套完整的师指挥系统留在了营地。   原先的秘密职务变成了公开。在二十四小时内,这个新的师将接收10000名预备役士兵。一个新的师就这样出现了。   毫无疑问,这个新的师战斗力不如刚开走的那个师,预备役人员可能已忘记了他们多年前学到的战斗技能。各排连营长们还不能立即胜任其新职务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师。其主要指挥员已在其岗位上经过多年实践。那些新的团,营,连长们都是现役军官而非预备役。更重要的是,这个新的师的指挥员们彼此熟悉,并已在一起工作了多年。 )
1.首要原因是天气。苏联天气转冷,在极寒的天气下作战,使德军士兵无法接受,许多士兵更是被冻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连枪栓也被冻住,根本就拉不动。2.德国资源和工业基础不如苏联,虽然德国的坦克在性能和火力上都比苏联好,可德国的生产速度远比苏联慢,最后拼的根本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论是人口,还是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德国都不能支持他长期作战,特别是同时两面作战。3.苏联自身的兵力动员能力。“看不见的师”这一体制于三十年代初在红军中实行。它在二战中成功地挽救了苏联。直到今天这一体制仍然被采用。这一能使苏联迅速扩大其兵力的体制,其过程非常简单可靠,并且不消耗任何物资资源。在晋中之窗和平时期,每一位师长都有两名副职。其中一人是常规的副师长,另一人则只有部分职责。他另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的师长。师参谋长(军衔为上校)也有两名副职,都是中校。其中一人也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师参谋长。每个团的情况也一样。每个营有一个营长(中校)和一个副营长。副营长有一项秘密职务:第二力量的营长。 很快就组建一个新的部队。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整场作战于日展开。计划为快速攻克苏联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苏联西部领土。“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在晋中之窗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横扫了大半个东欧平原、歼灭数百万计战术不佳的苏联红军,展现出辉煌无比的战争艺术,但最后仍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导致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败。
主要还是实力不如对手。天气的不适应只是德国失败的原因之一,别忘了,德国的冬天同样非常寒冷,很多人不过是过分夸大了天气的原因,来掩盖德国在战争实力上对苏联的劣势。战争初期的苏联完全没有准备好,但是43年之后形式完全逆转,苏联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数量都远在德国之上,而德国同时还要在西线提防比苏联实力还要强很多的美国,不输才怪。
其他1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苏联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苏联攻柏林时用炮轰,德国打苏联时为什么要打损失惨重的巷战? - 知乎1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二战中,英美为何不直接攻打柏林而是让苏联去?-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二战中,英美为何不直接攻打柏林而是让苏联去?
来源:QQ快报 &责任编辑:小易 &
其实美、英盟军和苏联军队都有攻占柏林的军事实力。但是美国不想遭到太大的伤亡损失,所以双方做了利益交换,东欧地区归苏联控制、日本地区归美国控制,因此苏联才单独进攻德国的首都柏林。二战末期德国军队在面对美英联军和苏联的两面夹击下不断收缩防线。德国元首希特勒知道已经不可能打败美国和苏联了,就准备在柏林进行巷战,给盟军造成最大的伤亡。柏林是德国的首都,柏林的防守非常坚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攻克的。无论是美英两国还是苏联,谁进攻柏林都会出现重大的损失。美国经过计算如果美英联军进攻柏林,会造成美英盟军10万人死亡。美国为了减少损失与苏联做了利益交换。让苏联军队进攻柏林,但是柏林要各分一半。东柏林归苏联占领,西柏林归美、英、法等盟军占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认为,虽然苏军进攻柏林会遭到很大的损失。但是苏联可以在二战结束后,控制更多的欧洲地区。这样苏联就可以将影响力,扩大到整个欧洲地区成为欧洲的新霸主。斯大林也允许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苏联军队在日至5月9日发动了柏林战役,苏联出动250万军队、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而德国出动80万军队、1万门火炮、1500辆坦克、3300架飞机。经过苏联与德国军队的厮杀,日德军战败,柏林剩余守军约15万人全部投降。苏联共歼灭德军80万人,俘虏38万。而苏联也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 5秒钟之后将会带您进入新浪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德国为什么打苏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